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磷酸法测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方法

合集下载

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方法优化

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方法优化

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方法优化
郭启星;吴一;梁峰
【期刊名称】《化工安全与环境》
【年(卷),期】2024(37)3
【摘要】为提高焦磷酸法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检测的准确度,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滤纸、样品溶解温度、灰化温度和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得到了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最佳方案,即:选用无灰定量滤纸、样品溶解温度
247~250℃,灰化温度900℃,灰化时间35 min。

研究可用于保障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准确性,为粉尘类职业病监控和预防提供依据。

【总页数】4页(P52-55)
【作者】郭启星;吴一;梁峰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技术监督中心;大庆油田热源服务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3
【相关文献】
1.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操作要点
2.焦磷酸法测定粉尘游离二氧化硅的影响因素
3.恒温热源-焦磷酸法测定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改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方法的改进
5.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方法优化和改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焦磷酸质量法测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析

应用焦磷酸质量法测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析

113 称量坩锅前 , 分析天平必须准确调节到零点 。称量几次 后 ,观察分析天平是否能回到零点 。
2 空白
211 为了降低空白 , 尽量使用纯净水 , 选用优级纯试剂 , 采用 无灰滤纸 。 212 空白样品按照国标方法与粉尘样品同样操作 , 该空白灰 化称重后 , 可用于整个实验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 。表 1 是某水 泥厂的检测结果 。
鉴定 ,或对献血者初筛 HbsAg 针刺手指 、耳垂挤血和取血等 ,造成 献血者血液飞溅 、污染工作人员的口腔 , 鼻腔 , 眼结膜 , 以及破损 的皮肤 ,导致感染 。 113 污染清除不彻底 : 在感染含有病毒的血液时 , 如果不能及 时彻底的清除 ,把风险机率降低到最小 ,则又形成新的感染风险 , 常常导致病毒的感染 。
血库职业感染风险分析及对策
潘冬芬
(福鼎市医院中心血库 ,福建 福鼎 355200)
文章编号 :1009 - 5519 (2004) 10 - 0933 - 02
中图分类号 : R19
文献标识码 :B
无偿献血人群中乙肝 、丙肝 、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占有一定比 例 , 出于血库工作的职业本能要求 , 有必要加深对职业感染风险 的认识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现结合实际工作做如下探讨 。
1. 37 0. 51 0. 86
(空白样品质量 : 010012g)
从表 1 可以看出 , 误差范围 : 0168 %~1109 % , 平均误差 :
0184 % , 本次实验使用的滤纸灰分质量 : 01000103g。粉尘样品
应减去空白样品的质量 ,才能真实反映出粉004 - 01 - 15
现代医药卫生 2004 年 20 卷第 10 期
933
应用焦磷酸质量法测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析

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实验条件研究

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实验条件研究
同灰 化 时 间 ( 3 0 m i n 、4 5 a r i n 、6 0 mi n ) 测 定 三种 粉 尘 的 游 离
S i O 含量结果 差异 均无统 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 。焦磷 酸 法测 定粉 尘 中游 离 S i O 含 量时 ,溶解时间应不低 于标准要 求的 1 5
中国工业 医学 杂志
2 0 1 5年 4月第 2 8卷第 2期
C h i n e s e J I n d Me d A p r i l 2 0 1 5,V o 1 .2 8 N o .2
・l 2 5・

监 测 与检 验 ・
焦磷酸法测定粉尘 中游离二 氧化硅 含量 的实验条件研 究
S t u d y o n e x p e r i me n t a l c o n d i t i o n o f p y r o p h o s p h o r i c a c i d me t h o d f o r q u a n t i at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f r e e s i l i c a i n d u s t
学意义 ( P > 0 . 0 5 ) ,不 同溶解 时间测定 的 2 、3号粉 尘的游 离
S i O : 含量 差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其 中溶 解 时间 1 0 a r i n测定 的游 离 S i O 结果 明显 高 于溶 解 时间 ≥1 5 a r i n的测定
严 月,朱 晓俊 ,陈永青
( 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职业卫生 与中毒控制 所 ,北京
摘 要 :以 《 工作场所空 气中粉尘测定 第 4部 分 :游 离二
1 0 0 0 5 0 )

焦磷酸质量法测定空气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

焦磷酸质量法测定空气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

焦磷酸质量法测定空气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1.材料与方法1.1器材25ml带盖瓷坩埚,坩锅钳,100ml、250ml、2000ml烧杯,长颈漏斗,慢速定量滤纸,PH试纸,小玻璃棒,300℃温度计,可调电炉,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1/10000电子天平,200目铜筛。

