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密度及分布

合集下载

2011年青岛市人口情况

2011年青岛市人口情况

2011年青岛市人口情况分析青岛的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49.42万人相比,10年间共增加122.09万人,年均增长1.52%,远远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男性为439.18万人,占总人口的50.39%,女性为432.33万人,占总人口的49.61% ,总人口性别比比10年前略有上升,但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七区五市中,平度市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35.74万人。

10年来常住人口增幅最大的是黄岛区,约为120%。

一丶岛城有280余万户家庭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全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49.42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122.09万人,增长16.29%,年均增长1.52%。

岛城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82.4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786.9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7人减少了0.18人。

据介绍,常住人口是指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根据此前山东省统计局和山东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公布的数字,青岛市常住人口数量位居山东省第三位。

二、总人口性别比低于全国性别比岛城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39.18万人,占总人口的50.39%;女性为432.33万人,占总人口的49.61%。

在10年前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岛城男性为3757487人,占50.14%;女性为3736700人,占49.86%。

笔者对两组数据对比后发现,在10年间,岛城的男性常住人口数量增加了634313人,增幅约达17%,女性常住人口增加了586600人,增幅约达16%。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的100.56上升为101.58,但仍低于全国(105.20)和全省(102.33)平均水平。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青岛市人口.doc.deflate

青岛市人口.doc.deflate

分市、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00年)分市、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6 (2000年)主要年份全市总人口数主要年份全市总人口数2-1 单位:人注:年鉴中2000年人口数据为户籍人口。

根据省统计局和省人普办有关规定,2000年末总人口及相关数据一律直接使用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布的数据。

主要年份全市户数、人口数、人口密度主要年份全市户数、人口数、人口密度2-2分市、区户数与人口数(2000年底)分市、区户数与人口数2-3 (2000年底)分市、区土地面积、人口和人口密度(2000年底)分市、区土地面积、人口和人口密度2-4 (1998年底)主要年份人口自然变动分市、区人口机械变动(2000年)分市、区人口机械变动2-7 (2000年)计划生育情况2-8 (1978-2000年)分市、区计划生育情况(2000年)分市、区计划生育情况2-9 (2000年)主要年份全市总人口数2-1主要年份全市总人口数单位:人年份总人口按性别分平均人口男女1949 4056550 1997293 2059257 4054431 1952 4233586 2125392 2108194 4203428 1957 4822756 2424729 2398027 4773862 1962 4627432 2319658 2307774 45783131965 4901670 2461629 2440041 4859712 1970 5391852 2720633 2671219 5337282 1975 5742206 2904347 2837859 5717456 1978 5853321 2959800 2893521 5841638 1980 5961129 3015357 2945772 5937187 1985 6267223 3185409 3081814 6253157 1988 6516920 3319534 3197386 6474541 1989 6571597 3348454 3223143 6544259 1990 6666482 3392253 3274229 6619040 1991 6709277 3411776 3297501 6687880 1992 6731072 3420886 3310186 6720175 1993 6753497 3431149 3322348 6742285 1994 6785291 3446019 3339272 6769394 1995 6846346 3476300 3370046 6815819 1996 6902677 3502600 3400077 6874512 1997 6954391 3527588 3426803 6928534 1998 6995666 3545403 3450263 6975029 1999 7029707 3561061 3468646 7012687 2000 7066481 3577367 3489114 7048094 2001 7104875 3595652 3509223 7085678 2002 7156537 3619778 3536759 7130706 2003 7206806 3644032 3562774 7181672 2004 7311228 3692991 3618237 7259017 2005 7409052 3740309 3668743 7360140 2006 7493812 3779891 3713921 7451432 2007 7579910 3816620 3763290 7536861 2008 7615647 3824665 3790982 7597779 2009 7629161 3823534 3805627 7622404。

青岛市简介

青岛市简介

● 金朝势力南下后,域内各地被金所占,仍分属山东东路莱州和密州管辖。
●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设胶州,辖胶西、即墨(至元二年撤即墨并入掖县和胶水县)、高 密三县。元朝时,青岛地域主要属益都路胶州、莱州。
● 明朝时期,青岛地域主要属山东莱州府。洪武二年(1369年),撤销胶西县,改置胶州,辖即墨 等二县,属莱州府。自明朝初年,明廷先后在青岛地域设立即墨营、灵山卫(下辖胶州所、夏河 寨所等)、鳌山卫(下辖雄崖所、浮山所等)等卫所。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撤胶水县改置
● 风能资源
● 青岛市的风能资源据测定有效风能密度为240.3瓦/平方米,有效风能年平均时间达6485小时。光 能资源也较好,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50.7小时,日照百 分率达58%。
植物资源
● 青岛市特有的四大珍稀植物:青岛老鹳草、青岛薹草、胶州卫矛、青岛百合。 ● 青岛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有植物
资源种类152科654属1237种与变种(不含温室栽培种及花卉栽培类型)。原生木本植物区系共 有66科136属332种,分别占山东省木本植物区系科、属、种总数的93%、84%和80.2%。 [5]
动物资源
● 青岛市在脊椎动物地理分布区划上属古北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由于受暖温带海洋季风影响, 气候温暖潮湿,植被生长良好,适宜动物栖息繁衍,但大型野生兽类较少。现代野生脊椎动物以 小型动物为多见,已没有大型猛兽或大型草食兽。根据1999年的全市普查结果,陆生野生动物有 429种,其中哺乳类17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7种。哺乳类动物有松鼠科、仓鼠科、鼠科、兔 科、犬科、鼬科、蝙蝠科、猬科等;两栖类有蛙科、蟾蜍科、盘舌蟾科、姬蛙科等;爬行类有蜥 蜴科、游蛇科、蝰科、乌龟、鳖等。属于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66种,其中一类保护动 物52种。特殊动物有白沙河产的仙胎鱼。区内野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大致可归纳为森林昆虫 和农业昆虫。驯养动物主要有牛、马、羊、猪、狗等家畜和鸡、鸭、鹅等家禽。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流动人口主要指的是那些离开户籍所在地,跨越一定的行政范围,并在新的居住地居住一定时间的人口。

