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是指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路基填筑工程进行监管和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从施工前准备、原材料选择与处理、填充层厚度控制、填充层加固措施、施工工艺及验收等方面,阐述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前准备2.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并进行工程量的测算和材料的预计采购。

二、原材料选择与处理1.选择适宜的填土料,尽量选用原地填方料,并对填土料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检测,确保填土料符合设计要求。

2.对填土料进行水分调整和破碎处理,使填土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三、填充层厚度控制1.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填充层厚度的测量和调整,确保填充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严格控制填充层厚度的误差,避免出现太厚或太薄的情况,防止路基沉降或坍塌的产生。

四、填充层加固措施1.根据填充层的厚度和设计要求,选择适量的加固措施,如碾压、夯实、加铁筋等,提高填充层的密实度和强度。

2.加固过程中,进行监测和检验,确保加固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五、施工工艺及验收1.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填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填土层出现质量问题。

2.施工完成后,对填土均匀性、密实度、强度等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填土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六、相关技术管理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2.建立健全的施工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测、验收等相关信息,方便后续的质量监督和维护。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施工前准备、原材料选择与处理、填充层厚度控制、填充层加固措施、施工工艺及验收等方面的要点。

只有通过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才能确保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地区尤其如此。
高路 基强度与稳定 性的根本技术 措施 。
4 1 影 响路基压实的 因素 . 土的压实过程 和结果 受到多 种因素 的影 响,包括 内因—— 含 水量 和土的性质 ,外 因—— 压实功 能与压实 机具 和方法等 。弄 清 这些影 响 ,对于深入 了解 土的压实机理 和指导 压实工 作 ,具有 重
2 填 料 选 择
由于沿路土石 的性 质和状 态不同 ,用其 填筑 的路基 稳定性 亦
水平 分层 填筑 ,使上部 填土经分层压 实获得需要 的压实度 。 4 路 基 压 实 路基施 工破坏 了土体 的天然状态 ,致 使其 结构松 散 ,强度 和 稳定性 降低。路基基压 的意 义 在于 土基 压实 后 ,颗 粒重新 组合 , 土体 的空 隙率 降低 ,密实度提 高 ,透水性 降低 ,毛细水 上升高度 减小 ,防止 了水 分积聚和侵蚀 而导致 的土基软 化 ,或 因冻胀而 引 起的不均匀 变形 ,从 而提 高 了路 基 的 强度 和 水 、温稳 定性 。 因

5 11 1 5 5)
要 :路 基填筑施工 中,控 制施工质 量必须控制 土的含水量在 最佳含水量 范围 内,根 据土质 和压 实机具 的性 能,通过试 验,确定合
适的分层 碾压摊铺厚度 、碾压次数 以及 碾压机具 的行驶速度等 ,以获得最佳 的压 实效果 。最后 分析路基 压 实的方 法和压 实标 准 ,为路
含水量增加而 减小。这表 明,在 最佳含水量 范围 内增加 土的含水 量对土基压实有 良好作用 。超过 此范围 ,含 水量增 加反而对 土基 压实 不利。产生这一 现象的原 因是 ,在 n 范 围内 ,含水量增 加 . 包裹 于土粒表面 的水 膜加 厚 ,相 应地 降低 了土 粒 之间 的吸 引力 。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难点及质量控制的分析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难点及质量控制的分析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难点及质量控制的分析公路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路基施工是整个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难点和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施工工艺复杂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对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对公路路基施工难点及质量控制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公路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路路基施工的难点分析1. 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条件是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各异,有的地区存在岩石和坚硬土壤,有的地区存在软弱土壤和地下水位较高等问题。

这些地质问题给公路路基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安全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2. 施工环境恶劣在一些山区、沙漠和湿地等地区,施工环境往往非常恶劣,天气条件恶劣,交通条件拮据,人员和材料运输受到很大影响,给路基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施工工艺复杂公路路基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场地准备、路基填筑、路基加固等多个工序,工艺复杂,施工工序繁琐,如果施工工艺不合理、技术不到位,易引发施工质量问题。

二、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1. 严格管理施工过程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人员的素质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规范施工操作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质量要求。

2. 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在公路路基施工中,要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的整体竞争力。

3.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公路路基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水泥、碎石、沙子、土壤等,要加强对这些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及时对材料进行检测和验收,防止因材料质量不合格而影响施工质量。

4. 加强监理和检测工作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理和检测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路基填筑工艺及质量控制

路基填筑工艺及质量控制

路基A、B组填料填筑工艺及质量控制一.试验段工程概述由我单位施工的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所路基工程起讫里程为:DK+834.41--DK+573.5,全长739.09米。

