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 ] 欧建平 , 1 庄广伦 , 周灿权 , 无精 子症 患者 10例取 精方 法及 等. 0 妊娠结局[ ] 中华男科 学,0 2 8 4)2 82 0 J. 2 0 , ( :5 —6 . [ ] 庄广伦 , 2 周灿 权 , 梁小燕 , 现代辅 助 生育技术 [ . 1版. 等. M] 第
存 时间为 2个 月 一 3个月。病理形 态学 1 5 2例均见胞质深红染的 大多边形上 皮样 细胞及横 纹肌样细胞 为主 , 色素 少。 结论 :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 色素瘤是一种 少见肿瘤 , 生存期短 、 其 恶性度 高。临床专科检 查以息 肉样外观伴表 面灰 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坏死 为特点。病理学以胞质深红 染仅有 少量黑 色素颗粒 的大 多边形上皮杆 细胞及横纹肌 样细胞 为主要成分 , 色素 黑
特 染及 免 疫 组 化 可 明确 诊 断 。
[ 关键词 ]鼻腔 ; 原发性恶性黑 色素瘤 ; 临床病理 [ 中图分类号 ]R 3 . [ 7 9 5 文献标识 码]A [ 文章编号] 6 159 (07 0 -6 70 17 -0 8 20 )608 -3 Th i c pa ho o ia s r a i n n 1 s s o i a y M a i na t M ea o a e Cl ni o t l g c lOb e v to o Ca e fPr m r 3 lg n l n m o he Na a v t ft s lCa iy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0 5:7 —7 2 0 1 5 1 6.
[ ] MeioC, rn zC eur C a e a. eao si e 3 r Mat e h ge C, hnR C,t 1R lt nhpb — n i J i

鼻咽部黑色素瘤的影像诊断

鼻咽部黑色素瘤的影像诊断

③MRI所有序列均倾向为中等信号,或T1WI低信号与T2WI中高信号;
④增强扫描常呈中度均匀强化,可见沿神经周围蔓延。
嗅神经母细胞瘤
嗅 神 经 母 细 胞 瘤 (esthesioneuroblastoma ENB) 最常见于鼻腔顶部的嗅上皮,属于神经嵴细胞肿瘤,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即10~
20岁与50~60岁。临床表现为鼻塞感、头痛、鼻腔分泌物、用鼻吸气困难、鼻腔息
鼻腔乳头状腺癌,横轴面CT平扫示左侧 鼻前颌窦多见。CT表现窦腔内填充软组织密度影伴窦口区点状及片状致 密影。窦腔钙化灶是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MRI呈T1稍低或等信号,T2多为低信号。 增强后侵袭型病变可明显强化。
淋巴瘤
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常见症状是鼻阻塞与无痛性鼻腔肿块,鼻阻塞进行性
2.腺癌 鼻腔腺癌
腺样囊性癌最常见于于腭部,向上侵犯鼻腔,累及鼻腔者约为30%。临床上病程较长, 可达5年之久,临床表现为鼻腔肿块与疼痛、麻木、鼻阻塞等。CT和MRI表现为鼻腔 鼻窦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呈中度或显著不均匀强化; 邻近骨质溶骨 性、侵袭性、压迫性或膨胀性破坏,并突破窦壁向邻近窦腔和组织侵犯为特点。
左侧鼻腔ENB:图(1A) CT平扫示鼻腔(左侧为主)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箭)。 图(1B),(1C)左侧筛骨及上颌窦壁骨质破坏(箭)。
双侧额叶ENB 图(2A)T2WI示双侧额 叶病灶不均匀高信号 (箭)。 图(2B)T1WI示病灶呈 不均匀低信号,周围脑组 织呈指状水肿(箭)。 图(2C~2E)冠状位及矢状 位增强时病灶不均匀强化, 其内见条带状低信号,呈 “花瓣”状(箭)。 图(F)病理证实为ENB。
加重并呈持续性。好发部位为鼻腔前部,特别是鼻前庭上方、鼻骨后方。 CT与MRI特点: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进行诊断和?…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进行诊断和?…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进行诊断
和?…
魏红权;曹敏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20)005
【摘要】目的探讨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方法应用免疫
组化S-P法对14例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S100、Vimentin、HMB45、LCA、GFAP、Cytokeratin、actin、myoglobin进行联合标记,并仔细观察HE组织切片的组织结构特点和细胞形态特点。

