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桩报告完整版

合集下载

试桩实习报告

试桩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深入了解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关键技术,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6月参加了为期两周的试桩实习。

实习期间,我跟随导师学习了试桩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并参与了现场的实际操作。

二、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导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试桩的原理、目的和意义。

试桩是地基处理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在预定位置打入桩体,了解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土层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地基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现场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现场试桩的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试桩位置:根据设计要求,在场地内选取合适的试桩位置。

(2)挖孔:使用挖掘机或人工挖掘,将试桩孔挖至设计深度。

(3)桩体制作:在孔内制作桩体,桩体材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

(4)打入桩体:使用打桩机将桩体打入孔内,确保桩体垂直且达到设计要求。

(5)测量: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对桩体进行测量,确保其垂直度和标高。

3. 数据处理在试桩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

具体包括:(1)记录桩体打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打入深度、打入速度、振动情况等。

(2)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桩体的承载能力和沉降量。

(3)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土层分布情况。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了解了试桩的整个流程实习使我全面了解了试桩的整个流程,包括前期准备、现场操作、数据处理等环节,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3. 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各项任务,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总结本次试桩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加深了对地基处理工程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地基处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试桩报告完整版

试桩报告完整版
1.6.2试桩选用堆载法实施试验。载荷试验的试验内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水平静载试验(除本条文中要求者外,试验均应遵照《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和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同时,以高应变法测算桩的竖向抗压承载能力,与静载试验结果相对照,为今后用高应变法检测工程桩承载力提供依据。
1.1
工程名称: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广钢环保迁建湛江项目试桩工程
烧结工程试桩工程
工程地址:湛江市东海岛
建设单位: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宝钢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单位: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1.2试桩目的
1.2.1确定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1.2.2确定桩型和构造,沉桩方法、沉桩设备和控制标准
1.2.3确定穿越土层中局部密实砂层的桩尖的类型。
1.2.5确定单桩的承载能力。
1.2.5确定设计所需参数。
1.2.6为工程桩的检测提供依据。
1.
本次试验将选用4根600mm壁厚t=130mm、4根600mm壁厚t=110mm和4根500mm壁厚t=125mmDPHC桩进行沉桩及相关试验,分别布置在剥蚀台地、冲洪积洼地和海漫滩-海积平原。600mm壁厚t=130mm桩选择在地质钻孔SJX080、SJX088及SJ014处作为试桩点,SJX080处选用两根DPHC 600x130桩,其余各孔选用1根DPHC 600x130桩;600mm壁厚t=110mm桩选择在地质钻孔SJX084和SJX086处作为试桩点,SJX084处选用3根DPHC 600x110桩,SJX086处选用1根DPHC 600x110桩;500mm壁厚t=125mm试验桩选择在地质钻孔SJX017、SJX018及SJX008处作为试桩点,SJX008处选用两根DPHC 500x125桩,其余各孔选用1根DPHC 500x125桩。钻孔的钻孔柱状图详见附图。

(完整版)试桩总结报告内容

(完整版)试桩总结报告内容

(完整版)试桩总结报告内容路基地基处理CFG桩试桩总结⼀、⼯程概况本⼯点属于新建铁路上海⾄南京城际轨道交通站前⼯程HNCJZQ1标段⼀队,主要⼯程项⽬包括路基、桥涵、站场等,为⼀⼤型综合铁路建设项⽬。

⾥程桩号分别为DK0+000~DK6+595.685,⼯点范围内路基⼯程以填⽅形式为主,其中部分段落需对地基采⽤CFG桩进⾏处理。

本次试桩位置选定在⾥程桩号DK4+603.675~DK4+927.92段的DK04+847.21处。

试桩3根,编号分别为120-1、120-2、120-3,试桩桩径为φ0.5m,桩间距为1.6m,桩长为9.0m,采⽤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法。

