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着陆系统飞行校验调试技术规范
飞行校验

校验飞行程序手册
• 针对每一个机场所有设备的校验科目制定标准的校验飞行程序,确保 校验飞行安全和飞行校验质量。
校验技术管理
• 校验数据库专人专机管理,制 定了科学的管理方法,查找便 捷,方便保密。
跑道更新系统
• 利用跑道的斑马线来给飞机进行精确定位。为了减少定位误差, 要求斑马线画得标准:宽度和间隔都是1.8m,距入口6M。照相 机对天气也有一定要求。
• 地面跟踪系统:地面经纬仪,很少使用,限制较多。
DGPS定位系统
• 该系统是利用GPS地面差分站来给飞机进行精确定位。为了减 少定位误差,要求差分站GPS接收天线座标点做成永久性固定 标志。另外容易受电磁环境的干扰。
• 定向:(0基准)飞机从10NM外按1/3--1/2 下滑角进近飞行。地面设备调整:开始检 查之前在SBO接入90度线。飞行中根据需 要调整SBO但在4NM以内不要调整。做定 向检查之前应做宽度检查,做完后要对宽 度重新进行检查,如果宽度变宽了要对相
下滑信标
参数
标准及容限
调制度和 (80±2)%之内 下滑角θ 设计下滑角±0.05度
仪表着陆系统
航向信标系统
航向校直结构
• 飞行方法:进近飞行。从IAF点开始沿航向 道下滑道飞。Ⅰ类飞到C点,Ⅱ类到入口, Ⅲ类到E点。DGPS定位飞机可以直接拉升, 跑道更新的飞机需保持15米通场后拉升。
• 地面调整:根据不同设备的调整方法调整 相关参数,以保证数据符合要求。
• 同时检查航道结构、调制度和、极化
滑道结束
附 图中实线部分为校验取 加 值边,作业中断则数据 信 无效;虚线部分为可调 息 整边。
第十二章飞行校验的设备调整

飞行校验的设备调整12.1飞行校验的相关规定飞行校验是指为保证飞行安全,使用装有特殊校验设备的飞行校验飞机,按照飞行校验的有关规范,检查和评估各种通信、导航、监视等设备的空间信号质量、容限及系统功能,并依据检查和评估结果出具飞行校验报告的过程。
12.1.1飞行校验的分类飞行校验分为特殊校验、定期校验、投产校验、监视性校验四类。
1. 特殊校验是指在出现下列特殊情况时,对校验对象受影响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飞行校验:(1)飞行事故调查需要时。
(2)设备大修、重大调整或重大功能升级,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工作频率、辐射单元、射频组件、场地保护区域、电磁环境等因素的改变,或者设备主要参数发生变化,以及其它可能导致空间信号发生变化的。
(3)非设备、场地原因造成的设备停用超过90 天重新投入使用的。
(4)维护人员、管制人员、飞行人员发现有不正常现象,认为需要进行飞行校验、验证的。
(5)设备运行单位认为有必要实施特殊校验、验证的。
(6 )其它需要特殊校验、验证的情况。
2. 定期校验是指为确定校验对象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持续运行要求,按照规定的校验周期对运行中的校验对象所进行的飞行校验。
3. 投产校验是指校验对象新建、迁建或更新后,为获取校验对象全部技术参数和信息而进行的飞行校验。
4. 监视性校验是指投产校验后的符合性飞行校验,或者民航局、地区管理局认为其他必要的情况下,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的不定期飞行校验。
5.飞行校验优先顺序飞行校验应当按照飞行校验种类的优先次序安排。
一般情况下,飞行校验种类的优先次序由高至低依次为特殊校验,定期校验,投产校验,监视性校验。
12.1.2飞行校验周期导航设备飞行校验的周期和容限如下:1.I类仪表着陆系统:270天,容限为土20天;投产校验后90天内执行一次监视性校验,容限为±15 天。
2. n类、川类仪表着陆系统:120 天,容限为± 20 天;投产校验后90 天内执行一次监视性校验,容限为± 15 天。
民用航空飞行校验技术要求--导航(征求意见稿)

高角余隙:通常以场高 1500 米(4900 英尺)的高度,在距航向信标天线 11 千米至 24 千米(6 海里至 13 海里),左右 35°之间做穿越航道的圆弧飞行。
3.2.1.8 覆盖及功率告警
以最低覆盖高度,在距航向信标天线 31 千米(17 海里)的位置做穿越航道的圆弧飞行, 圆弧范围为航向道两侧 35°。
投产校验时增加以最低覆盖高度,在距航向信标天线 46 千米(25 海里)的位置做穿越 航道的圆弧飞行,圆弧范围为航向道两侧 10°。
3.2.1.9 调制平衡及定相
2.8 航向道宽度 course sector 平均航道线两侧,双针指示器达到满刻度偏移(150µA)的角偏转之和。
2.9 下滑道宽度 glide path width 下滑角上下两边,双针指示器达到“上飞”75µA 和“下飞”75µA 的偏转之和。
2.10 ILS "A" 点 ILS point" A" 在进近方向沿着跑道中线延长线,距跑道入口 7.2 千米(4 海里)处测得的 ILS 下滑道上
调制平衡:设备只辐射载波信号,沿设计航道线水平进近飞行或依据厂家推荐方法进行。
定相:偏离航道线 4°至 8°水平进近飞行,或依据厂家推荐方法进行。
3.2.1.10 航向道校直告警
一般在地面进行,飞机停在跑道面上尽可能接近航向道 0µA 一点;也可在空中沿航向道 进近飞行。
3.2.2 下滑信标
3.2.2.1 调制度
3.2.2.4 基准数据点高度
以该下滑信标所支持的 ILS 进近程序的 IF 或相当于 IF 的位置和高度为开始点,按照 ILS 程序进近,检查至跑道入口。
飞行校验的技术要求和取值方法

