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唐神结)
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和主要类型

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和主要类型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肺部,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继发性肺结核是指已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机体在免疫力下降或其他因素影响下,结核病菌重新活跃,导致结核病的再次发作。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和主要类型。
一、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继发性肺结核与原发性肺结核相比,具有以下病变特点:1.病变范围广继发性肺结核病变的范围通常比原发性肺结核广泛。
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往往已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因此结核病菌容易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传播到全身,导致多个部位的病变。
2.病变程度较重相比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程度较重。
这是因为已感染结核病菌的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无法有效控制结核病菌的生长和传播,导致病情进展快、病变程度较重。
3.病变类型多样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类型较多样。
病变可分为浸润性病变、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等。
浸润性病变是继发性肺结核较早期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肺部纤维化和病灶浸润。
干酪样坏死是继发性肺结核较晚期的表现,主要由于结核菌感染导致肺组织中发生干酪样坏死和纤维化。
空洞形成则是在病程进展过程中,干酪样坏死灶溃破形成。
二、继发性肺结核的主要类型继发性肺结核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复发型肺结核复发型肺结核是指在治疗完原发性肺结核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结核病菌再次活跃,引起结核病的再次发作。
复发型肺结核病变范围通常较小,多为肺尖、肺下叶或胸膜面的病变,CT影像常表现为干酪样坏死和纤维化。
2.再感染性肺结核再感染性肺结核是指原本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人,在免疫力下降或其他因素影响下再次感染结核病菌引起的肺结核。
再感染性肺结核的病变范围较原发性肺结核广泛,常见于肺部的各个叶片,病变形式多样。
3.维持性肺结核维持性肺结核是指曾经接受过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但在治疗未完成或治愈后再度出现结核病的情况。
维持性肺结核病变一般较复发型肺结核范围广,病程长,病变程度较重。
继发性肺结核ppt课件

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01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 众对继发性肺结核的认 识和预防意识。
02
建立健全的结核病防治 服务体系,提高诊断和 治疗水平。
03
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 预防性治疗,及时发现 和治疗患者,减少传播 风险。
04
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通 风换气,减少人群密度 ,降低传播风险。
。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
适应症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继发性肺结核,如大咯血、空洞等,可考 虑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
手术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能够承受手术;手术后仍需继续进 行抗结核药物治疗。
其他辅助治疗手段
01
02
03
支持治疗
对于身体虚弱或病情严重 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 支持、对症治疗和护理。
加强患者管理与监测
患者登记
建立和完善结核病患者登记制度,确 保所有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和管理。
病情监测
定期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和评 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 施,防止病情恶化。
疫苗接种与免疫预防策略
疫苗接种
推广接种卡介苗等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免疫策略
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的食物,增加蛋白质、维 生素的摄入,鼓励多喝水 。
病情监测
