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_0
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我 院行 胃手术 的 3 4 3例 患者 为 研究 对 象 , 回顾性 分 析 1 4例并 发 胃瘫综 合 征患 者 。考察 患 者 的临床 表 现 、 治疗 方
法 以及 高 危 因素 , 并 对其 相关 数 据 进行 统 计 分析 及 比较 。 结 果 1 4例患 者 通过 非手 术 治疗 全 部痊 愈 , 平 均治 愈 时间为 2 2 d 。 围手 术期 存 在 精神 焦 虑抑 郁 等不 良情 绪 、 术前 发生 胃流 出道梗 阻 和急 诊手 术 的患 者术 后 胃瘫综 合 征 发生 率 更 高 。 结 论 正 确 的诊 断 和治 疗术 后 胃瘫 综 合征 , 可 以避 免二 次手 术 。 非 手术 治疗 患 者伤 害小 , 身体恢
M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3 4 3 c a s e s t r e a t e d b y g a s t r i c o p e r a t i o n i n my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a n .2 0 0 9 t o No v . 2 01 2 w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 F o u r t e e n c a s e s wi t h P G S w 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o r s ,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g a s t ic r p a r a l y s i s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 n d t h e r e l a t e d d a t a w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a n a l y z e d a n d c o mp a r e d .Re s u l t s Al l t h e p a —
胃癌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胃癌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2-04-05T10:27:32.3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10月总第201期供稿作者:刘涛[导读] 发生PGS的原因是多元素的,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对预防术后胃瘫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刘涛(苏州大学江苏苏州 215000)【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09-02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和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腹部外科手术后发生率0.3%-10%[1],胃癌手术后的发生率0.4%-5%[2-3]。
由于发生胃瘫的原因较复杂,治疗较为棘手,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削弱其肠道屏障能力,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和降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外科医生的重视。
了解本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有助于为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缩短住院周期,减轻患者痛苦。
发生PGS的原因是多元素的,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对预防术后胃瘫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2008年5月以来所实施胃癌手术188例,男121例,女67例,男:女=1.80:1;年龄33-79(平均年龄42.5±6.5)岁,胃底及胃体部癌72例,胃窦部癌症116例。
手术方式:近端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术68例,B-Ⅱ式远端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术110例,胃空肠吻合术10例。
手术后共发生PGS14例,发生率7.44%。
1.2临床表现及诊断胃瘫均发生在术后 3-5d ,拔除胃管进食流质期间,表现为上腹部胀满、恶心、呕吐,、呕吐大量不含胆汁的胃内容物,可同时伴有顽固性呃逆,有或无排气排便,胃型和上腹部振水音(+),无明显压痛或轻压痛,肠鸣音正常或减弱,一般无肠鸣音亢进及气过水声。
诊断符合秦新裕等[4]提出胃瘫诊断标准:①胃肠减压引流量 >600~800 ml/d,持续时间超过 10 d;②经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但有胃潴留,尤其是固体食物[③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结缔组织疾病等;④无明显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⑤未应用影响胃肠平滑肌收缩的药物,如吗啡、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1. 2 临床诊断[2] 症状 患者于术后6~13 d出现胃瘫,均在流质饮食变换为半流质饮食期间发生,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顽固性呃逆、上腹部饱胀感等,呕吐物主要为大量胃内容物以及少量胆汁,伴有酸臭感,呕吐后患者症状减轻,在实施胃肠减压处理24 h后抽取胃内容物,可抽出引流液约每日800~2016 ml,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查体 患者上腹部饱满,下腹部平坦,按压轻度疼痛及呕吐感,听诊胃部振水音阳性,患者可出现肠鸣音减弱,部分可正常。辅助检查 进行胃部造影检查,可见到胃部扩张,伴有食物残留,胃蠕动减弱或消失,少量造影剂可通过吻合口,造影剂长时间滞留在胃部。
[4] 艾尼瓦尔克依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16 641643.
