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觉训练.
感知觉促进训练活动方案0-3岁

感知觉促进训练活动方案0-3岁一、活动目标。
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刺激0 3岁宝宝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知觉发展,为宝宝的认知和智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活动准备。
1. 视觉刺激材料。
色彩鲜艳的气球、卡片(上面有简单的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小镜子。
2. 听觉刺激材料。
拨浪鼓、小铃铛、音乐盒(播放轻柔的音乐,如莫扎特的小夜曲)、装有不同材料(如豆子、沙子)的小瓶子。
3. 触觉刺激材料。
不同材质的布块(丝绸、棉布、粗麻布)、柔软的毛绒玩具、有纹理的球(如表面有凸起颗粒的按摩球)。
4. 嗅觉刺激材料。
新鲜的花朵(如玫瑰、茉莉)、水果(如香蕉、橙子)、香料(如肉桂棒、香叶)。
5. 味觉刺激材料。
小块的苹果、梨、胡萝卜,一点点蜂蜜、柠檬水(非常淡的浓度)。
三、活动安排。
# (一)视觉训练活动。
1. 彩色气球之旅(0 1岁)家长拿着色彩鲜艳的气球在宝宝眼前缓慢移动,距离宝宝眼睛大约20 30厘米。
边移动边轻声说:“宝宝看,彩色的气球飞过来喽。
”吸引宝宝的目光跟随气球移动。
可以变换气球的颜色和移动方向,如上下移动、左右移动、画圈移动等,锻炼宝宝的眼球追踪能力。
2. 图形卡片大发现(1 2岁)拿出图形卡片,一张一张地展示给宝宝看。
指着圆形说:“宝宝,看这个像皮球一样的圆形。
”然后再展示方形,说:“这个方形像我们的小盒子哦。
”最后是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尖尖的,像小山。
”让宝宝指出卡片上的图形,宝宝指对了就给予一个小拥抱或者亲吻作为奖励。
3. 镜子里的小宝贝(2 3岁)把小镜子放在宝宝面前,让宝宝看看镜子里的自己。
家长可以问宝宝:“宝宝,镜子里是谁呀?”引导宝宝观察自己的五官,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同时也能看到自己的动作在镜子里的反映。
# (二)听觉训练活动。
1. 拨浪鼓的魔法(0 1岁)轻轻摇动拨浪鼓,发出清脆的声音,在宝宝的耳边缓慢移动拨浪鼓,让宝宝寻找声音的来源。
家长可以说:“听,拨浪鼓在唱歌呢。
幼儿感知觉训练方法

幼儿感知觉训练方法
幼儿的感知觉是他们认知世界和学习的重要基础。
因此,针对幼儿的感知觉训练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幼儿感知觉训练方法:
1. 视觉训练:给幼儿提供各种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物品,并鼓励他们辨认、比较和分类。
例如,教幼儿辨认颜色,可以用彩色泡泡球或彩色筷子等物品。
2. 听觉训练:幼儿听觉训练可以利用各种声音和音乐。
例如,引导幼儿听出不同的音调、音量和声音来源,或者教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
3. 触觉训练:幼儿触觉训练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和纹理。
例如,让幼儿摸不同的织物和材料,让他们体验到不同的手感和质感。
4. 嗅觉训练:幼儿的嗅觉训练可以利用各种气味。
例如,引导幼儿辨认不同的气味,或者利用气味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嗅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各种感知觉,从而增强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同时,这些训练方法也可以在游戏和活动中进行,让幼儿更加愉快地学习。
- 1 -。
感知觉训练主要内容及方法

感知觉训练主要内容及方法一、听觉训练听觉训练是通过各种声音刺激,帮助听力损失者提高或恢复听力,重建听觉系统的训练。
通过声音的刺激,帮助听力损失者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注意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听觉训练的主要方法包括:1.配戴助听器:通过配戴适合的助听器,将声音放大,帮助听力损失者更好地接收声音。
2.声音识别训练:通过反复听取不同的声音,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声等,帮助听力损失者识别不同的声音。
3.语言训练:通过反复听取和模仿语言,帮助听力损失者理解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音乐训练:通过欣赏和参与音乐活动,帮助听力损失者理解音乐,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二、视觉训练视觉训练是通过各种视觉刺激,帮助视力障碍者提高或恢复视力,重建视觉系统的训练。
通过视觉训练,帮助视力障碍者提高视力、空间感知能力、注意力和阅读能力。
视觉训练的主要方法包括:1.视力矫正: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等视力矫正工具,帮助视力障碍者改善视力。