1.2试剂焦磷酸:将85%磷酸(C.P.)加热,温度在250℃不冒泡为止,放冷,贮于试剂瓶中;硝酸铵:(C.P.);0.1N盐酸溶液:取浓盐酸0.9ml,加水稀释至100ml。

l.3 样品分组取5 个样品,经200 目过筛后,分别充分搅拌均匀, 再从每个样品中取5 份, 每份0. 1~0. 2g ,置于坩埚中,随机分为5 组,即: Ⅰ组为焦磷酸制备时温度因素影响组, Ⅱ组为焦磷酸熔融粉尘时温度影响组, Ⅲ组为熔融粉尘后加水稀释因素影响组, Ⅳ组为冷却因素影响组, Ⅴ组为国标组。

1.4焦磷酸的制备用85 %的磷酸制备焦磷酸时,分为2 组,A 组为准确控制温度在245~250 ℃以内,至不冒泡为止, 用于Ⅱ~Ⅴ组。

B 组为控制温度在250 ±10 ℃左右,至不冒泡为止,用于Ⅰ组。

1. 5 分析步骤1. 5. 1 将上述取好的样品置于可控温高温电炉中经900 ℃灼烧30 分钟, 自然冷却后移到100ml 的烧杯中, Ⅱ~Ⅴ组加入15mlA 组焦磷酸, Ⅰ组加入15mlB 组焦磷酸, 所有的样品均加入数毫克结晶硝酸铵,搅拌,使样品全部湿润,置可调电炉上,插好带有玻棒的300 ℃温度计, 迅速加热到245~250 ℃, 并不断搅拌,保持15 分钟。

其中, Ⅰ、Ⅲ、Ⅳ和Ⅴ组的所有样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 保持在245~250 ℃的范围内; Ⅱ组的所有样品加热温度则控制在250 ±10 ℃左右。

1. 5. 2 由电炉上取下的烧杯, 在室温下冷却至150~100 ℃,再放入冷水中冷至40~50 ℃(但Ⅳ组在室温下自然冷却至40~50 ℃) ,在冷却时,加入50~80 ℃蒸馏水40~50ml ,一边加一边搅拌均匀,将内容物缓慢倾倒入盛有热蒸馏水(约80 ℃) 的250ml 烧杯中, 一面倾倒一面搅拌, 充分混匀, 并用热蒸馏水冲洗温度计、玻棒及小烧杯数次, 洗液一并倒入烧杯中,使最后体积为150~200ml (但Ⅲ组的所有样品加水的最后体积为150 ml 以下) ,用玻棒搅拌均匀。

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操作要点

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操作要点

准确 测定 一个粉 尘的 游离 二氧化 硅含 量 , 要 进行 多次 实验 , 每
次采 取 同时做两 到三 个平 行样并 且 同时 做一 到两 个 已知含 量 质控样进 行质控 。
参 考文献 :
[ 1 ] 徐 伯 洪, 闫惠芳 , 工 作场所 有 害 物质检 测 方法 , 北京 :
中国人 民公安 大学 出版 社 , 2 0 0 3: 2 8 6 — 2 9 0 。 [ 2 】 G B Z / T 1 9 2 . 4 —2 0 0 7工作 场 所 空 气 中粉 尘测 定 第4部
间过 短 硅酸 盐及 金 属氧 化物 可 能还 没有 完 全溶 解 , 影 响结 果
偏大 。
( GB Z / T 1 9 2 . 4 —2 0 0 7 ) 中焦磷酸 法是 大家使 用 比较 多 的一种 方法 , 也是 不容易掌握 的一种方法 。 该 方法属于手 工操作 , 十分 讲究 操作者的熟 练程度和 相关经验 , 而且 方法使用 了非 常简练 专业 的语 言 , 对于新 手或者 非化 学分 析专 业的 人来说 , 其难 度 较大 。 本文将 对这一方法 的一些操作要 点进行分析和 探讨 。
若粉 尘 中含有焦磷 酸难溶的物 质时 , 如碳 化硅 、 绿柱石 、 电
气石 、 黄玉等 , 需用氢氟酸处 理 。
由于我 们 不知 道样 品 中有 无上 述干 扰 物 , 所 以应 做平 行
样, 按 上述方法处理 。
差可以精 准到相差0 . 1 ng i 。 ( 2 ) 样 品粉 尘 可称 取0 . 1 0 0 0~0 . 2 0 0 0 g, 也可 以 根 据游 离 二 氧化 硅 含 量 大 小进 行 调 整 , 如 游 离 二 氧化 硅 含 量很 低 ( 如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焦磷酸法测定专题报告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焦磷酸法测定专题报告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焦磷酸法测定专题报告一、方法原理焦磷酸法是一种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有效方法。

该方法基于焦磷酸与硅酸盐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焦磷酸硅沉淀。

沉淀物经过高温灼烧后,可释放出二氧化硅,并被测定。

根据测定结果,可计算出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样品处理:称取适量粉尘样品,加入适量焦磷酸溶液,搅拌均匀。

