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s65 002-2019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冰葡萄酒.doc

合集下载

最正经的冰葡萄酒工艺

最正经的冰葡萄酒工艺

最正经的冰葡萄酒工艺①冰葡萄采摘:冰葡萄采摘的温度对冰葡萄酒质量至关重要。

冰葡萄最理想的采摘温度为-8~-13℃,在这个温度区间采摘葡萄,能够获得最理想的糖度和风味。

当气温降到-8摄氏度以下,并继续稳定12小时后,能够进行人工采收,在-8摄氏度以下及时运输到工厂进行压剥削汁加工。

采摘时要将生青、病腐果挑出,否则会影响冰葡萄酒的质量。

②压榨:在压榨进程中,外界环境温度有必要保持在-8℃以下,整个进程要在2h以内完成。

取汁后应当及时使用帝伯仕丈量东西进行质量剖析、检验,检验目标包含含糖度、总酸等项目。

压榨出来的葡萄汁浓度含有很高的糖、酸和各种风味物质。

浓缩葡萄汁含糖量在330g/L以上(以葡萄糖计),含酸8-12g/L(以酒石酸计)。

压出汁中一起增加帝伯仕食品级焦亚硫酸钾,一般为二氧化硫40-60mg/L。

为了获取更高的出汁率,压榨一般进行两次,第一次压榨获得的冰葡萄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到达45%以上,出汁率在5%以上,第2次压榨获得的冰葡萄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到达35%以上,出汁率在10%以上。

③冰葡萄汁弄清:冰葡萄汁弄清首要采取酶处理、硅藻土过滤和膜过滤三种办法。

酶处理首要依靠果胶酶、纤维素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对果汁中的大颗粒、果肉等混浊物进行分化,然后到达弄清目的。

硅藻土过滤式凭借弄清助剂硅藻土的吸附和阻拦作用,除掉上述混浊物,而膜过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如今的别离弄清技能,它通过人工合成的、孔径纤细共同的别离膜(孔径为0.22一0.45微米),在强壮的外力的推进下完成混浊物的有用别离,膜别离技能能够有用的进步果汁弄清度,对果汁首要养分、香气、色泽影响较少,并且能够高效地除掉果汁中的杂菌,更有利于后续接种的酵母菌发酵。

④发酵:为了获得较高的甜度和丰厚的香气,冰葡萄酒发酵有必要在保糖、低温条件下进行。

将压榨后的浓缩葡萄汁升温至10℃左右,增加帝伯仕果胶酶弄清。

获得清汁后,,葡萄汁要赶快(12小时内)转入发酵罐中,参加耐糖、耐酒精、耐低温的帝伯仕进口酵母进行发酵。

冰葡萄酒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制定的研究汇总

冰葡萄酒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制定的研究汇总

冰葡萄酒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制定的研究冰葡萄酒(简称冰酒),是一种起源于德国的高档甜酒。

它甜美醇厚,柔和圆润,纯正典雅,是浓缩了最多葡萄风味的一种葡萄酒[1],具有上等的感官品质。

同时,冰酒还兼具葡萄酒的营养价值,有助于软化血管,预防心脏病[2,3]。

因此是一种难得的酒中珍品。

近几年来,其市场发展迅速,广受消费者的青睐。

冰酒的酿造可以追溯到二百年前,目前生产技术最为成熟的国家是德国、加拿大和奥地利。

但我国近几年才引进冰酒的生产技术,目前市场尚不成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4],因此需对冰酒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来提高产品品质,促进国产冰酒的发展。

1 冰酒的简介及目前生产状况VQA(加拿大酒商质量联盟)对冰酒的定义是:利用在-8℃以下、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

葡萄在被冻成固体状时方可被压榨,并流出少量的浓缩汁。

而我国经贸委颁布的《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中则将冰酒定义为:将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零下7℃以下,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然后采收、压榨,用此葡萄汁酿成的酒。

1.1 冰酒产品的特点冰酒是采用完全成熟的冰冻果实进行酿造的,因此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葡萄中的水分冰冻后可被剔除,用于酿造的葡萄汁充分浓缩,因此冰酒产品糖分含量高,酸甜适口。

