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服务贸易

合集下载

中国、新加坡服务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基于2002~201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新加坡服务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基于2002~201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o t h e r er s v ce i s s e c t o r ,t h e t r a d e b e t we e n t h e t w o c o u n t ie r s s h o w s l o w c o mp l e me n t a it r y .Th i r d l C in h a h a s s t r o n g c o mp e i t i t v e n e s s i n c o n s t uc r i t o n ,c o mp u t e r ,i nf o r ma t i o n a n d o t  ̄  ̄ r b u s i n e s s ̄r v i c e s e c t o r ,w h i l e S i n g a p o r e i n f i n a n c e ,c o n s t uc r i t o n ,a n d o t h e r b u s i n e s s er s vi ce s s e c t o r . B o t h s i d e s s h o u l d t a k e t h e c o mp a r a i t v e a d v a ta n g e s . a n d i n t e g r a t e r e s o u r c e s t o c o p e w . ' t h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h a l l e n g e s . Ke y wo r d s :C h i n a a n d S i n g a p o r e ; t ad r e n i s e vi r c e s ; c o mp l e me ta n r i t y; c o mp e i t i t v e n e s s

新加坡的贸易政策:优先考虑和选择

新加坡的贸易政策:优先考虑和选择
新加坡在其短短 的 3 年历史 中遭受 了三次经济衰退 : 9 分别发生在 18 年 、19 年和 95 98
2 0 年。尽管新加坡的经济基 础很雄厚, 01 但它在 1 9—98 9 719 年袭击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危机 中仍未能幸免于难 ,这是由于它的经济与邻 国 济紧密地相互依存。虽然新加坡受到危机 经 的损害不像许多邻国那么严重 ( 它们 1 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 O ,但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实 际增长率也从 19 97年的 89 .%降至 1 9 年的 0 3 98 .%。然而 ,新加坡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及其经济开放性 , 有助于它从亚洲金融危机 中得以迅速复苏。 新加坡经济在 1 9 年和 20 99 00 年出现了复苏,其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 69 .%和 97 .%。这个增长率得到 了信息技 术消费增长的促进 ,而后者则 归因于 d tcm o . 网络公司的迅猛发展。 o
维普资讯
20 年 4 06 期
( 总第 23期 ) 3
南 洋 资 料 译 丛
S : EA ASI S DIE 0U H ST AK TU S
N 4 2 0 O. 0 6
Ge ner No. 6 al 14
新 加坡 的贸易政策 :优先考虑和选择
尽管新加坡经济在 20 年遇到了困难 ,但终究还是增长 了 22 02 .%。然而,在 2 0 年 03 上半年,新加坡 经济同时受到了非典型肺炎 ( A S 和伊拉克战争的打击 ,因为它们影响 SR )
1 4 2 5. 6 6 9
" 。口

年变动率 ( ) %
1. 9

1 D
● ●





新加坡服务贸易统计编制法介绍

新加坡服务贸易统计编制法介绍

新加坡服务贸易统计的历史
1981
1996
利用银行外汇数据
以机构统计调查的数据代替银行数据
开展 「服务贸易年度统计调查」 以获取更详细的数据
时间链
新加坡服务贸易统计编制法
概念框架
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贸易服务贸易交易以市场价评估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纪录
《国际收支平衡手册(第五版)》《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制度》
按进口来源地区Leabharlann 进口量计算权数进口货物的运输及保险
利用平均运输及保险的费率与进口货物的总额算出运费及保险费的数额运费及保险费的总数额构成一部分货运及保险的借计项目用于将按到岸价的进口货物调整成离岸价
旅游服务- 范围
旅游服务借计 非居民旅客在国内的开支非居民学生在国内的开支非居民海空乘务员在国内的开支
统计结果
1) 运输 2) 旅游 3) 保险 4) 政府服务 5) 建造 6) 金融 7) 电脑及资讯 8) 通讯 9) 专利权及版权费 10) 个人、文化及康乐服务 11) 其他商业服务
DOS也季度发表按详细服务组别划分的数据:
会计广告建筑商业管理工程及技术法律 研究开发 贸易相关
外国旅客调查(OVS)
根据OVS的数据估算各层的旅客人均支出也从「入出境登记卡」 获取各层的游客抵达人数最后把游客人数按分层乘以旅客人均支出, 以估算非居民旅客的开支总额
非居民学生在国内的开支
学费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个人开支
非居民学生在国内的开支
学费公立学校教育部的行政记录含有非居民学生付给国内小学与中学的学费数据DOS按年进行「公共高等教育机构调查」
调查的样本总体来源于以下的信息:其他企业调查里有关服务贸易的数据及测试性问题新闻报道去年的服务贸易调查数据涵盖约 3,800 家企业, 范围包括多种产业

