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热大小的比较方法
2021届高考化学素养提升全突破09 反应热的计算与大小比较(解析版)

专题09 反应热的计算与大小比较——建立模型巧解题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是高考的必考点和热点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运用化学键的键能、热化学方程式、标准燃烧热和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由于这一知识点涉及的计算方法较多,学生在做题时不能正确选择计算方法,导致计算错误。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绘制思维导图,凝练关键词,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构建化学反应热计算的思维导图模型,解决反应热计算中存在的困惑。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化学反应热计算方法的总结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反应热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建构的化学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化学计算成绩,实现真正的素养教育。
1.【2019新课标Ⅱ节选】环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g)(g)+H2(g) ΔH1=+100.3 kJ·mol−1 ①H 2(g)+ I2(g)2HI(g) ΔH2=−11.0 kJ·mol−1 ②对于反应:(g)+ I 2(g)(g)+2HI(g) ③ΔH3=___________kJ·mol−1。
【答案】(1)+89.3【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可得反应③的ΔH=+89.3kJ/mol;【素养解读】确定③为目标方程式,已知方程式①和②与之比较,可知氢气为中间物质,处理的目标为消去氢气,在两个方程式中系数相同,在不同边,直接相加即可。
2.【2019新课标Ⅲ节选】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
回答下列问题:(2)Deacon 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CuCl 2(s)=CuCl(s)+12Cl 2(g) ΔH 1=83 kJ·mol − 1 CuCl(s)+12O 2(g)=CuO(s)+12Cl 2(g) ΔH 2=− 20 kJ·mol − 1 CuO(s)+2HCl(g)=CuCl 2(s)+H 2O(g) ΔH 3=− 121 kJ·mol − 1 则4HCl(g)+O 2(g)=2Cl 2(g)+2H 2O(g)的ΔH =_________ kJ·mol − 1。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ΔH大小比较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再书写

第2课时 ΔH 大小比较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再书写[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建立反应热大小比较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决有关问题。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盖斯定律对反应热测定的重要意义,增强为人类科学发展而努力的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一、ΔH 的大小比较1.看ΔH 正负号吸热反应ΔH >0,放热反应ΔH <0,可判断吸热反应的ΔH >放热反应的ΔH 。
2.看化学计量数同一化学反应:ΔH 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例如:H 2(g)+12O 2(g)===H 2O(l) ΔH 1=-a kJ·mol -12H 2(g)+O 2(g)===2H 2O(l) ΔH 2=-b kJ·mol -1 可判断:b =2a ,所以ΔH 1>ΔH 2。
3.同一反应,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 S(g)+O 2(g)===SO 2(g) ΔH 1 S(s)+O 2(g)===SO 2(g) ΔH 2由物质的能量(E )的大小知热量:Q 1>Q 2,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则ΔH 1=-Q 1 kJ·mol -1,ΔH 2=-Q 2 kJ·mol -1,则ΔH 1<ΔH 2。
4.看反应联系比较两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例如:C(s)+O 2(g)===CO 2(g) ΔH 1 C(s)+12O 2(g)===CO(g) ΔH 2可判断:C(s)――→ΔH 1CO 2(g); C(s)――→ΔH 2CO(g)――→ΔH 3CO 2(g)ΔH 2+ΔH 3=ΔH 1,又因为ΔH 3<0,所以ΔH 2>ΔH 1。
1.已知:C(s ,金刚石)===C(s ,石墨) ΔH =-1.9 kJ·mol -1 C(s ,金刚石)+O 2(g)===CO 2(g) ΔH 1 C(s ,石墨)+O 2(g)===CO 2(g) ΔH2 根据上述反应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ΔH 1=ΔH 2 B .ΔH 1>ΔH 2C .ΔH 1<ΔH 2D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答案 C解析 已知:C(s ,金刚石)===C(s ,石墨) ΔH =-1.9 kJ·mol -1,则相同量的金刚石和石墨相比较,金刚石的能量高,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则ΔH 1<ΔH 2<0,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石墨稳定,故C 正确。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2化学基本理论突破点6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突破点6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提炼1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把反应热当作“产物”,计算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根据燃烧热数据,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Q=燃烧热×n(可燃物的物质的量)。
3.根据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差计算焓变若反应物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E1,生成物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E2,则反应的ΔH=E1-E2。
4.利用物质具有的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
ΔH15.利用反应的互逆性关系计算:AB,ΔH1=-ΔH2。
ΔH26.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对于存在下列关系的反应:提炼2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反应热大小的比较1.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六个注意”2.反应热大小的比较方法(1)利用盖斯定律比较,如比较ΔH 1与ΔH 2的大小的方法。
因ΔH 1<0,ΔH 2<0,ΔH 3<0(均为放热反应),依据盖斯定律得ΔH 1=ΔH 2+ΔH 3,即|ΔH 1|>|ΔH 2|,所以ΔH 1<ΔH 2。
(2)同一反应的生成物状态不同时,如 A(g)+B(g)===C(g) ΔH 1, A(g)+B(g)===C(l) ΔH 2, 则ΔH 1>ΔH 2。
(3)同一反应的反应物状态不同时,如 A(s)+B(g)===C(g) ΔH 1, A(g)+B(g)===C(g) ΔH 2, 则ΔH 1>ΔH 2。
(4)两个有联系的反应相比较时,如 C(s)+O 2(g)===CO 2(g) ΔH 1①, C(s)+12O 2(g)===CO(g) ΔH 2②。
比较方法:利用反应①(包括ΔH 1)乘以某计量数减去反应②(包括ΔH 2)乘以某计量数,即得出ΔH 3=ΔH 1×某计量数-ΔH 2×某计量数,根据ΔH 3大于0或小于0进行比较。
1.1.3+反应热比较和燃烧热

