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中的例证法 -
议论文论证方法

议论文论证方法讲解一例证法例证法,是论说文章中亮明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事实胜于雄辩”,因此,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
例证法运用注意事项:1、事例要恰当。
要依照论点选择事例。
如:论点是“有志者事竟成”,就可以选用勾践灭吴、司马迁写《史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事例。
他们既是“有志者”,又都“事竟成”,但若选用谭嗣同戊戌变法则不妥,因为变法失败,不能证明论点中“事竟成”这一点。
2、事例要典型。
事例要广为人知。
最好是历史和现当代名人的事例。
例如选用自己刻苦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大学来证明“有志者事竟成”则不具有典型性。
3、事例要确凿可靠。
不能胡编乱造。
4、单事例的运用。
(牢记十六个字:概括压缩、侧重摘取、话题镶嵌、论证分析)(1)简洁。
(2)分析。
简述完事例后,要紧扣论点作简要的总结分析以证明论点或再次强调论点。
如以“语言是风,沟通是帆”为论点,有人用到了钱钟书这个事例,请阅读下面的论证,看作者是怎样总结分析的。
钱钟书教授曾这样婉约地拒绝一个很想跟他见面的记者:“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味道很好,你会想去见那只下蛋的母鸡吗?”这是一句多么巧妙的语言,它既不失幽默又表达出了自己拒绝来访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这句话没有使钱教授与那位记者的交流陷入僵硬与冷漠的气氛之中,相反它使那位记者更加敬重这位渊博的老人了。
(分析)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如果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作为帆,语言便是驱帆而动的劲风。
(再次强调论点)5、排例。
所谓排例,即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例子排比并举的形式来证明论点,叙例的文字简约,句式整饬,点到为止。
巧用排例,能使材料丰富,论据充分,气势磅礴,文采斐然,赢得亲睐。
运用排例需注意三个问题:(1)事例要高度概括,直扣论点,每个例子一般用一句话概述。
(2)在分述事例时,尽可能保持语言句式的相似,从而形成排比,彰显气势与文采。
(3)排比叙例后,要注意作简要的总结分析以证明论点或再次强调论点。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作者:房爱美一、例证法论证是指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在一些同学的写作过程中,要么自己分析到底,要么一味地罗列事例和名言,而缺少相应的论述,使文章显得单薄无力。
这时,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论证方法——抓住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阐述,让自己的论述有理有力。
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法、引证法、正反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例证法就是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的方法。
例如有一篇题为《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的考场作文(2007年全国卷Ⅱ)写道:“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
”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
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六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
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生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
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
为官作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
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
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为论述“感恩”这一话题,作者列举了诸葛亮和李密两个人的事例,并且分析了两人的感恩之举,以及后人对他们的评价,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
借助事实论据说理,不等同于简单的事实罗列,要避开以事例代替论证,只有叙述没有分析的误区。
在概述事例之后,要尽力挖掘材料中包含的内容,将它与所要论证的观点紧密联系起来,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具体操作,可以有下面两种方法:1.例后解说法。
列举事例后,将其中关键的、与论点密切联系的内容进行解说,使其含义得以彰显,能够更好地论证观点。
例如论证“钻研科学需要牺牲精神”的观点,有人选用了这样一则事实论据:著名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听说一艘轮船上发现了黄热病人,立即赶往那里,希望发现引发这种烈性传染病的病菌。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常用的几种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简称例证法,是根据需要例举一定的事实来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
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证兼备,以证为主:古往今来。
有许多成功的人,他们的人生路都是铺满荆棘的。
司马迁受宫刑,在痛苦的煎熬中,凭着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
失聪,预示着一个音乐家音乐生命的结束,而贝多芬却在失聪的情况下完成了《命运交响曲》这部不朽的乐章。
张海迪,高位截瘫,但她却靠自学掌握了四门外语,成了著名作家。
他们的人生道路是曲折的,但这种曲折又恰恰显示出了他们在逆境中的强大生命力!这生命力本身也是一种美。
美,是生活中的曲折,是挫折时的意志,是逆境中的抗争,是山重水复中的欣喜!谁能说曲折不美呢?2.引用论证:简称引证法,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
作用: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
感时花溅泪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
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关系。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
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
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恨,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
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
难道是舟变了么?不,是她的感情变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她对事物的认识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下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
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
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
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
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5、勤于积累,精于筛选。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
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二、引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
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
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
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
”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怎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只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 2、要简洁,不宜过多。
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
论证方法(1)例证法

例证法是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
