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达罗发展经济学第三章

合集下载

发展经济学教案_3

发展经济学教案_3
返回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库兹涅茨提出关于总量增长与产 业结构变动关系的三种解释。 业结构变动关系的三种解释。 在罗斯托的起飞理论中, 2、在罗斯托的起飞理论中,实现经济起 飞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
返回
二、"起飞" 二、"起飞"理论
1、经济起飞的内涵 2、起飞的条件 3、起飞阶段的主要特征
4、促进起飞所面临的环境
5、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返回
1、经济起飞的内涵
• 起飞:在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间内实现基本
经济和生产方法上的剧烈转变,是突破不发 达经济的停滞状态,摆脱贫困境地,向增长 发达过渡的重要转折点。 他把这一过程比作飞机摆脱地球引力和空气 阻力的起飞过程。大约需要20~30年。 阻力的起飞过程。大约需要20~30年。
第三节 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一、罗斯托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二、“起飞” 二、“起飞”理论 三、评论
复习参考题 返回
罗斯托对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
•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 • 第二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 • 第三阶段:起飞阶段 • 第四阶段:成熟阶段 • 第五阶段:高额大众消费阶段 • 第六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一、罗斯托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 其一,把“作为有机体的社会”作为他研究的 其一,把“作为有机体的社会”
框架,是他本人非常看重的一个根本特点。
• 其二,他强调工业化过程中现代化初期政治的
关键作用,政府发挥关键性作用。
• 其三,他发展了一种“动态法”,即“动态的 其三,他发展了一种“动态法”,即“
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方法” 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方法”。

• 他认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阶段就是起飞阶段,

发展经济学-第三章

发展经济学-第三章
4/48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
《发展经济学》
三、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类型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 不同的增长方式反映着不同的增长源泉以及由增长源泉所制约 的增长结果。主要由增长因素数量增加产生的增长,我们称 之为外延(粗放)型增长;主要由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而引起的增 长,我们称之为内含(集约)型增长。相应地,我们可以区分外 延型增长方式和内含型增长方式。 一般说来,大多数国家都要经历从外延(粗放)型增长方式 向内含(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一国经济发展的初期,资 源约束大都较为宽松,外延型增长方式较为常见。随着经济发 展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资源稀缺程度逐渐加大,资源使 用效率的改善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内含型增长方式也逐渐成为 主导的增长方式。当然,这两种增长方式的优劣只有在特定 的经济环境中才有可比性。
《发展经济学》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与波动、经济增长的阶段性
内容提要:经济增长以及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经济结构 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增长与结构 变迁是同一发展过程中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 重点掌握经济增长的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和新增 长理论模型、了解经济增长方式、熟悉经济增长与波动 及增长的阶段性等问题。
15/48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
《发展经济学》
图3-1画出了在资本存量k的不同水平上,投资和折旧的数 量。资本存量越大,产量和投资也越大,但同时折旧量也越大。 图3-1表明,存在一个唯一的资本存量水平,在这一存量水平上 投资与折旧量相等。如果经济中资本存量处于该水平,资本存 量将不发生变化,因为使之改变的两种力量——投资折旧正好 平衡。也就是说,在这一资本存量水平上,△k=0。这一资本存 量水平被为资本的稳态水平,以k*表示。 稳态代表了经济的长期均 δk y 衡,不论经济的初始水平如何,i*=δk* s• f (k) 终究要走向稳态。假如资本存 量初始水平低于稳态水平,投 资大于折旧。随着时间的推移, O k* k 资本存量会增加,与产量一同 图3-1 投资、折旧和稳态 增长,直至达到稳态水平。反 之,亦然。

发展经济学第三章

发展经济学第三章

Figure 6.6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Western Europe
Figure 6.7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3.2人口增长的经济理论
• 马尔萨斯(Malthus)模型 •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概括:同其他动物一样,人 类也有尽其所能生育孩子的天性;这种“两性间 的情欲”会使人口按指数率繁衍;而食品生产受 到固定的自然资源禀赋特别是土地的制约而只能 按算术级数增长。由于人均食品供给超过生存水 平的余量最终都将被增长的人口所消耗掉,所以 人口进一步增长会被饥荒、疾病和旨在孤注一掷 地竞争有限的食品供给的战争所制止,从而绝大 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长期维持在超过最 低生存水平之上是不可能的。
附加:Lewis-Ranis-Fei模型的进 一步探讨
关键概念: 多余劳动力:边际产出为零的那部分劳动力。 伪装失业者:边际产出低于制度工资的那部分劳 动力。 农业总剩余:农业总产出中扣除农业劳动力基本 消费后剩下的部分。 农业平均剩余:流出的农业劳动除农业总剩余。 短缺点 商业化点 转折点
Figure 6.8 The Malthusian Population Trap
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批评
批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马尔萨斯模型的假设未考虑技术进步对 于抵消人口快速增长的制约因素的巨大影 响; (2)人口陷阱理论假设国家人口增长率与国 家人均收入水平直接(正向)相关。
Figure 6.9 How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Progress Allows Nations to Avoid the Population Trap