桩体原材料采⽤碎⽯、⽯屑、粉煤灰、⽔泥混合⽽成,按C15混凝⼟配⽐设计。

试桩适⽤范围⾥程为DK0+000~DK6+595.685。

⼆、试验⽬的施⼯前进⾏成桩⼯艺性试验,确定相应的参数:1、通过CFG桩试桩复核地质情况,验证施⼯⼯艺、施打顺序、拔管速度、确定混合料配合⽐、坍落度、搅拌时间。

2、确定CFG桩施⼯时的⼈员配置及作业组织,保证施⼯质量的控制措施。

三、地形、地貌、地质情况1、概述(1)⾥程范围:⼯点⾥程DK4+603.675~DK4+927.92。

长度324.245⽶。

(2)路基形式:⼯点范围内路基以填⽅形式通过。

2、天然地基的岩⼟⼯程特性⼯程涉及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黏⼟及砂类⼟,厚度不均。

岩性特征详述如下:(1):⼈⼯填⼟(Q4a11):褐黄⾊、松散。

(2)1:粉质黏⼟(Q4al+pl):主要分布于地表,褐黄⾊、软塑,Ⅱ级。

(2)2:淤泥质粉质黏⼟(Q4al+pl):褐黄⾊、软塑,Ⅱ级。

(3):粉质黏⼟(Q3al):褐黄⾊、硬塑,Ⅲ级。

(4)1:砂岩(J1-2),褐黄⾊,全风化,Ⅲ级。

(4)2:砂岩(J1-2),灰褐⾊,强风化,Ⅳ级。

(4)3:砂岩(J1-2),灰黄⾊,褐黄⾊,弱风化,Ⅴ级。

3、场地地震效应(1)场地类别根据《铁路⼯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判定,场地类别为Ⅱ类。

冲孔灌注桩试桩报告

冲孔灌注桩试桩报告

XX客运码头工程冲孔灌注桩试桩报告XX有限责任公司2010 年10 月21 日会签栏目录1.1 工程概况 .。

..。

...。

.。

.。

...。

.。

....。

.。

...。

.。

.。

..。

..。

..。

.。

.。

.。

.。

.。

(4)1。

2 编制依据。

..。

.... . 。

.......。

.。

.......。

...。

.。

.。

....。

.。

.。

.....。

.。

..。

..。

...。

.。

4 1.3 编制原则 .。

...。

....。

..。

. .。

.。

.。

..。

.。

..。

.。

..。

.。

....。

...。

...。

.。

.。

..51.4 地质状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4.1 第四系全新系统人工堆积素填土(Q4 ml )。

..。

....。

.。

..。

.。

...。

.。

... 。

.。

....51。

4.2 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积层(Q4 ml )。

.....。

.。

...。

....。

..。

..。

.。

..。

.。

.。

..。

....。

.。

51.4.3 侏罗系中统遂宁组粉砂质泥岩(J2 sn )④。

..。

........。

....。

.。

.。

.。

.。

.。

.。

.。

.。

.。

..。

..。

61。

4。

4设计桩基及嵌岩深度.。

.。

.。

.。

..。

. .。

...。

. 。

.。

..。

.。

.。

..。

.....。

....。

. 71.5 试桩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71。

6 选定试桩范围。

..。

.。

.。

...。

.。

.。

...。

..。

.。

.。

... 。

.。

.... ....。

..。

.。

.71。

7 资源配置安排。

..。

....。

...。

.。

...。

.......。

. 。

.. 。

.。

...。

.。

..........。

.。

. 81。

8 冲击成孔试桩方案。

(完整版)试桩总结报告内容

(完整版)试桩总结报告内容

路基地基处理CFG桩试桩总结一、工程概况本工点属于新建铁路上海至南京城际轨道交通站前工程HNCJZQ1标段一队,主要工程项目包括路基、桥涵、站场等,为一大型综合铁路建设项目。

里程桩号分别为DK0+000~DK6+595.685,工点范围内路基工程以填方形式为主,其中部分段落需对地基采用CFG桩进行处理。

本次试桩位置选定在里程桩号DK4+603.675~DK4+927.92段的DK04+847.21处。

试桩3根,编号分别为120-1、120-2、120-3,试桩桩径为φ0.5m,桩间距为1.6m,桩长为9.0m,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法。

