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酮系阻燃剂及其阻燃技术
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技术探讨

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技术探讨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电子设备、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高分子材料可能会遭受火灾等安全事件的侵袭,因此阻燃技术是必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将探讨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技术。
一、阻燃技术概述阻燃技术指的是在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阻燃剂,使其在火灾遇到高温时,可以减缓火势蔓延的速度,降低火灾对现场及生命财产的危害程度。
阻燃剂一般分为无机阻燃剂和有机阻燃剂两种类型。
无机阻燃剂分为磷系、氮系、硅酸铝系等,有机阻燃剂分为溴系、氯系等。
高分子材料是一种易燃材料,当受到火源的侵入时,容易燃烧并产生高热、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
阻燃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减少高分子材料的这些缺点,防止火灾的发生。
阻燃剂的选择很重要,因为添加不当可能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此外,阻燃剂与高分子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对阻燃效果也有影响。
对于一些阻燃剂,例如PA6材料,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和熔点;而对于PP材料,三氯乙磷的相容性较差。
在阻燃剂的选择方面,溴系、氯系阻燃剂常常被用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但由于其会产生有毒气体,已被禁止在一些领域使用。
因此,磷系阻燃剂在近几年被广泛使用,磷系阻燃剂可以使材料形成炭化层,形成阻燃壳,避免氧气进入,从而实现阻燃效果。
对于临床应用的高分子材料,比如医用注射器和输注器,除了需要阻燃材料之外,还需要考虑其对人体的影响。
因此,应选用对人体安全无影响的阻燃剂。
三、阻燃技术的应用阻燃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下面我们以电子设备、车辆、建筑等作为例子,阐述阻燃技术在不同领域的作用。
1、电子设备:随着电子设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一些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热,因此,对于电子产品的阻燃技术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电池充电器、移动电源等电子产品中,阻燃材料的耐热性要求更高。
2、车辆:汽车应用阻燃技术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在车内或发动机舱处出现火灾的可能性都很大。
汽车阻燃技术的发展包括内饰材料的阻燃、电线材料的阻燃等,其中座椅材料、天花板等逐渐成为重点研究领域。
高性能无卤阻燃硅酮耐候密封胶的研制

性, 成为建筑幕墙首选的密封材料之一 。硅酮密封胶 自身阻燃性不佳 , 即使加入超细二氧化硅 、 碳酸钙等
填料 , 接触火焰 后一经 点燃还 是会持续燃 烧f 随着世 l _ 。
界各国对建筑防火级别要求的提高及对幕墙 防火性
能 的关 注 , 硅酮耐 候密封胶 的 阻燃 性能改进 也 已成 为
必然 。 1 实验 部分
收 稿 E期 :0 10 — 6 t 2 1- 4 0
剂, 自制; 纳米活性碳酸钙, 工业级, 本 白石公司; 1 3 氢
氧化铝 F 一O 工业级 , A8, 市售 ; 十溴二苯 醚 , 工业 级 , 山
东海王化 工股份有 限公 司 ; 联剂 A10 , 偶 0 工业级 , 1 迈
建筑 接 缝密 封 与 防水
臻 ≯ 鞭瓣 0 。 _ 糍 霉 臻
高 性 能 无 卤 阻 燃 硅 酮 耐 候 密 封 胶 的 研 制
蒋金 博
( 州市 白云 化工 实 业有 限公 司 , 东 广 州 5 0 4 ) 广 广 150 摘 要 : 比 了氢氧化 铝 、 溴二 苯 醚和 自制 氮磷 复 配 阻燃 剂 对硅 酮 密封胶 阻燃 性 能和 拉 伸 粘 结性 能 的 影 响 , 出 自制 氮 对 十 得
