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离子晶体教案
离子晶体教案

选修3第三章第四节《离子晶体》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具备了离子键、离子半径、离子化合物等基础知识,本节直接给出氯化钠、氯化铯晶胞,然后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介绍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的因素,通过制作典型的离子晶体模型来进一步理解离子晶体结构特点,为学习晶格能作好知识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晶体的结构模型及其性质的一般特点。
2、了解离子晶体中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重要因素。
4、理解离子晶体的晶格能与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离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离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与精神。
进一步认识“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客观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离子晶体的结构模型及其性质的一般特点;
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
离子晶体的晶格能与性质的关系。
2、难点:
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
离子晶体的晶格能与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模式、程序:
分析、归纳、讨论、探究
五、课时、教具课时:
课时:分2课时+1课时练习
教具:晶体模型、多媒体等
六、课前准备:
制作晶体模型、收集和整理数据等
七、教学过程。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离子晶体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离子晶体相关的拓展知识,如离子晶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1.离子晶体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离子晶体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离子晶体的形成: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解释离子晶体形成的过程和条件。
3.离子晶体的类型:介绍离子晶体的分类,包括简单离子晶体、复杂离子晶体和离子配合物,并分析它们的结构和性质。
4.离子晶体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介绍离子晶体在材料科学、化学工业和药物化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其重要性。
a. PPT:教师使用PPT展示离子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实验操作步骤等,清晰地传达教学内容。
b.视频:播放相关的实验操作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实验技巧。
c.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互动讨论、知识测试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离子晶体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a.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阐述,引导学生掌握离子晶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b.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离子晶体的理解和看法,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c.案例研究:分析具体的离子晶体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d.项目导向学习: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研究,通过调查、实验、分析等环节,全面了解和掌握离子晶体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3.4 离子晶体 实用教案

离子晶体学习目标:1、复习离子键概念,能推导并解释离子晶体的相关性质。
2、了解常见典型离子晶体氯化钠、氯化铯的结构特征。
3、知道阴、阳离子的电荷比与配位数的关系。
4、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能力培养:1、通过复习离子键的相关知识,学会利用“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去学习离子晶体,培养自学能力。
2、通过动手制作模型了解典型晶体的结构特征。
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制作的过程的学习离子晶体的配位数的找法,培养自学能力。
3、通过对晶胞中离子配位数的计算与分析,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懂得利用跨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什么是离子键?离子键的本质是什么?离子键的特征?什么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构成微粒?微粒间的作用力?【思考】离子化合物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如何?(图片导入)---离子晶体(板书)【对比学习】通过离子化合物分析离子晶体的1、概念2、构成微粒3、微粒间的作用力【学生活动】离子晶体能否导电,是否存在单个分子?主要的物理共性有哪些?(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4、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1)、晶体不导电,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导电, 不存在单个分子(2)、具有较高的熔、沸点;硬而脆;【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39我们知道:在金属晶体中金属的熔沸点高低用金属键强弱来决定。
离子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由谁决定?5、衡量离子键强弱的物理量----晶格能○1定义:拆开1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气态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
