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之第九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课堂PPT)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教学课件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教学课件

在学前儿童的教学中,将语言学习与 认知发展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通过 教授基本的语言结构和词汇,帮助孩 子们建立坚实的语言基础,同时促进 他们的认知发展。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进行语言教学 ,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孩子们学习水 果的名称和特征时,教师可以准备一 些真实的水果,让孩子们通过观察、 触摸和品尝来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 方式。
06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案例研究
案例一:儿童的语音发展
• 总结词:儿童语音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发音器官的发育、儿童语音发展的规律 和特点、影响儿童语音发展的因素。
• 详细描述:儿童的语音发展是指他们从婴儿期开始逐渐学习发音和语音的过程 。这个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儿童的生理发育、语言环境和教育等。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语音发展经历了从混沌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儿 童的语音发展有其关键期,通常在出生后的几年内,此时儿童的发音器官处于 敏感期,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学习发音。同时,儿童的语音发展也受到家庭语 言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语音发展的过程中,儿童会经历几个阶段,从最初的 混沌发音到能够掌握大部分语音,再到能够清晰地发音和交流。每个阶段都有 其特点和发展规律,家长和教育者需要了解这些规律,为儿童提供适当的语言 刺激和教育。此外,儿童的语音发展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听力障碍、口 腔功能异常等,这些情况需要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词汇发展
详细描述
词汇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前儿童的词汇量逐渐增加,能 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需 求。
总结词:词汇发展是学前儿童学 习语言的关键,包括词汇的种类 、词汇的数量和词汇的意义等方 面。
词汇的种类:学前儿童逐渐掌握 不同种类的词汇,如名词、动词 、形容词等。

第二讲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 课件

第二讲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 课件

(2)完整句
• 儿童到2岁以后,逐渐能说出比较完整的句子。完整句的 数量和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到6岁左右,儿童98%以上 使用完整句。
• 完整句又可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陈述句与其他多种句 型(疑问句、祈使句等);无修饰句与修饰句。
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1)简单句 学前儿童简单句的比例较大。
(2)复合句
(四)不同词类词义的发展
• 1.形容词的掌握 • 2.空间方位词的掌握 • 3.指示代词的掌握 • 4.人称代词的掌握 • 5.量词的掌握 • 6.副词的掌握
三、学前儿童句型发展趋势
(一) 句型的 发展
(二) 语句结 构的变 化
三、句 子含词 量的增 加
(一)句型的发展
1.从不完 整句到完
整句
史慧中关于学前儿童词汇量的研究结论
年龄
3-4岁 4-5岁
5-6岁
词汇量 1730个 2583个
3562个
词汇增长 率
比3-4岁增长 49.3%
比4-5岁增长率为 37.9%
(二的 运用
(二)词类的扩大
1.学前儿童掌握各类词的顺序
实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实词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 儿童最初的句子是没有修饰语的,如“宝宝画画”“汽 车走了”。
• 2-3岁儿童有时出现一些修饰语的形式,如“大灰狼”“ 小白兔”。
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 儿童常用的句型除陈述句外,还有疑问句、祈使 句、感叹句等。
(二)语句结构的变化
1.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3.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2.从简单 句到复合

3.从无修 饰句到修
饰句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模仿发音
儿童通过模仿周围人的发 音,逐渐学会发出更多的 音节和单词。
理解语言
儿童开始理解简单的语言 指令,并能够根据指令做 出相应的动作或反应。
言语发生阶段和使用更多的单 词和短语。
简单句子
儿童开始能够说出简单的 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和 需求。
语法结构
儿童逐渐掌握基本的语法 结构,如主语、谓语、宾 语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结 构进行简单的交流。
提出促进学前儿童言 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分析影响学前儿童言 语发展的因素
言语发展的重要性
言语是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言语发展是评估儿童发展水平的重要 指标之一
言语发展对儿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 有重要影响
PART 02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
REPORTING
前言语阶段
01
02
03
简单发音
儿童开始发出简单的元音 和辅音,如“啊”、“咿” 等。
语音的发展
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
01
学前儿童逐渐能够辨别不同的语音,包括音素、音调和语音组
合等。
发音能力的发展
02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发音器官逐渐成熟,发音能力不
断提高,能够发出更加清晰、准确的语音。
语音意识的形成
03
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语音的存在,能够理解和运用语音规则,
如押韵、音节等。
词汇的发展
进儿童言语发展。
同伴交往
与同龄伙伴的交往有助于儿童 学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
高他们的言语水平。
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环境对 儿童言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包括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等。
PART 05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中存在 的问题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PPT课件

