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生物体教案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

第三节单细胞的生物体——学案1.单细胞生物概念:肉眼看不见、身体只有细胞的生物常见种类: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形态:倒置草鞋纤毛:是它的结构表膜:的摄入、的排出都通过表膜结口沟:是进入体内的通道构食物泡:食物形成的,逐渐被2.草履虫及胞肛:排出的通道功细胞质:促进物质代谢能细胞核:有、之分收集管伸缩泡、废物对刺激的反应:它能有害刺激3.单细胞生物与有利:可作鱼饵;还可水源等人类的关系有害:危害人类健康;造成等4.思考酵母菌有叶绿体吗?它是如何获得营养物质的?第三节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姚学根一知识、技能与情感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学会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与交流,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树立科学的生物观。
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观察体验生命存在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酵母菌的结构特点;2、学会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难点: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
三合作探讨过程:师:复习提问——人体和动物体的组成层次?导入——我们前面学习了解到的生物体是由多细胞组成的……通过预习,同学们一定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类只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吧,请问哪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
师:很好!我们把这类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一样单细胞生物也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生长、繁殖……,一个细胞如何完成这么多的功能呢?现在请大家根据预习了解到的信息,举例说说单细胞生物是如何依靠一个细胞来完成各项生理功能的?生1:。
生2:。
生3:。
师:播放草履虫的2个视频资料。
生:观看、回顾、思考草履虫的生活特点。
师: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个体微小,却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举例说说单细胞生物在哪些方面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生:。
单细胞生物教案设计

单细胞生物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及其特点。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如细菌、酵母菌、草履虫等。
学生能够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环境适应性。
学生能够运用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
学生能够通过调查和收集信息,了解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学生能够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是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
引导学生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简单,生命活动由单个细胞完成的特点。
2. 常见单细胞生物的识别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识别细菌、酵母菌、草履虫等常见单细胞生物。
3.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引导学生掌握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细胞质进行运动和代谢等功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结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单细胞生物的认识和观察结果。
3. 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结构,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3. 学生能够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和实物: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实物,如细菌、酵母菌、草履虫等。
2. 显微镜:用于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
3. 实验材料:如培养基、显微镜slides 等,用于观察和实验。
4.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单细胞生物教案设计

单细胞生物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单细胞生物的主要种类及其生活习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2. 单细胞生物的主要种类及其生活习性3. 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 人类与单细胞生物的关系5. 单细胞生物实验观察及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点、主要种类及其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人类与单细胞生物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点、主要种类及其生活习性。
2. 实验法: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3. 讨论法:分析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探讨人类与单细胞生物的关系。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了解单细胞生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单细胞生物。
2. 新课导入: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点、主要种类及其生活习性。
3. 实验观察:安排学生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4. 课堂讨论:分析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探讨人类与单细胞生物的关系。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了解单细胞生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识别并了解单细胞生物的主要种类及其生活习性。
3. 学生能够分析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学生能够讨论人类与单细胞生物的关系,并提出保护单细胞生物生态环境的建议。
七、教学资源:1. 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单细胞生物实验器材和材料。
3. 与单细胞生物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案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主要种类及其生活习性。
2. 第二课时:进行单细胞生物实验观察,讨论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体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
(3)能够举例说明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运用比较法,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
(3)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搜集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
(3)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2. 教学难点:(1)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
(2)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搜集单细胞生物的相关图片、视频和资料。
(2)准备实验材料和器材。
(3)设计教学活动和课堂讨论题目。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
(2)搜集有关单细胞生物的资料,准备课堂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物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生活的?(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单细胞生物资料。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
(2)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4. 实验观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绘制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写一篇关于单细胞生物生活习性的短文。
3. 搜集更多单细胞生物的资料,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单细胞生物概念、特点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以及查阅资料、写作能力。
单细胞生物体教案

单细胞生物体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体的概念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单细胞生物体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单细胞生物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探讨单细胞生物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单细胞生物体。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单细胞生物体的了解。
1.4 教学活动开场提问:你们听说过单细胞生物体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展示单细胞生物体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单细胞生物体的了解。
第二章: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单细胞生物体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探讨单细胞生物体如何完成生命活动。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理解单细胞生物体的功能。
2.4 教学活动展示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单细胞生物体的功能。
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亲手触摸和观察单细胞生物体。
第三章:单细胞生物体的分类和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体的分类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分类和比较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单细胞生物体的主要分类和特点。
探讨不同类型的单细胞生物体的生存环境和适应策略。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类型的单细胞生物体。
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和比较,理解不同类型单细胞生物体的特点。
3.4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类型的单细胞生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和比较。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类型单细胞生物体的理解和观点。
第四章:单细胞生物体的生态和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探讨单细胞生物体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4.2 教学内容介绍单细胞生物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探讨单细胞生物体在医学、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单细胞生物体教案