2.视觉感知训练:通过观察不同大小、形状、颜色和方向的物体和图案,帮助视力障碍者感知不同的视觉刺激。
3.空间感知训练:通过观察和感知空间关系,如远近、高低、深浅等,帮助视力障碍者建立空间感。
4.阅读训练:通过练习阅读文字、图形和符号等,帮助视力障碍者提高阅读能力。
三、触觉训练触觉训练是通过各种触觉刺激,帮助触觉障碍者提高或恢复触觉能力,重建触觉系统的训练。
通过触觉训练,帮助触觉障碍者感知物体的大小、形状、质地和温度等特性。
触觉训练的主要方法包括:1.触觉感知训练:通过触摸不同大小、形状、质地和温度的物体,帮助触觉障碍者感知不同的触觉刺激。
2.触觉辨识训练:通过辨识不同的触觉刺激,如纹理、形状和温度等,帮助触觉障碍者增强触觉感知能力。
3.触觉记忆训练:通过反复触摸和记忆不同的物体,帮助触觉障碍者增强触觉记忆能力。
4.触觉应用训练: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触觉感知能力,如洗手、穿衣服等,帮助触觉障碍者增强自理能力。
感知觉训练

注意事项
1 感知能力是从事其他活动的基础,因此感知训练要注意与运动、认 知等训练密切结合,才能有利于智残儿童的整体发展。因此在设计和 实施康复活动时要将几个相关领域的康复目标组合起来进行。 2 感知训练应激发智残儿童的参与动机,不应直接拿目标进行训练, 要考虑康复活动趣味性和竞争性。 3 再进行训练时,应该先将一种学习内容让智残儿童熟悉以后再教新 的内容。例如,先让智残儿童认会并较好地掌握一种颜色后,再教认 第二种颜色。
对智障儿童的视觉训练目的是提高和增强视觉器官的感受能力和 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分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
1 目标一;寻找声音的来源 2 目标二;认知声音的作用并了解即将发生的事 。如电话声、门铃声、哨子声、动物声。
听觉是由耳、听觉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 动完成的。外界刺激声波撞压鼓膜,引起听小骨 的振动,使科蒂氏器上的毛细胞由于其顶端的毛 与上方的盖膜接触,产生与声波同频率的电位变 化,再刺激听神经末梢,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 经传至大脑颞叶,引起听觉。 对智障儿童听觉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听觉能力。
分辨各种感觉冷暖凉热粗细糙滑软硬湿干等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训练是提高智力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丰富的感知刺激和增加肌肉的活动的效率提高感知的阈限性刺激大脑功能定位的恢复和补偿是一切训练的开端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感知能力训练
兵团医院康复科 吴玉环
训练的意义与目的
感知觉是一种较低级的心理活动。儿童通过感觉器官接 受身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刺激,逐渐的认识到各种事物和 现象的种种表面特性,从而为其他高级的心理活动发展打 下基础。 1 智障儿童感觉阈限低。如学生唱歌跑调,对颜色蓝绿不 分,灰白不分。 2 智障儿童感知速度慢、范围窄、容量小。如对变化快的 动画片不感兴趣,反而对没有变化的图片感兴趣。 3 智障儿童感知分化程度明显薄弱、主动选择性差。如不 能很好的区分红色、粉红色、大红色、紫红色。 4 恒常性差、整体性差(远近不分) 5 空间、时间、知觉发展落后,不知左右、上下。
感知觉训练主要内容及方法1岁

感知觉训练主要内容及方法1岁简介感知觉训练是指通过不同的感官刺激来帮助婴儿发展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训练。
在婴儿的生长过程中,1岁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婴儿的感知觉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本文将介绍1岁婴儿感知觉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帮助家长们了解如何促进婴儿的感知觉发展。
触觉训练触觉是婴儿最早接触到的感官之一,触觉训练可以帮助婴儿建立对物体的触觉记忆和手部肌肉控制。
以下是一些触觉训练的方法:1.轻轻按摩婴儿的手脚,帮助他们感受到不同的触觉刺激。
2.用不同纹理的材料触摸婴儿的手掌,如丝绸、棉花等,让他们感受到不同的触觉感受。
3.为婴儿提供不同硬度的物体,如软玩具、硬玩具等,让他们感受到不同的触觉变化。
听觉训练听觉是婴儿另一个关键的感觉器官,听觉训练可以帮助婴儿发展语言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以下是一些听觉训练的方法:1.使用各种声音刺激,如亲切的语言、各种乐器的声音等,让婴儿感受到不同的音调和音量。
2.播放婴儿喜欢的音乐,鼓励他们跟随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
3.和婴儿进行简单的交流,用简单的语言和语调回应他们的声音,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
