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合集下载

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3.能够正确应对突发事件。

二、教学内容1.家庭安全意识的培养。

2.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应对。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制作教具,做好准备工作1.准备一份《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小故事,里面包含一些安全隐患,需要孩子们自己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2.准备一个装有急救物品的小包,用来模拟突发事件时的应对。

第二步:讲故事,引导孩子发现问题1.以小儿子独自在家的情景为背景,引导孩子找出家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例如锅炉、尖锐物品等。

2.创设一些意外情景,例如孩子掉进水池、开着瓦斯灶去开门等,引导孩子们提出解决办法。

3.培养自我保护意识,询问孩子们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应该如何应对?第三步:急救知识的普及1.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例如如何止血、如何用拳头击打呛到的人等。

2.普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要点,例如要快速呼叫救援电话、全力扑灭明火等。

第四步:模拟演练1.进行模拟演练,模拟突发事件时的应对方式,有孩子们扮演受害者和施救者的角色,真实地感受到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性和重要性。

2.在模拟过程中发现和纠正错误,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教学注意事项1.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教具和措施,确保教学效率和安全性。

2.在引导孩子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方式,不要过于指导答案,鼓励孩子们自行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在模拟演练过程中,要确保安全,掌握好尺度,避免学生造成伤害。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了解了家庭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备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安全意识和知识。

大班安全活动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活动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当父母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与陌生人交流时的礼貌用语。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2. 安全小道具:门锁、电话等3. 教学卡片:家庭成员、陌生人等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引导幼儿谈论在父母不在家时,会发生的一些事情。

2. 观看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让幼儿讲述故事中发生了哪些危险情况,以及应该如何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

4.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拟遇到危险时如何应对。

5. 教育指导:讲解在父母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如锁好门、不陌生人开门等。

6. 互动游戏:开展“安全知识问答”游戏,巩固幼儿的安全知识。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庭安全设施,如锁具、报警器等。

2. 家园联系:家长在活动后与教师交流幼儿在家的安全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安全方面的表现评价。

3. 教学反思: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活动资源:1. 安全宣传视频:选取适合幼儿观看的安全宣传视频,如防火、防电、防溺水等。

2. 安全手册:准备一些安全知识手册,供幼儿和家长阅读。

3. 安全标志卡片:制作一些常见的安全标志卡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

七、活动过程:1. 观看安全宣传视频:让幼儿观看安全宣传视频,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 学习安全知识:通过安全手册和安全标志卡片,让幼儿学习安全知识。

3. 情景演练:设置一些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场景,让幼儿进行情景演练,学会正确应对。

4. 互动交流: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八、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学到的安全知识,并共同检查家庭安全隐患。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

一、活动名称:大班安全活动:爸爸、妈妈不在家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知道当父母不在家时,要注意安全,不随便开门。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能够说出一些父母不在家时的安全行为。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2. 安全知识卡片3. 角色扮演玩具四、活动重难点:让幼儿学会当父母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五、活动过程:1. 导入:讲述故事《爸爸、妈妈不在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的行为,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2.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发生危险。

提问: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有人敲门,我们应该怎么处理?3. 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卡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安全知识。

4.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场景,引导幼儿实际操作,学会保护自己。

5. 总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当父母不在家时,要注意安全,不随便开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六、活动延伸: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也要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于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

3. 幼儿自评: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活动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内容:1. 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延伸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当父母不在家时的安全行为。

2. 安全知识卡片:增加新的安全知识,让幼儿在学习中不断巩固安全意识。

十、活动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如何保护自己的经历。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敲门时的应对方法,增强幼儿的应变能力。

3. 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与陌生人交流的基本技巧,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遵守家规家训的好习惯,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情景图片。

2. 道具:门铃、敲门道具。

3. 教学素材:故事《爸爸、妈妈不在家》。

4.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贴纸。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情景,引导幼儿思考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 讲述故事《爸爸、妈妈不在家》,让幼儿了解故事中小主人公遇到陌生人敲门时的应对方法。

3. 情景模拟:邀请幼儿表演故事情节,让幼儿身临其境,学会与陌生人交流的基本技巧。

4. 讨论: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是如何保护自己的,以及遇到陌生人敲门时的应对方法。

5. 总结经验: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参与本次活动,了解幼儿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表现,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区角活动:在角色区设置“家庭场景”,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模拟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情景,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3. 绘画活动:请幼儿画一画自己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情景,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活动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表现的评价,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3. 幼儿自评: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

4. 教师评价: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六、活动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敲门、打电话等情境时的应对方法。

3.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会与陌生人保持距离,不随意开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知道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难点: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方法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情境图片、安全小故事等。

2. 教学道具:门铃、电话等。

3. 教学场地: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思考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2. 基本内容:讲解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幼儿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如不随意开门、不跟陌生人走等。

3.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情境,让幼儿体验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敲门、电话等。

4. 互动环节:开展安全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陌生人保持距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在情景模拟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安全规则,增强家庭安全意识。

2. 延伸活动: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安全教育,共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估教学效果。

3. 课堂互动:观察幼儿在课堂互动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1.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

2. 根据幼儿的表现,适当增加教学难度,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为幼儿创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八、教学拓展:1. 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如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一、教案背景在幼儿园大班中,孩子们逐渐开始了解与体验自己独立生活的各种事物。

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较低,无法判断风险与安全的差别,容易造成一些意外事故。

本教案旨在通过故事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如何正确应对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安全问题。