桩体原材料采用碎石、石屑、粉煤灰、水泥混合而成,按C15混凝土配比设计。

试桩适用范围里程为DK0+000~DK6+595.685。

二、试验目的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确定相应的参数:1、通过CFG桩试桩复核地质情况,验证施工工艺、施打顺序、拔管速度、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

2、确定CFG桩施工时的人员配置及作业组织,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三、地形、地貌、地质情况1、概述(1)里程范围:工点里程DK4+603.675~DK4+927.92。

长度324.245米。

(2)路基形式:工点范围内路基以填方形式通过。

2、天然地基的岩土工程特性工程涉及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黏土及砂类土,厚度不均。

岩性特征详述如下:(1):人工填土(Q4a11):褐黄色、松散。

(2)1:粉质黏土(Q4al+pl):主要分布于地表,褐黄色、软塑,Ⅱ级。

(2)2:淤泥质粉质黏土(Q4al+pl):褐黄色、软塑,Ⅱ级。

(3):粉质黏土(Q3al):褐黄色、硬塑,Ⅲ级。

(4)1:砂岩(J1-2),褐黄色,全风化,Ⅲ级。

(4)2:砂岩(J1-2),灰褐色,强风化,Ⅳ级。

(4)3:砂岩(J1-2),灰黄色,褐黄色,弱风化,Ⅴ级。

3、场地地震效应(1)场地类别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判定,场地类别为Ⅱ类。

试桩报告(水泥搅拌桩)

试桩报告(水泥搅拌桩)

XXXXXXXXXXXXXXXXXX工程XXXXXXXXXXX项目部水泥搅拌桩试桩报告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XXXXXXXXX公司XXXX年XX月目录1.工程概况 (1)2.试桩目的 (1)3.试桩布置形式 (1)4.试桩使用机械 (2)5.施工工艺简述 (3)6.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3)6.1钻机速度和提升速度 (3)6.2水灰比及水泥掺和量 (3)7.试桩结论 (4)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天津市汉沽区,施工沿线均为沟渠、盐池和鱼虾养殖场,路基为浸水路基,地表水盐性较强,为盐渍土地,对混凝土具强腐蚀性。

工程起止里程为NK2+200(白庄含)~NK10+500(付庄I场含)。

本工程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全线布置,桩径0.5m,按桩间距1.1m,呈正三角形布置,设计桩长9~10m。

结合工程类型及工程地质条件等在施工现场选取一处有代表性的试验区,对以上地基加固处理工法进行试验性施工,确定不同分区的工法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2.试桩目的(1)确定每根桩水泥用量。

(2)确定搅拌下沉、提升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3)根据不同掺合比确定技术参数。

(4)确定桩体强度。

(5)确定在该地质条件下,28天龄期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35MPa时水泥掺合量经济可靠,符合设计要求便于现场实施的工艺控制数据,以便指导本段水泥搅拌桩大面积施工。

3.试桩布置形式根据设计试桩方案,分别选取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试桩:上部为素填土、软塑粉质粘土下面依次为粉土、粉质粘土交互,位于NK6+220 右侧 22m 左右。

水泥搅拌桩试桩数量为9根,桩径为0.5m,按正三角形布置,间距1.1m,桩长9.5m。

水泥搅拌桩试桩平面位置图水泥搅拌桩平面布置图4.试桩使用机械本次试桩选用SP-5A型水泥搅拌桩机,最大成桩深度18.5m,电机功率45KW。

试桩前完成以下工作:(1)桩机上的压力表、电流表、深度刻度盘都已经过标定,达到合格。

水泥搅拌桩试桩成果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成果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成果报告
一、试桩概况
2、试桩坐标:X1=X2=xxxx,Y1=xxxx,Y2=xxxx
3、试桩类型:单荷载搅拌桩
4、试桩基础:混凝土桩底承
5、搅拌施工部位:500mm深
6、搅拌施工方法:机械搅拌
7、搅拌料介质:水泥
二、试桩施工现场情况
1、搅拌施工前,对试桩施工现场进行评估,由试桩监理建议开展施工。