பைடு நூலகம்
CO(g)+ O2(g)= CO2(g)
△H = – 283 kJ/mol
模块二 燃烧热的相关计算
新课讲解
【例2】 在101 kPa时,1 mol CH4 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890.3 kJ的
热量,CH4的燃烧热为多少?1000 L CH4(标况)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2 220 kJ·mol-1
(1)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C
(2)2 g H2和2 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4725.8 kJ
____________
(3)现有H2和C3H8的混合气体5 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3847 kJ,
3:1
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
反应热为269.8kJ/mol
D.25℃、101kPa时,碳的燃烧热为-393.5kJ/mol
课堂练习
【变式2】书写表示下列燃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890 kJ
CH4(g)+ 2O2(g) = CO2(g) + 2H2O(l) △H = – 890 kJ/mol
新课讲解
2、燃烧热表示的意义:
【想一想】1、已知CH4的燃烧热为890.31KJ/mol,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在101KPa时, 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放出890.31KJ的热量。
【写一写】2、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CH4(g)+2O2(g)=CO2(g)+2H2O(l) △H=-890.31kJ/mol
专题二 焓变的大小比较

专题二 焓变的大小比较知识梳理一、ΔH 大小比较时注意事项ΔH 是有符号“+”“-”的,比较时要带着符号比。
1.吸热反应的ΔH 为“+”,放热反应的ΔH 为“-”, 所以吸热反应的ΔH 一定大于放热反应的ΔH 。
2.放热反应的ΔH 为“-”,所以放热越多,ΔH 越小。
二、常见的几种ΔH 大小比较方法(1)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ΔH 的绝对值也要加倍 例如,H 2(g)+12O 2(g)===H 2O(l) ΔH 1=-a kJ·mol -1;2H 2(g)+O 2(g)===2H 2O(l) ΔH 2=-b kJ·mol -1,其中ΔH 2<ΔH 1<0,且b =2a 。
(2)同一反应,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 在同一反应里,反应物或生成物状态不同时,要考虑A(g)放热吸热A(l)放热吸热A(s),或者从三状态自身的能量比较:E (g)>E (l)>E (s),可知反应热大小亦不相同。
如S(g)+O 2(g)===SO 2(g) ΔH 1=-a kJ·mol -1 S(s)+O 2(g)===SO 2(g) ΔH 2=-b kJ·mol -1(3)晶体类型不同,产物相同的反应,反应热不同 如C(s ,石墨)+O 2(g)===CO 2(g) ΔH 1=-a kJ·mol -1 C(s ,金刚石)+O 2(g)===CO 2(g) ΔH 2=-b kJ·mol -1(4)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比较反应热大小①其他条件相同,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ΔH 越小,如C(s)+12O 2(g)===CO(g) ΔH 1;C(s)+O 2(g)===CO 2(g) ΔH 2,则ΔH 1>ΔH 2。
②对于可逆反应,由于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实际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小于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 的绝对值。
如:2SO 2(g)+O 2(g)2SO 3(g)ΔH =-197 kJ·mol-1,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 2(g)和1 mol O 2(g),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小于197 kJ ,但ΔH 仍为-197 kJ·mol -1。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知识点讲解

