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实验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基础物理教案: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基础物理教案: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基础物理教案: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探究水的沸腾现象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腾现象产生的物理原理,并掌握简单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电热水壶2、滴管3、温度计4、计时器5、热水6、小几何器具三、实验原理和方案1、沸腾的原因水在不断受到加热的过程中,水温逐渐升高,当水的温度升到一定程度时,在水中气体的压力也会相应地升高,而同时空气中的压力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时水中气体的压力就会超过空气的压力,水中的气体就会从水中逸出,形成一些气泡,这些气泡在水中上浮,如果气泡在水面上破裂,会发出“嘶嘶”声。

随着水的温度不断上升,气泡不断形成,并不断上升,直到气泡能够在水面上形成并破灭的时候,水才开始沸腾。

2、实验方案(1)准备电热水壶、滴管、温度计、计时器等实验仪器和材料。

(2)测定水的沸腾点。

将水放入电热水壶,加热至沸腾,用滴管抽取少量热水,放置在温度计上,记录水的温度,此温度即为水的沸腾点。

(3)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在电热水壶中加入适量的水,打开电源,加热水,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计时统计水沸腾的时间,并记录每次沸腾水温的变化。

(4)比较不同高度下水的沸腾温度。

将电热水壶分别放置在不同高度处,重复步骤(2)、(3),比较不同高度下水的沸腾温度的变化。

四、实验步骤(1)测定水的沸腾点。

将水放入电热水壶,加热至沸腾,用滴管抽取少量热水,放置在温度计上,记录水的温度,此温度即为水的沸腾点。

(2)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在电热水壶中加入适量的水,打开电源,加热水,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计时统计水沸腾的时间,并记录每次沸腾水温的变化。

(3)比较不同高度下水的沸腾温度。

将电热水壶分别放置在不同高度处,重复步骤(1)、(2),比较不同高度下水的沸腾温度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得出以下结果:(1)水的沸腾点为100℃。

(2)在加热水的过程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短,且水温在沸腾时保持不变。

三上科学教案水沸腾了

三上科学教案水沸腾了

三上科学教案水沸腾了教案题目:探究水的沸腾现象与原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1)了解水的沸腾现象;(2)掌握水的沸腾条件;(3)了解水沸腾的原理。

2.能力培养:(1)能观察和描述水的沸腾现象;(2)能分析水的沸腾条件;(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水沸腾的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水的沸腾现象及其条件;(2)水沸腾的原理。

2.教学难点:(1)如何观察和描述水的沸腾现象;(2)如何解释水沸腾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温度计。

2.实验材料:水、酒精。

3.教学资源:教学PPT、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通过展示一杯水正在烧开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为什么水被加热后会沸腾?沸腾时有什么现象?”2.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步骤二:实验探究1.简要介绍实验目的:观察和记录水的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的条件和原理。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1)每组取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2)点燃酒精灯,将火焰放在烧杯下方加热水;(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4)观察和描述水的沸腾现象。

步骤三:实验记录与讨论1.学生将实验记录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2.让每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3.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什么条件下会发生水的沸腾现象?水为什么会沸腾?步骤四:知识解析1.通过教学PPT,讲解水的沸腾条件和原理:(1)水的沸腾条件:温度达到100℃;(2)水的沸腾原理:随着水温升高,水中的分子动能增大,从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最终导致水分子脱离液态转变为气态。

2.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水的沸点是100℃?在高山上煮水时为什么水沸腾的时间较长?步骤五:探究总结1.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知识解析,总结得出水沸腾的条件和原理,填写实验报告;2.选取几组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汇报和展示。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实验教学设计[小编整理]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实验教学设计[小编整理]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实验教学设计[小编整理]第一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实验教学设计“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简析本实验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探究水的沸腾现象,逐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进而会运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构思本实验的探究活动,采取“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实验探究──归纳总结的模式,使学生在“设计、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新知。

设计理念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对沸腾现象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题探究水的沸腾现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

2、会运用沸腾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经历试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运用物理知识造福人类的意识。

重点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难点实验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器材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型探究实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水开了吗?”这是在每个家庭几乎天天都会听到的一句话。

如何判断水是否开了呢?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创设猜想情境,激发求知欲。

猜想假设1、判断、猜想2、归纳猜想情况猜想1:在烧水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猜想2:在烧水过程中,声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

猜想3:在烧水过程中,水中气泡的变化规律是。

猜想4:在烧水过程中,还存在的其他变化规律有。

创设探究目标,使探究活动有的放矢。

设计实验1、点拨:迁移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学习经验,直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从而探究发现其特征和规律。

实验中,要分工合作,对其变化做好观察记录,还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初中物理-八年级探究水的沸腾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探究水的沸腾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探究水的沸腾教案一、教材分析《初中物理(下册)》课题:水的沸腾课时:1课时内容: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水的沸腾条件,探究沸腾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沸腾条件。