四、言语的功能 1、 交流功能 2、符号功能 3、概括功能
4
五、言语活动的特征
1、目的性 2、开方性 3、规则性 4、离散性 5、社会性 6、个体性
5
六、言语的种类 (一)对话言语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直接进行的言语交际
活动,是最基本的言语交际方式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语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什么是语言: 是音义统一的人类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 现象。
1
二、什么是言语 言语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与过程
2
三、言语和语言的联系 1、言语离不开语言,言语在语言的的规则中
才能进行 2、语言也离不开言语,语言只能在言语中才
能够存活
3
6
对话言语的四个特点 1、合作性 2、情境性 3、简略性 4、反应性
7
(二)、独白言语 由个人独租进行的言语交际活动 1、连贯性 2、缺乏支持性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书面言语 是一个人用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 1、展开性 2、随意性 3、计划性
23
对词义理解的趋势
1、首先理解意义比较具体的词汇,后来才理 解比较抽象概括的词汇
2、首先理解词的具体意义,以后才能理解词 的深刻意义
3、积极词汇逐渐增多
24
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语法的掌握 (一)、语句的发展
1、句型从简单到复杂 2、句子结构和词性从混沌一提到逐渐分化 3、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不严谨 4、句子结构有压缩,呆板到逐渐扩展和灵活
25
句子的理解: 句子理解的策略: 1、事件可能性策略 2、词序策略 3、非语言策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与孩子进行对话
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提问和回答问题,以促进孩子的语言 理解和表达能力。
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授正确的语音和语法
教授孩子正确的语音和语法规则,以避免发音和语法错误。
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鼓励孩子进行口语表达,如唱歌、朗诵、讲述等,以提高其口语 表达能力。
提供语言游戏和活动
通过语言游戏和活动,如猜谜语、讲故事等,激发孩子对语言的 兴趣和热情。
文化适应
学前儿童在学习跨文化语言时,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他们需要 了解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和社交礼仪,并尝试使用这些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
语言交互
学前儿童在掌握跨文化语言后,可以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他们可 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经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04
言语与语言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言语的基础,言语是语言的具体表 现形式。
言语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认知发展
言语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更 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思 想,从而促进其认知发展 。
促进社交技能发展
言语是学前儿童与他人交 往的重要工具,通过言语 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交技能 和经验。
促进语言习得
语法运用障碍
学前儿童在运用语法规则进行表达时存在困难,无法正确运用语法 结构。
05
学前儿童的言语教育方法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提供丰富的语言刺激
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语言刺激的环境,如讲故事、阅读绘本、 看电视等,以增加其对语言的接触和理解。
鼓励孩子表达
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而不是用哭闹或其他 非语言方式。
词汇理解障碍

学前儿童内部言语的发生和发展 课件

学前儿童内部言语的发生和发展 课件

(二)内部言语的发生
• 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发生的。 1.幼小的儿童没有内部言语
2.4岁以后,儿童开始学习用内部言语
• 据史蒂文森(T.R.Stephenson,1974)的研究,在 学前儿童完成选择和折叠布料的坚持性任务中,4岁左右 的儿童在工作过程所运用的语言,从公开转变为隐蔽。6 岁女孩说话(说出的语言)明显地减少。男孩发展比女孩 稍晚。但是,男孩的外部言语从2岁到6岁也随年龄的增长 而减少。
Thanks 平顶山 学前教育专业
三、内部语言的发生发展
• (一)内部言语的特点 • (二)内部言语的发生 • (三)自言自语
(一)内部言语的特点
内部言语是指不出声的言语。它是语言的一种 特殊形式。内部言语形式上的特点如下。
1.发音隐蔽 2.语句简略,不完整
• 内部言语更重要的是它在功能上的特点。 (1)内部言语是对自己的言语。 (2)内部言语更突出表现了自觉的分析综合和自 我调节功能。
(三)自言自语
• 自言自语出现在4岁左右。 • 维果茨基认为,这些语言用于指导儿童自己的 行为和思维,自言自语最终起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使得儿童能够解决思维和思考他们遇到的难题 。
维果茨基
儿童的自言自语有以下两种形式
• (1)“游戏语言” • (2)“问题语言”
儿童的自言自语有以下两种形式
(1)“游戏语言” 这种语言的特点是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 情感和表现力。儿童一面做各种游戏动作,一面 说话,用语言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
• 总之,随着儿童语言的发展,语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 作用越来越大。事实说明,积极词汇比消极词汇对儿童心 理活动和行为的概括和调节作用大。
• 1岁半-2岁时,语言调节作用持续的时间很短。 • 比如:问一个这年龄的小孩;“哭好不好?”答:“不 好,我不哭。”问:“自己去玩好不好?”答:“好。” 可是,刚转身要去玩,又哭起来了。 • 3岁,特别是四五岁以后,语言的自我调节作用明显加 强。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ppt课件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ppt课件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帮助儿童提高社交 技能,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个案分析
案例介绍
0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案例,介绍其基本情况和
主要问题。
评估结果
02
展示对该儿童的言语发展评估结果,包括其言语能力、词汇量、
语法等方面的表现。
干预过程与效果
03
详细描述对该儿童采取的干预措施及其实施过程,并展示干预
对话能力
学前儿童能够与他人进行简单的对话, 并逐渐学会在对话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想法。
03
影响学前儿童言语
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
家族语言背景
家庭语言环境对学前儿童言语发展 具有重要影响,包括家庭成员使用 的语言、语言习惯等。
遗传基因
研究表明,某些基因与语言能力的 发展有关,这些基因可能会影响儿 童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发 展。
式。
语法规则掌握
学前儿童逐渐掌握语言的语法规则, 如主谓一致、时态和语态等。
语言表达准确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语言 表达越来越准确,能够使用正确的 语法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口语表达能力发展
叙述能力
学前儿童能够叙述简单的事件和经历, 并逐渐学会描述更为复杂的事情。
语言组织能力
学前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逐渐提高, 能够有条理地组织语言并清晰地表达 自己的想法。
特点
语音发展
01
02
03
语音辨别能力
学前儿童能够逐渐分辨不 同的语音,包括音素、音 调和语速的细微差别。
发音准确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 童的发音逐渐准确,能够 掌握大部分语音的发音规 则。
语音模仿能力