新加坡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中的具体承诺减让表

新加坡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中的具体承诺减让表

新加坡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中的具体承诺减让表服务提供方式: (1)跨境交付 (2)境外消费 (3)商业存在 (4)自然人流动4 包括声音、数据和传真服务。

5 移动通信服务不包括公共移动宽带多媒体服务和公共固定无线宽带多媒体服务。

新加坡的减让表中不包括的社会服务种类1.针对以下人员、提供食宿的法定监护服务(CPC 9331)a)依据《妇女宪章》第160部分,居留在庇护所的妇女和女童(CPC 93312);b)依据《儿童与少年法》第8部分,居留在庇护所的儿童(CPC 93312);c)依据《儿童与少年法》第44部分(1)(f),受到拘禁的青少年或儿童,或依据《儿童与少年法》第44部分(1)(g),在“认可学校”1实行缓刑的青少年或儿童(CPC 93319);d)依据《儿童与少年法》第44部分第(ii)条,同意在获得认可的家庭接受法定监管的青少年或儿童(CPC 93312);e)依据《缓刑法》第12部分,应居民要求在获得认可的机构实行缓刑的人员(CPC 93319)。

2.针对以下人员、不提供食宿的法定监护服务(CPC 9332)a)依据《儿童与少年法》第49部分第(i)条,接收指定的福利官员监管的儿童和青年(CPC 93329);b)依据《缓刑法》第5部分,没有应居民要求而在获得认可的机构实行缓刑的人员(CPC 93329)。

减让表说明:1.本出价中对服务业部门的分类基于联合国统计署1991年制定的《主要产品分类》(CPC)。

各部门的排序依据1991年7月10日发表的WTO文件MTN.GNS/W/120中所包含的“服务部门分类表”。

2.出价表中的“**”符号表示某个CPC编码下的具体承诺并不适用于该编码范畴内的所有服务。

3.“*”表示因缺乏技术上的可行性而不作承诺。

1《儿童与少年法》第44部分(1)(g)中的“认可学校”并不是主流教育机构,而是为青少年罪犯提供的羁留场所。

青少年罪犯被羁留在“认可学校”中进行改造,而不是接受正式教育。

新加坡服务贸易分析

新加坡服务贸易分析

金融
金融行业具有比较特殊的性质,一方面主要通过信息技术 完成交易,对交通运输、物质材料的要求少,有可能快速 增长;另一方面,又对通讯设施、市场监管、人才供应有 着很高的要求。时区的特殊性为新加坡成为连接欧美金融 市场的枢纽,实现全球24小时的不间断金融交易提供了可 能。 另一方面,新加坡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 外汇、各种金融产品的交易活跃,也吸引了大量企业的融 资活动。新加坡政府设立金融管理局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AS),并适应全球 金融业的发展,不断调整监管方式从固定单一的监管向以 风险管理为核心转变,为增强新加坡对金融企业的吸引力 奠定了基础。 同时新加坡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带来的机会, 大力推动新加坡服务贸易出口。在货物贸易和其他产业领 域的投资不断增加,必然进一步增大对物流、金融、保险 等服务的需求,会给双方的服务提供者带来新的机遇。