二、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帮助幼儿正确判断危险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材料•幻灯片投影仪•教案手册•故事绘本《爸爸妈妈不在家》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教师与幼儿一起欢迎新的一天,并告诉他们今天要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2.引入故事主题:家里只有小朋友,爸爸妈妈不在家。

步骤二:故事讲解1.教师利用幻灯片投影仪呈现故事绘本《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内容,同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给幼儿进行讲解和解读。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问一些关于故事情节的问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步骤三:讨论与思考1.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一起讨论并思考故事中小朋友独自在家时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

例如煤气泄漏、玩火等。

2.引导幼儿就每一种危险情况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与小组成员分享和交流。

步骤四:角色扮演1.基于在步骤三中讨论的危险情况,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情况进行角色扮演。

2.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互相学习和借鉴,改进自己的解决方案。

3.教师与幼儿进行反思和总结,针对角色扮演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和改进的方法。

步骤五:总结与延伸1.让幼儿简单总结教案的内容和学到的知识,强调安全对每个人的重要性。

2.将讨论和角色扮演中幼儿提出的优秀解决方案记录下来,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

3.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评估•教师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解、讨论、角色扮演和总结等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经过讨论和角色扮演的集体评价和反思。

大班安全活动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活动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活动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1.1 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容易遇到父母不在家的情况。

为了提高孩子们在这种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设计了此教案。

1.2 活动意义:通过此活动,让幼儿了解当父母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1.3 活动时长:40分钟二、知识点讲解2.1 父母不在家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遇到危险时要拨打110报警电话2.2 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逃离•地震时,躲在桌子下面,保护头部2.3 父母不在家时的日常注意事项•不要触碰电源、火源•不要玩危险的游戏•保持安静,避免引起陌生人注意三、教学内容3.1 情境模拟:假设孩子们在家里,父母突然有事外出,孩子们需要独自面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3.2 角色扮演:孩子们扮演家里的主人,遇到陌生人敲门、电话铃响等情况时,如何应对。

3.3 紧急情况应对:模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教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

四、教学目标4.1 让孩子们了解父母不在家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4.2 培养孩子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4.3 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重点:让孩子们掌握父母不在家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5.2 难点:教孩子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以及如何判断和防范陌生人。

以下是剩余五个章节的教案,请参考:六、活动准备6.1 教具: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口罩等)、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的教学道具。

6.2 环境:安静、安全的活动室。

七、活动过程7.1 引入主题:通过一个故事,引出父母不在家时孩子们需要保护自己的主题。

7.2 情境模拟:让孩子们参与情境模拟,实际操作所学知识。

7.3 角色扮演:孩子们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八、活动延伸8.1 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父母不在家时的安全计划。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知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要注意安全,不随便吃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玩火、不触电等。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3. 教育幼儿要体谅父母的工作,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安全知识图片、家庭教育宣传册。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爸爸妈妈不在家的经历。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

2. 讨论: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说出不随便吃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玩火、不触电等安全行为。

3. 情境模拟: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安全行为,引导幼儿正确处理危险情况。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幼儿要体谅父母的工作,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品质。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发放家庭教育宣传册,让幼儿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学习,加强家庭教育。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安全知识图片,让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中自然地学习安全知识。

3. 区域活动: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设置相关的安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安全知识。

五、活动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情境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践行安全知识的情况。

3. 幼儿自评:教师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幼儿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六、活动内容:1. 学习安全标志: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安全标志,如紧急出口、火警器、电源开关等,并讲解其含义。

2. 安全知识问答:教师提问幼儿关于安全知识的问题,如遇到火灾怎么办?有人敲门怎么办?引导幼儿正确回答。

3. 制作安全手册: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安全手册,将学习到的安全知识和标志记录下来,以便随时查阅。

七、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安全标志图片、安全知识问答卡片、制作安全手册的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爸爸妈妈不在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克服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了解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项,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骗技巧,学会保护自己。

2、引导幼儿初步运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情景表演的准备;音乐磁带《开汽车》。

活动过程:
1、随着《开汽车》的音乐旋律,带领孩子们乘坐霄幼接送车到蔡峻鹏家做客。

利用乘车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情绪,并且复习乘车的安全知识。

2、情景表演。

我们刚来到峻鹏家门口,发现峻鹏正被一个歹徒抓走,我们急忙救下了峻鹏,把歹徒吓跑了。

3、进芳芳家坐下,向峻鹏了解刚才发生的事情的经过(峻鹏是被拐骗的)。

4、围绕峻鹏的事情,向孩子们提出问题:
(1)、当你单独在家时,感觉怎么样?在做些什么事情呢?(2)、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会怎么办?
5、带领孩子们观看课件《当你单独在家时……》。

6、围绕课件的内容与孩子们展开讨论:
(1)、曾美丽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她感觉怎么样?智多星是怎样帮助她的?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2)、有人打电话过来了,智多星又是怎样帮助她的?还可以怎样做呢?
(3)、有人来敲门了,智多星又是怎样帮助她的?还有其他办法吗?(4)、除了上面的安全事项,我们还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请幼儿自由讨论。

引导孩子们克服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了解独自在家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项,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骗技巧,学会保护自己。

鼓励幼儿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7、引导幼儿看图片讲述课件里的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渗透、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

8、玩游戏:大灰狼和小兔子。

让幼儿通过实践的游戏活动,在玩中学,更好地掌握住所学的安全知识。

9、结束活动:带领孩子们乘车回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