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研究现状与未来_陆正齐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TA与DSA检查的对比分析

13 CA与 D A狭 窄程度 的判定 . T S
11 临床资 料 . 选取 20 年 7月 20 07 09年 1 2月我 院神 经 内科 收 治 的缺 血性 脑血 管病患 者 4 2例 ,男 3 例 ,女 1 1 1
参照 WA I SD研究标准L 3,其后根据血管狭窄 3 I
收稿 日期 :2 1 5 4 00—0 —0 2 4
阳性 血管 总 数 之 商 ) 、假 阴性 ( T 阴性 ,但 D A CA S 阳性 的 血 管 数 与 C A 阴性 血 管 总 数 之 商 ) T 。分 析 C A与 D A的一致 性 和差异 性 。 T S
2 结 果
C A诊 断 血 管 狭 窄 的 敏感 性 和 特 异 性 分 别 为 9 % T 8
字减影 机 ,从 右 侧股 动脉穿 刺插 管 ,进 入主 动脉 弓
来, 许多临床医师对 C A诊 断颅内脑 动脉 狭窄的 T 可靠性仍存疑问。本 文通过对我院 4 例颅 内动脉 2
粥样硬 化性病 变 患 者 CA 与 D A检 查 结果 的 回顾 T S 性 对 照分析 ,以评 价 C A诊 断颅 内动 脉 粥 样 硬 化 T 性 狭窄 的可靠 性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C A与 D A检查的对比分析 T S
陈晓 东
( 东省 茂名 市石化 医院 神经 内科 ,广 东茂名 55 0 ) 广 2 0 0
[ 中图分类号]'I 4 17 37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 2 27 2 1 ) 8 0 2 — 2 0 — 36(00 0 — 04 0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 C 管成像 ( T T血 C 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S )在诊 断颅 内动脉 粥样硬化狭 窄 中 DA
早期心脏康复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现物医学biometLcnj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VoL20NO23DECL2020・4483・doi:10.13241/ki.pmb.2020.23.018早期心脏康复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王玉华佟士骅张洁函鲁成居海宁庄少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200137)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成功实施PCI的62例老年AMI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
对照组按照《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康复程序》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结合根据6min步行试验(6min walking test,6MWT)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院内、院外心脏康复干预、心理干预及随访,为期6个月。
比较两组术后心功能、心理状态、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康复后6个月,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x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各心功能指标均较康复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片0.05)。
研究组康复后6个月LVEF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康复后6个月,两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各项目中除敌对、偏执外,其余项目评分均显降低,且研究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片0.05)。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现状

SAMMPRIS研究总结全版.pptx

课件
百家争鸣——手术时机
课件
讨论
入组前30天前出现症状或颅内动脉狭窄度50-69% 的患者被本试验排除,因为当接受标准药物治疗后卒 中风险相对较低(1年内最多3-9%),因此难以从 PTAS获益。这些患者接受积极药物治疗后卒中风险 可能更低。
本试验并不评估单纯血管成形或其他器械(如气囊支 架)这些未被临床认可来治疗颅内狭窄的治疗方式。 随人这些器械可能会从wingspan系统获益(如单纯 运送和调度支架后的剩余狭窄),这些方式不与药物 治疗相比较。
生活方式管理项目。
关于主要危险因素,收缩压目标值140mmHg(DM患者 <130mmHg),LDL-c<70mg/L(1.81mmol/L)。我们为受试者 提供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各类抗高血压药、瑞舒伐他汀、生活方式 管理项目。
课件
PTAS
经委员会挑选的具有经验的神经介入医生,最多 者最近完成了20例颅内支架置入或血管成形术。
Wei-Jian Jiang, M.D., Ph.D.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econd Artillery
CorpsGeneral Hospital
课件
百家争鸣
Critique of "Stenting versus aggressive medical therapy for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by Chimowitz et al i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课o件f Medicine.
