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操作规范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样本

腰椎穿刺术原则化操作规范【定义】腰椎穿刺术简称“腰穿”,是指用腰穿针从腰椎间隙刺入腰池,测定脑脊液压力,并收集脑脊液进行临床检测一种技术操作。
【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①取脑脊液作常规、生化、细胞学、病原学、免疫学等项检查以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
如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和变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某些因素不明昏迷、抽搐等疾病鉴别诊断。
②测量颅内压或动力学实验以明确颅内压高低及脊髓腔、横窦畅通状况。
③注入空气、碘油、碘水等造影即行脊髓腔、脑室系统造影检查以理解有无阻塞、狭窄、变形、移位等变化。
④注入放射性核素行脑、脊髓扫描。
⑤重复穿刺检查脑脊液对比各项化验动态变化以助病情、预后判断及指引治疗。
2.治疗性穿刺:①选用治疗药物(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抗癫痫药、化疗药等)以治疗相应疾病。
②依病情可注入液体或放出脑脊液以维持、调节颅内压平衡或引流有刺激性脑脊液以改进症状。
③腰麻以施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
【禁忌证】①颅内压升高伴有明显视乳头水肿者和或有脑疝先兆者。
②穿刺部位有化脓性感染灶或穿刺部位腰椎有畸形或骨质破坏者,脊髓压迫症脊髓功能已处在即将丧失临界状态者。
③血液系统疾病有出血倾向者、使用肝素等药物导致出血倾向者。
④开放性颅脑损伤或伴有感染脑脊液漏者。
⑤全身严重感染、休克或躁动不安、衰竭或濒危状态患者。
⑥后颅窝病变或颅内占位病变有颅内压增高体现或伴有脑干症状者。
【办法】1 穿刺前准备消毒好腰穿包,局部消毒物品。
对神志清晰患者,应向其阐明腰穿目和办法,消除紧张情绪,获得合伙,必要时术前应用镇定剂。
2 体位患者普通采用去枕侧卧位,背部应与检查台垂直呈90°,低头屈颈,双手抱膝,使膝部尽量贴近腹部,脊柱前屈,使椎间隙张开以便于进针。
3 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术者戴无菌手套,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盖无菌孔巾。
腰穿普通在腰3~4椎间隙进行,穿刺点相称于双髂前上嵴最高点连线与脊柱中线相交处。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程

腰椎穿刺术一、操作者着装整洁入场,将物品准备好:一次性腰椎穿刺包(腰椎穿刺针、弯盘、消毒碗、止血钳、镊子、洞巾、无菌纱布、无菌棉签)无菌手套、消毒剂、麻醉剂、注射器、无菌棉签、胶布等二、报告评委,1号选手行腰椎穿刺术操作准备就绪,请指示。
三、口述:操作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告诉其操作的目的和必要性及注意事项,让其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腰椎穿刺适应症有:1、各种疾病需要抽脑脊液做常规生化检查;2、麻醉病人;禁忌症有:1、颅内高压、脑疝、颅内占位性病变;2、凝血因子严重缺乏;3、穿刺部位皮肤感染者;4、休克病人。
四、操作步骤:1、操作者了解患者病情,查看患者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到病人床前进行谈话:张老师,你好,我是你的主管医师,由于你病情需要我今天将为你进行腰椎穿刺术,如果在穿刺过程中,你有什么不适请及时告诉我们,谢谢你的配合,你稍休息一下。
2、操作者戴好口罩、帽子、洗手,携用物至床旁。
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口述1床,张三,男,35岁,今日行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的部位常选:腰3-4椎间隙进行穿刺。
患者取侧卧位,背部与床面垂直。
头向前胸部屈曲,双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
3、站在患者背侧,检查用物是否齐全,口述穿刺点皮肤无感染适合穿刺,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2-3遍,直径大于15cm,戴手套,铺洞巾,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做局部侵润麻醉直至棘间韧带(边回抽边注射),左手食指、中指固定穿刺点,右手持穿刺针垂直进针,一般进针4-6cm,即可有落空感,表示穿刺针已穿过黄韧带及硬脊膜,拨出穿刺针可见脑脊液流出,口述:让助手连接测压管,测量脑脊液压力并记录,正常情况下一般70-180mmH2O,或40-50滴/分;撤去测压管收集一定量脑脊液送检。