结果鼻腔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阳性结果,S100(14/14)、Vimentin(14/14)、HMB45(12/
【总页数】2页(P433-434)
【作者】魏红权;曹敏
【作者单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620.4
【相关文献】
1.用细针穿刺活检法对1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情况分析 [J], 姜爱华
2.用细针穿刺活检法对1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情况分
析 [J], 姜爱华
3.原发性鼻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CT诊断价值 [J], 于静;
4.抗黑色素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在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应用中的免疫组化研究 [J], 冯和平;谷化平
5.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CT、MR诊断 [J], 侯刚强;张小静;高德宏;曾志斌;熊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f o r ma t i o n a n d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 i n p a t i e nt s w i t h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
缺 血性 脑卒 中
。而 本研 究 发 现 高 血 压 、 高 同型 半
河亩 医学研究 2 0 1 4年 1 月第 2 3 卷第 1 期
H E N A N ME D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J a n 2 0 1 4 , V o 1 . 2 3 , N o . 1
[ 7] S e n U,M i s h r a P K, T y a g i N, e t a 1 .H o m o c y s t e i n e t o h y d r o g e n s u l f i d e o r h y p e t r e n s i o n [ J ] .C e l l B i o e h e m B i o p h y s , 2 0 1 0 , 5 7 ( 2 - 3 ) : 4 9 - 5 8 . [ 8 ] Wa n g G,Ma o J M, Wa n g X,e t a l ,E f f e c t o f h o m o c y s t e i n e o n p l a q u e
t o ma t i c a t h e r o t h r o m b o t i c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s t e n o s e s : t h e G E S I C A s t u d y [ J ] .
N e u r o l o g y , 2 0 0 6 , 6 6 ( 8 ): 1 1 8 7 — 1 1 9 1 .

鼻腔良、恶性肿瘤CT的鉴别诊断

鼻腔良、恶性肿瘤CT的鉴别诊断

鼻腔良、恶性肿瘤CT的鉴别诊断关键词鼻腔良恶性肿瘤CT鉴别诊断鼻腔肿瘤CT检查一是发现病变,最主要是区分良、恶性,以及明确肿瘤侵犯部位及范围,对决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2006~2010年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鼻腔肿瘤患者45例,探讨鼻腔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其中良性15例,恶性30例。

分析良、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点,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楚,少有骨质破坏,不侵犯腔外软组织;而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浸润型生长,边缘清楚,骨质破坏明显及侵犯腔外软组织。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3:2,年龄8~73岁,平均31岁。

临床表现为鼻塞、鼻衄,头痛,鼻部隆起及面颊部疼痛,流泪、突眼及视力下降等。

病程20天~3年。

有鼻部手术史4例。

病理组织学诊断:良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30例。

其中良性肿瘤,纤维血管瘤11例,乳头状瘤2例,骨化纤维瘤2例。

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14例,未分化癌4例,腺癌3例,腺样囊性癌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黑色素瘤2例,透明细胞癌各恶性肉芽肿1例。

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GE的e/ct CT,患者仰卧位,下颌内收,在硬腭平面上颌骨齿槽突开始,平行于眶耳线,层厚5mm,层距5mm向上连续扫描至眶底,少数加扫鼻腔冠状位扫描及增强扫描。

CT表现及结果45例病例,经病理证实为良性15例,鼻腔内见软组织肿块,边界光滑;10例单侧,5例双侧;鼻腔膨胀性改变,鼻中隔向对侧移位8例,合并副鼻窦炎9例,3例引起骨质破坏。

30例恶性肿瘤中,全部见鼻腔软组织肿块,不规则;除5例无骨质破坏外,其余都有骨质破坏;20例侵犯副鼻窦,3例侵犯眼眶。

讨论鼻腔良性肿瘤少见,通过本组45例鼻腔肿瘤的CT表现,鼻腔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良性肿瘤边缘光滑,界限清晰;恶性肿瘤边缘模糊,分界不清;②肿块良性呈膨胀性生长,鼻腔扩大或压迫性骨质缺损;恶性呈浸润性生长,骨质破坏明显;③良性肿瘤一般不侵犯腔外软组织;而恶性肿瘤常侵犯腔外的软组织。