本管段A、B组填料总方量为17.2万方。

路基试验段选择在DK+410~DK+530段。

该段路基填料采用济南市中区党家镇砂河,细圆砾土进行土方填筑。

该土样属级配不良好的细砾土B组填料。

经土样分析该填料最大干密度为2.45g/cm3、最优含水量为4.50%。

填筑时间为2008年10月20日开始施工,至2008年11月15日完成四层试验段填筑试验。

各项试验检测指标合格,为下一阶段大面积施工取得工艺性参数。

试验段取得圆满成功。

二.试验段工程施工所依据规范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试行Q/ZTZ21200-2006《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J447-200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 J342-2004《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 J259-2003《铁路工程土工实验规程》TB10102-200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10118-2006 J532-2006《变形模量Ev2检测规程》铁建设[2005] 188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 85号《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土建沉降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三.试验段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3.1.主要人员四.主要施工工艺路基填筑主要工艺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顺序。

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法填筑。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4.1 分层填筑在有效的填筑范围内,用白灰画出5m*8m方格,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和自卸车的拉土方量确定每个方格内所需土方量,现场领工员依据交底指挥倾倒土方作业。

公路工程中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公路工程中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公路工程中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 层压检测: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通过层压仪对路基的层压进行实时监测。

层压检测仪可以检测路基的沉降、沉积等变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 路基平整度检测:通过专业的平整度仪器对路基的平整度进行检测。

平整度检测可以直观地了解路基的平整度情况,及时发现平整度不达标的地方,进行修补或重新铺设。

3. 环境监测:路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的环境监测,包括大气环境、水质环境等。

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施工设备的选择与管理: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施工设备,并进行合理的管理。

合适的施工设备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5. 现场管理与施工技术要求:在施工现场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包括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任务的分配等。

根据相关的施工技术要求,合理选择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

6. 原材料检测与管理:对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并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管理,防止原材料的污染或变质。

7. 路基填筑质量检查:对路基填筑工程进行定期的检查,包括填筑的厚度、密实度等。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填筑质量。

8. 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对路基的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路基在雨季和涝灾时能够正常排水。

并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9. 完工验收:路基施工完成后进行完工验收,通过检查和测试对路基的质量进行评估。

并进行必要的修补或矫正措施。

10. 质量记录的保留与管理: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质量记录,包括施工图纸、工程验收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

并对质量记录进行保留和管理,便于日后查阅和追溯。

通过上述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路基施工的质量,保证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也是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基础。

路基施工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公路的路基不论是路堤还是路堑,都是由广义的土修建的,这个广义土包含日常的土、砂砾和岩石,因此路基工程施工实质上是土方工程施工。

公路路基工程的目的是在完成后的土方构筑物——路堤或路堑上能铺筑良好的路面,该路面在通车使用期间能保持良好的平整性。

作为路基材料的土具有复杂的性质。

因此,担任路基工程的工地技术人员必须预先对土的基本性质、现场的土调查结果具有充分知识。

施工中取用土的试验大致分为:土的种类鉴别,土的液塑限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测定,土的湿密度和土的含水量测定,地基的承载力测定。

因此,要求路基施工中,必须摸清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一、测量放线工作1.恢复定线测量在地面上进行中线测量前,应由设计部门办理交桩手续。

转角点桩及方向桩应在线外设拴点,并作点志标记。

直线部分每隔500~10m应加设方向桩。

复核水准基点;沿中线作水平测量以复核地面标高及原有水准基点标高时,如发现水准基点有疑问,除及时向设计单位查询外,可采用两个水准点为一环进行闭合测量,先确定两点的高程差。

看两水准点的闭合差是否在以内(K为两点间水平距离,以km计)。

根据施工要求,城区道路每隔200~300m设一临时水准点。

2.填挖方施工测量每一地段开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放线,测设中心桩、边线桩、主要构筑物位置桩。

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各测量标志,对遗失或位置移动者随时补钉校正。

二、路基施工1.一般规定(1)路基土方作业,须熟悉图纸,按规定切实做好路基排水和路基处理以及边坡防护工作,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

并注意路肩或人行道的压实工作。

(2)挖方、不填不挖段的路基,均须压实至规定密实度。

填方必须按规定厚度分层压实。

(3)路基土原地面以上的庄稼、草皮、树根应清除干净,原地面以下的墓穴、井洞、管沟应分层加以妥善处理。

2.路基挖填土作业(1)路基挖方作业,必须按设计横断面整幅开挖,不得乱挖和超挖,槽底必须预留碾压沉降量。

公路路基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公路路基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公路路基的施工及质量控制一、路基稳定性原理分析路基的内在质量应具备三个要求: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具有足够的水稳性。

简而言之,就是路基要到达“密实〞、“均匀〞和“稳定〞的使用要求。

路基密实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颗粒重组的过程,而对填石路基来说,那么是岩石位移重组的过程。

路基的稳定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当路基在外界应力作用下,岩石间无位移或位移量能控制在某一个标准内时,我们就可认为路基最初是稳定的。

