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相关技术诊治胰胆道疾病517例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ERCP

ERCP

中段胆管
炎性狭窄
胆管结石
血凝块
肝癌
上段胆管
胆管癌 转移癌 胆道损伤 Mirizzi综合征 硬化性胆管炎
炎性狭窄 转移癌 硬化性胆管炎 肝内胆管癌
胆管癌 胆囊癌 转移癌 胆道损伤 手术后改变
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癌 转移癌
转移癌 胰腺炎 胆管囊状扩张
黏液性肿瘤 乳头型胆管癌
胆囊癌 转移癌 Mirizzi综合征 肝囊肿
ERCP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EHBH
ERCP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1)胰腺分裂症(PD) 无症状的PD无需ERCP干预 有症状的PD首选内镜治疗 方法:副乳头切开、取石、胰管支架 内镜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当 2)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 3)胰管破裂与胰漏(瘘)
EHBH
ERCP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EPS / 扩张 / 取石 / 支架
体外震波碎石(ESWL)的应用 胰石清除率41~100%(平均60%)
症状改善率63~93%(平均80%) EHBH
ERCP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假性囊肿的处理
EHBH
EHBH
肝移植术后的胆道并发症
发生率8%~20% - 狭窄 39% - 胆漏 30% - 充缺 31% - SOD 23%
EHBH
并发症
1)胆道感染――化脓性胆管炎 2)急性胰腺炎 3)消化道出血 4)肠穿孔 5)其他(乳头损伤、胰胆管破裂、 造影剂过敏等)
EHBH
术前准备
1)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尿淀粉 酶,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 心电图,胸片等 2)了解原发病,有条件所有病人尽 量作MRCP检查 3)术前谈话,消除病人紧张情绪, 及碘过敏试验,术中生命体征监护 4)内镜、药物及器械的准备 EHBH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及其相关技术在恶性胆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及其相关技术在恶性胆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及其相关技术在恶性胆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进展王蒲雄志1于嵩1 陈巍1 戚大川2*(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 上海 200233;2.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 上海 200081)摘 要胆管狭窄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因多样,良、恶性质的判断一直很困难。

自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问世以来,ERCP及其相关技术已从最初用于胰胆管造影发展至如今融影像学、病理学诊断和植入支架引流、射频消融治疗等诊疗技术于一体,成为恶性胆道疾病诊治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概要介绍ERCP及其相关技术在胆道疾病诊治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同时探讨ERCP及其相关技术在恶性胆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恶性胆管狭窄 诊断中图分类号:R575.7; R4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9)23-0012-04Advances in ERCP and related techniques in the diagnosisof malignant biliary stricturesWANG-PU Xiongzhi1, YU Song1, CHEN Wei1, QI Dachuan2*(1.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Shanghai 6th People’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3, China; 2.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Shanghai 4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200081, China)ABSTRACT Biliary stricture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 and its causes are diverse. The assessment of its benign or malignant properties has always been a controversial clinical problem. In recent years,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alignant biliary diseases, ranging from initial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to comprehensiv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echniques such as fusion imaging, pathological diagnosis, stent drainage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ERCP technology in biliary tract diseases,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ERCP techn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malignant biliary stricture.KEy WORDS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alignant biliary stricture; diagnosis胆管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胆道疾病,会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淤积,引起梗阻性黄疸,引发继发性胆道感染。

ERCP术中的临床护理配合要点研究

ERCP术中的临床护理配合要点研究

ERCP术中的临床护理配合要点研究【摘要】随着胆道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ERCP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探讨ERCP术中的临床护理配合要点,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安全性。

在ERCP术前的准备工作中,需重点评估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

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包括保持患者安静、注意监测生命体征等。

术后的护理措施应注重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团队合作与沟通也至关重要,以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风险评估与预防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必须严格执行。