[5] 刘帅峰,韩保卫,李朝辉.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病原学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41 6466.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

【 摘 要 1目 的 探 讨 胃癌 根治 术 后 胃瘫 综 合 征 的发 生 原 因 、 临床 特 点 及 其 诊 治措 施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6 0 例 胃癌 根 治 术 后 胃瘫 综 合征 患者 的临 床 资 料 。 结 果 所 有患 者 均 经保 守 治 疗后 痊 愈 出院 , 胃动 力 均 恢 复 正 常, x线 钡 餐 造 影显 示 胃蠕 动 、 排 空 良好, 住
【 关键 词 】 胃 癌 根 治术 ; 胃 瘫 综合征 ; 原因; 临床 特点
【 中 图分 类 号 】R 7 7 9 . 6
【 文 献 标 识码 】A
【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5 6 5 4 ( 2 0 1 3 ) 0 4( b ) 一 0 1 6 2 — 0 1
术 后 胃瘫 综 合征 ( P GS ) 是 指 胃切 除 术 后 所 出现 的一 种 以胃流 统 通 过 抑 制 胃肠 神经 丛 的 兴 奋 神 经 元 引起 胃动 力 减 弱 , 同时 交 感 道 非 机 械 性 梗 阻 为主 要 特 征 的 胃动 力紊 乱 综 合 征 [ I 】 。 属 于 一 种 神 经 末 梢 释放 的儿 茶 酚 胺 直 接 与 胃平 滑 肌 细 胞 膜 上 的 n 和B 受 体
床 特 点 及其 诊 治 措 施 , 笔 者 回顾 并 分 析 了2 0 0 8 年l 0 月一 2 O l 2 年1 0 顽 固性 呃逆 , 呕 吐物 量 大 且 主要 为 胃内容 物 和 少 量 胆 汁, 一般 无明 质 或 由流 质 饮 食 改 为半 流 质 饮 食 发 生 。 在 临床 检 查 中, 除了 腹 胀 及肠 鸣音减弱等现 象外, 一 般 无 其 他 阳性 体 征 , 纤 维 胃镜 检 查 可 发 现 胃内存 在 大 量 液 体 潴 留, 残 胃与 吻 合 口呈 现 不 同 程 度 的 充 血
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作者:王敬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31期[摘要]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行胃手术的3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4例并发胃瘫综合征患者。
考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高危因素,并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
结果 14例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全部痊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2 d。
围手术期存在精神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术前发生胃流出道梗阻和急诊手术的患者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率更高。
结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可以避免二次手术。
非手术治疗患者伤害小,身体恢复快,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胃手术;胃瘫综合征;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 R656.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1-0147-03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尤其是胃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以胃排空障碍为主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常持续几天甚至数周时间[1,2]。
近几年来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5%~5.0%,呈上升趋势[3]。
正确诊断和治疗胃瘫综合征,可以有效缩短胃瘫的持续时间,防止病情的持续加重,避免误诊导致盲目二次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1月行胃手术343例,其中并发术后胃瘫综合征14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行胃手术的3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并发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42~77岁,平均(55.6±7.3)岁。
原发疾病:胃窦癌8例、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4例。
手术方式:胃大部切除或胃癌根治术,其中毕I式吻合6例、毕Ⅱ式吻合8例;择期手术9例、急诊手术5例。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良反应少、 安全陛能高。 因此多年来应用于麻醉诱导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 献