飞行校验的技术要求和取值方法一、仪表着陆系统1、航向信标1.1识别航向信标的识别码为三个字符,必须以字母I开头。
识别码应编码正确、清晰且具有正确的间隔。
识别信号的发射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航向信标的基本功能。
在整个航向有效覆盖范围均可监听到识别编码。
如果不能在整个覆盖范围内监听到该识别码,航向信标应被限用。
监听识别信号的同时还应检查有无频率外差产生的干扰和影响识别的噪声。
1.2调制1.2.1调制度只有当飞机向着航向信标天线阵飞行并且在下滑道上(对于单航向信标,对应为最低覆盖高度)某一点处信号强度对应于接收机调制度校准值时,才能确定调制度的百分数,因此调制度应与校直同时检查。
检查的位置一般为距航向信标天线阵3NM至10NM之间。
如果接收机调制度受射频电平影响较大,应在A点附近测量调制深度(在检查位移灵敏度时,利用飞机穿越航道对调制深度做初步检查)。
1.2.2调制平衡检查调制平衡是为了取得用于定相的机载仪表指针偏移值。
尽管调制平衡多数可以在地面很容易被测量到,但当只辐射载波信号时,也可以在空中进行测量。
飞行方法同调制度的检查方法,当飞机置于靠近跑道中心延长线处时,记录下仪表指针偏移值。
如果无下滑道信号,下降率必须仿效理论上的下滑角。
理论上的航向道偏移应在±10μA以内。
进行本项检查时,由于只发射载波信号,航向道为假指示,在特殊校验和定期校验时必须保证在进行此项检查前已发布了航行通告,并监听管制员是否向其它飞机发布了不合适的进近命令。
调制平衡调整后,应当马上检查航道校直。
1.3功率比检查功率比的主要目的是测量双频航向信标航道和余隙发射机之间的功率比。
投产校验、更换某个天线单元或整个天线阵后的特殊校验都必须检查功率比。
定期校验可以不检查功率比。
检查功率比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频谱分析仪,另一种则不使用频谱分析仪。
(1)使用频谱分析仪的方法:将飞机定位在10NM以内的航向道上,高度保持在天线的视距范围内,或是将飞行停放在跑道中线上且可以通视到航向天线。
仪表着陆系统的校验与设备调试方法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仪表着陆系统是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着陆导航系统,它向正在进行着陆过程中的航空器提供着陆引导信息,包括航向道信息,下滑道信息和距离信息。
目前,我国各航空机场均安装有ILS 导航设备,共计数百套,主要以挪威NORMARC 系列和美国MARC 系列ILS 设备为主,其中NM 系列ILS 设备近百套,绝大多数以Ⅰ类开放。
由于ILS 作为精密进近用导航设备,引导飞机安全着陆,对每一次飞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地面ILS 设备的稳定性和着陆引导信号的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定期对ILS 设备进行飞行校验,校飞周期为9个月。
1ILS 校飞的项目ILS 飞行校验是利用安装在校验飞机上精密的机载接收测试设备,对空间ILS 覆盖范围内各点的仪表着陆信息进行连续的测定,按一定的计算方法推算出ILS 设备所发信号在对应空间内各项仪表着陆信息的具体性能参数,如实地反映了设备所发CSB 和SBO 信号经空间调制后的导航信息。
针对地面设备的调整,校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在正常情况下,将设备的各项性能参数调整到最优状态;2)在非正常情况下,各项参数门限的调整。
具体项目:(1)VHF 频率FREQ;(2)识别信号IDENT;(3)调制度MOD;(4)校直ALIGN/DATUM;(5)校直告警ALIGN ALARM;(6)宽度WIDTH/SYM%;(7)平均宽度MEAN WIDH/SYM%;(8)宽度告警WIDTH ALARM;(9)结构STRUCTURE;(10)余隙最小值CLEARANCE MINIMUM;(11)覆盖COVERAGE;(12)指点信标覆盖MARKBECON COVERAGE。
2ILS 校飞项目的内涵及指标ILS 地面设备向着陆飞机提供引导信息最终表现是调制度差(DDM),飞行校验的绝大多数项目是测量空间调制度差(DDM)值。
DDM 值可用(%)或(μA)表示,测得的调制度差(DDM)与偏离适当基准线的相应角位移的比率为角位移灵敏度,在空间航道扇区内DDM 的大小和偏离角度的计算大致按线性比例计算,航向:DDM (0~15.5%)→(0~150μA)→(0°~α′),α′为航道半宽度;下滑:DDM (0~8.75%)→(0~75μA)→(0°~0.36°),下滑角以3°为基准。
飞行校验手册

实用文档伊春机场通信导航班组导航设备校飞手册一、通信导航班组在接到导航设备校验计划时向管制部门报告计划时间,由管制部门向空军申请空域及核对校验时间。
二、通信导航班组在校验前检查导航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三、通信导航班组在校验前,准备好贝克机,把贝克机充满电,频率调至123.5MHZ。
四、通信导航班组在校验当日发布相关设备因校飞停止使用的航行通告。
五、通信导航班组在校验前联系好巡场车辆。
六、导航设备校验调试流程如下:(一)NDB-200型无方向性信标1、飞行校验前的准备工作设备飞行校验前做设备年维护,设备飞行校验依据有关规定执行。
2、飞行校验后的测量记录在飞行校验达到要求后,应立即对设备的有关参数进行测量,将设备的有关数据记录在案。
在日后的维护工作中,要保持飞行校验时的数值,直到下一次校飞。