方法。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因为任何观点 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例 证法是一般议论文都要用到的。
论据的选择,首先论据要为论点而设,要确实能证
明观点。每个材料它最能证明的那一“点”是什么,这 最应是我们思考研究的。其次论据要准确可靠,文章所 用论据,如是事实论据,那应确凿无误;如果是道理论 据,应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引用时要注意正确理 解原文的精神实质。第三论据要典型,所谓典型,是指 那些有代表性、能反映出事物本质的材料,这样的材料 更具有说服力量。
上段中画线部分并不是滥竽充数中的内容,而 是作者进行的合理想象。这样的引申是令人信服 的,也自然能得出结论:大锅饭吃不得。
5. 因果分析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
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而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如: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 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 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唯有马谡仍然坚持 自己的观点。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 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被依军法身首异处。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 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 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 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 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 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考场优秀作文《自信,但不能盲目》)
3.假设性分析。事例论证有正反之分,当手头有充分的 正面材料而缺少反面材料时,不妨作出反面假设,化正 为反。下面语段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常见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在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其实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演绎法。
一、例证法例证法,是议论文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即用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
也就是通过“摆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例证法的优势是:“事实胜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事实论据要围绕论点设置,要和论点高度一致。
所举事例要典型,确凿。
典型事例即指有影响力的,有说服力的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所叙述的事例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
事例要丰富多彩,举例后要分析,切忌有例无证。
例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乐》,开头即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一系列的历史著名人物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安不能”的观点。
二、引证法引证法属于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俗语、谚语,警句、科学定理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和例证法一样,引证法也是议论文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的优势在于:所引用的道理,本身就是被世人所公认的,能够深刻反映事物本质的人类思想的结晶,所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运用引证法,要注意以下几点: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道理与论点,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引用的道理要简洁。
目的是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切不可喧宾夺主;要对引语进行说明。
不要引完就下结论,以免给人浅薄的感觉。
三、喻证法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证明观点的方法。
议论文中,为了使自己的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往往采取比喻论证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例如: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开篇即用“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比喻引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中心论点。
高中语文备考-议论文常见论证方法

高中语文备考-议论文常见论证方法论证是议论文三要素之一,它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如果说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那么论证则用来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下面针对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假言因果法、正反对比论证法)举例指导。
一、例证法例证法就是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个别事例来论证论点。
这种方法是学生作文中最宜掌握,使用频率高,同时又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
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否则容易犯文体不分的错误。
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
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典型范文】谈骨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文章首句提出中心论点,全文都是为了证明这个论点)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用孟子的话来阐释骨气的含义,注意:如果引用文言文,要用现代汉语对其进行解释)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议论文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

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一、知识储备:
1、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2、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3、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3、精剖喻体,丝丝入扣。《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是很经典的。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绝。
7、议论文题目分析:
一、作用分析1点明论点、2交待论题、3点明议论由头
方法:
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般是论点,如:
珍惜××,学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列短语一般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想和做,成与败
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
二、效果分析:
点明了文章论述的内容,明确了文章论点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提出了论点等。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3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一个人是为着人类的幸福去奋斗的, 其生命的价值一定不仅表现在生前,而且表 现在死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双目失明、 周身瘫痪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以无比顽强的 意志写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 直到现在,这本书还鼓舞激励着苏联和全世 界的进步青年,蓬勃向上。他贡献给人类的 精神财富,是何等巨大呀!