临床护理配合在ERCP术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注重提高护理水平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ERCP, 临床护理, 护理配合要点, 风险评估, 沟通, 团队合作, 术前准备,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重要性, 未来研究, 结论, 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一种常用的内镜学检查与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胰胆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ERCP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临床操作技术,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护理配合,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由于ERCP技术的复杂性和操作的高风险性,需要有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配合,准确把握术中各项操作细节,保障患者的安全。

加强对ERCP术中的临床护理配合要点的研究和总结,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ERCP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分析ERCP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探讨团队合作与沟通,以及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全面的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ERCP术中临床护理配合要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分析在ERCP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不同阶段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以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情况和各种意外情况,提高团队的整体执行效能和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ERCP的临床应用(附病例)

ERCP的临床应用(附病例)
ERCP是一种无创或微创的肝,胆,胰系 疾病的重要诊治方法
当前1页,共44页,星期一。
ERCP的发展史
1968年,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首次报道ERCP操 作,成功率仅有25%。
我国1978年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进行了国内第一 例ERCP。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ERCP已经成为肝胆胰系 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
当前25页,共44页,星期一。
鼻胆管引流术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是一种较为简单的 内镜胆道外引流方法,它采用一根细长的塑料 管通过内镜从乳头插入,一端置于胆管中,另一 端经鼻孔引出体外.
ENBD简便安全,是临床常用的胆道引流措施.
当前39页,共44页,星期一。
当前40页,共44页,星期一。
病例
吴 某 女 69岁 病历号:3327545 胆源性胰腺 炎 为求进一步诊治行ERCP检查,术中造影 时患者疼痛明显,行EST治疗及ENBD,三天 后延鼻胆管造影,明确胰胆管汇流异常、胆 管囊肿诊断。
当前41页,共44页,星期一。
当前42页,共44页,星期一。
Chow 19
(1997)
Kahler 17
(1998)
胡冰
8
(2001)951Fra bibliotek100
0
88
0
一周内腹腔引流物减少。一般2到4周,瘘口即可闭合。
当前35页,共44页,星期一。
并发症
近期并发症: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胆道 感染,穿孔,出血,心脑血管意外内镜检查 并发症。
远期并发症:支架堵塞,支架移位脱落
禁忌证
有上消化道狭窄,梗阻,估计内镜不可 能抵达十二指肠降段者.

ercp介绍

ercp介绍
ercp介绍
2024/1/24
1
目录
2024/1/24
• ercp基本概念与原理 • ercp检查前准备 • ercp操作过程详解 • ercp在胆道疾病中的应用 • ercp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 • ercp并发症及其处理策略
2
01
ercp基本概念与原理
2024/1/24
3
定义及发展历程
定义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一种通过内镜技 术,在X线监视下对胆道和胰腺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 技术。
02
治疗
利用ERCP技术,医生可以进行内镜下碎石、取石 等操作,有效清除胆道结石,缓解患者症状。
16
胆道狭窄扩张及支架植入
2024/1/24
狭窄扩张
对于胆道狭窄的患者,医生可以 通过ERCP技术进行球囊扩张或切 开狭窄部位,以改善胆道通畅性 。
支架植入
在扩张狭窄部位后,医生可以植 入胆道支架,以保持胆道长期通 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3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医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焦虑、紧张等
情绪进行适当的安抚和疏导,确保患者在检查过
程中保持平静和配合。
2024/1/24
8
检查前饮食调整
检查前禁食
特殊患者的饮食调整
通常患者在ERCP检查前应禁食6-8小 时,以确保胃内无食物残渣干扰检查 结果。
对于糖尿病患者,医生应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调整饮食和用药方案,以保 持血糖稳定。
发展历程
ERCP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随着内镜和放射 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成为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 段。
2024/1/24
4
工作原理简介
01 内镜插入

