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25例
眼外肌麻痹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附15例临床分析)

结
果
4 眼肌 麻 痹 性 偏 头 痛 : 有 反 复 发 作 的 偏 头 痛 病 史 , 以 . 可 但 眼 眶和 球 后 的 疼 痛 为 重 , 次 头 痛 后 数 分 钟 , 数 数 小 时 后 发 每 少
糖 尿病 性 眼 肌 麻 痹 9例 , 年性 眼 睑 下 垂 2例 , 性 眼 肌 老 痛
同侧 额颞 部 痛 , 被 诊 断 为 ” 叉 神 经 痛 ” ” 光 眼 ” 查 体 发 曾 三 、青 ;
现 : 睑下 垂 , 结 膜 充 血 , 眼 球 眼球 固 定 , 侧 瞳 孔 大 小 及 反 射 未 双 见 异 常 , 示 动 眼 、 车 、 展 神经 麻 痹 , 同侧 三 叉 神经 第 1 2 提 滑 外 伴 、
非 专 科 医 师 对 其 病 因诊 断 及 鉴 别 诊 断 认 识 不 足 , 将 2 0 — 现 03
20 0 7年所 遇 1 5例 眼 肌 麻痹 病 例 予 以 分 析 。
资 料 与 方 法
1 5例病 人 中 , 性 9 , 性 6例 ; 男 例 女 年龄 4 —7 6 8岁 , 均 5 平 9 岁 ; 往 有糖 尿 病 史 者 9 , 既 人 有偏 头 痛 病 史 者 1人 , 高 血 压 病 有 史 者 4 。主诉 复视 9 ; 物 模 糊 伴 头 痛 6例 , 恶 心 、 吐 例 例 视 伴 呕 2例 ; 眼裂 变 小 4例 ; 复缓 解 复 发 3例 。单 纯 动 眼 神 经麻 痹 者 反 6例 , 展 神 经 麻 痹 3例 , 车 神 经 麻 痹 2例 , 颅 神 经 麻 痹 4 外 滑 多 例 。均 为 单 眼发 病 , 眼 9例 , 眼 6例 。 右 左
下 垂 和 眼球 活 动 逐 渐 受 阻 , 分 患 者 甚 至 眼球 固 定 , 侧 瞳 孔 部 双
最新[探究]痛性眼肌麻痹综合症ppt课件
![最新[探究]痛性眼肌麻痹综合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cc8388336c1eb91b375d8c.png)
•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 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 诊断为高血压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 ●性别、年龄与高血压;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 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高血压病的概率 无明显差别,高血压患者甚至高于男性。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探究]痛性眼肌麻痹综合症
n 病因:一般认为是发生于海绵窦、眶上裂或眶 尖部的非特异性炎症或肉芽肿 ,是一种变态
反应性疾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有关。 也有人认为与巨细胞性血管炎、胶原组织病等 有关 。
n 临床表现:剧烈眼眶周围疼痛,同侧眼球运动 神经(第Ⅲ、Ⅳ、V颅神经)损害及角膜反射减 退。
• •
• ●性格与高血压: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 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 将会引发高血压:
• ●超重,肥胖与高血压: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 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 ●遗传与高血压:大量的源自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 素有关。
• ●吸烟与高血压: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 升高。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五、疼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olosa—Hunt综合征)

颈 部 的 结 构 有 无 异 常 或 变 形 ,并 注 意 磁 共 振 检
查有无颈部脊髓 疾患 。
5 保 守 疗 法
对 特 发 性 枕 后 神 经 痛 ,如 三 叉 神 经 痛 样 疼
痛 ,可 用 解 痉 药 如 :卡 马 西 平 、苯 妥 英 钠 。由 小 剂 量 开 始 ,观 察 其 副 作 用 ,逐 渐 加 量 直 至 达
到 疗 效 对 症 状 性 的 枕 后 疼 痛 ,主 要 用 非 甾 体 抗 炎 药 ( AI s ,剧 烈 疼 痛 时 ,出 现 反 射 性 NS D )
神经
肌 紧 张 ,因不 安 而 加 重 疼 痛 时 ,肌 松 药 和 安 定
药并 用 。 在 疼 痛 治 疗 方 面 ,应 采 用 神 经 阻 滞 法 、 关
脉在此部 位明显狭窄 。 Hu t1 6 n 9 1年 报 道 的 6例 亦 认 为 是 非 特 异
和 眼 球 运 动 障 碍 为 主 ,且 包 括 三 叉 神 经 在 内 的 脑 神 经 受 累 的综 合 症 ( 体 类 药 有 特 效 ) 日本 甾 。
疼 痛 学 领 域 有 关 此 病 的 治 疗 报 道 不 多 ,对 此 病 的节 阻 滞 有 效 的 报 道 。近 年 来 发 现 磁 共 振 有 助 于
TooaHu t 合 征 是 海 绵 静 脉 窦 、眶 上 ls— n 综 裂 非 特 异 性 肉芽 肿 所 致 的 单 侧 性 眼 眶 周 围 疼 痛