鼻腔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CT表现与病理分析

鼻腔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CT表现与病理分析

约半数 病例 瘤细 胞 内可 发 现 黑 色 素颗 粒 ( 第3 8 2页 彩图 1 ) , 本组 3 例 根据 H E染色 观察 其细 胞形 态 、 组 织结 构 及发 现 胞 浆 内存 在 典 型 的黑 色 素小 体 而 直 接诊 断 为 恶 性 黑 色素 瘤 ; 其余 3 例 经免疫 组化 V i m、 I g/ B 4 5 、 S 一1 1 3 0 均 阳性 而确 诊 。
1 . 5 ) 岁 。4例 出现 单 侧 鼻 塞 、 鼻衄 , 1 例 出现 流脓 涕 伴 问歇性 头 痛 , 1 例 因听力下降 、 嗅 觉 减 退 就 诊 发 现 。病程 1 个 月 ~2 . 5年 , 平均( 9 . 5 4 - 2 . 3 ) 个月 。
1 . 2 检查方法 采用 P h i l i p s B r i l l i a n c e 1 6层 螺 旋
著. .镜下肿瘤主要 由小 圆形细胞 、 大 卜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组成 , 其中 3 例 见典 型的黑色素小体。结论
黑 色 素 瘤 的病 理 认 识 有 助 于对 c T作 出 正 确 判 断 。
提高鼻 腔原发恶 性
【 关 键词】 鼻腔
黑色素瘤
病理
X线计算机
恶性 黑 色素瘤 ( m a l i g n a n t m e l a n o m a , MM) 简 称 恶 黑, 来 源于黑 色 素细 胞 , 多发生于皮肤 、 黏膜 , 原 发 于鼻 腔 内的恶性 黑色 素 瘤 较 为罕 见 , 约 占全部 恶 性 黑色 素瘤 的 1 %_ l J 、本 病发 展 快 , 预后 较 差 , 5年 生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 资 料 选 择 2 0 0 8年 7月 ~2 0 1 3年 5月

鼻腔鼻窦常见恶性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

鼻腔鼻窦常见恶性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i m a g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o m m o n m a l i g n a n t s i n o n a s a l t u m o r s f o r
确 定肿 瘤性质 、 范围、 与周 围结构 的 关 系, 从 而提 高疾 病 的诊 瘤 ; 体层摄 影 术 ; X线计 算机 ; 磁 共振成像
A p r i ma r y a n a l y s i s o n C T a n d MRI f e a t u r e s o f c o mmo n ma l i g n a n t s i n o n a s a l t u mo r s X I A O L i n g , C H E N L u , W A NG Y u a n y u a n ,L I U J i e , S H E N
i mp r o v i n g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o f t h e d i s e a s e . Me t ho d s Ra d i o l o g i c a l a n d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7 8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i n o — n a s a l ma l i g n a n t t u mo r s c o n ir f me d b y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w 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Re s u l t s S i n o n a s a l ma l i g n a n t t u mo r s l a c k e d i ma g i n g s p e c i ic f i t y . Mo s t o f C T s h o we d u n e v e n s o f t t i s s u e d e n s i t i e s wi t h u n c l e a r b o u n d a  ̄ a n d d e s t r u c t i o n o f b o n e w h i c h i n v a d e d t h e s o t f t i s s u e o u t s i d e o f t h e c a v i t y i n c l u d i n g o r b i t o r i n t r a — c r a n i u m. T h e r e wa s mo d e r a t e t o r e ma r k a b l e e n h a n c e me n t o f t h e l e s i o n . T 1 WI i n MR d e mo n s t r a t e d h o mo —a n d h y p o — i n t e n s e s i g n a 1 . wh i l e T2 WI r e v e a l e d h o mo —a n d h y p e r — i n t e n s e s i g n a l ,a n d p o s t c o n t r a s t MR i ma g i n g d i s p l a y e d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c o n — t r a s t e n h a n c e me n t . T h e r e wa s n o s i g n i i f c a n t s t a t i s t i c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e e n C T a n d MRI i n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o f ma —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10例临床分析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10例临床分析
方法 。黑色素瘤 因乏氧 细胞多 , 对辐射损 伤修复能力强 , 故放疗 敏感 性差 , 目前 只 作为手术 前或手 术后 配合治疗 。笔 者根 据患 者实 际情况采用多种治疗方法 , 包括 手术 加术 后放疗 , 手术 加放疗 和化 疗 , 其 中 1 辅 以免疫 治疗 。本 组病 例统 计 1 例 年生存率 5 % , 0 2年生存率 4 %。3年生 0 存率 1% , 0 可能 与作者统计 病例少 、 年限
论 著 ・临 床 论 坛
CH l E C o M M UNI v Oo C TO S N SE T
鼻腔 鼻窦 恶性 黑 色素瘤 l 临床分 析 O例
朱 瑞
内, 向鼻腔侵犯 ; 例肿瘤 位于筛 窦, 内 1 眶 侧壁骨质破坏 , 侵犯 相应 内直 肌 , 颈部 且 彩超有颈 部 淋 巴结转 移 , 远处 转 移征 无
合钴 6 o放 射 治 疗 。1 0例 中 临 床 误 诊 2
2 , 例误诊 为鼻腔 出血坏死 性息 肉 , 例 1 1 例误诊为低 分化磷 状细胞 癌。手 术后标 本病理诊断均为恶性黑色素瘤 , 其中 2例 为无色素型 , 免疫组 化学检查 , S一10蛋 0
白阳性 8例( O 。 8 %) 治疗方法 :0例 均行 手术治疗 , 中 l 其