看,中国和李家坡产业各占优势,中国在海运服务、旅游服务、计算
机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方面竞争力较强,而李家坡则在建筑服务、
航空运输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竞争力优势明显。李家坡服务贸易领
域主要集中于知识含量高的新型服务业,如:通讯、金融、信息及技
术、其他商业服务等。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以运输、旅游业为主,
4
3
物流
虽然国土面积很小、资源匮乏,新加坡利用其自然条件的优势, 发展以集装箱为载体的现代物流业。把握机遇,填补空白,实现 服务业立国。新加坡政府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积极把握市 场机遇,勇于创新,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19 世 纪60 年代,新加坡敏锐察觉市场发展方向,大力兴建集装箱专用 泊位和码头。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新加坡充分发挥其在金融、 网络信息基础设施、高技术和商务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完善物流 产业链。为实现该目标,新加坡推进自由港建设,并大力发展班 轮航线,国际集装箱管理和调配、空港联运、船舶换装和修造, 建设国际船舶燃料供应中心。

中国与新加坡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理论分析

中国与新加坡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理论分析
.国签A署ll全面R自i贸g协ht定s的东R盟es国e家r,v也e是d中.国在东盟贸易中第二大合 作伙 伴 ,中 新 两 国 应 努 力 实 现“零 ”关 税 ,另 外 在 服 务 贸 易 、人 员 往 来、海关程序、卫生及植物检疫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再创双边贸 易发展新辉煌。
图2
图3
2.产业内贸易
(1)现状综述
从产品结构上看,2015 年,中国自新加坡进口的前 5 位产品有
电子、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机械、塑料及其制品和矿物燃料,
其中,以电子产品进口最多,占到进口总额的 37%。同期,中国对新
加坡出口的前五位产品是电子、机械、船舶、矿物燃料和家具。其中,
电子产品出口也是最多,占出口总额得 42%。可见区别于传统的贸
易理论假设,中新主要进出口产品同为电子产品,产业间贸易居多,
为此本文采用重叠需求理论③进行分析和介绍。
(2)理论分析
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
与收入水平决定的。如图 4 所示,蓝色阴影部分即为两国重叠需求
部分。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需求就越大,则产品的潜在市场需求
(国内市场 + 国外市场)越广阔,那么通过出口贸易就可获取更多利
39
经济贸易
润;收入水平差距越悬殊,则很多国内产品相对国外市场来说要么 太低劣、要么太高档,重叠需求就越小,那么就无法通过出口贸易开 辟国外市场。
信用证在网上贸易结算中的应用
■薛晰文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图4 结合当下两国实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经济获得了飞速 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显著提升,和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的新加坡的差距逐渐缩小,加之新加坡华人众多,价值观、爱好等心 理因素相似,转化至消费行为上产生了众多相似的偏好,由此创造 了产业间贸易发生的可能。 三、前景展望 上述分析表明,中 - 新双边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良好。 自贸区的建设具有现实和理论的双重意义。随着两国经济规模的不 断扩大、市场环境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提高, 双边贸易发展空间巨大。可是,中 - 新双边贸易发展也存在一些问 题,主要是贸易结构性的失衡,尤其是新加坡在服务贸易上具有明 显顺差。自金融危机以来,虽然中新贸易开始显著发展,但速度较 慢,这也表明两国的贸易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为首个同中

服务贸易经典服务案例

服务贸易经典服务案例

服务贸易经典服务案例服务贸易是指在跨国经济合作领域中,各国之间的服务交流和交易。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对于推动各国经济发展、优化国际分工、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经典的服务贸易案例。

1. 腾讯腾讯是一家以互联网服务为主导的科技公司,目前拥有16个全球化产品和服务品牌,包括微信、QQ、腾讯新闻等。

其业务范围覆盖了游戏、社交媒体、在线支付、广告、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腾讯从事的服务贸易包括:在线游戏服务、社交网络和通讯服务、在线广告服务、云计算服务、电子商务等。

2. AirbnbAirbnb是一家全球性的在线短租平台,成立于2008年,旨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住宿服务。

Airbnb联合创始人布赖恩·切斯基(Brian Chesky)曾表示,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领域之一。

“Airbnb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住宿体验,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服务贸易业务。

”3. 瑞士金融服务瑞士是全球著名的金融服务中心之一,其服务贸易以金融服务为主导。

瑞士金融服务业的服务包括:银行和金融保险服务、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信托和税务筹划、证券交易等。

瑞士金融服务的优势在于其在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对冲基金、寿险等领域具有高度的专业技能和大量的经验。

4. 医疗旅游医疗旅游是指患者为了接受国外的高质量医疗服务而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为。

