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因素对细菌讲义的影响
细菌的分布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ppt课件

二、化学因素
化学药物能影响细菌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和生理 活动,从而发挥防腐,消毒,甚至灭菌的作用。防腐剂 的浓度高或作用时间长,也可达到消毒的目的。消毒及 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物对人体组织有害,只能外用或用于环境消毒。
16
(一)化学消毒剂 (二)防腐剂
用于防腐的药物称为防腐剂。生物制剂(如疫苗、 类毒素、抗毒素等)中常加入防腐剂,以防止杂菌生长。 常用防腐剂有0.5%石炭酸、0.01%硫柳汞和0.1~0.2%甲 醛等。
消毒: 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的方法。 无菌:物体上或容器内无活菌存在的意思。 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12
一、物理因素
(一)热力灭菌 1.湿热灭菌法 2.干热灭菌法 (二)电磁波与射线 1.日光与紫外线 2.电离辐射
13
(三)滤过除菌法 除菌滤器简称滤菌器,将液体或空气通过含有微细 小孔的滤器,只允许小于孔径的物体如液体和空气通过, 大于孔径的的物体不能通过。它们可用陶瓷、硅藻土、 石棉或玻璃屑等制成。主要用于一些不耐热的血清、毒 素、抗生素、药液、空气等除菌。一般不能除去病毒、 支原体和细菌的L型。
养基中菌落的数目及菌落的形态特点。
10
(三)皮肤表面细菌的检查 1.将普通培养基分为三等份,将未洗的手指、用肥
皂洗过的手指、经上碘酊+75%酒精处理的手指在培养基 上轻涂。
2.将培养板置37℃培养箱24h,观察培养基中菌落 的数目及菌落的形态特点。
11
第二节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细菌在自然界必然不断经受周围环境中各种因素的 影响。当环境适宜时,细菌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而生 长繁殖;若环境条件变化,可引起细菌的代谢和其他性 状发生变异;若环境条件改变剧烈,可使细菌生长受到 抑制或导致死亡。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0
2. 高温
高温对微生物具有致死作用,常用于消毒和灭菌。 高温对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导 致细菌死亡。 高温灭菌法 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类,湿热传 导性好、穿透力强灭菌效力大。
精选PPT课件
11
(1)干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法:是以火焰直接烧灼杀死物体中 微生物的方法。分为灼烧和焚烧两种。
一般细菌菌种在冰箱4-10℃低温下保存。但也有 些细菌对低温持别敏感,在冰箱内保存比在室温下 保存死亡更快。如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精选PPT课件
8
冷冻保存 冻存微生物种时,必须迅速降低温 度,起用时也迅速融化。应尽力避免反复冷冻 与融化。
为减少细菌在冷冻时的死亡,可于菌液内 加入10%左右的甘油、蔗糖或牛奶作为保护剂。 冷冻真空干燥(冻干)法 是保存菌毒种、疫 苗、补体、血清等的良好方法,可保存微生物 及生物制剂数月至数年不失活。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 放射性同位素射线(α β γ)和X 射线。 非电离辐射:包括可见光、日光、紫外线。
1.可见光 指肉眼可见的光线,波长400-800nm。 可见光线只有微弱的杀菌作用。但长时间暴露于光 线之中,则细菌的代谢与繁殖亦可受到影响。故培 养细菌及保存菌种,均应置于阴暗之处。
缺点 紫外线的穿透力不强,即使是很薄的玻 璃也不能透过,所以只用物体表面消毒。
用途 微生物实验室、无菌室、手术室、传染 病房、种蛋室等的空气消毒。
精选PPT课件
24
4.电离辐射 放射性同位素射线(α β γ)和X射 线等可使被照射物质发生电离。
杀菌作用 X射线(波长0.06-13.6nm)、γ射 线(波长0.00l-0.4nm) 的电离辐射微弱。α与β射 线的电离辐射作用较强,有抑杀菌作用。
第六章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PPT课件

➢低于最低生长温度时,微生物不 生长,温度过低,甚至会死亡。
➢超过最高生长温度时,微生物不
生长,温度过高,甚至会死亡。
5
(一)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1.影响
高温对微生物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其主要原因是高温能使蛋 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核酸结构遭到破坏等,从而 导致其死亡。
★微生物对热的耐受力与以下因素有关:
(1)微生物种类及发育阶段 ► 嗜热菌比其它类型的菌体抗热 ► 有芽孢的细菌比无芽孢的抗热 ► 老龄菌比幼龄菌抗热
6
(2)细菌对热的耐受力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与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有关—培养基中蛋白质含量高时比较耐热. ▪与pH 有关—pH适宜时不易死亡,pH不适宜时,容易死亡. ▪与水分有关—含水量大时容易死亡,含水量小时不容易死亡. ▪与含菌量有关 —含菌量高,抗热性增强,含菌量低,抗热性 差。 ▪与热处理时间有关—热处理时间长,微生物易死亡。
16
高压蒸汽灭菌法
利用水的沸点随水蒸气压力的增加而上升,以达到100 ℃以上高温灭菌的方法。
