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词与减词技巧
增词和减词

有时为了意思明确还必须重复同一 词语或是增补连词、承上启下的词, 概括词以及上下文需要或背景需要的 词语。
• We have discussed our safety and sanitary regulations. 我们已经讨论了安全规则和卫生规则。(重复 名词)
为了修辞上的需要
• 为使译文优美自如、活泼生动或是得到 强调,有时需要增补适当的描述词、语 气助词,或是使用叠词和四字词组,或 是重复某些词语。
英语上有一些形容词以及由动词或形 容词派生出来的抽象名词,翻译时也 可根据上下文在其后增加适当的词语, 使译文意思明确,符合汉语的表达习 惯。
• eg:preparation • tension • darkness • unemployment • backwardness 准备工作 紧张关系 漆黑一团 失业现象 落后状态
为了意义上的需要
英译汉有时有必要增加合适的名词, 动词,形容词(或是功能相当于形 容词的名词)或副词,使译文意思 清楚无误。
He launched into a speech, eloquently (adv. 善辩地)advocating his army of the future. 他发表了长篇大论,振振有词地把他心目中 未来的军队鼓吹了一番。(增补副词)
an elephant 一头大象 a martial music 一首军乐曲 a pen 一支钢笔 a plane 一架飞机
英语动词中有时有体的变化、 有语气,而汉语动词却没有对等 的表现形式,翻译时常常须增加 一些表示时、体和语气的词才行。
eg:The surgeon weren`t sure how long my new joints would last. But they`re holding up fine. 那些外科医生当时不能确定我 的新关节可以维持多久,但是 它们至今还是运转良好哩。
英译汉常用技巧之增词和减词

1. 6增加表达复数的词
• a. 增加重叠词表示复数 • 1)Flowers bloom all over the yard. • 朵朵鲜花开满了庭院。
• 2)There were rows of houses which he had never seen before. • 一排排的房子,都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
2.4 增补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
•
• • •
①The strongest man cannot alter the law of nature. 即使是最强有力的人也不能改变自然法则
②I am in charge of the depot, only I. People will hold me responsible but not you. 只有我一个人负责管理这个仓库,出了事 情别人找我,找不到你。
1. 4 增加副词
• 有些动词根据原文的上下文可以增加适当 的副词,以确切表示原意。 • 1)As he sat down and began talking, words poured out. • 他一坐下来就讲开了,滔滔不绝地讲个没 完。
• 2)The crowds melted away. • 人群渐渐地散开了。
2)Better be wise by the defeat of others than by your own.
•
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比从自己的失败中 汲取教训更好。
• 3)The footman were as ready to serve her as they were their own mistress. • 仆人们愿意服侍她,就像他们愿意服侍他们的 女主人一样。
1. Lexical Amplification
英文翻译技巧之增词法与减词法

英文翻译技巧之增词法与减词法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既可能要将词类加以转换,又可能要在词量上加以增减。
增词法与减词法在英汉互译中运用相当广泛,但无论增词还是减词,增减的是词,不是意。
一、增词法所谓增词法,就是在翻译时,为了使译文合乎汉语的习惯和表达规律,为了使意思更加明确,从意义、修辞和句法上需要在译文中适当增添一些虽无其词而有其意的词。
增词译法不是凭空想象,必须增之有道,补之有理。
必要的增词对一个句子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准确、通顺和完整地表达原文的内容,避免语义模糊。
例1:Packing together with packaging is designed not only as a form of protection but also a form to facilitate handling, storage, to prevent pilferage and what's more to help promote the sales.译文:包装和包装方法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商品,也是为了便利搬运和库存、防止盗窃,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促销。
解析:“protection”此处译作“保护商品”,加了“商品”两字,显然比译作“保护”更好。
1.增加原文中省略的部分英语中有省略现象,译为汉语时往往要根据句法需要补出英文中省略的成分,主要包括回答中的省略、动词的省略及比较句中的省略等;另外,为表示态度、逻辑关系等,也需要加词。
(1)增补回答句中省略的词语1例2:—He doesn’t know, does he?—Yes, he does.译文:——他不知道吧?——不,他知道。
例3:—Did you enjoy your time in Beijing?—Yes, I did.译文:——你在北京过得愉快吗?——是的,我过得很愉快。
(2)增补并列结构中省略的词语例4:On average, the economy performs less well in a president's second term than in his first.That pattern probably does not apply to Mr Obama. Since his first term was so difficult, the next, by rights, ought to be better.译文:一般来说,美国总统第二个任期内的经济不如第一任期。
翻译方法之增词法与减词法