视觉训练视觉是婴儿主要的感官之一,视觉训练可以帮助婴儿发展眼睛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以下是一些视觉训练的方法:1.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如各种颜色、形状的玩具等,让婴儿观察和辨别不同的图像。
2.让婴儿追踪移动物体,如晃动的玩具、飘动的布料等,锻炼他们眼睛的协调能力。
3.在婴儿的视线范围内摆放一些简单的图案,如黑白图案、简单的图形等,帮助他们发展空间感知能力。
平衡感训练平衡感是婴儿运动能力和身体控制的关键部分,平衡感训练可以帮助婴儿发展稳定站立、行走和运动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平衡感训练的方法:1.在稳固的家具上提供支撑,鼓励婴儿尝试站立和行走。
2.陪伴婴儿在安全的环境中爬行、爬楼梯等,锻炼他们身体的平衡感。
3.在平坦的地面上,鼓励婴儿尝试踢球、跳跃等动作,帮助他们发展运动的平衡感。
【智力开发】新生儿的感知觉训练

【智力开发】新生儿的感知觉训练
一、视觉刺激
1、新生儿出生15天就能识别颜色,可在宝宝小床上方距离宝宝脸部15~20厘米处悬挂各种颜色鲜艳、有声响的彩球、摇铃等,给宝宝观看。
2、在宝宝的小床附近张贴一些准确的亲人画像,例如爸爸、妈妈,使宝宝看看亲人的画像。
或者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平易近人地望着宝宝,使宝宝也看著妈妈的脸。
3、宝宝出生10天时,用一张32开的白纸,将半边涂黑,宝宝仰卧时,在距宝宝30厘米处让宝宝看明暗图,宝宝的眼球会在黑白两个画面上移来移去。
二、感官提振
1、用各种发声玩具,如摇铃、拨浪鼓,引导宝宝听声转头。
2、挑选一些短小、动听的轻音乐,在宝宝吃奶或睡醒来时,摆给宝宝听到,或者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演唱一些抒情、迷人的歌曲给宝宝听到。
三、触觉刺激
1、妈妈给孩子喂奶时,用手指轻轻不触宝宝的脸颊,当触宝宝的右脸颊时,宝宝的头会往右侧抬起去,当触宝宝的左脸颊时,宝宝的头会往左侧抬起去。
或者妈妈把着宝宝的小手使宝宝轻拍妈妈的脸、鼻和宝宝自己的脸、鼻等。
2、让宝宝抓握成人的手指,或者试着让宝宝抓握一下小玩具,如拨浪鼓、小摇玲。
四、嗅觉提振
1、烧饭或吃饭时,让宝宝闻闻饭菜的香味。
2、天气不好时,把宝宝拉到花园里,使宝宝闻闻花香。
幼儿园感知觉训练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知觉训练活动方案一、背景介绍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感知觉的训练活动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感知觉训练,幼儿能够增强对外界事物的触觉、视觉、听觉等感知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目标定位通过感知觉训练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听觉能力和整体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感知觉水平,为他们学习和探索世界奠定基础。
三、活动设计1. 触觉训练活动在活动中,安排幼儿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绒毛、纸张、砂纸等,引导幼儿描述所触摸到的物品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2. 视觉训练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观察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品,如积木、水果、绘本等,鼓励他们发现物品的异同,并以游戏形式进行认知,提升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 听觉训练活动通过播放不同音乐和声音,如古典音乐、自然界的声音等,引导幼儿去感受和辨别不同的声音,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和区分能力。
4. 动手训练活动设置绘画、剪纸、拼图等活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锻炼手部灵活性和精细动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触觉运用能力。
5. 整体感知训练活动组织幼儿参与集体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通过整体感知与沟通合作,促进幼儿的集体观察和感知能力。
六、活动实施1.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内容、时间和地点,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
2. 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和材料,并确保安全卫生。
3. 活动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问,鼓励幼儿的参与和互动。