2、搅拌施工工艺参数:料介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石=1:
2.4:4.0,施工混凝土强度等级C45
3、搅拌施工现场准备设备:搅拌车、混凝土枪、混凝土搅龙、洗筑
器等设备及安全用具。

4、施工现场搅拌结束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水振捣,使其均匀、
饱满,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三、试桩施工过程
1、搅拌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按搅拌部位深度分段标识,清点设备,确定搅拌施工方案。

2、搅拌施工开始,采用搅拌施工方法,将水泥混凝土料介质料给砂浆搅拌机搅拌,料给料均匀,料搅拌均匀。

3、搅拌施工中,按搅拌部位深度标识,将混凝土料介质均匀填充到搅拌施工部位,并进行振捣打水操作,使其均匀、饱满,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拉森钢板桩试桩报告

拉森钢板桩试桩报告

拉森钢板桩试桩报告一、工程概况顺安河特大桥5#、6#桥墩基础位于顺安河河床上,5#、6#桥墩承台基础尺寸为:长29.55m,宽18.3m,基坑平均开挖深度河床以下9m(包括垫层)。

由于顺安河往北接通长江,基坑开挖时正是铜陵的梅雨季节,江水不断上涨,河水很深。

二、地质情况根据地质勘探报告,该处稳定水位2.2m,地下5m以内为粉质粘土,其中1m以上褐红色,1m以下灰褐色,由可塑到硬塑过渡,含铁锰结核和钙质结核,表层土体结构松散,含少量粒径2~3cm砾石。

5m以下为圆砾土,青灰色,灰白色,湿,中密到密实,呈次圆状,粒径0.2~2.0cm含量为10~45%,2.0~6.0cm含量为3~30%,最大粒径可达8cm,空隙主要由砂和细粒土充填,局部夹砾砂薄层,顶部夹卵石土薄层,8.2~9.7m夹中砂薄层。

三、试桩目的试桩目的在于验证5#、6#主墩基坑开挖时使用拉森钢板桩施工的可行性,为顺安河特大桥主桥的承台施工防护积累经验;同时磨合各部门、各工序间的协作与衔接,对各种机械的性能进行检校,操作工人熟练操作技术。

四、试桩方案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施工图纸以及地质勘察报告,结合拉森钢板桩宽度适中,抗弯性能好、施工安全等方面考虑,选用15米单面拉森S-IV型钢板桩进行试桩。

沉桩采用履带式液压打桩机,钢板桩的结构采用单层结构,单层结构形式由围擅、纵向支撑和横向支撑及钢板桩组成。

锁口形状为套型锁口,钢板桩两侧均为勾状形,防水防流沙性较好。

五、钢板桩施工工艺1. 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1)钢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5#、6#主桥墩及承台施工,即在承台基础最突出的边缘外留有支模、拆模的余地。

(2)基坑护壁钢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钢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

各周边尺寸尽量符合板桩模数。

(3)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基础清淤、吊运、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应在支撑上搁置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项目信息 (2)
二、试桩目的 (2)
三、试桩场地和地质情况 (2)
四、桩的选型、构造、桩位布置 (2)
五、工程工期与工作量统计 (10)
六、施工数据分析 (15)
七、目的和意义 (16)
八、试验结果分析 (16)
九、总结与建议 (17)
9.1综述 (17)
9.2建议 (17)
一、项目信息
工程名称:横琴国际商务服务基地及配套项目一期工程(±0.00m以下)项目
地址:珠海市横琴新区
建设单位: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珠海经济特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东建粤工程有限公司
二、试桩目的
1分析各阶段冲桩效率。

2对比此与正常时候的降效系数。

三、试桩场地和地质情况
本次试验将选用5根ZH2-1# 、ZH2-179#、ZH3-30#、ZH2-8#、ZH3b-101#共五根桩进行冲孔桩及相关试验,分别布置在4轴/S轴、1轴/A轴、12轴/F轴、12轴/R轴、33轴/T轴等轴线上;基坑开挖已完成,基坑封底砼面黄海高程为-9.3m,300厚封底砼。