定期记录体温、呼吸、脉 搏等生命体征,观察症状 变化,及时发现病情恶化 。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关心 、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继发性肺结核的 病因、传播途径、治疗方法和预防 措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 。
继发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根据其病变特点和临床经过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继发性肺结核常多形态并存,以一种为主。
1、局灶型肺结核是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早期病变。
X线示肺尖部有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病灶。
解剖学上病灶常定位于肺尖下2-4cm处,0.5-1cm直径大小。
病灶境界清楚,有纤维包裹。
镜下病变以增生为主,中央为干酪样坏死。
病人常无自觉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
属非活动性结核病。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2、浸润型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
多由局灶型肺结核发展而来。
X线示锁骨下可见边缘模糊的云絮状阴影。
病变以渗出为主,中央有干酪样坏死,病灶周围有炎症包绕。
病人常有低热、疲乏、盗汗、咳嗽等症状。
如及早发现,合理治疗,渗出性病变可吸收;增生、坏死性病变,可通过纤维化、钙化而愈合。
如病变继续发展,干酪样坏死扩大(浸润进展),坏死物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局部形成急性空洞,洞壁坏死层内含大量结核杆菌,经支气管播散,可引起干酪性肺炎(溶解播散)。
急性空洞一般易愈合。
经适当治疗后,洞壁肉芽组织增生,洞腔逐渐缩小,闭合,最后形成疤痕组织而愈合;也可通过空洞塌陷,形成条索状疤痕而愈合。
如果急性空洞经久不愈,则可发展为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3、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该型病变有以下特点:①肺内有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
多位于肺上叶,大小不一,不规则。
壁厚可达1cm以上。
镜下洞壁分三层: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其中有大量结核杆菌;中层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②同侧或对侧肺组织,特别是肺小叶可见由支气管播散引起的很多新旧不一、大小不等、病变类型不同的病灶。
愈往下愈新鲜;③后期肺组织严重破坏,广泛纤维化、胸膜增厚并与胸壁粘连,使肺体积缩小、变形,严重影响肺功能,甚至使肺功能丧失。
肺结核球病变空洞与支气管相通,成为结核病的传染源,故此型又有开放性肺结核之称。
如坏死侵蚀较大血管,可引起大咯血,严重者可造成窒息死亡。
空洞突破胸膜可引起气胸或脓气胸。
继发性肺结核疾病研究报告

继发性肺结核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继发性肺结核所属部位:胸部就诊科室:传染科病症体征:不明原因发热,咳痰,咯血伴胸痛疾病介绍:什么是继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是怎么回事?继发性肺结核为Ⅲ型肺结核,包含 1978 年肺结核五型分类中的浸润型肺结核和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两种肺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下简称结核菌)初次感染后(多在儿童时期)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繁殖,引起的病灶复燃为主要发病原因(称内源性复发),也可再次由感染外界结核分枝杆菌而发病(称外源性重染)本型可以发生在原发感染后任何年龄,以成人多见,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继发性肺结核从病理和X线形态特点上有渗出性肺结核,增生性肺结核,纤维干酪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瘤),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等的区分,继发性肺结核病变形态很少是单一性的,常是多种形态并存,以某一种为主,由于强力高效化疗的推行,病理和X线形态上区分对治疗意义不大,但对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帮助,继发性肺结核易形成干酪样坏死和空洞,排菌者较多,在流行病学上更具重要性症状体征:继发性肺结核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关于继发性肺结核有哪些症状的详细介绍:症状:多数病人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少数病人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健康检查时发现。
1、起病缓慢,咳嗽,咳痰,可伴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2、发热(常午后低热),干酪性肺炎者,起病常急剧,初起可高热,以后呈弛张热伴严重结核中毒症状,可伴盗汗、乏力、食欲降低、体重减轻、月经失调。
3、少数患者可有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结节性红斑、泡疹性结膜炎和结核风湿症等。