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流动人口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就业困难、社会保障不足、子女教育问题、居住条件恶劣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流动人口的生存质量,也对流入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本文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揭示了流动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

本文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解决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流动人口问题的认识,也有助于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从而为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概述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

普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总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农民工、学生、退休人员以及其他各类人群。

这些流动人口主要流向了经济发达、就业机会丰富的地区,如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

在流动人口的结构上,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化,大量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加入到流动人口的行列中。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还揭示了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入、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例如,许多流动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仍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和排斥,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流动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青岛市人口数量2015~2020年人口预测

青岛市人口数量2015~2020年人口预测

青岛市未来人口预测地理信息系统宋杰绪论:我们都知道,人口众多是我国基本的国情,中国在2010年进行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约为14亿3000万。

国家许多重大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研究都要依据人的数量。

为此,进行人口预测是有效地控制人口发展极其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人口决策的重要依据。

对人口进行预测,做到人口有计划地发展不仅能有效地处理好人与资源的关系,而且对于经济发展的预测,各个生态专项规划及制定建设决策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是我国经济稳定、高效、协调发展的保证。

准确地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人口规划和人口布局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

关键字:预测,人口数量,马尔萨斯,logistic,线性Qingdao future population prediction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ongjie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there are many people here which i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governments have completed the six census giving the number of total population 14.3 billion. The significant social an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need to explore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people. So doing population prediction is one of the extremely effective methods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basis of the population policy. To forecast the population, and do it in a planned way populationdevelopment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resources, but also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ecast, each speci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formulated decision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China is the economic stability, high efficiency,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ssurance。

1964年以来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动态

1964年以来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动态

1964年以来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动态闫庆武【摘要】采用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指数、集中指数、再分布指数、人口分布重心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基于第二-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演化的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人口分布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格局,人口密度密集的区域在空间上表现为“X”型;人口再分布先后经历了先弱后强的趋势,1990年后人口分布活跃性增加;人口分布重心在东北-西南方向往返移动;人口分布总体上表现为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性在降低.【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7-11)【关键词】人口分布;时空动态;山东省;人口普查【作者】闫庆武【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人口的地域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研究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及其发展过程,揭示其中的规律性,对于制订区域人口政策、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

许多学者在人口地域分布的方面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研究的方法主要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通过计算人口地理学中人口地域分布度量的一些指标如人口密度[2-4]、人口重心[3-6]、不均衡指数[2,3,7,8]、集中指数[3,8,9]等,或者采用偏移-分享分析方法[2,3]来分析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形成机制;运用地统计学的方法或核函数模型建立较优的人口密度表面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相关与变异分析 [8,10,11];采用空间统计学的方法中的Moran's I、Geary C、G统计和LISA分析研究人口地域分布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性[12-15];采用人口数据空间化的方法拟合人口分布,研究人口地域分布的细部特征[5,16,17]。

山东省是中国的人口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举行过6次全国人口普查[18],山东省的总人口在其中的5次普查均居全国第2位(1990年四普居第3位)。

中国各省人口密度排名含部分国家

中国各省人口密度排名含部分国家
118.3
21
上海市
2301
0.634
3629
新疆
2181
166
13
北京市
1961
1.68
1167
天津市
1293
1.13
1145
海南省
867
3.5
248
宁夏
630
6.64
95
青海省
562
69.66
8
西藏
300
122.84
2.5
香港
7
55
0.0029
19045
台湾省
2316
15.71
610
河南省
9402
16.7
563
四川省
8041
48.5
166
江苏省
7865
10.26
767
河北省
7185
19
378
湖南省
6568
21.19
310
安徽省
5950
13.96
426
湖北省
5723
18.59
308
浙江省
5442
10.18
535
广西省
4602
23.63
195
云南省
4596
39.4
117
407
德 国
8521
35.7
234
比利时
1230
3.05
358
卢森堡
51
0.26
200
美 国
3.1525
963
34
澳大利亚
2400
762
2.9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人口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