发展经济学托罗达

发展经济学托罗达

发展经济学托罗达简介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学科,旨在探索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不平等,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托罗达是一个虚构的国家,我们将在此论文中探讨如何应用发展经济学理论来推动托罗达的经济发展。

经济背景托罗达是一个资源丰富但相对落后的国家。

过去几十年,该国一直面临着高失业率、低生产力和贫困问题。

然而,近年来,托罗达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发展战略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托罗达政府制定了以下战略:1. 产业多样化传统上,托罗达主要依赖农业和矿产资源作为主要经济支柱。

然而,这种单一依赖模式导致了经济波动性较大和可持续性不足。

因此,政府决定推动产业多样化,鼓励发展制造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等新兴领域,以增加经济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2.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托罗达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电力和通信网络等。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可以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并提高生产效率。

3. 教育和技能培训教育和技能培训对于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托罗达政府致力于提供普及教育,并鼓励人们接受职业培训,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此外,政府还推动与国际合作伙伴合作,引进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课程。

4. 创新和科技创新和科技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

为了促进创新,托罗达政府积极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此外,政府还鼓励与国际科技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成果与挑战托罗达的发展经济学战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经济增长:由于产业多样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托罗达的经济增长率逐年提高。

这使得国内生产总值(GDP)稳步增长,并为创造就业机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贫困减少:通过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推动,托罗达成功减少了贫困人口比例。

越来越多的人们获得了教育机会,并能够通过获得技能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发展经济学——托达罗人口迁移问题

发展经济学——托达罗人口迁移问题

“城市不开门,农村不断根”,农民工过着“候鸟”式的两栖生活。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约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他们付出往返流动的较高成本,造成在家乡承包土地与宅基地常年闲置的社会浪费。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及农村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1、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矛盾突出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其规模正在快速扩大之中。

他们的资源总量对我国以往农村及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不仅仅影响农民入提高也会此而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2、就业不稳定性与流动性强多数农民工已与其身份标识无关而成为全职的非农劳动者。

同时,农民工就业的不稳定性,是造成农民工流动性很强的主要原因他们长期处在城市的边缘,不被城市认同接纳乃至受到忽视、歧视或伤害,融不进城市社会,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他们自身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并会导致农民工对城市社会普遍怀有一种疏离感和责任匮乏心态。

从而,农民工是政府与社会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的一个社会群体。

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本思想1、促进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还包含心理因素。

2、使人们作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收入而不是现实的城乡收入差异。

所谓预期的收入差异,所谓的预期的收入差异,是由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水平和获得城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二者组成。

3、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

4、在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很大的条件下,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既有可能性,又有合理性。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从农村向城市移民过程原因。

分析当前我国存在的"民工潮"现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其出发点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普遍失业,而人口是在普遍失业这一条件下流动的。

当前我国家城市移民人数猛增,这主要是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扩大的结果。

4月自考《发展经济学》重点:托达罗的人口迁移模型

4月自考《发展经济学》重点:托达罗的人口迁移模型

4月自考《发展经济学》重点:托达罗的人口迁移模型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指的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规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经济学。

下面一起来看看《发展经济学》自考重点——托达罗的人口迁移模型,希望对大家的考试有所帮助!(一)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城市化和人口流动问题二战后,大规模农村向城市的移民,使发展中国家城市人满为患。

(p143)在195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有2、75亿人,占当时7、24亿城市人口的38%,而在1990年,世界是城市人口达到24亿,其中60%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

到2000年,21亿以上,或者66%的世界城市人口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过度城市化从三方面说明:(1)城市膨胀问题。

(2)由于城市发展过度,过尤不及。

(3)迅速城市化的主要后果之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问题严重。

(二)发展中国家的乡-城移民与经济发展1、乡-城移民的目标:向城市提供所需的劳动力,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刘易斯两部门理论模型;2、乡-城移民的结果:不是促进经济发展,而是引起了城市严重的失业问题。