2.理解沸腾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3.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水的沸腾条件;②沸腾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做好水的沸腾实验,解释沸腾现象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1.导入询问学生:什么是沸点?什么情况下水会沸腾?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渐渐引出本节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实验操作(1)实验原理(教师说):根据热力学原理,当某种物质的温度达到其沸点时,其饱和蒸汽的压强等于外界的压强。

那么,在大气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水的沸点就是100℃。

在此基础上,我们接下来将进行沸腾实验。

(教师问):我们该怎样让水沸腾?(学生回答):可以加高温度、降低压力等。

(教师说):非常好,这里我们将采用加高温度来让水沸腾。

接下来,我们进行实验操作。

(2)实验操作①材料准备:水、酒精灯、温度计、玻璃棒、玻璃耳管。

②操作过程:a.将恒温水浴加温至80℃左右。

b.将温度计放入水中,记录水的温度。

c.用玻璃棒在水中搅拌,使水本身的温度均匀。

d.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从底部逐渐升温的整个过程。

e.当水开始沸腾时,用温度计测量出此时水的温度。

f.使用玻璃耳管将释放的水蒸气收集到试管中。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全,注意火源安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平稳,观察实验现象要认真。

3.实验结果分析(1)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a.水沸腾的温度为100℃,并且在大气压力下气泡始终由底部逐渐升起。

b.水沸腾的时候会释放出水蒸气,当我们用玻璃耳管收集水蒸气时,会看到试管里面聚积了透明的水滴。

c.用手扶住试管,可以感觉到试管外面有一层薄薄的水雾。

(2)实验分析a.当水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水分子运动加剧,无规律地脱离液面。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水的沸腾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水的沸腾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水的沸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沸点是多少。

2.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操作,了解水的沸腾现象。

3.发展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水壶和电磁炉–温度计–实验记录表–图片或视频资源2.学生准备:–笔和纸–实验小组成员(4-5人一组)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资源,介绍水的沸腾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水的沸腾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讨论水的沸腾现象出现的场景,如烧水、煮面等。

步骤二:实验探究(30分钟)1.将一些水倒入水壶中,放在电磁炉上加热。

2.学生观察水壶中的水,并记录下水开始沸腾的温度和观察到的现象。

3.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验记录表,依次加热不同温度的水,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下温度和观察到的现象。

4.学生可以进行多次实验,观察并比较不同温度下水的沸腾现象的特点。

步骤三:实验结果分析(20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水的沸点是多少?–水的沸腾现象有什么特点?–水的沸点受哪些因素影响?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沸点是100℃,并进一步讨论水的沸点受物质、环境温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

步骤四:知识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水的沸腾教学内容,强调水的沸点是100℃,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水的沸腾现象的特点。

2.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将总结的要点进行记录。

步骤五: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确认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2.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或个人体会。

四、课后延伸1.学生可回家继续观察和记录水的沸腾现象的场景,如煮饭、洗菜等,并与家人分享相关的观察和体验。

2.学生可背诵水的沸点是100℃,并通过实际经验验证这一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本堂科学课采用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水的沸腾现象。

小学科学教案17水沸腾四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小学科学教案17水沸腾四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小学科学教案17水沸腾四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水沸腾的探究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沸腾的过程和原因。

2. 掌握水的沸点温度。

3. 学会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酒精灯、锅、水、温度计。

2. 实验材料:照片或图片展示水沸腾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照片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水沸腾的现象,并引发他们对此的好奇心。

2. 实施实验(1)引导学生观察酒精灯的使用过程,并引导他们思考:酒精灯中的液体变成气体时是否会产生变化?(2)提醒学生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并帮助他们正确地使用酒精灯。

(3)将锅中的水加热到温度低于水沸腾的温度,然后让学生观察水的状态。

(4)点燃酒精灯,将酒精灯放在锅底下,加热锅中的水。

(5)当水开始发生气泡时,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下来。

(6)温度逐渐上升,水开始剧烈沸腾。

观察并记录此时的温度。

(7)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a. 酒精灯的燃烧产生了什么气体?b. 水沸腾前会出现哪些现象?c. 水沸腾时,温度是多少?四、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水沸腾的温度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什么?2. 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灯,比较它们对水沸腾的影响。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能使水沸腾的方法,并进行记录和展示。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水沸腾的过程和原因。

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还培养了科学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六、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中的烧水过程,并写下观察结果和体会。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增加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学习兴趣。

然而,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需要对学生的安全措施和实验操作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和示范。

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教案设计者:xxx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沸腾现象;2.掌握沸腾水的温度和气化原理;3.提高幼儿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4.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5.注重幼儿的主体作用,在活动中探究发现。

二、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小锅、水、餐刀、火柴、玻璃棒;2.课堂环境:安全干净、教具齐备、整洁有序。

三、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教师放映一段水沸腾的视频,让幼儿观看了解沸腾现象。

2.探究环节(1)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在煮米饭、煮汤时水会沸腾?沸腾是为什么呢?”(2)实验操作1)将小锅加满水放在火炉上加热;2)用玻璃棒搅拌煮沸的水,观察水泡从哪儿冒出来,3)用火柴点燃,将一把餐刀放进水里搅拌,观察水泡的冒法是否影响、加快了水的沸腾。