4. 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和反思,为后续活动的改进提供参考。
七、活动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主动参与、观察力的提高、动手能力的增强等,评估活动的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家长对于活动效果的评价,为活动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八、活动改进与延伸根据评估结果,对活动进行改进和优化。
同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运用感知觉能力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如绘画、造型等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婴幼儿感知觉训练游戏

PART.02
训练二:视觉训练
游戏名称:注视活动
游戏目的:视觉集中 适宜年龄:0~6个月。 练习次数:每天3~4次。 训练方法:(1)在婴儿床上挂一些使之感兴趣的能动的物体,如彩 色的玩具、气球等。每次挂一件,定时更换,最好是红色、蓝色 等颜色鲜艳的并且能发出响声的玩具。触动这些玩具,吸引宝宝 看到,使宝宝的视线集中到这些玩具上。每次几分钟,每日数次。 也可直接拿着颜色鲜艳、带有响声的玩具吸引宝宝注视。
●
游戏名称:听音乐
• 听音乐。每天可以结合婴儿起床、喂奶、做操、游戏、人睡前等 日常生活环节,在固定的时间播放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音乐, 既可增强婴儿的音乐记忆力,又能帮助婴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可以把模仿动物叫声和大自然中某些声音的音乐,配上相应 的实物或图片,让婴儿看一看、摸一摸,使听觉、视觉、触觉都 得到综合的训练。
●(2)让婴儿触摸不同材料、不同质地的物品,可以增强婴儿触觉的 敏锐性,从而提高大脑的辨析能力。
● (3)益智健身按摩操。益智健身按摩操不是一种机械的操作, 而是 爱的感情交流。不仅仅是皮肤的接触,而是视觉、听觉、触觉、动觉、 平衡觉的综合信息的传递,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 准备物品:隔尿垫、纸尿裤、两条小毛巾、抚触油。
游戏名称:视线转移
视线转移:训练婴儿的追视和视线转移能力 (1)物体变换追视,让婴儿的视线从一个人(物)转移到另一个人(物)上, 或者在他注视一个物体或人脸时,让其迅速移开,用声音或动作吸引宝 宝视线转移。 (2)远距离追视能力,一开始宝宝仰卧,床上方20~30厘米处悬挂能够旋 转的挂有颜色鲜艳挂件的音乐床铃,打开音乐床铃吸引宝宝,训练宝宝 的追视能力。等宝宝慢慢长大,能够靠坐的时候,让宝宝坐在大人身上, 我们在宝宝面前滚过带有响声的玩具,看宝宝是否能够进行追视寻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觉分辨
1 目标一;分辨各种感觉(冷暖、凉热、粗细、 糙滑、软硬、湿干等) 2 目标二;分类物品的质地。 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训练是提高智力水平的重要 手段,通过大量丰富的感知刺激和增加肌肉的活 动的效率,提高感知的阈限性,刺激大脑功能定 位的恢复和补偿,是一切训练的开端。 通过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智力潜能,提 高了相应的行为能力,为继续接受教育和将来适 应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感知能力训练
兵团医院康复科 吴玉环
训练的意义与目的
感知觉是一种较低级的心理活动。儿童通过感觉器官接 受身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刺激,逐渐的认识到各种事物和 现象的种种表面特性,从而为其他高级的心理活动发展打 下基础。 1 智障儿童感觉阈限低。如学生唱歌跑调,对颜色蓝绿不 分,灰白不分。 2 智障儿童感知速度慢、范围窄、容量小。如对变化快的 动画片不感兴趣,反而对没有变化的图片感兴趣。 3 智障儿童感知分化程度明显薄弱、主动选择性差。如不 能很好的区分红色、粉红色、大红色、紫红色。 4 恒常性差、整体性差(远近不分) 5 空间、时间、知觉发展落后,不知左右、上下。
主要训练内容
感知训练即感官知觉的训练,包括听觉、视觉、触觉 等,每项内容还包括灵敏度、注意广度、协调性和分辨能 力几个方面。
听觉应用
1 2 3 4 5 6 听到声音有反应(机警度)。 头会转向声源(反映)。 把发出声音的玩具或物品藏起来,可正确找出(声音恒存)。 能正确反映生活环境的声音(声音理解)。 对自己名字有反应。 能倾听来自媒体或人说话的声音(倾听)。 主要是训练孩子的方位听觉及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和对语言的分辨 能力。 方位听觉的训练。如不同距离叫他名字或有声的玩具让他听。 对声音分辨能力的培养。如听不同的声音,汽车、动物声、电玩、音 乐等。 培养对语言的分辨能力。听故事,看听动画片等。
具体项目的指导方法