静置一段时间,待沉淀完全后,倾倒上清液,保留沉淀物。

用热水洗涤沉淀物,重复倾倒上清液,直到洗液变得清亮。

高温灼烧:将沉淀物置于高温炉中,在800℃下灼烧1小时。

灼烧后,将残留物取出,冷却至室温。

测定二氧化硅含量:将残留物溶于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焦磷酸溶液,搅拌均匀。

静置一段时间,待沉淀完全后,倾倒上清液,保留沉淀物。

用热水洗涤沉淀物,重复倾倒上清液,直到洗液变得清亮。

然后,将沉淀物置于高温炉中,在800℃下灼烧1小时。

灼烧后,将残留物取出,冷却至室温。

采用重量法测定残留物中的二氧化硅含量。

空白试验:按照与样品处理相同的步骤进行空白试验,以消除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

三、结果分析1.准确度:采用标准样品进行测定,以验证本方法的准确度。

根据测定结果与标准样品参考值的比较,可以得出本方法的准确度。

精密度:对同一份样品进行多次测定,根据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可以评估本方法的精密度。

2.检出限:根据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建议,检出限是样品中含有待测组分时能够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

本方法中,检出限可以根据空白试验结果的3倍标准偏差计算得出。

3.干扰因素:在本方法中,可能存在一些干扰因素,如样品中的其他物质与焦磷酸反应生成沉淀、高温灼烧过程中其他物质的挥发等。

通过对这些干扰因素的分析和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本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四、结论与讨论本方法是一种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有效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适用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

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操作要点及注意
事项
焦磷酸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其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如下:
1. 样品的制备:将待测样品加入适量的焦磷酸中,放置数小时后过滤,将残渣洗净,然后在105℃下干燥至恒重。

2. 操作前准备:取适量的焦磷酸,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制成浓度为70%的焦磷酸溶液;准备好浸泡酸洗管、吸水滤纸等实验器材。

3. 操作步骤:
(1)将样品加入浸泡酸洗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焦磷酸溶液,然后将管子放入加热器中进行升温。

(2)当管子中出现白色烟雾时,说明样品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已经转化为硅酸酐。

此时,继续加热5-10分钟,使得管内的水分蒸发完毕。

然后将管子取出,冷却至室温。

(3)加入100ml的蒸馏水,并用吸水滤纸过滤,过滤得到的液体放入干净的锥形瓶中。

4. 注意事项:
(1)样品应当充分研磨均匀,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在加热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以免烧毁样品。

(3)操作时应当注意安全,避免焦磷酸的溅出和吸入。

(4)测定结果应当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样品中含有的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是否合格。

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方法改进

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方法改进
右 即可 。
2 结 果
1 . 1 焦磷 酸的 配制 由于焦 磷 酸容 易 吸 收水 分 而 形 成晶体 , 不利于长时 间保存 , 因此每 次使用焦磷 酸时 都 要 重新 配制 。一 方 面 , 配制 时温 度 上 升 的速 率 不 宜
太快 , 并且加热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 2 5 0℃。温度控 制是 制备 焦磷 酸 的关 键 步 骤 , 当温 度 过 高 时 , 焦 磷 酸 会 进 一步 被脱 水 成 为 偏 磷 酸 _ 3 j 。偏 磷 酸是 一 种 硬 而 透 明的玻 璃状 物质 , 在 下一 步 的过 滤 过 程 中严 重影 响 过 滤速 度 , 洗 涤也 就不 彻底 , 从 而 导致 实 验 结果 偏 高 。 另 一 方面 , 在加热过程 中, 要 用 玻 璃 棒 不 断 的搅 拌 制 备液 , 让制备液能够均匀的升温 , 才能使磷酸充分 的
二 氧化 硅 又 叫硅 石 , 在 自然 界 中分 布 广 泛 , 主 要 用 于制 造 玻 璃 、 陶器 、 搪 瓷、 耐火 材料 、 硅铁 、 型砂 、 单 质 硅等 … 。粉尘 中的 游 离 二 氧 化 硅 是 一 种 不 易 溶 解 的物质 , 不 易被 吸收 、 不 易排 出 , 在体 内沉 积 可导 致 肺 纤 维化 , 是 引起矽 肺 的 主要原 因 。游 离 二 氧化 硅 的含 量 不 同对人 体 的危 害 程 度 也 不 同 , 因此 , 在 评 价 粉 尘 危 害程 度 时要 进 行 粉 尘 中游 离 二 氧 化 硅 含 量 的分 析 测定 。粉尘 中游 离 二 氧 化 硅 含 量 的 国家 标 准 测 定 方 法有 焦磷 酸质量 法 、 x线 衍 射 法 和红 外 光 谱法 。后 2种方 法 因仪 器 昂贵 、 操 作 条件 要求 高等 原 因 , 很 少被 应用 , 焦 磷 酸质 量法 则是 测定 粉 尘 中游 离 二 氧化 硅 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磷酸法测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方法
目前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其测定方法有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X线衍射法。

