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出血诊治指南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ICD-10:(K70↑-K76↑/B65) 伴I98.3*)。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等临床诊断及治疗指南。
1.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断明确。
2.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出血48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是诊断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唯一可靠的方法。
内镜下可见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渗血和喷血)、曲张静脉上有“血栓头”、虽未发现其他部位有出血病灶但有明显的静脉曲张。
3.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未控制的征象:72小时内出现以下表现之一者为继续出血。
①6小时内输血4个单位以上,生命体征不稳定(收缩压<70mmHg;心率>100次/分或心率增加>20次/分);②间断呕血或便血,收缩压降低>20mmHg或心率增加>20次/分,继续输血才能维持血红蛋白含量稳定;③药物或内镜治疗后新鲜呕血,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血红蛋白含量下降30g/L以上。
4.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征象:出现以下表现之一者为再出血。
①出血控制后再次有活动性出血的表现(呕血或便血);②收缩压降低>20mmHg或心率增加>20次/分;③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血红蛋白含量下降>30g/L。
5.早期再出血:出血控制后72 小时–2周内出现活动性出血。
6.迟发性再出血:出血控制2周后出现活动性出血。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 杭州)》(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等临床诊断及治疗指南。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MRI等,评 估门静脉高压和侧支循环 情况。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 能等,了解全身状况和出 血风险。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食管胃静 脉曲张出血的诊断。
鉴别诊断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进行鉴别,如胃溃疡、胃癌 等。
患者知情同意书签署流程优化建议
简化知情同意书内容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确保患者能够理解治疗目的、风险和预期 效果。
提供充分沟通时间
给予患者和家属充足的时间阅读知情同意书,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和疑虑。
引入专业解释人员
在必要时,安排专业医务人员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知情同意书的详 细解释。
患者心理状况评估及干预措施建议
血风险。
临床研究
03
基于风险评估和预测模型,开展临床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和预防措施。
03
预防策略及措施
药物预防措施
1 2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梯度,减少静脉曲张出血风 险。
血管紧张素抑制剂
可减轻门静脉高压,降低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 发生率。
3
其他药物
如生长抑素、血管升压素等,具有降低门静脉压 力、减少出血风险的作用。
通过内镜将特制套扎器套扎在曲张静脉上,使其闭塞、脱落,达到止血
目的。
02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术
将硬化剂注入曲张静脉内,使其闭塞、纤维化,达到止血目的。
03
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
将组织胶注入胃底静脉曲张处,闭塞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外科治疗方案
门体分流术
通过建立门体分流道,降低门静脉压力,减轻出血。常用 术式包括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等。
最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幻灯片课件

旧版指南:建议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肝硬化患 者每 2-3 年检查 1 次胃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 者每年检查 1 次
新版指南:建议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肝硬化患 者每 2 年检查 1 次胃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0.5-1 年检查 1 次胃镜
4
本指南更新要点
3. 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
(1)药物治疗
Rf0:表示红色征(-),未见糜烂、血栓及活 动性出血
Rf1:表示红色征(+)或肝静脉压力梯度大于 12mmHg,未见糜烂、血栓及活动性出血 Rf2:表示内镜下可见糜烂、血栓及活动性出血, 或镜下见大量新鲜血液,并排查非静脉曲张因素
18
19
基本概念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 EVB 的治疗目的为预防首次 EVB (一级预防);控制急性 EVB;预防再次 EVB (二级预防);改善肝脏功能储备(A,1) 1. EVB 的诊断:出血 12-24 小时之内行胃镜 检查是诊断 EVB 的可靠方法,内镜下可见曲张 静脉活动性出血(渗血、喷血)、在未发现其他 部位有出血病灶但有明显静脉曲张的基础上,发 现有血栓头
2
本指南更新要点
1.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 的诊断
旧版指南:建议 48 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且 胃镜是诊断 EVB 的唯一可靠方法
新版指南:建议 12-24 小时之内行胃镜检查; 除了胃镜外,B 超、CT、MRI、肝弹性检测等在 EVB 诊断方面有辅助价值
3
本指南更新要点
2. 胃镜检查
20
基本概念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2:
EGD检查是诊断GOV和EVB的金标准,能对曲张静 脉所在的部位、直径、分级、有无风险因素等作 出判断(A1)
2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2022版)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2022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2022)》推荐意见达30条,对GOV的自然史、发病机制和GOV的分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二级预防,特殊类型静脉曲张的处理,待解决的问题及展望等均作出了详细阐述。
推荐意见1: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再代偿期和/或肝硬化逆转(B1)。
肝脏弹性检测、B超、CT和MRI可用于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的辅助诊断(B1)。
推荐意见2:胃镜检查是诊断GOV和EVB的金标准,初次确诊肝硬化的患者均应常规行胃镜检查,筛查是否存在GOV及其严重程度(B1);对GOV进行分级,指出静脉曲张轻、中、重度及曲张静脉所在的部位、直径、有无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等(A1)。
推荐意见3: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建议每2年检查1次胃镜(C1),有轻度静脉曲张每年检查1次胃镜。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0.5-1年检查1次胃镜(C1)。
推荐意见4:能明确门静脉高压相关的研究终点或肝硬化结局者,不建议单纯为了解门静脉压力而行有创性HVPG检测(B1)。
HVPG>5mmHg存在门脉高压,HVPG>10mmHg可发生静脉曲张,HVPG>12mmHg可发生EVB,HVPG>20mmHg提示预后不良(A1)。
推荐意见5:EVB的管理策略包括:(1)预防首次EVB(一级预防);(2)控制AEVB;(3)预防再次EVB(二级预防)(4)改善肝脏功能储备(A1)。
推荐意见6:重视病因治疗,积极进行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等治疗(A1)。