(二)LDB—102型测距设备1、飞行校验时设备的调整与测量1.1 飞行校验前的设备维护设备飞行校验前做设备年维护,设备飞行校验依据有关规定执行。
1.2 飞行校验时设备的调整飞行校验时如出现距离误差,可微调系统延时予以修正。
飞行校验通过后,修正监控器门限。
2、飞行校验后的测量记录在飞行校验达到要求后,应立即对设备的有关参数进行测量,将设备的有关数据记录在案。
在日后的维护工作中,要保持飞行校验时的数值,直到下一次校飞。
(三)420型仪表着陆系统GP 421型下滑信标:1、飞行校验时设备的调整与测量1.1 飞行校验前的设备维护飞行校验前做设备年维护。
1.2 飞行校验时的地面设备调整设备飞行校验依据有关规定执行。
进行飞行校验时,根据不同的校飞项目,地面设备应作相应的调整,以得到最佳的校飞数据。
以下要求适用于I类设备。
(1) 调制度及平衡I类标准为80%,±4.0%。
地面调整:将SBO接假负载,只发射CSB信号。
按校验员通知调整发射机的调制度及调制平衡。
(2) 定相(零基准)机上指示与校验调制度及调制平衡时相同。
浅析仪表着陆系统的飞行校验方式

浅析仪表着陆系统的飞行校验方式摘要作为国际飞机着陆的主要导航设备,仪表着陆设备在飞机着陆运行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常为确保该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定期实施飞行校验。
只有掌握扎实的校飞技术方法才能够确保飞行校验的顺利完成。
研究将着重对仪表着陆系统进行介绍,探究了飞行校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仪表着陆系统飞行校验方式进行说明,为飞行校验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仪表着陆系统;飞行校验;准备阶段;测试整理近年来GPS技术在航空制导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飞行校验基准系统的优化升级。
仪表着陆系统的校验必须采用高精度、高速率设备,确保飞行校验的高效实施。
1 仪表着陆系统相关概述该系统主要包括甚高频航向信标台、特高频下滑信标台及甚高频指点,其设备组成及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2 仪表着陆系统的飞行校验方式2.1 准备阶段飞行校验前,首先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测试,并对地面进行预调,通常,校飞的前几天便会针对设备进行外场测试,保障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全体校飞保障部门和机组需要召开飞行校验协调会,由航务管理部制定了详细的保障方案,明确各保障部门及驻场单位的职责和工作,确定了校验科目时间安排,最大限度地减小了飞行校验对正常航班的影响。
与此同时,机场由空管业务部牵头,明确了管制、通导、气象及飞机监护等各岗位在飞行校验期间的职责。
校飞期间管制岗位及时发布航行情报,并时刻保持与机组沟通联系;通导岗位积极做好调机准备,确定ILS场地是否符合要求,GPS差分站基准点是否存在;气象部门提前进行了天气会商、期间准确的提供了天气资料。
校飞期间,各部门必须通力合作,圆满地完成校飞飞机的地面保障工作。
2.2 校验阶段空中校验阶段主要包括下滑信标校验与航向信标两个方面。
首先下滑信标主要校验的是以下几个方面:①调制度。
按照90/150Hz标准调制,和为83%左右,结合校验机组提供的调制度数值,对发射机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处于标准状态。
②下滑角。
仪表着陆系统飞行校验保障工作的研究

仪表着陆系统飞行校验保障工作的研究摘要: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LandingSystem,ILS)的飞行校验是验证仪表着陆系统是否工作在规范限定标准内,通过调整设备参数以确保其在相应门限内运行的重要工作。
也是确保仪表着陆系统设备精确运行重要前提,是保障人员对其维护维修的重要依据。
它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进而直接影响着航空公司与机场公司的安全保障和运营效益。
不严谨的飞行校验保障工作将会对航班运行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必须重视并做好飞行校验工作,也是保障航空器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安全降落,保障航班旅客及机组人员人身安全,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1]。
关键词:仪表着陆系统;飞行校验;保障:研究引言:仪表着陆系统设备的飞行校验就是直接采用小型飞机按照进近着陆线路以及各门限所对应的线路进行实地飞行,利用计算机对该系统中各部分信号进行测试和评估,从而检查出仪表着陆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及技术性能指标。
它包括航向信标、下滑信标以及测距设备的校验工作。
只有通过飞行校验并得到合格的校验结论,设备才可以投产使用或者继续使用。
一、仪表着陆系统设备飞行校验的保障流程飞行校验是对仪表着陆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的一种方法,通过实际的飞行动作来检验和修改地面的仪表着陆系统参数,确保其能够正确地发送引导信号给飞机进近着陆。
