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和湖泊导学案答案

合集下载

《河流和湖泊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河流和湖泊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河流和湖泊》导学案
一、导入
1. 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河流和湖泊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这两种水体的兴趣。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哪条?最深的湖泊在哪里?
二、观点诠释
1. 讲解河流和湖泊的定义:河流是指地表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形成的水体,湖泊是指由地表水积聚在低洼地带形成的水体。

2. 引导学生比较河流和湖泊的特点:河流水流不息,湖泊水面静止;河流多发源于山地,湖泊多分布在平原;河流一般与其他河流相连,湖泊是相对关闭的水体。

三、地理特征
1. 河流的特征:流域面积、长度、流经地区、主要支流等。

2. 湖泊的特征:面积、深度、地理位置、形成原因等。

四、生态环境
1. 河流的生态环境:河流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

2. 湖泊的生态环境:湖泊生态系统复杂,支持着许多水生生物的生存。

五、人类利用
1. 河流的利用:提供了灌溉水源、发电资源、交通便利等。

2. 湖泊的利用:湖泊可供人们娱乐、渔业、水产养殖等。

六、知识拓展
1. 请学生分组讨论:世界上闻名的河流和湖泊有哪些?它们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是什么?
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钻研效果,进行展示和分享。

七、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对河流和湖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珍爱认识,珍惜水资源,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故里。

河流和湖泊导学案

河流和湖泊导学案

《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者: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苏延清该稿件发表于《新课程地理教学案》2012年第9期学习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教材见附带光盘)学习目标1. 在地图上能描述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界线,以及内流、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能在地图上指出并识记黄河源头、注入的海、长度、主要支流、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上中下游的界限。

3.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活动,掌握河湖的空间分布、水文特征的形成与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

4.通过河流水文特征的探究,初步建立起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习重点1.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2.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综合治理。

学习难点1.内流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2.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成因。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学习过程(播放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

多媒体展示多幅有关黄河壶口瀑布、长江三峡风光、鄱阳湖等景象。

)同学们,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既有许多奔流不息的巨江大河,也有许多悠悠流淌的小溪小河,大大小小的湖泊更是星罗棋布,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你可知道,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提供哪些便利?又给我们带来哪些灾难?如何更好地做到人类和河湖和谐相处,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和它们来一次零距离地接触,认识、了解一下它们吧!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一)众多的河湖1.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这些河流和湖泊不仅具有灌溉和旅游等方面的便利,还提供了资源。

2.阅读图2.28“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在图上用彩笔描出长江、黄河、松花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等河流,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几条河流最终流向何处?注入北冰洋的是哪条河流?(2)有哪些河流与长江、黄河一样最终流入海洋?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3)有哪些河流与塔里木河类似,不能注入海洋?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3.人们把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所在区域为区;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叫,所在区域为区。

第二章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3课时)导学案(答案)

第二章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3课时)导学案(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3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从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地、流经省区和注入的海洋。

2、能从图上指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段主要的支流和湖泊3、指出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和易发生洪水的河段,并分析说明原因和治理措施。

【导读指南】在下列问题的引导下,通读课文第52-55页1、长江全长 6300 千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最后注入东海。

2、根据课本第7页图回答:长江流经省区有(11个):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这说明长江能为这些省份提供充足的水源用于灌溉,也能为长江周围的城市提供航运通道,也有利于渔业、旅游业的发展,长江因此也有“黄金水道”之称。

3、根据课本第22页阶梯示意图,可以知道:长江发源于第一级阶梯、流经了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最后流入东海。

4、根据课本第24页地形图,可以知道:长江流经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5、根据课本第33页温度带的划分图,可以知道:长江流经的温度带是:高原气候区、亚热带。

6、根据课本第36页干湿区分布图,可以知道:长江流经的干湿区有: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7、根据课本第42页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以知道:长江流域具有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8、根据课本第53页长江流域水系图,可以知道:长江的支流非常多,从长江的上游到下游,主要支流分别是: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五大淡水湖中有四大湖流入长江,它们分别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

