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豆腐加工技术

百叶豆腐加工技术
百叶豆腐加工技术

百叶豆腐加工技术

(2)机制薄百叶点浆:用盐卤为凝固剂,添加量约4%,盐卤水浓度控制在13%左右。豆浆浓度控制在7、5~8度,点浆前加热豆浆至98℃,然后加适量冷水将豆浆温度降到85℃时,开始点浆,操作方法与豆腐相同。胀浆:点浆后胀浆10~12分钟,然后开缸,用葫芦瓢深入缸内搅动1~2次,静置3~5分钟后,适量吸出黄浆水,即可浇制。浇制:浇制时要把缸内的豆腐花不停地旋转搅动,避免豆腐花沉淀堵塞管道口及造成豆腐花厚薄不均的现象。随着百叶机的转动,把浇百叶的底布和面布同时输入百叶机的铁丝网履带上,豆腐花也随即通过管道浇在百叶的底布上,尔后盖上面布。豆腐花夹在底布和面布中间,经过6~8米的铁丝网带输送,豆腐花内的水分已自然流失一部分,使含水量有所减少。此时可以按规格要求把豆腐花连同百叶布折成百叶,每条布可折叠百叶约80张。压榨:折叠后的薄百叶,依靠百叶叠百叶的自重沥水1分钟,再推人压榨机内先轻压1~2分钟,待水分稍许泄出后,再加上压力,压榨约6分钟即可。规格质量:百叶面积32厘米X60厘米,每千克大豆产12张百叶,每10张重425~500克。每张百叶可允许有花洞2个,花洞直径应小于1、5厘米,裂缝不超过2条,裂缝长不超过5厘米。其他指标同手工制百叶。

(3)厚百叶厚百叶宜采用手工生产,质地软糯,口味好。而机械制厚百叶质地板硬,口味不理想,故这里介绍手工生产方法。

点浆:制厚百叶的豆浆以每千克大豆出豆浆10千克左右。用石膏作凝固剂,使用量为4%,用冲浆方法点浆,点浆温度以60~70℃为宜。浇制:浇制方法与浇薄百叶相同,但豆腐花宜多些,浇制要均匀,以免厚百叶有夹块,而影响质量。压榨:用土榨床加压脱水。压榨厚百叶的特点是压力不要太猛,但压榨的时间要长。这样既能压榨出一部分水分,又使厚百叶柔软有韧性。如果受压太烈太猛,会把豆腐花挤人布眼,使百叶很难剥下,从而影响质量。一般压榨时间约30分钟。规格质量:厚百叶28厘米见方,每千克大豆产1、2千克成品,每5张重425~500克。色泽洁白,质地软糯,有韧性,拎角不断。水分不超过68%,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2%。商品保养:厚百叶含水量高,面积大,堆叠在一起容易使内部发热,微生物增殖快,商品极易发粘变质。特别是在炎夏季节,夜间生产的产品在第二天早晨供应市场时已有发粘现象。所以要特别注意商品保养。①产品一定要分别叠堆。一般以10张一叠为宜。叠放多了,容易变质。叠放后要摊在竹匾上,置于通风凉爽处。②在销售后有剩余或有发粘现象时,可在开水锅里煮一下,再摊晾,以延长其保质期。

豆制品加工小作坊生产规范标准

豆制品加工生产规范 一、适用范围 (1)本规范所指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发酵或不经发酵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和其他豆制品。发酵性豆制品如腐乳、豆豉、纳豆等产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如豆腐、半脱水豆制品、豆腐再加工制品;其他豆制品如大豆组织蛋白、豆沙类产品。 (2)本规范所称豆制品生产小作坊,是指从业人员较少,有固定生产场所,生产条件简单,不具备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件的豆制品生产单位或个人(不含现做现卖)。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⑴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生产基本工艺流程(见图1) ⑵其他豆制品生产基本工艺流程 ①大豆组织蛋白(挤压膨化豆制品):

图1 原料→粉碎→调和→挤压膨化→烘干→(调味加工)→包装→成品 ②豆沙: 原料豆→预处理(清除杂质、浸泡)→蒸煮→破碎→洗沙→分离→干燥→调配→包装→成品 ③豆馅、豆蓉: 原料豆→预处理(清除杂质、浸泡)→蒸煮→破碎→调配(炒蓉)→包装→杀菌→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1)原辅料预处理。 (2)食品添加剂使用。 (3)生产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卫生环节控制。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 (2)微生物指标超标。油脂酸败(酸价、过氧化值超标)(对油炸类)。 (3)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如吊白块等。 三、质量安全卫生条件要求 (一)环境要求 1、生产区域周围不得有防碍食品卫生的污染源(如污水坑、垃

圾坑、畜禽养殖场等)。 2、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当隔离;生产区内不得饲养家禽、家畜;坑式厕所应当距生产区25米以外。 3、生产区内垃圾应当远离生产车间,排污沟渠应当密闭,生产区内不得有各种异味,不得有各种杂物堆放。 (二)生产场所要求 1、生产场所应清洁卫生,通风、光线良好,空间要满足生产加工需要。 2、生产工艺布局基本合理,各工序之间尽量减少迂回和交叉,减少污染。加工间、原料库及成品存放间应有效分割,并不得堆放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3、生产加工间地面要铺设硬制材料,房顶无灰尘,加工间及成品存放地墙面要用瓷砖贴面1.5米以上。 4、原料库、加工间、成品间应具备防蝇、防鼠,防尘设施(如防护罩等)。 5、加工间通风、排污良好,入口处要有更衣设施和洗手消毒设施。 6、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等物品。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和成品应分类、分区、离地、隔墙存放,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入库。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

豆腐生产工艺介绍 一、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浸泡磨浆煮浆过滤点浆蹲脑摊布浇制整理压榨成品 二、以上工序管制点具体如下: 1、原料:(杂质、颗粒、储存条件); 1.1杂质:符合管制要求 1.2颗粒:颗粒饱满,无霉变,病斑 1.3储存条件:通风、避光、低温、防潮 2、清洗:(时间、用水量、清洗状态); 2.1时间:10分钟 2.2用水量:800斤/桶 2.3清洗状态:清洗干净,无可见杂质 3、浸泡:(时间、水温、PH值); 3.1时间:5小时30分 3.2水温:10-25度 3.3Ph值:6.5-7 4、磨浆:(浆液浓度、浆液细度、磨浆时间); 4.1浆液浓度:375kg浆液/50kg豆子 4.2浆液细度(目数)120目 4.3磨浆时间:25分钟/桶 5、煮浆:(煮浆时间、煮浆温度、消泡剂添加量、浆液量); 5.1煮浆时间:40分钟 5.2煮浆温度:90-95度 5.3消泡剂添加量:120g/锅 5.4浆液量:375 kg /锅 6、过滤:(筛网目数、筛网状态);