收集完毕后插入针心,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一起拔出,消毒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整理患者衣服,口述:术后嘱患者去枕平卧4-6小时防止低颅内压头痛,注意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张老师,你的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已经完毕,您多注意休息、多喝水,如有什么不适请及时呼叫我们,我们也会随时来巡视病房的,谢谢您的配合。
XX医院临床技能操作规范之腰椎穿刺术

XX医院临床技能操作规范
腰椎穿刺术
1、检查患者血压、脉搏和生命体征。
2、患者取侧卧位,其背部和床面垂直,头颈向前屈曲,屈髋抱膝,使腰椎后凸,椎间隙增宽,以利进针。
3、选用腰椎3-4间隙为穿刺点,并做好标记。
4、将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穿刺点用2%的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
5、术者用左手拇指尖紧按住两个棘突间隙的皮肤凹陷,右手持穿刺针,于穿刺点刺入皮下,使针垂直于平面或略向头端倾斜并缓慢推进,当感到阻力突然减低时,针已穿过硬脊膜,再进入少许即可。
成人进针深度4-6cm。
拔出针心,可见脊液滴出。
6、抽吸完毕,插入针心,拔出穿刺针,穿刺点以碘酒消毒后盖以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术毕,嘱去枕平卧4-6小时。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
1.检查眼底有无视盘水肿表现。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嘱患者取侧卧位,背部紧靠床缘或检查台的边缘。
患者双膝屈曲抵向胃部,头部屈曲靠向胸部。
3.触诊确定髂嵴平面,仔细辨认确定腰4-5椎间隙。
4.打开腰椎穿刺包,戴无菌手套,穿刺部位用络合碘溶液作环形消毒,范围包括上下数个椎间隙。
铺无菌巾。
5.用25号针在腰4-5椎间隙注射利多卡因,作一皮丘。
换用22号针麻醉深层结构。
6.将腰穿针刺入皮丘并插入棘间韧带。
用食指和中指把持腰穿针,拇指固定针芯位置。
腰穿针方向偏向头侧30°-45°,沿中线进针,与床面平行。
7.突破硬脊膜后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8.如果没有脑脊液流出,有时候需要轻轻旋转腰穿针。
如果认为腰穿针已经进入蛛网膜下腔,确定没有脑脊液流出,可以注入1ml 空气,如果空气不能回抽回来,也抽不出脑脊液,说明腰穿针的斜面可能位于硬膜外腔。
插入针芯继续进针。
9.一旦有脑脊液流出,连接测压计和开关,测定脑脊液压力。
10.连续收集数管各约0.5-2.0ml的脑脊液标本,做好标记分别送检。
11.拔出腰穿针,加盖干燥的无菌敷料。
12.嘱患者平卧6-12小时,鼓励增加液体摄入,以防出现“脊髓性头痛”。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

腰椎(脑脊液)穿刺术评价参照标准科室:姓名:得分项目总分考核内容应得分实得分评分细则准备质量标准20分1.衣帽整齐,戴口罩,佩戴胸卡2.规范洗手3.医患沟通: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4.备齐用物:腰穿包、无菌手套、无菌注射器、麻醉药物、消毒用品、胶带5.穿刺体位:患者取侧卧位,双腿屈曲,腰部与床垂直45434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未做不得分少一样扣0.5分(包括物品摆放有序)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0分(举手示意计时开始)1.暴露背部,确认并标记穿刺部位,通常在两髂嵴连线与脊柱交点处椎间隙2.消毒穿刺部位:范围不小于15cm(消毒二遍以上,自内向外,螺旋消毒)3.观察灭菌胶带(灭菌标识清晰、品名相符、在有效期内、内容齐全),打开穿刺包外层4.戴无菌手套5.打开穿刺包内层,观察灭菌指标卡(变色达标准色),铺洞巾6.局部麻醉:核对和抽取麻醉药物,注射一个皮丘,逐层浸润推药,注意回抽7.检查穿刺针,检查穿刺针(针套、针芯配套、针座与针梗焊接牢固、无裂隙,针梗直、针尖无钩),夹闭针尾胶管8.穿刺放液操作:沿椎间水平进针,确认进入椎管,缓慢拔出针芯,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避免放液过快;必要时联接测压管测压,留取脑脊液3~7ml,合上针芯9.穿刺结束,拔出穿刺针10.消毒穿刺点,局部按压3分钟11.无菌纱布覆盖,胶布横向固定(举手示意操作结束,停止计时)555555510555开始未举手示意扣1分未标记穿刺部位扣2分范围之外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未做扣1分一处不合要求扣3分一项未做扣2分未核对扣2分缺少一项扣2分一项未做扣2分一项不合要求扣3分一项未做扣2分一项未做扣2分结束未举手示意扣1分终末质量标准20分1.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2.操作熟练,手法正确3.帮助患者整理衣物,交待注意事项4.报告抽液量、外观和送检项目5.整理用物(归位、处理规范)规定时间8分钟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55253做不到一次扣25分一项不符合扣2分未做不得分未做不得分未做不得分每超过10秒钟扣1分。