质脆 , 之 易 出血 。影像 学 检 查 :0 触 l
2 . 81
例均行鼻窦冠状 位和轴位 C T扫描 , 中 其 8例肿瘤局限于鼻 腔 , 侧上颌窦 或筛 窦 患 有 阻塞 性 炎症 ; 1例肿 瘤 位 于上 颌 窦 腔
5 徐纪为 , 陈丽荣 . 发性鼻黏膜 恶性 黑色素 原 瘤病理和免疫 组化 观察. 中华耳 鼻咽喉 科
黑的病理 改变为组织结构虽多样 性 , 细胞 浆内可有黑色素颗粒 , 电镜 下检查可见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words】 Nasal cavity; Melanoma;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恶性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lanoma,MM) 是一种 恶性程度很高的黑色素细胞肿瘤,鼻腔原发性恶性黑 色素瘤较为罕见,占鼻腔原发性肿瘤的 0. 57% ,约占 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的 4%[1]。早期恶性黑色素瘤 患者预后较好,而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位生存 期仅 6 ~ 9 个月,5 年生存率不足 5%[2]。因此,早期 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 9 例鼻腔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影像学 诊断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摘要】 目的: 探讨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9 例鼻 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9 例患者主要 CT 表现为单侧( 8 例) 或双侧( 1 例) 鼻腔内密度均匀、形态 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无钙化,8 例( 8 /9) 伴邻近结构的侵犯,2 例增强后肿瘤不均匀明显强化。MRI 表现: 1 例表现为典 型的 T1 WI 上不均匀高信号,T2 WI 上不均匀低信号; 2 例表现为 T1 WI 上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 WI 上稍高信号; 3 例 MRI 增强后肿瘤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CT 表现缺乏特异性,典型的恶性黑色素瘤的 MRI 表 现有一定特征性。CT 和 MRI 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周围骨质破坏和邻近重要结构的侵犯。
【关键词】 鼻腔; 黑色素瘤; 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814. 42; R445. 2; R739.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313( 2011) 11-1156-03
Imaging finding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nasal cavity LI Pei-ling,ZHAI Zhao-hua, WANG Ping,et al. Sichu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Imagi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Sichuan 637000,P. R. China
放射学实践 2011 年 11 月第 26 卷第 11 期 Radiol Practice,Nov 2011,Vol 26,No. 11
1157
结果
1. CT 表现 9 例肿瘤均原发于鼻腔,位于单侧鼻腔 8 例( 图 1a、2a) ,双侧鼻腔 1 例( 图 3) ,5 例伴有骨质破坏( 图 1a、2a、3) 。8 例肿瘤呈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且侵犯 邻近结构,1 例呈结节状局限于鼻腔内; 肿瘤密度均 匀,瘤内未见钙化及囊变坏死区,2 例增强后肿瘤不 均匀明显强化( 图 2a、3) 。3 例肿瘤侵犯破坏同侧筛 骨纸板,突入眶骨膜下间隙,推移相应的眶骨膜及眼 外肌( 图 3b) ,肿瘤向上破坏前颅窝底骨质 2 例,向后 侵犯鼻咽部及翼腭窝,引起鼻咽部软组织增厚 2 例 ( 图 3a) ,翼腭窝骨质破坏 1 例( 图 2a) 。9 例中肿瘤 侵犯同侧上颌窦 6 例 ( 图 1a、2a、3a) 、筛窦 4 例 ( 图 3b) 、蝶窦 2 例、额窦 2 例。 2. MRI 表现 1 例肿瘤表现典型,于 T1 WI 上呈不均匀高信号, T2 WI 上呈不均匀低信号,增强扫描示肿瘤不均匀明 显强化( 图 2) 。2 例肿瘤表现不典型,于 T1 WI 上呈 等信号 ~ 稍高信号,T2 WI 上呈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 不均匀明显强化( 图 1) 。 3. 