4、糖尿病、尘肺、胃大部切除术、慢性肾功能衰竭、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术后、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警惕是否合并肺结核,HIV感染者肺结核发病率高。
体征:长期慢性消耗可呈营养不良、贫血;胸部阳性体征因肺部病变大小、程度、有无并发症而差异很大。
继发型(内科学 肺结核结核病分类和诊断要点护理课件

05
继发型肺结核的预防与控 制
预防措施
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疫苗,应按照国家计划免疫规定及时接种 。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有助 于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结核病的风险。
控制传染源
对于已经感染结核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和管理,以减少传染给他人 的可能性。
辅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可适当使 用免疫调节剂、保肝护肾 等药物辅助治疗。
手术治疗
肺切除手术
对于病变局限的继发型肺结核,可采取肺切除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提高治愈率 。
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用于治疗继发型肺结核引起的胸腔积 液、脓胸等并发症。
其他治疗手段
支持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给予吸氧、营养支持 等支持治疗措施。
对于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应特别关注他们的健 康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关 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病情观察与评估
观察症状变化
注意患者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的变化, 及时发现病情加重的迹象。
评估治疗效果
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症状,评估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常规、痰液等检查,了解病情进 展情况。
预防复发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预 防复发。
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阳 性或血液检查发现结核
抗体阳性。
排除其他疾病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 症状的疾病,如肺炎、
肺癌等。
03
继发型肺结核的治疗
继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的症状,继发性肺结核治疗【专业知识】

继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的症状,继发性肺结核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继发性肺结核为Ⅲ型肺结核,包含 1978 年肺结核五型分类中的浸润型肺结核和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两种肺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下简称结核菌)初次感染后(多在儿童时期)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繁殖,引起的病灶复燃为主要发病原因(称内源性复发)。
也可再次由感染外界结核分枝杆菌而发病(称外源性重染)。
本型可以发生在原发感染后任何年龄,以成人多见,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
疾病病因一、病因1、内源性复发:是继发性肺结核的主要发病原因。
在肺内、外因早期菌血症形成潜伏病灶。
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 可使隐性结核病灶复发而形成继发性肺结核。
2、外源性再感染:曾感染过结核菌,本次发病不是原有病灶的重新活动,而是再次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病理生理:结核菌在机体内引起的病变类型具有特异性,其病理改变常与机体状态、变态反应强度、局部组织特性和病菌毒力大小而定。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炎症,具有渗出、增殖、变质三种基本病理变化。
渗出性病变表示病变组织菌量大、毒力强、变态反应强或病变在急性发展阶段。
此时组织器官中血管通透性增高,炎性细胞和蛋白质向血管外渗出,渗出性病变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堆集成淋巴细胞结节,渗出病变中可找到结核菌。
症状体征一、症状多数病人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少数病人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健康检查时发现。
1、起病缓慢,咳嗽,咳痰,可伴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2、发热(常午后低热),干酪性肺炎者,起病常急剧,初起可高热,以后呈弛张热伴严重结核中毒症状,可伴盗汗、乏力、食欲降低、体重减轻、月经失调。
3、少数患者可有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结节性红斑、泡疹性结膜炎和结核风湿症等。