7腰椎穿刺术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

7腰椎穿刺术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
一、穿刺技术规范
1、洗手
在开始进行穿刺术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手部洗消毒,减少不必要的危险,防止病原体进入体内,造成不良影响。
2、准备临床检查材料
做穿刺术前,需要准备临床检查相关材料,包括局麻药、穿刺器、穿刺管和穿刺剂等。
3、进行穿刺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穿刺,可以通过触诊确定穿刺部位。
在穿刺之前,应先进行局部麻醉,确保没有不适的感觉。
然后,选择合适的穿刺长度,慢慢进行穿刺,直至穿刺腰椎内。
4、收集样本
当穿刺完成后,可以将腰椎内的样本收集并进行检查及消毒,以确定穿刺部位的情况。
二、操作流程
1、准备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临床检查材料,然后经过严格的手部消毒,保证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2、选择穿刺部位
确定穿刺部位,通过触诊来确定要穿刺哪个腰椎,并确定穿刺长度。
3、施行局麻
洗手后施行局部麻醉,以确保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
4、穿刺
选择合适的穿刺器,慢慢进行穿刺,直至穿刺腰椎内,收集进行检查
的标本。
5、消毒及检查
在穿刺完毕后,及时消毒在穿刺部位,并将腰椎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查,以确定穿刺部位的状况。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腰椎穿刺术的操作规范。
一、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腰椎穿刺术的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嘱咐患者排空大小便,以避免术中不适。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通常取侧卧位,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双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
2、操作者准备操作者应洗手、戴口罩和帽子。
熟悉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
3、物品准备腰椎穿刺包,包括穿刺针、测压管、5ml 和 20ml 注射器、洞巾、纱布等。
消毒用品,如碘伏、酒精等。
局麻药品,如 2%利多卡因。
标本容器,用于收集脑脊液。
二、操作步骤1、定位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通常为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汇处,即 L3-L4 间隙,也可选择 L4-L5 或 L2-L3 间隙。
用记号笔在穿刺点做好标记。
2、消毒与麻醉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消毒皮肤,范围直径约 15cm,消毒 2-3 遍。
铺洞巾,再次消毒穿刺点。
用 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先在皮下注射形成皮丘,然后垂直进针逐层麻醉,注意回抽无血后再注射麻药。
3、穿刺操作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针尖稍斜向头部的方向缓慢刺入。
当针尖穿过黄韧带时,常有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
此时可将针芯缓慢抽出,若见脑脊液流出,表明穿刺成功。
如果穿刺过程中遇到骨质,应调整进针方向和深度,避免强行进针。
4、测压穿刺成功后,接上测压管测量脑脊液压力。
正常成人脑脊液压力为70 180mmH₂O。
测压时,患者应放松,避免咳嗽和移动身体。
5、收集脑脊液标本撤去测压管,分别用无菌注射器收集脑脊液 3 5ml 于不同的标本容器中。
