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探析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TIA的临床研究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TIA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首剂双负荷量(各300mg)治疗急性脑梗死/TIA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起病24小时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TIA(均为颈内动脉系统)患者97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治疗组;首剂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之后阿司匹林100mg/d-1+氯吡格雷75mg/d-1治疗29天;47例);阿司匹林组(对照组;首剂阿司匹林300mg,之后100mg/d-1治疗29天;50例)。
采用NINSS 评分标准,评价急性脑梗死入组时病情,并按照有效和无效评价临床疗效;TIA有效标准为治疗后半月内无复发。
观察治疗后第7天、30天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及并发症,并探讨血清CRP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结果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有效率89.36%,对照组有效率7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30天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中TIA全部有效,对照组两例无效。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皮疹等副反应。
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首剂双负荷量(300mg)治疗急性脑梗死/TIA较阿司匹林单一负荷量可有效阻止卒中进展,改善预后,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并且两者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血清CRP水平,抑制急性脑梗死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减轻脑缺血性损伤。
标签:急性脑梗死;TIA;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脑血管病是一种发病率、复发率及致死、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国内外已有较多临床试验证实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梗死/TIA的疗效,但截至目前对其应用时机、疗程和剂量,以及安全性,甚至联合应用的合理性等均未达成共识。
因而,进一步研究两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和方法病例选择:全部病人均为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起病≤24小时脑梗死/TIA的患者,共97例;年龄18-80岁;均为颈内动脉系统病变,经头颅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TIA发作2次以上。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探讨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探讨申海洋(北京市仁和医院,北京 大兴 102600)[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接受治疗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
为Ⅱ组65例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为Ⅰ组65例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
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Ⅰ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6.92%)高于Ⅱ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86.15%),P <0.05;治疗后,Ⅰ组患者的ADL 评分高于Ⅱ组患者,P <0.05。
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02-0123-023 讨论急性胃肠炎是急诊科的常见病。
此病是由胃肠黏膜出现炎症反应引起的,多发生于春秋季节。
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脱水、酸中毒、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4]。
硫酸镁和间苯三酚均为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胃肠炎所致痉挛性腹痛的常用药。
硫酸镁是一种解痉药。
此药具有解除平滑肌解痉的作用。
间苯三酚提取自天然植物。
此药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泌尿生殖道、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有研究指出,此药不会对正常的平滑肌产生影响,安全性较高,但存在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联用硫酸镁与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胃肠炎所致痉挛性腹痛可取得较好的效果[5]。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3.33%,二者相比,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相比,P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脑 梗死 也 叫缺血性 脑卒 中, 由于 颅脑 出现动 脉 粥样硬
化 使得 血管 变得狭 窄 ,导致 血液供 应缺 乏 ,造 成局 部脑 组 利用NI HS S( 美 国国立卫 生研 究 院脑卒 中量 表 )评价 织缺血坏死而 形成的一种病症 】 。 中老年人 是高发人群 ,并 两组 治疗 前后神 经功 能变 化情况 ,包 括意 识程度 、眼球运 且 这类 人群 一般伴 有多 种基本 疾病 ,因 此治疗 的难度 明 显 动 、 视 野 、面 部 肌 力 、 上肢 运动 、 下 肢 运 动 等 1 1 个 项 目,总 加 大 。 目前 临床对 于该 病 的治疗仍 以药物 为 主 ,本 研究 主 得分范 围为0 ~4 2 分 ,得分越高 ,神经功能越差 。 利用 诺丁 汉健康 量表 ( NHP)评 价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包 要 分 析阿 司匹林 联合氯 吡格 雷治疗 脑梗 死患 者的疗 效 ,现 对 研究结果进行整理 ,在下文进行详细报道 。 括躯 体活 动 、精 力 、疼痛 、睡眠 、社 会生 活 以及 情感 反应 几个 方 面 ,每 项 内容 总分 为 1 0 0 分 ,得 分 越高 ,生活 质 量