在民航领域,飞行校验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保障民用航空器飞行安全,保护乘客及机组成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必须加强飞行校验的保障工作。
飞行校验的保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协调工作:召集各参校部门开展内部协调会,主要包括飞行区管理单位、安护保障单位、机务维修单位、信息导航单位、空管分局及机组成员。
内容主要包含明确校验任务、科目顺序、保障时间节点,依据各单位提供的这些信息来严格安排校飞计划,制定出合理高效的飞行方案。
2.机组保障工作:机组从出发至飞机旁,将会涉及一系列的保障工作,主要包括机组人员的迎接,安检道口的检查,抵达校验飞机旁,撤轮档及滑出起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LS 飞行校验参数容限标准:
表 1 航向信标飞行校验技术要求
序号 校验项目 投产 定期
标准值及容限要求
校验 校验
1
识别
要求清晰,正确,对航道无影响。
ᇞ
ᇞ
2
调制度
I、Ⅱ类(20±1.5%),Ⅲ类(20±1%)。(单音信号)
ᇞ
ᇞ
3 航道宽度 ᇞ
标准值 W=2arctg105/(L),W≤6°。 ᇞ
2
第一章 总则
1 本规范针对仪表着陆系统飞行校验实施过程中的飞行方法及地面调整中 的技术环节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标准的操作方法,旨在为设备运行维护人员提供 规范化的操作指导,以确保仪表着陆系统在经过飞行校验后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2 本规范结合仪表着陆系统的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针对国内普遍采用的导 航设备编写的飞行校验调整方法。
3 仪表着陆系统飞行校验工作按照时间进程可划分为校验准备、空中校验、 地面测试整理等三个阶段。
第二章 校验准备
空中飞行校验前的准备工作应参照 AP-86-TM-2014-001《民用航空通信导航 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组织与实施工作细则》相关要求进行。在技术工艺环节,应做 好以下准备工作: 1. 校验设备工作及运行环境正常
B 点到 C 点:15μA(I 类);B 点到 T 点:5μA(Ⅱ类); B 点到 D 点:5μA;D 点到 E 点:线性增加到 10μA(Ⅲ 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7 宽度告警
* 位移灵敏度变化:≤17%(I、II 类),≤10%(Ⅲ类)。
ᇞ
8 校直告警
* I 类:±15μA,II 类:±10μA,Ⅲ类±8μA。
1. 校验设备工作及运行环境正常......................................................................3 2. 地面调试人员和校验员技术沟通..................................................................3 3. 工具器材准备..................................................................................................3 第三章 空中校验........................................................................................................4 1. 航向信标飞行校验调试................................................................................10
1.1 CSB/SBO 相位校正(根据需要选择进行本测试科目)................10 1.2 航道校直检查和校准 .........................................................................11 1.3 航道宽度检查和校准 .........................................................................17 1.4 航道宽度宽/窄告警门限检查、校准................................................20 1.5 航道校直告警门限检查、校准 .........................................................21 1.6 航向余隙及高角余隙检查测试 .........................................................23 1.7 航向覆盖检查测试 .............................................................................24 1.8 航向功率告警门限检查(投产校验科目) .....................................24 2. 