经 第 一 支 分 布 区域 剧 痛 ,视 力 障 碍 ,眼 外 肌 麻 痹 。脑 血 管 造 影 示 左 颈 动 脉 虹 吸 部 管 腔 狭 窄 , 解 剖 检 查 发 现 左 侧 海 绵 静 脉 窦 内有 肉 芽组 织 包 绕 颈 内动 脉 ,静 脉 窦 内 腔 虽 未 闭 塞 ,但 颈 内动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何自芳;管得宁;李一壮;秦勤【摘要】目的观察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HS)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特点,并探讨其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临床检查确诊首发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患者31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26~87岁,平均(57.42±13.99)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颅MRI、血常规、血红蛋白、生化全套、尿常规及自身抗体等检查,必要时行腰椎穿刺.确诊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预后特点,并分析其发病的原因.结果 31例患者起病不同,发现3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患有干燥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差别不大,均首先出现头痛,随后出现同侧眼眶痛、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等,支配眼球的颅神经以动眼神经受累最多见,占77.4%,其次为外展神经,占19.4%;滑车神经受累较少见,占3.2%.入院治疗后,31例患者头痛均于7d内完全缓解,平均时间(3.64±1.58)d;29例患者眼球症状于8周内完全缓解,平均时间(4.90±2.18)周;2例患者遗留痛性眼肌麻痹后遗症.完全恢复未复发者共26例,占83.9%;完全恢复又复发者共3例,占9.7%;未完全恢复者共2例,占6.5%.结论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主要临床表现相似,糖皮质激素冲击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但可能复发,临床需定期随访.%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prognosis of painful ophthalmoplegia syndrome (Tolosa-Hunt syndrome),and to explore its pathogenesi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ase study.31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painful ophthalmoplegia syndrome were recruited for the study.Among these 31 subjects,there were 19 male and 12 female,had an average age of 57.42 ± 13.99 years old (ranging from 26 to 87).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headMRI,hemoglobin,blood routine,urine routine,biochemical test,autoantibody test and so on,and given glucocorticoid and/or immunosuppressant treatment after diagnosis.Follow up 1 year,observ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the disease,and analyze the pathogenesis.Results 31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onset,discover 3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2 patients with Sjogren's syndrome.All patien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similar,the first headache,followed by ipsilateral orbital pain,ptosis,eye movement restriction and so on.The cranial nerve of the eyeballs is the most common for the oculomotor nerve involvement,accounting for 77.4%,followed by abduction nerve,accounting for 19.4%,and the trochlear nerve involvement is rare,accounting for 3.2%.After the treatment,all patients with headache complete remission within 7 days,the average time (3.64 + 1.58) days;29 cases of complete re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ocular symptoms within 8 weeks,the average time (4.90 +2.18) weeks;2 cases had sequela of the painful ophthalmoplegia syndrome.26 patients complete recovery without recurrence,accounting for 83.9%;3 patients complete recovery but recurrence,accounting for 9.7%;2 patients incomplete recovery,accounting for 6.5%.Conclusions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painful ophthalmoplegia syndrome is unknown.I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utoimmune diseases.