方法:121℃(1kg/cm2或15磅/英寸2)维持15-20min。
115℃(0.75kg/cm2或11磅/英寸2)20-30min。
112℃(0.5kg/cm2或8磅/英寸2)20-30min。
应根据灭菌物品的性质或成分选择灭菌温度
10
单门烤箱
双门烤箱
11
电热干燥箱
back
12
高压蒸汽灭菌法 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121℃ 20-30mim 煮沸消毒法 水煮100℃ 5mim(繁殖体)-2h(芽胞) 间歇灭菌法 反复多次流动蒸汽间歇加热灭菌 巴氏消毒法 较低的温度杀灭致病菌
13
湿热灭菌与干热灭菌的比较 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外界因素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
2. 掌握不同外界因素对细菌生长速率和形态的影响。
3. 分析外界因素对细菌生理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细菌的生长、繁殖和生理特性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氧气、湿度等。
本实验通过模拟不同外界环境条件,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探讨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细菌菌种,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琼脂、生理盐水、pH试纸等。
2.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显微镜、酒精灯、高压蒸汽灭菌器、无菌操作台、pH计等。
四、实验方法1. 分组实验: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菌种分别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为以下五组:(1)温度组:分别在30℃、37℃、4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pH值组:分别在pH 4.0、6.0、8.0条件下培养;(3)营养物质组:在添加和未添加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条件下培养;(4)氧气组:分别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培养;(5)湿度组:分别在干燥和湿润条件下培养。
2. 观察与记录:观察不同组别细菌的生长情况,包括菌落形态、生长速率、颜色等,并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外界因素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速率逐渐加快,菌落形态逐渐增大。
在45℃条件下,细菌生长最为旺盛。
2. pH值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在适宜的pH值条件下,细菌生长良好;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细菌生长。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pH 6.0时生长最佳,大肠杆菌在pH 7.0时生长最佳。
3. 营养物质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添加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组别,细菌生长旺盛,菌落形态较大;未添加培养基的组别,细菌生长缓慢,菌落形态较小。
4. 氧气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有氧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速率较快;无氧条件下,细菌生长缓慢。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报告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主要研究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我们使用几种不同的方法研究了温度、pH值和紫外线对细菌的生长和复制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下,细菌的生长和复制速率不同。
当温度较高时,细菌生长和复制速率较快。
在不同的pH值下,细菌的生长也有所不同。
细菌在pH值为7左右的中性条件下生长最好。
经过紫外线照射,细菌的生长也呈明显的受到抑制的趋势,紫外线照射的时间越长,细菌生长能力就越弱。
总的来说,外界因素对细菌的生长和复制有着显著的影响,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影响以便更好地控制和使用细菌。
引言: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其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本实验旨在研究外界因素对细菌生长和复制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和紫外线照射等。
材料与方法:1. 材料:细菌溶液、培养基、三角量杯、试管、移液管、离心机、紫外线灯、温度控制箱、pH计、电子天平等。
2. 方法:(1) 温度对细菌的影响实验:准备好培养基和细菌溶液,分别取5ml细菌液,分别放入三个试管中,分别放置在20℃、30℃和40℃的温度箱中,过程中每隔1小时进行一次离心取样,记录细菌生长情况。
(2) pH值对细菌的影响实验:将细菌溶液分别放入pH为4、5、6、7、8、9的培养基中,混合均匀后,进行培养,观察48小时内细菌的生长情况。