智残儿童感知缓慢,对事物麻木不仁,所以正确指导 尤其重要。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来感染孩子,使他有喜欢 看、喜欢动、喜欢玩的愿望,在这一基础上再教会儿童运 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来感知事物。
一 注视物体 1目标一;注视一固定目标。如小物品。 2目标二;向不同方位集中视力(上下左右) 二 追视移动的物体 1 目标一;追视无规律移动的物体。如扔皮球,吹泡泡(用手碰破) 。 2目标二;追视有规律移动的物体。如乒乓球弹起,再黑房间用手电 光来回移动。 视觉是由眼睛,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外界物体 发出的光作用与人的眼睛,通过眼睛的透明组织发生折射,在 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视网膜感受光的刺激后,把光能转换为神经冲动 ,再通过视神经将冲动传入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视觉。
视觉应用
1 2 3 4 5 6 7 头会转向光源(机警度)。 会追随眼前移动物品(追视)。 眼睛会随着移动的人移动(追视)。 视线可停留于有兴趣物品约10秒(注意)。 会注视叫他或和他说话的人(注意)。 手眼协调能力好,能正确插棒或套接物品(协调)。 能从一堆物品中找到所要物品(辨别)。 视觉功能训练主要是训练孩子的视觉集中能力,对物体的追视能 力,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辨别能力,对声音距离准确估量的 能力和眼手协调能力。 首先训练孩子的视觉集中的能力和对事物的追视能力。 其次,训练区分颜色、形状和大小的能力。 再次,训练孩子准确的估量空间距离。
味觉分辨
1 目标一;分辨各种常见味道,让感觉与词语建 立联系。 2 目标一;通过辨别味道来分辨物品。 味觉是口腔内味蕾的一种功能。刺激物直接作用 于味蕾产生兴奋后,冲动沿吞咽神经,面神经和 迷走神经传入脑干,经丘脑,最后到达大脑皮层 感觉区的最下部产生味觉。 人的味觉基本有四种;酸、甜、咸、苦。 训练时从儿童表情动作可以显示出对不同滋味的 鉴别。
触觉的应用
1 身体被触碰时有反应(机警度)。 2 能接受对身体、手脚、脸、口腔的触觉刺激,不排斥也 不偏好(感觉阈值)。 3 手会拿物品把玩超过10秒不丢掉(触觉统整)。 4 能用手揉搓、挤捏、拍打物品(协调)。 5 能用手触摸分辨不同质感物品(分辨)。 6 分辨温度。
味觉应用
1 能接受不同味道的食物(接受)。 2 接受不同味道的食物,会有不同的反应(分辨)。
分辨气味
1 目标一;分辨各种常见气味,并建立概念。 2 目标二;能表达闻到的气味。 嗅觉是有味的物质分子挥发,刺激嗅细胞,使之产生神 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上行,穿过颅底的开口直通脑部到达 大脑皮层的颞叶区而产生的。 为提高生活能力,要重视嗅觉训练,会区别甜味、苦味、 汗味、烟味、汽油味、烧焦味、臭蛋味、烂菜味、药味等 。
对智障儿童的视觉训练目的是提高和增强视觉器官的感受能力和 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分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
1 目标一;寻找声音的来源 2 目标二;认知声音的作用并了解即将发生的事 。如电话声、门铃声、哨子声、动物声。 听觉是由耳、听觉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 动完成的。外界刺激声波撞压鼓膜,引起听小骨 的振动,使科蒂氏器上的毛细胞由于其顶端的毛 与上方的盖膜接触,产生与声波同频率的电位变 化,再刺激听神经末梢,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 经传至大脑颞叶,引起听觉。 对智障儿童听觉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听觉能力。
感知训练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有规律的认识活动,是一 个认知深化过程。用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观点来讲,感知训 练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制作---信息输出的完整 过程”。感知的过程即信息输入的过程。表达过程即信息 输出的过程。从输入到输出中间经过大脑这个“精密的加 工厂”,进行加工制作。而感知是输入信息的基础。感知 能力强,输入的信息就丰富。
嗅觉应用
1 能接不同气味刺激,不排斥也不过度偏好。 2 对不同气味刺激有不同反应或表情。
感知课是通过一些活动对孩子感知觉进行训练的一门 课,主要是从这五个方面对孩子进行训练的。 视觉从视觉追视、视觉分辨、视觉记忆、配对分类几个方 面进行训练; 听觉从有听觉反应、用听觉分辨声音的性质、寻找声源、 听觉记忆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触觉从触觉反应、触觉分辨、触觉记忆几方面训练; 味觉从有味觉反应、味觉分辨、味觉记忆几个方面训练; 嗅觉从嗅觉反应、嗅觉分辨、根据气味寻找物品、嗅觉记 忆几方面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