ERCP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ERCP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2、穿孔-切开超过胆管十二指肠壁段的结 果。腹透肾脏轮廓影像出现或膈下游离 气体即可证实。处理:禁食水,有效胃 肠减压,半坐位及补液,全身应用有效 抗生素,密切观察,多数可非手术治愈。 如有腹膜后脓肿形成,则应手术切开引 流。
3、结石嵌顿和胆管炎-多见结石过大及乳 头切开大小有关,术后药物排石也可造 成结石嵌顿,排石后可自愈。必要时行 十二指肠镜检查,用导管将结石推回胆 管内,如有脓性胆汁则行鼻胆管引流, 是防止AOSC有效方法。术中结石嵌顿 可用应急碎石器碎石,再用普通网篮取 石。
4、双管征:示胆胰管同时受累。
三、胰腺囊肿 与主胰管相通,呈边缘光滑,密度均匀 的圆形阴影;与主胰管不通者,胰管正 常或表现胰管一侧受压移位,但边缘光 滑。 四、胰管结石 胰管显示慢性炎症,可见主或副胰管有 单个或多个结石负影。
五、胆管结石 包括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影像显 示相应部位表现为典型的圆形,椭圆形, 不规则形的透亮区。
3、胆囊癌、肝门转移癌等压迫胆管 胆管表现较长范围的狭窄、变细。直至 完全闭塞。
九、胆道良性狭窄 1、原发性胆管狭窄:多见胆总管下端,肝 总管及左右肝管。致病原因与局部反复 刺激感染,oddis括约肌功能紊乱或全身 化脓性感染有关。ERCP可明确显示狭窄 部位,程度和范围。但狭窄段管壁光滑, 狭窄上下胆管壁亦无破坏,与肿瘤引起 的狭窄的重要区别。
ERCP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天津市南开医院微创外科中心
唐伯祥 秦鸣放 王震宇 李伟志 刘旗



1968年Macume首次报告(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1974年Kawai和Classen等人首次采用内镜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治疗 胆管结石(commonbileduct stones, CBDS)。 国内80年代诊疗快速发展,肝外胆管结 石治疗进入了微创时代。

ercp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 word

ercp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 word

ercp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 word ERCP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简称ERCP)是一种介入性检查和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胆道和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ERCP的基本技术原理和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ERCP的基本技术1. 患者准备:在进行ERCP前,患者需要进行术前准备,包括禁食、清洁肠道等。

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2. 内窥镜插入:医生通过口腔或鼻腔将内窥镜插入患者体内,逐步通过食道、胃进入十二指肠。

3. 胰胆管造影:医生在内窥镜引导下将造影剂注入胆道和胰管,通过X光检查显示管道的情况,以便诊断疾病。

4. 实施治疗:除了诊断作用,ERCP还可进行治疗性操作,比如溃疡、结石的取出,胰管扩张等。

二、ERCP在临床中的应用1. 胆道疾病:ERCP可用于胆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比如胆管结石、胆管肿瘤、胆管狭窄等。

2. 胰腺疾病:ERCP对于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胰腺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3. 消化道出血:ERCP可发现消化道的出血源,如胆道出血、胰腺出血等,及时处理。

4. 对于各种疾病的碎石取出: 黄疸的原因可能是胆结石阻塞胆管的结果。

此时,可以通过ERCP将结石取出,缓解患者症状。

5. 胆囊切除术:ERCP无法有效解决胆囊结石症,但在部分病例可以通过胆囊造影,协助鉴别规划。

总之,ERCP作为一种内镜治疗技术,在胆道和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医生需要熟练掌握ERCP的操作技术,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ERCP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