翻译方法之增词法与减词法一、增词法1.增补代词和名词在翻译中,为了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性,需要增加和补充做主语的代词、名词。
例一:要有把握,就要有准备,而且要有充分的准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二:许多年轻人响应了国家开发西部的号召,到西部去创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增补连词例三: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增加介词例四:我们应该逐步消灭城乡差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增加表示具体概念的词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意义明确,将意思概括性变为具体补充性概念。
通常使用在注释性用语中如:典故、谚语、术语及简化说法在翻译时作补充说明。
例五:班门弄斧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六:四世同堂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增加范畴词、原文暗含的词、注释性的词为了使翻译更加能明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义,使翻译的意义更加明确。
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一些范畴词、原文暗含的词、注释性的词等。
例七: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八:全国人民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两句分别添加了表示范畴的part 和暗含意义的词stage。
二、减词法减词法是把中文中出现的词语,但在翻译的过程中不需要的词语进行省略的方法。
这种省略一般是由于译文中语意已经涵盖了可省去的部分,或是由于汉英语法、修辞或习惯表达法上的差异。
但是省略绝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略去不译。
减词法分为以下几种:1.省略中文中重复出现的词语例一:经济全球化使南北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翻译中的增词和减词

有人误以为,所谓合乎翻译标准,就是在把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时,做到“不增不减”。
翻译实践告诉我们,由于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翻译时往往都是“既增又减”。
这种根据各自语言特点,在具体上下文中适当地“增、减”,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翻译技巧。
词量增减,是指根据原文上下文的意思、逻辑关系以及译文语言句法特点和表达习惯,在翻译时增加原文字面没有出现但实际内容已包含的词,或者减去原文虽有但译文语言表达用不着的词。
必须指出的是,词量增减必须防止两个倾向:一是添枝加叶,任意发挥;二是避难就易,肆意裁割。
1、增词增词,从理论上说可以增加任何词,但在什么时候增加什么样的词,才能恰到好处,而不超出一定界限,则需要悉心体会。
下面试分析几个译例:1)A book, tight shut, is but a block of paper.译文一:一本书,紧紧合上,只是一叠纸。
译文二:一本书,如果紧紧合上不读,只是一叠纸。
译文三:一本书,如果紧紧合上不读,只是一叠废纸。
译文四:闲置之书只是一叠废纸。
上面同一个句子四个译文,可以体现翻译不同层次。
译文一,与原文似乎丝丝入扣,但却显得支离破碎、关系不清、语意不足;译文二,增加了“如果……不读”,意思明白无误,只是觉得言犹未尽;译文三,又增加了一个废字,这可是点睛之举。
能否译出这个废字,是翻译这个句子的关键。
一个废字,说话者语意才得以充分表达。
译文三不足之处,就是行文拖沓累赘;而译文四则简明扼要,笔酣墨浓了。
2)Success is often just an idea away.译文一:成功往往只是一个念头的距离。
译文二:成功往往只是一念之差。
译文三:成功与否往往只是一念之差。
译文一让人看后莫名其妙;译文二改变说法,但仍让人似懂非懂,而译文三只是简简单单增加了一个“与否”,但却使人豁然开朗!原句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如同文学翻译一样,经贸文字翻译增词现象也是千变万化。
下面实例可供学习者体会增词原理和技巧。
翻译技巧--增词与减词

翻译技巧--增词与减词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常常有必要在译文的词量上作适当的增加,使译文既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又能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但是增词必须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非增加不可的词语。
增词一般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为了语法上的需要;二是为了意义上的需要;三是为了修辞上的需要。
一、为了语法上的需要英语中没有量词,汉译时就得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增加合适的量词。
例如:(1) To the east and the south a faint pink is spreading.东南方呈现一抹浅红,正在向远处扩展。
(2) The sun rose thinly from the sea.一轮红日从海边淡淡升起。
(3) A stream was winding its ways through the valley into the river.一弯溪水蜿蜒流过山谷,汇到江里去了。
(4) I was extremely worried about her, but this was neither the place nor the time for a lecture or an argument.我真替他万分担忧,但此时此地既不宜教训她一番,也不宜与她争论一通。
(5) It was a nova!这是一颗新星!英语动词有时、体的变化、有语气,而汉语动词却没有对等的表现形式,翻译时常常须增加一些表示时体和语气的词才行。
例如:(1) I had imagined it to be merely a gesture of affection, but it seems it is to smell the lamb and make sure that it is her own. 原来我以为这不过是一种亲热的表示,但是现在看来,这是为了闻一闻羊羔的味道,来断定是不是自己生的。
(2) I was, and remain, grateful for the part he played in my release. 我的获释是他成全的,对此我过去很感激,现在仍然很感激。
翻译技巧:加词法和减词法