二是经过成熟和冰冻后留在树枝上的果实没有受到霉菌污染,因此由其酿造的冰酒格外纯净。

1.2 适于冰酒酿造的葡萄品种和物候条件大多数加拿大的冰酒是采用威代尔(Vidal)葡萄酿造,德国通常使用的葡萄品种则是是雷司令和琼瑶浆,而奥地利还采用许多本地的葡萄品种(如白葡萄Scheurebe等品种)来生产冰酒。

其它用于冰酒生产的葡萄品种还有长相思、霞多丽、贵人香和黑比诺等。

而我国学者根据试验和研究,还引进和培育了适于我国生产环境的葡萄品种,如北冰红[5]、威代尔[6]和某些山葡萄品种等[7]。

作为冰酒生产基地应满足下列物候条件:土壤和环境适于酿酒葡萄的生长,且葡萄生长期较长;光照充分,能满足葡萄的成熟;温差条件能使葡萄冰冻风干,且达到足够长的时间[8]。

葡萄及葡萄酒标准汇总(包括基地使用农药)

葡萄及葡萄酒标准汇总(包括基地使用农药)
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水果
可检
36.
草甘膦
≤0.1mg/kg
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水果
可检(无标)
37.
六六六(HCH)
≤0.05mg/kg
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水果
可检
38.
马拉硫磷
≤8mg/kg
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55.
氟乙酰胺
《关于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的通知》
56.
甘氟
《关于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的通知》
57.
毒鼠强
《关于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的通知》
58.
氟乙酸钠
《关于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的通知》
59.
毒鼠硅
《关于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的通知》
葡萄
可检
39.
代森锰锌
≤5mg/kg
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小粒水果
使用
40.
甲霜灵
≤1mg/kg
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葡萄
使用
41.
对硫磷
≤0.01mg/kg(不得在该类食物中使用此种农药,该数值为检验方法的测定限。)
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6.
合成着色剂
不得添加
GB15037-2006《葡萄酒》
葡萄酒
可检
可检
7.
甜味剂
不得添加

冰葡萄酒地理题

冰葡萄酒地理题

冰葡萄酒地理题摘要:1.冰葡萄酒的定义与特点2.冰葡萄酒的产地与气候要求3.冰葡萄酒的酿造工艺4.冰葡萄酒的口感与品质5.冰葡萄酒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正文:冰葡萄酒,顾名思义,是一种冰冻的葡萄酒。

这种酒独特的风味和品质,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备受欢迎。

然而,冰葡萄酒并非是简单地将葡萄酒冰冻,而是需要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酿造而成。

首先,冰葡萄酒的产地与气候要求非常严格。

全球最适合生产冰葡萄酒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纬41 度至43 度之间,这个区域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

冬季寒冷且漫长,能够保证葡萄在树上自然冰冻,而夏季温暖且日照充足,有利于葡萄的成熟。

其次,冰葡萄酒的酿造工艺也是其独特风味的关键。

在葡萄成熟后,需要等到气温降到-7℃以下,让葡萄在树上自然冰冻。

此时的葡萄水分已经结冰,但果皮和果肉中的糖分、酸和果胶物质等依然保持液态。

采摘下来的冰葡萄经过压榨,可以得到浓度极高的葡萄汁,这种葡萄汁就是酿造冰葡萄酒的原料。

然后,葡萄汁需要进行发酵、陈酿等过程,最终酿造成口感独特、品质上乘的冰葡萄酒。

冰葡萄酒的口感与品质可以用“醇厚、甘甜、清新”三个词来形容。

冰葡萄酒的酒精度较高,一般在10%-15% 之间,口感醇厚。

由于葡萄汁浓度高,糖分和酸度平衡,使得冰葡萄酒甘甜可口。

此外,冰葡萄酒的果香丰富,饮用时能感受到清新的果香和花香。

近年来,我国冰葡萄酒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在产量上取得了突破,品质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目前,我国冰葡萄酒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

随着消费者对冰葡萄酒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冰葡萄酒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总之,冰葡萄酒是一种特殊的葡萄酒,其产地、气候、酿造工艺和口感品质都有其独特之处。

在全球范围内,冰葡萄酒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葡萄酒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

葡萄酒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

葡萄酒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5.1适用范围适用于葡萄酒国家监督抽检。

5.2产品种类按色泽分类可分为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红葡萄酒;按含糖量分类可分为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 按二氧化碳含量分类可分为平静葡萄酒、起泡葡萄酒、高泡葡萄酒、低泡葡萄酒;特种葡萄酒、年份葡萄酒、品种葡萄酒、产地葡萄酒等其他葡萄酒。