(洪泽湖流入淮河)思考:通过第3~8题,你能理解长江还有“水能宝库”之称吗?9、通过前面几题可以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水量最、流域面积最的河流,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10、长江上、中、下游河段的划分及各河段的特征:范围特征上游源头至湖北宜昌峡谷多、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宜昌至江西湖口地势低平、河道湾曲、水面宽阔,流速缓慢下游湖口至入海口地势更低平、江面更宽阔,水网如织,水乡泽国根据上表,你认为: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主要指的是长江的上游;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主要指的是长江的中、下游;理由是:长江上游:落差大、峡谷多、水能丰富;中、下游:地势低平、水面宽阔、,多支流、多湖泊。

第二章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1课时)导学案(答案)

第二章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1课时)导学案(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概念及分界线2、掌握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3、知道我国五大淡水湖的分布【导读指南】在下列问题的引导下,通读课文第44-46页1.河湖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灌溉、航运、渔盐、旅游3.内流河是指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外流河是指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外流河(三大水系)流入太平洋的河流: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怒江、雅鲁藏布江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4.内流区是内流河所在区域 .占陆地面积三分之一,水量不足 5% ;外流区是外流河所在区域。

占陆地面积 2/3 ,水量超过 95% 。

外流区与内流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

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样。

5.内流湖:位于内流区的湖泊。

基本上是咸水湖,湖水输出方式:蒸发对盐分的影响:积累较多外流湖:位于外流区的湖泊。

外流湖是淡水湖。

湖水输出方式:外流河流出对盐分的影响:积累较少6.填表(1).表1外流河共同水文特征及成因表水量(增大、减少)水位(升高、降低)结冰期(有、无或长短)夏季风盛行时水文特征水量增大水位升高形成汛期无成因降水多气温高冬季风盛行时水文特征水量减少水位降低形成枯水期越往北,结冰区越结冰成因降水少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2). 表2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成因表地区代表性河流水量(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或有、无)东北地区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水文特征大短小长原因降水量较大流经:湿润半湿润区受夏季风影响时间较短植被:森林纬度高气温低位于:寒温带、中温带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辽河海河黄河水文特征小短大短原因降水量较小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时间较短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位于: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长江珠江水文特征大长小无原因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时间较长雨季长植被没有破坏冬季气温高。

《河流和湖泊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河流和湖泊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河流和湖泊》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和特点。

2. 掌握河流和湖泊的分类和地理分布。

3. 了解河流和湖泊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影响。

二、导学内容1. 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和特点2. 河流和湖泊的形成过程3. 河流和湖泊的分类和地理分布4. 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性和影响三、学习过程1. 导入引入通过观看一段介绍河流和湖泊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知识讲解(1)对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与其他地表水体的区别。

(2)介绍河流和湖泊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3)分类讲解河流和湖泊的分类和地理分布,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4)介绍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性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探讨河流和湖泊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认识。

4. 深化拓展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地理考察、水质检测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和重要性。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和重点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帮助他们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四、课后作业1.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和特点。

2. 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河流和湖泊在人类生活中如此重要?举例说明。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著名的河流和湖泊有哪些,介绍其中一个河流或湖泊的地理分布和特点。

五、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河流或湖泊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情况。

2. 设计讨论课题,让学生分组展开展示河流和湖泊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

六、评价反馈1. 通过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优秀表现,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引入问题你知道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哪条吗?最大的湖泊又在哪里呢?河流和湖泊在地球上扮演着怎样重要的角色呢?2. 学习目标- 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定义及特点- 掌握世界上著名的河流和湖泊- 了解河流和湖泊对人类的重要性二、知识讲解1. 河流的定义及特点河流是指固定的、以一定方向流动的水流。

