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机安装,舵系结构(2)

合集下载

船舶轮机设备安装通用检验规程

船舶轮机设备安装通用检验规程

船舶轮机设备安装通用检验规程1目的为了更好地规范轮机安装作业需求,使现场施工有标准可依,检验有依据可查,特制订本检验规程。

2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船舶主机、轴系、舵系、辅机、甲板机械、侧推装置等设备的安装和验收要求。

3参考标准相关造船质量标准及规范。

4检验规程4.1轴系4.1.1照光或拉线确定轴系中心线利用给定的船体艏艉基准点,采用轴系照光或拉线的方法来确定轴系中心线。

4.1.1.1轴系照光或拉线的条件(1)要求在不受阳光曝晒及温度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在晚间或阴天,以避免船体变形影响轴系中心线的准确性。

(2)要求机舱前隔壁以后,上至舵机平台以下的船体分段装配、焊接、火工矫正等船体工事基本结束,主甲板分段就位,机舱前舱壁向船首的一条环形焊缝全部焊接结束。

(3)发电机组及其它主要设备进舱结束或用同等重量的物体压载。

(4)机舱前隔壁以后的船体垫墩、支柱要合理牢固,不许任意移动。

(5)轴系艏、艉基点的设置必须牢固可靠。

基点的支座应使用宽度为320mm的槽钢,侧向及纵向用适当的角钢拉紧。

要求焊接牢固、稳定可靠并确认无误。

同时舵系的上下基点也应确认无误。

(6)停止振动及有严重噪音干扰的工作。

4.1.1.2用照光或拉线的方法确定轴系中心(1)照光确定轴系中心线:将照光仪(准直望远镜)置于船的艏(艉)基点位置上,使照光仪的光束重合于艏艉两基准点的中心。

在艉轴管的前、后端各设一个光靶,调整光靶中心,使其与光束重合。

(2)拉线确定轴系中心线:通过艏、艉基准点拉钢丝线。

4.1.1.3照光或拉线需检查的项目(1)舵系中心线与轴系中心线偏差值,允许偏差按公式(2)计算。

(2)主机基座面板上平面距轴系中心线高度,允许偏差为±10mm。

(3)主机基座面板内边每侧距轴系中心线距离,允许偏差为±5mm。

(4)中间轴承或齿轮箱等基座面板顶面距轴系中心线高度,允许偏差为±10mm。

(5)中间轴承或齿轮箱等基座面板宽度中心与轴系中心线的偏差,允差为±10mm。

顶推轮轴舵系安装及轴系校中技术探讨

顶推轮轴舵系安装及轴系校中技术探讨

顶推轮轴舵系安装及轴系校中技术探讨顶推轮轴舵系是船舶上非常重要的舵机系统,它能够控制船舶的航向,在船舶的操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安装和校中过程中需要非常重视,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顶推轮轴舵系安装及轴系校中技术,以期为船舶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顶推轮轴舵系安装1. 舵系安装位置的选择舵系统的安装位置需要充分考虑船舶的结构和船型特点,以及最佳的操作效果。

通常来说,舵系统应该被安装在船舶尾部的中央位置,这样能够让舵系统的操控更加灵活,对船舶的运行也更加有利。

2. 舵轴的安装舵轴的安装需要保证其良好的固定度和稳定性,一般来说,舵轴需要把好船体的定位中心线,同时还需要保证舵轴能够顺利的旋转,不受任何外部的干扰。

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要求,尽量避免出现安装不到位、安装角度偏差等问题。

舵面是舵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装应当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舵面与舵轴的连接,需要保证连接处的无缝衔接,以避免在使用中出现松动或者断裂的情况。

二是舵面的表面光滑度,需要保证其表面平整光滑,以减少在水中行驶时的水阻。

4. 扭矩电动机的安装扭矩电动机是舵系统的驱动力,其安装也至关重要。

安装时需要保证电动机舷外罩与舵轴的连接紧固,以及电机本身的牢固安装,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或者跳动等现象。