下滑信标飞行校验参数调整........................................................................25 2.1 CSB/SBO 相位校正(根据需要选择进行本测试科目)................25 2.2 下滑道信号检查和校准 .....................................................................27 2.3 下滑宽度检查和校准 .........................................................................31 2.4 下滑道宽度告警 .................................................................................34 2.5 下滑角下限告警 .................................................................................36 2.6 下滑余隙及超障余隙 .........................................................................38 2.7 下滑覆盖 .............................................................................................38 2.8 功率告警(定期校验不做此科目) .................................................38 第四章 地面测试及整理总结..................................................................................40 第五章 附则..............................................................................................................41 附件 1:缩略语释义...................................................................................................40 附件 2:编写说明.......................................................................................................41 附件 3:飞行校验记录表格.......................................................................................42
为防止因意外情况影响飞行校验的顺利进行,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设备完成了工艺安装调试并验收合格,运行无故障;天线阵及信号保护区场 地平整达到设计要求,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飞行校验期间对信号保护场 区实施有效控制,防止飞机和车辆进入保护区。 2. 地面调试人员和校验员技术沟通 明确地空校验通信频率;向校验员提供地面校验设备的工作情况信息;做好 意外情况时的校验科目调整方案,以便管制指挥人员及时掌握校验科目变化,顺 利实施飞行校验的协调指挥。 3. 工具器材准备 地面调机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地/空及平面通信电台、保障车辆、仪器仪表、 调校计算记录工具,以及可能实施天线位置调整的必要工具器材等。
11 极化(示值) ᇞ
I 类<15μA,Ⅱ类<8μA,Ⅲ类<5μA。 ᇞ
12 调制平衡 ** ** ±10μA。 (示值) * *
13
相位
** ** 与测平衡时的数据相同。
**
14 功率告警
- 当功率降到 50%时在航道上信号强度示值要≥5μV(-
ᇞ
93dBm)的距离大于 18nm。
6
注:①ᇞ标识应检查的项目; ②W 表示航道宽度; ③L 表示航向天线到跑道入口的距离;
4 宽度对称性 ᇞ
I 类 42%-58%,Ⅱ、Ⅲ类 45%-55%。 ᇞ
5 航道校直 (示值) ᇞ
投产校验≤3μA;定期校验 I 类≤15μA,Ⅱ类≤6μA,Ⅲ ᇞ 类≤4μA。
6 航道结构 (示值) ᇞ
A 点以外:30μA(I、Ⅱ、Ⅲ);从 A 点到 B 点:由 30μA ᇞ 线性下降到 15μA(I 类),线性下降到 5μA(Ⅱ、Ⅲ类);
3
第三章 空中校验
空中校验分为航向信标校验和下滑信标校验,配套指点标或下滑合装的测距 仪校验一般穿插于航向、下滑信标校验过程中进行。
ILS 飞行校验主要体现为两个主要检查校准过程,第一是导航信号正常性检 查,即针对正常发射的空间导航信号,进行标称量值的检查及调整,给出是否可 用的结论;第二是针对导航信号完好性告警门限,验证地面设备告警门限与空中 信号告警门限的一致性,并依据空中信号结果校准地面门限的设置值。
(示值) ᇞ
9 余隙及高角
** 航向中心线两侧线性增加到 175μA,并保持 175μA 到
余隙(示值) ᇞ
10°,从 10°-35°≥150μA。
10
覆盖
* 距航向发射天线 17nm,航道线两侧各 35°,以及 25 nm,
ᇞ
航道线两侧各 10°下滑道扇区内,识别信号清晰,航道
信号指示稳定,信号强度≥5μV(-93dBm)。
咨询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