后两法所使用的仪器昂贵,标准a-石英尘(纯度在99%)国内未见生产等因素,难以普及。

焦磷酸法是测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首选方法。

通过对现场采样到实验室检测各个关键点了解和掌握,结合参加中疾控职业卫生所组织的质控样考核,焦磷酸的制备:磷酸加热过程中控制温度不超过250℃是关键点,时时监控磷酸的温度,加热不冒泡为止,放冷备用。

温度过高易形成偏磷酸,造成过滤速度太慢,样品无法洗涤。

样品的前处理:将样品放在105±3℃的烘箱内干燥2h,稍冷,贮于干燥器内备用。

卫生标准要求用玛瑙研钵研磨至手捻有滑感为止,有时难掌握好,我们的经验是:
⑴不能有肉眼看见的颗粒物,
⑵用能做几次样品的量研磨1.0h,
⑶按标准方法加入15mL 焦磷酸湿润样品,混匀、迅速加热到245℃~250℃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样品,此时玻璃棒轻触锥形瓶底部若有未磨好的粉尘颗粒有很明显感觉。

若有较大的颗粒存在样品溶解不完全,测定结果也会偏高,做平行测定时相对偏差也较大。

有文献报道用分样筛,这点值得商榷。

我们在测第一次质控考核样时由于处理不当,测定结果偏高,所做相对偏差高达10~20%,我们认真查找原因后认为:主要是粉尘颗粒粒径较大,样品在焦磷酸中溶解不完全所造成,经再次研磨后,重测结果在允许范围内,相对偏差也有效控制在5%以内。

样品的主要成分:要注意样品的来源,弄清样品的主要成分,因不同的样品成分处理方法也不同。

实验人员应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与现场采样人员多勾通。

测定时有的样品可能会与焦磷酸发生反应,形成颗粒物的成分造成测定结果不准。

如粉尘样品中含有煤、其他碳素及有机物需在800~900℃下灰化30 min以上,使碳及有机物完全灰化,含有硫化矿物应加数毫克硝酸铵于锥形瓶中进行前处理,或含有焦磷酸难溶物质还需加氢氟酸在铂坩埚中处理。

某生产磨料的企业,采集的棕刚玉、白刚玉沉降尘,查相关文献资料棕刚玉,白刚玉是优质铝矾土,无烟煤,铁屑为原料,在电弧中经2000℃以上高温熔炼制成。

不加氢氟酸处理时棕刚玉、白刚玉分别测得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达25~35%和51~56%,显然予事实不符。

加氢氟酸处理后降至0~2.8%,其测定结果符合相关文献报道。

样品的溶解、稀释:先将灰化过的样品直接倒入锥形瓶中,用15mL焦磷酸多次洗涤坩埚,第一次加入焦磷酸润湿样品后,用玻璃棒充分把样品混匀,余下的焦磷酸分2或3次洗涤坩埚后倒入锥形瓶中;加热前必须搅拌均匀,迅速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使样品充分溶解,避免样品粘贴在瓶底。

以上操作方法中未见说明,但工作经验证明这样处理样品效果更好。

某生产工业硅的企业,采集的沉降尘在炭化后样品凝结成小块状,直接用15mL 焦磷酸溶解较难,先将灰化后的样品直接倒入锥形瓶中,第一次加少许焦磷酸润湿样品即可,用玻璃棒充分把样品捣碎混匀,余下的焦磷酸分2或3次洗坩埚后倒入锥形瓶中,这样溶解效果不错。

样品中含有过多硫化矿物,加入硝酸铵时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待温度冷却到120℃以下时补加,防止大量的硝酸铵随着温度的升高快速分解,试样随硝酸铵分解产生的气体溢出容器,使测定结果偏低,此时应做空白实验。

样品中含有碳酸盐时遇酸产生气泡,此时应停止加热,保持数分钟后,再加热,以免试样溅失。

样品趁热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时若发现滤液中有浑浊沉淀现象,说明已有试样渗出,需先加纸浆。

滤过样品的滤纸要用盐酸和热水反复冲洗,直到洗滤纸的滤液pH值为中性,这里最好确定实验室用热蒸馏水洗涤样品次数,(稀盐酸洗后再用热蒸馏水洗涤10次以上,用
到铂坩埚时15次以上),过滤沉渣必须洗至无磷酸根,否则会损坏铂坩埚还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测定第二次质控考核样,发现滤液有浑浊现象,滤液底部有少许白色细微沉渣,用滤液再次过滤后所用滤纸经炭化、灰化、称重确认有试样渗出,加纸浆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双份平行样也得到有效控制,最后所报测定结果在正常允许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