5. 接线及电气设备的安装在顶推轮轴舵系的安装过程中,接线及电气设备的安装也是十分重要的,必须严格按照使用手册和相关标准进行,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电气要求符合规范,且能够正常工作。

以上便是顶推轮轴舵系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技术点,这些技术点的正确实施对于整个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既要注意单个组件的安装要求,又要保证各个组件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整体的功能性。

二、轴系校中技术探讨1. 航向测定在进行轴系校中之前,需要首先进行航向测定。

通过航向测定可以清晰地了解舵系统的工作状态,包括舵面的转动情况、扭矩电动机的工作状态等。

辅机安装工艺

辅机安装工艺

目录一、船舶辅机安装分类二、辅机的安装形式1、第一类辅机安装形式2、第二类辅机安装形式3、第三类辅机安装形式三、辅机在木垫上的安装四、辅机与机座的连接技术要求五、辅机与原动机械的两个轴心线对中的允许偏移值和曲折值要求范围。

一、船舶辅机的分类机舱内所有辅机可根据安装的要求分为三类:第一类辅机:发电机组,柴油机或电动机驱动的辅机,中间轴承,舵机,以及需要找中的机组(包括设有减震器的发电机组)。

第二类辅机:离心式或回转式辅机如泵,风机等(包括具有共同底座的辅机)。

往复式辅机,如空压机、冷冻机等,其它如付锅炉、凝水器、冷却器以及车床、刨床等动力设备。

第三类辅机(可称设备),成套单元滤器,小型热交换器及其它非运动式辅机,各种箱柜等。

二、辅机的安装形式各类辅机均有三种安装形式:(1)组装式(2)有机座,进直接装于平台甲板(或)内底形。

(3)直接焊于平台甲板(或内底)。

但一般常用组装形(如图1—1)。

1、第一类辅机安装形式a.组装型(如图1—1)图1—1中,A=12-10%m/m;垫片如选用钢板,则B>12m/m,如选用铸铁,则75>B≥25m/m。

垫片与焊接座板的接触面间应有1/100~1/160的斜度。

紧固螺母,若由于安装地位限制允许采用一只螺母紧固,但须加弹簧垫片。

b、直接装于平台甲板形,(如图1—2):此型式仅适用于按准感地位受限制的情况下选用,一般尽量少用。

图中未注尺寸者参照图1—1组装形。

c、减震器组装型:(如图1—3)如船用中高速柴油发电机组或组合电器设备,(配电板等),一般采用橡胶减震器。

安装注意事项:1)基座上各支承面并不要求修整到同一水平上,各减震器的高度也不要求选得一样,其差值可由“调整垫片”调整,全部紧固螺栓都应装弹簧垫片防松。

2)被减振的机械安装到基座上时,应保证下面的间距:(1)减震器与被减振机械的间距S应不小于6—10毫米。

(如图1—3)(2)被减振机械的壳体或框架与周围定物体之间的距离S,高度在100毫米以内,应大于10毫米,高度在100—300毫米以内应大于15毫米,超过300毫米时应大于30毫米(如图1—4所示)。

船舶轴系和舵系安装过程受力分析与安全控制

船舶轴系和舵系安装过程受力分析与安全控制

船舶轴系和舵系安装过程受力分析与安全控制摘要:轴、舵系安装是船舶工业设计和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船舶设计和建造的质量和效果。

定位是轴安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影响轴安装的效果。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轴、舵系安装设计工作的研究,明确轴、舵系的安装要求、安装方法和安装点,以保证轴、舵系安装的准确性和质量,提高船舶机械设备制造的整体水平。

基于此,本文章对船舶轴系和舵系安装过程受力分析与安全控制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轴系;舵系;安装过程;受力分析;安全控制引言船舶轴、舵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其安装状态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和可靠性,而在安装前,需要经过机械的精加工处理和检验,因此需要进行强有力的精度控制。

