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课文复习提纲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各课课文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各课课文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第一课《白鹭》重点句段填空: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课文重点知识归纳:1.主题:《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本文描写了白鹭的颜色配合与身段大小精巧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本文作者是郭沫若。
3.作者根据白鹭活动于水田等生活习性,巧妙地把它置于三幅优美的画中,这三幅画可命名为:白鹭钓鱼图、白鹭望哨图、白鹭低飞图。
4.课文开头用“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总起,结尾用“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来总结。
这样首尾呼应,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落花生》重点句段填空:1.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2.父亲说:“花生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课文重点知识归纳:1.《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是许地山,笔名是落华生。
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揭示了学习花生的好处的品格的主旨。
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 课文以“落花生”为话题,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其中详写了议花生。
3.一家人在议花生时,所站的角度各不相同: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从花生的味道、作用、价钱这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父亲则着眼于赞美花生的品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复习内容提纲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复习内容提纲1《草原》1.作者:老舍2.课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线索:草原美景、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草原美景、迎客、待客、话别)(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2《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友谊之路)3《白杨》1.课文写的是在通往x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线索:望白杨——说白杨——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3.含义深刻的句子: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
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x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
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
4.造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记叙了西部建设者修建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的经过。
赞扬了建设者的西部建设者的智慧与力量和吃苦奉献的精神。
第二单元多彩童年5《古诗词三首》1.背诵、默写。
2.诗句解释3.《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7、《梅花魂》一文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事,分别是:①教“我”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落泪;②因“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③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孩子一样呜呜地哭;④临走时送“我”梅花图;⑤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
2、本组课文易写错的字词有:幽芳、顿时、慈祥、大抵、灵魂、欺凌、梳理、衰老、珍藏、守望相助、悠悠、鬓已斑。
3、《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朝诗人王安石,表达方法是写景抒情。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与热爱。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是春天,“绿”是吹绿的意思。
8、《桂花雨》一文中,“桂花盛开的时候……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等句中“浸”字用得好,因为“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9、“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所说的话意思与诗句“月是故乡明”类似。
10、《小桥流水人家》一文中,结尾“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与思念。
第三组要点
1、第三组课文的主题是学习说明性文章。
2、本组课文中我们了解到的说明方法主要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
3、本组课文易写错的字词有:上颚、垂直、嫌疑、金属、窗帘、安然无恙、藕断丝连。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第一组要点
1、本组课文的主题是阅读。
2、本组课文易错的字词有:招牌、惧怕、屋檐、环绕、片段、毫不犹豫、荒芜、医愚、勤学。
五年级语文课文提纲篇

五年级语文课文提纲篇课文提纲篇第一单元1《草原》A作者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B说说对“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答: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C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友谊之路)3《白杨》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A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B线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C含义深刻的句子: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
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
五年级语文课文复习提纲

五年级语文课文复习提纲1窃读记(林海音)1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本文是访谈录,季羡林老先生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3 走遍天下书为侣①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
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②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
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4* 我的“长生果”(叶文玲)2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
形容色彩明丽。
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
饱览:尽情地看。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文中指看画片时非常有兴趣。
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文中指作者读书读到入迷的程度。
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文中指作者读书进入意境,产生许多联想。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
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牵肠挂肚:牵:拉。
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黯然神伤: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
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
文中指文章公式化,非常机械、乏味。
大显身手: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
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考提纲

