中医病案讨论:慢性淋巴结炎

合集下载

宋桂华教授从痰热瘀滞论治小儿慢性颈部淋巴结炎略述

宋桂华教授从痰热瘀滞论治小儿慢性颈部淋巴结炎略述
毒之法治疗 大肠 癌 ,许鑫梅 教授采用 四君子 汤治疗直 肠
1 5 g ,火碳 母 1 5 g ,每 天 1 剂 ,水 煎 服 。服 药 7剂 ,大 便成 形难解 ,1 ~2次/ 天 、无 粘液样 物 ,饭 后饱胀 ,咽 中异 物感 ,舌 暗苔 白腻 ,脉 滑 ,加 强 益气 养 阴并 利 咽 , 处方 :太子参 1 5 g ,白术 1 5 g ,云苓 1 5 g ,法 夏 l O g ,苏
5 直 肠 癌 术 后
[ 2 ] 谢雯君 , 温 秀云, 陈镜合. 陈镜 合教授运用陈夏六 君子汤治 验 5 则[ J ] . 新 中医 ,
2 0 0 9 ; 4 1 ( 9 ) : 1 1 9 - 1 2 0 .
肿瘤发生 的主要病机 是正气 虚损 ,瘀滞则 是肿瘤 的 主要病理变化 ,肠癌术后 患者正 气亏虚 明显 ,虽瘀毒 之 邪 已去大半 ,但 邪气 尚存 ,正邪相 争 ,形成正虚 邪恋 的
r 3 ] 陆拯. 脾胃明理论[ M] . 北京 : 中国中医药 出版杜, 2 0 1 2 , 1 .
( 本文责编 : 杨

本 文校对 : 杜

收稿 日 期: 2 0 1 -1 3 0 - 1 6 )
宋桂华教授从痰热瘀滞论治d qL 慢性颈部淋 巴结炎略述
马 超 宋桂 华
( 1 河南 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2 0 1 1级,郑州 4 5 0 0 0 8 ;2 河南 中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儿科 ,郑州 4 5 0 0 0 8 )
第1 2卷 第 3期 ・总 第 1 7 9期 2 0 1 4年 2月 ・ 上 半 月 刊
l O g ,法半 夏 l O g ,茯苓 1 5 g ,木香 l O g( 后下) ,黄 连

淋巴结炎

淋巴结炎

淋巴结炎淋巴结炎1.治疗颈淋巴结炎、结核的特效方本人使用多年疗效确切。

治疗颈淋巴结核疗效优于链霉素、利福平等西药抗结核药物。

具体处方:浙贝18克夏枯草35克生地15克玄参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水煎服。

一般服用五剂即可见效,十剂即可痊愈。

疗效绝对经得住考验。

2.淋巴结炎治疗案例张某、性别:女、年龄:39岁、住址:黑山、就诊时间:2009年6月2日星期二颈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3年。

3年前颈部发现淋巴结肿大,近一周颈部。

耳后、枕后、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以前牙疼。

拔六个。

查体:身体消瘦,左右颈部散在豆粒、花生米大小的结节7个,左侧耳后一个,枕后2个,左侧腹股沟2个花生米大小结节。

右侧有同样结节3个。

舌质淡白苔、脉细。

常规诊断:淋巴结炎。

中医诊断:经筋痰核。

辩证论治思维: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部位,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经筋部位的结节,淋巴结炎属痰核的范畴。

该患者消瘦,是正气不足。

牙疼拔掉6个,是脾虚有火。

脏腑积热,内有湿热火毒,致使气血被毒邪塞于皮肉之间,继而炼液成痰,痰毒胶缠,结块而肿。

该患者颈部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是风毒痰火上攻,则发为"颈痈",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是肝胆漫热下注经筋气血受阻,发为"胯腹痈"。

舌质淡白苔是阳气不足、脉细是阳虚。

证属:经筋痰湿、气虚积热。

治宜:化痰通筋、补气清热。

方药:山慈菇15克,生黄芪15克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三棱15克、莪术20克,贝母10克,红参15克、当归10克,白花蛇舌草25克,土茯苓20克。

双花20克、连翘15克、白术10克、。

七付水煎服。

煎30袋,早晚各一袋温服。

2009年6月12日腹股沟淋巴结吸收,部淋巴结缩小。

舌质淡白苔,脉细。

证属:经筋痰湿化解,热清正复。

治宜:化痰通筋、补气清热。

守方治疗。

仍用原方药:山慈菇15克,生黄芪15克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三棱15克、莪术20克,贝母10克,红参15克、当归10克,白花蛇舌草25克,土茯苓20克。