最新学前心理学之第九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概要1ppt课件

最新学前心理学之第九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概要1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 【研究分析】给9个月的婴儿看“狼”和“ 羊”的画片。每当出示“羊”时,就用温 柔的声音说“羊,羊,这是小羊”,而出 示“狼”时,就用凶狠的声音说“狼,狼 ,这是老狼”。若干次以后,当实验者用 温柔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 就会指画着羊的图片,反之亦然。这时, 实验者突然改变说话的语调,用凶狠的声 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毫不犹豫 地指向画着狼的图片。这说明了什么?
(三)内部言语 • 内部言语是个体内心“无声的言语”,通常我们思考问题
时候所运用的都是内部言语。内部言语的存在也是抽象逻 辑思维存在的一个标志。
• 具有三个特点:隐蔽性;片段性;压缩性。
• 三、言语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一)学前期是个体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 学前期是个体一生中言语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 3岁就能掌握800~1000个词汇,到6岁就发展到能掌握 3000~4000个词汇,在幼儿期词汇量增加速度比较迅速。
• 语言表达能力也明显增强,幼儿在入学前已经能够比较系 统、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言语发展的重要作用
1、促进学前而的认知发展 (1)有利于认识范围的扩大 (2)有利于对认知活动的调节 (3)有利于认知能力的提高
在成人的教育下,婴儿渐渐能够把一定的语音和某个具体 事物联系起来,用一定的声音表示一定的意思。虽然此时 他们能够发出的词音只有很少几个,但毕竟能开口说话了。
(二)前言语阶段的言语感知理解
• (1)语音知觉能力的准备
• 婴儿对言语刺激是非常敏感的,出生不到10天的儿童就 能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并对语音表现出明显的“偏爱”。 近期的研究又发现,几个月的婴儿还具有了语音范畴知觉 能力:能分辨两个语音范畴之间的差别(如“b”和“p”), 而对同一范畴之内的变异予以忽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语言
言语
是交际、思维的工具 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是社会现象,具有较 心理物理现象,具有