冲孔桩的桩位详见附图。

四、桩的选型、构造、桩位布置
试验桩的桩型是根据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针对本项目下发的“钻(冲)孔灌注桩说明(图号101)规定。

桩端支承岩层为微风化花岗岩,桩端岩层的岩样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为_45000_kPa。

桩端嵌岩深度H详桩表。

图纸要求试桩各桩数据见下表:
序号桩编号桩号设计桩长(m) 桩径桩类型备注
1 1 ZH
2 34.16 1.5m A 试桩
2 179 ZH2 28.16 1.2 A 试桩
3 30 ZH3 38.75 1.8 B 试桩
4 8 ZH2 30.8 1.
5 A 试桩
5 101 ZH3b 29.18 1.8 B 试桩
试桩报告第9页共17页试桩布置图附图1.9
广东建粤工程有限公司
试桩报告第10页共17页
五、工程工期与工作量统计
5.1工程实际工期
冲孔桩施工工期为2015年6月21日~2015年6月27日终孔,入岩0.5米,历时7天,未含混凝土浇注,平均每根桩冲孔用时在120~130小时之间,ZH3b-101#抗拔桩在2015年7月14日开始到7月22日终孔,入岩2.04米,总用时140.1小时,钢筋笼吊装在非支撑梁下的每根桩用时约6小时,支撑梁下的用时10小时,制作非支撑梁下钢筋笼18小时,制作支撑梁下钢筋笼36小时。

混凝土浇注平均每2~3分钟1立方米,
5.2工作量统计
本工程共完成冲孔桩施工5根;总工程量为319.45m3³。

详细冲桩记录见下表:
ZH2-1# 冲(钻)孔桩试桩记录
共 2 页,第 1 页
广东建粤工程有限公司
注:本表标高均采用绝对标高。

ZH2-1# 冲(钻)孔桩试桩记录
广东建粤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建粤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建粤工程有限公司
六、施工数据分析
2.3.1本工程共施工184根桩,因本工程的特殊性,经参与施工三方确定其中5根作为试桩,具体数据在以后桩施工中作为参考。

2.3.2 ZH2-1#桩:桩径1.5米,淤泥层深度13米,冲孔用时15.5小时,平均每小时1.48立方米;粘土层深度10米,用时24小时,平均每小时0.74立方米;粗砂层深度3.2米,用时12小时;平均每小时0.47立方米;全风化层深度5.5米,用时24小时;平均每小时0.40立方米;强风化层深度1.96米,用时22.5小时;平均每小时0.15立方米;微风化层深度0.5米,用时28.5小时,平均每小时0.03立方米。

钢筋笼因为在支撑梁下3米一段分段制作与安装,制作用时37小时,安装用时8小时。

混凝土浇注从7月1日的17:58开始到20:30结束,灌入量70立方米,用时2小时32分。

2.3.3 ZH2-179#桩:桩径1.2米,淤泥层深度18.3米,冲孔用时27.5小时,平均每小时0.75立方米;粘土层深度2米,用时17小时,平均每小时0.13立方米;全风化层深度2.5米,用时6小时;平均每小时0.47立方米;中风化层深度2.2米,用时6小时;平均每小时0.41立方米;强风化层深度2.58米,用时12小时;平均每小时0.24立方米;微风化层深度0.58米,用时22.05小时,平均每小时0.03立方米;钢筋笼因为在支撑梁下3米一段分段制作与安装,制作用时36小时,安装用时10小时。

混凝土浇注从6月30日的17:41开始到18:45结束,灌入量42立方米,用时1小时04分。

2.3.4 ZH3-30#桩:桩径1.8米,淤泥层深度19.2米,冲孔用时19小时,平均每小时2.57立方米;粗砂层深度5.8米,用时10小时;平均每小时1.48立方米;全风化层深度4.7米,用时10小时;平均每小时1.2立方米;强风化层深度8.55米,用时54.5小时;平均每小时0.4立方米;微风化层深度0.5米,用时29.3小时,平均每小时0.04立方米。