医疗旅游的服务贸易包括:医疗服务、旅游、交通运输、住宿、保险等。

目前,医疗旅游的热点国家和地区包括:泰国、新加坡、印度、韩国、中国等。

在医疗旅游业务领域,客户可以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和住宿体验,同时旅行也可以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

5. 美国会计服务美国会计服务在服务贸易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提供的服务包括:审计、税务、财务咨询、企业价值评估、内部审计等。

美国会计服务以其高度专业化、高效性、客户保密性等优势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在跨国企业、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

中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关系

中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关系

中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关系近年来,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经济关系日益紧密。

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不断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新加坡经济关系的现状、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贸易合作是经济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新加坡则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

两国之间的贸易额逐年攀升,多个领域的商品和服务相互贸易频繁。

其次,两国之间的投资合作也呈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中国企业在新加坡设立了众多投资项目,涵盖了工业、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

同时,新加坡的企业也积极投资于中国市场,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种双向投资合作不仅促进了两国企业的发展,也为两国经济的融合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合作还体现在双方之间的贸易便利化和市场开放。

两国政府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降低贸易壁垒,加强监管合作,为企业和商界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此外,两国还积极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经济的融合和互联互通。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中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关系已经从传统的贸易往来发展为更加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双方在创新科技、金融服务、物流等领域进行了密切合作,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此外,两国还在人文交流、教育合作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不仅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也提升了两国经济合作的水平和规模。

展望未来,中新两国的经济关系仍然充满着巨大潜力。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和合作空间非常广阔。

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环境保护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推动双向投资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更加开放和互利的经济合作模式。

综上所述,中国与新加坡的经济关系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双方在贸易合作、投资合作、市场开放等方面展现出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加坡既是世界有名的旅游国家、亚洲金融中心和亚洲美元市场中心之一,同时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的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还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提炼中心,也是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

2005年新加坡GDP总值为1943.598亿新元(合1167.607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6.4%,人均GDP超过27500美元。

对外贸易是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05年其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7160亿新元,比2004年增长14%。

新加坡政府比较重视本地制造业的作用,坚持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的政策,拥有比重较大、竞争力很强的制造业。

电子电器、炼油、船舶修造是制造业的3大支柱。

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基地和石化产品供应中心。

新加坡的制造业基本属于高附加值的先进科技产业,拥有不少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尖端科技产品,被称作高新产业制造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新加坡政府决定将来力保制造业在本地经济中的比重不低于15%。

服务业方面,新加坡在金融(银行、保险、会计、律师、审计)、交通(快捷的空运、海运和高效的港口)、商业、酒店餐饮等领域发展迅速,被公认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

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中商业服务(包括对外贸易)、交通通讯、批发零售、金融服务等是服务业最主要的行业,相比较而言,新加坡在这些行业的优势较明显,仍具较大的发展潜力。

从1960年到2005年,新加坡几大重点行业在GDP中的构成比例的变化(见图1),基本反映了当地产业机构的变迁过程:制造业在早期工业立国的基础上,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在GDP中的比重从早期的11.2%增加到当前的27%以上;建筑业的比重在基本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后从峰值跌落至当前的4%不到;独立初期由于没有什么工业所以商业的比重相对较高,而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不断壮大,商业在GDP中的比重基本维持在16%左右;而服务业中的交通与通讯、商务服务及金融服务的比重则从70年代后期开始大幅增加,单这三个服务行业在GDP中的比重就接近了40%,其中金融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从1960年的3.9%增加到2005年的10.9%,商务服务业则从7.2%增加到12.9%。

因此,尽管没有列出全部的服务行业的比重数据,下图还是基本显示了新加坡产业结构转变的历程。

1、服务业结构与发展规模
根据新加坡的统计年鉴,其服务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业(含贸易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交通与通讯、金融服务业、膳宿业(酒店与宾馆)、其他共六大门类。

2005年服务业的GDP 总值达到1219.01亿新元,占同期GDP总值的62%。

2005年服务业结构见图2。

图2:新加坡服务业的产业结构(2005年数据)
原始数据来源: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图中数据表明,批发与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交通与通讯业、金融服务业是新加坡服务业的四大重头行业,其中批发零售业由于包括贸易在内,因此份额最大,商务服务业则包括不动产、法律、会计、咨询、IT服务等行业,交通与通讯行业包括水陆空交通及运输,也包括传统的邮政服务和新兴的电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则包括银行、证券(股票、债券、期货)、保险、资产管理等门类,可以说正是依托这四大服务业的发展,新加坡才确立了其亚洲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