以下是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考提纲:
一、课文内容
1.《小草》:通过描写小草的生命力和顽强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春天的故事》:讲述了春天来临时大自然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人们迎接春天的各种活动。
3.《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讲述叔叔于勒的故事,表现了亲情的重要性和家庭温暖的力量。
4.《荷花》:通过对荷花的描写,表现了荷花的美丽和高尚品质,以及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5.《小狗和小猫》:通过讲述小狗和小猫之间的友谊,表现了友情的珍贵和重要性。
二、词语解释
1. 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如“嫩绿”、“绽放”等。
2. 解释成语的意思,如“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等。
三、语法知识
1. 句子成分的分析,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2. 动词时态的使用,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
3. 名词的分类和使用,如普通名词、专有名词等。
四、写作能力
1.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季节的作文。
2. 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家人或亲戚的作文。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考提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一、字词积累1.易错字音上腭(â)鱼鳍(qí)过滤(lǜ)哺乳(bǔ)驯良(xùn)蛰伏(zhã)勉强(miǎn)嫌疑(xián)安然无恙(yànɡ)尘埃(āi)日晕(yùn)湿漉漉(lù lù)2.多音字pēn(喷水)sāi(瓶塞)喷塞pân(喷香)sâ(阻塞)sǎn(散文)yūn(头晕)散晕sàn(散步)yùn(日晕)hãnɡ(横梁)huá(划船)横划hânɡ(蛮横)huà(计划)3.读读写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特征寿命珍贵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废水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4.读读记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苔藓狭窄勉强遮蔽然而面临颗粒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5.近义词特征-特点宽敞-宽广捕获-捕捉判断-判定漂亮-美丽锐利-锋利响亮-洪亮暖和-温暖陈列-陈设特殊-特别清楚-清晰凉爽-凉快6.反义词宽敞-狭窄乖巧-愚笨敏捷-笨拙强烈-柔和锐利-迟钝干净-肮脏安全-危险坚硬-柔软清楚-模糊强烈-柔和凉爽-闷热讨厌-喜欢二、日积月累四时之风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
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
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三、课文梳理1.《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2.《松鼠》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语文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让人流连忘返。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五单元复习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1:黄山奇松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
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赞叹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黄山奇松的“奇”表现在: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人依依不舍地告别。
二、造句:屹立:中国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郁郁苍苍:雪松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饱经风霜:老红军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三、描写山的成语:崇山峻岭山明水秀山穷水尽大好河山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峰峦雄伟满山遍野锦绣山河江山如画四、辨析“屹立”——“矗立”——“耸立”——“挺立”的异同:同:这四个词都有“不倾斜、不弯曲、朝上直立”的意思。
异:“屹立”着重在“屹”,像高山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矗立” 着重在“矗”,常用来表现雄伟的气势,多指物也喻人。
“耸立” 着重在“耸”,常用来表现雄伟的气势,只用于物,如高山或高大的建筑物。
“挺立” 着重在“挺”,挺拔而直立。
形容精神饱满,超出一般,可用于物和人。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提纲2:黄果树瀑布一、填空: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二、写近义词:喧嚣(喧闹) 聆听(谛听) 沉醉(陶醉)写反义词:喧嚣(清静) 凉丝丝(暖烘烘) 扩展(收缩) 沉醉(清醒)三、黄果树瀑布的形态特点为: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课文复习提纲1窃读记(林海音)1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本文是访谈录,季羡林老先生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3 走遍天下书为侣①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
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②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
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4* 我的“长生果”(叶文玲)2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
形容色彩明丽。
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
饱览:尽情地看。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文中指看画片时非常有兴趣。
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文中指作者读书读到入迷的程度。
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文中指作者读书进入意境,产生许多联想。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
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牵肠挂肚:牵:拉。
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黯然神伤: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
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
文中指文章公式化,非常机械、乏味。
大显身手: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
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心安理得:得:适合。
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5 古诗词三首1 泊船瓜洲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秋思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长相思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2三首诗的相同之处:都写出了思乡之情。
不同之处:(1)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表达的方法不同,《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描写的时间不一样:《泊船瓜洲》春天,《秋思》秋天,《长相思》冬天。
(4)《泊船瓜洲》寄乡愁于春色之中,《秋思》的思乡之情起于秋风,《长相思》则描写了风雪。
(5)《泊船瓜洲》语言凝练清新,《秋思》从细节入手,刻画入微,《长相思》将对比鲜明的事物进行对比。
6 梅花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
9 鲸1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呼吸、吃食、睡眠、胎生)等方面的知识。
2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作比较)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列数字)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打比方)10* 松鼠(文艺性说明文)1 小松鼠:漂亮、乖巧、驯良、可爱2 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
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11 新型玻璃1 这篇课文紧紧扣住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人们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
2 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打比方)12* 假如没有灰尘1作者正是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2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这段话首先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了灰尘的大小,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
13 钓鱼的启示1 诱惑人的“鱼”: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诸如:金钱、地位、荣誉……2 涟漪:细小的波纹。
翕动:翕,收敛。
(嘴唇)一张一合。
皎洁:(月亮)明亮而洁白。
乞求:请求(对方)答应。
不容争辩:不允许争论、辩解。
诱惑:吸引。
抉择:挑选,选择。
3 “我”的心情变化:得意---急切----委屈----无奈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选择材料的恰当和表达的详略得当。
文章只举了两个例子,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个例子?课文叙述两个例子的时候,详略处理得特别好:前一个例子详写,后一个例子略写,只着重写了时装展如期开幕的情况和人们对这次时装展的反应,文字不多,却很说明问题。
15 落花生1 作者许地山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2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详写)的过程。
16* 珍珠鸟(冯骥才)1 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
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
小家伙”这个词,让人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雏鸟的喜爱之情。
2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
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3 多音字:蔓第一个音(màn蔓延)第二个音(wàn垂蔓瓜蔓藤蔓爬蔓)第五组遨游汉字王国1 分为“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个板块2“写错别字的成因”:(1)同音混淆:如,再、在,等。
(2).形近搞混:如,已、己等。
(3).多笔少画:酒、洒;(2)多竖少竖,如,候、侯;(3)多撇少撇,如,式、柳。
(4).对字义不加分析致错:如,象、像。
(5)由于心急,本应写前一字,心里却想着下一字,结果造成写错……3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
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长期没有文字,曾经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方法,但都很不方便。
三、四两段讲传说中是仓颉创造了汉字。
他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
《“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
甲骨文和金文是我国现存的古老文字。
“册”是竹条连缀而成的大竹片,“典”是用手捧着文册,“删”是用刀削去错字。
4 谐音歇后语: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四两棉花——谈(弹)不上谐音对联:六七八九二三四五横批:缺衣(一)少食(十)5 造字法:象形字:人()月()山()牛()马()指事字:上()上加一横指上。
下()下加一横,指下。
会意字:休()表示人靠在树旁休息。
采()表示手在树上摘。
形声字:左形右声:蚂、蚁、编、清6 汉字的演化:1.甲骨文 2.金文 3.篆书4.隶书楷书草书行书17 地震中的父与子1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执着坚持,坚守诺言,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先人后己,信守诺言。
2 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
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3 整整挖了36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
这句话不是直接写36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18* 慈母情深(梁晓声)为什么母亲第二次给我钱买书,而我说我没有权利买别的东西?答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
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20* 学会看病母亲的感情变化:做出决定----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回升写父母之爱的文章:《父爱,在拐角处》朱自清《背影》冰心《纸船---寄母亲》古诗《游子吟》第七组:勿忘国耻 21圆明园的毁灭1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3 不可估量(二声):“估量”是推算、计算的意思。
“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22 狼牙山五壮士1 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2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
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