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与奔马》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美术教学:《徐悲鸿与奔马》——小班化教案

美术教学:《徐悲鸿与奔马》——小班化教案

美术教学:《徐悲鸿与奔马》——小班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徐悲鸿及其奔马画作的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基本认识和欣赏能力。

3. 训练学生的绘画技巧,学会如何表现马的姿态和神韵。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欣赏徐悲鸿的奔马画作,让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绘画作品的方法。

2. 采用分组讨论、示范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绘画的基本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积极观察、勇于实践的精神,养成耐心、细心的学习态度。

3. 通过欣赏和创作,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一、徐悲鸿与奔马画作介绍:1. 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及其在美术领域的地位。

2. 分析徐悲鸿奔马画作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二、绘画技巧讲解:1. 讲解中国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示范徐悲鸿奔马画作的绘画步骤和方法,如线条勾勒、墨色渲染等。

三、实践创作: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表现马的姿态和神韵。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徐悲鸿及其奔马画作的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基本认识和欣赏能力。

3. 训练学生的绘画技巧,学会如何表现马的姿态和神韵。

二、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巧。

2. 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绘画作品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1. 准备徐悲鸿奔马画作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中国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纸等。

3. 准备实践创作的场地和辅助工具。

第五章: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徐悲鸿及其奔马画作。

2. 引导学生关注徐悲鸿奔马画作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二、讲解与示范:1. 讲解徐悲鸿奔马画作的艺术特点。

2. 示范绘画技巧,讲解绘画步骤。

三、实践创作: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表现马的姿态和神韵。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徐悲鸿与奔马》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徐悲鸿与奔马》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徐悲鸿与奔马》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小学美术浙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徐悲鸿与奔马》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比较深入了解徐悲鸿奔马在技法上的特点,理解徐悲鸿中西结合的技法,并学画悲鸿马。

2、通过视频图片和教师示范了解妈的结构和动态,探究悲鸿马中西结合的绘画技法,通过实践尝试感受悲鸿马的技法特征。

3、进一步加深对悲鸿马技法及情感上的了解,感受徐悲鸿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悲鸿马的特点已经有所了解,特别是通过分析对徐悲鸿通过奔马表达的爱国之情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所所以在第二课时重点是通过分析了解悲鸿马在技法上的特点,抓住“中西融合”展开分析,最终通过学画悲鸿马再次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悲鸿马的魅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徐悲鸿作品的分析,了解徐悲鸿在技法上是如何进行中西结合的,并运用这些技法表现悲鸿马。

教学难点:了解悲鸿马中西结合的技法并运用到马的表现实践中。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欣赏,我们一起感受了徐悲鸿笔下奔马扬鬃奋蹄的力量,驰骋嘶鸣的气势,通过一匹匹奔马我们还领略了徐悲鸿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未来的殷殷期望。

下课后老师也学画了一匹悲鸿马,你能根据的老师的作品回忆起悲鸿马的主要特点吗?(学生回答)小结:就如画家杨先让所说,对于那个年代悲鸿的马是号角、是战斗、是不屈服、是一个民族觉醒的象征。

徐悲鸿的奔马曾鼓舞过无数的人,那么为什么徐悲鸿的奔马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技法上再次深入的分析徐悲鸿和他的奔马。

出示课题:徐悲鸿与奔马——学画悲鸿马活动2【讲授】新授。

徐悲鸿马美术教案

徐悲鸿马美术教案

徐悲鸿马的美术教课方案【篇一:五年级上册美术徐悲鸿与奔马教课方案】【篇二:徐悲鸿鉴赏教课方案】【课题】徐悲鸿作品鉴赏【讲课对象】高中一年级【讲课老师】美教一零六班吕策学号:20104941055【指导老师】蓝学会【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认识并感觉徐悲鸿绘画的主要特点及作品,初步认识徐悲鸿的绘画与过去画家的主要差别。

(2)能力目标:经过徐悲鸿的艺术作品的赏识宽阔眼界,提升欣赏和尖山艺术美的能力。

(3)感情目标:学习徐悲鸿对绘画的热爱与追求,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美术教育的贡献,激发学生们的绘画和兴趣并弘扬爱国精神。