钢筋笼没有在支撑梁下可以按10~12米一段分段制作与安装,制作用时18小时,安装用时6小时。

混凝土浇注从6月30日的18:55开始到22:05结束,灌入量110立方米,用时3小时10分。

2.3.5 ZH2-8#桩:桩径1.5米,淤泥层深度20.7米,冲孔用时12小时,平均每小时3.05立方米;粘土层深度3.8米,用时6小时,平均每小时1.12立方米;粗砂层深度2.9米,用时10小时;平均每小时0.51立方米;强风化层深度3.76米,
用时24小时;平均每小时0.28立方米;微风化层深度0.64米,用时65.2小时,平均每小时0.02立方米。

钢筋笼没有在支撑梁下可以按10~12米一段分段制作与安装,制作用时18小时,安装用时6小时。

混凝土浇注从7月1日的20:43开始到22:30结束,灌入量59立方米,用时1小时47分。

2.3.6 ZH3b-101#桩:桩径1.8米,淤泥层深度16.2米,冲孔用时16小时,平均每小时2.58立方米;粘土层深度6.4米,用时8小时,平均每小时2.04立方米;粗砂层深度2.3米,用时4小时;平均每小时1.46立方米;强风化层深度2.24米,用时15.5小时;平均每小时0.37立方米;微风化层深度2.04米,用时96.6小时,平均每小时0.05立方米。

钢筋笼因为在支撑梁下施工按3米一段分段制作与安装,制作用时37小时,安装用时8小时,基坑边增加100t吊车辅助吊装。

混凝土浇注从7月24日的17:30开始到19:50结束,灌入量86.38立方米,用时2小时20分。

七、目的和意义
打桩监控就是在打桩过程中检测冲孔桩时的桩身应力(压应力和拉应力)、锤击能量,计算锤击能量传递比,同时还可以检测成孔时的桩壁完整性,进而分析整理相关数据。

该试验可以使项目建设单位在选锤、选择桩以及选择相关工艺和确定特殊环境下施工降效等方面有科学依据,达到既可控制打桩应力、又可提高打桩效率的目的。

八、试验结果分析
本次试桩结果可见,冲孔桩在淤泥层平均每小时2.08立方米,粘土层平均每小时1.005立方米,粗砂层平均每小时0.98立方米,全风化层平均每小时0.544立方米,中风化层平均每小时0.41立方米,强风化层平均每小时0.236立方米,微风化层平均每小时0.032立方米;经咨询桩队专业人员冲孔桩在淤泥层平均每小时可以10立方米以上,在粘土层平均每小时也可以在10立方米以上,粗砂层平均每小时8~10立方米左右,全风化层平均每小时1.0左右立方米,中风化层平均每小时0.8~1.2之间,强风化层平均每小时0.8立方米以上,微风化层平均每小时0.15立方米以上。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在支撑梁覆盖下的制作和安装的时间都比不在支撑梁覆盖下的要
多两倍以上,混凝土浇灌每小时在30~40立方米之间,属于基本正常施工状态,只增大了混凝土输送泵的增加费用。

九、总结与建议
9.1综述
本工程共有试桩5根,通过以上各项数据对比分析,本工程在基坑下冲孔桩在成孔与钢筋笼制作及安装降效都在一倍左右。

本次总增加冲孔桩数量是184根,总工期尽量控制在130天左右完成,计划投入桩机13台,因受支撑梁的影响改制桩机6台。

因为在14m深基坑下进行冲孔桩(包括大直径),基坑底下平均还有13.05米淤泥层,在安全角度下需考虑冲孔桩时的震动对基坑护坡及支撑梁的影响,坚持每天观测并做好观测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通报各方研究补救方案,从而实现零事故目标。

9.2建议
此次试桩总结的各种数据对以后施工、计划、定价等都可作为参考依据,在采用本报告试验成果时应考虑试桩代表性,在以后类似项目都有参考可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