○2符号:U 单位:kJ.mol-1○3两者的关系: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牢固【交流讨论】:分析课本40页表格3-2回答问题熔点/℃747 801 2852摩氏硬度﹤2.5 2.5 6.5(1)、晶格能的大小对离子晶体的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2)、影响晶格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展示】○4晶格能的大小对离子晶体的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5影响晶格能大小的因素核间距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相互关系:核间距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
34离子晶体教案10(人教版选修3).doc

第四节离子晶体第1课时【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钠与氯形成氯化钠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离子键的概念、形成过程和特点。
2、理解离子晶体的概念、构成及物理性质特征,掌握常见的离子晶体的类型及有关晶胞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复习离子的特征,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离子键的成键微粒和成键性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在学习本节的过程中,可与物理学屮静电力的计算相结合,晶体的计算与数学的立体儿何、物理学的密度计算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木节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晶体,并深入了解晶体的内部特征。
[板书计划]第四节离子晶体一、离子晶体:Ftl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1、儿何因素:晶体屮正负离子的半径比(r+/r-)02、电荷因素:正负离子的电荷比。
3、键性因素:离子键的纯粹程度。
4、离子晶体特点:硬度较大、难于压缩、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二、晶格能1、定义: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
2、规律: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而且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教案设计】1、钠原子与氯原子是如何结合成氯化钠的?你能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吗?2、根据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差异,你知道哪些原子Z间能形成离子键?【板书】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3-2-1离子键的形成一、离子键的形成【学生活动】写出钠在氯气屮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思考:钠原子与氯原子是如何结合成氯化钠的?请你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过渡】以阴、阳离子结合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键,就是离子键。
【板书】1、离子键的定义:使阴、阳离子结合成离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2.离子键的形成过程【讲解】以NaCl为例,讲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1)电子转移形成离子:一般达到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学生活动】分别达到Ne和Ar的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形成稳定离子。
2)判断依据:元素的电负性差要比较大【讲解】元素的电负性差要比较大,成键的两元素的电负性差用AX表示,当△X>1.7,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离子键;当厶XV 1.7,不发生电子转移,形成共价键.【说明】:但离子键和共价键之间,并非严格截然可以区分的.可将离子键视为极性共价键的一个极端,而另一极端为非极性共价键.如图所示:—一化合物中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离子键,即使是NaF的化学键之中,也有共价键的成分,即除离子间靠静电相互吸引外,尚有共用电子对的作用.AX>1.7,实际上是指离子键的成分(百分数)大于50%.【小结】:1、活泼的金属元素(1A、1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形成的化合物。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3.4离子晶体(第2课时)教案 Word版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设定:通过分析数据和信息,能说明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晶格能的定义和应用。
教学方法建议:分析、归纳、应用教学过程设计:[复[阅读与思考]:阅读下表,讨论、分析得出哪些结论?(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表1表2[板1、定义:气态离子形成1mol离子晶体时释放的能量。
2、规律:(1)离子电荷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的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
(2)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科学视野]:阅读P84----科学视野,从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3、岩浆晶出规则:晶格能高的晶体,熔点较高,更容易在岩浆冷却过程中先结晶析出。
(美国矿物学家鲍文)教学习题设计:1、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晶格能:NaCl<NaBrB、硬度:MgO>CaOC、熔点:NaI>NaBrD、熔沸点:CO2>NaCl2三种氟化物的晶格能的递变原因是。
3(1)橄榄石和云母晶出的顺序是。
(2)石英总是在各种硅酸盐析出后才晶出的原因是。
(3)推测云母和橄榄石的熔点顺序为,硬度大小为。
4、下表列出了钠的卤化物和硅的卤化物的熔点:(1)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的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很多,其原因是。
(2)NaF 的熔点比NaBr的熔点高的原因是。
SiF4的熔点比SiBr4的熔点低的原因是。
(3)NaF和NaBr的晶格能的高低顺序为,硬度大小为小课堂: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中学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选修三3.4离子晶体 教案3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四节离子晶体一.教学目标1.离子晶体。