4、糖尿病、尘肺、胃大部切除术、慢性肾功能衰竭、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术后、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警惕是否合并肺结核, HIV感染者肺结核发病率高。
什么叫做继发性肺结核

什么叫做继发性肺结核简介继发性肺结核是指在已有结核病菌感染的基础上,由于宿主免疫力下降等原因,结核菌再次活化,导致肺部感染的一种结核病病理类型。
继发性肺结核相对于初发性肺结核而言,病程较长,发病年龄较大,症状相对较轻。
正确理解继发性肺结核对于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病因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初发性肺结核未被有效治疗:初发性肺结核是指在初次感染结核杆菌后首次发生的结核病。
如果初发性肺结核得不到及时、规范的治疗,结核菌可能在机体内残留活动,随着宿主免疫力下降而再次活化,引发继发性肺结核。
2.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是继发性肺结核的重要诱因。
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先天免疫缺陷、获得性免疫压力(如感染HIV、癌症化疗、器官移植等)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相关。
3.长期接触患者:如果与肺结核病患者长期密切接触,尤其是未进行规范治疗的患者,易感人群也有可能被感染结核病菌,一旦免疫力下降,可能引发继发性肺结核。
4.结核菌耐药: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药物治疗不规范或不规律,可能导致结核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得原本初发性肺结核得不到有效治疗,继而演变为继发性肺结核。
临床表现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与初发性肺结核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继发性肺结核的症状相对较轻,病程较长,发病年龄也相对较大。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咳嗽: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常常出现慢性咳嗽,且咳嗽时间较长。
咳嗽往往伴有白色或黄色痰液,严重者可能伴有带血痰。
2.呼吸困难:由于肺组织受到炎症和结核结节的影响,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呼吸困难的程度与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3.发热: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
发热一般为低热,但在结核病活动期间也可能出现高热。
4.乏力和体重下降: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往往感觉乏力、虚弱,并伴有进行性体重下降。
5.其他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伴有胸痛、盗汗、夜间盗汗、食欲减退等症状。
总体而言,在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方面,个体差异较大,一些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仅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体重下降等。
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和主要类型[1]
![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和主要类型[1]](https://img.taocdn.com/s3/m/5809e6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b.png)
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和主要类型简介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见于肺部,也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
根据其发病途径和病情特点,肺结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
本文将重点讨论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和主要类型。
病变特点继发性肺结核是指在细菌进入机体后,经过原发性肺结核感染期后,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或病灶重新活化的情况下产生的肺结核病变。
相比于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如下:1.多数患者有明确的敏感史。
继发性肺结核多发生在曾经接触过结核菌的人群中,包括未能及时治疗的原发性肺结核患者、结核菌感染者、结核菌携带者等。
2.肺部病变多为多灶性。
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常呈多灶性分布,与原发性肺结核的单个病灶不同。
这是由于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往往是在血行播散的过程中形成的,导致了多个病灶在肺内的形成。
3.病变累及范围广。
继发性肺结核常累及全肺或肺大叶,而不仅仅是肺上叶,这与病变的多灶性分布有关。
4.病变进展快。
