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转换和增压油缸
气液转换器原理

气液转换器原理
气动系统中常常使用气液阻尼缸或液压缸作执行元件,以求获得平稳的速度,因此就需要一种把气信号转换成液压信号输出的装置,这就是气液转换器。
常用的气液转换器有两种:一种是气液直接接触或带活塞、隔膜式,即在一筒式容器内,压缩空气直接作用在液面多为液压油上,或通过活塞、隔膜作用在液面上,推压液体以同样的压力输出至系统液压缸等。
如图所示,压缩空气由输入口1进入转换器,经缓冲装置2后作用在液压油面上,因而液压油即以压缩空气相同的压力从转换器输出口3输出。
缓冲装置2用以避免气流直接冲到液面上引起飞溅,视窗4用于观察液位高低,转换器的储油量应不小于液压缸最大有效容积的1.5倍。
另一种是换向阀式,即是一个气控液压换向阀。
后者气液不接触,可防止油气混合,且输入较低压力的气控信号就可以获得较高压力的液压输出,放大倍数大,但需另外配备液压油源,应用不如前者方便。
气液增压缸原理

气液增压缸原理气液增压缸是一种利用气体和液体的压力转换原理来实现工作的装置。
它主要由气缸、活塞、液压缸和液压缸活塞等部件组成。
在工业生产中,气液增压缸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艺装备中,其原理和工作过程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自动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气液增压缸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和液体的压力转换关系来实现力的放大和传递。
当气缸内充入压缩空气时,活塞受到气压作用而向前运动,推动液压缸活塞产生液压力,从而驱动液压缸的工作。
在液压缸活塞上,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液压力被有效放大,从而实现对工件的高效力传递和控制。
气液增压缸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首先,气体的压力转换。
当气缸内充入压缩空气时,气体分子间的碰撞会产生压力,这种压力会作用于活塞上,从而产生推动力。
根据波义尔定律,气体的压力与体积成反比,而气缸的体积是可以调节的,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气缸内的气体体积来调节气体的压力,实现力的控制和调节。
其次,液体的传递和放大。
当气缸推动液压缸活塞时,液压力会被有效放大。
这是因为液体的不可压缩性,液压力会通过液压管路传递到液压缸活塞上,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力传递和控制。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和传递性来实现力的放大和传递,从而实现对工件的高效控制。
最后,气液增压缸的应用。
气液增压缸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冲压机、注塑机、液压机床等设备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它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气缸和液压缸的组合,可以实现对工件的高效力传递和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气液增压缸是一种利用气体和液体的压力转换原理来实现工作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的压力转换和液体的传递和放大来实现对工件的高效力传递和控制。
在工业生产中,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艺装备中,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自动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对气液增压缸的工作原理有所了解。
气液增压缸技术

气液增压缸技术具有高压力输出、高效率、高可靠性、低能耗、低维护成本等 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压、大流量、高效率的场合。
工作原理
工作流程
气液增压缸技术的工作流程包括气体压力转换为液体压力、增压缸增压和高压液体输出三个主要环节。其中,气 体压力转换为液体压力是通过气液转换器实现的,增压缸增压是通过增压活塞的往复运动实现的,高压液体输出 则是通过高压管道和阀门实现的。
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气液增压缸技术正逐渐被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等关键零 部件的加工中。
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领域对零部件的轻量化和高精度要求极为苛刻,气液增压缸技术凭借其高压力、高精度、高效 率的特性,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展望
绿色环保
未来气液增压缸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更加高效、环保的元件和材料, 降低能耗和排放。
节能环保
相比于传统的液压系统,气液增压缸的能源利用率更高,且运行过程 中产生的噪音和污染较小。
易于维护
气液增压缸的结构简单,日常维护和保养相对方便,降低了运营成本。
适用范围广
气液增压缸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介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局限性
压力波动
气液增压缸在高压输出时压力波动较大, 可能会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4
气液增压缸的使用与维 护
使用注意事项
1
气液增压缸应安装在无强烈震动、无腐蚀性气体 的干燥环境中,以避免影响其正常工作和使用寿 命。
2
在使用气液增压缸时,应确保供气压力稳定,避 免压力波动对增压缸的工作造成影响。
3
应定期检查气液增压缸的油位,保证油量适中, 避免因油量过多或过少影响增压缸的性能。
探讨气液增压式打刀缸工作原理及其改进

