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论文
生物与环境科学小论文

生物与环境科学小论文摘要:概述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方面主要讲述了臭氧层变薄的危害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生物修复技术在水污染中的应用,总结了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 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人类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引言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经历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以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1.人与环境的关系2.人类,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以,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3. 2.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1’臭氧层变薄及其危害4.成因:主流假说认为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等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进入平流层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氯游离基,高效催化臭氧分解,使臭氧浓度减少,造成臭氧层严重破坏甚至出现空洞。
危害:威胁人类生存,使皮肤癌、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发病率上升。
(紫外线会损伤眼角膜和晶体,引起白内障、晶体变形等;从医学上来说,较短波的紫外线辐射杀伤能力最大,能杀死细胞,破坏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严重时会导致生物的遗传病,产生突变体,导致人类的皮肤癌。
)臭氧每减少1%,具有生命破坏力的紫外线辐射将增加1.3%,而臭氧则能阻挡、吸收99%以上的紫外线辐射。
环境生物学论文

雾霾天气成因与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详细分析了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列举了雾霾的影响与危害,以及我国近期为防止大气污染已经采取的多项措施,提出从根本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在制度上实现保障,从源头上进行防治,建立长效的协同治理的联动机制。
关键词:雾霾;大气污染;成因;对策1 雾霾天气简介雾霾天气,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是指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
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 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
2 雾霾的成分及形成原因据专家介绍,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
2.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而现在空气的高频词汇PM2.5就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2.2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
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
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2.3是北方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2.4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环境污染生物论文2900字_环境污染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环境污染生物论文2900字_环境污染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环境污染生物论文2900字(一):简析环境污染控制中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和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对于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开展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论述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探讨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环境污染;生物修复一、环境生物技术的定义环境生物技术又称环境生物工程。
其主要是在保护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而衍生出的一门新的技术和学科。
随着细胞融合技术融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的发展,现在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四个方面。
其中基因工程又是环境生物技术的核心。
环境生物技术主要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微生物生化环境的能力,是现代生物技术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一项关键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功能,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生产较为有用的物质的工程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证明了环境生物技术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以及独特性。
环境生物技术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及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目标,具有速度快、成本低、低能耗的特点。
因此,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上的应用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二、环境生物技术1.生物过滤法生物滤池内部填充活性填料,废气经加压预湿后从底部进入生物滤池,气体中的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或恶臭物质与填料上附着生成的生物膜(微生物)接触,被生物膜吸收,最终被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或其它成分,处理过的气体从生物滤池的顶部排出。
该方法的特点是设备少、操作简单、不需外加营养物、投资运行费用低、去除效率高,但反应条件较难控制、占地面积较大。
2.生物洗涤法生物洗涤法分为废气吸收和悬浮液再生两个阶段,通常由一个装有填料的洗涤器(吸收设备)和一个装有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生物反应器(再生反应器)构成废气从吸收设备底部进入,向上流动,与顶部喷淋向下的生物悬浮液在填料床中相互接触,经传质过程进入液相,再进入微生物细胞内或经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作用分解,净化后的气体从吸收设备顶部排出。
《环境生物学》论文 - 环境生态学的进展与展望

环境生态学的进展与展望摘要:通过简述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而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解决生态问题,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它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关注。
本文对现阶段环境生态学研究领域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述,总结了现在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环境生态学研究方向。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生物监测生物净化保护生态学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1]。