单细胞生物体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单细胞生物体的特征、分类,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 1. 描述单细胞生物体的特征和结构; 2. 理解单细胞生物体的分类和演化; 3. 掌握单细胞生物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培养对单细胞生物体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单细胞生物体的特征和结构•单细胞生物体的定义和特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比较;•单细胞生物体的形态多样性。
2.2 单细胞生物体的分类和演化•单细胞生物体的分类方法;•不同类群的代表性单细胞生物体介绍;•单细胞生物体的演化历史和重要事件。
2.3 单细胞生物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单细胞生物体的生态角色;•单细胞生物体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单细胞生物体对环境的响应和适应。
三、教学方法和主要步骤3.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和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3.2 主要步骤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与单细胞生物体相关的问题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概述本节课的内容。
2.学习单细胞生物体的特征和结构:–展示单细胞生物体的特征和结构的PPT,引导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体的定义、特点,并与多细胞生物体做比较。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取一种单细胞生物体,以图文方式描述其结构和特征,并向全班展示。
3.学习单细胞生物体的分类和演化:–讲解单细胞生物体的分类方法,并介绍不同类群的代表性单细胞生物体,例如原生动物、细菌等。
–多媒体展示:播放有关单细胞生物体演化历史和重要事件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体的演化过程。
4.学习单细胞生物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和图表,介绍单细胞生物体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角色和其对环境的响应和适应能力。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单细胞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5.总结和讨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小组提出的问题。
9.3单细胞的生物体七年级生物下册优秀教学案例(苏科版)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生物教育中,单细胞生物体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现象、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案例以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9.3单细胞的生物体”为教学内容,针对当前学生对于微观生物认知的不足,力求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显微镜下的单细胞生物图像,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问:“大家听说过单细胞生物吗?它们是什么样的生物呢?”让学生分享对单细胞生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简要介绍单细胞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如原生动物、藻类、真菌等,结合图片展示它们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5.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生物学素养
案例将单细胞生物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医学、环保等领域中的应用。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生物学素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
3.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单细胞生物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学、环保等,拓宽知识视野。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讲授新知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单细胞生物的奥秘。同时,通过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五、案例亮点
1.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单细胞生物教案