5.3检验依据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GB 275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28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5009.29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5009.34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 5009.35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97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140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T 5009.141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 15037葡萄酒GB/T 15038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GB/T 23377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1915食品中纳他霉素的测定液相色谱法GB/T 23495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5504冰葡萄酒GB/T 27586山葡萄酒SN/T 1743食品中诱惑红、酸性红、亮蓝、日落黄的含量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SN/T 1948进出口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定5.4抽样5.4.1抽样型号或规格预包装产品。

5.4.2抽样方法及数量原则上在流通环节抽样,流通环节未抽到的产品,可在生产企业抽取。

在流通环节的货架、柜台、库房抽取同一批次待销产品;在生产企业的成品仓库抽取近期生产的同一批次、并经企业检验合格或以任何形式表明合格的产品。

冰葡萄酒标准解读与酿造工艺探讨

冰葡萄酒标准解读与酿造工艺探讨

冰葡萄酒标准解读与酿造工艺探讨李记明; 郭新光【期刊名称】《《中外葡萄与葡萄酒》》【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3页(P66-68)【作者】李记明; 郭新光【作者单位】张裕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山东烟台 264001; 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北京100086【正文语种】中文1 关于冰葡萄酒标准葡萄酒国家标准(GB15037-2006)是2001年由全国食品标准化中心立项,张裕、长城、王朝等企业参与制定的[1]。

该标准于2006年发布,2008年1月开始实施。

在这一标准中,对一些特种葡萄酒,例如产膜葡萄酒、利口葡萄酒、冰葡萄酒等基本上参考了OIV(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酿酒法规中对这些酒种的定义。

按照葡萄酒国标5.1条和5.2条的注释“特种葡萄酒按相应的产品标准执行”,即特种葡萄酒不执行GB15037-2006的规定。

“相应的产品标准”是指相关的“特种葡萄酒”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2006年全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了《冰葡萄酒》国家标准制定计划,计划编号为20067029-Q-469。

目前该标准已制定完成,待批准发布。

2 关于冰葡萄酒的定义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中对冰葡萄酒的定义:将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7℃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后采收,在结冰状态下压榨、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外加糖源)。

该定义与OIV法规对冰葡萄酒的要求相一致[2]。

该定义的要点是:葡萄在树枝上自然冷冻,冷冻温度为-7℃以下,采收和压榨均在结冰状态下进行。

该定义还强调了生产冰葡萄酒的葡萄原料应采用自然冷冻而不应采用物理方法提高含糖量。

OIV(2011)中所说的提高葡萄含糖量的物理方法是指在冷库中冷冻葡萄,然后在低温下压榨,以便得到高含糖量的葡萄汁。

3 冰葡萄的冷冻工艺冰葡萄的冷冻工艺主要涉及到葡萄的结冰方式、采收与压榨温度等问题。

3.1 葡萄的结冰方式目前,在生产冰酒的加拿大、德国、奥地利等国家,葡萄可以正常越冬而不需要埋土防寒。

DBS65 002-201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冰葡萄酒

DBS65 002-201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冰葡萄酒

DBS65 002-201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冰葡萄酒前言冰葡萄酒是将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8℃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采收,在结冰状态下压榨、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外加糖源)。

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轻工行办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新疆伊珠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祝炜、杨文菊、翟小敏、吴海江、方永平、赵建勇、周文革。

本标准于2011年7月1日首次发布。

冰葡萄酒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冰葡萄酒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分析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和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新疆境内种植的新鲜冰葡萄为原料,经压榨、发酵酿造制成的冰葡萄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校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校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58 发酵酒卫生标准GB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4789.2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酒类检验GB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T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10344 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T15038 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GB/T25504 冰葡萄酒GB/T23778 酒类及其他食品包装用软木塞BB/T0018 包装容器葡萄酒瓶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DB65/T2001 《酿酒葡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术语和定义3.1冰白葡萄酒将白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8℃以下,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采收,在结冰状态下压榨,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外加糖源)。

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doc 39页)

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doc 39页)