为放热反应,从图中可看出b放出热量更多,故ΔH2<ΔH1。
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常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比较。如:
①C(s)+O2(g) CO2(g) ΔH1<0
②C(s)+ 1 O2(g)
2
CO(g) ΔH2<0
反应①为C的完全燃烧,反应②为C的不完全燃烧,|ΔH1|>|ΔH2|,所以ΔH1<ΔH2。
中生成,则CH3OH是反应的催化剂,C项错误;反应②③④中有极性键的断 裂和生成,反应②④中还有非极性键(H—H)的断裂,D项正确。 答案 C
方法总结 分析循环图题时,重点在于判断各物质的类型。一般来说,通 过一个箭头进入循环的是反应物;通过一个箭头离开循环的是生成物;先 参加反应,又在后续反应中生成的是催化剂;先生成后又消耗掉的是中间 产物。
例2 (2022重庆三调,11)香草醛(
)高效加氢脱氧合成4-甲
基愈创木酚(
)是研究木质素转化成高附加值生物质柴油
的重要模型反应,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ΔH1=ΔH2+ΔH3+ΔH4
B.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能发生反应:
+H2
+H2O
C.甲醇是反应的中间产物 D.该过程中有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断裂以及极性键的形成
3.燃烧热与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比较
比较项目
燃烧热
中和反应反应热
能量变化
放热,ΔH<0
含义
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在稀溶液里,酸和碱发生中和反
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应生成1 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反应物的量
1 mol
不一定为1 mol
反应热及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反应热及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栾春武
【期刊名称】《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一.反应热的本质rn(1)从微观角度来讲,反应热是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的差值.如图1所示.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栾春武
【作者单位】河北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42.1
【相关文献】
1.反应热计算的考核途径及热量大小比较 [J], 曾韶平
2.煤直接液化反应热与石油炼制反应热的定性比较 [J], 赵渊;朱晓苏;李文博;赵占宝
3.比较反应热大小的几种方法 [J], 余寿坤
4.高考新宠儿——反应热大小判定规律及应用 [J], 王维德
5.高考新宠——反应热大小比较规律及应用 [J], 王明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0章第39讲盖斯定律及应用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39讲 盖斯定律及应用[复习目标] 1.掌握盖斯定律的内容及意义,并能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2.能综合利用反应热和盖斯定律比较不同反应体系反应热的大小。
考点一 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的计算1.盖斯定律的内容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盖斯定律的意义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3.盖斯定律的应用转化关系反应热间的关系 a A ――→ΔH 1B ;A ――→ΔH 21aBΔH 1=a ΔH 2 AΔH 1ΔH 2BΔH 1=-ΔH 2ΔH =ΔH 1+ΔH 2一、应用循环图分析焓变关系1.(2022·重庆,13)“千畦细浪舞晴空”,氮肥保障了现代农业的丰收。
为探究(NH 4)2SO 4的离子键强弱,设计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可得ΔH 4/(kJ· mol -1)为( )A .+533B .+686C .+838D .+1 143 答案 C解析 ①NH 4Cl(s)===NH +4(g)+Cl -(g) ΔH 1=+698 kJ·mol -1;②NH 4Cl(s)===NH +4(aq)+Cl-(aq) ΔH 2=+15 kJ·mol -1;③Cl -(g)===Cl -(aq) ΔH 3=-378 kJ·mol -1;④12(NH 4)2SO 4(s)===NH +4(g)+12SO 2-4(g) ΔH 4;⑤12(NH 4)2SO 4(s)===NH +4(aq)+12SO 2-4(aq) ΔH 5=+3 kJ·mol -1;⑥12SO 2-4(g)===12SO 2-4(aq) ΔH 6=-530 kJ·mol -1;则⑤+①-⑥-②+③得④,ΔH 4=+838 kJ· mol -1, C 正确。
2.[2018·北京,27(1)]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
①C(s)+O2(g)===CO2(g)
(C )
ΔH1
C(s)+1/2O2(g)===CO(g) ΔH2
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
③H2(g)+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
②- ① 得C(g)===C(l) ΔH3<0, 而ΔH3=ΔH2-ΔH1, 所以:ΔH2<ΔH1
(2)相同的反应,反应物的状态不同 ①S(s)+O2(g)===SO2(g) ΔH1<0 ②S(g)+O2(g)===SO2(g) ΔH2<0
①- ②得 S(s)= S(g) ΔH3>0 因为:ΔH3= ΔH1- ΔH2 所以:ΔH1> ΔH2
2SO2(g)+O2(g) 2SO3(g);ΔH=- 197 kJ/mol,则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 的热量要小于197 kJ。
2.做差法(适用于状态不同的反应)
(1)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 ①A(g)+B(g)===C(g) ΔH1<0 ②A(g)+B(g)===C(l) ΔH2<0
3.盖斯定律(有关联的两个不同反应)
C(s)+O2(g)===CO2(g) ΔH1<0 C(s)+O2(g)===CO(g) ΔH2<0
ΔH1 = ΔH3+ΔH2,因为都为放热反应
所以ΔH1 < ΔH2
7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
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1.直接比较法
注意:连同符号一起比较。
(1)吸热反应的ΔH肯定比放热反应的大(前者 大于0,后者小于0)。
(2)物质燃烧时,可燃物物质的量越大,燃 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3)等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肯 定比不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多。
(4)产物相同时,同种气态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 比等量的固态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反应物相同时,生成同种液态物质放出的热 量比生成等量的气态物质放出的热量多。
(5)生成等量的水时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
应比弱酸和强碱或弱碱和强酸或弱酸和弱
碱的稀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多。(弱电解
质的电离需要吸热)
3
(6)对于可逆反应,因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实际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要小于
相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