越差 。 1 . 4 统 计 学 方 法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 料
选择2 01 6 年1 月~ 1 0 月 在 本 院 接 受 治 疗 的 脑 梗 死 患 者8 0 例 参 与 研 究 ,随 机 按 照平 均 分 配 原则 分 为 观察 组 和
本 文选用 统计学软件 S P S S 1 9 . 0 对数据 进行分 析 ,计 量
资料 以 “ i ± ”表示 ,采用, 检验 ,以P<O . 0 5 为差异有 统计 对 照 组 , 各4 0 例 。其 中观 察 组 男2 3 例 ,女 1 7 例 ,平 均 学 意 义 。 年龄 ( 5 6 . 2 ±4 . 2 ) 岁:基 础 疾病 :糖尿 病 1 6 例 ,高血 压 1 3 例 ,冠 心 病 1 1 例 。对 照 组 男2 5 例 ,女 1 5 例 ,平均 年 龄 2 结 果 ( 5 6 . 5 ±4 . 1 )岁;基础 疾病 :糖尿病 1 4 例 ,高血 压 1 4 例, 2 . 1 神 经 功 能 冠 心病 l 2 例 。两组 各项 基本 资料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学 意义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脑梗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所引起的。
在脑梗塞的治疗中,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应用,其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两种常用的药物。
本文旨在观察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该研究选择了10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
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阿司匹林治疗。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后的症状改善、脑功能恢复情况、再发脑梗塞和死亡率。
治疗后的症状改善以国际神经功能损害分级标准(NIHSS)进行评估,脑功能恢复情况以Barthel指数评估,再发脑梗塞和死亡率以随访结果进行统计。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在治疗后的症状改善评估中,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平均下降了6.2分,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平均下降了3.8分。
实验组患者的脑功能恢复情况也较好,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对于再发脑梗塞和死亡率的观察,实验组患者的再发率为8%,对照组患者的再发率为18%,实验组的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从这些观察结果可以得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较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更好。
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并且能够降低再发脑梗塞和死亡率。
这可能是因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具有不同的抗血小板机制,联合使用能够发挥更好的抗血小板效果。
该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了结果的可靠性。
研究设计为观察性研究,没有进行对照实验,可能存在一些干扰因素。
还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来验证该观察结果。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果 观 察 组 治疗后 纤 维蛋 白原 水平 显 著低 于 治疗 前 ( P < 0 . 0 5 ) ,D一 二 聚体 水平 显 著低 于 治疗 前 ( P < 0 . 0 5 ) ,病 情进展 率 及 复 发率 均低 于对 照 组 ( P < 0 . 0 5 ) ,停 药后 1 个 月 ,观 察 组纤 维蛋 白原 水平 及 D- 二 聚体 水平低 于 对照 组 ( P < 0 . 0 5 ) 。结 论 氯吡 格 雷能有 效 降低 急性脑梗 死者 纤 维蛋 白原 及 D 一 二 聚体 水平 ,减 缓病 情进 展 ,减 少治疗后 复发率 。
综 上所述 ,无论运用 皮试阴性直 接注射还是 皮 阴性 直接 注射组 中共 有患 者 1 1 4 例 ,其 中速发 型过敏 反
应患 者有5 例 ,迟发型 过敏反应 患者有 3 例 ,过敏性休 克患者 有0 例,
其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7 . O %,T A T 皮试阳性脱敏注射组共有患者1 1 0
药物代替 T A T 可以减少对 患者造 成的痛苦 ,具有较 高的安全性 ,是一 种非常有效 的治疗 药物 。
料的秩和检验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啦 验,将 O . 0 5 作为具有统计学
意义 的标准 。
在本次试验研究 中,T A T 皮试阴性直接注射组与T A T 皮试阳性
脱敏 注 射 组 过敏 反 应 的 发 生情 况 无 明 显差 异 ,不具 有 统 计学 意 义 ( P > 0 . 0 5 )l T I G 注射组患者 不 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T A T 皮试阴性直 接注射组和T A T 皮 试阳性脱敏注射组 ,具有统 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国眶|囡—固同
2 0 1 5 年6 月第 1 3 卷 第1 7 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摘要 : 目的 分 析探 索阿司 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 的疗 效。方 法 选 择 2 0 1 3年 1月 到 2 0 1 5年 8月 期 间在我院进行治疗 的 1 6 4例脑梗死患者 为研究对象 , 随机将 患者分 为观察组( 8 2例 ) 、 对 照组 ( 8 2例) , 其 中对照组 患者单纯采用 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 观察组患者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对 比2组临床疗效我院管理委员会批准 ; ④ 患者 均 自愿签署 了 知情 同意 书 。 1 . 3 排除标准 为确保研究 的有效性和研究质量 , 本次研究排除出现 以下指标 的患者 : ①排除患者合 并恶性肿瘤等其他系统的严重合并症; ②排除对治 疗药 物过 敏或者 为 过 敏体 质 者 ; ③ 排 除存 在 神 经 系 统疾病者 ; ④排除存在意识障碍等无法配合治疗研 究者 。 1 . 4 方法 本次研究对对照组 患者单纯采用阿司 匹林 进行 治 疗 ( 生产 企 业 : 汕 头 金 石 制 药 总 厂有 限 公司, 批准 文号 : 国药 准字 H 4 4 0 2 1 5 0 5 , 用 法用 量 : 每 次1 0 0 m g , 每 日1 次) , 观察组患者则联合氯吡格雷 治疗 ( 其 中阿 司匹林 用 法 用 量 同对 照 组 , 生 产 企业 : S a n o i f Wi n t h r o p I n d u s t i f e , 批 准 文 号 :国 药 准 字 J 2 0 1 3 0 0 8 3 , 用 法用 量 : 每次 7 5 m g , 每 日 1次 ) , 两 组 患 者均 以 5 d为 一个疗 程 , 共计 治疗 3个 疗程 。 1 . 