o a ea d n y a d s e c i g a h sv n s f s io e s aa twe e c mp r d h wig t a ef p e a e i o e n f me rt r a c n t th n d e i e e s o i c n e l n r o a e ,s o n h t s l- r p r d n t g n— l r l r p o p o u o o i a e ad n y tm a h e tc mp e e s e p r r n e a d me t h e l g r q i me t o h s h r s c mp st f me rtr a ts se h s t e b s o r h n i e oma c n e st e s ai e u r el v f n e ns f 2 HM r d fGB T 2 2 7 2 0 n a eu e n f me rt r e u t i a1 5 g a e o / 4 6 - 0 9 a d c n b s d i a ead d c ran w l l . Ke r s s io e we t e p o fs aa t i o e — h s h r s c mp st a e ad n ;n l- ao e ;c r i l;f e y wo d : i c n a h r r o e l n ;n t g n p o p ou o o i f me rt a t ol h lg n u t n wal i l r el r a r
浅议阻燃剂及材料的阻燃处理

浅议阻燃剂及材料的阻燃处理火灾是一种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和社会现象。
古往今来,它无情地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和痛苦。
人类在同火灾的斗争中总结出要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对人类的危害,关键要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其中阻燃剂及材料的阻燃处理就是人类探索出的从根本上预防火灾的措施。
本文介绍了常见阻燃剂的种类、阻燃机理、材料的阻燃处理及新型阻燃剂的发展,以增强人们对阻燃技术领域的认识和了解。
标签:火灾;预防;阻燃剂;材料阻燃燃烧,俗称“着火”。
人类学会用火,是跨入文明世界的一个标志,不仅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而且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火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时至当代,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上天都离不开火。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称为火灾。
社会生活中,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灾害之一。
以2008年为例,全国共发生火灾13.3万起,死亡1385人,受伤684人,直接财产损失15亿元(不包括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火灾)。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各种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和大型商业娱乐设施也越来越多,这就使我国火灾发生的隐患逐渐加大。
人类在使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及防范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火达到利用价值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如何将火灾事故发生率降低,人们除了要增强防火安全意识外,阻燃剂的使用及材料的阻燃处理就是预防火灾发生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人们应在各种建筑及电线电缆等火灾危险性大的领域大力推广使用阻燃材料,加快新型阻燃材料的研究开发。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让火患无法蔓延并消失于无形之中,这对于降低和消灭火灾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阻燃剂是能够保护材料不着火或使火焰难以蔓延的化学物质。
在建筑、电气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木材、塑料和纺织品,大多数是易燃材料。
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或者发生火灾以后阻止或延缓火灾的发展,往往用阻燃剂对易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使易燃材料变成难燃、不燃的材料;或仅碳化而不着火、不发烟;或者虽碳化、着火和发烟,但燃烧难以扩展。
硅酮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中应用