继发性肺结核往往在患者免疫力下降或病灶重新活化的情况下迅速进展,导致临床表现加剧。
主要类型继发性肺结核根据病变形态和病理特点,可分为以下主要类型:开放性肺结核开放性肺结核是一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可释放大量结核分枝杆菌,具有传染性。
开放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包括:•肺部有多个病灶,常见的病变形态有空洞、结节、浸润等。
•肺组织广泛破坏,病灶边界不清晰,容易形成空洞。
•痰液中检测到大量结核菌。
前境性肺结核前境性肺结核是指患者在血行播散期间,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肺组织但未引起明显的病变。
前境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包括:•肺部病变呈散在小结节,病灶较小且边界清晰。
•病变多发生在肺的上叶和前段。
•病理学上可见小型干酪样坏死。
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是指肺部病变已形成空洞,并发展为纤维化的一种肺结核类型。
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包括:•肺部有明显的空洞,空洞周围可见纤维化、钙化等。
•病变可位于肺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肺尖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上海市肺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
上海市结核(肺)重点实验室
唐神结
一、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
继发性肺结核是指因潜伏在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重新生长繁殖,或者与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而重新被传染上的肺部疾病,多见于成年人。
在继发性肺结核中其影像学还可分为:浸润性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和结核球等类型。
(一)浸润性肺结核
浸润性肺结核是指因潜伏在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重新生长繁殖,或者与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而重新被传染上的肺部疾病。
浸润性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肺结核,多见于成年人。
浸润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有以下特点:(1)好发于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但目前下叶基底段结核也不少见;(2)病变可局限也可多肺段侵犯;(3)往往多种形态表现同时存在,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或部分模糊,可伴有纤维化和钙化;也可有空洞,空洞为浸润性肺结核常见的X线征象,其形状和大小不一,可呈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和多房形等,根据空洞性质及洞壁的情况,大致可将空洞分为薄壁空洞、纤维厚壁空洞、干酪厚壁空洞、无壁空洞、张力空洞及净化空洞等几种类型。
CT肺窗示云雾状、片状、斑片状、斑点状阴影,并能清楚地显示胸片不能发现的空洞;纵隔窗部分或大部分病灶消隐,仅留下少部分密度较高的病灶;(4)CT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是肺结核重要的影像学特征,也是和肺癌进行鉴别的重要依据;(5)可伴有支气管播散灶,可伴有胸腔积液,胸膜增厚与粘连;(6)病变进展或吸收均较缓慢。
(二)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罹患浸润性肺结核的患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往往可形成空洞,并长期迁延不愈,空洞壁逐渐变厚,并可出现纤维化,使病灶发生吸收、修补与
恶化、进展交替出现,这就叫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是肺结核的晚期类型。
随着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加强,结核病例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临床上此类病人已逐渐减少。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有以下特点:(1)肺部同时可有渗出、干酪、纤维、空洞、胸膜增厚、钙化等不同病期的病变。
空洞多在一侧或两侧上中肺野,可单发或多单发,空洞的壁被较厚的纤维组织所包围,空洞周围的肺组织多伴有进行性支气管播散病灶和纤维修补同时存在,并常以纤维增生为主;(2)患侧肋间隙变窄,纵隔、气管阴影向患侧移位;(3)患侧肺门上提,肺纹理呈垂柳状,膈肌上升;(4)对侧肺呈代偿性肺气肿,心影变小呈滴状心,膈肌下降;(5)有支气管播散病灶、胸膜增厚粘连,膈肌可呈幕状;(6)CT可见到明显的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肺气肿、肺不张等表现。
(三)干酪性肺炎
干酪性肺炎是指一个肺段或叶甚至一侧全肺大片干酪样坏死性炎症,目前已较为少见。
大叶性干酪性肺炎的X线表现与大叶性肺炎相似,一个肺段以至一叶肺甚至一侧全肺显示大片致密的实变影,轮廓较为模糊,密度较大叶肺炎为高且不均匀,在大片的炎性阴影中常隐约可见密度更高的干酪性病灶。
由于干酪样病变很快发生溶解而形成无壁空洞(虫蚀样空洞),其X线表现为大片的致密而较模糊的阴影中可见有不规则和不大清楚的密度减低的半透光区域。