ERCP相关技术及护理

ERCP相关技术及护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记录信息
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和数据。
术后护理与观察
术后护理
01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如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等。
观察病情
02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
现的问题。
记录信息
03
详细记录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数据。
ERCP原理基于十二指肠镜的直视下,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将导管插入胆管和(或)胰管内进行造影、治 疗。
ERCP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病、胆道肿瘤、 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等。
禁忌症
患者有严重心、肺、肾等器官疾病; 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急性胃炎 等急性炎症;不能耐受内镜检查患者 ;有食道或十二指肠狭窄、梗阻等。
联合治疗
ERCP技术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下 剥离术(ESD)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前景与挑战
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ERCP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未来,ERCP技 术有望在治疗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挑战
术后饮食
术后需禁食,待患者恢复排气、排便后,可逐渐过渡至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 ,直至恢复正常饮食。同时,患者应避免进食过多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活动指导
术前活动
术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可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等轻度运 动。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术后活动
原因
ERCP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损伤消化道黏膜,导致出血。此外,凝 血功能障碍、高血压等也是出血的高危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CP相关技术诊治胰胆道疾病517例临床观察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相关技术在胰胆道疾病诊治中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旨在提高ERCP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3月经ERCP相关技术诊治的517例胰胆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17例中插管成功496例,成功率95.94%,发生并发症25例,发生率4.84%。

结论:ERCP及其相关技术对胰胆道疾病具有极高的诊断治疗价值,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特点,是目前治疗胰胆道疾病的理想方法。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能直接显示胰胆管形态,对胰胆道疾病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并且随着内镜及相关微创器械的发展,ERCP及其相关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内镜下的介入治疗,成为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典型代表。

本院2010年1月-2014年3月应用ERCP技术诊治胰胆道疾病患者517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17例患者中男273例,女244例,年龄21~92岁,平均66.7岁,其中胆管结石263例,单发结石113例,多发结石150例;肿瘤157例,其中壶腹及乳头肿瘤37例,肝门部胆管癌28例,肝、胆总管癌69例,胰头癌16例,胆囊癌5例,胆管良性肿瘤(黏液腺瘤)2例;SOD及胆管末端炎性狭窄71例,胆总管中下段狭窄4例,肝总管狭窄2例,肝门部胆管狭窄1例;慢性胰腺炎8例,胆道蛔虫2例,胰腺分裂症2例,另有14例胆胰管未见异常。

1.2 方法术前禁食6 h,术前3 h及术后12 h持续静脉滴注奥曲肽(301例)或生长抑素(216例),手术当日及术后3 d应用抗生素(三代头孢类联用喹诺酮类),碘过敏试验,术前15 min静脉注射地西泮针10 mg,654-2针5 mg及肌肉注射哌替啶针50 mg。

采用Fujinon ED-200XU型电子十二指肠镜,造影剂为30%复方泛影葡胺针(碘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碘海醇),术中吸氧,心电监护。

术中先行ERCP检查,凡取结石、乳头狭窄、化脓性胆管炎,均予拉式乳头切开刀行EST;常规插管困难者,予预切开。

胆管结石患者EST后网篮取石,如结石过大或结石以下胆管狭窄取石困难者,使用碎石装置碎石或行胆道内置管引流(ERBD)后3~6个月再行治疗性ERCP取石。

肿瘤患者综合病情及身体状况置入胆道支架或行ENBD后转外科手术治疗。

术后禁食水24 h,其中137例术后给予吲哚美辛栓0.05纳肛;均严密观察血压、粪色、心率以判断有无消化道出血;注意有无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根据症状行血淀粉酶、血常规、粪常规、血培养等检查,如有异常,定时复查直至正常为止。

2 结果517例中插管成功496例,成功率95.94%,其中经预切开后插管成功者31例,另有7例首次插管困难以至乳头水肿而放弃,经2~5 d后乳头水肿缓解后再次插管均成功;263例胆管结石患者一次取石成功211例,其中19例因结石较大(平均直径1.9 cm)行碎石后取出;31例因结石过大(平均直径2.1 cm)及4例胆管下段狭窄段长度大于2 cm者行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植入支架后33例黄疸、发热、腹痛等症状缓解,1例充满型结石患者术后腹痛无缓解而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胆管巨大结石(直径2.5 cm)患者术后反复发作胆道感染于2周后再次行治疗性ERCP碎石后将结石取出;另有2例患者因耐受性差而行ENBD 后2~5 d后再行取石;157例肿瘤患者中植入金属支架89例,塑料胆道支架31例,行ENBD后转开腹手术者30例。