城市的劳动供给远远大于劳动需求,引起了城市的严重失业,这对于城市的发展是不利的。

(三)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1、托达罗的观点:人口迁移的原因——不只是对收入差距的反应,主要是对预期的收入差距的反应;2、迁移决策——在获得城市高收入职业的可能性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失业之间进行权衡;3、迁移与城市失业率关系:反向关系;4、实证结果: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由于预期收入的改变,促使了他们的迁移,在实践中得到了实证支持;5、评价: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对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与就业政策,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和工业化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该模型所做的分析确实对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与就业政策,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和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发展中国家必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第一章导论自40年代以来,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理论相继问世,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 ).它是二战后从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分离出来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一、发展中国家及特征1、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 欠发达国家[LDC].[less developed countries](P19)麦克格罗-希尔:“发展中国家是这样一种国家,它的人民正在开始利用可获得的资源,以实现产品和劳务人均生产的持久增长。

一般地说,发展中国家是一个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实际收入水平,而且正在做到这一点的国家。

”2、发展中国家基本特征:比较完整地描述发展中国家特征的发展经济学家是托达罗(Todaro, M. P.)(P20)(1)收入水平低下。

(2)生活水平低下:住房,医疗,受教育程度低,精神状态差。

(3)生产率水平低下。

(4)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

(5)失业问题严重,劳动不得其用,平均在10%——15%。

(6)农业部门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7)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大。

(8)二元经济结构显著。

(9)在国际关系中处于脆弱地位。

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刘易斯(Lewis, W.A .)“发展经济学研究人均产出低于1980年美元价值2000元的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行为。

”发展经济学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

主要研究:第一,发达的原因和障碍是什么?第二,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应采取什么政策来推进经济更快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和采取的发展政策有哪些借鉴意义,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2、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经济增长理论;(2)收入分配理论;(3)资本积累理论;(4)人力资本理论;(5)工业化道路理论;(6)技术进步理论;(7)人口转移理论;(8)平衡与非平衡理论;(9)国际贸易理论;(10)宏观调节理论;(11)环境与经济关系理论。

发展经济学托罗达

发展经济学托罗达

发展经济学托罗达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旨在揭示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托罗达(Todaro)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发展经济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托罗达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贫困和就业问题。

他认为,贫困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制度,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低效利用。

而就业问题则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大量劳动力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托罗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首先,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其次,他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

此外,他还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强金融市场建设,促进资本流动和投资。

在托罗达的理论框架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他认为,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和就业问题的关键,而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因此,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应该注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和平衡。

在实践中,托罗达的理论框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

例如,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加强金融市场建设等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条件下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但总的来说,这些措施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托罗达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虽然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但托罗达的理论框架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和方法也将会不断更新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Y kY
(3.6)
Y s
(3.7)
Yk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4
结构变化模型
路易斯理论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16
Figure A3.2
在索洛模型中改变储蓄率的长期 运行的影响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17
劳动量
3-7
结构变化模型
路易斯理论 结构变化与发展模式 结论及意义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8
国际依赖革命
新古典主义的依赖模型 错误的典范模型 二元发展论点 结论及意义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剩余劳动力 传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不发达的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15
Figure A3.1
在索洛增长模型中的平衡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2
哈罗德-多玛模型
S sY
(3.1)
I K
(3.2)
K kY (3.3)
SI
(3.4)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3
哈罗德-多玛模型
S sY kY K I (3.5)
3-9
新古典主义的反革命
具有挑战性的统计模型
– 自由市场理论 – 公共选择理论 – 市场导向理论
传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结论及意义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10
发展理论:调和分歧
发展经济学并没有普遍接受的模式 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发展 每个理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11
复习概念
闭关自守 平均产品 资本劳动比率 资本产出比率 股本 中心 封闭经济 买办集团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13
复习概念(续)
发展模式分析 圆周 生产函数 公共选择理论 储蓄率 自我维持的增长
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发展的成长阶段模型 结构变化理论 结构转变 充分条件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14
复习概念(续)
依赖 优势 二元论 内生增长 错误典范模型 自由市场 自由市场分析
3-12
复习概念(续)
哈罗德-多玛模型 路易斯两部门模型 边际产品 市场导向理论 必要条件
新古典主义的反革命 新殖民主义的依赖模型 新制度主义 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开放经济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Chapter 3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增长理论和线性阶段理论
罗斯托的生长阶段 哈罗德-多玛增长模型 障碍和制约因素 阶段模型的一些评论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5
Fi产







平均(临界)产品


劳动量(千) 现代部门(工业)
剩余劳动力
3-6
劳动量(百万) 传统部门(农业)
Figure 3.2
路易斯模型中对节省劳动力资本积 累的修改:对就业的影响 实 际 工 资
Copyright © 2006.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