船舶轴系的基本任务是将主机的功率传给螺旋桨,同时又将螺旋桨旋转产生的轴向推力传给船体,以推动船舶运动。

船舶舵系的基本任务是将舵机的扭矩传给舵叶,同时又将舵叶摆动产生的水流偏移推力传给船体,以推动船舶转向。

一、船舶轴系设计研究概述船舶轴系装置是船舶动力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轴系的工作优劣,将直接影响船舶的推进特性和正常航行,并对船舶主机的正常运转有着直接的影响。

所以,轴系的设计、加工制造、安装及调试均需有较严格的技术要求,并且应符合有关船舶技术标准和船舶规范。

为满足现代船舶的要求,保证轴系能在各种航行工况和恶劣环境下可靠工作,轴系应具有:1)足够的小、强度和刚度,对船体变形适应性强; 2)传动损失;3)工作中避免发生横向、纵向和扭转的共振; 4)良好的密封、润滑和冷却;管理维护方便。

由于船的任务和要求不同,使得船体型线和动力装置型式不同,轴系所包括的具体组成部件也不完全一样。

一般情况下,从主机曲轴法兰起,到螺旋桨止,主要包括:弹性联轴节、减速齿轮箱、推力轴、推力轴承、中间轴、中间轴承、联轴节、艉轴和艉轴管等,另外还有离合器和隔舱填料函等总称为轴系(参见图1示意图)。

图1船舶主推进系统--轴系示意图1-导流罩 2-液压螺母 3-螺旋桨 4防渔网割刀 5-防渔网环 6-防护罩 7-艉管后密封 8-艉管9-螺旋桨轴10-艉管前密封 11-液压联轴节 12-液压紧配螺栓 13-中间轴承 14-中间轴15-液压紧配螺栓二、船舶舵系设计研究概述船舶舵系装置是船舶航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辅机安装舵系安装

辅机安装舵系安装

⒊舵线确定后的检查项目
⑴对于单桨单舵的船舶,两线的距离允许偏差δ≯0.01 L⅓ mm(式中L为船长,单位为米)。对于多舵船舶的各舵系中心 前后位置及相互位置偏差均应不大于5 mm。
⑵舵线与轴线的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mm/m。 ⑶另外,还应检查图一53—44中所示的各部位尺寸,包括舵
系中心线与尾管毂后端面的距离,以及到各轴承的距离尺寸。 以供确定舵轴的长度尺寸和计算螺旋桨与舵叶之间的安装间 隙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㈣舵杆与舵叶的安装
舵叶的轴向位置是借助于上轴承下部的调整垫来得到保证。 在舵杆上拧入起吊螺栓,从上、中舵承孔内放下钢丝绳与起
吊螺栓连接后,扶正舵杆,即可将舵杆吊进中、上舵承。要 求将上舵杆尽量往上吊,使其下面让出尽可能高的空间位置 供吊装舵叶用。舵叶销轴能插入下舵承的铜套内,舵叶装到 位,转正舵杆,放下传动键,落下舵杆,使两法兰端面靠住, 打入紧配螺栓与固定螺栓并将其固紧。然后将舵杆连同舵叶 一起吊起一定距离,在下舵承端面垫以一定厚度的垫片。解 除上舵杆上的钢丝绳,将上舵承体、滚动轴承、垫板等整体 套入上舵杆,将舵承体及轴承都安装到泣,然后装两半承压 环、套环等。再装上钢丝绳,将整个舵吊起,取出下舵承的 垫片后,把舵放下,拆除钢丝绳,装上压盖。检查舵叶与下 舵承铜套端面之间隙,应在设计规定的范围之内。 安装完毕,用手推动舵叶,检查其转动是否灵活。对于舵杆 直径小于360mm的舵叶,在2~5人推动下能灵活转动,即 表示安装良好。然后,装中舵承的密封橡胶圈并用压盖压紧。 装上舵柄后,即可。
用平尺和角尺侧量上端面与舵线的垂直度,用内卡测 量其内孔壁与舵线的距离,使其中心线与舵线重合。
测量舵机房甲板至假舵下端面的距离,即可按照图纸 要求,将上舵承座割至应有的高度。再用上述方法将 上舵承座的中心线与舵线重合。然后焊接上舵承座, 将上舵承本体安装在上舵承座上,并装上推力轴承。