3.1 气动机构结构改进
从打刀缸的工作过程来看,出现的震动主要在两处:(1)活塞 9 在下推到 底之后与气动机构 1 内部下端的撞击;(2)打刀机构螺栓与机床主轴蝶形弹片 的撞击。目前,大多数打刀缸都未对以上两种撞击产生的震动有所回应。由于第 二种撞击在所难免,针对第一种撞击,笔者提出:在气动机构 1 内部下端增设减 震机构,该减震机构为减震橡胶或减震树脂。
2、气液增压式打刀缸工作原理
如图 1、2 所示,打刀缸从上至下连接依次为气动机构 1、液动机构 2 及打 刀机构 3,气动机构 1 上端、气动机构 1 与液动机构 2 之间、液动机构 2 与打刀 机构 3 之间分别设有上端盖 4、中端盖 5 及下端盖 6,上端盖 4 上设有调节阀 19,中端盖 5 及下端盖 6 上对应设有微动开关 16,气动机构 1 与液动机构 2 之 间外部连接有管路单元 7。
探讨气液,在机械制造领域,数控机床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如用数控 铣床代替普通铣床,在提高机床使用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普通铣床的 刀柄通过拉杆由人工进行夹紧的工序已经很难满足高效高品质的生产需求,铣床 主轴的改变彻底改变了这种夹紧方式。现在,数控铣床主轴基本都是通过蝶形弹 片的弹性变形和恢复,来实现刀柄的松开和夹紧,此间需要一个很大的力作用于 蝶形弹片使之发生弹性变形,这就需要提供一个动力源来提供力的输出,这就是 俗称的打刀缸。打刀缸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加工中心机床、数控铣床刀具自动或半 自动交换机构中的主轴打刀,还可以作为夹具及其它机构的夹紧装置。
3.2 液动机构结构改进
在打刀缸的工作过程中,活塞杆 10 与液压腔 11 的内壁频繁接触与摩擦, 长期使用,会使液压强腔 11 内壁磨损和活塞杆 10 的磨损,两者之间间隙加大, 造成液压油在液压腔 11 内飞溅甚至是泄漏,降低装置的使用壽命。笔者研究发 现此问题之后,提出在液压腔 11 内壁增加镀铬层,如图 2 中 8 所示,镀铬层厚 度为 0.001~0.1mm,原因是镀铬层具有很高的硬度、较好的耐热性、良好的化 学稳定性,尤其是镀铬层摩擦系数小(干摩擦系数在所有金属中最低),耐磨性 好,能够很好的降低活塞杆 10 与液压腔 11 内壁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相关零 部件的磨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气液增压缸和气缸、液压缸及伺服电动缸等产品优劣势对比

气液增压缸和气缸、液压缸及伺服电动缸等产品优劣势对比很多用户对于气液增压缸、气缸、液压缸及伺服电动缸这类执行元件并不是很清楚它们的区别,优劣势都是什么,以至于并不是很清楚自己要怎么选择,下面为你一一解答,希望能对大家在选型上有所帮助。
增压缸和气缸、液压缸及伺服电动缸等产品优劣势说明1、气液增压缸:增压缸为气推油,气液结合的产品,为代替气缸和液压缸的节能环保产品,优劣势分别如下:优势:压缩空气驱动气源取得方便,无需液压系统,无油压升温困扰,产品结构简单紧凑,出力大(1~200吨),速度快运作平稳低噪音,出力及速度易调整,运动可做稳速及增压装置的配合,易操作易清洁易维护,无泄漏,节能环保,产品价格相对油压设备低廉。
劣势:出力行程有一定限制。
2、气缸:气缸的出力一般都比较小,产品优劣势分别如下:优势:动力来源取得方便,压力小,操作温度低,易操作易搬运,传动速度快,产品价格低廉。
劣势:出力较小,噪音大,无法稳速运动。
3、液压缸:液压缸又叫油缸,产品优劣势分别如下:优势:一般需要搭配液压站使用,出力大,出力及速度易调整,可做稳速和变速运动,传动自由度高。
劣势:设备笨重难搬运,配管复杂,结构复杂难清洁难维护,维护成本高,耗能高,噪音大,油污大,有漏油的可能性,有污染的麻烦,液压循环油易升温影响油缸。
4、伺服电动缸:伺服电缸简称电缸,产品优劣势分别如下:优势:无需气源或液压站,只需要接普通交流电即可控制,具体控制方法如PLC自动化编程控制等等,和前面的增压缸在控制上有很多共性。
行程长,速度快,精度高(0.01mm左右),可精确位置控制,精确速度控制等等。
劣势:产品价格高昂,如应用场合要求并不是很高的不建议采用此方案。
无论是增压缸还是气缸、液压缸或电缸,它们都是设备的执行元件而已,本质上区别并不大,但具体产品选型的时候得看实际应用要求而定。
如精度要求非常高的采用电缸方案,预算要求很低的采用气缸,有节能环保要求的精度要求并不是特别高的采用气液增压缸等等。
增压缸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介绍