5 观察 和评定 指 标 研 究 统 计 分析 两组 患 者 下 述指标 : ① 临床疗效 , 依据患者的症状、 A D L ( 日常生 活能力) 、 E S S (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评分结果共同进 行 评定 , 将疗 效分 为 基本 治 愈 ( 患 者症 状基 本 消 失 , E S S 、 A D L评 分增 幅 为 1 0 0 %) 、 显效 ( 患者症 状显 著 改善 , E S S 、 A D L评 分 增 幅 为 超 过 8 5 %) 、 有 效 显 效 ( 患者症 状改 善 , E S S 、 A D L评 分增 幅为 超过 1 8 %) 、 无 效显 效 ( E S S 、 A D L评 分增 幅 为 <1 8 %) , 治 疗 总有 效率 = 基本治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 ; ②记录两组 治疗前后相关指标 变化 : 第一 、 B a a h e l 指数, 分值越 高表 示 患者 日常生 活 能力越 好 ; 第二、 治疗前 后 N I H S S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 评分 , 分值 越低 , 表示患者症状越轻。 1 . 6 统计学方法 临床疗效 、 B a a h e l 指数、 N I H S S 评分等数据均采取统计 学软件 S P S S 1 9 . 0进行汇总 数据分析和处理 , 计数资料采取%表示, 采用 检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68例新发脑梗死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对照组)、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林组(治疗组),持续治疗21 d,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IHSS评分,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降低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少,未见严重出血事件,安全性较高。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spirin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Sixty-eight patients with new-onset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divided into the aspirin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the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aspirin group (treatment group) and received 21 day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The patients received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NIHSS evaluation and their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serum hs-CRP levels were monitor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P<0.05).The pre-treatment serum hs-CRP level and the post-treatment serum hs-CRP level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P<0.05),bu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spirin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shows significant efficacy,few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and no severe bleeding incident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has high security.[Key words] Aspirin;Clopidogrel;Cerebral infarction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1]。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下降程度、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塞【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219-02脑梗塞主要是由于脑部的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致使脑组织缺氧、缺氧及坏死。
近年来,我国脑梗塞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类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1]。
本文主要观察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并做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为31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为(53±2.61)岁;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
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为(52±2.15)岁;研究组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诊断及排除标准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拟定的相关脑梗塞诊断标准进行确诊,且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本次研究经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排除有出血史及恶性肿瘤者,排除严重肝、肾等功能障碍者,排除精神异常者。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其相应的对症支持,如:降血压、控制血糖、促脑细胞代谢及脑细胞保护剂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氯吡格雷(由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123115)口服治疗,一次75mg,一日一次;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由江苏平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32026317)口服治疗,一次0.1g;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150例脑梗
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
对比分析