中医治疗淋巴结炎

中医治疗淋巴结炎

中医治疗淋巴结炎*导读:淋巴结炎是一种致病菌侵入受损皮肤或黏膜,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

患者的头、颈、下肢或腹部形成有压痛感的硬结,严重者可引发脓肿甚至是败血症。

西医通过服用消炎的抗生素和手术等方法治疗淋巴结炎,中医也有一些特殊的方法,通过清热散结的功效治疗淋巴结炎。

……淋巴结炎是一种致病菌侵入受损皮肤或黏膜,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

患者的头、颈、下肢或腹部形成有压痛感的硬结,严重者可引发脓肿甚至是败血症。

西医通过服用消炎的抗生素和手术等方法治疗淋巴结炎,中医也有一些特殊的方法,通过清热散结的功效治疗淋巴结炎。

中成药的选择方面,患者可服用夏枯草高、连翘败毒丸治疗淋巴结炎。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淋巴结炎的中药汤药方:急性淋巴结炎的初期阶段,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感,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口干便秘的症状。

可采用以下药方:金银花10g,公英10g,地丁10g,野菊花10g,白芷10g,丹参10g,赤芍10g,生甘草10g,患处为头颈部及上肢者加升麻9g;若患处为下肢者加龙胆草、牛膝各10g。

以水煎服,每日2次。

若患者患处疼痛难忍,淋巴结黏连成块,患处皮肤有发红发肿的情况,可用以下药方:金银花10g ,连翘15g ,陈皮10g,白芷10g,贝母10g,乳香10g ,没药10g ,天花粉10g,发热重的患者加黄连6g,黄芩10g,黄柏10g,桅子6g;如有便秘情况加大黄8g。

以水水煎服,每日2次。

外用药方可用金黄散或黄连膏对患处进行外敷。

中医饮食疗法有以下两方:1、取夏枯草30g,绿豆30g,水煮取汁,加适量白糖,每日1剂,每日2次。

2、用鲜蒲公英50g,鲜夏枯草50g,水煮取汁,加适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日2次。

使用中医疗法的同时,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防止外伤感染。

饮食方面尽量清淡,可以加快淋巴结炎的痊愈。

中医辨证施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良方

中医辨证施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良方

中医辨证施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良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氏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随着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确诊为此病的患病率日益增多,发病年龄以30~50岁女性多见,但青少年患者也时有发病,是内分泌系统的难治性疾病、多发病之一。

中医学无该病的记载,根据其病症特点,属中医“瘿病”、“虚劳”等范畴,但不能等同视之,因中医瘿病包括了地方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多种甲状腺疾病。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本病还夹有其他疾病,如心悸、目珠突出症等。

一、病因病机1.素体因素:有先天禀赋不足(如胸腺功能不全)者,复因精神抑郁或猝然恼怒过度,以致肝气疏泄不及,气机阻滞,停津为痰,聚于颈部而成本病,因此正气不足是本病发生的内在依据。