增压缸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介绍
增压缸是通过空气压力转换成油压进气而增压的,结构相对简单。
增压缸主要有:油缸,空油转换筒,增压器三部分结合而成。
增压缸的细小零部件有:前杆,法兰,前盖,铁缸筒,前活塞,中盖,油桶前盖,增压杆,气缸筒,储油桶,后盖,增压活塞,油桶后盖13个细小的零部件组成。
增压缸的工作原理介绍
增压缸的最初设计者的基础理论是《帕斯卡能源守衡定律》,液压增压缸的气缸内部有增压活塞与轴杆,面积大小不同的活塞,根据面积之比,对液压油进行压缩,可将低压提高数倍甚至数十倍,产生的高压油供给预压段油缸活塞,而产生强大的推力。
第一步:P1/P2进气,增压缸处于回位状态
第二步:P4进气P1排气,前轴下降,预压完毕
第三步:P3进气P2排气增压缸活塞下降,增压
第四部:P1/P2进气,增压缸活塞前轴回位,此刻动作完成
气液增压缸系将一油压缸与增压器作一体式结合,使用纯压作为动力源,利用增压器的大小不同受截面面积之比,及帕斯卡能源守衡原理而工作,因为压力不变,当受压面积有由大变小时,则压强也会随大小不同变化的原理,从而达到将气压压力提高到数十倍的压力效果。
增压缸的应用范围
增压缸主要用于压印标记、弯折型材、冲切钢材、模具冲孔、挤模成型、型材碰焊、铆接锻压、压平校直、铆合连接、紧密装配、整型钣金、金属冲压。
森拓实业20年专注气液增压技术,研发生产销售气液增压缸、增压器、增压阀、多倍力气缸、气液增压机、伺服增压机、智能压装等气动液压设备以及非标定制设备的产品。
TOX气液增力缸使用说明书

1.2 版权及质量保证
本《使用说明》及其所附资料受著作权保护,属于 TOX® PRESSOTECHNIK GmbH & Co.KG (德国 托克斯冲压技术有限公司)财产, 仅供其用户使用 。 未经版权所有人书面允许,此资料不得转让或转借 他人。 本《使用说明》出版日期:2004 年 3 月 11 日。 此后的技术更改未纳入此《使用说明》内。 本《使用说明》随 TOX® 气液增力缸一同提供给用 户,在用户转卖 TOX® 气液增力缸时,此《使用说 明》应随之转交给新的用户。
2.4 维护保养及修复
安全规定 在从事与 TOX® 气液增力缸有关联的所 有工作中,您都须注意现行的安全规定 及法律规定的义务。
请您按照推荐的时间间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检查 工作。
6
BA 10.0403.16
TOX®-Kraftpaket
TOX® PRESSOTECHNIK 产品的维修应由经培训及 授权的专业人员进行。用户维修部门必须对维修人 员进行专业培训。TOX® 气液增力缸的维修人员须 对自身工作安全负责。 若无其他特别说明,请在完成下列工作后,才能开 始维修 TOX® 气液增力缸: z TOX® 气液增力缸与压缩空气源分离开 z 可能带来危险的运动返回到静止状态 z 阻止因 TOX® 气液增力缸内部存储能量而引发
关注技术参数 必须严格遵守本《使用说明》中给出的 技术参数及调整值,也请您同样注意及 遵守 TOX® 气液增力缸上的指示和警示 牌。
人身危险 在利用 TOX® 气液增力缸工作时,操作 者不允许通过危险动作对自身或他人造 成危害。 只有当无人在危险区域内时,您才可以 启动 TOX® 气液增力缸及设备。
气液增压缸原理