大的稳定性
个体性和多边性
研究语言的科学是
言语活动则是心理
语言学
学的研究对象
离开语言这种工具,人就无法表达自己

的思想或意见,也就无法进行交际活动;
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因为任何一种语言

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其
(3)模仿发音——学话萌发阶段(9~12月)
这一阶段,儿童所发的音明显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 音调也开始多样化,四声均出现了,听起来很像是在说话。 当然,这些“话”仍然是没有意义的,但却为学说话做了 发音上的准备。
这一阶段,近似词的发音更多,同时,儿童开始能模仿成 人的语音。这一进步,标志着儿童学话的萌芽。
第一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概述
一、概念 (一)语言 • 语言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 通常讲的语言一般包括音、形、义、词汇、语法
等要素。 • 语言是以字词为基本结构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
则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语言有下列基本特性: 生成性;结构性;语义性;社会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的工具
在成人的教育下,婴儿渐渐能够把一定的语音和某个具体 事物联系起来,用一定的声音表示一定的意思。虽然此时 他们能够发出的词音只有很少几个,但毕竟能开口说话了。
(二)前言语阶段的言语感知理解
• (1)语音知觉能力的准备
• 婴儿对言语刺激是非常敏感的,出生不到10天的儿童就 能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并对语音表现出明显的“偏爱”。 近期的研究又发现,几个月的婴儿还具有了语音范畴知觉 能力:能分辨两个语音范畴之间的差别(如“b”和“p”), 而对同一范畴之内的变异予以忽略
• 看图讲述时,前者能说:“这是春天的一个睛朗的早 晨, 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在公园的中央,有一个大花 坛, 花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 的、 有粉的,多美丽!”
• 而后者,绝大多数只能说:“这是早晨,天上有云 彩。”“公园里种着各种颜色的花,真好看。”
讲这两句话进行比较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 【教学目的】 •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的趋势和
发展阶段,把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以及学前 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特点。
• 【重点难点】 • 重点: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 难点: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
• 谈“孩子大了,自然会说话”
孩子出生后,只要他的大脑和言语发音器官、 听 觉器官都健全、完善,并且是生活在人类社会 之中。可以经常与成人交往,那么即使没人有意 识地教他们,他们也能学会说话。古代的孩子是 这样,现代的孩子也是这样;城市的 孩子是这样, 农村、山区的孩子也是这样,这是事实。
(三)内部言语 • 内部言语是个体内心“无声的言语”,通常我们思考问题
时候所运用的都是内部言语。内部言语的存在也是抽象逻 辑思维存在的一个标志。
• 具有三个特点:隐蔽性;片段性;压缩性。
• 三、言语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一)学前期是个体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 学前期是个体一生中言语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 但是, 孩子生活在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时 代、地区,生活在给予他 们语言训练多少 不同的家庭、幼儿园,孩子的言语发展水 平 是不同的,这也是事实。我们曾对城市 和农村幼儿园的中、 大班幼儿,进行过言 语发展水平的小测查,结果表明:从词 汇 看,城市幼儿园的幼儿,远较农村幼儿园 的幼儿丰富、生动 .
例如:妈妈叫皮皮起床:“快点起来!公鸡都叫好几遍了!” 皮皮说:“公鸡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母鸡。”
(二)言语
• 言语是个体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 与其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
• 听、说、读、写的活动都属于语言活动。
• 语言活动为人类所特有,是在个体身上进行的活动,是一 种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
2、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1)有利于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2)有利于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准备 0~1岁是婴儿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又称为前言语阶段 婴儿的发音准备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 (1)简单发音阶段(1~3月) • 新生儿因呼吸而发声,哭是儿童最初的发音。新
(2)连续音节阶段(4~8月)
这一阶段,婴儿明显变得活跃起来。当他吃饱、 睡醒、感到舒适时,常常自动发音。发出的声中, 不仅韵母增多,声母出现,而且连续重复同一音 节,如a-ba-ba,da-da-da等,其中有些音节 与词音很相似,如ba-ba(爸爸),ma-ma (妈妈)等。父母常常以为这是孩子在呼喊他们, 感到非常高兴。其实,这些音还不具有符号意义。 但如果成人利用这些音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就可 以形成条件反射,使音具有意义。
交际工具的作用。
二、言语的种类
(一)外部言语
1、口头言语
• 口头言语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音信息来表达思 想感情的言语。可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 3岁以前儿童的言语基本都采用对话形式。随着年龄的增 长,其独立性和认知都有一定的发展后,儿童能够清楚的 讲述自己的经验 。
2.书面言语
• 书面言语是借助于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的 言语。
语音范畴知觉在言语理解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不能分辨不同的语音(两个范畴之间的差异)自 然无法理解词义,但如果不能忽略同一语音范畴 内的各种变异(如说话个人发音的差异等),语 音便不再具有稳定性而成为因人而异的不可理解 的东西。
生儿哭声中,特别是哭声停止的时候,可以听出 ei、ou的声音。 • 2个月以后,婴儿不哭时也开始发音,当成人引 逗时,发音现象更明显,已能发出ai,a,ei等音。 发这些音不需要较多的唇舌运动,只要一张口, 气流自口腔冲出,音也就发出了。这与儿童发音 器官不完善有关。 • 这阶段的发音是一种本能行为,天生聋哑的儿童 也能发出这些声音。
• 3岁就能掌握800~1000个词汇,到6岁就发展到能掌握 3000~4000个词汇,在幼儿期词汇量增加速度比较迅速。
• 语言表达能力也明显增强,幼儿在入学前已经能够比较系 统、连贯的表1、促进学前而的认知发展 (1)有利于认识范围的扩大 (2)有利于对认知活动的调节 (3)有利于认知能力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