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介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介绍.doc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介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介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
大学开设一门学科专业,下面为大家介绍该专业主要学习课程和培
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根本理论、
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
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受到应用根底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
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
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根本技能。
主要课程: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
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情理、水资源计
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般安排10-20周。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
2、掌握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根本理论和根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如地理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
原理和方法;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政策,熟悉环境保护、可持续开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开展;。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代码:070502),原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业代码:070702),是于2005年正式获批招生的,一直以来坚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扎实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现状、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了解国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国家政策和法规;2.掌握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观测、分析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验设计、操作、分析、归纳、整理能力与学术交流的能力;3.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4.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5.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能力和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3-6年。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城市、乡村环境的重要工作。
它既
确保了城乡的全面发展,又有效的保护了城市和乡村环境,并保障了其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城乡规划管理的核心任务是维护城乡的生态环境,整体规划城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
环境。
综合部门应该相互配合,协调和完善城乡环境规划设计、健康环境保护、文化环境
建设和资源利用,积极发展城市工业并使之利用环境绿色化,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确保
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管理、信息化管理、地方政府管理、城市绿化、景
观建设等。
规划管理要建立依据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制定城乡规划,遵循综合考虑、合理规划、有效施行的基本原则;信息化管理要建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推动城乡规划管
理以信息化方式实现智能关联;地方政府管理要加强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以便为城乡规
划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城市绿化要利用实际做到城市轮廓、线状、人造景观、生态网络
均衡发展;景观建设要遵循先治理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城乡景观的有序建设。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全局性之宏伟任务,也是德沃夏克称之
为“大科学”,涉及到政策制定、技术运用及社会价值取向等诸多学科相关领域。
面对宏
观与微观、物理学与社会学并行运作的复杂情景,地理学开展的科学研究,有力地为城乡
规划管理提供了建设性的支撑。
未来,地理学家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其研究方法,重点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战略,以促进城乡规划管理的持续改善。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他关注着人类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从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资源环境
资源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的难题,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压力和环境污染也在加剧,为了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目前,我国的资源能源短缺,消费水平过高,能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在资源领域,我们需要推广资源有效利用技术、加强主体责任意识。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环境恶化严重的区域,必须采取行动进行治理。
城乡规划管理
城乡规划管理是建设现代城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关注的是城市的人文环境、安全、舒适和整体生态环境等。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但是也面临着有很多问题,比如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建设过于浪费资源、城市卫生不良等。
因此,为了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我们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提高城市布局合理性和城市管理效率。
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建设城市绿地、增加城市水源和水污染治理和管理。
总结
在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领域中,我们需要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要求我们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城市化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不断推动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的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需要注重相关科技的研发,提高科技的普及和应用水平,来确保人类的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该专业分三个方向A地理教育B环境科学C GISA就是地理老师B就是去环保局城建方面的单位C主要是电脑操作,卫星测绘遥感等。
A比较累,C很辛苦,B学的是皮毛,就看将来怎么就业了。
这个专业如果考研还是很有前途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规划管理、环境信息管理)环境规划管理方向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分析和解决问题,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环境咨询的各项基础知识的人才。
在校期间将系统学习环境规划与管理学及其有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微机应用、环境规划制订与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毕业生能够从事企事业、城乡、区域(含流域、近海)的环境规划与管理及其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成为高级环境规划、技术咨询与管理人才。
课程设置:高等数学、统计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生态学、管理学基础、环境化学、自然资源学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产业与交通规划、土地利用与管理、城市规划原理、气象学与水文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实践实训:我校拥有可供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及实践、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的实验室,并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满足我校环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开展的环境相关技能的岗位认知实习、相关课程实践、学生毕业实习等方面的实训要求;同时还与多个环境规划管理相关的企业建立联系,以满足学生到企业参观和实习实训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
学生在校期间将完成如下实习实训课程:基础制图、GIS操作、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作、文献检索、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就业去向:毕业生适宜到中央相关管理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各地方省、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有关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各级学校等从事环境管理、城乡环境规划管理、环境教学等工作,到冶金、化工、石油、煤炭等企业和各类环境咨询公司、环境监测公司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相关工作,学生在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后可以参加环境规划师的职业资格考试,以增加在该领域内的竞争力。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简介

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简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办于2002年,2003年开始正式招生。