舵系安装工艺规范

舵系安装工艺规范

舵系安装工艺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舵系安装的施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规范适用于大型钢质海船的半悬挂舵系的安装,其他类型的舵系安装,可参照使用。

2术语和定义2.1挂舵臂指支撑半悬挂舵臂状构件。

2.2半悬挂舵指舵的上半部,支撑于挂舵臂处的舵钮(销)上,下半部悬挂的舵。

2.3舵叶指舵上产生舵压力的主体部分。

2.4舵钮指挂舵臂等后缘供装舵销用的突出部分。

2.5舵销指用以将舵连接在挂舵臂上的销轴或螺栓。

一般制成锥状体,按其部位和作用不同,分别称为上舵销和下舵销。

2.6舵杆连接法兰指舵杆下端与舵杆垂直,用于和舵叶相连接的安装面。

2.7舵杆指连接舵叶和舵机或舵柄,传递转舵钮距的转动杆件。

2.8上舵承指位于舵头处用来支撑舵的重量,及其所受到的径向和轴向力的舵承。

2.9上舵承基座支撑上舵承的构件。

2.10舵系中心线指舵杆中心线及其延长线。

2.11轴系中心线指按装螺旋桨的轴系中心线及其延长线。

3舵系安装的准备3.1图纸a)舵系布置图;b)舵杆;c)上、下舵钮衬套;d)上舵承座;e)上舵承;f)舵杆上螺栓及螺母;g)舵柄安装图、舵机安装图;h)其他。

3.2场地清除船舶艉部安装舵叶处周围的杂物垃圾,在液压小车轨道附近,凡妨碍液压小车运作的脚手架应拆除,工作场所附近应有足够的照明,除了有固定的照明设备外,还应装有足够的可移动的照明设备。

4人员4.1安装人员和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并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2安装人员和检验人员,应预先阅读与本系统有关的图纸,若有问题,应预先向有关部门提出,求得解决。

4.3安装人员和检验人员,应熟悉本规范要求,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5工艺要求5.1舵系统安装应在船体尾部结构装焊工作、火工工作、密性试验完毕后进行。

5.2应掌握舵杆及舵叶完工后的实际尺寸,以作施工依据。

(可利用质检部门的验收报告)。

5.3舵系中心线拉线应与轴系中心线拉线同时进行,应在船体不受阳光曝晒的情况下施工。

舵系安装原则工艺

舵系安装原则工艺

舵系安装原则工艺一、概况本船为双桨双舵船舶,舵系中心线位于FR0肋位,左、右舵系分别距舯±3100mm,舵系中心线与轴系中心线空间垂直。

舵叶为悬挂舵,舵叶最大迴转角度±35º,舵机舱内设160kn.m电动拨叉式液压双推舵舵机,上舵承为A200平磨水密式,下舵承为申龙高分子包钢套组合,下舵承与舵颈间浇注环氧,下舵承为开式海水润滑。

舵系安装主要参考图纸:FF5005-230-01 舵系布臵图FF5005-231-01 舵叶FF5005-231-03 舵系零件图FF5005-231-04 舵杆`二、舵叶的制造1) 舵叶铸钢件在与舵叶结构装焊前,应先进行划线后粗加工。

厚度应留约10mm余量(单边)。

粗加工后应划出中心的十字线及铸钢件的中心线,以便舵叶结构安装时定位。

2) 舵叶按照FF5005-231-01 在胎架上装焊,注意铸件与舵叶钢板焊接前应预热至100℃至150℃才能施焊,装焊完毕后进行火工校正,外形尺寸要求可以参考CB/T4000-2005 标准,高度尺寸误差±4mm(极限±6mm),宽度方向±4mm(极限±6mm)。