神经指南: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神经指南: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脑血管造影术由葡萄牙医生Egas Moniz于1927年首次在人体成功实施。
最初需要直接暴露颈动脉或经皮穿刺颈动脉、椎动脉注射造影剂,此后引入经皮动脉穿刺置鞘技术(Seldinger穿刺法)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逐步发展为今天成熟的经皮动脉插管脑血管造影术(以下简称DSA)。
这一方法最初用来探查颅内占位性病变。
CT、MRI等无创影像检查手段出现后,DSA主要用于评估脑血管的异常。
目前CT血管造影(CTA)、MRA基本能够获得完整的头颈部血管图像,但是,DSA可以动态观察脑血流和侧支循环,并可同期完成介入治疗,仍是其他检查手段无法替代的重要方法。
为规范脑血管造影术的操作流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组织部分国内专家,根据国内外流程规范和相关文献的指导,制定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参考。
术前评估与准备一、适应证与禁忌证DSA适应证:①怀疑血管本身病变或寻找脑血管病病因;②怀疑脑静脉病变;③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④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检查;⑤了解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型;⑥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前明确血管病变和周围解剖关系;⑦急性脑血管病需动脉溶栓或其他血管内治疗;⑧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后复查。
DSA禁忌证:①碘造影剂过敏或不能耐受;②介入器材过敏;③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④穿刺点局部感染;⑤并发脑疝。
特殊情况可经过各方讨论,知情同意采取个体化处理。
二、术前准备(一)掌握一般情况DSA术前应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尤其是有无造影剂过敏史。
术前对患者进行体检,有助于在术中、术后对比观察神经功能变化。
了解股动脉、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如有异常建议完善下肢血管超声或CTA。
拟行桡动脉穿刺者,需行桡动脉触诊和Allen试验。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

通过脑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颅内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同时需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等综合诊断。
02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总结词
抗血小板药物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引起的心 脑血管疾病的一类药物。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等。
详细描述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药物的副作用与相互作用
副作用
药物治疗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头 痛、恶心、呕吐、皮疹等。这些副作 用通常较轻,但若出现严重副作用, 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 响彼此的疗效或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避免与其他药 物同时使用,若必须使用,应咨询医 生的意见。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 疗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概述 • 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 • 非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 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
01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指颅内 动脉管壁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 腔狭窄或闭塞,影响脑部供血。
分类
根据狭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 和重度狭窄,不同程度的狭窄对 脑部供血的影响不同。
血管内治疗
血管内治疗是一种通过介入技术 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方 法,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
血管内治疗的优点在于创伤小、 恢复快、可重复操作等,尤其适 用于高龄、体弱等不宜进行手术
治疗的患者。
血管内治疗的缺点在于术后需要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且存在支架
内血栓形成、再狭窄等风险。
其他手术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 窄的患者,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延缓狭窄的进展,降 低脑梗死的风险。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进展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 26 -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淮海医药,2021,39(1):54-56.[15]张永博.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6):109-110.[16]林仁志,郑晨辉,钟吉俊,等.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cN0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10):1194-1196,1201.[17] CAMENZULI C,WISMAYER P S,AGIUS J C. Transoral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ractice so far[J]. JSLS,2018,22(3):26.