(3)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体验实验中的现象,了解沸腾的过程。

(4)科学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探究煮水沸腾的原因,用玻璃棒、餐刀等工具进行实验探究,从中发现水沸腾和气化的原理。

3.总结环节让幼儿展示实验成果,讨论实验中发现的现象和原理,教师再给予总结强化,让幼儿更形象地理解水沸腾和气化的原理。

四、课后拓展1.在暑假期间,带着幼儿到山林野外探讨自然中的水资源,如泉水、河水等,在掌握有关水的常识之上,感受自然中的水资源。

2.搭建简易的实验平台,让幼儿自己动手探究有关科学实验,开启幼儿的科学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效果分析通过教学方案,幼儿可以了解到沸腾水的温度和气化原理,并且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发现其中的原理,达到了目标预期效果。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热衷于观察并提出问题的幼儿获得了解答,让他们逐渐理解到,探究是吸取知识的渠道之一,也是提高能力的关键之道。

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明白水的沸腾是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2. 了解水的沸腾现象的产生原因,并能简单解释。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的沸腾现象及其原因。

2. 实验探究:观察水沸腾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 实验用具: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冷水、火柴等。

2. 实验材料: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提问学生观察过水的沸腾现象吗?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出今天的主题。

2. 新知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水的沸腾现象并解释沸腾的原因。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或幻灯片展示沸腾的过程,强调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超过这个温度水就会沸腾形成水蒸气。

3. 实验操作(30分钟)步骤:a.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实验过程。

b. 学生组成小组,每组一名实验员,其他组员负责观察和记录。

c. 实验员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d. 使用酒精灯加热水,实验员在加热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观察水的变化。

e. 学生观察并记录水的沸腾现象,包括水开始冒气泡、水面变热、水开始剧烈沸腾等。

f. 学生观察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g. 完成实验后,小组间可以进行结果的比较和讨论。

4. 结果分析与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让学生总结观察到的现象和温度变化,并与前面的知识相联系。

讨论问题可以包括:水沸腾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水沸腾时温度不再上升?等等。

5. 深化拓展(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水的沸腾现象对人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等等。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一些水沸腾相关的小实验或观察,如加盐、加糖等条件对水沸腾的影响。

六、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水的沸腾是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简析
本实验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探究水的沸腾现象,逐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进而会运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构思
本实验的探究活动,采取“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实验探究──归纳总结的模式,使学生在“设计、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新知。

设计理念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对沸腾现象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

2、会运用沸腾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经历试验
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运用物理知识造福人类的意识。

重点
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难点
实验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器材
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型
探究实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水开了吗?”这是在每个家庭几乎天天都会听到的一句话。

如何判断水是否开了呢?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创设猜想情境,激发求知欲。

猜想假设
1、判断、猜想
2、归纳猜想情况猜想1:在烧水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猜想2:在烧水过程中,声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

猜想3:在烧水过程中,水中气泡的变化规
范文范例指导学习
律是。

猜想4:在烧水过程中,还存在的其他变化规律有。

创设探究目标,使探究活动有的放矢。

设计实验
1、点拨:迁移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学习经验,直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从而探究发现其特征和规律。

实验中,要分工合作,对其变化做好观察记录,还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2、设计:各组根据猜想的内容设计实验,选择器材,通过探究,得出水沸腾的规律。

明确操作注意事项
制定探究程序,选择器材,增强探究活动的科学性。

进行实验
1、将实验器材放置好。

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包括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等)。

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记载表格中。

同时注意观察烧杯中水发生的温度变化,直到水沸腾in后停止读数。

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记录表时间/in
1
2
3
4
word版本整理分享
6
7

温度/℃
3、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沸腾。

4、仿照固体
范文范例指导学习
的熔化曲线做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曲线。

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集数据
点拨:设计好表格,细心观察,搜集所有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实事求是,忠实记录数据。

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分析论证
1、点拨:实验结束时对数据进行分析,看看是否存在什么规律或趋势,思考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他们能不能支持你的猜想。

2、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分析论证通过探究,可得到水的沸腾现象的特征。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逻辑表达能力。

评价交流
1、实验时,水蒸气液化使温度计的刻度线模糊不清。

你能改进一下实验,使读数方便些吗?
2、把盛水的试管放入烧杯中,对烧杯加热,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
3、俗话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这是真的吗?其中蕴含了什么道理?
评价好坏对错,交换看法、分享信息。

实现共同进步和提高。

发展空间
1、探究水沸腾前的水温的变化规律。

2、探究高压锅做饭快的原因。

巩固拓宽知识,发展提高能力。

word版本整理分享
板书设计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目的]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器材]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猜想]猜想1:在烧水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

猜想2:在烧水过程中,声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

猜想3:在烧水过程中,水中气泡的变化规律是。

猜想4:在烧水过程中,还存在的其他变化规律有。

[记录]
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记录表时间/in
1
2
3
4
6
7

温度/℃
范文范例指导学习[结论]
word版本整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