6.1筛网目数:100目 6.2筛网状态:筛网完好,无破损,干净卫生,每4小时清洗一 次 7、点浆(浆液温度、浆液PH值、添加剂添加量、静置时间); 7.1浆液温度:70-75度 7.2浆液PH值:6.5-7 7.3添加剂添加量:石膏(2kg/桶);抗氧化剂(0.4kg/桶);卤水 0.55kg/桶; 7.4静置时间:35分钟 8、蹲脑:(蹲脑时间); 8.1蹲脑时间:35分钟 9、摊布:(框子与布之清洁度、摊布状态); 9.1框子与布之清洁度:干净卫生、无酸味杂质 9.2摊布状态:棱角有型、摊布齐全无漏角 10、浇制:(浇制量、浇制状态); 10.1浇制量:各框均匀、一致 10.2浇制状态:质地均匀 11、整理:(整理状态); 11.1整理状态:表面平整,包扎良好 12、压榨:(压榨时间、压榨状态); 12.1压榨时间:30分钟 12.2压榨状态:脱水适中、形状固定坚挺且有弹性 13、成品:(感官状态) 13.1感官状态:成品呈白色或淡黄色;无豆渣、石膏角、不粗不 红、不酸;形态完好 三、石膏水配制要求:(石膏粉:水=1:4.5,水 采用35-40度之温水) 四、锅炉房蒸汽压力:0.5-0.7kg,水压0.1kg

魔芋粉加工知识

一、芋片(角)加工 魔芋鲜球茎含水量达80%~85%,加以皮薄肉脆,极易受伤导致腐烂,挖收后应尽快送到烘烤厂进行脱水初加工,才能保住质量,成为商品原料,同时也便于包装远运销售。 芋片(角)加工的质量要求为:含水量减到15%以下;色泽保持白色,一般白色为上等品,灰白色为次等品,灰黑色为等外品;含SO2量不能超标,日本进口一般不能超过0.9g/kg,中国的行业标准规定普通魔芋粉的SO2含量≤2.00g/kg,纯化魔芋粉≥0.5g/kg;纯度要求无泥沙,毛发等杂物,保持芋片清洁。 芋片加工的工序是:魔芋鲜球茎→除去芽、根→清洗去皮→切片或块→护色→干燥→检验→包装→成品。 (一)清洗去皮现多已选用机械化方法。常用设备有以下几种 1、旋转滚筒式清洗去皮机旋转的滚筒内壁有螺旋导板或其它波状凸起物,当鲜芋在筒内翻滚时,鲜芋之间 及鲜芋与筒壁间相互摩擦而达清洗去皮的效果。 2、刷式清洗去皮机鲜芋在机内被旋转的刷子带动而翻滚,靠刷洗和摩擦作用而完成清洗去皮。 较常用的是将旋转滚筒与旋转刷子组合使用,其工效可较高,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因球茎形状不圆整,芽窝深,去皮的损失较大,达3%~10%以上,且在水中冲洗的时间长,去皮后露出的葡甘聚糖粒子被溶胀损失。 (二)切片目前的配套设备要求切片厚度为5mm~10mm。适合于鲜芋切片的设备有离心式切片机、盘刀式切片机,但近年来多使用往复切片机。鲜芋在料斗内利用自身的重力压在刀片上,靠刀片往复直线运动而完成切片。该设备厚薄均匀,对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魔芋球茎的适应性强,允许使用削刃长的刀片,易与干燥设备配套,效果良好。 (三)褐变和护色魔芋芋片加工过程很易发生褐变,使芋片变成深褐色或黑色,严重降低芋片质量。魔芋褐变的原因虽不排除非酶褐变的碳氨反应即由球茎所含氨基酸与还原糖化合物生成黑蛋白而成黑色,但主要原因仍是酶促褐变。因魔芋球茎含充足的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加上去皮后有大量氧进入,同时加热烘烤,具备这几个条件,必要发生褐变现象,防止褐变的主要方法如下。 1、热处理法多酚氧化酶在70℃~90℃下失活,在71℃~73.5℃的湿热条件下5min即失活。 2、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处理二者均是酶的强抑制剂。物料受SO2 10mg/kg即可完全抑制酶,生产 中因挥发等损失,控制使用量为300mg/kg~600mg/kg。直接食用的食品中规定SO2残留量应小于20mg/kg。 我国目前生产中一般采用熏硫法或利用煤中所含SO2直接进入物料,且在烘烤初期控温在75℃以上的湿热环境中以控制褐变,但因对SO2的控制量不准确,常造成芋片及其所制成的精粉中SO2含量超标,以至在国际贸易中常被卡住,今后必须解决SO2控量的难题。 (四)芋片干燥原理影响芋片干燥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热空气温度芋片干燥介质一般是使用热空气。热空气的温度影响干燥速度及芋片的品质和色泽。温度升 高,干燥加快,当温度为70℃左右时,干燥快,葡甘聚糖含量也高;温度不够,不能很快抑制酶的活性,葡甘聚糖等被消耗;若温度过高,引起糖分焦化,葡甘聚糖含量也降低。当热空气温度为80℃左右时,色泽最佳,再升温,色泽变差。现在一般干燥设备采用多风温干燥,干燥初期风温100℃~120℃,因物料湿度高,很快使风温下降,实际物料温度不高于80℃,在此高温下失水并定色后,到中后期风温逐渐降到低于60℃,芋片质量好,又省燃料。 2、热空气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饱和湿度相差愈大,干燥能力愈强,干燥速度愈大。 3、热空气流速热空气流速增加可增加物料中水分向外蒸发,同时带走物料表面的水汽,但流速过大,耗能 过多。 4、鲜芋片厚度随片厚减小,干燥速率提高。片厚7mm~8mm时,因干燥快,葡甘聚糖含量最高。 据研究芋片干燥优化工艺参数为:风温81℃,风速1.4m/s,片厚5mm,可作为参考。 (五)干燥设备目前中国的芋片干燥仍大量使用传统烘灶,优点是设备费用低,但存在严重缺点是靠辐射传热,静态干燥,费时太长(约近2天),干燥不均匀,熏硫难控制,其产品质量差,黑片较多,灰尘污染,含硫量超标。 十几年来中国的烘烤设备向机械化不断进步,从瓶胆式烘房→燧道式干燥设备(顺流式、逆流式、对流式)→振动流化床干燥设备→网带式干燥设备。 网带式设备是借鉴日本的设备(重油为燃料),结合中国实际(烧煤)经过几年不断改进,目前已达到较满意效果。 二、魔芋粉的加工