翻译技巧:加词法和减词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翻译技巧(二):加词法和减词法加(增)词法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法不尽相同,有些词在英语中可以省略而不会影响全句意思的完整表达,但译成汉语后就可能出现意思不够明确的语言现象;还有些词虽然在原文中意义明确而完整,但译成汉语后文字却不甚通顺流畅。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增词译法。
增词法就是在翻译时按照意义、修辞或句法上的需要,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必要的单词、词组、分句或完整句,从而使得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译文习惯和在文化背景、词语联想方面与原文一致,使得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形式和精神等三方面都对等起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S y n t a c t i c a l A m p l i f i c a t i o n(从句法结构上考虑的增词)This kind of amplification includes: amplification by supplying such kinds of words as verbs, nouns, adjectives, adverbs, numerals, category words, generalization words, and the plural forms of nouns.(1) 增加量词(classifier)英语中数词与可数名词往往可以直接连用,不用加量词。
而汉语往往要加量词。
It was a nova!这是一颗新星!The sun rose thinly from the sea.一轮红日从海边淡淡升起。
A stream was winding its ways through the valley into the river.一弯溪水蜿蜒流过山谷,汇到江里去了。
(2) 增加表达复数的词(convey the concept of plurality)汉语中的名词没有复数概念,也没有词形上的变化,很多情况下不必表达出来;而英语中的名词有词形的变化,但没有量词,所以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可根据情况增加重叠词、数词或其他一些词来表达复数的概念,以达到修辞效果。
翻译技巧之增词减词