(3) 紫外线对细菌的影响实验:在细菌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细菌液,用紫外线灯照射不同时间(0、10、20、30分钟),然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结果:1. 温度对细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细菌生长缓慢,到48小时时,只有非常少的细菌复制了。
在30℃的条件下,细菌生长得更快,到48小时时,有很多细菌繁殖了。
在40℃的条件下,细菌的生长呈明显的停滞,只有很少数的细菌繁殖了。
2. pH值对细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7左右的条件下,细菌的生长最好,在48小时后,培养液中细菌数量大大增加。
环境因素对细菌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细菌生长与繁殖的影响细菌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体,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无处不在。
一般来说,细菌是靠环境中的有机物进行代谢和生长繁殖的。
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对细菌生长和繁殖造成影响,因此了解环境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细菌生长和遏制病原微生物传播,保障公众健康。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对细菌生长和繁殖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最快,即在37°C左右。
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菌,它们的适宜生长温度也有所不同。
例如,酸奶中的乳酸菌需要在温度为42°C到46°C之间生长,而耐热菌则可以在60°C甚至更高的温度下生长。
温度的影响还表现在繁殖速率上。
在适宜温度下,细菌的繁殖速率通常很快,一些细菌甚至可以在短短几小时内实现繁殖。
相反,在温度较低或较高的环境下,细菌的繁殖速率则会明显减慢甚至停止。
对于感染性病菌来说,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温度限制它们的生长和传播。
环境湿度除了温度,环境湿度也是影响细菌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湿度过低会导致细胞脱水,从而抑制代谢和生长繁殖;相反,湿度过高则有利于许多细菌的生长繁殖,这是因为水分可以提供细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水分还可以带走一些细菌代谢产物。
要控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我们需要把握一个适宜的湿度范围。
在医院和食品加工场所等环境中,一般会使用空气调节设备来维护适宜的湿度范围。
环境气味我们周围的气味也会影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一些化学物质会发出刺激性的气味,这些气味可能会让细菌的代谢调节受到干扰,从而影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在一些对细菌有害的化学物质存在的环境中,我们也可能通过气味判断到这一点。
例如,一些消毒剂会发出强烈的气味,告诉我们它们正在杀死周围的细菌。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影响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许多细菌生长的环境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细菌的健康和生长繁殖。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报告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报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报告引言: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和营养物质等。
本实验旨在研究这些外界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细菌株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成多个培养皿,每个培养皿中均加入适量的培养基。
然后,我们对不同组的培养皿施加不同的外界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和营养物质。
在一定时间内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1. 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我们将细菌培养皿分为高温组、中温组和低温组。
结果显示,高温组的细菌生长速度最快,中温组次之,低温组最慢。
这是因为高温能够促进细菌代谢活动,加快细胞分裂和繁殖。
而低温则会抑制细菌的生长,使其代谢减缓。
2. 湿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我们将细菌培养皿分为高湿度组、中湿度组和低湿度组。
实验结果显示,高湿度组的细菌生长速度最快,中湿度组次之,低湿度组最慢。
这是因为湿度足够高时,细菌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促进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长。