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目录第一部分定义1葡萄1.1鲜葡萄1.2酿酒葡萄2葡萄汁2.1中途抑制发酵的葡萄汁2.2浓缩葡萄汁2.3产生焦糖的葡萄汁3葡萄酒3.1葡萄酒含糖量3.2葡萄酒二氧化碳含量4特种葡萄酒4.1利口葡萄酒4.1.1掺酒精利口葡萄酒4.1.2甜利口葡萄酒4.2高起泡葡萄酒4.3葡萄汽酒4.4冰葡萄酒4.5贵腐葡萄酒4.6产膜葡萄酒4.7加香葡萄酒4.8低醇葡萄酒4.9无醇葡萄酒4.10山葡萄酒5葡萄蒸馏酒6葡萄原酒第二部分酿酒葡萄1葡萄品种1.1名种葡萄1.2其他葡萄品种2葡萄栽培2.1施肥2.2病虫害防治3葡萄产量4葡萄含糖量第三部分葡萄酒酿造1分选2破碎3除梗4压榨5葡萄汁5.1自流汁5.2葡萄汁二氧化硫处理5.3葡萄汁澄清5.3.1低温法5.3.2果胶酶法5.3.3皂土(膨润土)法5.4提高葡萄汁含糖量5.4.1提高收获葡萄果实含糖量5.4.2添加浓缩葡萄汁5.4.3添加白砂糖6葡萄汁或葡萄酒酸度调整6.1葡萄汁或葡萄酒降酸6.1.1物理法降酸6.1.2化学法降酸6.2葡萄汁或葡萄酒增酸6.2.1化学法增酸6.2.2与高酸葡萄汁或葡萄酒混合7酒精发酵7.1自然发酵7.2添加酵母发酵7.3酒精发酵激活7.3.1加酵母促进剂7.3.2加酵母菌皮7.3.3通风7.4酒精发酵方式7.4.1传统浸渍发酵法7.4.2二氧化碳浸渍发酵法7.4.3热浸提法7.4.4低温发酵法8苹果酸--乳酸发酵8.1自然触发8.2添加乳酸菌8.3接种发酵的葡萄酒9酒精发酵中断9.1加热法9.2冷却法9.3过滤法9.4离心法9.5加酒精法9.6加二氧化硫法10原酒贮存及陈酿10.1添酒或取酒10.2倒酒10.3充氮或二氧化碳10.4陈酿11葡萄酒澄清11.1自然澄清法11.2机械澄清法11.3加澄清剂澄清法12葡萄酒冷冻12.1间歇法冷冻12.2连续法冷冻13葡萄酒非生物稳定方法13.1抗坏血酸处理13.2柠檬酸处理13.3偏酒石酸处理13.4皂土(膨润土)处理13.5离子交换处理13.6亚铁氰化钾处理13.7阿拉伯树胶处理13.8植酸处理13.9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处理13.10葡聚糖酶处理13.11硅胶处理13.12硫酸铜处理13.13充氧处理13.14单宁处理10.3充氮或二氧化碳10.4陈酿11葡萄酒澄清11.1自然澄清法11.2机械澄清法11.3加澄清剂澄清法12葡萄酒冷冻12.1间歇法冷冻12.2连续法冷冻13葡萄酒非生物稳定方法13.1抗坏血酸处理13.2柠檬酸处理13.3偏酒石酸处理13.4皂土(膨润土)处理13.5离子交换处理13.6亚铁氰化钾处理13.7阿拉伯树胶处理13.8植酸处理13.9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处理13.10葡聚糖酶处理13.11硅胶处理13.12硫酸铜处理13.13充氧处理13.14单宁处理14葡萄酒生物稳定方法14.1巴斯德杀菌处理14.2山梨酸处理14.3苯甲酸处理14.4脲素酶处理14.5除菌过滤15葡萄酒脱色16葡萄酒增香17葡萄酒橡木增香18葡萄酒调配19葡萄酒过滤20葡萄酒灌装21葡萄酒中不允许使用的添加物附件:一、葡萄品种中外文对照二、山葡萄酿酒技术规范第一部分定义1葡萄1.1鲜葡萄葡萄园中成熟的鲜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bs65 002-2019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冰葡萄酒冰葡萄酒是将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8℃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采收,在结冰状态下压榨、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外加糖源〕。

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轻工行办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伊珠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祝炜、杨文菊、翟小敏、吴海江、方永平、赵建勇、周文革。