三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联合治疗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NHISS评分
和Barthel评分结果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三组观
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
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有助于患者NHISS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的改善,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死;临床疗效
脑梗死是一种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也是神经内科发病率
较高的一种疾病类型,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脑组织缺氧缺血。
正确合理
的药物治疗是患者死亡率、致残率降低的关键,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
以及预后状况的改善。
本次医学研究就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
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
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男80例,女70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
龄(73.5±11.4)岁。
随机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联合治疗组,每
组50例,且三组观察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①无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药物过敏史;②头颅MRI和CT检
查证实为新发病灶,且NIHSS评分结果在6~22分;③患者发病时间均在3 d以内。
排除标准[2]:①有明显出血倾向;②存在血小板减少、消化道溃疡等症状;
③恶性肿瘤患者;④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⑤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栓塞患者;⑥意识障碍严重。
1.2 方法阿司匹林组观察对象,1次/d,口服0.1 g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
雷组观察对象,1次/d,口服75 mg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观察对象,1
次/d,口服75 mg硫酸氢氯吡格雷以及0.1 g阿司匹林肠溶片。
在此基础上,全部观察对象均行10 ml剂量的丹参川芎嗪静脉注射,其基本目标在于改善患者的机
体循环状态。
同时,静脉注射0.75 g胞磷胆碱钠注射液,其基本目标在于保护患
者的脑组织功能[3]。
若患者B超检查证实其存在颈部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现象,则需同时口服20 mg的阿托伐他汀钙,且每天晚间接受一次斑块稳定治疗;若患
者B超检查证实其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现象,1次/d,口服0.5 mg叶酸片。
应该注意的是在脑梗死患者药物治疗前,全部观察对象均应接受血小板计数检查,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原发性疾病情况,对其实施相应的血糖控制
和血压控制治疗[4]。
1.3 疗效评定依据三组脑梗死患者均于临床治疗前后接受NHISS评分和Barthel评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方法处理,以此为依据判断三组
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前NHISS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NHISS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
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由此可见,三组观察对象临
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且中老年人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脑梗死症状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发生机体功能障碍,严重者还会致残,甚至死亡。
另一方面,大部分中老年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原发性疾病,因而其血栓形成率较高,血小板聚集现象较为严重。
临床报道结果证实,缺
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发原因就在于血小板聚集,因此,及时有效的抗血小
板聚集治疗有助于脑梗死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降低[5]。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脑梗死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以及NHISS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的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同时,患者
临床治疗过程中,其血小板的聚集率、红细胞的比容以及血浆的粘度均有不同程
度的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脑梗死症状。
然而,由于本次医学研究所选患
者较少,因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的最佳治疗方法和临床应用
价值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有助于患者NHISS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的改善,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林村山,吴世正,张树坤.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青海医学院学报,2014,35(1):650-651.
[2]王乐.依达拉奉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
研究,2012,4(2):82-83.
[3]张云鹏.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临床研究,2011,9(13):238-239.
[4]金小坡,舒小桓.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河北医
科大学学报,2011,32(4):383-385.
[5]杜茜琳.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 40例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
新杂志,2012,9(2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