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结核病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及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分析和护理

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分析和护理
【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分析和护理方案。方法 对笔者所在 医院手指的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
验组和 对照组 , 试验纽 准确分析 患者心理病进行护理干预 , 对照纽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组,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0 0 ) P< .5 。结论 量 改善 患者的预后 。 试验组 的 S S以及预后相 关评分均 高于对 照 A 围手术期 对患者的进行 准确 的心理分析 和 实施 护理 干预可 以明显 的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
例阑尾切除术 6 例 , 0 大隐静 脉 曲张术 2 例 , 1 胃癌 切除 术 4 , 5例
乳腺 癌根治术 2 。将两 组患者 随机分 为试验 组和对 照组 , 8例 试 验组 患者进行准确的心理分析并实施护理干预 , 照组 采用常规 对
护理 , 两组患者在治疗 前年龄 、 性别 、 手术类 型大小 、 手术 类型 , 所有 的患者 在手术 前 手术 中以及手术后都会 出现不 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 手术 患者 由于 缺乏对疾病 和手术相关专 业知识 的理解 以及不能 预估术后 并发 症 和后遗症等对工作 和生活造成 的影 响都 是患者产 生心理 问题 的原因。心理学 研究 发现 , 体疾 病可 导致患 者 的情绪 发 生 障 躯
果显示 两组 患者 的生 活质量评 分有 明显差 异性 ( P<00 ) 表 明 .5 ,
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
后生活 质量 , 改善患者的预后 。 表 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
术医师 、 麻醉师等的详细情况 。要对患者讲 解其 手术 过程 的大致
2 , 4h 给患者输 完液体前 , 必须严格 检查液体 质量 , 使用输 液器具 及静脉高营养液瓶或袋 , 2 更 换一 次 , 注血液制 剂及脂类 每 4h 输

肺结核患者常见心理障碍及护理教育效果分析

肺结核患者常见心理障碍及护理教育效果分析
变 被 动 学 习为 主动 学 习 , 既有 利 于 保 持 学 习 的 持 久 性 , 又有 利
措施 , 效果逐渐显现 。 护士主动服务 意识增强 , 等待治疗时间缩
短 , 理服务更加 周到和人性 化 , 护 患者得 到的相关信 息更加 丰
富 , 患 关 系 更 加 和 谐 目 医 。
活动后按 每月 l 份共 9 5 0份满意度调查 表进行发放 , 回收
于提 高整体护理水平。 要培养护士强烈 的责任心 、 耐心和细心 , 做到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 早处理。利用每个 月 2次的工休 座 及
8 , 7份 回收率为 9 . 对 护士技术操作不满意 明显下降 , 66 %。 总满
意度 为 9 .%, 34 比活动前提高 了 1 . 02 %。
3 讨论
f lea d c rt f c, o f n u ai e e e t a d we e c mp r d wi e c n rlgo p Re u t I t re t n g o p i eme tls t , i v n r o a e t t o t ru . s l h h o s n ev n o ru n t n a t e i h a q a t f i , d c rt ee e t s s nf a t et r a h e c n r l r u ,h i e e c u l yo l e a u a v f c wa i ic l i f n i g i n yb t t nt o to o p t e df r n ewa tt t al i i c t eh g ss i i l sg f a a sc y n n
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的同时 , 实施护理教育 , 包括心理干预 、 指

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期 .减 少 术后 并 发 症 。
【 关键词】 围手术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理状 态;护理
中图分 类 号 :R 7 43 文献 标 识码 :A d i 0 99jsn17 — 6 92 1 . .40 o: . 6 /i . 4 4 5 . 1 913 13 .s 6 0 0
Efe t fP y h l g c l r i g o e i p r t e P t n s f cs o s c o o i a Nu sn n P ro e a i a i t M e t l t t v e na a e S L iu IL h a
s nf a t i ee c f rsrey f 00 ) C n ls n T ep y h lg a n rigo ei ea v a e t me t t eh sp s i i ic n f rn e a e ug r P< .5. o c i h sc oo i l u s n p r p rt e p t ns na s t a o iv g i d t u o c n o i i ’ l a te
例 、在校学生 3 、公 务员 1 例 。文化 程度 :初中以上文化 例 1
术前 南手术巡 回护士负责术前访视 ,了解患者 的基本情况
程度 l 6例 ,初 中 以下 文 化 程 度 1 5例 ; 甲状 腺手 术 3例 ,腹 部 和 心 理 问 题 ,根 据 患 者 的各 种心 理 需 求 .采 取 不 同程 度 的 心 理
s r ia ai n s r a d ml ii e t b e v t n g o p a dc nr l o p T et o p r ie o v n in l a eme s r s u g c l t t we er n o y d v d d i o o s r a i r u n o t u . h wo g u s p e n o o g r r we eg v n c n e t a r a u e , o c wh l e 3 a e f b ev t n g o p we eg v n s p o t ep y h t e r y a d s l r l x t n ta i g a e s met e o ea d a e i t c s s s r ai u , ie u p r v s c o h r p n ef e a ai i n t h a i b f r n f r eh 1 o o o r r i d - o rn t me t s r e y a d t e3 a e f o t l r u r n y gv n r u ie n ri gc r , o o s r e a d c n r s et o g o p ’ n it , e r si n u g r , n 0 c s so n o o wee o l i e t u s a e t b e v n o t t u s a x ey d p e so h c r g p o n n a t w r h s o e s u t n b f r d a crs  ̄e . s l T e S c r n h DS so ea trs r ey we esg i c n l we h o eb f r c r i ai eo a fe u r Re u t h AS s o ea d te S c r fe u g r r i n f a t l t o e n y s i y o rta t s eo e n h