2.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和特点。
3.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
4.晶格能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学习重点: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的特点;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晶格能的定义和应用。
本节学习难点:离子晶体配位数的影响因素;晶格能的定义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复习】三种晶体类型与性质的比较。
一.离子晶体1.定义——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教材P78)2.组成粒子——阴、阳离子。
3.组成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键。
4.常见的离子晶体——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大部分的盐。
二.晶胞类型1.氯化钠型晶胞可见:在NaCl晶体中,钠离子、氯离子按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排列成立方体。
(1)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位置①钠离子和氯离子位于立方体的顶角上,并交错排列。
②钠离子:体心和棱中点;氯离子:面心和顶点,或者反之。
(2)每个晶胞含钠离子、氯离子的个数一个晶胞中有Cl-4个,Na+4个。
(3)与Na+等距离且最近的Na+、Cl-各有几个?与Na+等距离且最近的Na+有12个。
与Na+等距离且最近的Cl-有6个。
(4)NaCl晶体中阴、阳离子配位数2.氯化铯型晶胞(1)铯离子和氯离子的位置铯离子在体心,氯离子在顶点;或者反之。
(2)每个晶胞含铯离子、氯离子的个数铯离子1个,氯离子1个。
(3)与铯离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铯离子、氯离子各有几个?铯离子6个,氯离子8个。
(4)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配位数3.CaF2型晶胞(1)钙离子和氟离子的位置钙离子在顶点和面心,氟离子在晶胞内,处于与之距离最近的氟离子形成的8个正四面体的中心。
(2)每个晶胞含钙离子、氟离子的个数——钙离子4个,氟离子8个。
(3)与Ca2+等距离且最近的Ca2+、F-各有几个?与F-等距离且最近的Ca2+、F-各有几个?与Ca2+等距离且最近的钙离子12个,氟离子8个。
与F-等距离且最近的钙离子4个,氟离子6个。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3.4离子晶体第一课时1

课题:第四节离子晶体(1)讲课班级课时知识1、理解离子晶体的构造模型及其性质的一般特色。
教与2、认识离子晶体中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要素。
技术3、认识决定离子晶体构造的重要要素。
学过程与经过学习离子晶体的构造与性质,培育运用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目方法感情经过学习离子晶体的构造与性质,激发学生探的态度究热忱与精神。
进一步认识“构造决定物质性质”的价值观客观规律离子晶体的构造模型及其性质的一般特色;离子晶体配位重点数及其影响要素;难点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要素;知第四节离子晶体一、离子晶体识1、定义: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经过离子键联合而成的晶体。
结2、组成微粒:阴阳离子构3、微粒间的作用:阴阳离子间以离子键联合,离子内可能与有共价键板4、配位数:与中心离子(或原子 )直接成键的离子 (或原子 )称书设为配位离子 (原子 )。
计5、构造模型:(1)氯化钠晶体(2)氯化铯晶体6、影响要素:(1)几何要素:晶体中正负离子的半径比 (r+/ r-)。
(2)电荷要素:正负离子的电荷比。
(3)键性要素:离子键的纯粹程度。
7、离子晶体特色:(1)较高的熔点和沸点,难挥发、难于压缩。
(2)硬而脆(3)不导电,但融化后或溶于水后能导电。
(4)大部分离子晶体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难溶于非极性溶剂中。
教课过程教课方法、手教课步骤、内容段、师生活动[复习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有关理论。
[过渡 ]在晶体中,若微粒为离子,经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今日我们来研究离子晶体。
[板书 ]第四节离子晶体一、离子晶体1、定义: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经过离子键联合而成的晶体。
[讲]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间只存在离子键。
不存在分子,而化学式表示为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的最简化。
阴阳离子采纳不等径密聚积。
[板书 ]2、组成微粒:阴阳离子3、微粒间的作用:阴阳离子间以离子键联合,离子内可能有共价键[讲]离子晶体不必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如NH4Cl为离子晶体,不含有金属阳离子,但必定含有阴离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教案3.4 离子晶体 教案4

教学时间教学课题专题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单元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节题第二课时离子晶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晶格能的涵义。
2、了解影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4、知道离子晶体晶格能的大小和离子晶体熔点高低、硬度大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丰富晶体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想比较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金属特性,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离子晶体晶格能的大小和离子晶体熔点高低、硬度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晶格能的涵义教学方法探究讲练结合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基础知识】1、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微粒间的作用是。
2、晶格能是指的能量。
3、离子晶体有多种类型。
其中和是两种最常见结构类型【知识要点】1、离子键的强度:(晶格能)以 NaCl 为例:键能:1mol 气态 NaCl 分子, 离解成气体原子时, 所吸收的能量. 用Ei 表示:【板书】(2)晶格能(符号为U):拆开1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能【讲解】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的大小用晶格能来衡量。
