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递进教学”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分层递进教学”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6

“分层递进教学”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以便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向每一个班级统一授课,在同一水平线上对所有学生提出同一要求,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先后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最终实现整体的进步。笔者在此对初中数学“分层递进教学”作了一些探索。

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合理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来研究:a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c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然后又将这三层次学生进行有机和谐统一,组成一个动态的发展,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卡”,不断找到新的“最近发展区”,造就一个健康递进式的学习氛围,以分层递进达到整体进步。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笔者在分层时这样述说,c层为基础组,b层为提高组,a层为竞赛组,同时还

鼓励学生,c层为铜牌组,b层为银牌组,a层为金牌组,这样学生即使分在了c层也不会有自卑感。对处在a层的学生,以指导他们进行探索性独立学习为主要目标,着重于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使他们不仅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能力、毅力等;对处在b层的学生,以培养他们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主要目标,增强自信心、恒心、毅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更多的乐趣;对处在c层的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着眼于克服懒散、自卑的心理,让他们体验什么是成功。更重要的是这种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三个层次是动态发展的,教师应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卡”,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可以自行要求由c层调到b层,或由b层调到a层,但前提条件是他(她)自己认为自己能胜任该层的学习任务。

二、分层备课,确定各层目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分层递进教学”的理念更要求教师在这个环节做好工作。所以在备课时,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在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情况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为第一阶梯,保证c 层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阶梯,使b层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梯级,满足c层学生“吃得饱”。例如,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内容中,教学的三个梯级可定为:c层学生着眼于实记判别方法,会判断、选择,能模仿,让他们找

到兴趣与信心;b组学生着眼于实记并理解判别方法,会述说三角形相似的理由,举一反三,让他们享受乐趣,增加信心、恒心;a 组学生着眼于运用判别方法,熟练掌握逻辑推理能力,并将题目拓展、编题改题、妙题巧解,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和分层作业在课堂上的融会贯通

数学课堂上要做到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和分层作业融会贯通。(1)课堂上进行分层授课主要是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在知识安排上,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留给b层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在时间的安排上,b层、c层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至30分钟,这样能让他们听懂吃透。对a层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层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2)在分层指导上以落实c层、b层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线,a层学生要加大训练其深度和广度,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总的来说,对c层学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面批部分作业,个别辅导重点突出,选题简单、基础,同时尽量把课堂后15分钟的时间让给他们;对b层学生增加综合性习题,鼓励拔尖;挑选a层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与灵活应变能力。

(3)在课堂及课后作业选择中,教师也应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对c、b层学生要求紧扣课本,c 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和a组复习题,会做其中基础题;b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和a组复习题,选做b组题、尝试c 组题;a层学生在全部掌握之外,另增变式题和综合题。练习、作业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全做,学生完成各层次相应练习和作业后选做高一层次练习、作业,这样可解决以往统一习题、作业时,高层学生“吃不饱”、中层学生“吃不好”、低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四、分层测试,及时反馈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层授课、指导、作业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梯级的学习任务,并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即进行分层测试。分层测试中要把握试卷的密度、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综合题,其中基础题量占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各层次学生都做,b层学生选做选做题,a层学生则做全部选做题。

五、分层评价,体验成功

分层测试后,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案,对各层的学生会起到激励的效果。在平时教学中,笔者自己通常采取如下考核方法: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双基题占80分,拓深题占40分,其计分方法是:

a层学生实得分=100分-扣分,b层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100/120,c层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考核成绩90分以上者为该层优秀学生,连同平时的听课、作业以及智力因素等,作为学生升级的量化依据。评价的基础上,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卡”,把他们的点滴表现全都记录下来,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又不断找到新的“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扶摇直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