1m 7 5 g 例占72 。 .% 严格掌握注射速度可以使剂 量控制在最低范 围。 有少数 病人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后出现躁动 , 此时可将肌松药静脉注入 , 待肌松 效果出现, 即可行气管插管。
【】 张马忠 , 1 杭燕南, 咪唑安定 的临床应用进展 。 麻醉与重监测治疗 20 ;()6 . 0 93 1 :0 【】 王丽娜 , 2 咪唑安定 对椎管 内麻醉 中 顺行性遗 忘 的影响 , 临床麻 醉学 杂
30 0
《 求医问药 半月刊Se M ei l n kT e dc e 02 ek dc A dAs h Mein 21 年第 】 卷 第 4 a i 0 期
咪唑安定 用于麻醉诱导 的观察
吴 宝林
( 内蒙古满洲里南 区医院 内蒙古 满 洲里 0 10 ) 2 4 0
【 摘要 】 目 : 的 咪唑安定用于麻醉诱导的观察。 法: , 2 I 年开始使用于麻醉诱导 ,9 方 我 ̄/ o 1 L 8 例病人收到 良好的临床效果, 认为此药是较理
4 结论
咪唑安 定具有能 消除病 人的焦 虑和 恐惧 , 抗惊 厥 、 肌松和顺 行性 遗忘 作 用。 醒剂量 的眯唑 安 定对 呼 吸和循环 影 响 比较小 、 清 还具 有水 溶性和 消 除半衰 期短的特 点 , 病人 处轻度 睡眠状态 并具有遗 忘 不 良记的 良好麻 在使 醉诱导 药物 。 唑安定 较强 的镇静 、 忘 及抗焦 虑作 用 、 咪 遗 对静 脉无刺 激 、 不
弱 , 胃扩张 ; 2h 残 进行 4 动态 观察可 见 吻合 口水 肿 , 胃镜 可经 吻合 口进 入空 肠输 出袢 ; 无其他 基础性 诱发病 因等[1 可明 确诊断 结论 。 3, 即 出现瀑 诊的主 要原 因在于 临床医生 对病症 了解 不足 。 因此 在诊 断之前 要对 机械 陛梗 阻予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分析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胃动力恢复正常,拔除胃管,患者进食后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及呕吐;X线钡餐造影检查胃蠕动、排空良好,无复发;15 d恢复6例,16 d恢复8例,18 d恢复9例,21 d恢复7例。
结论本方法具有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恢复消化功能,促进食欲,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胃瘫综合征;诊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又称术后胃功能排空障碍,是指发生在胃大部切除术后,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
我院2002~2010年共收治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30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9~74岁;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均为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手术方式均为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毕Ⅱ式吻合,22例为结肠前吻合,8例为结肠后吻合,术后均为急性胃瘫综合征,术后4~10 d发生胃瘫,均发生在由流质向半流质饮食过渡期间,出现上腹胀满,膨隆,并有呕吐,呕吐均为大量所进食物及混有胆汁,吐后症状消失,查体上腹部膨隆,有振水音,上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无气过水声,胃肠减压24 h 为1000~2000 ml左右,30例均行腹部平片检查示残胃扩张,蠕动减弱或消失,造影剂排空缓慢,无吻合口梗阻,均行胃镜检查,可见胃内大量液体残留,吻合口不同程度水肿,胃镜均能通过胃肠吻合口,并见有部分胆汁返流入胃,未见梗阻征象;腹部透视排除急性肠梗阻,76%泛影葡胺造影检查见残胃扩张,有大量潴留液,胃蠕动减弱或消失,造影剂停留在残胃,仅少量排入远端;电解质、血气分析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1.2 诊断标准对于术后胃瘫综合征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国内有学者提出术后胃瘫综合征诊断标准:经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但有胃潴留,尤其是固体食物;胃引流量超过800 ml/d,并且持续时间超过10 d;无明显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病变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胃造影提示胃排空障碍,胃镜检查发现吻合口通畅,则更加明确诊断,但要排除机械性梗阻,以便采取非手术治疗。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分析

P S 由 多个 因素 导致 的 , G是
I 图 分 类 号 lR9 中
【 献 标 识 码 lA 文
对 促 进 胃张 力 恢 复 十 分 有 利 。 进 胃 肠 动 力 的 药物 如 吗 叮啉 , 促 吗
量 胃 内 容 物 , 吐 后 症 状 暂 时 缓 解 。 肠 减 压 抽 出 大 量 胃 液 呕 胃 80 / 以 上 。 0 mL d 腹部 透视 排 除 急性 肠梗 阻 ,6 7 %泛 影 葡胺 造 影检 查
应 用 [] 中 国实 用 医药 , 0 6 1 : 1 2. J. 2 0 ( ) 6 ~6
I 稿 日期1 0 O 0 — 0 收 2 1- 9 1
6 8
中外医疗 CHN OREGN IA F I ME IAL DC TR ATMEN E T
拔 除 胃管 后 进 食无 腹 胀 、 痛 , 腹 无恶 心 、 吐 。 呕 X线钡 餐 造 影检 查 胃
[】 王 鹏 龙 , 瑞军 . 2 路 胃癌根 治 术 后 胃瘫 综 合征 的 临 床分 析 f】 中 J.