517例中并发症发生25例,发生率4.84%,其中急性胰腺炎10例(1.93%),胆道感染9例(1.74%),消化道出血4例(0.72%),十二指肠迟发性穿孔1例(0.19%),急性肾衰竭1例(0.19%);137例给予吲哚美辛栓者并发胰腺炎1例(0.73%);31例行预切开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3.3%),2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并发胆道感染5例(17.9%)。

25例中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亡,十二指肠迟发穿孔1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消化道出血2例经内镜下止血治疗外,其余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

3 讨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首创于1968年用来诊断胰胆疾病,近年来随着B超,CT及MRCP等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方法不断发展、进步如今已较少单纯用于疾病的诊断,而以ERCP为基础的内镜治疗技术以其安全、有效、微创的特点在胰胆道疾病的治疗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使大量胰胆道疾病患者免受开腹之苦。

3.1 ERCP的诊断作用尚不能被完全替代近年来,随着B超、CT特别是MRCP等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方法不断发展、进步,胆胰疾病的诊断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但B超对胆总管下段病变,常因十二指肠气体遮盖等影响而漏诊较多,CT对实质性脏器病变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对肠道、胆道等管腔病变诊断率有限,尤其是胆固醇结石时更是如此。

另外B超、CT的影像为断层图像,不能直接显示整个胆树立体像,而MRCP利用水成像原理,使得静止或缓慢流动的液体如胆汁、胰液呈明显高信号,而周围静止的实质脏器呈低信号,从而胆胰管显影,准确性较B超、CT明显提高,但无论是胆管结石、肿瘤或是胆管内的气泡、血块及毗邻胃十二指肠动脉斜穿时均表现为低信号,较难辨别。

故临床上仍有一部分胰胆疾病(特别是壶腹部肿瘤)患者仍需行ERCP明确诊断[2-3]。

如本组中37例壶腹及乳头部肿瘤,行B超37次,阳性发现率94.5%(35/37),包括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胰管扩张及壶腹周围不均匀实质性回声。

其中9例(24.3%)可见壶腹周围实质性回声,但3例报为结石。

26例行CT检查,均提示胆管扩张,其中15例(57.6%)可见十二指肠乳头部占位。

9例行MRCP检查,均示胆胰管扩张待查,仅3例(33.3%)发现壶腹部占位。

最后37例均经ERCP结合十二指肠镜活检确诊。

3.2 对于内镜下胰胆疾病的治疗需要娴熟的内镜操作技术及技巧,避免使用暴力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乳头切开由结石大小及乳头形态决定,一般以切开刀能自由进出为宜。

对于直径>15 mm的结石,一般需采用网篮机械碎石,但如果结石过大,碎石网篮无法完全套取时,可先置入塑料胆道支架,经过3~6个月的引流,结石一般会有所缩小,再行碎石或取石方便、安全[4]。

本组中31例因结石过大(平均直径2.1 cm)及4例胆管下段狭窄段长度大于2 cm者行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术后33例黄疸、发热、腹痛等症状缓解,1例充满型结石患者术后腹痛无缓解而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胆管巨大结石(直径2.5 cm)患者术后反复发作胆道感染于2周后再次行治疗性ERCP碎石后将结石取出;33例经3~6个月(平均4.9月)后复诊时结石明显缩小(平均直径1.3 cm),其中5例造影未见结石。

再次行治疗性ERCP除5例行碎石术后取石,其他均顺利取出结石。

3.3 ENBD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胆道引流方法它可以缓解胆道梗阻,降低胆道压力,引流胆汁[5]。

对于术后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同时根据需要可行胆道冲洗及胆道造影。

提倡凡取结石、乳头狭窄、化脓性胆管炎、SOD等行EST后常规行ENBD。

特别是对于暂不能取石、取石不尽及不能耐受取石者,应先行ENBD,待病情稳定后行第二次治疗性ERCP取石。

本组中5例患者因耐受性差而行ENBD后2~5 d后再行取石均或成功。

3.4 ERCP特别是治疗性ERCP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多在1.5%~7.9%[6-7],本组并发症发生率4.84%,其中急性胰腺炎10例(1.93%),胆道感染9例(1.74%),消化道出血4例(0.72%),十二指肠迟发性穿孔1例(0.19%),急性肾衰竭1例(0.19%)。