(收稿日期:2023-06-22) (本文编辑:马娇)①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 蚌埠 233000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进展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万雅迪①【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进展性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进展性LAA 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 =50)和观察组(n =50)。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神经功能和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活性氧簇(RO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3个月,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NIHSS 评分、mR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023中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2023申国颅内动脉粥样砸化性狭窄介入治疗的现状与未来摘要: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症状性ICAS有较高的卒中复发率,旦与高加索人群相比,中国人群症状性ICAS患病率更高。
中国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重度颅内动脉狭窄(CASSISS)研究改进了研究设计方案,基于中国人群重新评估了血管内治疗I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ICAS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该文从循证医学证据、适应证选择、介入治疗手段以及来来的临床研究前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 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真在缺血性卒中病因学中的构成比因人种和国别而不同,在欧洲和北美该比例为10%~16%,在巴西约为39%,在亚洲则高达65%1]。
近20余年来,虽然ICAS的药物治疗从冠状动脉领域借鉴了大量经验,但北美支架置入术治疗对比强化药物治疗预防颅内动脉狭窄卒中复发(stenting vs. aggressive medi c al management for preventing recurrent stroke in intracranial stenosis, SA MMPRIS)石ff 究的结果显示,即使进行了积极的强化药物治疗,仍高约10%的ICAS患者存在卒中复发[习。
此外,在真实世界条件下,ICAS相关卒中复发的风险也高达20%以上[3-4)。
如何在强化药物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卒中复发风险?ICAS的介入治疗为此应运而生。
中国作为全球ICAS高发地区,号|领着全球ICAS临床研究的方向。
本文拟从循证医学证据、适应证选择、介入治疗手段以及未来的临床研究前景等方面进行i阐述。
1循证医学证据I CAS介入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主要来自S AMMPRIS研究、颅内球囊扩张支架用于缺血性卒中治疗(the Vitesse intracranial stent study for ischemic stroke therapy,V ISSIT)研究和中国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重度颅内动脉狭窄(C hina angiopla sty and stenting for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severe stenosis,CASSISS)研究[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ICAS 的 流 行 病 学 与 危 险 因 素
我国普通人 群ICAS 发 病 率 尚 不 清 楚,仅 在 北 京地区 对 年 龄 >40 岁 人 群 的 2 个 调 查 发 现,ICAS 发病率为6.6%~13.2%,并 强 调 高 血 压、糖 尿 病 是 其独立危险因素 。 [2-3] 与10余年前报道的脑 卒 中 或 短 暂 性 脑 缺 血 发 作 患 者37% ~51% 存 在ICAS 相 比 较,近3年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 19.88%~50.22% 有ICAS,并 发 现 年 龄、性 别、糖 尿 病、高 血 压、脑 卒 中、短 暂 性 脑 缺 血 发 作、高 同 型 半 胱 氨 酸 血 症 与 ICAS相关,同 时 还 对 南 北 方 发 病 率、危 险 因 素、血 管狭窄常见部位与程度等进行了比较 。 [1,4-7] 我们对 华南地区ICAS 致脑梗死危险因素大样本回顾性调 查 发 现 ,与 颅 外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致 脑 梗 死 患 者 相 比 较 , ICAS致脑梗死的 发 生 与 代 谢 综 合 征 及 载 脂 蛋 白 B (apoB)/载脂 蛋 白 A-Ⅰ (apoA-Ⅰ )升 高 显 著 相 关。 与无脑动 脉 硬 化 狭 窄 致 脑 梗 死 相 比 较,ICAS 致 脑 梗 死 与 高 血 压、代 谢 综 合 征、高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及 apoB/apoA-Ⅰ升高相 关。 在ICAS 致 脑 梗 死 中,其 后循环动脉狭窄致 脑 梗 死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包 括 高 血 压 、高 同 型 半 胱 氨 酸 及 高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等 。ICAS 是一个多因素相关 的 复 杂 病 变,它 不 仅 仅 是 脑 血 管 的 危 险 因 素 ,也 是 致 病 因 素 ,易 与 其 他 相 关 危 险 因 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5月 第17卷 第5期 Chin J Geriatr Heart Brain Vessel Dis,May 2015,Vol 17,No.5
· 449 ·
·述评·
中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研究现状与未来
陆 正 齐 ,王 炎 强
关 键 词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颅 内 动 脉 硬 化 ;高 血 压 ;糖 尿 病 ;卒 中 ;载 脂 蛋 白 类
[2] Zhang S,Zhou Y,Zhang Y,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a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in a community- based population of Chinese adults.Eur J Neurol,2013,20: 1479-1485.