(完整版)魔芋创业计划书

项目名称:香魔芋专业生产及市场开发 项目性质:村集体引导、农民参与、创办基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项目地点:巴东绿葱坡 第一节项目选择背景 国家对“三农”工作非常重视,农业政策越来越好。我村又是传统种植业从业人员较多的村庄,现有耕地半泥半沙土质已通过农技部门测土检验非常适宜种植香魔芋。 第二节项目发展模式 先由我个人创办香魔芋种植基地,然后利用基地的辐射效应,发动全村农民参与种植,采取基地+农户的方式,成立专业香魔芋生产合作社,为参合社员提供从种苗繁育、栽培技术指导、产品回收、产品加工销售等全方位服务。 第三节发展理念 以绿色农业为导向,引进最新优良品种,大力提高单位产量和品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开发产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使农产品以商品形式走进超市柜台销售,达到香魔芋经济价值最大化。 第四节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典型引路的方式,先由个人创办实验基地。 基地创办过程如下: 一、选址问题 因魔芋适宜在易排易灌的肥力充沛的土地上栽种,故我决定选址在我村陀子围地段,作为首批实验基地。我所选址具备以下优势: 一是陀子围地段已于2008年列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该围耕地通过整理已实现田成方、路成线、渠成网,能实现旱涝保收。 二是该地段离我镇农贸交易市场非常近,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对外运输销售。 三是该地段分散土地经营种植户有传统种植经验,有喜好在土地上做文章的优良习惯。有少部分种植户早就自行尝试调整产业结构,急缺引导者。 二、土地经营模式 在遵循国家现有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政策的基础上,不改变农村村民土承包经营权。通过租赁、流转方式,把分散经营的农村土地集约起来,首期集约经营面积一百亩。 三、基地投资概算 流转土地投入概算: 按现在市场行情租赁一亩土地需投入100元,首期租地投入:100元/亩×100亩=10000元。 魔芋种苗的投入:按栽培技术规程,重150克至250克的魔芋种每亩以栽4000株为宜,以每株0.25元计算,种苗投入需资金0.25元×4000株×100亩=100000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设计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 豆腐加工工艺主要流程: 原料大豆→清洗大豆→浸泡大豆→磨浆→过滤豆渣→煮豆浆→点卤→成品。 豆腐制作步骤及原理: 1.清洗大豆。 步骤:取黄豆,去壳筛净。 原理:制作豆腐主要是利用大豆中的蛋白质,应当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应清除混在大豆原料中的诸如泥土、石块、草屑及金属碎屑等杂物,选择那些无霉点、色泽光亮、籽粒饱满的大豆为佳。要选择优质无污染,未经热处理的大豆,以色泽光亮,籽粒饱满、无虫蛀和鼠咬的新大豆为佳,刚刚收获的大豆不宜使用,应存放3 个月后再使用。

注:大豆浸泡时间与季节有关系。 2、浸泡大豆。 步骤:浸泡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2.3为宜。要用冷水,水质以软水、纯水为佳,出品高,硬水出品率几近软水、纯水的一半。 浸泡温度和时间,以地区为例:春秋季度,水温20℃左右,浸泡12小时;冬季,水温5℃左右,浸泡24小时;夏天,水温25℃左右,浸泡8小时。 水量:浸泡体积一般为大豆体积的2-2.5 倍,浸泡水最好不要一次加足。第一次加水以浸过料面15CM 左右为宜。待浸泡水位下降到料面以下5-7CM 即可。即浸泡好的大豆达到以下要求:大豆吸水量约为120% ,大豆增重为 1.5-1.8 倍。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不脱落,手触摸有松动感,豆瓣表面略有塌陷,手指掐之易断,断面无硬心。 原理:在浸泡大豆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去除一些豆腥味,杀菌的作用以外,主要是让大豆吸

水,膨胀,然后使其破裂。因为大豆的蛋白质在细胞中呈胶体状态,每一个细胞组织外是一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细胞膜。通过浸泡,可以使细胞膜吸水后膨胀,质地变脆变软,使一小部分蛋白质从部出来。(只要浸泡的时间不要过长,蛋白质就不会流出膜外,所以不用担心水中会有蛋白质的成分。)浸泡的过程可便于大豆研磨粉碎后充分提取蛋白质。 注: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原,做不成豆浆。 另外,在浸泡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液,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溶解性,且该反应中等电点的PH 为4.3,加入碱液后,可使其远离等电点,同时又抑制了脂肪氧化酶的反应,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 在浸泡过程中,也会发生盐析,即其溶液加入碱液后,使其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蛋白质会从溶液中沉淀析出。 (盐析: 1.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如:加浓(NH4)2SO4使蛋白质凝聚的过程。

GBT魔芋凝胶食品》.

GB/T ×××××—— ×《魔芋凝胶食品》 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魔芋凝胶食品是魔芋原料消耗主要的应用领域,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出现愈来愈多的文明病,重要的原因是膳食纤维的摄入不足。作为补充膳食纤维的魔芋凝胶食品的保健作用愈来愈为人们重视。我国每年生产大约10万吨魔芋凝胶食品,产值大约10亿元人民币,其中大约出口5万吨,每年创汇7000万美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西南山区小小的魔芋已经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重要的产业。而且魔芋产业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魔芋凝胶食品虽然有这么大的作用和经济效益,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对魔芋产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为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底正式下达了国家标准《魔芋凝胶食品》的制订计划(项目号为20079440-T-469),并将以此标准来规范我国销售和生产的魔芋凝胶食品的质量。 二、编制原则 1、本标准对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与相关的标准相协调。 2、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结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行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所包含的内容体现公平性、严谨性、通用性、先进性,可操作性强,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本标准用于促进凝胶食品的规范生产,标准的编制本着安全、规范的基本思路,与国家食品卫生政策相协调。 三、本标准的性质 本标准是魔芋凝胶食品的产品卫生标准,为部分条款(卫生限定值)强制性标准。 四、标准编制过程 1.前期准备工作 事实上在本标准尚未正式启动前,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已经于2006年6月在魔芋制品行业既无国家标准,也无行业标准,而行业内部各企业质量要求参差不齐的前提下,组织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开会讨论,并委托会员单位天津天丰裕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提出了《魔芋凝胶食品》的行业内部参考标准,供各企业制订企业标准参考同时也为本标准的制定打下一定的工作基础。 2.标准起草 2007年12月3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标准任务,标准起草单位西南大学、天津天丰裕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等启动制标工作会。