晶格能(符号为U)是指拆开1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
例如:拆开 1mol NaCl 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钠离子和氯离子时, 吸收的能量. 用 U 表示:NaCl(s) Na+(g) + Cl-(g) U= 786 KJ.mol-1阴阳离子静电作用气态不是化学变化理解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晶格能 U 越大,表明离子晶体中的离子键越牢固。
一般而言,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离子键越强. 破坏离子键时吸收的能量就越多,离教学过程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键能和晶格能, 均能表示离子键的强度, 而且大小关系一致.【板书】(3)影响离子键强度的因素——离子的电荷数和离子半径离子电荷数越大,核间距越小,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牢,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3[人教版]
3.4 离子晶体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2.知道离子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与阴、阳离子的半径和电荷有关。
3.能说出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基元以及物理性质方面的主要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探究建议:①制作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模型。
②比较氯化钠、氯化铯等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
③实验探究:熔融盐的导电性。
④实验探究:明矾或铬钾矾晶体的生长条件。
⑤设计探究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实验方案。
⑥查阅资料:晶格能与岩浆晶出规则。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有关理论。
[过渡]在晶体中,若微粒为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今天我们来研究离子晶体。
[板书]第四节离子晶体
一、离子晶体: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讲述]离子晶体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图3—27给出了两种典型的离子晶体的晶胞。
我们来研究晶体中的配位数(在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缩写为C N)是指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
[投影
[科学探究]
1、CsCl、NaCl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比例都是l:l,同属AE型离子晶体。
参考图3—27、图
[
[讲述显而易见,NaCl和CsCl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晶体结构。
晶体中正负离子的半径比(r+/r-)是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重要因素,简称几何因素。
[板书]1、几何因素:晶体中正负离子的半径比(r+/r-)。
[讲解] 上面两例中每种晶体的正负离子的配位数相同,是由于正负离子电荷(绝对值)相同,于是正负离子的个数相同,结果导致正负离子配位数相等,如在NaCl中,Na+扩和C1-的配位数均为6。
如果正负离子的电荷不同,正负离子的个数必定不相同,结果,正负离子的配位数就不会相同。
这种正负离子的电荷比也是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重要因素,简称电荷因素。
例如,在CaF2晶体中,Ca2+和F-的电荷比(绝对值)是2:l,Ca2+和F-的个数比是l:2,如图3—29所示。
Ca2+的配位数为8,F-的配位数为4。
此外,离子晶体的结构类型还取决于离子键的纯粹程度(
[板书]2、电荷因素:正负离子的电荷比。
3、键性因素:离子键的纯粹程度。
[讲述] 在离子晶体中,离子间存在着较强的离子键,使离子晶体的硬度较大、难于压缩;而且,要使离子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或气态,需要较多的能量破坏这些较强的离子键。
因此,一般地说,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如NaCl的熔点为801℃,沸点为l 413℃;ClCl的熔点为645℃,沸点为l290℃。
[板书]4、离子晶体特点:硬度较大、难于压缩、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自学]科学视野—复杂离子的晶体
碳酸盐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分解,如大家熟悉的碳酸钙煅烧得到石灰(CaO),这是由于碳酸钙受热,晶体中的碳酸根离子会发生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实验证明,碳酸盐的阳离子
碳酸盐 MgCO3 CaCO3 SrCO3 BaCO3热分解温度/℃ 402 900 1 172 1 360
阳离子半径/pm 66 99 112 135
[板书]二、晶格能
[讲解] 最能反映离子晶体稳定性的数据是它们的晶格能。
离子晶体的品格能的定义是气态离子形成l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表3—8给出了某些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数据。
[板书]1、定义:气态离子形成l 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
[
[[板书]2、规律: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而且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自学]科学视野—岩浆晶出规则与晶格能 [问题]1、什么是岩浆晶出?
2、岩浆晶出顺序与晶格能的关系? [投影] 岩浆:
[小结]略。
[作业]P 85 4、5、6、7、8(1~4做课堂练习)。
[板书计划]第四节 离子晶体
一、离子晶体: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1、几何因素:晶体中正负离子的半径比(r +/r -)。
2、电荷因素:正负离子的电荷比。
3、键性因素:离子键的纯粹程度。
4、离子晶体特点:硬度较大、难于压缩、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二、晶格能
1、定义:气态离子形成l 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
2、规律: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而且熔点越高,硬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