【教课要点】:徐悲鸿的艺术人生和为何要推丛“素面写生是全部造型艺术的基础”,徐悲鸿作品有什么主要特点。

【教课难点】:学生对徐悲鸿艺术人生和作品的理解,怎么激发学生对绘画的热忱和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讲堂种类】:艺术赏识课【教课方法】:发问法,解说法,演示法【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教课过程】:导入给同学们展现一幅马的图片发问:同学们知道哪位画家是以画马文明于世的吗?徐悲鸿睁开一、介绍徐悲鸿与他的艺术人生1、简单介绍徐悲鸿一世的成就与贡献,让学生对徐悲鸿激起兴趣。

徐悲鸿(1895 年7 月19 日~1953 年9 月26 日),汉族,江苏宜兴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

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定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尤以画马享名于世。

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 年17 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 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览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

1927 年归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 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2、播放视频解说徐悲鸿艺术人生。

视频内容讲说到徐悲鸿是因什么学绘画的,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在他学画过程中碰到什么困难,而后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下来,以后是怎么成为画家的一段经历。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1、徐悲鸿与奔马 浙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1、徐悲鸿与奔马 浙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 1、徐悲鸿与奔马一、教学目标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风格;2.通过观察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奔马,了解用线条、颜色和空间表现形态的艺术技法;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意识;4.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风格;2.奔马的画法和表现。

难点1.如何用线条、颜色和空间表现形态;2.如何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1.查看徐悲鸿的艺术作品,回答问题:你觉得徐悲鸿的画有什么特点?(5分钟)2.介绍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奔马,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奔马的线条、色彩和形态。

(5分钟)2. 展示与解读(15分钟)1.展示徐悲鸿的作品集,让学生自由欣赏,并听取他们对作品的看法。

(5分钟)2.回到奔马这幅画,向学生介绍奔马的历史背景,并解读画中的色彩和线条。

(10分钟)3. 制作奔马画作(30分钟)1.要求学生关注奔马的线条和形态,利用纸张和铅笔模仿画中的形态。

(10分钟)2.继续关注奔马的形态和色彩,以水彩为媒介,完成一幅自己的奔马画作。

(20分钟)4.作品赏析(10分钟)1.学生交换彼此的画作,交流彼此的观感与心得。

(5分钟)2.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给学生总结和点评。

(5分钟)四、师生互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徐悲鸿对艺术的贡献,并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2.教师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及时给予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与品质反馈。

3.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和表达,发散想象,鼓励学生自信地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思考。

4.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分享和接受意见,并帮助学生将其落实到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品质提升中。

五、评价与总结1.评价学生的艺术鉴赏、表现和创造能力,综合评估学生的作品及其开展课程的学习质量与效果。

2.总结学生的认知和提升,以激励他们在未来艺术教育中继续深入学习和创作,并对未来的美术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进行调整与完善。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材第四章《名画欣赏》,详细内容为欣赏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画作《奔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徐悲鸿及其画作《奔马》,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3.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画作,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徐悲鸿《奔马》的艺术特点及其创作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徐悲鸿《奔马》的图片、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马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马的特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徐悲鸿及其画作《奔马》,引导学生从画作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欣赏。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观察画作《奔马》,分析画中的马的特点,如形态、线条、色彩等。

(2)引导学生运用画笔、颜料等工具,模仿徐悲鸿的画法,创作一幅马的作品。

(3)学生互相交流、展示作品,教师点评、指导。

4. 例题讲解:以画作《奔马》为例,讲解如何观察、分析一幅画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画作,进行观察、分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奔马徐悲鸿2. 板书内容:(1)徐悲鸿简介(2)画作《奔马》背景及艺术特点(3)实践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马》为题,创作一幅马的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徐悲鸿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艺术风格。

(2)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3)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画作,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徐悲鸿与奔马》——小班化教案