当代中国农民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与护理干预论文

当代中国农民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与护理干预论文

当代中国农民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摘要】现代社会中很多农民由于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

他们患病后会出现与其他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正转向以病人为中心。

通过运用整体护理,根据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一般心理支持与指导、行为控制技术、有效的护患沟通方法,可使病人在围手术期安全的渡过难关,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

通过系统的护理能对同一类疾病的手术总结出规律性,提出问题,找出护理工作的重点所在。

同时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贯彻于访视的始终,大大缓解了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紧张和焦虑状态。

如何做好农民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疾病恢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如何对农民这一特定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中国农民;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对2012年1月-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304例农民工患者,进行心理调查与评估。

1.2方法采用交流及问卷调查法,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就诊原因、婚姻状况、经济情况、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护理的需求等。

2结果304农民工患者年龄为7-70岁,其中已婚116例,占38%;男性244例,占81%;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22例,初中136例,小学140例,文盲6例;汉族236例,少数民族68例,因打架、车祸、工伤、自残等原因致伤急诊入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占82%,因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胃肠道穿孔、嵌顿疝等疾病急诊入院的患者占14%,其他需择期手术患者占4%。

304例患者中焦虑情绪者占84%,孤独自卑者占65%,恐惧者占47%,抑郁绝望者占8%,5%患者有敌对攻击性,每例都存在2种以上的心态,部分5种心态同时存在。

3讨论患者心理分析:①焦虑是一个人感受到威胁时而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与对疾病的认知缺乏;害怕疼痛以及术后各种不适感;疾病突发对患者生命的威胁;各种抢救治疗和医疗护理操作;担心经济负担等有关。

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145例论文

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145例论文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145例关键词围手术期患者紧张焦虑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整个护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体现在围手术期的患者身上,为了帮助患者适应手术,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心理负担,使患者在手术前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减少患者术前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从而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本文分析145例围手术期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的主要原因,实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旨在缓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2011年收治围手术期患者145例,男89例,女56例,年龄22~76岁。

其中甲状腺囊肿36例,乳腺癌31例,胆结石36例,胆囊炎5例,腹股沟斜疝24例,胃癌6例,肝癌5例,直肠癌2例。

145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平均住院16天康复出院。

术前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手术前患者一般都有焦虑和恐惧心理,手术虽然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对于患者来说,非同小可,顾虑重重,认为自己得了较为严重的疾病,常常会对此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引起这种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对所患疾病和手术治疗缺乏正确认识;患者听到过关于手术失败或发生事故的事例;诊断未明,不了解自己疾病性质和预后;医务人员、医疗环境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刺激等。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怕疼痛、怕出血,担心手术和麻醉意外,手术不顺利和术后出现并发症或后遗症等。

是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

女性多于男性,尤以初次住院或初次手术的患者更为多见。

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1术前心理护理:查看病历,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素质情况、基础疾病等。

向患者介绍自己,初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介绍手术须知,并逐个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及重要性,如告诉患者术前摘除饰品及假牙是为了安全用电刀,尽量从对患者有利的角度出发,让患者更容易理解,觉得护士这样做都是为了自己好,并主动配合。

向患者介绍麻醉方法,因大多数患者对麻醉存在顾虑,甚至有家长担心麻醉后对小儿智力会产生影响,可以现身说教,向同病室的手术患者了解麻醉后的感受,并嘱其在麻醉术前访视时详细询问麻醉师,让患者放心。

腰椎结核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论文

腰椎结核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论文

腰椎结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摘要】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腰椎结核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

全部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围手术期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和护理方法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抗结核药物和营养支持治疗,并择期行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于患者入院后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对其进行腰椎结核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此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尽量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