翻译技巧之增词减词(amplification & omission)
中文是意合语言;英文是形合语言。
翻译过程中,语言间的差异必定会出现“词不尽意”或者“重复赘余”的情况。
其中,把不清楚的部分讲清楚就需要增词,把繁冗多余的部分省略掉就需要减词。
总的来说,中译英减词居多,英译中增词居多。
以下分为:中译英的增减词& 英译中的增减词。
一、中译英增词
1. 增加主语
汉语,特别是在政府公文中,存在许多“无主句”——缺主语的句子。
而英语是典型的主谓结构,为了保证语法结构更加完整,句中必须有主语这个述说主体,所以在中译英过程中常添加主语。
2. 增加背景信息
在外宣工作中,为了达到对外传播的目的,译者通常需要添加相关信息,如:先秦时代——Over 2000 years ago,Pre-Qin days。
译者需明确告知有关背景知识,使得彼此的沟通更加有效、顺利。
二、中译英减词
1. 重复
2. 成语
中文成语常被处理为单个偏正短语,如:称心如意、珠光宝气等,其中,称心=如意,珠光=宝气。
三、英译中增词
1. 增加范畴词
为了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我们通常界定某些动词后名词的范畴,如:情节+发展、调查+范围、科教+事业。
2. 语义增词&强调增词
其中,第2例是语义性增词,“曾”表现了英语原文中“was” 的时态含义;第1例及第3例则是为了使得译文更加通顺地道,或是表强调对比。
四、英译中减词
1. 减去功能性虚词
英语中有许多起语法功能的虚词:冠词、代词、介词,它们通常融合在了其他词语之中,所以在英译汉过程中为了行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第四章 英汉翻译中的增 词法与减词法
4
一、为了语法上的需要而增词
时态要求 补充原文因语法省略的词 二、为了表达清晰和自然而增词 增加动词 语气词 形容词 范畴词 副词 名词 概括性的词 量词 承上启下的词
三、为了增加背景文化知识 四、名词复数翻译的增词法
5
一、为了语法上的需要而增词
• 时态要求 汉语表示时态的词:着,了,过等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in very good shape. It is changing in its own undiscoverable way, but it is not going rotten like a plum dropping off a tree.
16
• 增加表示名词复数的词
增加重迭词表示复数 增加数词或其他词表示复数 Flowers bloom all over the yard 朵朵鲜花开满了庭院 The lion is the king of animals. 狮是百兽之王
17
The ASIAN countries have designated 1992 as “Asian Tourism Year”, and are cooperating in a drive to convince the world’s pleasure-andculture-seekers of their attractions. 亚洲几个国家将1992年指定为“亚洲旅游年”,携 手合作发起一场宣传攻势,旨在让世界各地的那些 猎奇探胜的游客确信,他们这些国家也有许多引人 入胜的旅游景观。
23
三、为了增加背景文化知识 三、为了增加背景文化知识
• 揭示背景、介绍习俗及阐释典故 Pumpkin-eater Swan song Waterloo
养不活老婆的人
辞世之作,归天之作 滑铁卢
24
• Exercises
1. Inflation was and still is the No.1 problem for that country. 2.Your packing is not as good as your competitor’s. 3.Men and nations working apart created these problems, men and nations working together must solve them. 4. He seized the chance for peace between them. 5. I like your policies of first come, first served.
Appetizer
• 11.这个教授教得很烂。 [误] The professor teaches badly. 12.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令我们热血沸腾。 [误] Beijing's winning the bid for the Olympics makes our blood boil. 13.别听他们胡说八道,根本就没那回事。 [误] Don't listen to their babbling. Nothing of the sort. 14.我们这儿的人都觉得他有婚外恋。 [误] Pepple around here all feel that he has affairs outside his own marriage. 15.别看别人不把她当回事,在家里她可是父亲的掌上明 珠。 [误] Although other people never take her seriousy, she is the pearl on her father's hand at home.
抽象名词后增加名词 具体名词表示抽象概念时,名词后增加名词
12
不及物动词——宾语隐含在动词后面 不及物动词——宾语隐含在动词后面 First you borrow, then you beg. 头一遭借钱,下一遭就讨饭 头一遭借钱,下一遭就讨饭 Day after day he came to his work— work— sweeping, scrubbing, cleaning. ,擦地板,收拾房间。 他每天来干活— 他每天来干活—扫地,擦地板,收拾房间。
25
• 1.通货膨胀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该国的首要问题。 • 2.贵方的包装不如贵方竞争者的包装好。 • 3.人与人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离心离德产生了这 些问题:人与人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同心同德必 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 人民和国家分开工作制造了这些问题,必须共同 解决。 • 4.他抓住了实现他们和解的机会。(他趁机使他们 言归于好。) • 5.我喜欢你们执行的先到先接待的政策。
不要认真嘛!我只不过和你开个玩笑罢了。
As for me, I didn’t agree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我呢,从一开始就不赞成。
21
• 增加概括性的词 Sino-British links have multiplied—political, commercial, educational, cultur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英两国在政治、商务、教育、文化、国防和科技方面 中英两国在政治、商务、教育、文化、国防和科技方面 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
说服工作 准备工作 落后状态 紧张局势 自满情绪 疯狂行为 敌对态度
15
具体名词表示抽象概念时,名词后增加名词 He allowed the father to be overruled by the judge, and declared his own son guilty. 他让法官的职责战胜父子的私情,而判决他儿子有罪。
18
• 增加量词
数词与可数名词直接连用
有些动词或动作名词
பைடு நூலகம்19
数词与可数名词直接连用 A tractor A red sun rose slowly from the calm sea A bike 一轮红日从风平浪静的海面冉冉升起。 A full moon A mouth A bad dream
14
抽象名词后增加名词 To persuade To prepare Backward Tense Arrogant Mad antagonistic Persuasion Preparation Backwardness Tension Arrogance Madness antagonism
说服 准备 落后 紧张 自满 疯狂 敌对
2
14. [正] Pepple around here all feel that he is leading a double life. • 注:affair 本身就指“私通”或“暧昧关系”,当然是 “婚外”的事,所以 outside one's own marriage 无疑是 多此一举了。英语中“有婚外恋”的地道说法应该是 lead a double life。 15. [正] Although other people never take her seriousy, she is the apple of her father's eye at home. • 注:中英文常用不同的喻体表明相同的喻义,“掌上明珠” 与 the apple of one's eye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情 况我们一般应尊重各国文化和习俗,翻译时取目的语的固 定说法,而不必直译,这有助于将意思更有效地传达给读 者。the apple of one's eye 源自圣经《旧约》,当时人们 用 apple 指人的瞳孔。尽管瞳孔现在已经用 pupil 来表示, 不再是 apple 了,但这一用法却延续了下来。
1
11. [正] The professor is so terrible. • 注:有人认为第二句的意思是“这个教授很可怕”,其实 不然。英语中 terible 意思很灵活,例如:feel terrible 指 身体“不舒服”; The food is terrible 则是说食物“难吃 极了”。而第一句纯属中文式的表达。 12. [正] Beijing's winning the bid for the Olympics makes us excited. • 注:make one‘s blood boil 是指“激怒某人”,而非“使 人激动”。英语中“使人激动”的说法除了 make one excited,还有较为口语化的 make one’s spine tingle。 13. [正] Don't be fooled by their babbling. Nothing of the sort. • 注:原文中的“听”不能用 listen to 来表示,因为 listen to 指“听”的动作,而原文中的“别听”不是不让他 “听”,而是劝告他“不要听信”,因此,用 not be fooled by 才更达意。
13
形容词
This typewriter is indeed cheap and fine. 这部打字机真是物 这部打字机真是物美价廉。 He is a complicated man—moody, man— mercurial, with a melancholy streak.
他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 他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喜怒无常,反复多变, 有些犹豫寡欢。
The thesis summed up the new achievements made in electronic computers, artificial satellites and rockets.
22
• 增加承上启下的词
Yes, I like Chinese food. Lots of people do these days, sort of fashion. 不错,我喜欢中国菜。现在很多人喜欢中国 菜,这种情况算是有点赶时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