3. 氧气浓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我们将细菌培养皿分为高氧组、中氧组和低氧组。
结果显示,中氧组的细菌生长速度最快,高氧组次之,低氧组最慢。
这是因为细菌需要氧气参与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
但过高或过低的氧气浓度都会对细菌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4. 营养物质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我们将细菌培养皿分为富营养组、中营养组和贫营养组。
结果显示,富营养组的细菌生长速度最快,中营养组次之,贫营养组最慢。
这是因为富营养环境能够提供细菌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满足其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和营养物质都是影响细菌生长的重要外界因素。
2. 不同的外界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程度不同,但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以及富含营养物质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PPT讲稿

二者比较:在同一温度下,后者效力比前者为大。
原因:(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 (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
1.干热灭菌法
(1)火焰灭菌法 :火焰直接烧灼,如接种环 。
(2)热空气灭菌法 :
干热灭菌器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的物品, 如玻璃器皿、瓷器等的灭菌。
(5)高压蒸汽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器:15磅/平 方英寸,121.3℃温度下维 持15~20min 。 一定要充分排除灭菌器内原 有的冷空气。用于普通培养 基、生理盐水、耐热药品、 手术敷料等。
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
四、光线
直射日光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是天然的杀菌因素。 许多微生物在直射日光的照射下,半小时到数小时即 可死亡。芽胞对日光照射的抵抗力比繁殖体大得多, 往往需经20h才死亡。日光的杀菌效力因地、因时及 微生物所处环境不同而异 。日光光谱分为可见光线、 红外线和紫外线。
紫外线
波长200-300nm部分有杀菌作用。实验室常使用的紫外 线杀菌灯紫外线波长为253.7nm。常用于微生物实验室、 无菌室、手术室等的空气消毒,或用于不能用高温或化学药 品消毒的物品的表面消毒。还可用于诱变育种。 杀菌机理: (1)损害DNA构型,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2) O2 O3 O 杀菌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课件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物理因素
干燥 渗透压 温度 光线 射线 滤过除菌 超声波
一、干 燥
微生物在干燥的环境中失去大量水分,新陈代 谢便会发生障碍,甚至引起菌体蛋白质变性和由 于盐类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导致死亡。不同种类的 微生物对干燥的抵抗力差异很大。主要作用是抑 菌,用于菌种和食品的保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枯
枯
大
大
草
草
肠
肠
杆
杆
杆
杆
菌
菌
菌
菌
100℃5min
化学药品对细菌的作用 抗生素敏感试验
龙
新
碘
盐
青
链
红
氯
金葡菌或大肠杆菌密集划线
几种抗生素敏感度标准
抗生素(纸片法) 抑菌环直径(mm)
青霉素
< 10
10-20
> 20
氯霉素 红霉素
< 10 10-17
> 17
链霉素
< 10
10-15
> 15
报告方式
不敏感 中度敏感 极度敏感 不敏感 中度敏感 极度敏感 不敏感 中度敏感 极度敏感
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抗酸染色
石炭酸复红
5m
3%盐酸酒精30s
水洗
水洗
美兰1m
水洗
干燥后镜检
抗酸染色结果
厌氧芽孢梭菌
汹涌发酵实验
产
破
气
伤
风
牛奶培养基
焦性没食子酸法培养
焦性没食子酸+碳酸钠+ O2 焦性没食子橙
本次实验操作内容
湿热对芽孢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大肠杆菌和 枯草杆菌;1套/组)
化学药品对细菌的作用(大肠/金葡;1套/组) 抗生素敏感试验(大肠/金葡; 1套/组) 抗酸染色(1片/人) 汹涌发酵实验(产气和破伤风; 1套/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ANKS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精品
外界因素对 细菌的影响
细菌的变异
结核杆菌
厌氧菌
➢湿热对芽孢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 ➢紫外线的杀菌作用(示教) ➢化学药品对细菌的作用 ➢抗生素敏感试验
鞭毛的变异(示教)
抗酸染色
➢形态观察 ➢庖肉培养基生长情况(示教) ➢汹涌发酵实验 ➢焦性没食子酸法培养(示教)
湿热对芽孢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