帮助患者了解腰椎结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2]。

术前应用抗结核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深呼吸等呼吸道功能训练、床上排便训练等。

嘱患者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水。

搬动患者时采取三人平托法,分别托住患者头颈部、腰臀部和双下肢,注意保持患者身体不发生扭曲。

术中及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手术完成后患者均于重症监护室,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

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送回病房。

术后嘱患者睡于硬板床上,取平卧位6h以减轻伤口张力,缓解疼痛。

之后每2h帮助患者翻身1次,注意呈轴式翻身,勿扭曲腰部,防止脊柱二次损伤或内固定松动。

术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0d。

20d后可于硬质腰围保护下进行活动[3]。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如发现敷料有渗出,记录渗出液性状和范围,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

翻身时注意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或脱出。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论文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论文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收集老年骨科患者110例,进行术前、术后护理。

结果:经过术前、术后针对性护理,患者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康复良好。

结论:针对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采取有效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21-01老年骨折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骨折后长期卧床,出现忧郁孤独、烦躁不安等心理。

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针对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预防措施,成为骨科护理人员的重点课题。

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110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住老年骨折患者110例,其中男76例,女34例;年龄60~69岁66例,70~79岁24例,80岁以上10例。

平均年龄70.4岁。

110例患者中:股骨颈骨折6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胫腓骨骨折11例,踝部骨折5例。

伴有高血压25例,糖尿病者3例。

2术前护理2.1一般护理:禁烟、禁酒。

常规检查血、尿、粪便常规、出血凝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核磁共振等,禁烟。

指导患者在床上大小便,深呼吸锻炼肺功能,难以入眠患者,给予适当镇静药物保证睡眠。

术前对老年患者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深入病房详问病史,仔细检查和观察,正确估计手术耐受力,警惕潜在疾病发作和及时发现加重并发症的因素。

2.2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日渐衰老,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自己独立生活常常感到自豪。

但因意外伤害造成肢体活动受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心情非常沉重。

常常会出现,忧郁、不安、烦躁、易怒,对生活、治疗悲观,不愿配合治疗。

我们结合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1)稳定情绪,争取合作。

围手术期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护理论文

围手术期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护理论文

谈围手术期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176-01【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治疗及护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根据骨性关节炎特点,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饮食指导;术后除观察术肢情况外,加强早期股四头肌肌力和关节活动的功能锻炼。

结果: 所有患者满意手术效果,膝关节肿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术后未出现关节内血肿、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围手术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护理体会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关节僵硬为特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1]。

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并辅以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本组共117例(132膝),男68例,女49例。

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0岁。

左膝60例、右膝42例、双膝15例。

所有的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痛,活动受限,关节肿胀、压痛,根据骨关节炎诊断标准[2]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连续硬膜外麻醉,大腿根部上止血带,采用关节镜系统,依据软骨退变情况、滑膜增生程度、骨赘的位置、对关节活动的影响、结合术前膝痛的固定位置,决定清理的范围及程度。

清理结束后用至少3 000 ml生理盐水灌洗关节腔。

手术处理完毕,不放置引流,放尽冲洗液,缝合伤口后即以透明质酸钠2 ml行关节腔内注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以后每周行关节腔内注射1次,共注射5次。

术后随访18个月(10~ 24个月),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膝关节肿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未出现关节内血肿、感染及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2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膝骨关节炎一般病程长(本组6个月~10年),受累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明显,生活自理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常有间歇性剧痛发作,这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要求改善功能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同时又顾虑重重,担心手术是否成功,膝关节功能能否恢复,患者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波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结核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吉林九台130500
【关键词】:骨科;结核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34-02心理护理是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措施,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的护理方式。

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正确理智地面对疾病,缓解或消除因疾病所带来的不良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骨科结核病患者手术前后心理护理作简要总结。

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住院骨关节结核患者60人,男34人,女26人。

其中脊柱结核42例,髋关节结核10例,膝关节结核3例,肘关节结核3例,踝关节结核1例,腕关节结核1例。

患者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38.6岁。

入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20.7天。

2.方法
对所有入选患者从入院即开始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治疗方案的理解程度、社会支持情况等,根据情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

确定手术方式后,即开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直至患者出院。

在手术前、中、后分别进行简要心理评估,了解心理护理的效果,并随时调整护理方案。

3.护理
3.1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在疾病的影响下,患者大多较为痛苦,
这种痛苦即表现为生理方面的痛苦,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心理方面上。

一旦患病,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落差,多表现为消极、痛苦、灰心、焦虑等,此时更加需要家人和社会的理解和安慰,作为需要陪伴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医护人员来说若能及时了解并掌
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全面细心的心理疏导,将极大程度地改善治疗的效果,促进康复。