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similar,glucocorticoid and/or immunosuppressant treatment is effective,but may recurrence,so need clinical follow-up regularly.【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年(卷),期】2017(025)006【总页数】3页(P548-550)【关键词】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临床表现;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复发【作者】何自芳;管得宁;李一壮;秦勤【作者单位】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宁益眼科中心;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宁益眼科中心;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宁益眼科中心;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宁益眼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olosa-Hunt syndrome, THS)是由海绵窦、眶上裂或眼眶的特发性肉芽肿性炎症所致的一种良性疾病。
痛性眼肌麻痹(附3例报道)

邪 侵淫者 加荆芥 、防风 ;湿热壅盛 者减生地 ,加地肤 子、黄柏 、土茯
苓 ;痒甚者 ,加蝉 蜕 、白藓 皮 、苦 参、蛇床 子等 ;热淤血分者 ,加丹 皮 、红花 、紫草 ;搔破渗 脂水者 ,酌加双花 、连翘 、公英等 。病 情好 转 后 ,可 适当应 用舒肝理脾 、淡 渗利湿之法 ,以固其 效。总之 ,应用 龙 胆泻肝汤治疗 绣球风要做 到 “ 师其法而 不泥其方” 。
中国医药指 南 2 1 年 1 00 2月第 8 第 3 期 卷 5
G i f h a d i , ee b r 0 0 V 1 , o3 ud o C i Me i n D cm e 2 1, o. N . e n ce 8 5
病 例 报告 I 0 3 3
1病 例资 料
患 者男 性 ,4 岁 。于 一年 前饮 酒 后 阴囊 出现 红色 丘 疹 ,瘙痒 难 4 忍 ,搔破流 黄色脂水 。 自服敏迪 、头孢 氨苄片 、外用皮 炎平等 西药治 疗 ,病情 时轻 时重 。l 出汗受 风后 ,痈疾 复发 阴囊瘙痒 ,部 分溃 破 天 流水 。伴 心烦易 怒 , 口苦咽 干 ,溲 黄 。于 2 0 年9 0 8 月来 吉林市 丰满 区
息 杂 志,9 969:3 l 9 ,() . 6
痛性 眼肌 麻痹 ( 例 报道 ) 附3
李 琼林
【 要】 目的 探 讨 糖 皮质 激 素对 痛性 眼肌麻 痹的 疗 效观 察 。方 法 本 组 3例 一旦 临床却 诊 后 ,每 日给 予静脉 滴注地 塞米松 3mg 摘 0 ,抗 生 素、 维生 素 c 、抗 病毒 和血 管扩 张剂 。静脉 滴注 57 ,症状 好转 后 ,激 素逐 日减量 。结 果 3例 患者 均 用本 方案 治疗后 ,症状 、体 征 逐 日好转 , ~d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疾病病例分享、疾病机理、临床表现、诊疗流程、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疾病病例分享、疾病机理、临床表现、诊疗流程、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病例回顾患儿,男,5 岁,主因间断发热、头痛、眼睛痛1 周,嗜睡1 天收入院。
现病史患儿于入院前1 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40.0 ℃,无抽搐,有头痛、眼睛痛,额部为著,无黑朦,无视物模糊,有性格改变,患儿较前暴躁、易怒,伴喷射性呕吐,约5~6 次,为胃内容物,量多,家长予以口服「布洛芬」治疗 2 天,效果欠佳,遂就诊于当地医院予以静脉输液(具体不详)治疗 3 天。
今日患儿出现嗜睡,再次就诊就当地医院,予以静滴「溴己新、阿糖腺苷、维生素B6、补液」治疗,未见好转,家长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诊查后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收入院。
病程中患儿有阵发性连声咳,有痰不易咳出,无腹痛、腹泻,神清,精神萎靡,饮食、睡眠差,大小便如常。
既往史:无殊。
查体T:36.5 ℃;P:78 次/分;R:23 次/分;SPO2:94%(未吸氧);体重:21 kg。
神清,精神萎靡,双侧颈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
咽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Ⅰ°充血伴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
颈软,无抵抗,颈强直(-),布氏征(-),柯氏征(+)。
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诊疗经过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患儿有头痛、呕吐,予以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当地医院胸片示支气管炎,予以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