单细胞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教案第一节:导入1.引入话题:你知道什么是单细胞生物吗?它们只有一个细胞,但是却能完成许多复杂的生命活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单细胞生物的故事吧!2.激发兴趣:我们先来看一段有关单细胞生物的视频,看看它们是如何生活的,并思考一下它们和我们的区别。
第二节:知识讲解1.什么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是指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它们通常是微型的,在我们的肉眼下几乎看不见。
2.单细胞生物分类单细胞生物可以根据其形态和生活习性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3.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种类的单细胞生物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但它们都具备细胞膜、胞质、细胞核和一些基本的细胞器官。
4.单细胞生物的生活方式单细胞生物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有些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合成食物,有些则依靠吞噬其他细胞来获取营养。
第三节:实践操作1.观察放大镜下的单细胞生物通过显微镜观察一些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藻类等。
同学们可以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和活动方式,并记录下来。
2.细胞染色实验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单细胞生物的结构,我们可以进行细胞染色实验。
将酵母菌染色后再观察,可以看到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官的更详细的结构。
第四节:讨论分享1.同学们分享观察单细胞生物的感受和所观察到的特点。
2.组织讨论:与我们的身体对比,单细胞生物的特点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它们在环境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第五节:拓展延伸1.了解更多的单细胞生物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搜索并介绍其他的单细胞生物,如鞭毛虫、球菌等。
并展示一个有关该单细胞生物的照片和简单的介绍。
2.相关实践活动组织同学们进行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实践活动,如提取单细胞生物的DNA,观察其复制过程等。
第六节:小结反思1.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再次总结什么是单细胞生物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2.让同学们思考:单细胞生物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和意义?教案设计思路:本教案以导入引发兴趣,知识讲解,实践操作,讨论分享,拓展延伸,小结反思等环节构成,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单细胞生物,了解其结构、功能、分类和生活方式,并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分享,加深对此的理解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细胞生物体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体
一、教材分析:
“单细胞生物体”是七年级上册中第二章的最后一节内容,所在本章学的是“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前面学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了多细胞生物体的构成,通过前几章的学习,还了解了生物体相应的生理特征。
而本节内容是联系细胞的知识及多细胞生物体的特征,来探究单细胞的生物体具有生命的特点。
因此本节教学难度不大,只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逐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本章知识点很容易理解。
二、教学目标:
1、能识别草履虫是形态结构和和生理特点。
2、说出单细胞的生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说出草履虫的各部分生理功能。
4、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
5、尝试合作交流的探究精神,完成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的实验,使学生学会运用探究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单细胞生物体可以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草履虫的结构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但是却能通过一个细胞完成各项生理功能,与多细胞生物体的某一个器官只能完成某一项生理功能的特点不同。
难点: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
因为:这是学生做的第一个关于动物生理的实验,学生往往很兴奋,急于操作看实验现象,而对于对实验中深层次的问题,如设计思路、操作要领、结果分析等缺乏冷静的思考。
因而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指导。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实验分析。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糖,盐,滴管。
七、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提问:
(师)分别说出多细胞动物和多细胞植物的结构层次。
(生)思考,回答。
目的:区分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师)动物各系统的功能
(生)思考,回答。
目的:引出多细胞动物所具有的生理活动。
(师)单细胞生物能否完成其功能。
(生)思考,回答。
目的:引入单细胞也能构成生物体。
活动(二)创设情景:
播放小球藻的图片和赤潮的视频,指出这是些单细胞的植物体,引入单细胞也能够成动物体。
活动(三):整体探究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探究草履虫的生活环境。
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
并思考为什么要在培养液中放棉花纤维?
(生)描述草履虫生活环境和形态。
师附板书。
(师)展示的幻灯片中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图片。
提出问题:如何证明草履虫是单细胞的生物体?
关于这部分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的多细胞的生物体的生理功能,逐步启发,也可以和单细胞的植物所对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来证明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体。
(生)小组讨论、交流。
作出假设:1、身体结构是一个细胞。
2、具备一般动物具有的各项生理活动:呼吸,消化,运动,排泄,生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
合作探究:
1、(师)引导学生结合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草履虫结构及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图片描述其结构。
(生)观察,交流,总结。
目的:能说出草履虫的单细胞结构。
回忆动物的细胞结构。
2、(师)联想多细胞动物具有的生理功能,观察草履虫的身体有哪些结构,思考如何判断草履虫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
(生)讨论,探究,总结。
目的: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思考,并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并培养同学之间合作学习探究的精神。
3、学生活动: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
总结实验结论。
(师)点明实验要点。
注意探究实验的唯一变量原则。
目的: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合作探究的精神。
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
草履虫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师)展示多媒体课件。
并板书总结:草履虫是单细胞的生物体,并能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目的:培养学生及时总结、整理知识要点。
活动(四):知识拓展。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目的:关注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师)其实,像这样的单细胞生物在生物圈中还有很多,并且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非常密切,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这方面的知识?
(生)可以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上网……。
(师)很好,同学们知道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
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通过以上途径,亲自查找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手抄报(或电脑打印)在班内展示。
(师)在这节课上,你有哪些收获?
(生)积极发言。
八、板书设计:
单细胞生物体
一、草履虫
1、身体结构:一个细胞。
2、生活环境:有机物丰富的水中,
3、草履虫能完成的生理功能及结构。
纤毛运动
口沟摄取食物
食物泡消化食物
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收集管和伸缩泡收集废物排出废物
呼吸细胞膜
生殖(分裂生殖)细胞核
4、草履虫具有应激性。
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九、教学反思
1、观察草履虫的形态时,由于限制了草履虫的运动,有关草履虫的运动过程观察可能不是很仔细;在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时,需要指导组织好学生设计实验及完成实验。
2、在研究草履虫的生理功能时,消化呼吸及用动画来演示生殖的过程,学生们都很容易理解,但是学生们还没有学习人体部分的知识,有关排出废物和食物残渣分不太清,总是出现混淆,需要稍微指出区别。
3、本节教学中时,在学生探究草履虫是一个单细胞生物体时,提示不宜引导过多,浪费时间。
否则有关过程性评价较少,不能及时反馈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