硅酮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硅酮母粒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中的应用,从对金属水合物的协效阻燃作用及降低低烟无卤材料挤出扭矩方向研究硅酮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中的应用。
关键词:硅酮低烟无卤电缆料具有超高分子量的硅酮,以聚烯烃或矿物粉作为载体制成的硅酮母粒(粉),早在十几年前有道康宁公司引入国内。
硅酮母粒(粉)先作为润滑剂或流变改性剂使用,当发现其能与金属水合物阻燃剂协同阻燃,作为阻燃增效剂使用后,国内对硅酮母粒的需求量显著增加。
商用的硅酮母料技术参数应包含如下内容:1.硅酮含量:应明确注明;用作阻燃增效剂时,含量在40-80%之间;用作流变改性剂时,含量在5-50之间;2.载体:应考虑与硅酮或用户配方基材的相容性,注明载体的聚合物名称,熔融指数,以便用户在设计配方时参考。
如果以无机粉末作为载体,则应注明粉末名称。
无机粉末的白度和细度对用户至关重要,应尽可能选用白净、微米级的粉末制作。
本文试验是以不同的矿法阻燃剂环境下,改变硅酮母粒的质量分数,测试材料的拉伸性能、阻燃性能与流变性能变化。
1、实验部分1.1主要原材料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265,美国杜邦产品;相容剂:588d,美国杜邦产品;氢氧化铝:leo104,美国雅宝产品;氢氧化镁:h5iv,美国雅保公司产品;硅酮母粒:mb5002,美国道康宁产品,硅酮含量为50%。
1.2主要仪器与设备xk-160开炼机,广东湛江机械厂产;平板硫化机,湖州顺力机械设备厂;氧指数测试仪,南京江宁阻燃仪器厂;流变仪,上海科创试验设备厂。
1.3测试方法氧指数测试:gb/t 2406-2009。
1.4基本配方(质量份)氢氧化铝填充体系基本配方:eva 265,70;相容剂588d,30;氢氧化铝 leo 104,150;其他配合剂,6;硅酮,变量;氢氧化镁填充体系基本配方:eva 265,70;相容剂588d,30;氢氧化铝 leo 104,150;其他配合剂,6;硅酮,变量;1.5制样方法按比例称号材料,将称好的料倒入在流变仪自带小密炼机中密炼,150℃出料,将密炼好的料在120℃的开炼机上薄通5遍,出片,压片测试。
有机硅阻燃剂协同阻燃作用的研究进展

有机硅阻燃剂协同阻燃作用的研究进展周安安(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杭州310023) 摘 要:论述了有机硅阻燃剂与卤系[如四溴双酚A 双(2,3-二溴丙基)醚]、磷系(如聚磷酸铵)、无机系(如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阻燃剂以及某些非阻燃物质(如硬脂酸盐、沥青、硅酸钾、二碱式亚磷酸铅、三碱式硫酸铅、碳酸钙等)协同阻燃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有机硅,阻燃剂,协同效应,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沥青中图分类号:TQ6341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369(2005)06-0028-04收稿日期:2005-07-10。
作者简介:周安安(1973—),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有机硅材料的合成及理论研究。
E 2mail :zhouanan @hzcnc 1com 。
有机硅阻燃剂是高效、生态友好、防熔滴并抑烟的新一代非卤成炭型阻燃剂,不仅能改善基材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及耐热性能等,而且被阻燃材料的循环利用效果也十分优异[1~7];因此,作为阻燃剂的后起之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得到迅速发展,理论研究与新品开发均日趋活跃。
但单一的有机硅阻燃剂仅对部分高聚物(主要是聚碳酸酯)卓有成效,适用面不广[6]。
人们发现,将有机硅阻燃剂与传统阻燃剂或某些非阻燃物质一起使用时不仅具有显著的协同阻燃作用、广泛的适用性,且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十分光明[8,9]。
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有机硅阻燃剂的协同阻燃研究状况,并评述了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1 有机硅阻燃剂与传统阻燃剂的协同阻燃作用有机硅阻燃剂与传统阻燃剂并用时,在燃烧过程中,两者能相互促进,形成含硅炭化保护层。
与常规炭层相比,此类炭层结构致密稳定,抗氧化能力大大增强;因此,具有卓越的隔热抑烟、断绝氧的供应,并防止熔滴滴落等功能,从而获得协同增效的阻燃作用[10,11]。
且有机硅阻燃剂的存在,还能改善被阻燃材料的成型加工及机械、耐热等性能。
硅系阻燃剂

SFR-100+APP+季戊四醇