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等中药可用于缓解肝纤维化、肝硬化及GOV 等(B1)。
推荐意见7:肝硬化在一级预防、控制AEVB、二级预防时应注意患者白蛋白水平,及时补充人血白蛋白(B1)。
推荐意见8:不推荐无GOV者使用NSBB用于一级预防(B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解读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 g u i d e l i n e sf o rt h ed i a g n o s i sa n dt r e a t me n t o f e s o p h a g e a l a n dg a s t r i cv a r i c e a l b l e e d i n gi nc i r r h o t i c p o r t a l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5 2 5 6 . 2 0 1 6 . 0 2 . 0 0 3 收稿日期: 2 0 1 5- 1 1- 0 4 ; 修回日期: 2 0 1 5- 1 2- 1 0 。 通信作者: 丁惠国, 电子信箱: d i n g h u i g u o @c c m u . e d u . c n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 s o p h a g e a l g a s t r i cv a r i c e a l b l e e d i n g , E V B ) 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之一。 尽管近 1 0 年来药物及内镜治疗成绩显著, 但其 6周内病死率达 1 5 %~ 2 0 %, 肝功能 C h i l d-P u g hC级合并 E V B患者病死率高 达3 0 %~ 4 0 %
D I N GH u i g u o ,X UX i a o y u a n ,L I N G H UE n q i a n g ,e t a l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D i g e s t i o n ,B e i j i n gY o u A nH o s p i t a l ,C a p i t a l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 0 0 0 6 9 ,C h i n a )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诊断及治疗措施肝硬化所致的门静脉高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OV)、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EVB)和肝性脑病等,其中EVB病死率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
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和内镜学分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并更新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1]。
本文主要针对EVB首次出血(一级预防)及再出血的(二级预防)诊断及推荐意见进行进一步阐述。
EVB的诊断出血12-24h内进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简称胃镜)检查是诊断EVB的可靠方法。
内镜下可见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渗血、喷血)、在未发现其他部位有出血病灶但有明显静脉曲张的基础上发现有血栓头[2]。
胃镜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措施,目前仍是对静脉曲张进行筛查的主要方法。
推荐采用胃镜检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GOV并评估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危险性[3]。
一项包含了9项研究、631例患者的Meta分析[4]显示,胶囊内镜检查用于诊断GOV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和85%,另一项包含了16项研究的Meta分析[5]显示,胶囊内镜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8%和84.3%,其中仅一项研究出现了严重不良事件,为食管狭窄嵌顿。
相比于胃镜,胶囊内镜检查耐受性良好,但其在评估静脉曲张的存在、大小和红色征等方面仍不理想,预测精度目前尚不满意。
超声内镜可在内镜检查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细节信息,如内部解剖结构变化和黏膜血流的改变,可提高病程早期的诊断率[6]。
腹部超声检查可反映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程度,辅助GOV的诊断。
多排螺旋CT可作为筛查门静脉高压症GOV的无创性检查方法[7],尤其对较大GOV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8]。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_徐小元

p r e s s u r e g r ad
en t
,
H VP G
)
具有
一
定相 关 性
1
,
风 险 指数 红色征
(
,
静 脉 曲 张破裂 出 血 的 相 关 危 险 因 素有
or
,
①
于 肝硬化 门 静脉 高 压 的辅 助 诊断 替 胃 镜检查
一
%
5
1
,
但均 不 足 以 代 其 G0 V 风 ①
门 脉高
,
压及 侧 支 循
别 为 84
.
%和 8 4
.
3
%'
其 中 仅 项研 究 出 现 了 严 重 不 良
1 。
环 的 评 估 等 对 治 疗 方 案选 择 的 影 响
。
也 是 临床 存 在 的
事件
,
为 食管 狭 窄 嵌 顿
良好
,
相 比于 胃 镜
,
胶囊 内 镜检 查
、
突 出 问 题 耐 受 性 本 指南
《
中 国 肝 脏 病 杂志
(
电 子版
)
》
20
1
6
年 第 8 卷 第 期
1
?
指南
?
1
肝 硬化 门 静 脉 高 压 食 管 胃 静 脉 曲 张 出 血 的 防治指南
中
华 医 学 会肝 病 学 分 会
,
中
华 医 学 会 消 化 病 学 分会
,
中
华 医 学 会 内 镜 学 分会
p c u
i
l
t
ra s
前 尚不满意 超 声 EU S 可在 内 镜 检 查 的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1 概述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GOV)、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和肝性脑病等,其中EVB病死率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
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和内镜学分会于2008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
近7年来,国内外有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的临床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许多随机对照研究更新了EVB的处理方法,发表了2008年的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SIGN)、2012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研究所(NICE)指南和2015年英国指南及Baveno VI等。
此外,有关患者教育、基础治疗、如何降低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率,术前术后包括肝功能、门脉高压及侧支循环的评估等对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也是临床存在的突出问题。
本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的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诊治中的所有临床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
2 基本概念2.1 EVB的治疗目的 EVB的防治目的包括①预防首次EVB(一级预防);②控制急性EVB;③预防再次EVB(二级预防);④改善肝脏功能储备。
2.2 EVB和再出血2.2.1 EVB的诊断出血12~24小时内进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EGD,简称胃镜)检查是诊断EVB的可靠方法。
内镜下可见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渗血、喷血)、在未发现其他部位有出血病灶但有明显静脉曲张的基础上,发现有血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