舵叶完工后进行气密试验,试验压力为:0.02~0.03MPa。

试压时,通知船东、船检到场。

3) 舵叶经检验合格后再对其进行划线确定舵叶的中心线,并对舵叶铸钢件精加工,精加工后其表面粗糙度要达到3.2,平面度要求:当与舵杆法兰结合时,0.05塞尺不能插入15mm。

在舵杆上下端及舵叶的上下端面划出中心线、舵角零位,并做好洋冲标记。

4) 舵叶制作完成后,内腔搪涂环氧沥青漆。

搪涂前,船东要求复检。

三、舵叶法兰螺栓孔的铰(镗)1) 舵叶法兰的螺栓孔,建议在舵叶制造工序完工,并检验合格;法兰平面精加工后,与舵杆法兰组合钻镗。

钻孔前须检查两法兰的接触情况,当两法兰夹紧后,用0.05塞尺不能塞入15mm。

船东要求报验,请协作机械厂到时通知船东。

舵系安装工艺规程

舵系安装工艺规程

DNS507-230-16001 DNS507-231-16002-01 DNS507-231-16001 DNS507-231-16005 DNS507-231-16007DNS507-114-16002-2DNS507-231-16008 DNS507-231-16003-01 DNS507-231-16004-01 DNS507-231-16009 DNS507-231-16010 DNS507-425-16001-00舵系安装工艺规程一.说明本船舵系是由双舵销式半悬挂舵、扫帚式舵杆、舵柄(进口组合 件)、上下舵钮、舵承及舵承座(两者均为成品进口组合件)、液 压舵机(进口组合件)等组成。

二.主要参考图纸1.舵系布置图 2.舵杆加工图 3.舵叶结构图 4.舵系附件5.舵承座布置图 6.挂舵臂铸件图(加工图) 7.舵机安装图8. 舵叶上部铸件加工图 9. 舵叶下部铸件加工图 10. 上舵钮衬套加工图 11. 下舵钮衬套加工图 12.轴系布置图三.基准点的确定(见图一)1.上基准点:舵机室 0#肋位与船体舯线的交点处(用临时槽钢支 架及可拆式十字线板)设点,支架的高度距舵机室甲板约 1200mm.2.下基准点:轴系尾基点下端 0#肋位与船舯线的垂直交点处,用 可拆式十字线板固定。