• SFR-100与APP及季戊四醇并用时,能改善 PP的阻燃性,使之能达到UL94V-0阻燃级, 而且即使阻燃剂用量较低时,材料氧指数也较 高。 • APP通常作用具有自熄性材料的阻燃剂或膨胀 型阻燃涂料的添加剂。尽管APP的阻燃性甚佳, 但由于它的热稳定性较低,故塑料在熔融状态 甚至在较低温度下加工时,它即能在塑料中产 生泡沫。所以它在阻燃材料中应用受到限制。
SFR-100+氢氧化铝(ATH)
在乙烯共聚物中,例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 物(EVA)中,SFR-100作为阻燃剂可以与 ATH并用。 对于那些阻燃要求特别严格的场所,可采用 SFR-100阻燃ATH含量很高(超过60%)的 EVA,此时材料仍可熔融加工。
ATH是一个非卤无机填料,通常作用价廉的阻 燃剂,且广泛用于热塑性弹性体。当ATH含量 很高时,EVA是一个比PE较优的基材,因为 前者中所含 的VA能较好地与ATH粘结。 以SFR-100及ATH改性的聚合物,可用于制造 对阻燃要求十分苛刻的构件,也适用于注塑加 工。此外,SFR-100+ATH也可用于阻燃电线 及电缆包覆层。
SFR-100树脂的应用
• SFR-100+硬脂酸镁 • SFR-100+氢氧化铝(ATH) • SFR-100+APP+季戊四醇
SFR-100+硬脂酸镁
• SFR-100与硬脂酸镁相结合,可提高PP、 LDPE及HDPE的抑烟性及阻燃性。 • 硬脂酸镁是一种有机金属皂,通常用作聚烯烃 的润滑剂,但不与PP或PE互溶。不过,在 SFR-100存在下,硬酯酸镁能均匀分散于聚烯 烃基材中,并与之形成均相结构,为了防止熔 滴,还可在配方中加入滑石粉。
单组份rtv阻燃硅酮胶导热系数

单组份rtv阻燃硅酮胶导热系数
单组份RTV阻燃硅酮胶的导热系数通常在0.8W/m·K到
1.5W/m·K之间。
导热系数是指材料在单位厚度下,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传热的能力,通常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热性能。
对于RTV阻燃硅酮胶这种硅橡胶材料,其导热系数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密度、结构以及硬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导热系数越高,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能够更有效地传导热量。
因此,在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导热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此外,RTV阻燃硅酮胶作为一种阻燃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阻燃性能,适用于各种高温环境下的导热和密封应用,比如电子元件的散热导热、电源模块的密封导热等领域。
总的来说,单组份RTV阻燃硅酮胶的导热系数是其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对于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硅酮母料在聚烯烃电缆料中的应用

- 1 - 硅酮母料在聚烯烃电缆料中的应用金标义上海电缆研究所20104 含有超高分子量硅酮以聚烯烃或矿物粉作载体的母料粒状或干粉状作为加工助剂国内最早是在十年前从美国道康宁公司引入先作为润滑剂或流变改性剂使用当发现其能与金属水合物协同作为阻燃增效剂使用后用量陡然增长国内的生产厂家也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商用的硅酮母料技术参数应包含如下内容1硅酮含量应明确注明。
用作阻燃增效剂时含量在4080之间而用作流变改性剂时含量在550之间。
2载体应考虑与硅酮或用户主配方基材的相容性注明载体的聚合物名称、熔融指数以便用户在设计配方时参考。
如果以无机矿物粉作为载体则应注明粉末名称。
无机粉末的白度和细度对客户至关重要应尽可能选用白净、微米级的粉末制作。
一. 无卤阻燃增效剂近五年来我国的阻燃电缆无卤化发展十分迅猛初步统计每年以2050的速度递增我国去年2009年在线缆行业就用掉了近10万吨的无卤阻燃电缆料。
这些料绝大部分采用金属水合物AlOH3或MgOH2作阻燃剂而且在配方中的添加量都在60以上。
即使如此无卤阻燃料仍然存在阻燃效果差特别是氧指数低自熄性差的问题。
试验表明适量加入硅酮对氧指数的提高十分明显尤其是与MgOH2体系协同见图1。
试验还表明用氧指数大于36的无卤阻燃料就可使绝大部分外径大于3mm的电线电缆通过单根垂直燃烧试验其原因就在于配方中有硅酮的加入使电线燃烧时热释放速度降低同时在燃烧表面形成一层二氧化硅的覆盖膜隔绝了新鲜空气的进入所致。
与同样作为阻燃增效剂使用的红磷相比硅酮无色、无味、低烟而红磷颜色紫红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和难闻的气味所以长久以来难以在无卤电缆料中推广使用。