气液增压缸原理气液增压缸是一种常见的液压传动装置,它利用气体和液体的压力转换来实现工作。
其原理是利用气体的压缩来产生液体的压力,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增压。
在工业生产中,气液增压缸被广泛应用于液压机械、液压工装和液压传动系统中。
气液增压缸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气体的压缩,使得气体的压力增加,进而传递给液体,使液体产生相应的压力。
具体来说,气液增压缸由气缸和液压缸两部分组成。
气缸中充入高压气体,当气缸内的活塞受到气体压力作用时,会向下移动,驱动液压缸中的活塞向上运动,从而使液体产生压力。
这样,就实现了气体能量向液体的能量转换。
在气液增压缸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方向和压力大小。
一般来说,气体的压力会远远高于液体的压力,这样才能够实现对液体的增压。
此外,为了保证气液增压缸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压力传感器和控制阀,以便实时监测和调节气体和液体的压力。
气液增压缸的原理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首先,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确定气体和液体的压力大小和流量,以及气缸和液压缸的尺寸和结构。
其次,还需要考虑气液增压缸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温度,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密封件,以确保气液增压缸在恶劣条件下也能够正常工作。
最后,还需要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以便实现气液增压缸的自动化和精准控制。
总的来说,气液增压缸作为一种重要的液压传动装置,其原理简单而实用。
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可以实现对液体的高效增压,从而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工作需求。
在今后的工程应用中,相信气液增压缸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举例
应用行业 产品应用 铁心自动成型机 1电机报警 2系统耗电大
应用举例
应用行业 产品应用 铁心自动成型机 MGP导杆气缸/精密减压阀
三.选型举例
假设要求将一块金属板压紧,要求出力 1吨(1000kg),供气压力压力为6kg, 行程为50mm,压紧行程为5mm。选油 缸,气液转换器以及气液增压缸。
气液转换单元和增压油缸培训
一.气液转换单元
为什么要使用气液转换单元?
空气有压缩性,难以得到低速以及精确的中间停止,但液压系统 需有液压泵,配管较困难,成本也高,故使用气液转换单元。
什么是气液转换单元?
气液转换单元就是将其气压转换成同样压力大小的油压,并通过 气液联用缸实现动作的气压系统
气液联用系统的特点
7.选择其他附件
根据气液增压缸和气液转换器的口径选 择电磁阀为SY9120-5DD-03 2个 为更加精确调整压力,建议使用减压阀, 型号为AR30-03BE 1个。
所有型号清单
序号 名称 型号 1 气液增压缸 CS1LN160-Q3931-57 增压比1:16,吐油量为57CM 2 油压缸 CHD2HB63B-50 3 气液转换器 CCT100-100 4 电磁阀 SY9120-5DD-03 5 减压阀 AR30-03BE 数量 1 1 2 2 1 单价 5,976.00 2,786.00 1,037.00 527.00 285.00 合计: 金额 5,976.00 2,786.00 2,074.00 1,054.00 285.00 12,175.00
1.确定负载和安装使用情况
气缸水平安装,总行程为50mm,其中压 紧行程为5mm,由于维持较大油吐出量 需要很长的推杆行程,造成成本增加, 故前45mm,为趋近行程,用气液转换器 驱动,没有较大出力,最后5mm为增压 行程,要求出力为1吨。
2. 确定油缸型号
出力要求为1000kg,考虑安全系数,选择 φ63缸径气缸,在7mpa情况下(出力为 21810kg,出力可以通过减压阀调节)。 油缸型号为CHD2HB63B-50。
应用举例
二.增压油缸系统
原理:
利用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不变,活 塞面积变小后,压强增大的增压原 理,将大活塞上作用的低气压转 换成小活塞上的高油压的增压系统。 f=p1xs1=p2xs2 p1气压 s1 大活塞面积 p2油压 s2小活塞面积 s1>s2 p2>p1 p2=p1xs1/s2
增压油缸系统的特点:
一、确定负载和安装使用情况 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增压倍数 三、根据增压倍数和负载确定油缸型号 四、根据油缸增压行程算出油缸增压时的 耗油量 五、校验增压缸吐出油量是否适合,如不 合适重新选择
直压式系统
全行程需高输出力时使用
预压式系统
部分行程需要高输出力时使用
增压油缸典型回路
应用举例
应用举例
注:CCT可以和CCV组合一体,型号为CC系列。
气液联用系统的选择
一.根据所需输出力选择气液联用缸 二.根据选定气缸的缸径选择气液转换器 三.根据工作要求选择控制阀组件
根据所需输出力选择缸径
根据选定缸径选择气液转换器
根据工作要求选择控制阀组件
一般气液联用回路
1、快速返回,匀速进给。 2、进给过程中可以实现急停。 3、在非工作的进给行程中可以实现 快速进给。 4、通过流量控制阀可以达到 0.06L/min的微小流量,便于低 速进给的实现。
一 二 三 四
气压比液压容易得到,配管简单,对客户来说相对成本较低。 液体压缩比低易于实现低速和匀速运动 可以实现急停,中停,快速进给和旋转执行元件的慢速驱动。 定位精度相对气动较高。
气液转换单元的组成
气液转换器 CCT系列 控制阀单元 CCV系列 气液联动缸/油缸 CHQ系列,CHA系列
2.确定增压倍数和耗油量
根据油缸7MPa,计 算:7MPa=70kg, 目前的压力为6kg, 增压倍数为 70÷6=11.6倍,
*油缸增压时的耗油量 L(Πd2)/4 =5*3.14*63*63/4 =15.6cm3
3.选择气液转换器
根据油缸缸径63mm, -200 2个
1.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不需油泵,操作宁静、清洁。 2. 以低气压转换为高油压,成本节约。 3. 油压缸有快慢两速,高低压联合操作 4. 控制系统全部由气动元件组成,所有元器件包括油 缸都是SMC产品。 (SMC油缸压力范围0.5-12.5吨)
SMC的油缸
增压油缸
如何选型
以最经济的方案
帮助客户解决难题!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