现有教师11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5人。
有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7人。
有多名教师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省科学院基金项目、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等20余项,获省市级科技奖励3项,在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出版教材4部,在《地理研究》、《经济地理》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学校教学大赛一等奖和黑龙江省教学课件大赛三等奖等奖励。
该专业下设自然地理实验室和计算机综合实验室,已经形成了国家测绘局黑龙江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实习基地等稳定的实习基地。
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掌握并运用现代地理学理论和“3S”技术,具有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与管理、城乡建设与规划管理、房地产评估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截止到2009年,已经毕业的184名学生中,考取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院校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硕士研究生31人,30余名学生通过公务员考试等途径到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大连市旅顺口国土资源局、黑龙江地质调查总院、伊春市城乡规划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规划局、宁夏贺兰县城建局等国土、城乡建设和规划部门工作,其他大数学生毕业后到深圳市长城物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新天地人和公共设施有限公司、大庆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国源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哈尔滨华地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事专业工作。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专业介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它涉及资源与环境管理、城市规划与设计、乡村规划与设计、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环境资源管理能力和城乡规划设计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方案。
二、专业特点1. 多学科交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融合了地理学、环境科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等多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具备综合的跨学科素养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导向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调研、规划设计竞赛、实习等形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城乡规划与管理中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利益,为社会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专业课程1. 自然地理学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地球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学生提供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知识。
2. 城市规划原理学生将学习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规划方法和实践经验,了解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城市规划的方法和原则。
3. 乡村规划与设计这门课程主要讲授乡村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对乡村发展和乡村规划设计的理解和能力。
4.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这门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原理和方法。
5. 区域发展与规划学生将学习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了解区域发展的规划思路和方法。
四、就业前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规划设计院、环境保护机构、房地产公司等单位就业。
主要职业方向包括城市规划师、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专员、乡村规划师、环境影响评价专员等。
另外,随着我国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需求的不断增加,该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
五、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的专门人才:1. 具备扎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2. 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具备规划设计和项目管理的能力;4.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协调沟通能力;5. 具备可持续发展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资环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学制四年)The Specialty of Resources,Environment & UrbanPlanning Management一、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能适应信息化、市场化及现代化的时代发展趋势需要,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为主线,拓展城镇规划、旅游区域规划同时兼顾工程技术、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面,并且使学生受到城市规划、城镇设计以及计算机应用及辅助设计等的基本训练,因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也是培养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范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社会发展需要或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建筑、规划设计部门;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园林部门与旅游景区、相关专业院校及科研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范围:1、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了解相近专业如地理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旅游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3、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政策,熟悉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4、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旅游区规划与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6、具有较强的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三、就业方向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行政与企事业单位;旅游行政管理与企事业单位;相关专业教学与科研单位。
四、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地质学基础、自然地理学、旅游资源学、经济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生态学、遥感概论、区域分析与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地图与测量、GIS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原理、环境及资源规划与评价、城市经营与管理、旅游景区管理、可持续发展导论、旅游规划原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专业初识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
它涉及地球自然科学、资源环境科学、人文科学、经济学、城乡建设规划、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是一个新兴的专业。
其目的是为了适应近年来城市建设、房地产业、旅游业等方面飞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门人才。
学业导航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基本技能。
主干学科
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
主要课程
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
发展前景
在我国,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被作为基本国策提
出。
三者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纲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者的联系又十分紧密。
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解决资源的使用,环境的保护。
所以出现一个将三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专业是非常必要的。
本专业有很好的发展和就业前景。
学生潜质
考虑事情细致周全,具备很强的统筹规划能力和管理能力。
热衷于城市总体规划,关心城镇区域规划,常听城镇发展的报道。
希望到自然保护区考察,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了解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区域,渴望了解国土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等。
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制图、建筑设计、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掌握对城乡空间组织进行研究和规划设计,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熟悉有关城乡资源与环境、城镇建设及规划管理的政策法规的专门人才。
职场纵横
主要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工作,还可以到国土局、环保或其他政府部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