四.第一次拉线检查(与轴系照光同时进行)1 .舵线与轴线的相对偏移不大于士6mm。

2 .舵线至艉管后端面的垂直距离的理论成品尺寸5600 mm。

3. 根据拉线检查的数据核算上、下舵钮的机加工余量。

4. 在舵机室甲板以舵系中心为基准划圆线© 900 mm及检查圆线©940 mm,各线均打硬记。

5. 舵承座的安装可按照“舵承座布置图DNS507-231-16007'要求进行。

6. 按图二所示位置零对零制作舵承座、上、下舵钮孔的机加工用基准点,要求偏差v 0.02mm。

五.舵钮孔及舵承座的船台机加工1. 相关车间应该与机加工部门密切合作,以确定脚手架及吊板的设置位置和面积并确保牢固可靠,以保证各个工序的安全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衬套同舵钮孔采用紧配合,
轴承端部设止动垫圈固定或 制成凸肩。 舵销锥体部分应无阶梯地过 渡到圆柱部分,锥体端部有 螺纹端,用螺母固紧,螺母 应装设止动装置或开口销。 “海船规范”对舵销及舵钮 连接的锥形配合、锥体长度、 舵销直径、螺母的尺寸、销 座的厚度、舵销轴承的长度 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㈤舵销和舵销承
舵叶与舵柱或挂舵臂上的舵钮连接采用舵销,舵销
插入舵钮孔中,用锥体连接方式予以固定,使舵叶 与舵柱或挂舵臂可靠地连接。 舵叶与尾柱底座的连接也采用采用舵销连接。 结构型式如同锥体连接的舵与舵杆,但很少用键。
F:\23000吨\舵系\舵系\JR462-023-08舵系布
置图.dwg F:\23000吨\舵系\舵系\JR462-023-11舵 销.dwg
⒉中间舵承和下舵承
均为支承舵承,仅能承
受径向负荷。中间舵承 很少使用,设有两个以 上舵销的舵有时不设下 舵承。 下舵承的本体多为铸钢 件,同船体结构焊接固 定,舵承下端没有密封 圈和压盖,适用于浅水 泥砂较多的水域。
⒊连接通海的舵杆套筒
应在最大载重水线之上安装密封填料函、以防止海
水进入舵机舱,冲走舵承上的润滑剂。如果上舵承 安装位置低于最深载重水线时,还需另设一道密封 填料函。 舵杆套筒、上舵承座和下舵承座,经常制成整体, 内部加满黄油。
㈥舵轴及其轴承
舵轴用于辛浦莱舵,舵轴下端为锥体,形如舵销,
固定在尾柱底骨承座中。上部为垂直法兰同推进 器柱连接。舵铀在舵叶内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轴 承,对应的铸钢轴承座设置在舵叶的钢管内。舵 叶与尾柱底骨之间设置平的或楔形的支承环,其 表面有向外延伸的槽,工作表面用海水润滑。
㈦舵承

⒈舵销与舵销承的间隙要求
舵销与舵销承的间隙要求可由相关规定或者近似公
式求得: △=0.008d+0.2 △j=0.045d (d为舵杆直径, 适用于铜) △=0.008d+0.4 △j=0.05d (d为舵杆直径, 适用于木质) 舵销与舵底销承的间隙要求: △=0.002d+0.4 △j=0.025d (d为舵杆直径, 适用于铜) △=0.003d+0.4 △j=0.03d (d为舵杆直径, 适用于木质)
㈩舵角指示器
机械式,作为电子舵角指示器的基准。舵零
位确定后定位安装妥当。

课堂小结
各部件之间关联关系
㈧止跳装置
止跳装置是为了防止船
舶在航行时,舵叶因受 到波浪冲击和其他因素 的影响,而发生垂向移 动,导致舵被抬升。 止跳装置一般布置在下 舵承下面的舵杆上,止 跳环或挡可制成哈弗型 式,用螺栓固定在舵杆 上。
㈨舵角机械止动装置
动力转舵的操舵装置,除装设限位开关或类似设备
以限制最大的操舵角外,还应设置机械止动装置, 以便限位开关失效时,能限制转舵角度。该角度应 比最大操舵角大1.5°-2.0° 液压舵机通常在液压缸内部设有机械止动装置,因 此不必另行设置机械止动装置。电动舵机常在舵扇 两侧设置机械限位装置。 舵角机械止动装置设于舵柄两侧,止动装置应有坚 固的结构.并同船体结构牢固地连接。
⒉舵销及其轴承
舵销的工作部位用耐磨和耐腐蚀的材料制成的轴套
包覆,轴套多采用青铜、黄铜和不锈钢。舵销与轴 套采用过盈配合。轴套两端与舵销接触处,有时开 槽并充填密封填料,如环氧树脂,以防水进入它们 的接触表面。 与轴套配合的轴承衬套材料有铁梨木、白合金、钢 ( 不锈钢、耐磨钢 ) 、合成材料〔如酚醛树脂热塑材 料)以及青铜等。常用的匹配有铁梨木对青(黄)铜; 青铜对不锈钢;合成材料对青铜或不锈钢等等。 F:\23000吨\舵系\舵系\JR462-023-11舵销.dwg
按其受力状态分为:支承舵承及支承推力舵承; 按其安装位置分为:上舵承、中间舵承和下舵承; 按其密性分为:水密舵承及非水密舵承; 按其舵承的摩擦副分为: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
⒈上舵承
通常为支承推力舵承,
它不仅承受由作用在 舵上的水动力引起的 径向负荷,还承受由 舵杆和舵叶的重力引 起的轴向力。某些船 舶的上舵承已成为某 种柱塞式舵机或转Df 式舵机的一个组成部 分时,可以不必另设 上舵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