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复杂,既与患者本身有关也与操作者的经验有关。

如多数学者认为SOD患者行ERCP,术后有较高的AP发生率,另外年轻患者ERCP后AP的发生率较高;在操作方面插管困难与多次胰管注射可增加ERCP术后AP发生率,已得到公认;另外有报道切开电流的选择、切开的速度及预切开等均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有调查表明每周少于1次EST的内镜医师并发症远远多于每周多于两次EST者[7]。

ERCP后胰腺炎多为轻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少见,本组仅发生1例重症胰腺炎,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恢复良好[8-9]。

对于预防并发症方面,笔者的经验是:(1)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心肺功能明显下降者均应予相应治疗,情况改善后再行治疗性ERCP;(2)操作要轻柔,避免暴力操作;(3)术前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胆道感染,应用生长抑素或奥曲肽针预防AP,另术后应用吲哚美辛栓可减少ERCP后胰腺炎的发生[10];(4)导丝引导插管[11],避免反复插管引起乳头水肿,插管困难者果断行预切开;(5)切开长度根据乳头形态、结石大小及憩室位置等情况而定,不可盲目追求切开长度,切开时采用混合电流,随时调整切开方向,控制切速,避免拉链式切开;(6)EST时避免胰管开口过度电凝;(7)如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者,可于胰管内置入导丝后,切开刀沿导丝于胆管方向切开穿孔几率小于预切开[12];(8)EST后常规行ENBD或ERBD[5]。

(9)恶性胆道梗阻尤其是肝门部梗阻ERCP后胆道感染发生率高[13],应尽量置入双支架以加大引流面积或联合PTC行外引流[14-15]。

总之,ERCP对于胰胆疾病诊断有着很高的价值,其相关技术治疗胰胆疾病有着安全、有效、微创的特点,是目前治疗胰胆道疾病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1]令狐恩强.中国ERCP诊断与治疗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0):781-782.[2]余小忠,方金洲,李岳兴.MRCP在胆系结石中的应用价值及与CT、B超对比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3):87-89.[3]郭香琳.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80-81.[4]邹传鑫,谢明,王朝霞,等.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内引流治疗难取性胆总管结石[J].中国内镜杂志,2011,2(6):619-620.[5]李庭赞,陈志坦,朱传会.鼻胆管引流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损害预防的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3(6):6678-6681.[6]赵铭宁,杨勇,张文杰.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影响因素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0,4(5):389-391,394.[7] Testoni P. Why the incidence of post-ERCP pancreatitis varies considerably?Factors affecting the diagnosis and the incidence of this complication[J].JOR,2002,3(6):185-201.[8]戴胜群,梁海云,招敏华,等.2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7):118-119.[9]宁珠,郑盛.重症急性胰腺炎112例病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46-147.[10]常圆,杨甜,关景明.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5(3):302-305.[11] Tang C B,Hu B,Guo Z J. Applied skill of guide-wire technique on ERCP operation[J]. World Chin J Dig,2006,14(10):1027-1029.[12]杨卓,麻树人,张宁,等.双导丝技术用于插管困难型ERCP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1):1043-1043.[13]牛应林,张澎川,于中麟,等.诊断和治疗性胰胆管造影并发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J].临床内科杂志,2006,23(7):455-457.[14]马俊宝,韩文良,高琦.经内镜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6(7):201-203.[15]王田田,潘亚敏,高道,等.内镜下同期放置双侧金属支架或双侧塑料支架治疗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7(3):252-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