相关研究表明结核病患者最为敏感的应激源是麻醉手术,过重的心理负担使机体出现应激反应,体内血浆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增高,造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机体需氧量增加,造成冠脉血流减少,进而引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更加严重的反应。

这些改变严重影响了手术的进程,更有甚者无法进行手术。

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针对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于手术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心理疏导是心理护理重要的组成部分。

患者术前常会出现如下心理压力,首先是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不信任。

面对周围陌生的环境以及陌生的医护人员,多数患者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排斥心理,对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以及医护人员的责任心表示怀疑。

其次是不可避免的焦虑和恐惧。

手术是伤害性的治疗过程,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往往惧怕手术所带来术后疼痛;同时任何手术以及麻醉方式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性,可能会出现一些没有估计到危机,面对这些风险患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心理负担。

第三是对
疾病认识不足或缺少必要的医学常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有关结核病以及结核病手术治疗方面的知识,当面对自己患了结核病并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患者通常会将疾病想象得过于严重,从而产生了悲观、恐惧和焦虑的心理。

护理人员需通过与患者谈心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初步评估,针对患者产生心理压力的可能的原因也要针对性地进行护理,主要方法有:
3.2.1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通过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平易近人的态度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一方面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身心状况,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信任感。

面对病人的疑问要给予耐心而全面的解答。

通过实际行动使患者感受到关爱、体贴和尊重。

3.2.2消除焦虑恐惧。

术前的恐惧和焦虑,必然会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

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

当发现患者过分焦虑恐惧时,可请同科室已经治愈的患者与其进行交流,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同时护理人员还可向患者推荐一些放松心情的方法,如:散步、腹式呼吸、欣赏轻松愉快的音乐等。

通过分散注意力达到改善情绪、消除焦虑恐惧的效果。

3.2.3介绍相关医学知识。

在术前向结核病患者介绍一些与结核病以及手术治疗相关的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方式进行解释。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手术的过程以及治疗后的效果,同时对手
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介绍,分析异常情况出现的概率以及针对这些意外情况我院有哪些应对措施。

使患者对疾病有基本的认识,能够正确看待手术的风险,消除疑虑。

使患者由被动地接受治疗转变为有足够的勇气、信心和知识战胜疾病。

3.3手术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整体护理的宗旨是要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全过程的进行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大多将注意力和工作重点放在了治疗上,和忽略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即将进行手术,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氛围极为敏感,印象又深刻,此时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无助感达到极限。

应注意加强心理护理在手术过程中的延续。

患者在心理护理人员的陪伴下进入手术室。

局麻患者尽可能做到全程陪伴,全麻患者可陪伴到麻醉生效后再离开。

局麻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清楚的意识,故手术开始后应继续进行心理护理。

术中患者可通过声音和感觉来感知环境,应注意保持安静的环境氛围以及适宜的环境温度;心理护理人员可通过触摸患者的手使患者感觉到支持和关怀,感觉到温暖的支持,进而树立起坚强的信念;手术期间可通过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以及其他不适的感觉与患者进行交流;还可采取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恐惧心理;整个手术过程中术者可将手术进展情况告知患者,使患者感到安心。

如即将进行的操作可能会带来疼痛或振动等不适感觉时应及时告知患者,让患者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应注意用语措辞,避免窃窃私语,以
避免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

3.4术后的心理护理。

患者手术结束后返回病房接受术后治疗直至痊愈出院的这一段时间应进行术后心理护理,此阶段心理护理的目的是减轻术后痛苦,尽快恢复生理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在被告知手术顺利结束后,之前的紧张和焦虑的心情会一扫而光。

但随着手术麻醉药效的消失,首先要面对术后疼痛的问题,疼痛是手术治疗后最为常见的不适反应由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烦躁,告知患者这些都是术后不可避免的正常反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适当的方式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安心,坚强的度过疼痛阶段,必要时可给予药物进行止疼。

另外由于害怕刀口撕裂,患者不敢下床活动,有的患者甚至不敢喝水进食,增加了新的心理负担。

护理人员应详细介绍术后活动的好处以及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尽早下床活动。

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术后心理疏导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4.结果
本组60例骨关节结核手术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和最佳的心理状态,出院时无不良情绪反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心理护理效果。

5.结论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护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认可和重视。

心理护理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应用空间。

它不仅仅只适用于骨科结核病手术患者,同时适用于所有的患者群体。

适时的发现并进行心理压力疏导,发挥着药物治疗和医疗手段治疗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随着现代人们对健康需求水平的提高,给心理护理
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还应加强心理护理方面的培训,多多实践,总结经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