国 现 代 药 物 应 用 , 0 9, ( 1 : 4~6 2 0 32 ) 6 5. [] 周 东 风 , 红 梅 , 安 星 , . 癌 根 冶 术 后 胃 瘫 综 合 征 的 临 3 李 于 等 胃
电活动 并 延 缓 胃排 空 [ 另外 , 门括 约 肌 收 缩 引起 的 胃 内压 增 高 2 J 。 幽 是 促 进 胃排 空 的 原 动 力 , 胃大 部 切 除 术 由 于切 除 了 幽 门 , 得 残 使 胃排 空 功 能减 弱『。 3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方法34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中,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26例,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340例实施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中,26例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率为7.65%。
26例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痊愈,5例于1周内康复,9例于2周内康复,8例于3周内康复,4例于4周内康复。
患者病情恢复期间,上腹部阻塞感消失,经钡剂透视检查证实胃蠕动正常,吻合口通畅。
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胃蠕动减弱及吻合口水肿是发生胃瘫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依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胃动力药物、激素联合营养支持及心理疗法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胃瘫综合征;临床诊治
胃癌根治术是胃癌的最佳治疗手段,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但患者术后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胃瘫综合征是患者术后发生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非机械性梗阻,属于功能性并发症,多数可经过非手术治疗而康复。
由于患者可以出现频发的呕吐、进食障碍,常被误诊为术后吻合口或者输出袢的机械性梗阻,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误诊率[1]。
如对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盲目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
本文为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选取了340例患者展开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2月在本院进行胃癌根治术340例患者,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患者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49~67岁,平均年龄(61.1±4.5)岁。
在26例患者中,3例教师,5例农民,10例公务员,8例工人。
患者术前均经过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胃癌,并实施胃癌根治术。
1. 2 临床诊断[2] 症状:患者于术后6~13 d出现胃瘫,均在流质饮食变换为半流质饮食期间发生,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顽固性呃逆、上腹部饱胀感等,呕吐物主要为大量胃内容物以及少量胆汁,伴有酸臭感,呕吐后患者症状减轻,在实施胃肠减压处理24 h后抽取胃内容物,可抽出引流液约每日800~2000 ml,患者症状体征消失。
查体:患者上腹部饱满,下腹部平坦,按压轻度疼痛及呕吐感,听诊胃部振水音阳性,患者可出现肠鸣音减弱,部分可正常。
辅助检查:进行胃部造影检查,可见到胃部扩张,伴有食物残留,胃蠕动减弱或消失,少量造影剂可通过吻合口,造影剂长时间滞留在胃部。
1. 3 方法给予患者禁水禁食,胃肠减压,同时使用3%的温生理盐水冲洗胃部,减轻吻合口水肿,促进胃蠕动;给予吗丁啉、胃复安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莫沙必利等5-HT受体激动剂,口服5 mg/次,3次/d;口服红霉素1 g/
次,2次/d;新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药物,0.5 mg/次注射足三里,1次/d;加强营养支持,短期无法进食的患者可采取全肠外营养,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实施心理治疗,安抚患者,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情况,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提高治疗配合度。
2 结果
340例实施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中,26例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率为7.65%。
26例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痊愈,5例于1周内康复,9例于2周内康复,8例于3周内康复,4例于4周内康复。
患者病情恢复期间,上腹部阻塞感消失,经钡剂透视检查证实胃蠕动正常,吻合口通畅。
见表1。
3 讨论
胃瘫综合征发生的主要机制分为以下几项:①手术切断了迷走神经,造成近端胃受容性舒张功能受损;胃蠕动性减弱或消失;小肠异位起搏电位的抑制作用受损造成了胃窦压力波与十二指肠慢波分离,增加了食物滞留胃部的时间,尤其是固定食物[3]。
②胃癌根治术造成胃大弯侧起搏点全部或者部分丧失。
患者交感神经纤维激活,对胃肠神经丛的兴奋神经元造成影响,抑制了胃动力及儿茶酚胺的释放,影响了胃平滑肌细胞的正常收缩。
③患者的紧张及恐怖心理,造成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道反射性抑制延长,引发胃排空障碍。
④手术时间及脏器暴露时间过长、吻合口技术不佳、缝合线反应均可引起胃肠壁炎症、腹膜炎症及水肿粘连等,影响了术后功能恢复[4]。
⑤袢内胆汁、输入胰液流入残胃,破坏了胃内部的正常环境,影响了残胃功能。
⑥患者过早进食不易消化食物,加重残胃负担,造成吻合口水肿加重,引发胃瘫综合征。
对于出现恶心、呕吐、顽固性呃逆、上腹部饱胀感等临床症状的患者,在证实不存在胃出口机械性梗阻,不存在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连续10 d以上出现胃引流量每天>800 ml,且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可引起胃瘫综合征的基础性疾病[5],未使用吗啡等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品的可诊断为胃瘫综合征。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获得痊愈,在明确诊断后,实施胃肠减压,温盐水洗胃,恢复胃动力,补充营养、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热量,结合心理治疗,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6],同时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后,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本实验中,26例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痊愈。
参考文献
[1] 周东风.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9,3(1):28-31.
[2] 杨军,关秀文,韦炳邓.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7):578-579.
[3] 王静东.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
20(5):352.
[4] 艾尼瓦尔·克依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6):641-643.
[5] 刘帅峰,韩保卫,李朝辉.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病原学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64-66.
[6] 向燕卿,邓辉,魏大琼.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合并腹腔感染的影响因素.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