病理结果 常规病理检查首诊为黑色素瘤 3 例,另 6 例经免 疫组织化学( 选用 HMB-45、S-100、Ki-67 及 CK 等抗 体) 确诊( 图 1e、f) ,其中 HMB-45 阳性 5 例( 5 /6) ,S100 阳性 6 例( 6 /6) ,CK 阴性 6 例( 6 /6)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aging finding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nasal cavity. Methods: The imaging findings of 9 cases with 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nasal cavity proved by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sults: Axial unenhanced CT scan showed soft-tissue masses in 9 cases. The tumor displayed a homogeneous density ( 8 cases in unilateral nasal cavity and 1 case in bilaterial cavity) and irregular configuration without calcification on CT. There were 8 cases with invasion of adjoining structures and 2 cases with inhomogeneous apparent enhancement. MRI showed typical inhomogeneous high signal intensities on T1 WI and inhomogeneous low signal intensities on T2 WI in 1 case; and isointensity and slightly high signal intensities on T1 WI and slightly high signal intensities on T2 WI in 2 cases. There were 3 cases showing inhomogeneous apparent en Conclusion: Our results had shown that the 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nasal cavity had no specific CT manifestation. CT and MRI could well define the location of tumor,invasion of bone and the adjoining structures. MRI could be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of typical 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nasal cavity.
3 例患者行 MRI 平扫加增强扫描,采用 GE Signa Excite 1. 5T 磁共振成像系统,头颈联合 8 通道阵列线 圈。常规行横轴面快速驰豫 FSE、快速扰相梯度回波 及 DWI 扫 描 ( T2 WI: TR 4000 ~ 4500 ms,TE 85 ms; T1 WI: TR 200 ~ 300 ms,TE 5 ms; b 值 = 1000 s / mm2 ) 、矢 状面 SE 和 FSE 序列 T1 WI ( TR 400 ~ 600 ms,TE 15 ms) 和 T2 WI( TR 3000 ~ 3500 ms,TE 85 ms) 以及冠状 面快速驰豫 FSE 和 STIR( TR 3500 ~ 4000 ms,TE 55 ms) 成像,层厚 5. 0 ~ 6. 0 mm,层间距 0. 5 ~ 2. 0 mm, 矩阵 128 × 128 ~ 320 × 256,视野 24 cm × 24 cm。增强扫 描对比剂为 Gd-DTPA,剂量 0. 1 mmol / kg,常规行横轴 面、矢状面及冠状面 T1 WI。
讨论
黑色素细胞来源于神经嵴,主要分布于皮肤、眼、 粘膜表面和神经系统,因此,黑色素瘤可发生于皮肤、 口腔、消化道和生殖系统的黏膜以及眼球和脑膜的脉 络膜等处。皮肤黑色素瘤最常见,约占 75% ,主要分 布于下肢、外阴和肛周[3]。
本病好发于 40 ~ 70 岁的老年人,鼻腔为最常发 生的部位,其次为鼻腔和鼻窦联合发生,肿瘤大时可 累及多个鼻窦[4]。本组病例中肿瘤均位于鼻腔,平均 年龄为 63. 1 岁,与文献报道一致。鼻塞、鼻出血及涕 中带血是其常见的三大临床症状,鼻腔检查示肿瘤外 观呈实性息肉,结节状或菜花状,多为黑色或紫褐色, 大多数肿瘤有溃疡,质软、易出血。
作者简介: 李培岭( 1983 - ) ,男,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 事中枢神经系统及五官影像学诊断工作。
通讯作者: 翟昭华,E-mail: zhaizhaohuada@ 163. com
鼻窦横轴面或冠状面扫描,扫描范围: 横轴面图像上 自上颌窦下壁至眶上壁,冠状面图像上自额窦前壁至 蝶窦。层厚 5 mm,层距 5 mm,距阵 512 × 512,应用骨 窗和软组织窗观察骨质结构和软组织病变,2 例行 CT 增强扫描,以高压注射器由肘静脉注入碘海醇 75 ml, 注射流率 3 ml / s,延迟时间 30 s。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 MRI 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T1 WI 上呈高信号,T2 WI 上呈低信号,与其它肿瘤的 信号表现相反,为其特点[6]。MRI 对黑色素极敏感, 由于黑色素内稳定自由基的不成对电子与自由水的 相互作用能够缩短 T1 及相对缩短 T2 ,因此 T1 值缩短
图 1 右侧鼻腔恶性黑色素瘤。a) CT 平扫示右侧鼻腔及上颌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右侧上颌窦内侧壁骨质破坏; b) 矢状 面 T1 WI 示肿瘤呈等信号 ~ 稍高信号( 箭) ; c) 横轴面 T2 WI 示肿瘤呈稍高信号; d) 矢状面增强扫描示肿瘤不均匀明显强化( 箭) ,边 界清晰,侵犯右侧眼眶及前颅窝底; e) 镜下示肿瘤细胞体积小,弥漫分布,胞质少,嗜酸性,核分裂象多见( × 400,HE) ; f) 免疫组化 染色示 HMB45 强阳性,表现为胞质内棕黄颗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