本标准于2017年7月1日首次发布。

冰葡萄酒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冰葡萄酒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分析方法、检验规那么、标签标识和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新疆境内种植的新鲜冰葡萄为原料,经压榨、发酵酿造制成的冰葡萄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校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校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58发酵酒卫生标准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4789.2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酒类检验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GB/T5009.34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10344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那么GB/T15038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GB/T25504冰葡萄酒GB/T23778酒类及其他食品包装用软木塞BB/T0018包装容器葡萄酒瓶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那么DB65/T2001《酿酒葡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术语和定义3.1冰白葡萄酒将白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8℃以下,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采收,在结冰状态下压榨,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外加糖源〕。

3.2冰红葡萄酒将红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8℃以下,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采收,在结冰状态下压榨,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外加糖源〕。

4 要求4.1原料4.1.1原料要求:酿酒葡萄,不允许有青果、烂果、霉果、泥浆果。

葡萄成熟后不进行采摘,将其继续保持在葡萄树体上,至-8℃以下自然霜冻,采摘期一般在11-12月,人员要配带橡胶手套进行采摘。

采收的原料是-8℃以下自然冰冻葡萄,压榨出的冰葡萄汁糖度≥350g/L,其他理化指标按DB65/T2001《酿酒葡萄》执行。

4.1.2原料运输和储存要求:采摘后的冰葡萄放置于-8℃左右的冷冻车辆,运输至生产现场储存。

4.2感官指标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4.4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限量应符合GB2760的规定。

4.5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4.6净含量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执行。

5 试验方法5.1感官指标按GB/T15038检验。

5.2酒精度、还原糖、干浸出物、挥发酸、柠檬酸、铁、甲醇按GB/T15038检验。

5.3铅按GB5009.12检验。

5.4铜按GB/T5009.13检验。

5.5总二氧化硫按GB/T5009.34检验。

5.6微生物指标按GB4789.2、GB/T4789.3-2003、GB4789.4、GB/T4789.5、GB4789.10、GB/T4789.25检验。

5.7净含量按JJF1070检验。

5.8蔗糖按GB/T25504检验。

6 检验规那么6.1组批同一生产期内所生产的、同一类别、同一品质、且经包装出厂的、规格相同的产品为同一批。

6.2抽样6.2.1按表4抽取样本,单件包装净含量小于500mL,总取样量不足1500mL,可按比例增加抽样量。

表4抽样表6.2.2采样后应贴上标签,注明:样品名称、品种规格、数量、制造者名称、采样时间与地点、采样人。

立即送化验室,进行感官、理化和卫生等指标的检验。

6.3检验分类6.3.1出厂检验6.3.1.1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附上质量合格证明的,方可出厂。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合格证〕可以放在包装箱内,或放在独立的包装盒内,也可以在标签上或包装箱外打印“合格”或“检验合格”字样。

6.3.1.2检验项目感官、酒精度、总糖、干浸出物、挥发酸、总二氧化硫、净含量、微生物指标中的菌落总数。

6.3.2型式检验6.3.2.1检验项目:本标准中全部要求项目。

6.3.2.2一般情况下,同一类产品的型式检验每半年进行一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亦应进行:a〕原辅材料有较大变化时;b〕更改关键工艺或设备;c〕新试制的产品或正常生产的产品停产3个月后,重新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执法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4判定规那么6.4.1出厂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标准,判定为合格。

6.4.2出厂检验项目如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时,应重新自同批产品中抽取两倍量样品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如仍不符合标准,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6.4.3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标准,判定为合格。

6.4.4型式检验项目如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时,可取备样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如仍然不符合标准,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6.4.5当供需双方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由相关各方协商解决。

或委托有关单位进行仲裁检验,以仲裁检验结果为准。

7 标志7.1预包装冰葡萄酒标签按GB10344执行,并按含糖量标注产品类型或含糖量。

注:单一原料的冰葡萄酒可不标注原料与辅料,添加防腐剂的冰葡萄酒应标注具体名称。

7.2标签上应标注冰葡萄酒的产地。

7.3外包装纸箱上除注明产品名称、制造者〔或经销商〕名称和地址外,还应标明单位包装的净含量和总数量。

7.4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要求。

8 包装、运输、贮存8.1包装8.1.1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8.1.2包装容器应清洁,封装严密,无漏酒现象,且符合BB/T0018的规定。