而在设计年限内,在设计荷载的作用下,位移能控制在某一标准内,那么我们可认为路基在使用过程中一直合格。

路基的稳定是由路基的整体决定的,对石方路基的稳定性,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岩石填筑形成岩体后的孔隙比,而非岩石本身的孔隙比。

二是岩石的强度。

希望填料具有良好的级配,并容易碾压密实,而尽可能使岩石破碎是最直接的途径,而破碎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岩石的强度和压实设备类型;路基的密实过程实际上也是填料棱角破碎,填料挤密的过程,所以路基成型后,路基能否保持稳定,与岩石的强度密切相关,此时岩石的强度越高,路基反而越稳定,而岩石的最大强度是有限的,且强度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主要受大气、水的影响大,所以防护、排水工作至关重要。

二、路基施工前期准备工作〔1〕重视和加强地质水文调查根底工作,是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施工质量的必要环节。

一是要在施工前掌握线路所经过地区的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堆载预压、换填、碎石挤压等既经济合理,又行之有效的处置方法,来防止因地基松软所引起的路基病害。

二是采取有利的施工措施,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三是严格控制填土厚度与填筑土石材料的质量。

四是要根据材料的性质严格控制填筑材料的含水量。

五是提高挖方路基的设计施工质量,减少边坡的塌方病害。

(2)重视和加强路基冻胀翻浆的防护工作,是提高路基强度,保证公路质量的重要环节。

翻浆是季节性速冻地区公路特有的路基病害。

路基附近的地表积水及地下水,提供充足的水源,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

路基填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讲解

路基填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讲解

路基填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为保障公路工程质量,防止路基出现下沉、变行开裂等质量通病的发生,满足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特制定以下质量控制措施:路基填筑前的质量要求1、路基原地面清表必须彻底,不得有草皮,腐植土、树根等,清表后必须平整,清表宽度必须路基坡脚桩1米以外,压实度≥90%经压实后原地面2、路基填方材料应有一定的强度,填方材料最大最大粒径不超过10厘米,经野外取土试验确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路基填料粒径,严禁超粒径石块运到工地后再用人工解小,必须控制在料场。

同时必须对路基填料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实度、液限、塑限、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及有机质含量和易容盐含量试验。

选择路基填料,应选择水稳性好,干密度大,承载能力高的砾石土为宜,土质应均匀一致,不得混杂,保证路基各点密实度的均匀性。

3、路基原地面清表压实后,检测原地面的承载力试验,以检测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4、路基填筑前,按水平分层填筑方式进行分层,并计算其每层宽度及长度。

5、加强路基试验路段工作,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压路机具碾压遍数,最佳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6、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同时做好施工期间防水措施,当路基未完工但停止施工和路基虽已完工但未铺筑路面,在冬季停工期应用不透水塑料膜覆盖路基,膜上松铺30厘米砂砾压好。

路基填筑中质量控制1、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平整,分层压实。

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路基填方高度小于5米的路堤,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30cm—50cm以内,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对于填高度大于5米的路堤,路基每侧应加宽50cm—10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2、填筑采用水平分层的填筑施工,(按已计算的水平分层数据),及按照横断面全宽以水平逐层向上填筑,并由最低处分层填起。

3、路基填筑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宜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击实试验(用于测 定土的最大干密度)
•界限含水量试验(
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

•动力触探测地基承载力 •室内承载比(CBR)试验
•灌砂法测压实度
•贝克曼梁测弯沉
4、路基施工机械与路基测量仪器
4.1路基施工机械:挖机、铲车、推土机、平地 机、灰土拌合机、压路机、自卸车、水车等 。
•常见大型挖机型号: 200、220、260、300等 斗容量分别为0.8、1.0
•碾 •自 •路
工 底 层 铺 •洒
检基
准处 填 平水
报整
备 理 筑 整 晾 •压 检 修