腐乳的加工工艺

腐乳的加工工艺 摘要:豆腐乳又称腐乳,是我国著名的特产发酵食品之一,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产品,是一种滋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食品,主要以大豆为愿料,经过浸泡、磨浆、制坯、培菌、腌胚、配料、装坛发酵精制而成。 关键字:发酵腐乳大豆 一、腐乳的特点 腐乳,又称豆腐乳、霉豆腐等,它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豆制品。腐乳的质地细腻,醇香可口、味道鲜美,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佐餐佳品。腐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为我国特有的发酵制品之一。 二、腐乳酿制工艺 豆腐坯制作→前期发酵→后期发酵→装坛(或装瓶)→成品 豆腐坯的制作 制好豆腐坯是提高腐乳质量的基础,豆腐坯制作与普通作豆腐相同,只是点卤要稍老一些,压榨的时间长一些,豆腐坯含水量低一些。 豆腐坯的制作分为:浸豆、磨浆、滤渣、点浆、蹲脑、压榨成形、切块等工序。 (一)大豆的浸泡:泡豆水温、时间、水质三者都会影响泡豆质量。泡豆水温要在25℃以下,温度过高,使泡豆水容易变酸,对提取大豆蛋白不利,夏季气温高,要多次换水,降低温度。 (二)压榨和切块:蹲脑以后豆腐花下沉,黄浆水澄清。压榨到豆腐坯含水量在65—70%为宜,厚薄均匀,压榨成型后切成(4×4×1.6㎝)的小块。 前期发酵 前期发酵是发霉过程,即豆腐坯培养毛霉或根霉的过程,发酵的结果是使豆腐坯长满菌丝,形成柔软、细密而坚韧的皮膜并积累了大量的蛋白酶,以便在后期发酵中将蛋白质慢慢水解,除了选用优良菌种外,还要掌握毛霉的生长规律,控制好培养温度、湿度及时间等条件。(一)接种:将已划块的豆腐坯放入蒸笼格或木框竹底盘,豆腐坯需侧面放置,行间留空间(约1㎝左右),以便通气散热,调节好温度,有利于毛霉菌生长。每个三角瓶种加入冷开水400ml,用竹棒将菌丝打碎,充分摇匀,用纱布过滤,滤渣再加400ml冷开水洗涤一次,过滤,两次滤液混合,制成孢子悬液。可采用喷雾接种,也可将豆腐坯浸沾菌液,浸后立即取出,防止水分浸入坯内,增大含水量影响毛霉生长。一般100㎏大豆的豆腐坯接种两个三角瓶的种子液,高温季节,可在菌液中加入少许食醋,使菌液变酸(PH4)抑制杂菌生长。或将生长好麸曲接种,低温干燥磨细成菌粉,用细筛将干菌粉筛于豆腐坯上,要求均匀,每面都有菌粉,接种量为大豆重量的1%。(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也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毛霉菌和根霉菌进行自然接种,但要求要有一间干净的、温度比较垣定和好控制的自然培养室)(二)培养:将培养盘堆高叠放,上面盖一空盘,四周以湿布保湿,春秋季一般在20℃左右,培养48小时,冬季保持室温16℃,培养72小时,夏季气温高,室温30℃,培养30小时。(如采用自然接种,要求的时间长一些,冬季约为10—15天)发酵终止要视毛霉菌老熟程度而定,一般生产青方时发霉稍嫩些,当菌丝长成白色棉絮状即可,此时,毛霉蛋白酶活性尚未达到高峰,蛋白质分解作用不致太旺盛,否则会导致豆腐破碎(因臭豆腐后期发酵较强烈)。红腐乳前期发酵要稍老些,呈淡黄色。前期发酵毛霉生长发育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孢子发芽阶段、菌丝生长阶段、孢子形成阶段。(注意事项:当豆腐坯表面开始长有菌丝后,即长有毛绒状的菌丝后,要进行翻笼,一般三次左右) (三)腌坯:当菌丝开始变成淡黄色,并有大量灰褐色孢子形成时,这是即可散笼,开窗通风,降温凉花,停止发霉,促进毛霉产生蛋白酶,8—10小时后结束前期发酵,立即搓毛腌

豆制品加工小作坊生产要求规范标准

豆制品加工生产规 一、适用围 (1)本规所指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发酵或不经发酵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和其他豆制品。发酵性豆制品如腐乳、豆豉、纳豆等产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如豆腐、半脱水豆制品、豆腐再加工制品;其他豆制品如大豆组织蛋白、豆沙类产品。 (2)本规所称豆制品生产小作坊,是指从业人员较少,有固定生产场所,生产条件简单,不具备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件的豆制品生产单位或个人(不含现做现卖)。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⑴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生产基本工艺流程(见图1) ⑵其他豆制品生产基本工艺流程 ①大豆组织蛋白(挤压膨化豆制品):

图1 原料→粉碎→调和→挤压膨化→烘干→(调味加工)→包装→成品 ②豆沙: 原料豆→预处理(清除杂质、浸泡)→蒸煮→破碎→洗沙→分离→干燥→调配→包装→成品 ③豆馅、豆蓉: 原料豆→预处理(清除杂质、浸泡)→蒸煮→破碎→调配(炒蓉)→包装→杀菌→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1)原辅料预处理。 (2)食品添加剂使用。 (3)生产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卫生环节控制。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食品添加剂超围和超量使用。 (2)微生物指标超标。油脂酸败(酸价、过氧化值超标)(对油炸类)。 (3)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如吊白块等。 三、质量安全卫生条件要求 (一)环境要求 1、生产区域周围不得有防碍食品卫生的污染源(如污水坑、垃