8.1.3外包装应使用合格的包装材料,并符合相应的标准。

箱内要有防震、防撞的间隔材料。

8.2运输、贮存8.2.1用软木塞〔或替代品〕封装的酒,符合GB/T23778的规定,在贮运时应“倒放”或“卧放”。

8.2.2运输和贮存时应保持清洁、避免强烈振荡、日晒、雨淋、防止冰冻,装卸时应轻拿轻放。

8.2.3存放地点应阴凉、干燥、通风良好;严防日晒、雨淋;严禁火种。

8.2.4成品不得与潮湿地面直接接触;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物品同贮同运。

8.2.5运输温度宜保持在5℃~35℃;贮存温度宜保持在5℃~25℃。

编制说明【一】编制标准的任务来源根据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申报2007年度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的要求,由新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和新疆伊珠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申报《冰葡萄酒》标准的制定项目之后,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以新质监标函〔2007〕号文《关于下达2007年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批准下达《冰葡萄酒》自治区地方标准的制定任务,由新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和新疆伊珠葡萄酒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归口自治区轻工行办管理。

【二】编制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冰葡萄酒是葡萄成熟后,推迟葡萄采收时间,让葡萄在自然条件下经过风吹霜打使葡萄中的水分蒸发、脱水,积累糖分到350g/L以上,当气温低于-8℃以下,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采收,在结冰状态下压榨,发酵,采用特殊工艺酿制而成的葡萄酒。

冰葡萄酒完全保留了葡萄的全价营养元素,不添加任何辅料,是公认的葡萄酒中的极品,被誉为“液体黄金”。

伊犁地区是新疆乃至全国有名的葡萄产区之一,有瓜果之乡的美誉,葡萄栽培和酿酒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新疆伊珠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地处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中段,平均日照时间2820小时,≥10℃的年有效积温3500℃,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无工业污染,灌溉用水是天山溶化的雪水。

沙壤土,土层厚,通透性好,独特的小盆地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特别适宜酿酒葡萄的种植。

由于生产这种葡萄原料受自然气候条件制约,所以不是所有能生产葡萄酒的地区都能生产冰葡萄酒,世界上也只有德国和加拿大有冰葡萄酒生产,在国内只有少数厂家在研制生产中。

冰葡萄酒的酿造迎合了国际葡萄酒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了新疆独特的地域特色,发展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及自治区农业发展规划要求。

在新疆地区生产冰葡萄酒,不仅充分利用了地区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填补了自治区冰葡萄酒生产的空白,而且优化了团场的产业化结构,形成了工农业一体化、规模化、产业化,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及新疆葡萄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GB15037-2006《葡萄酒》、QB/T1982-1994《山葡萄酒》在原料要求均不适用于冰葡萄酒,国家虽然有GB2758-2005《发酵酒卫生标准》,但仅仅满足该标准并不能反映冰葡萄酒的产品质量状况,企业按各自的企业标准进行生产、销售,造成在葡萄原料的种植、采摘等质量控制、酿酒生产工艺、感官、理化指标等方面无法进行规范、统一,以至于冰葡萄酒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情况,严重影响到冰葡萄酒的声誉及市场次序,损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为了规范新疆冰葡萄酒的生产及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必要尽快制定《冰葡萄酒》地方标准。

《冰葡萄酒》地方标准与GB/T25504-2017《冰葡萄酒》相比,规定了新疆地域特殊的经纬度,酒精度、总糖、蔗糖、干浸出物等理化指标均超过国标。

【三】主要编写过程《冰葡萄酒》地方标准经批准立项后,标准编制人员对冰葡萄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了解和熟悉,企业从2004年就开始研制冰葡萄酒的生产工艺,对选地、种植品种、施肥、摘收、榨汁、发酵等过程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及研究,经过多年的研制生产,目前,所生产的冰葡萄酒质量稳定,风味独特,品质高雅,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占领了一定的葡萄酒市场。

冰葡萄酒的生产无论对原料的要求上还是工艺上都与常规葡萄酒生产不同,常规葡萄酒生产的原料葡萄只要充分成熟,无生青、霉烂病果就可以在正常成熟期采收加工了。

而冰葡萄酒的原料,除上述质量要求外,还要推迟到-8℃以下,葡萄中的水分已冻结成冰,才能采收。

在工艺上又必须在-8℃以下,不经破碎就压榨出被冷冻浓缩了的葡萄浓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