作为阻燃增效剂使用的硅酮另一个优点是有内外润滑作用见后节而其最大的美中不足缺点是“不延燃性”差此问题由来已久并一直受到客户和有关专家的关注相信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 2 - 图1硅酮对不同阻燃体系的阻燃增效作用二. 润滑剂或流变改性剂2.1聚乙烯料众所周知在挤制聚乙烯绝缘或护套电线电缆时会经常出现“鲨鱼皮”现象尤其是在挤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或POE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燃材料的冲击强度 , 同时 , 材料的耐热性 、 成型性 以及再循环加工性俱佳 。 由 N EC 和住友・ 道公司共同开发的 、 据称代表 着当今无卤化阻燃 PC 最高水平的新型阻燃 PC “ ” ,即是 应用新型硅酮系阻燃剂的成功范 例 。其艾佐德冲击强度 ( 缺口) 高达 441J / m ,为溴系 阻燃 PC 的 3 倍左右 , 阻燃性达 UL94 V - O 级 , 循 环回收特性亦优 ,见表 1 [ 5 ] 。
表4 硅树脂对 EVA - Mg ( OH) 2 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应用于芳香族 PC 或其合金 、 ABS 、 PS 等树脂中 的硅树脂 ,其分子结构 ( M 、 D、 T、 Q 四种结构单元的 比例) 以及分子量的大小均对阻燃材料的性能产生 举足轻重的影响 。因此 ,通过科学的分子设计 ,以保 证其与基础树脂的适度相溶性和适宜的迁移 、 表面 富集性 ,是获得高性能硅酮系阻燃材料的关键 。 【实例 3】 有机硅化合物既是阻燃 ( 增效 ) 剂 , 又 是一 种 良 好 的 加 工 助 剂 和 分 散 剂 。将 其 应 用 于 EVA2Mg ( O H) 2 阻燃体系 , 不但能改善 Mg ( O H) 2 在 EVA 树脂中的分散性 ( 使阻燃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 较少) ,而且能够改善加工性能 , 同时还使共混体系 [ 16 ] 的阻燃性能明显提高 ( 表 4) 。
构 ( 芳基含量 、 分子量和功能端基的反应性 ) 进行科 学设计 ,以达到最佳水平 。与聚甲基硅氧烷相比 ,它 在树脂 ( 如 PC) 中有十分良好的分散性 , 对 PC 、 PC/
ABS 合金不但具有高效阻燃性 , 而且能大幅度提高
逸 ,又抑制了高分子材料的热分解 , 达到高阻燃化 、 低发烟量 、 低有害性的目的 。 以新型硅酮系阻燃剂 “XC99 - B5654 ” 为例 , 因 其与 PC 相溶性良好 ,故能均匀分散于基体树脂中 。 ) 则呈熔融态 , 由于阻燃剂的粘度 燃烧时 ( 约 800 ℃ 比 PC 小 ,从而产生相分离 ,硅酮向树脂表面适度迁 移、 富集 ,形成均质的阻燃炭化层 [ 5 ] 。 鉴于硅酮的阻燃作用与其表面富集特性有关 , 所以 ,硅酮阻燃剂与基体树脂的相溶化程度 、 硅酮的 分子结构和分子量大小决定了被阻燃材料的阻燃性 能 。阻燃 PC 材料的氧指数与硅酮化合物的结构和 分子量的关系见图 2 。
团的硅树脂微粉 。只要在适用的塑料中添加 011 % ~110 %的阻燃剂就可改善加工性 ; 添加 1 %~ 8 % , 即可得到发烟量 、 放热量 、 CO 产生量均低的阻燃材 [4 ] 料 。 ( 现为 GE 东芝 日本 N EC 与东芝 ) 共同研究的新型硅酮系阻燃剂 “XC - 99
- B5654” 是带有芳香基的 、 含支链结构的特种聚硅
将硅酮 ( silicone) 化合物作为阻燃剂的研究始于
20 年纪 80 年代初期 。1981 年 , Kamber 等 发表 了关于聚碳酸酯 ( PC) 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共混 ,可使 PC 阻燃性提高的研究报告 。硅酮化合物作为阻燃
[ 1 ,2 ]
( RM4 - 7105 ) 、 带有环氧基 ( RM4 - 7501 ) 、 甲基丙 烯酸酯基 ( RM4 - 7081 ) 和胺基 ( RM1 - 9641 ) 官能
- 等 。产品为有机硅聚合物粉末 , 价格约为 3000
位地等 [ 10 ] 用红外线吸收法 ,对不同结构和分子 量的聚硅氧烷阻燃 PC 的不燃性残渣进行了分析 。 以支链型甲基苯基聚硅氧烷阻燃的 PC 树脂 , 燃烧 时生成如图 3 所示的交联结构 。
日元/ kg 左右 [ 7 ] 。 有的文献 [ 8 ] 也将二氧化硅 、 玻璃纤维 、 微孔质 ( ) 玻璃与低熔点玻璃等归入硅酮 无机系 阻燃剂之 列 。例如 “ ,
无
无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 注 ]1) 阻燃性的测试按照 UL - 94 标准 ; 2) 硅树脂 A : 端基为甲基 、 D/ T 为 1/ 1 的甲基系硅树脂 ,分子量 15000 ; 硅树脂 B : 端基为甲基 、 D/ T 为 4/ 5 的甲基苯基系硅树脂 。
・14 ・
化 工 新 型 材 料 第 28 卷
Wu Jingkuen ( Chengu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Si Chuan 643201 )