人类是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是环境的改造者。
人口的增加使得人类的生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继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依赖环境到利用环境,再到改造环境,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
环境问题分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人类向自然环境过度排放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有毒物质污染等,另一类是因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而引起的生态破坏,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资源缺乏等。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社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时,人类采取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并没有影响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正常功能,因此造成的环境问题不严重,没有危害到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社会处于工业文明阶段时,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大大增强。
例如18世纪后半叶开始,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向环境排放污水、废气、废渣,这个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是环境污染,但当时的环境污染还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高度注意和重视。
19世纪30年代以后,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这个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是生态破坏,原因是大规模的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其自净能力和恢复能力。
环境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环境生态学论文-生态学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环境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受人干预的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科学,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是生态学现在的主要目的,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环境生态学论文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参考此类范文时,有所帮助。
环境生态学论文经典范文10篇之第一篇:分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摘要:目前,由于长期对林区的过度使用,致使森林资源迅速减少,林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居住在林区的居民生活艰苦,经济发展出现滞后的状况。
并且,由于大幅度减少的森林面积,导致我国发展的经济建设逐渐落后。
基于此,保护林区生态环境,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
本文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林场为例,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林业经济发展;现状;对策;我国发展国民经济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林业资源,林业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对林业发展不断提升的重视程度,逐渐将林业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发展相互融合,将林业整体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林业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林业生态环境功能(一)生态性功能在森林资源中,林业产业是重要的构成部分,从林业发展趋势能够看出林业资源的一般现象,林业产业和森林资源同样具备生态功能。
林业资源在调节空气和净化空气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不良现象逐渐蔓延,导致林业资源具备的生态功能被忽视,只是将林业资源当作经济开发的主要源头,这对林业产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林业发展的面貌可以直接体现出社会发展趋势,只有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处,才可确保社会稳定发展。
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已经不能确保人类进步,故此,必须重视林业产业生态功能,从而为人类长远发展营造健康的环境。
(二)经济性功能林业资源具有的经济功能是通过间接经济与直接经济表现。
环境与生态论文(精选五篇)

环境与生态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环境与生态论文环境与生态论文坏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坏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坏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1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坏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我的家乡是河南,不久前豫皖两省发生跨省污染事件,近日安徽获得来自河南的首笔400万元污染赔款。
近年来,类似跨省界水污染纠纷呈逐年增加之势。
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以部门管理与行政区管理相结合的流域管理体制,束缚了管理效力的发挥,加上流域上下游间的污染转嫁,存在流动性和不好定性等问题,增加了协调治理污染的难度。
前段时间,留言板接连收到不同地区有关地下水污染问题的留言。
3月14日,有浙江绍兴网友称,当地一在建污水沉井由于施工工艺原因,使用后可能会泄露,造成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建议采取相关补救措施。
3月15日,河南网友发帖称,位于开封市通许县的某公司将工业污水通过深井排入地下,给周围居民的饮水安全造成威胁。
两则留言都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回应,表示“未发现污水排入深井的情况”、“不靠的。
但类似留言的集中出现却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民众对于当前地下水污染问题严重性的担忧。
据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无Ⅰ类地下水。
其中,直接可以饮用的Ⅰ—Ⅲ类地下水仅占22.2%,且沿地下水流向下游逐渐变为以Ⅳ类地下水为主,至中部平原下游和滨海平原主要分布为Ⅴ类地下水。
这说明在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地区地下水污染已经到了一个很严峻的地步。
几乎是与此项研究相佐证,近日,山东、河北等地相继爆出地下水污染事件,而当地环保部门的一些回应,更是引起媒体和网友的质疑。
关于生态环境的生物论文

关于生态环境的生物论文摘要:生物圈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基础,我们理应珍惜它、爱护它,然而现在却有一部分人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去破坏它,致使整条生物链,以至整个生物圈受到严重的破坏,正文:很多年前,在宇宙的深处,有一个美丽的星球,他就是我们千千万万条生命赖以生存与栖息的地球。
这里森林茂密,绿草丛生;这里鸟语花香,春意盎然;这里生气勃勃,百花争艳;这里欣欣向荣,呈现出浓浓的绿韵。