入院第 3 天,明显嗜睡,伴有烦躁,双眼疼痛,右眼睑水肿,精神反应差,结合脑脊液化验结果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加用阿昔洛韦抗病毒。
入院第 5 天,患儿双眼疼痛、右眼睑水肿明显,稍视物模糊。
患儿抗病毒治疗不佳,结合症状,考虑为眼科系统疾病合并病毒性脑炎,遂予以眼科会诊,完善眼眶及头颅核磁未见明显异常,但不能排除痛性眼肌麻痹可能,加用地塞米松抗炎等治疗。
入院第10 天,患儿仍有间断头痛及眼痛,偶有视物模糊、重影,查体右眼睑水肿减轻,双侧瞳孔不等大,右眼对光反射稍弱。
痛性眼肌麻痹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附4例病例临床分析)

痛性眼肌麻痹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附4例病例临床分析)痛性眼肌麻痹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Tolosa-Huntsyndrome, THS),是一种伴有头痛和眼肌麻痹的疾病,在临床上较少见。
我科自2009~2012年共收治4例患者,病情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因“左眶周疼痛10天余,左眼睑下垂,视物成双4天”入院。
病例特点:1、老年女性,68岁,急性起病;2、患者于入院前10天余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眶周疼痛,为持续性胀痛,程度较重。
外院给予洛芬待因缓释片消炎止痛、银杏达莫改善循环治疗,症状未见缓解。
4天前出现左眼睑下垂,视物成双。
3、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年,血压控制平稳。
其余无特殊。
4、入院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查体合作。
左侧瞳孔圆形,直径约5mm,对光反射迟钝,左睑下垂,左眼球向上、下、内视麻痹。
其余未见阳性体征。
入院后给予完善以下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轻度升高。
血糖、血脂、肿瘤标志物、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未见明显异常。
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
头核磁共振平扫+脑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脑萎缩,其余未见异常。
新斯的明试验:阴性。
入院后即予以地塞米松20mg ivdrip, qd,每周激素减半,之后改泼尼松片30mg qd,每5天减量5mg,逐步减量至5mg qd。
患者治疗5天后疼痛症状好转,18天后左眶周疼痛进一步好转,眼睑可部分上抬,遮瞳3/4,住院3周出院时疼痛基本缓解,上睑遮瞳2/3,眼球活动较前好转。
出院后第7周时随访疼痛已经消失,眼球活动正常,无复视,无眼睑下垂,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
病例2:患者因“头部、右眼疼痛8天,右侧眼睑抬起无力3天”入院。
病例特点:1、中年男性,46岁,急性起病;2、患者于入院前8天感冒后开始出现右颞部胀痛,并右眼部钻顶样疼痛,持续性,有阵发加重,程度尚可忍受,无明显影响其生活、工作及睡眠。
未行治疗。
痛性眼肌麻痹19例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eorticosteroid therapy[J].Eur J Radiol,
2003。45(2):83—90. [3] [4]
陈秋月,金笑平,柯绍发.15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I|缶床 分析[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1):8—9.
Schuknecht B,Sturm V,Huisman TA,et Hunt a1.Tolosa—
2结果
影,T。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边缘较清 楚,周围间隙可变窄或消失。1"2WI能较好地显示颈内动脉
(IcA)的改变,依病变范围和病程不同可表现为移位、管腔变
窄。增强扫描病灶呈较明显均一性强化。THS患者在使用激 素治疗后行MRI影像学比较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标
准【4 J。本组资料中头颅MRI平扫11例,结果发现海绵窦不规 则扩大7例,其中病灶有强化6例,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5】。
素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复查MRI海绵窦区域的病变随之 缩小或消失,强化程度有所减弱。行DSA检查l例,发现颈内
动脉海绵窦段管壁不规则狭窄。 1.3治疗方法
均用类固醇激素治疗,采用地塞米松静脉滴
注(剂量10~15mg/d),疼痛明显缓解后改用强的松片口服 Img/(kg・d),逐渐减量,总疗程维持2~3个月,同时B族维生 索营养神经。外周血象升高者应用抗生素(青霉素800万u/d, 5~7天,青霉素过敏者用头孢他啶2.09/d,5~7天)o
摘
要:目的
探讨痛性眼肌麻痹即Tolosa—Hunt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
采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10~15mg/d,疼痛明显缓解后改用强的松片lmgⅨkg・d)12服,逐渐减量,总疗程维持2~3个 月,同时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外周血象升高者应用抗生素。结果 经头颅MRI(以海绵窦为中心)平扫11例,患侧海 绵窦形态改变7铆,增强扫描海绵窦病灶明显强化。72h内头痛消失者14例,1周内消失3痧鼍,效果欠佳2例。跟肌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25例