图3为2004年新加坡主要行业的企业与机构数量分布,农林牧渔业、制造业与建筑业、服务业这一、二、三产业的企业数量分别为725家、40082家和175899家。

下图中的“商业”包括了批发、零售、贸易和膳宿业,是机构数量最多的行业,共有84427家,占总数的38.9%,其次是金融服务业与商务服务业,55045家机构数占到总量的25.4%。

在解决就业方面,服务业同样起了支柱性的作用,从图4可见,2004年服务业解决了新加坡50%的就业人口,同期,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分别为17.3%和5.5%。

在服务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是批发与零售业,2004年共有319700人致力于该行业的发展,其次是商务服务业,2004年的就业人数是25400,交通存储与通讯业的就业人数与商务服务业的相当,2004年为212500从业人数。

图4:2004年新加坡主要行业就业人数分布结构
原始数据来源:《Singapore in Figure, 2005》
2、近几年发展态势
2001年是新加坡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的巅峰期,为67%,2002年以后,制造业受化工、生物医药、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快速增长式发展的影响,在GDP中的比重略有增加,而服务业则因此相对下降,2002年到2005年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5%、64.5%、62.4%和62.7%。

图5显示了近四年来服务业和制造业在GDP中的比例变化。

图5:2002-2005年制造业与服务业在GDP(单位:百万新元)中的构成比例图
资料来源: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而服务业中各个门类的年增幅也显示出了个别行业的发展状态,2003年,膳宿业、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都呈负增长,服务业整体相对低迷,原因是受SARS的影响,尤其是膳宿业受影响最大,因为到新加坡旅游和商务公干的人数大大减少,一些金融和商务活动也因此延期或取消。

2004年尽管在2003年产业整体疲软的基础上实现了报复性增长,但是2005年又基本回落。

另外,根据图6显示的最近几年服务业的结构变化可见,交通与通讯、批发与零售这两个行业一直呈增长发展态势,发展势头一直比较稳健,另外两个重头行业:金融和商务服务,尽管增势不甚强劲,但依然是重头行业。

新加坡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以及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投资,其中服务业向来是外商投资的重要领域。

2003年,FDI投向新加坡交通与通讯、金融与保险、商务服务业、不动产(一般地,不动产在新加坡官方统计中包含在商务服务业中)四个服务行业的额度是当年制造业领域FDI总额的1.24倍,这还不包括其他诸如贸易等领域,是投向商业领域的2.95倍。

另外,图7显示了2001-2003三年不同产业领域获得的FDI额度的变化,也清晰地显示了服务业受外资青睐的程度:仅金融与保险业的FDI额度就可与制造业比肩。

不过,仅就这三年的数据来,制造业领域的FDI总额增长快于其他任何领域,更多的趋势分析因为数据不足这里难以完成。

3、服务贸易情况
服务贸易在新加坡GDP中的比例在1/3左右,服务贸易领域中传统的有交通和旅游服务,90年代末新蓬勃发展起来的有贸易相关(Trade-related)的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商务服务和技术服务四大领域,并且这四个领域的贸易额增长快速。

图8中部分服务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可以看出,交通、陆游、贸易、金融、商务服务等领域处于贸易较频繁的领域,贸易额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贸易相关服务中,出口额大大超过进口额,这是因为新加坡是贸易服务大国,尤其是在转口贸易方面,因此其余贸易相关的服务活动的服务对象就扩大到境外众多贸易商。

需要说明的是,图8只作贸易额度的相对显示,实际数字是1997年的数字,不具备当下绝对参考价值。

从服务业的进出口结构来看,出口方面,贸易相关、交通、旅游和金融是前三大行业领域,其次金融和商务服务比例相当,但总额只有前三大领域的1/5到1/4。

而进口方面,则是交通、旅游、版税是三大主要行业,保险、商务、贸易相关、技术服务属于第二梯队,占服务进口总额的比例在5%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