美术教学:《徐悲鸿与奔马》——小班化教案

《徐悲鸿与奔马》——小班化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对徐悲鸿的奔马作品产生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徐悲鸿的生平背景和艺术风格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学生观看徐悲鸿的奔马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第二章:奔马作品的欣赏与分析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奔马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奔马作品中的艺术特点2.2 教学内容分析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引导学生欣赏奔马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奔马作品的艺术特点学生欣赏奔马作品,并进行小组讨论第三章:奔马绘画技巧的讲解与示范3.1 教学目标教授学生奔马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3.2 教学内容讲解奔马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奔马绘画的步骤和技巧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奔马绘画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践操作第四章:学生奔马创作的指导与评价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奔马绘画技巧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奔马创作的指导和辅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4.3 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进行奔马创作的指导和辅导学生进行奔马创作,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引导学生对徐悲鸿奔马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提出对徐悲鸿奔马作品的更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建议5.3 教学活动教师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学生提出对徐悲鸿奔马作品的更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建议第六章:奔马绘画的线条技巧6.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奔马绘画中的线条技巧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表现奔马的姿态和动态6.2 教学内容讲解奔马绘画中线条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分析徐悲鸿奔马作品中线条的表现力6.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奔马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方法并进行示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线条技巧的练习第七章:奔马绘画的色彩运用7.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奔马绘画中的色彩运用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现奔马的情感和氛围7.2 教学内容讲解奔马绘画中色彩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分析徐悲鸿奔马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力7.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奔马绘画中色彩的运用方法并进行示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色彩运用的练习第八章:奔马绘画的构图技巧8.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奔马绘画中的构图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构图表现奔马的视觉效果8.2 教学内容讲解奔马绘画中构图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分析徐悲鸿奔马作品中构图的表现力8.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奔马绘画中构图的运用方法并进行示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构图技巧的练习第九章:奔马绘画的创作实践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线条、色彩和构图技巧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个性化的奔马作品9.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奔马绘画的创作实践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指导和反馈9.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奔马绘画的创作实践学生完成个性化的奔马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指导和反馈第十章:课程总结与作品展示10.1 教学目标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培养学生展示和评价自己作品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学生展示自己的奔马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10.3 教学活动教师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学生展示自己的奔马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第十一章:奔马绘画的改进与提升1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奔马绘画进行改进与提升培养学生深入探究和自我提升的能力11.2 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奔马作品,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提升的方向引导学生进行奔马绘画的创作,以提升作品质量11.3 教学活动教师分析学生的奔马作品并提出改进建议学生根据建议进行奔马绘画的创作第十二章:奔马绘画的欣赏与批评1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奔马绘画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批评性思维分析奔马作品1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欣赏奔马绘画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分析奔马作品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批评性思考1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奔马绘画作品学生进行奔马作品的批评性分析第十三章:奔马绘画作品的展示与交流1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展示和交流奔马绘画作品的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13.2 教学内容学生展示自己的奔马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交流和讨论13.3 教学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奔马绘画作品进行作品的交流和讨论第十四章:奔马绘画课程的反馈与评价14.1 教学目标收集学生对奔马绘画课程的反馈意见教师进行课程评价,以改进教学方法14.2 教学内容学生填写奔马绘画课程的反馈问卷教师分析反馈意见,进行课程评价14.3 教学活动学生填写奔马绘画课程的反馈问卷教师分析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第十五章:课程拓展与推荐1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奔马绘画进行课程拓展学习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材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15.2 教学内容介绍与奔马绘画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源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课程拓展学习15.3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奔马绘画的拓展学习资源和材料学生进行课程拓展学习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徐悲鸿与奔马》小班化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徐悲鸿及其作品《奔马》,知道徐悲鸿是中国的著名画家,了解《奔马》画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幼儿学会欣赏美术作品。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美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徐悲鸿及其作品《奔马》,学会欣赏美术作品。

难点: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奔马》画的特点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徐悲鸿的《奔马》画卷或图片、相关资料。