疗 ,在 目 前ICAS 的 防 治 中 仍 是 主 导 任 务 。
参考文献
[1] Wang Y,Zhao X,Liu L,et al.Prevalence and outcomes of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large artery stenoses and occlusions in China:the Chinese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CICAS) Study.Stroke,2014,45:663-669.
· 40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5月 第17卷 第5期 Chin J Geriatr Heart Brain Vessel Dis,May 2015,Vol 17,No.5
样硬化性脑卒中病 理 生 理 过 程 的 发 病 机 制:即 穿 支 动脉闭塞、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 及 混合型机 制 。 [9-10] 有 益 于 针 对 其 病 理 生 理 的 治 疗 , 临床危险因素、血管 评 估 的 筛 查 及 个 体 化 治 疗 方 案 的制定,尤其促 进 临 床 前 瞻 性 研 究 的 开 展。 我 们 从 临 床 表 现 、病 史 、完 善 的 心 脏 及 头 颅 影 像 学 检 查 排 除 心源 性 因 素,进 行 了ICAS 致 首 发 脑 卒 中 的 大 样 本 回 顾 性 研 究 ,发 现 前 循 环 脑 卒 中 以 混 合 机 制 多 见 ,后 循环脑卒 中 则 穿 支 动 脉 闭 塞 多 见,而 检 测 apoB 与 apoB/apoA-Ⅰ有利 于 对 不 同 脑 卒 中 机 制 类 型 的 判 定,从 而 展 示 了 华 南 地 区ICAS 致 脑 卒 中 发 病 机 制 的 独 特 性 。 [11-12]
2 ICAS 的 病 理 生 理 与 致 病 机 制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很多因素参与叠加的结 果,其 发 生、发 展 的 病 理 生 理 过 程 复 杂。 目 前,假 说 未能完全阐明其 确 切 形 成 过 程。 氧 化 应 激、炎 性 反 应是当前研究的热 点,尤 其 氧 化 型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的 致病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出现在动脉分支开 口、分 叉、转 折 等 处,如 Xu 等 报 [8] 道 狭 窄 大 脑 中 动 脉斑块,在 血 管 的 腹 侧 及 下 壁 多 见。ICAS 以 大 脑 中动脉、大脑后动 脉、大 脑 前 动 脉、颈 内 动 脉 远 端 为 狭窄的高发部位,这 些 好 发 部 位 与 其 发 展 的 病 理 生 理过程密切相关 。 [1,4-6] 颅内动脉解剖结构特点与冠 状动脉及外周其他 动 脉 不 同,目 前 的 研 究 多 以 冠 状 动 脉 为 主 ,其 病 理 观 察 仅 限 于 人 体 尸 体 解 剖 。 今 后 , 寄希望于模拟其病 理 过 程 的 动 物 模 型,尤 其 鼠 及 兔 模型的构建及高分辨影像学技术解析其发生机制, 将 有 利 于 ICAS 干 预 新 靶 点 的 研 究 。 与 国 际 常 见 脑 卒 中 的 病 因 学 分 型 TOAST、SSS-TOAST、韩 国 TOAST、A-S-C-O 相比较,我 国 首 次 提 出 的 中 国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亚 型 分 型 ,准 确 、详 细 剖 析 了 颅 内 动 脉 粥
颅内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是 机 体 发 展 的 自 然 病 理 过 程。而国人关注 颅 内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性 狭 窄 (ICAS) 研 究 起 步 较 晚 。 目 前 ,因 国 外ICAS 研 究 的 警 示 、我 国脑卒中患病率增 加、发 病 年 龄 趋 前、ICAS 相 关 危 险因素的逐步明确以及 危险因 素 发 生 率 的 增 多, ICAS从动脉硬 化、颅 内 动 脉 粥 样 硬 化、狭 窄、症 状 性 或 非 症 状 性 ICAS 的 认 识 及 流 行 病 学 、分 布 特 点 、 危 险 因 素 、病 理 生 理 过 程 、发 病 机 制 、生 物 学 指 标 、诊 断筛查方法、循证医 学 的 防 治 策 略 等 基 础 与 临 床 的 研究,尤其以 Wang等 中 [1] 国 CICAS课题 的 系 列 研 究 ,逐 步 完 善 了ICAS 独 立 的 理 论 体 系 。
3 ICAS 的 临 床 诊 治
近年 来,高 分 辨 磁 共 振 成 像 等 新 技 术 对 ICAS 的部位、程度、性质 的 鉴 别 诊 断 及 斑 块 的 病 理 结 构、 血管重 构 现 象 评 估 等 方 面 显 示 其 优 越 性,为 预 测 ICAS导致脑卒中发生 的 风 险、指 导 其 临 床 分 型、评 估预 后、治 疗 措 施 的 选 择 等 提 供 了 研究 新 思 路 。 [8,13] 当 前 ,对 症 状 性 ICAS 人 群 而 言 ,药 物 治 疗 仍 存 有 争 议。国内ICAS 专家共识以 SAMMPRIS、WASID、 CLAIR 和 SPARCL 等 研 究 为 基 准,推 荐 内 科 强 化 治疗,以联合抗血 小 板、强 化 他 汀 类 药 物、改 善 生 活 方 式 、调 控 血 压 及 血 糖 ,制 定 了 中 国 人 ICAS 干 预 策 略,为ICAS规范化 治 疗 提 供 了 参 考 依 据 。 [14] 对 于 介入治疗,因循证 医 学 证 据 不 足,尤 其 SAMMPRIS 研究结果表明,使其临床 推 荐 级 别 受 到 限 制 。 [15] 选 择合 适 的 患 者 是ICAS 介 入 治 疗 决 策 的 关 键 所 在。 目前,尚无 公 认 的ICAS 临 床 评 估 分 型。 姜 卫 剑 等 提出,对症状性ICAS分为 Ⅰ~Ⅲ 型狭窄,每型再分 A、B、C 3 个 亚 型 的 临 床 分 型。 该 分 型 参 照 了 血 管 狭窄程度、侧支循 环 情 况、血 管 储 备 功 能,针 对 不 同 病变从临床角度进 行 评 估,对 介 入 治 疗 的 实 施 具 有 参照价值。此外,2004 年 国 际 上 首 次 提 出 LMA 分 型,即 部 位 分 型 (Location)、血 管 病 变 形 态 学 分 型 (Morphology)及 径 路 分 型 (Access)。 该 分 型 对 血 管内支架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国内对血管内治疗症 状性ICAS 的 术 前 准 备、术 中 检 测、术 后 观 察 等,参 照 国 内 外 的 报 道 ,进 行 了 广 泛 讨 论 ,已 形 成 共 识 。
[3] 李尧,何晋涛,成冰,等.北 京 市 东 城 社 区 40 岁 以 上 人 群 脑 动 脉狭窄的流行病 学 调 查.中 国 神 经 免 疫 学 和 神 经 病 学 杂 志 , 2009,16:340-343.
[4] Qian Y,Pu Y,Liu L,et al.Low HDL-C level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analysis from the Chinese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CICAS)study. PLoS One,2013,8:e6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