Abstract As a novel non - halogenated flame retardant ,silicone compounds show excellent flame retardancy ,mouldability and f riently to environment . The recent advances in silicone flame retardant and it s retarding mechanism and technique were reviewed. Key words silicone flame retardant ,retarding mechanism ,retarding technique
- • - ” 就是英国 Brunner Mond & Company 开发 ,由 …
・∂
[9 ]
( 株 ) 经销的
低熔点玻璃系阻燃剂
。
2 阻燃机理
以硅酮化合物阻燃的高分子材料 , 硅酮系阻燃 剂多半会迁移到材料表面 , 形成表面为硅酮富集层 的高分子梯度材料 。一旦燃烧时 , 就会生成硅酮特 有的 、 含有 — Si — O— 键和 ( 或 ) — Si — C— 键的无机 隔氧绝热保护层 , 既阻止了燃烧生成的分解产物外
新产品与新技术
硅酮系阻燃剂及其阻燃技术
吴金坤 ( 晨光化工研究院二厂 ,四川 643201)
摘 要 硅酮化合物作为一类新型无卤化阻燃剂 ,具有优异的阻燃性 、 加工性与环境友好性 。 本文综述了硅酮系阻燃剂 、 阻燃机理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硅酮阻燃剂 ,阻燃机理 ,阻燃技术
RESEARCH AD VANCES ON SIL ICONE FLAME RETARDANT AND ITS RETARD ING MECHANISM
图2 有机硅阻燃 PC 的氧指数与硅酮结构和分子量的关系
■ 新型聚硅氧烷 ; □支链型甲基聚硅氧烷 ; ○线型甲基聚硅氧 烷; ☆ 交联型甲基聚硅氧烷 。
3 循环回收的上述各种阻燃 PC 的其他特性基本保持不变 。
日本生产硅酮系阻燃剂的厂家有 : 信越化学工 业、 东丽・ 道康宁有机硅 、 GE 东芝有机硅 、 日本
[ 11 ,14 ]
( PE) 的阻燃 ,氧指数 ( O I) 达 30 左右 [ 11 ] 。见表 2 。
表2 硅橡胶对 PE 的阻燃特性
指 标
OI
特性值
28~32 320~350 80~150 7000~8000 > 315 合 格
引燃温度 , ℃ 发烟量 DSMax 发热量 ,kcal/ kg 生成气体吸收液 p H 值 IEEEE383 ,垂直试验
含支链结构
图 1 XC - 99 - B5654 分子结构示意图
新型硅酮系阻燃剂产品为颗粒状 ,软化点为 85 ~105 ℃,已于 1999 年 4 月上市 [ 5 ,6 ] 。 “XC - 99 - B5654” 的突出特点在于对其分子结
化 工 新 型 材 料 第 28 卷
对于硅酮系阻燃材料 , 如果仅是单一的硅酮化 合物与基础树脂混炼 , 则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除了 对部分高聚物卓有成效外 , 其余的不甚理想 。而对 于聚烯烃 ( PO) 塑料 ,硅酮系阻燃剂若是与膨胀型阻 燃体系相结合 ,则有显著的阻燃增效作用 。 Morasi G. 等 [ 13 ] 以烷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 磷酸铵 、 季戊四醇 、 硼酸锌的组合体系 , 用于聚丙烯 的阻燃 ,据推定 ,在材料表面生成的反应产物为 :
3 阻燃技术
迄今 ,实用化的硅酮化合物阻燃技术有 : ( 1) 添加硅树脂粉末 ; ( 2) 高分子量硅油与有机金属化合物 、 金属化合 物并用 ; ( 3) 硅橡胶与有机金属化合物 、 气相法白炭黑并 用;
( 4) 硅凝胶与碳酸钾并用 ; ( 5) 硅氧烷接枝聚合物与赤磷并用 ; (6) 通过接枝反应 , 在分子内引入硅原子的方
PC 11716 96 2274 134 22 V- 0 PC 3912 106 2607 106 47 V- 0 ( 441 90 2234 133 22 V- 0 )
艾佐德冲击强度 ( 缺口) ,J / m 阻燃性 ( UL94 ,1 16mm)
10718 V- 1
3912 V- 0
37214 V- 0
剂的后起之秀 , 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其 后 ,关于硅酮系阻燃剂的研究与开发日趋活跃 。 虽然硅酮系阻燃剂的开发时间落后于卤系阻燃 剂 ( 20 世纪 40 年代 ) 和磷系阻燃剂 ( 20 世纪 60 年 代) ,但是 ,硅酮化合物作为一类新型的无卤化阻燃 剂 ,以其优异的阻燃 ( 增效 ) 性 、 成型加工性 、 环境友 好性而独具风采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法。 【实例 1】 由硅橡胶 5 份 、 有机金属化合物 3 份 、 气相法白炭黑 30 份组成的协效体系 , 用于聚乙烯
组 成
PC 树脂 PC/ ABS 合金
【实例 2】 硅树脂 、 石油系重油 ( 或沥青 ) 与聚碳 酸酯或其合金 ( 例如 PC/ ABS) 的组成物 , 是阻燃性 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 [ 15 ] , 燃烧时不熔滴 , 不产生有 害气体 。由表 3 可以看出 , 甲基系硅树脂或甲基苯 基系硅树脂与沥青的组合 ,产生协同阻燃效应 。
比 较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