河流和湖泊(2)导学案答案

河流和湖泊(2)导学案答案

河流和湖泊(2)导学案答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二课时课型:展示反馈课执笔:吴晶审核:东山中学地理备课组时间:2012-10二、展示与质疑:展示问题⑴至⑸ 三、点拨与归纳:第三节河流和湖泊(2)概况发源于、注入,长5500千米,第二长河【学习目标】能够说出黄河的概况【学习流程】一、自学与交流:(10分钟)(一) 自学提示:1、学生自学教材(P48-52)2、重点: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及黄河的治理3、问题:⑴ 黄河发源于我国山脉的,又注海,黄河的源头是⑵ 黄河干流形如一个巨大的(汉字)形。

⑶ 黄河上、中游分界点是,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是。

⑷ 阅读P48页图2.32《黄河流域水系》① 找出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孟津② 黄河流域水电站或水利枢纽工程集中在(上、中、下)游。

③ 被称为“塞上江南”的是平原。

⑸ 读图P51页2.35《黄河的忧患》P49页图2.33《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分析:河黄河忧患治理措施段表现成因上游中游下游治理黄河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个人默学课本48至52页(8分钟)(三)小组交流(2分钟)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 、治理贡献:发电、灌溉根本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修建水利枢纽工程四、检测与反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流入_______海。

(2)黄河上、中游的分界①是____________,中、下游的分界②是_____________。

(3)黄河泥沙来自_______游的_______________高原。

(4)③是____________平原,④是______________平原。

(5)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后,就变成了“_______________”形态。

第5讲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第5讲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第5讲中国的河流与湖泊(第2课时)【学习目标】班级姓名1.了解长江与黄河的基本概况;2.理解黄河的忧患与治理;3.理解长江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学习重点】长江的开发与黄河的治理措施【填图练习】一、读长江水系图,填空:(一)填写河流名称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写水电站名称A ;B ;C ;D ;E ;二、读黄河水系图,填空:河流: 11 ;12 ;13 ;14 ;15 。

水电站(和水利枢纽):F ;G ;H ;I ;J ;K ;湖泊:丁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表长江黄河发源地源头称呼注入海洋流经省区流经主要地形区流经气候区干流长度流域面积年径流量汛期主要支流和湖泊上中下游分界线上游水文特征中游水文特征下游水文特征【合作探究】1.三峡与虎跳峡为什么都水能资源丰富?可是为什么首先建设三峡水利工程?2.试从长江航运的自然条件及其流域内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长江航运发达的原因。

3.关于长江洪涝的治理,上、中、下游分别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黄河的上、中、下游分别有哪些忧患?应分别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检测拓展】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大致与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的山脉是( )A.① B.② C.③D.④2.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C.黑土退化 D.沙尘暴3.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4-6题。

4.该流域()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5.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地面沉降6.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精品)第十六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导学案(带答案)

(精品)第十六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导学案(带答案)

第十六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学习目标】1.我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划分2.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以及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3.我国主要湖泊的分布以及不同类型湖泊的水文特征4.长江的源流概况、水文特征以及开发、利用和治理5.黄河的源流概况、水文特征以及开发、利用和治理6.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7.京杭运河概况 【自学与点拨】一、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 (一).外流河与内流河:1.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

2.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

(二).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1.外流区域:外流河的集水区域,叫外流区域。

我国的外流区域包括太平洋流域、印度洋流域、北冰洋流域。

(见后面表格统计) 2.内流区域:内流河的集水区域,叫内流区域。

我国内流区域大致位于西北部非季风区。

※ 3.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比较:注:外流区域内并非都是外流河:外流区域内在鄂尔多斯高原、松嫩平原的局部地区、雅鲁藏布江南侧的羊卓雍湖等地区有面积不大的内流区,其余均为外流区域。

内流区域内并非都是内流河:内流区域内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其余地区则为内流区域。

(三)水系和分水岭:流域区域 分界线占全国总面积 占全国总水量 分布主要 大河 分布 成因外流区域北段大致沿着 大兴安岭—— 阴山——贺兰 山——祁连山 (东端)一线; 南段沿着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即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2/395%以上我国东南部东南部属于季风区,气候比较湿润,降水丰沛,河网众多,河流水量比较大;加上地势向海洋倾斜,绝大部分河川径流直接注入海洋,所以多为外流区。