这种空洞须用滤线器加深曝光或体层摄影才能明确显示,可为多发或呈多房样。
在其他肺野常可见到支气管播散病灶。
小叶性干酪性肺炎常可见在两肺上中部多数散在的小叶性炎性病灶,有时可融合成片状阴影,可出现干酪溶解区。
在CT片上呈密度较高且均匀的大片阴影,CT值50~60Hu,其中可见多个溶解区或有钙化点,并可见典型的支气管充气征,CT还可清楚地显示空洞壁的厚薄、空洞周围情况、空洞内容物以及与引流支气管的关系。
(四)结核球
结核球是指直径在2cm或2cm以上的圆形或卵圆形有纤维组织包绕的干酪病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结核,我国现行的肺结核分类法中归属于继发性肺结核。
结核球影像学表现有以下特点:(1)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右肺多于左肺;(2)2~4cm者多见,大于5cm者不超过5%;(3)以圆形及椭圆形为多见,亦有长圆形、多边形及分叶形等;(4)多为中等密度,大多密度不均,可有钙化,钙化灶呈点状、块状、星状、环状、分层状或同心层状排列,多量钙化对结核球的诊断有重要价值;(5)多为单个,也有多个的,多发者通常为2~4个,偶尔可达10个;(6)部分结核球可液化后形成空洞,其形状可呈半月状或镰刀状、圆形、长圆形,多为偏心性向心性即靠近引流支气管侧,中央性及离心性的较少见;(7)其周围可有散在的结节状、片状或条状卫星灶,此表现对结核球的诊断有一定价值;(8)结核球外围轮廓一般整齐,边缘光滑,仅少数可有分叶,但分叶不深、不明显;也可见毛刺,但毛刺多粗长,与肺癌的细短毛刺不同;(9)周围胸膜可有粘连增厚,呈条状、线状或幕状阴影,但无胸膜凹陷征;(10)CT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
二、影像学在继发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作用
细菌学检查是结核病诊断的确切依据,但不是所有的肺结核都可得到细菌学证实。
据统计,我国活动性肺结核的痰菌阳性率仅30%左右,因此,胸部X线检查仍是发现肺结核的重要手段。
胸部CT检查可发现普通X线检查方法不能发现的病变,密度分辨率高,能很好显示病灶的内部结构,还可清楚地显示支气管的变化,而通过CT气道重塑技术能了解支气管狭窄的程度和范围。
但是肺结核的胸部X线表现并无特征性改变,需注意与其它肺部疾病鉴别。
X线表现不典型仍是误诊、漏诊与过诊最主要的原因。
(1)部位不典型:肺结核好发于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若发生在其他部位由于不少的临床医生对此认识不足往往容易误诊。
(2)形态不典型:肺结核多呈片状、斑片状、斑点状、条索状阴影,密度不均。
而有些表现为块状影或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易误诊为肺肿瘤。
此外,也有些呈大叶分布浸润影,密度均匀,易误诊为肺炎。
三、影像学在判断结核病灶活动性中的作用
活动性的有无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其他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
影像学上结核病灶的进展或好转均是具有活动性的提示。
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均提示结核病灶具有活动性:(1)有典型的结核病中毒症状,胸部影像学上具有渗出、增殖或干酪样病灶的一种,即使仅见纤维增殖性病灶。
(2)胸部影
像学上病灶密度不均匀,呈小叶中央结节影、树芽样改变,边缘模糊或部分模糊(见图14)。
(3)CT肺窗示斑点状或条索状阴影,边缘较为清楚,但纵隔窗大部分病灶消隐(见图9、10)。
(4)CT肺窗病灶密度较高,边缘较为清楚,但纵隔窗部分病灶消隐,遗留的病灶非钙化灶(见图15、16),且PPD试验强阳性或血沉增快或痰结核分枝杆菌PCR阳性(定量PCR≥102拷贝数/毫升);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在判断结核病活动性以及结核病变的好转与进展方面血沉的变化显著优于血清抗结核抗体。
(5)某些患者影像学上病灶的活动性不能确定,可通过动态观察病灶的变化来判断,若病灶有吸收或恶化即可诊断为活动性结核病。
当然以上几点需在排除其它肺部疾患的前提下。
四、影像学在抗结核治疗效果考核中的作用
(一)化疗效果考核的国际标准:
国际上将痰菌阴转率作为考核化疗效果的唯一标准。
缺点:未考虑到菌阴肺结核。
(二)我国的标准:
我国1978年全国结核病会议制定的考核疗效的指标是:以痰菌阴转为主要指标,结合X线改变,也参考临床表现。
较为全面,符合实际。
(三)影像学在评价疗效中的作用
对于菌阴肺结核来说,影像学是考核疗效的主要指标。
对于菌阳肺结核,影像学是考核疗效的重要指标,这类患者若痰菌未阴转临床医生是不会停药的,要么延长疗程要么更改方案;若痰菌已阴转停药就要参考影像学表现了。
(四)按规定疗程结束后X线胸片改变滞后的影像学问题
抗结核治疗疗程结束时痰菌已阴转,病灶未完全吸收,但停药后肺部仍会进一步吸收,此为影像学改变滞后现象。
1、影像学改变滞后的原因:
(1)肺部病灶吸收速度慢于痰菌阴转速度:肺部病灶尤其是增殖灶和干酪灶的吸收速度慢。
(2)肺组织自身修复速度慢于痰菌阴转速度:破坏的肺组织可通过机体自身进行修复,但其速度较慢。
(3)目前痰菌检测手段的局限性:目前的痰菌阴转是指痰涂片阴转,但涂
片阴性并不就能说明病灶内没有结核分枝杆菌,停药时部分患者肺部病灶内可能还有残存的结核分枝杆菌(由机体的免疫细胞来杀灭),只不过通过涂片未检出,这样也就造成了影像学改变滞后现象。
2、影像学改变滞后的对策:笔者认为:(1)菌阳肺结核:已完成疗程,痰菌阴转,影像学表现病灶部分或大部分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可停药;已完成疗程,痰菌阴转,影像学表现病灶无明显变化或病灶恶化、空洞不变或增大,可考虑延长疗程2~3个月。
(2)菌阴肺结核:已完成疗程,影像学表现病灶部分或大部分吸收,可停药;已完成疗程,影像学表现病灶无明显变化或病灶恶化,可考虑延长疗程2~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