圾坑、畜禽养殖场等)。 2、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当隔离;生产区不得饲养家禽、家畜;坑式厕所应当距生产区25米以外。 3、生产区垃圾应当远离生产车间,排污沟渠应当密闭,生产区不得有各种异味,不得有各种杂物堆放。 (二)生产场所要求 1、生产场所应清洁卫生,通风、光线良好,空间要满足生产加工需要。 2、生产工艺布局基本合理,各工序之间尽量减少迂回和交叉,减少污染。加工间、原料库及成品存放间应有效分割,并不得堆放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3、生产加工间地面要铺设硬制材料,房顶无灰尘,加工间及成品存放地墙面要用瓷砖贴面1.5米以上。 4、原料库、加工间、成品间应具备防蝇、防鼠,防尘设施(如防护罩等)。 5、加工间通风、排污良好,入口处要有更衣设施和洗手消毒设施。 6、库房不得存放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等物品。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和成品应分类、分区、离地、隔墙存放,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入库。

魔芋粉的食用方法

魔芋粉的食用方法 食用方法: 1、体胖减肥者清晨空腹,取本品5-10克,加沸水约200ml搅拌均匀,即可饮用!一日1-2次! 2、糖尿病病人饭前5-10分钟,取本品5克,加沸水100ml搅拌均匀、饮用!一日3-4次!魔芋粉有一种特有的魔芋味道,水冲少了会象藕粉一样粘稠,可以加些盐等你喜欢的东西配合食用,味道会好很多! 3.少数人不习惯魔芋的特殊味道,可以用医用胶囊灌装后吞服,每粒胶囊可装魔芋粉0.8-1克,每天早晚各服2~3粒,即可达到减肥健身的目的。 3.做魔芋豆腐当菜肴:这里介绍一下制作魔芋豆腐的方法: 魔芋豆腐的做法: 把2500克净水倒入铁锅内加热,待水温达到7、80度(锅底出现大量气泡时),再把50克精粉逐渐搅入水中(连续搅拌)直到魔芋精粉与水充分熔融成糊状,然后把5克食用碱面撒入锅中和魔芋糊一起搅拌,待到充分搅匀后熄火。让锅里的魔芋糊自然冷却成为块状,这时魔芋豆腐就

作成了。把作好的魔芋豆腐划成大块放在清水里继续加热煮沸20分钟,让魔芋豆腐进一步固化。自然冷却后即可作为做菜的原料了。以上方法一次可制作魔芋豆腐5-6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食用速度适当增减。注意魔芋粉、清水、碱面的比例约为1:50:01左右。 魔芋豆腐的吃法: a.素炒魔芋:把魔芋豆腐切成小条,待用;把锅放火上,倒入适量调和油,待油七、八分热时,加入切好的葱、姜、蒜,炸出香味后,把切好的魔芋条放入锅中同炒,南方人可以加入少量泡咸菜丝,放盐、味精,起锅。此菜滑嫩上口,久吃不腻。 b.魔芋烧鸡(鸭):把鸡(鸭)切成2厘米见方小块,魔芋也切成大小相同的小块待用。把铁锅烧热,倒入适量调和油,加热到七、八分热,倒入切好的葱、姜、蒜煎炸,待炸出香味后,放入少量豆瓣酱,然后把鸡块倒入锅中,加入少许酱油、料酒、胡椒粉同炒,待香味发出,颜色红亮时,加入适量清水,把切好的魔芋块放入锅中,加盖,改微火,漫漫加热。大约50分钟后,检查鸡块是否熟烂,如果好了,熄火,装盘即可食用。此菜为四川名菜。 魔芋粉制豆腐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精选.)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精选.)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 一、前期豆浆制作工艺 二、前期产品加工过程 前期豆浆制作工艺的流程为:选料——浸泡——清洗——磨浆——煮浆——细滤 选料:就是选大豆,含大豆蛋白质高的; 质量好的大豆应:颗粒整齐、粒重饱满的腰圆型 大豆要求:皮薄、表面光亮、脐色浅、无霉变、杂质 浸泡:就是用水将大豆经过浸泡充分吸水,使大豆变脆,便于磨浆;这样对水质就有要求 清洗:就是断定大豆浸泡程度,将浸豆水沥干洗净 磨浆:先介绍正确使用磨浆机的要则:磨豆时:先开机,再加水,调磨距,加料; 磨完后:松磨距,再关水,关电源 煮浆:决定做什么产品,确定浓度,开始煮浆;煮浆时防止豆浆假沸,此前必须消泡 细滤:豆浆煮沸后,在豆浆中的细渣经热膨胀成绒渣,或在豆浆桶中残留的杂质,经细滤成纯正的豆 浆,使豆浆中蛋白质与水均匀,产品口感细嫩 小结:经过前期工艺流程,生成豆浆的三要素:温度100;浓度根据产品确定;PH值6.8~7 三、后期产品加工过程 豆浆:将浓度调整到5Be,即可直接饮用;与各种天然果蔬浆(粉)配可得:甜、咸、果味、花色豆 浆

豆腐脑:制作的主辅料:6Be豆浆,葡萄糖酸内酯;用冷浆法热凝固或用热浆冲浆法即可; 冷浆法工艺流程:豆浆(冷却350C以下)+葡萄糖酸内酯(每500克浆加内酯1.25克)搅拌入盒或杯。 经900C热凝固成型 热浆法:豆浆950C+葡萄糖酸内酯冲浆即成豆腐脑整坯。既可以配制各种调料制得各味豆腐脑,也可 将豆浆内添加各种果蔬浆制得五彩豆腐。 豆腐皮:制作豆腐皮的主辅料:8.5Be豆浆,脂蛋白剂,酒液保鲜剂;豆腐皮工艺流程:8.5Be豆浆( 加温)+脂蛋白剂待结皮后挑出沥干,反复运作,喷洒酒液保鲜剂回软保存待售。 绢豆腐:制作绢豆腐的主辅料:豆浆9Be,复合凝固剂;绢豆腐工艺流程:9Be豆浆(90~860C)+复 合凝固剂(冲浆法)经蹲脑,绢包而成。 老豆腐:制作老豆腐的主辅料8.5Be豆浆(850C)点卤(Macl)后经蹲脑,上箱压榨而成。 四、豆干类半成品 工艺流程: 豆浆(7Be-8Be、80oC-85oC)点浆蹲脑上板压榨切块半成品 1、豆片类半成品 豆片是一种薄如娟帕的片状半成品,利用豆片半成品又可以加工多种产品。行业上称为百叶、厚千张 、更薄一些称之为“千张”。 2、油卤制品类 它是将老豆腐、豆干、豆片等为原料,给切块、油炸、配好调味料的卤汤内煮制而成的产品。