通常女性的经、孕、产、乳过程与肝经气血密切相关。

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易引起气郁痰结、气滞血瘀等病理变化,故女性较易患瘿病。

2.情志因素:长期忧思抑郁或恼怒气结,既影响肝之疏泄而气机不畅,又损伤脾之运化,使气机郁滞,气不行津,凝聚成痰,塞结于颈前,则成瘿病。

久之血行受滞,瘿肿加甚,且可随情志消长,病久甚则损气伤气,出现肝郁气虚、脾肾亏虚之象。

3.感受外邪:人生天地间,有无名疫毒由表入里,郁于肝脾,气血运行不畅,郁结颈前则发病,久则脾气虚弱肾气亦亏损,致成虚劳之疾。

由此可知,本病主要由于素体因素及内伤七情,致使肝气郁结,条达不畅,气滞、痰凝、血瘀,交阻于颈前部而成斯疾。

若肝木疏泄太过,则致肝火、肝阳过允,甚至有的心火亦亢,表现机体代谢功能亢进,产生心悸、手颤心烦易怒、消谷善饥、消瘦等一系列症候。

若肝木疏泄不及,可致脾肾功能减弱,甚则脾肾亏虚,产生机体代谢功能减低,表现有肢体肿胀、面色萎黄、肢体寒冷、恶食等一系列症状。

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可致血瘀,脾肾不足水湿运化失常,可形成痰浊。

所以三者又常互为因果,由实致虚,以至成为虚实夹杂之证。

中医治疗淋巴结炎有哪些方法

中医治疗淋巴结炎有哪些方法

中医治疗淋巴结炎有哪些方法淋巴结炎,多发于颈的两侧.一开始的时候呈现颈淋巴出出现肿块,而且疼痛.且如果长时间不消散,皮色转红,而且更加的肿的话,且按着更加的疼痛,就说明淋巴结炎严重了.按之软又波动感即以成脓.把脓排出,脓成黄色稠状,则肿疼不再,慢慢的愈合.中医治疗淋巴结炎有着独特的方法,下面就给大家讲一讲.1.内治法(1)风热痰结(颈痈):多发于颈两侧,初起颈淋巴结处肿块,肿胀疼痛。

经治疗如不消散,皮色转红,肿势高突,疼痛加重,按之软有波动感即已成脓。

溃后脓出呈黄白稠厚状,则肿退痛减,渐至愈合。

常伴见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淡竹叶10克、牛蒡于10克、荆芥10克、白芷10克、贝母15克、赤芍10克、瓜蒌20克、黄连10克。

高热者,加生石膏30克、山栀lO克、黄芩10克。

肿块坚硬者,加丹参20克、皂刺10克、蒲公英30克。

(2)热毒蕴结肝脉(腋痈):多发于腋下淋巴结肿块,皮肤色不变,灼热疼痛,上肢活动不便,如疼痛加重,皮色转红,按之有波动感,寒热不退,则内已成脓。

’一般为脓出稠厚,肿消痛止。

常伴见恶寒发热,口干苦,纳呆,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散结。

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半夏10克、龙胆草10克、赤芍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夏枯草10克、枳壳10克。

如脓成者,加皂角刺10克、炮甲片10克、生大黄5克。

(3)湿热下注(胯腹痈、委中毒):多发于腹股沟或胭窝部淋巴结肿块,坚硬疼痛,皮色转红,灼热疼痛。

若痛势不减,呈跳痛,则内已成脓,患肢伸屈及行走困难。

溃破脓出,则逐渐愈合,常伴见发热恶寒,患肢沉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消肿。

方药:牛膝10克、苍术10克、黄柏12克、地丁30克、金银花20克、车前子(包)10克、滑石(包)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通草6克、赤茯苓15克、萆薛10克。

中医淋巴结肿大的治疗论文(共2篇)

中医淋巴结肿大的治疗论文(共2篇)

中医淋巴结肿大的治疗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中医淋巴结肿大的辨证论治艾滋病淋巴结肿大是以感染艾滋病毒(HIV)的病人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为表现,多出现在颌下、腹股沟、颈后、耳后、腋下、锁骨上窝、枕骨后。

淋巴结肿大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发生率约55%~74%。

艾滋病合并淋巴结肿大时应主要考虑结核性。

艾滋病也是深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之一,淋巴结肿大与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相关联,特别是结核性病变最为常见。

一旦进入艾滋病期,HIV对机体内巨噬细胞和CD4细胞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对结核分支杆菌的抑制活性下降,甚至丧失,导致体内结核病灶的复发、播散。

因此,在淋巴结肿大病人中结核性病变的发生率高,同时由于免疫功能的明显低下,外源性再感染的可能性也大大増加。

淋巴结肿大对艾滋病患者生存期、生活质量都会造成影响,还会妨碍患者对艾滋病治疗的信心和抗病毒药物等治疗的依从性。

本文对其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及调护等概述如下:1病因病机艾滋病患者长期受病毒侵袭,脏腑受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湿浊内蕴化火,灼津为痰,凝血为瘀,因此,病机多为痰火或痰瘀互结,但病久者多兼气血亏虚。

若复感于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抗病毒药物,伤及脾胃以至脾失健运,积湿生痰,痰湿蕴结,可见淋巴结肿大。

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气滞伤脾,以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火交凝,而发肿大[13。

或因肺肾阴亏,水亏火旺,灼津为痰,耗伤气血,转为虚损,邪毒乘虚而流窜经络,而发肿大。

或外感风火时毒,挟痰互结所致,或气滞、痰浊凝结于经络、皮肤、关节等所致。

因此,艾滋病淋巴结肿大主要涉及脾脏,并与肺、肾二脏密切相关,迁延不愈。

2辨证论治艾滋病淋巴结肿大主要包括痰瘀互结、脾肾亏虚等证型。

治法:理气化痰,解毒散结。

方用消瘰丸加逍遥丸。

李兴旺等[5认为本病证候主要分为2型:气郁痰阻型,治法:理气化痰、化瘀散结。

祖传秘方治慢性淋巴结核(瘰疬)