只有坚强地面对,才能在无声的世界中,克 服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难,舞动出音乐的旋 律,表演出绝美的舞姿。 其实,坚强就是要 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命运不公的重担。
意义分析法,
• 就是对作为论据引用的概念、学说或主张 的意义加以解释、说明或阐发。 • 在叙述事例之后,用精练的语言评判事例 中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境界或其所作所 为的价值、意义等。 • 基本思路:事例+意义(论点) • 好处:意义分析时可由小见大,可从效果、 价值、影响等进行高度评价或揭示危害。
越王勾践被俘后,没有羞愤自杀,而是 果 甘做吴王夫差的奴仆。表面上俯首称臣, 屈膝投降,暗地里却等待时机,卷土重 因 来。最终得以复国,成就霸业。勾践之 所以选择弯曲,选择忍辱负重,是因为 他懂得包羞忍辱才是真正的男儿,是因 正面强调 为他懂得这种弯曲是一种力量的积蓄。 他弯曲了身腰,麻痹了敌人,充实了实 力。这种弯曲不是懦弱,不是放弃,而 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反弹。
练习2:要论证“直面痛苦,战胜痛苦”,怎样 运用因果分析法来分析下面的事例? 居里夫人的丈夫法国物理学家彼埃尔· 居里, 在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中不幸丧生,这沉重的 打击,使得她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然而,居 里夫人并没有被痛苦所压倒,反而直面痛苦, 化悲痛为力量,以惊人的毅力继续科学研究, 在1911年第二次荣获了诺贝尔奖。
练习 要论证“人贵有毅力”,用假设分析
法 来议例,该如何处理? 居里夫人的丈夫法国物理学家彼埃尔· 居里 在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中不幸丧生,这沉重的 打击,使得她陷入于深深的静默孤寡之中。但 她却仍以惊人的毅力继续科学研究,在1911年 第二次荣获了诺贝尔奖,创造出科学史上的奇 迹。
示例:假如居里夫人没有坚韧的毅 力,她又如何走出悲痛,不断攀跃科学 的高峰呢?所以说,人贵有毅力。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文天祥当面叱责前 来劝降的叛将吕文焕,最后在狱中不屈不挠, 从容就义,实践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的壮志。
示例:他的行为,真正表现了富贵不
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概, 他是有骨气的中国人,他的凛然正气将永 远名垂青史,永远为人们所敬仰。
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多积累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要勤思考 3、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勤练笔
相信自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对自己能力 的认同。 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能相信谁呢?当 自己有着清醒理智的认识时,就应当“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观点)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在 当初改组女排时压力很大,阻力很大,许多人劝他以 “保险”为好。然而,他力排众议。相信自己,启用 冯坤等新将,最终改组成功,夺回了失去17年的奖杯。 (例子)假如他当初采纳别人的建议,那金灿灿的奖 杯如何能捧回来? (析例)正是在关键的时刻相信自 己,陈忠和才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结论)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明代 徐霞客年轻时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 志向,后来虽历尽磨难,但一直旅 行到生命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 霞客游记》。一个人只有立了志, 才能坚持从事自已的事业,至死不 渝。徐霞客就是立下了志,才取得 非凡的成就的。”
训练:运用条件分析法对事例进行分析 邰丽华等人……经历重重磨难,表演出 了震撼人心的《千手观音》。这是何等 的坚强啊!
分析事例的方法
1、假设分析法
析例法
2、因果分析法 3、条件分析法 4、意义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
就运用假设推理对所举的论据进行分 析的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条件和结果的比 较中,就得到了有力的论证。
标志性词语: 如果……,那么(就会)……(或:那么 他怎么能……呢?) 假如……,怎能…… 试想、倘若 思路:反向假设—结果展示+正面强调
例:
有志者事竟成。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 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 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 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 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 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八字写好,只是想平 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 练字。 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 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议论文中的例证法
明达中学语文组 李梦影 彭韦
例证法运用的常见失误
1.叙议失当: 举例论证就是讲故事或记叙经过,叙 多议少。 2.堆砌论据: 只有论据的罗列,缺乏理性的思考。 3.不会分析: 就例论例,分析表层化,不够深入。
例证段落中一般有四个层次与部分
引:观点(可适当解释) 承:概括例子
转:分析例子
合:总结归纳
死,可以明志;生,则可以践志。(观点) 司马迁受累于李陵一案,就算死,也不枉一 个铮铮谏烈之臣,但他选择生,让朋友亲人 都感到难堪的生。(例)
也许记》才能证明这一行为的价值。 (析)
虽斗转星移,仍不失与日月争光的鸿著巨篇。 (结)
观点句 例文解析: 知识就是力量 。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 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 阐释句 巨大的物质力量。史蒂芬· 霍金,被卢伽雷氏症 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 眼睛,只剩下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继 叙例句 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 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靠什么?知识——关于 析例句 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 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可见,知识能够改 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 知识就是力量。
因果分析法
把事实材料中形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用设问的方式或因果复句的句式加以强调, 从而突显论点的合理性。 标志性的词语: “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 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思路:果——因 +正面强调
所谓事出必有其因。抓住论据所述的事 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示例:正是因为居里夫人能够直面痛苦,而不是为痛
苦所缠绕,停留在一味的悲伤中,她才能战胜痛苦,以 坚韧的毅力创造出科学史上的奇迹。人生难免遭遇痛苦, 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是直面痛苦,还是在 痛苦中不能自拔,答案其实是不言而喻的。
条件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分析论据存在 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 关系。 • 标志性词语: 只有……才能…… 要想……只有…… • 基本思路: • 论据+实现条件(论点)
• 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世界 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 顾及衣物、家具、财产,甚至没有顾 及生命,他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 箱书籍。 他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 是启迪心志、净化心灵的真正财富。 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力。
练习4:用意义分析法对下面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