5.1准备阶段
5.1.1主要工作:图纸复核与会审、工程分部 分项划分、写施组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测量 交桩、测量试验仪器的标定、导线水准的复 测及施工控制网布设、路基填筑用土取样、 击实试验等工作。
•交桩
•取土样
5.2施工阶段工艺控制
5.2.1清表厚度一建书上要求不小于15公分, 其他出版物有20公分,也有30公分的,建议 按图纸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二级以上 公路原地面清表后的压实度为90%,或者按设 计要求进行。
•双永清表
•棚房拆除
5.2.2路堤填筑 在正式开始路堤填筑施工前,一般要进行试验段施工
0.6—1米。
• 强夯机:夯锤重量一般10—40吨, 落距一般在6-40米根据施工要求确定。 夯锤底面积根据土质确定,粘土一般为 3-4平米。一般用于湿陷性黄土的路基 施工。原理是破坏深层湿陷性黄土的结 构,孔隙变小,从孔道强行挤出水份, 减少压实土的含水量达到增加土的密实
度的目的。
•平板震动夯:激振力 一般1-4吨,用于对压 实度要求不高或不适 宜压路机碾压部位的
至更重。
•洒水车:路基路面施 工一般用载水量10-15
吨的水车。
•单钢轮震动压路机:路 基施工用的压路机一般 10-14吨,也有5-8吨的, 常见的BW219、BW225、 XS220等工作质量分别为 19吨,25吨和22吨。
•冲击压路机:梅花碾, 常用的冲击轮重16吨,对 地面产生冲击力250—300 吨。主要用于厚度较大的 填料碾压或或弯沉不太好 的地方的处理,冲压厚度
5.1.2分部分项划分的几个定义及划分方法:
单位工程: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 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
分部工程:在单位工程中,应按结构部位、路段 长度及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分部工程 。
分项工程:在分部工程中,应按不同的施工方法 、材料、工序及路段长度等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 。检验批是根据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划分的。
3、路基土的类型及几个土工试验
3.1路堤施工一般碰到的土的类型有:粉土粘土、软土 、沙、沙性土、黄土、膨胀土等。
粉土不能直接用于路床施工;
粘土不是理想的路基填料,规范规定,液限大于 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 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 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查满足设计要求后方 可使用。

7、几种常见路基病害

8、路基施工培训视频播放
1、路基的定义及路堤、路床、路堑的区别

1.1路基:分为路堤和路堑,是路面的基础,它 承受着本身岩土自重和路面重量,以及由路面 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公路的承重主体。
•1.2路堤:经过填筑施工高于原地面的路基。
•1.3路堑:原地面以下开挖而成的路基。
公路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及质量控制
2020年6月2日星期二

主要内容目录

1、路基的定义及路床、路堤
、路堑的区别
•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

2、公路路基各项指标要求

3、公路路基路基土的类型
及涉及到的各项土工试验简介

4、路基施工机械及与路基
测量仪器
•第二部分 •施工控制

5、公路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6、土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试验段长度一般定为200米,试验段主要为实际施工 提供各项参数,包括合理的人工机械配置、填筑厚度、 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等。
每层填筑工序:上料-粗平-测标高-精平-洒水碾压。 平面控制:用两行边桩和中心桩进行控制,测量放线 按两边各加宽50CM,最后再刷坡。 纵断面控制:路堤阶段要求不高,用水准仪、全站仪 、RTK都可以。 松铺厚度:一般按30CM控制,最佳含水量由试验室根 据标准击实试验确定,一般为12~17%,最大干密度一般 为1.67g/cm3。 5.2.3报验:清表完成后、每层碾压完成后,应向监理报 检,一般检测中线偏位、宽度、压实度。
震动压实。
4.2路基测量仪器有:全站仪、水准仪、GPS、 RTK等。
•路基中桩、边桩的放线
•用于高程测量
•平面控制网布设
•路基放线和高程测量
5、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填方)
•路基填筑压实工艺流程
•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整修验收阶段
•填 •平 土整 区区 段段
•碾 •检 压测 区区 段段
•施 •基 •分 •摊
、1.4、1.6方。
•主要作用:挖掘、装 载,吊装,平整,修坡
,破碎,开沟等。
• 铲车:常用的型号 ZL50C等,ZL代表装载 机轮式,50代表5吨,C 是更新型号,斗容量为 3方。主要作用铲、装 散状物、也可进行轻度
挖掘、吊运等。
• 路拌机:分为210、 230、250等型号,拌合 宽度分别2.1、2.3、2.5 米,拌合深度一般为0-
•1.4路床: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 基部分。
2、公路路基各项指标要求
2.1测量平面控制(高速公路、城市主干路等一 般采用一级导线或GPS布设平面控制网)
•2.2测量高程控制(高速公路、城市主干路等 一般采用四等水准布设高程控制网,特大桥需 用三等水准布设)
2.3试验方面的要求(主要针对路基填料的强度 、粒径,液塑限,含盐量,有机质含量等方 面的要求)
黄土、膨胀土必须用作路基填料时,应严格按特 殊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软土不能用于.2较好的路基填料有砂性土,砂砾,洞渣等 。粉土可用于路堤施工,按设计要求适当处理 后可以用于路床施工。
•砂性土
•砂砾和山皮土
3.2路基施工常见的土工试验及试验仪器
40公分。
•推土机:分为中型( 59-103KW)、大型( 118-235KW),用于 路基施工的挖土、运
土、粗平等作业。
•平地机:其中 CAT160K,基本功率 139KW,总功率166KW ,铲刀宽度4.3米。 主要作用有:平整、 精平,推运散料等。
•自卸车:工地称后八轮, 车厢一般为5.3*2.3*1.5, 功率一般在310马力以上, 载重根据路况可达42吨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