百叶豆腐加工技术

百叶豆腐加工技术 (2)机制薄百叶点浆:用盐卤为凝固剂,添加量约4%,盐卤水浓度控制在13%左右。豆浆浓度控制在7、5~8度,点浆前加热豆浆至98℃,然后加适量冷水将豆浆温度降到85℃时,开始点浆,操作方法与豆腐相同。胀浆:点浆后胀浆10~12分钟,然后开缸,用葫芦瓢深入缸内搅动1~2次,静置3~5分钟后,适量吸出黄浆水,即可浇制。浇制:浇制时要把缸内的豆腐花不停地旋转搅动,避免豆腐花沉淀堵塞管道口及造成豆腐花厚薄不均的现象。随着百叶机的转动,把浇百叶的底布和面布同时输入百叶机的铁丝网履带上,豆腐花也随即通过管道浇在百叶的底布上,尔后盖上面布。豆腐花夹在底布和面布中间,经过6~8米的铁丝网带输送,豆腐花内的水分已自然流失一部分,使含水量有所减少。此时可以按规格要求把豆腐花连同百叶布折成百叶,每条布可折叠百叶约80张。压榨:折叠后的薄百叶,依靠百叶叠百叶的自重沥水1分钟,再推人压榨机内先轻压1~2分钟,待水分稍许泄出后,再加上压力,压榨约6分钟即可。规格质量:百叶面积32厘米X60厘米,每千克大豆产12张百叶,每10张重425~500克。每张百叶可允许有花洞2个,花洞直径应小于1、5厘米,裂缝不超过2条,裂缝长不超过5厘米。其他指标同手工制百叶。 (3)厚百叶厚百叶宜采用手工生产,质地软糯,口味好。而机械制厚百叶质地板硬,口味不理想,故这里介绍手工生产方法。

点浆:制厚百叶的豆浆以每千克大豆出豆浆10千克左右。用石膏作凝固剂,使用量为4%,用冲浆方法点浆,点浆温度以60~70℃为宜。浇制:浇制方法与浇薄百叶相同,但豆腐花宜多些,浇制要均匀,以免厚百叶有夹块,而影响质量。压榨:用土榨床加压脱水。压榨厚百叶的特点是压力不要太猛,但压榨的时间要长。这样既能压榨出一部分水分,又使厚百叶柔软有韧性。如果受压太烈太猛,会把豆腐花挤人布眼,使百叶很难剥下,从而影响质量。一般压榨时间约30分钟。规格质量:厚百叶28厘米见方,每千克大豆产1、2千克成品,每5张重425~500克。色泽洁白,质地软糯,有韧性,拎角不断。水分不超过68%,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2%。商品保养:厚百叶含水量高,面积大,堆叠在一起容易使内部发热,微生物增殖快,商品极易发粘变质。特别是在炎夏季节,夜间生产的产品在第二天早晨供应市场时已有发粘现象。所以要特别注意商品保养。①产品一定要分别叠堆。一般以10张一叠为宜。叠放多了,容易变质。叠放后要摊在竹匾上,置于通风凉爽处。②在销售后有剩余或有发粘现象时,可在开水锅里煮一下,再摊晾,以延长其保质期。

魔芋复合型面条的配方及其加工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魔芋复合型面条的配方及其加工方法。其由以下重量原料的组分组成:小麦粉、糯米粉、荞面粉、魔芋粉、荷叶粉、牡丹花粉、薄荷、盐和食用碱;按照各组分计100份的重量配比是,小麦粉50~70份、糯米粉5~10份、荞面粉5~10份、魔芋粉10~15份、荷叶粉2~4份、牡丹花粉2~4份、薄荷1~2份、盐1~2份和食用碱0.1~0.3份。在小麦粉中加入糯米粉、荞面粉和魔芋粉,其中荞麦粉和魔芋粉均属于粗纤维食品,便于人们肠道蠕动且热量较低,其中还加入糯米粉主要是增加面团的粘性,确保面团抱紧不会散掉。然后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荷叶粉、牡丹花粉和薄荷不仅可以增加面条的香味,还利用人体消化,非常适合女性食用。 技术要求 1.魔芋复合型面条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原料的组分组成:小麦粉、糯米粉、荞面粉、魔芋粉、荷叶粉、牡丹花粉、薄荷、盐和食用碱;按照各组分计100份的重量配比是,小麦粉50~70份、糯米粉5~10份、荞面粉5~10份、魔芋粉10~15份、荷叶粉2~4份、牡丹花粉2~4份、薄荷1~2份、盐1~2份和食用碱0.1~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复合型面条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各组分计100份的重量配比是,小麦粉60份、糯米粉8份、荞面粉8份、魔芋粉13份、荷叶粉3份、牡丹花粉3份、薄荷1.5份、盐1.5份和食用碱0.2份。 3.魔芋复合型面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小麦粉、糯米粉、荞面粉和魔芋粉按照比例进行混合;第二步,将混合后的粉末放置在温度为60~70℃的蒸格中8~12min;第三步,将蒸后的粉末拿出放凉,将盐和食用碱与水混合后与 粉末搅拌均匀,进行和面;第四步,熟化面团,熟化时间为8~12min,放凉后再次进行 熟化;第五步,压制成型,将熟化后的面条在压制机上进行压制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魔芋复合型面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将混合后的粉末放置在温度为65℃的蒸格中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魔芋复合型面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步中,熟化时间为10min。

冻魔芋的做法

冻魔芋的做法 雪魔芋(冻魔芋)的制作办法: 雪魔芋生产的工艺,无论是原始的作坊的生产,还是现代的标准化、机械化的工厂生产,其基本工艺程序是一致的。目前较好的制作工艺流程是: 原料筛选→制粉→配方→制胚→冷冻→解冻脱模→脱水田整形→干燥→筛选包装 1、原料 (1) 魔芋 可以用精粉,也可用芋角(片)。峨眉山的雪魔芋主要用芋角(片)制作。芋角要用当年收的,颜色白色或微黄色,身干,水分低于15%,无霉变,元焦斑,表面去皮率达到85%。同时,原料的各种物理成分指标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2) 大米要选用元霉变、无虫蚀、无糟化的新鲜产品。水分应低于15%。原料的各种成分符合国家粮食指标要求。 2、制粉 将魔芋粉碎,使颗粒达到60~80目。大米粉碎后,控制数与魔芋相同。 3、配方 一般情况下,魔芋、大米、添加元素的比例范围大致为, 38%-48%,50%-60%,0.1%-2%。 4、制胚 毛胚是将配方料熬煮、老化、固形,成为魔芋糕。 (1)熬煮 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一般采用蒸汽夹层锅,汉二二蒸汽为加热介质。制作时,当水温升至50℃~70℃后,将配方料倒入锅中,搅动,使之逐渐熟化,与水融为一体。魔芋葡甘露聚糖和大米淀粉充分熟化溶胀后,及时加入食用碱,促使锅内物料加速熟化溶胀,化清,凝固。在物料凝固瞬间前后,5~10秒钟内,要迅速将流质浓料倒入固形箱内。熬煮时,应掌握好配方料与水的比例,通常为1:18~22,配方料与碱量的比例通常为1:0.02但~0.05,下料时的温度为50~70℃。