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里安详而又快乐的生活着。
这里每天,小鸟在枝头低吟浅唱;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花儿在天空下会心微笑…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里共同合奏起生活的交响乐,美妙的音符充实着我们的地球家园。
然而,当人类进化最高等的生物,成为地球的主宰者时,这里却时不时地演奏出不和谐的音符。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幅幅美妙的蓝图,将会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个梦想,永远地留藏在我们心里…人类是自私的,为了满足一时的经济利益,便大量乱砍滥伐,使得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开始逐渐地衰退,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50%一度降至16.55%,而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为27%,将近是我国的两倍!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我国的有关专家曾经做过一项测算,测算的结果表明:如果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按照现在的速度减少,那么在未来三百年内,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将低于10%!难道我们不应为此感到震惊吗?不仅仅是我国,现在世界各国的森林覆盖率也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据有关专家预测:如果人类不立即采取行动来保护森林,那么八百年后,世界上的沙尘天气将频繁出现,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将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是贪婪的,我们所在的整个生物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动植物种类极其丰富。
据科学家的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的生物种类大约在500万——1亿中之间,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啊!这么多的生物共同造就了欣欣向荣、生气勃勃的生物圈。
而我们人类懂得珍惜这可爱美妙的生物圈。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将大自然淘汰。
保护环境的生物论文3600字_保护环境的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保护环境的生物论文3600字_保护环境的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保护环境的生物论文3600字(一):论环境保护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论文摘要:指出了传统的治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环境治理的需求,需要借助一些新的治理方法。
基于此,分析了当前环境保护的现状,研究了当前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作的环境生物技术,探讨了将其运用于环境保护中的思路。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以南阳市为例,通过两年来的暑期社会实践学习研究活动,发现工农业活动带来的工业“三废”、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废弃塑料等固废带来的白色污染等等,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极端大气污染天气频繁出现,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森林覆盖率降低,许多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水资源污染严重,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环境问题必须得到我们应有的重视。
如何应用新技术,提高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提高环境质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其中一种重要方式。
2我国环境保护现状我国目前已形成完备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环境保护做为一项基本国策已写入宪法,并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以大量单行法律、法规、规章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以及大量的环境经济政策。
如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等法律制订修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同时,环保部门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取得了积极进展。
与此同时,中央环保督察、问责力度加大。
如2017年7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对外通报,措辞严厉,包括3名副省级官员在内,甘肃诸多官员被问责。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对天津、山西等7个省市,进行为期一月的督查,对于存在的环保问题,督察组提出严厉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体污染物的生物修复
前言:水是人类的生命线,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物质之一。
水即是人体组成的基础物质,又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基础物质。
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之一,是构成所有生物体的必要成份,是人和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
水也是最重要的工农业生产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构成生态循环的基础。
人类视水为生命的源泉,视水为经济的命脉,视水为宝贵的资源。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改变了天然水体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组成性质,其直接结果是造成水体污染,导致淡水资源的短缺。
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全人类神圣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不久的将来,污水也将成为淡水资源之一,通过生物修复技术使污水得以有效净化,并最终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再生资源。
摘要:大量的研究结果表示,生物修复方法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是环境污染治理和自然环境恢复的最理想方法,那些被严重污染而不可救药的环境都有可能在生物修复的方法下重新恢复到自然状态。
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这一用生态—生物的方法来修复水体的技术,廉价实用,适用我国绝大多数水体污染物的生物修复。
关键词:水体污染物地表水地下水生物修复
正文:
一概述事实
水体污染是指某种物质进入水体,而导致水体的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体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体污染有多种含义,但其基本要点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引入水体中的某种污染物多造成的不良效应。
引入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常见的有四种,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和碱(以pH表示)、热(以温度表示)。
持久性污染物是指在水中不能或很难由于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分解、沉淀或挥发的污染物,例如在悬浮物甚少、沉降作用不明显的水体中的无机盐类、重金属等。
在水中难溶解、毒性大、易长期积累的有毒化学品亦属于此类。