第一管用于生化和免疫学检查,第二管用于微生物学检查,第三管用于细胞学检查。
6、拔针与术后处理收集完脑脊液后,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
一腰椎穿刺技术操作规范(借鉴内容)

一腰椎穿刺技术操作规范一、【适应证】1、诊断及观察疗效检查脑脊液性质、压力,鉴别各种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治疗椎管鞘内注射药物(如脑膜白血病)。
二、【操作方法与程序】1、器械准备(1)治疗车上层放治疗盘、腰穿包、手套2副、口罩、帽子、消毒测压管,下层放中单或棉垫、消毒液及穿刺过程中用过的物品。
(2)消毒腰穿包(包括带针芯腰穿针、镊子、无菌瓶数个、棉球、纱布、5ml针管)。
(3)治疗盘中有2.5%碘酊,75%乙醇,2%普鲁卡因。
2、方法(1)患儿侧卧,膝髋屈曲,双手抱头,充分低头弯腰。
应由助手协助患儿,以取得最大程序的脊椎弯曲,充分暴露检查部位的椎间隙。
(2)术者位于患儿背后,左手在头侧,用示指、中指摸好两侧髂骨嵴,此联线中点为第3、4腰椎棘突之间,在此处穿刺即可达3、4腰椎间隙。
小婴儿脊髓相对较长,穿刺部位可选择4、5腰椎间隙。
(3)常规消毒,用拇指固定第3腰椎棘突,沿棘突下方用1%普鲁卡因局麻,边进针边推药,深至韧带,用消毒纱布压迫,拔针后稍等片刻。
(4)右手持腰穿针,左手拇指固定住第3腰椎棘突,沿其下方穿刺,进皮稍快。
进入棘突间隙后,针头稍向头侧倾斜,当有阻力后有落空感时停止进针,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流出。
用无菌瓶2个,每瓶接1-2ml脑脊液分别送检常规、生化或培养。
如检测颅压可事先准备好测压管测量压力,此管内脑脊液也可作化验用。
如操作过程脑脊液流通不畅,可以转运针尾,助手压迫颈列脉,穿刺针亦可略调深浅。
(5)重新插上针芯,无菌纱布紧压穿刺处,拔针后胶布固定,让患儿平卧(不用枕头)。
三、【注意事项】1、当患儿有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若病情需要,应先用脱水剂,降颅压后再穿刺,并且患儿放脑兴液时应用部分针芯堵在针口上,以减慢滴出速度,以防发生脑疝。
2、由于患儿年龄和胖瘦的不同,达到脊髓腔的深度也不同,对瘦小者穿刺时应多加小心,刺入后徐缓前进,以免进入过深引起出血。
3、新生儿可用普通注射针头进行腰穿,较用常规腰穿针容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穿刺操作规范
【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病变(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膜炎或脑炎)、脱髓鞘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病、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及颅内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脊髓病变和多发性神经根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也有帮助;还适用于脊髓造影和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等。
【禁忌证】
穿刺部位有化脓性感染或脊椎结核,有出血倾向,血小板<50000/mm3,以及临床上有脑疝倾向时。
颅内压升高并有明显的视乳头水肿、怀疑后颅窝占位性病变时,应慎重操作。
【操作方法】
患者侧卧位,屈颈抱膝,取腰4~5椎间隙或腰5~骶1椎间隙为穿刺点(沿双侧髂嵴最高点之间的连线与脊椎中线相交处为腰4棘突,其下为腰4~5椎间隙),常规消毒,术者带无菌手套,用3%碘酒消毒,75%酒精脱碘,用2%普鲁卡
因在穿刺点做皮内、皮下麻醉。
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持穿刺针自穿刺点缓慢刺入,刺入韧带时可感受到一定阻力,之后有落空感时提示已刺入蛛网膜下腔,可抽出针芯让脑脊液流出。
如没有脑脊液流出可转动穿刺针或将穿刺针退出少许,直到脑脊液流出为止。
测定初压,留取脑脊液送检,测定终压,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局部敷无菌纱布固定,嘱去枕平卧6小时。
【临床意义】
1、压力高可见于脑水肿、颅内占位性病变、感染、急
性脑卒中、静脉窦血栓形成、良性颅内压增高,以及心衰、肺功能不全及肝昏迷等。
2、压力低主要见于低颅压、脱水、脊髓蛛网膜下腔梗
阻、脑脊液漏等。
【并发症】
最常见为腰穿后低颅压头痛,可持续2~8天,头痛以额、枕部为著,可伴有颈部和后背痛,咳嗽、打喷嚏或站立时症状加重,严重者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和耳鸣。
平卧位可
使头痛减轻,应大量饮水,必要时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