祖传秘方治慢性淋巴结核(瘰疬)

祖传秘方治慢性淋巴结核(瘰疬)
祖传秘方治慢性淋巴结核(瘰疬)
来源:《名中医治病绝招续篇》
房芝萱 :祖传方舒解软坚丸治
慢性淋巴结核(瘰疬)
房氏祖传秘方舒解软坚丸,临床运用,颇有卓效,不但
适用于未成脓之淋巴结核者,对其它流注、瘿瘤等疾患也有效。

方剂组成:
夏枯草15克知母10克黄芩12克连翘15克木香10 克陈皮10克白芍15克黄柏10克柴胡10克桔梗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葛根6克香附15克升麻10克炒山甲20克乳香9克黄连6克龙胆草10克当归15克
红花10克防风10克海藻12克昆布12克缎决明15克花粉12克元参15克牡蛎12克麝香3克没药9克
以上各药,研成细面,水泛为丸。

慢性瘰疬最为常见,房氏根据病程将其分为四期:硬结期、脓肿期、破溃期、愈合期。

治疗上相应采用消、托补、防四法。

多年运用,验案极多,可供临床进一步使用。

治疗【淋巴结炎】中药经验方分享【淋巴结炎...

治疗【淋巴结炎】中药经验方分享【淋巴结炎...

治疗【淋巴结炎】中药经验方分享【淋巴结炎...
治疗【淋巴结炎】中药经验方分享
【淋巴结炎】属中医学是“痰核”的范畴。

中医学认为:“淋巴结炎主要跟外感疾病有关。

六淫之邪侵入皮肤,与痰邪相结合而形成了痰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淋巴结炎。

好发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

本方为外用方,经多例临床验证,仅供同行交流、学习,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方剂组成】
生大黄、芒硝、蒲公英、丹参、槐角、川芎、青黛、冰片加减。

【适应病症】
淋巴结炎,特别针对西药治疗效果不好的
【用法用量】
外用,每日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慢性能够并讨论——慢性淋巴结炎
邓小斌(中医针灸骨伤科医生)
患者邓某,女,24岁,公司职员,2015年10月27日就诊。

患者于2005年10月发现颈部一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被某肿瘤医院确诊为慢性淋巴结炎,并于该院手术切除治疗;2008年6月份患者自觉病情复发,到所在乡镇卫生院检查,初诊为慢性淋巴结炎,经相关辅助检查,医院建议再次手术切除,并将切除病理物送至市级医院进行化验,化验结果仍为慢性淋巴结炎。

今日患者因病情再次复发,来我处就诊,欲用中医传统疗法进行治疗,经超声检查:双侧颈部课件数块团块,大小不等,最大约为1.3*0.5cm,形状呈椭圆形,境界清晰,内部为低回声;双侧甲状腺大小及形态正常。

加上其他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结果于上述诊断(慢性淋巴结炎)一致。

患者自述颈部无任何不适,经用抗生素注射,外涂红霉素软膏结节未消,述其数日来口苦口渴,偶尔一过性头晕,烦躁易怒,溲黄,舌质淡红苔黄,脉弦数。

中医诊断为瘰疡(疬子颈),辩证为肝胆热盛,血虚蕴结化毒所致。

治宜清肝胆泻热,活血补血,解毒消炎散结;西医诊断:慢性淋巴结炎。

方药1、内服:
连翘9g 银花9g 夏枯球9g 牡蛎15g
全当归12g 熟地12g 川芎6 g 丹参12g
桂枝6g 羌活6g 龙胆草6g 黄芩6g
鳖甲9g 姜半夏6g 威灵仙9g 枳实6g
黄芪20g 甘草6g
柒剂
用法用量:水煎分2次服,日一剂。

方药2、外用:
白芥子10g(碎)百部9g 乌梅9g 桂枝9g
川芎6g 当归12g 生地12g 木瓜6g
枳实9g 生半夏6g 威灵仙15g
柒剂
用法用量:1、水煎外敷,日2次,3日/剂;
2、第一次7天,第二次5天,第三次3天;中间隔2~3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