(2)老化 仍然以采用蒸汽介质加热为好。制作时,先将固定箱内的魔芋糕切成规范形状,然后输送到老化锅内,用80℃以上的水温,煮沸10~12分钟,使产品的韧性和强度增加,含碱量均匀适度。 (3)固形将老化后形状规则的制品放人固定盛器内,在一定温度下,形成固定的形状。 5.冷冻 冷冻是制作雪魔芋的关键工序。大批量、工厂化生产雪魔芋时,冷冻分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将固形后的制品,采用冷风、冷水以及自然降温的方法,使其温度逐渐降低到常温以下。 第二阶段:将冷却过的制品,及时迅速转入有冷冻条件的库房内,用5℃左右的温度,经15 ~30小时,进行预冻处理。 第三阶段:将预冻制品迅速转人机械冷冻库,用-10℃~18℃的温度,冷冻48~72小时。 6、解冻脱模 将冷冻后的制品放在常温下或水中进行自然解冻,使制品与盛放容器脱离。应注意,脱模温度不能高于例,脱模应顺其自然,不能强迫进行。 7.脱水 一般用离心机脱水,使脱模后的制品的含水量低于28%。脱水后,产品外形发生极大变化,需进行整形复原后,再行干燥。 8.干燥 可用烘干炉、红外线、机械强热等多种方法进行干燥,使脱水后的制品的含水量低于15%。然后,再进行等次筛选,分类包装。干燥后的产品,要求外观形状基本平整,大小、重量均等,孔隙大小均衡,水分含量不能超过阴。其质量评价标准包!. 括感观(如形状、颜色、孔隙大小和均匀度、表面特征等、口感松软、化渣、脆、韧、味纯等)、理化指标(如蛋白质、淀粉、脂防、水分、碱及葡甘露聚糖的比例等)及卫生指标(如铅、铜、碑在等的含量)等几项。

豆腐的加工工艺与豆腐机操作流程

豆腐的制作工艺和豆腐机的操作流程 一、豆浆豆腐介绍 豆浆是将大豆用水泡后磨碎、过滤、煮沸而成。豆浆营养非常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豆浆是预防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缺铁性贫血、气喘等疾病的理想食品。 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时至今日,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深受我国人民、周边各国及各国人们的喜爱。发展至今,已品种齐全,花样繁多,具有风味独特,制作工艺简单,食用方便的特点。豆腐高蛋白、低脂肪,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 二、联浩牌豆腐机制作豆浆豆腐的工艺。 (一)磨豆浆 1.打开豆腐机控制面板上的手动进水阀,开启自来水阀门,在自来水加入到水箱的过程中,请通过控制面板上的玻璃管观看水位,水位达到最高水位标示时请关闭控制面板的手动进水阀门。 2.先开启磨浆开关1-2分钟,然后打开水龙头开关,一边调节水量,一边将黄豆倒入漏斗中,水量大小以出渣口排出的豆渣松散,不含浆为宜,磨浆完成即关闭水龙头,然后让磨浆机空磨3-5分钟方可关闭,保证磨浆机的使用寿命。 (二)蒸煮、出豆浆 1.先将豆浆桶盖盖好 2.接通电源和气源,按动加热开关,将温控调到110摄氏度加热指示灯亮,此时机器开始加热。 3.在加热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控制面板上的玻璃管观看水位是否正常(水位必须达到水位标示的最高水位),如果水位低于水位标示时必须将自来水补充至高于最底水位标示。 4.豆浆煮好后按比例将白糖(必要时加入其它配料)放入储浆桶,在出奶口下面放好容器,缓慢开启奶阀出浆。 (三)清洗、关机 (四)压榨豆腐 1.将刚做好的热豆腐花用勺子捣碎后均匀的铺在豆腐格内,然后完整的盖好双层纱布,压上盖板并将个边外漏纱布折叠好,旋转手柄,上盖好板均匀地进行挤压(约10分钟左右)等排出一定水量后,旋转手柄,揭去盖板、纱布等,用快刀划分成所需尺寸。至此,洁白、鲜嫩、营养丰富的豆腐就制好了。 2.为了节约能源及加热时间,在制作豆腐花及豆腐时,其豆奶温度升高至约100摄氏度即可。用联浩全自动豆腐机每公斤黄豆最低可生产 3.5公斤豆腐或者8公斤豆浆,产量比传统方法提高30%左右。 三、联浩全自动豆腐机器的安装与调试 (一)安装 1.将联浩全自动豆腐机安置于干净卫生且离墙壁有一定的距离,便于连接自来水及便于排水的地方,按照机器上面的标记,将自来水管接入机器的进水管,将排水管的出口接入排水沟或者下水道,应保证从机器到排水沟的连接管是由高至低,防止因管中积水而影响机器正常排放。

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的熟浆工艺与生浆工艺的比较

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的熟浆工艺与生浆工艺的比较 从几千年来的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生浆工艺和熟浆工艺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地域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优势,所以一直都在并存。在2000年前熟浆工艺技术在宫廷豆腐加工过程中就在应用,但随着为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过程中,生浆工艺和半熟浆工艺得到了发展。在现代工业化时代的我国,生浆工艺设备比较成熟和流行,但熟浆设备的开发和研制,也促进了熟浆工艺技术的再度兴起。在豆制品技术传播到隔海的日本,虽然熟浆工艺在主导地位,但是在冲绳等一些地域,生浆工艺技术和产品同样也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在这里,我简要的把两种工艺的基本原理和产品特性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一、在生产工艺方法上的比较: 生浆工艺主要特征是在豆渣和豆浆分离后在进行煮浆的制浆过程。而熟浆工艺的主要特征是在煮浆过程完成后再将豆渣和豆浆进行分离的制浆过程。 生浆工艺一般采取三组离心机操作来将豆渣豆浆分离,而熟浆工艺主要是靠设备的一次挤压方式就可以完成浆渣分离。 二、在豆浆的出品率方面: 在人们过去的意识里都认为生浆工艺的出品率相对会比较高。但是,通过我们对两种工艺方法的比较,我们得到了熟浆工艺的豆浆出品率反而比较高的结果。主要是因为生浆工艺法中在温度较低时营养物质的转移速度较慢,需要经过多次的清洗豆渣,才能够将大豆中的营养物质提取出来,而熟浆工艺的提取温度较高,比较容易将营养物质提取出来。另外生浆工艺的离心分离方法的豆渣含水率一般在80%以上,而熟浆工艺的挤压分离可以使豆渣水分的