2. 幼儿准备:已有一定的美术欣赏基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徐悲鸿的《奔马》画卷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幅画是谁画的?画的是什么?”2. 基本部分:(1)教师介绍徐悲鸿及其作品《奔马》,讲解画作的特点,如:画中的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画面动感强烈等。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奔马》画卷或图片,让幼儿说一说画中的马有什么特点,自己喜欢这幅画的原因。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 拓展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一匹奔马,如:绘画、手工等。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让幼儿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幼儿是否能说出徐悲鸿是谁,以及他的作品《奔马》的基本特点。

2. 幼儿在欣赏《奔马》时,是否能观察到画中的细节,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3. 幼儿在创作自己的奔马作品时,是否能表现出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家里和父母一起找寻徐悲鸿的其他作品,或者查找其他画家的作品,让幼儿在家庭中也能进行美术欣赏的学习。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徐悲鸿及其作品《奔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得到了提升。

徐悲鸿与奔马教学方案

徐悲鸿与奔马教学方案

徐悲鸿与奔马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徐悲鸿与奔马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徐悲鸿及其作品的背景和意义;2.分析和探讨《奔马》这幅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点;3.提高学生对于艺术作品欣赏和批评的能力。

教学内容:1.徐悲鸿及其作品背景的介绍-徐悲鸿的生平简介:出生地、成长背景、学术背景等;-徐悲鸿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特点:对农民和劳动人民的关注;中国民族风格的表现;独特的水墨画技法等;-徐悲鸿艺术成就的评析:在苏联时期的影响;归国后的成就等;2.《奔马》的介绍与分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动机:描绘现代军马和马术运动的典型;-作品表现手法:构图、线条运用、用色等;-作品主题的解读:表现现代中国强大的力量和希望;-作品的艺术影响:对徐悲鸿以及中国艺术界的影响;3.艺术作品欣赏和批评的训练-学习使用艺术批评术语:如构图、用色、线条运用等;-分析和评价《奔马》以及徐悲鸿其他作品;-同类作品对比与批判;-听取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观点和感受,并进行讨论和辩论;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以徐悲鸿的名言“奔腾吧,我的马”作为引子,激发学生对奔马题材艺术作品的兴趣。

2.教师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他对中国艺术的贡献。

3.向学生展示《奔马》的照片,启发学生对作品的主题、构图、线条运用和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猜测。

4.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围绕徐悲鸿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特点进行探究,然后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

5.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和讨论进行点评,并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6.教师布置学生进行艺术批评的作业,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用艺术批评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

7.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批评,教师组织全班进行合理讨论和点评,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评价方法:1.学生参与度和主动性的评价;2.学生对徐悲鸿及其作品的理解程度的评价;3.学生对《奔马》和其他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批评能力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悲鸿与奔马》教学
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徐悲鸿与奔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2、技能目标:比较分析,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并临摹感受。

3、情感目标:提高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徐悲鸿作品、相关背景资料。

学生准备: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北京荣宝拍卖2010秋季艺术品《奔马图》,请学生竞猜成交价。

作者是谁?
(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二、课堂发展
1、了解画家的艺术人生。

2、欣赏分析,共同探究。

(1)通过视频播放,欣赏马奔跑的动态,感受马的文化,了解马的造型结构。

(2)欣赏徐悲鸿奔马系列图,感受徐悲鸿结构严谨,用笔纵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得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倍感精神振奋。

学生交流,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自然界中的奔马有什么异同点?
(3)欣赏雕塑《铜奔马》,感知无比高超的技艺将马踏飞燕这一惊心动魄的刹那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衬出奔马的神骏,设想奇绝,堪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千古绝唱。

学生探讨,徐悲鸿笔下奔马的姿态与雕塑《铜奔马》中马的姿态有什么不同?
(4)欣赏郎世宁《八骏图》局部,马的形体结构、皮毛质感、体积空间都画得细腻逼真。

感受中西绘画手法的融合。

学生分析,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郎世宁笔下的马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5)概括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点。

(6)感悟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他曾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

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


三、创作作品
1、出示徐悲鸿画马步骤图,分步骤讲解怎样用笔用墨。

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知用笔用墨。

3、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大胆表现,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

四、课堂展示
学生将作品展示在围墙上,相互评价,老师指导鼓励。

五、课堂总结
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提高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