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澜沧江内流区域 1/3不到5%我国西北部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属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因此河流水量小,河网稀少,流程短,河川径流不能直接注入海洋;且有大面积无流区。

塔里木河1.水系:水系(或称河系)是指干流和支流构成的排水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
课型:展示反馈课执笔:刘桂欣审核:东山中学地理备课组时间:2012-10【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学习流程】一、自学与交流:(10分钟)
(一) 自学提示:1、学生自学教材(P44-47)2、重点:河湖众多的特点、河湖在人类
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问题:⑴外流河是,所在区域是区。

⑵内流河是,所在区域是区。

⑶外流湖是湖(咸水湖或淡水湖),内流湖是湖(咸水湖或淡水湖)。

⑷京杭运河是世界上长度最、开凿时间最的人工河流。

⑸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五大水系。

⑹阅读P44页图2.28《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图》思考:
①找出长江、黄河、塔里木河和弱水(黑河),这些河流的河水有没有流入海洋,
流入那个大洋?
②我国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注入洋,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注入洋。

③我国内、外流河(湖)的大致分界线是是多少mm降水量线相近?
④外流河、内流河分别主要集中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⑺阅读P46页图2.31分析:我国西北多内流河,东南多外流河原因:
①地形地势因素:
②气候因素:
⑻阅读图P45页2.29,结合P47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三条河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
②松花江汛期各个月;湘江汛期长达个月;西江汛期长达个月。

我国
东部河流的汛期由北向南越来越;北方河流汛期开始时间,结束
时间;南方河流汛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③三条河流季流量最大,季流量最小。

④三条河流冬季结冰的是________;冬季不结冰的是__________。

试说明原因。

(二)个人默学课本44至47页(8分钟)(三)小组交流(2分钟)
二、展示与质疑:展示问题⑴至⑻
三、点拨与归纳: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1)
内流河、内流区、内流湖;外流河、外流区、外流湖。

四、检测与反馈:
1、我国河流大部分注入太平洋,其主要原因是()。

A 季风气候的影响
B 受山脉分布的影响
C 受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D社会环境的影响
2、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 鸭绿江
B 澜沧江C塔里木河 D 额尔齐斯河
3、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A长江 B 黄河 C 松花江D珠江
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塔里木河
5、下列反映我国图中河流水量的,其中表示长江的是()
6.下列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补给为高山冰雪融水
B.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
C.主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D.主要补给为地下水
7.我国内流河大多分布在( )
A东南沿海地区B东部季风区内C西部非季风区内D黄河和长江流域众多的河湖南方、北方河
流的水文特征
北:汛期、结冰期、流量。

南:汛期、结冰期、流量。

答案:一、自学与交流
⑴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区。

⑵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区。

⑶淡水湖;咸水
⑷长;早;
⑸海河;钱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⑹①长江、黄河流入太平洋;塔里木河、弱水是内流河;
②北冰洋;印度洋;
③ 400
④外流河集中在季风区
内流河集中在非季风区
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东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
季风气候,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降水多,东部部临海,故河流大多流入太
平洋,成为外流河。

我国西部是大陆,西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
水较少,大陆性强,受海洋影响弱,使西北成为干旱半干旱区,河流中的水
多来自高山冰雪融水,蒸发能力强,内流河的径流量少,且距海远,河流水
量不足以入海,所以为内流河。

⑻①松花江在东北,湘江、西江分布在南方。

②3;6;7;长;晚;早;早;晚;
③夏季;冬季;
④松花江;湘江、西江
原因: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冬季0°C分界线,亚热带与温
带的分界线。

零度是水的结冰点.所以秦岭淮河以北冬天冷,水
结冰,以南冬天暖和,不结冰。

松花江北方河流,湘江、西江
属于南方。

三、点拨与归纳:短;有;小
长;无;大
四、1、C 2、D 3、D 4、D 5、C 6、B 7、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