非持久性污染物是指地面水中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而逐渐减少的污染物。
例如耗氧有机物。
水中的污染物种类大致分为固体污染物、需氧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感官性污染物、热污染等。
固体污染物常用悬浮物和浊度两个指标来表示。
耗氧有机物常用化学需要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来描述。
感官性污染物指能引起异色、浑浊、泡沫、恶臭等现象的物质。
水色不仅影响感官,破坏风景,有时还很难处理。
生物污染物主要指水中的致病性污染物,包括致病细菌、病虫乱和病毒。
油类污染物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两类。
热污染是工矿企业向水体中排放高温废水造成的。
二生物修复
修复本来是工程上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部分或全部恢复到远处状态的过程。
严格来说,修复包括恢复、重建、改建等三个方面的活动。
环境意义上的修复是指对被污染的环境采取物理、化学与生物学技术措施,是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
物浓度减少或毒性降低或完全无害化。
环境修复可分为工程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四大类型。
所谓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存在于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环境能够部分或完全恢复到远处状态的过程。
地下水的生物修复
由于地下水具有可流动性,因此,地下水污染生物修复可以采用异位生物修复,也可以采用原位生物修复。
抽取--处理修复抽取处理修复是一种传统的异位修复技术,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地下水中的液态污染物与气态污染物提取出来,在地面进行处理净化。
它又分为泵-处理修复和气体抽取修复两大类。
○1泵--处理修复地下水污染之生物修复常常通过打井,将地下水从地下抽取、然后通过生物处理器处理后,再回灌地下,构成一个循环,或者排放他出。
一方面可以防止受污染的地下水向周围迁移,扩散;另一方面,抽取出来的地下水可以在地面得到合适的处理净化,然后再重新注入地下或者排放进入地表水体,从而减少了地下水和土壤水的污染程度。
○2抽取系统气体抽取技术利用真空泵和井,在受污染区域产生气流,将有机污染物蒸汽,或者将被吸附的、溶解状态的或者自由流动的污染物转变成气相,抽取到地面,然后再进行收集和处理。
优点包括:◇1能够原位操作,比较简单◇2非常有效的去除挥发有机物◇3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围内能够尽可能多的处理受污染的土壤◇4系统容易安装和转移◇5容易和其他技术组合使用。
空气吹托修复空气吹托是指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将压缩空气注入受污染区域,将溶解在地下水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上的化合物以及阻塞在土壤孔隙中的化合物驱赶出来。
包括现场、挥发性有机物的挥发、有机物的好氧生物降解等三个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空气吹托技术与抽取技术相结合,可以得到比单独一种技术更好的效果。
生物曝气生物曝气是一种原位工程生物修复。
对于包气带,常用此方法。
通过钻井,鼓入空气,输送氧气,通过地面渗透,输送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
自然生物修复自然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土壤和地下水体原本就存在的自然野生物降解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也被视为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过程。
地表水的生物修复
海洋污染物的生物修复:1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主要有两种,一是加入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成为投菌法修复。
研究表面,海洋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石油降解微生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菌,如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棒状菌属、弧菌属、无色标菌属、微球菌属、放线菌属等。
碳氢化合物在微生物降解作用下,长生CO2、水及大量的中间产物。
另一种是改变环境,促进微生物代谢能力。
例如投放表面活性剂,增加细菌对石油的利用性。
投加氮磷营养素,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营养盐有三种;缓释肥料、亲油肥料和水溶性肥料。
2海洋赤潮污染修复目前主要用化学法,但是往往带来新的污染。
今后可以在以下两方面展开工作:一方面,在赤潮衰亡的海水中,分理出对赤潮藻类有特殊抑制效果的菌株;另一方面,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将细菌中长生抑制因子的基因或质粒引入人工程菌,并进行大规模生产。
3海洋农药污染的修复:海洋农药只要有DDT、六六六、艾氏剂等。
目前对农药的降解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寻找降解农药的高效菌,对于治理农药污染是是必要的。
河流琥珀水的生物修复:我国河流湖泊污染的主要特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人为富营养化。
1富营养化的微生物修复,深水曝气修复有三种方式,机械搅拌(包括深水抽取、处理和回灌),这种技术应用并不普遍,因为空气传质效率比较低,成本比较高。
注入纯氧法,
能够大幅度提高传质效率,但是容易引起深层水与地表水混层。
注入空气,空气注入的方式可以全部或部分提升或者向下注水。
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目前是最常用的。
2富营养化的水生植被修复,对于挺水植物可以直接进行修复。
对于浮叶植物,可以采取营养体移栽、撒报种子或繁殖茎、扦插根状茎等多种方式。
对于沉水植物修复,是水生植被修复的重点和难点。
应选择不同生物学、生态学特征下先锋种进行种植。
应从水前的岸边开始,并在低水位季节进行。
3富营养化的生物操纵修复就是用调整生物群落结构的方法控制水质。
主要原理是调整鱼结构,保护和发展大型牧食性浮游动物,从而控制藻类的过量生长。
在修复过程中需注意修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于来自污染现场的均菌株,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环境安全性的问题。
但是对于外来投放的菌株,必须对这些菌株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评估环境安全性和生态风险,亦即要求所引入的微生物不会对要求所引入的微生物不会对修复环境造成危害或者引起生态系统的紊乱和生态失调。
其次是研究微生物生理适应性在修复环境中生存的可能性,如修复条件能否满足微生物对温度、盐度等的基本生存条件要素的要求。
第三是要评估接种微生物对污染现场所要讲解的污染物质的降解有效性。
全面的评估使确保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均能满足。
三展望
生物修复是一种新兴的、廉价的、绿色的污染治理技术,很多内容还处于发展之中,目前该技术仍主要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但是从它的特点,可看出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也必然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
只有与物理、化学修复方法组成统一的修复技术体系,生物修复才能真正的如美国环保局多期望的那样,为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最困难的环境问题---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提供一种可能。
在有些情况下,最经济有效的组合是首先用生物修复技术将污染物处理到较低的水平,然后采用费用加高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残余的污染物。
参考文献陈玉成.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北京 .2002年8月.1-3
韩阳李雪梅朱延姝 .环境污染与植物功能.北京.2004年10月.132-148
夏北成.环境污染物生物降解.北京.2001年12月.373-375 377-379
蒯圣龙.水污染与水质检测.2010年8月.合肥.207-218
唐世荣.污染环境植物修复的原理与方法.2006年3月.17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