含水率低于70%。我们在通过加工生产11Brix豆浆时进行比较,熟浆工艺反而比生浆工艺的提取率高10%左右。 三、在熟浆工艺豆浆在加工豆制品的出品率方面: 熟浆工艺豆浆在老豆腐、豆腐干、百叶的生产过程中无论从产品质量,还是从产量上都超越生浆工艺豆浆。用同样11Bx浓度和同样量的豆浆来加工老豆腐,熟浆工艺豆浆的老豆腐的产量比生浆工艺高5~10%,豆腐的弹性也比较好。由此可以判断熟浆工艺在保水性、组织结构伸展性等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 四、在豆制品的风味上面: 通过大量研究可以发现在熟浆工艺生产中,具有香甜味的3-甲基-丁醛含量较高,豆腥味的己醛含量较低。而生浆法加工工艺的结果可以表明3-甲基-丁醛含量较低,豆腥味的己醛含量较高。熟浆法制备豆浆在豆香味、甜香味、谷物味等非豆腥味方面高于生浆法制备豆浆,在豆腥味方面低于生浆法制备豆浆。 五、在产品的营养健康方面: 在熟浆工艺加工中,具有增加骨骼健康果胶类物质进入豆浆,而生浆工艺的果胶质含量相对较低。同时熟浆工艺中的脂肪酸氧化酶、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物质被去除的的比较彻底,保证了产品的食品安全性。另外熟浆工艺中蛋白质的变性效果比较好,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熟浆工艺豆渣可马上进行利用,加工成各类食品,而生浆工艺产生的豆渣不容易利用。 六、在生产管理方面: 1)熟浆工艺简单,容易控制。生浆工艺为了提高产出率需要多次提取,操作繁琐,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空间。 2)熟浆工艺的自动化操作比较容易实现,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和管理成本

100斤黄豆做豆腐的利润是多少

100斤黄豆做豆腐的利润是多少 100斤黄豆做豆腐的利润是多少_豆腐制作工艺1.原料处理。取黄豆 5 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 4~ 5 小时,夏天 2.5~3 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将生红石膏 250 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 20~30 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2.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 6 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 3 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一般 10 公斤黄豆出渣 15 公斤、豆浆 60 公斤左右。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煮浆点浆。 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 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豆浆煮到温度达 90~110℃时即可。 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 0.5 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 豆腐花凝结约 15 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 10~20 分钟,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干。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一般 10 公斤黄豆可制 25 公斤豆腐干。绿色豆腐制作一、工艺流程大豆→挑选→浸泡→磨浆→过滤→煮浆→混合→蹲脑→压榨成型↑ 菜汁或菜泥少量凝固剂二、操作要点1.菜汁添加量以豆腐的色泽及生产成本为指标,确定菜汁或菜泥的添加量。 豆腐的颜色随添加蔬菜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分别为红、黄、绿等:各种颜色。本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 卤水是天然的东西,就是海水晒盐时,除去食盐结晶剩下的东西,主要含有氯化镁,氯化钠,绿化钾和其他一些无机盐的晶体,通常包含结晶水.而且在保存的过程中会吸潮,所以看起来是湿渌渌的.至于用量,卤水下锅引起蛋白质变性,迅速变为半固体,可以看出来的. 干豆腐/豆腐皮是后期加压,使水分脱失作成的. 点豆腐买葡萄糖内脂 具体方法是: 1 把煮好的豆浆冷却至35℃以下时点脂(方法如2) 2 将β-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做老豆腐1公斤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1公斤浆加24~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冷却的豆浆中缓慢拌匀 3 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以80~85℃保温20分钟,静置冷却即为成豆腐包括硬豆腐、软豆腐、细嫩豆腐和充填豆腐几大类。其制法因种类不同存在若干差异。但是豆乳加工工序与使用凝固剂 (通常使用硫酸钙)进行凝固工序基本上是相同的。 豆腐加工的一般工艺如下: 大豆→水浸泡→磨碎→豆糊→加热→分离豆腐渣→豆乳→豆腐

使用的凝固剂通常为硫酸钙。可是以硫酸钙为凝固剂加工的豆腐,在风味、表面光泽、质地细腻与保水性方面比不上以盐卤为凝固剂加工的豆腐。但是,以盐卤为凝固剂加工豆腐也存在一定缺点。当豆乳浓度、温度、含水量及其他条件处理不当时,加工出来的豆腐容易变硬,制品的品质不均匀。特别是氯化镁的溶解速度快,在水或豆乳中会马上溶解,迅速发生凝固反应,凝固速度快。因此要求操作者具有熟练的使用技术,否则很难得到品质均匀的制品,制品的商品价值会降低。另外,盐卤的使用方法对豆腐的细腻度、硬度及弹性有着微妙的影响。总之,以盐卤为凝固剂制作豆腐,在技术方面存在一些难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比较简单的盐卤豆腐的制作方法。 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制法。 首先,在天然盐卤(氯化镁)中添加少量的水、食用油脂与乳化剂以及60℃以上的热水,搅拌均质,形成稳定的盐卤分散液。使用的食用油脂为大豆油等植物油及动物油脂;使用的乳化剂为大豆磷脂和甘油酯等。添加60℃的热水,目的是使食用油脂保持60℃左右的温度,促进大豆磷脂等乳化剂在油脂中溶解,同时能够生成稳定的盐卤分散液。将盐卤分散液与豆乳混合,倒入型箱,制成豆腐。 在豆乳中添加盐卤分散液,可排除豆乳中的脂肪,同时能促进盐卤与大豆蛋白溶为一体,简化盐卤豆腐的制作。在盐卤中添加油脂类,可增加豆腐的风味,增强豆腐表面的光泽,而且能延缓盐卤的凝固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