(作者: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关键词】眼肌麻痹综合征,痛性;非特异性炎症;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
0引言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Tolosa jHuntsyndrome,THS ),是一种可能因海绵窦非特异性炎症肉芽组织引起的眼眶疼痛并出现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第一支功能障碍,临床较少见•我院近5a来收治25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5 (男11,女14)例,年龄21~75 (平均48.9)岁,其中
21~39 岁5例,40~59岁16例,60~75岁4例;既往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2例,高血压病史8例,糖尿病史3例,冠心病史4例,偏头痛病史3例;急性起病15例,亚急性起病9例,慢性起病1例;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5例,腹泻病史2例,劳累诱因3例,情绪波动2 例,无前驱症
状13例.全部病例均有头痛,多位于一侧,大部分局限于球后、眶周,也有累及额部、颞部及整个头面部,描述为典型的“咬痛”0例,“钻痛9例,胀痛4例,描述不清2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颅神经受损,动眼神经单独受累7例,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同时受累11例,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第一支同时受累5例,外展神经单独受累2例,其中累及视神经2例,累及面神经1例.首发症状为头痛10例,首发症状为颅神经损伤5例,二者同时出现10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7例海绵窦区病变,其中1例患者MRI海绵窦异常信号,表现为T1,T2加权像均呈中等信号,增强扫描后可见强化.8例行头颅MRA检查显示患侧颈内动脉虹吸部不规则狭窄;3例行DSA检查均发现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管壁不规则狭窄.2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4例中医治疗•根据舌脉症合参,按“头痛”辨证论治,待头痛缓解后可参考“视歧”辨证论治针灸治疗取穴为:太阳、印堂、头维、听宫、翳风、合谷、太冲等,并辨证加减穴位,1次/d,留针30min,—个疗程10次.结果全部病例治疗均有效,其中头痛缓解较快,48h内缓解者16例,48h~1wk 缓解者5例,1wk~1mo缓解4例.眼肌麻痹缓解较慢,其中11例1wk 内缓解,8例1wk~1mo缓解,6例1~2mo缓解,全部患者均完全缓解,无后遗症•本组病例均通过门诊、书信或电话随访仅有1例复发.
2讨论
本组病例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病前有前驱症状•头痛部位为
眼球及眶周,可累及同侧额颞,半侧头面,整个头部,个别累及对侧
头部,性质呈“咬痛”或“钻痛” B分为胀痛,个别描述不清•累及颅神经1~6支不等(n,m,^,v,^,ra),与陈秋月等[1 ]报道相似.多数动眼神经受累,很少累及视神经、面神经.本病病因不清,多倾向于与免疫反应有关的非特异性炎症.本组病例神经影像学检查发现部分患者颈内动脉颅内段不规则狭窄,我们认为是炎症侵犯海绵窦、颅神经同时也侵蚀血管壁的可能性大,与管小亭等报道]2]相似.本组21 例中西医结合治疗,4例中医治疗,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中医治疗时,要结合舌脉症辨证准确,治疗效果才能满意.如有感染病史,静脉血白细胞增高,开始时常规加用抗生素治疗•激素应遵循个体化原则,足剂量足疗程是防止复发的重要因素•若患者有高血压、糖尿
病史,首先在控制好血压血糖的基础上使用,并注意激素的用量,避免发生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对激素治疗无效者,有学者提出可采用免疫抑制剂]3]和放射]4]治疗.本组患者均采用了中药加针灸治疗,头痛缓解较快,复发较为少见,其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并需要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秋月,金笑平,柯绍发.15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临床分析[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1):8-9.
[2]管小亭,沈言修•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临床及其病因分析
J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5,28(1):33-35.
: 3 ] SmithJR,Rose nbaumJT.Aroleformethotrexatei nthema nageme ntno
nin fectiousorbitali nflammatorydisease
:J] .BrJOphthalmol,2001,85(7):1220-1224.
: 4 ] Mormon tE,LaiouxP,VauthierJ,etal.Radiopherapy in acaseofTolosaH untsyndrome [J] .Cephalalgia,2000,20:93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