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
除四大名著,你看过《三言二拍》吗?为什么叫“三言,“二拍?能算名著吗?

除四大名著,你看过《三言二拍》吗?为什么叫“三言,“二拍?能算名著吗?看过,应该算是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段)必读书目,因此想来说说这个问题。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以后,我国的通俗文学创作进入一个繁荣时期。
《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三言》《二拍》他们都是东方的启蒙文学。
如果说四大名著是中国长篇章回体小说的经典之作,那么《三言》《二拍》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
《三言》《二拍》的内容,展现了宋元明时期市井生活长卷,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清明上河图。
何为三言?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这三部小说集的总称。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年)前后、天启四年(1624)、天启七年(1627)。
作者冯梦龙,其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在创作而成。
三言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独立创作的开始。
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
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何为二拍?二拍是在三言的影响下形成的,三言出版后,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出版商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于是有的书商也借助商机,找到凌濛初,希望他也对通俗小说进行编辑。
二拍是凌濛初自己独立创作的结果。
其朋友在看后,激动的拍着桌子说,这真是一部奇书,朋友的反映给了冯梦龙灵感,于是拍案惊奇的名字就这样产生了。
二刻拍案惊奇出来后,为了区别,冯梦龙把前一个叫做初刻拍案惊奇,后一个叫做二刻拍案惊奇。
二拍是一部个人白话小说的创作专辑,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创作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二拍反映的思想特征和三言大致相似,故文学史上将两书并称。
一部奇特的名著人们常说的名著,是指成就显著具有声誉的作品。
什么是“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与《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每部各收40篇短篇小说,现共存198篇。
社会上婚姻爱情观的变化、商人的经营与生活、科举与知识分子的处境等,是这些作品较集中表现的主题,描写赞誉的同时又常见对官场百态与世风浇薄的描绘。
“三言二拍”在形式上类似宋元话本,故称为拟话本。
明清小说创作曾经历从改编转向文人独创的过程,“三言二拍”则是这种转变中的典型过渡形态。
“三言”中有较多作品根据宋、元、明三代的话本,即说书人的底本改编而成,故而显示出浓厚的说书艺术特色:善于以人物的行动和对话展示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刻画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注重生动情节与完整故事;语言质朴生动。
“三言”是明代最早的拟话本集,此后仿效者日众,拟话本也因此成为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流派。
“三言”作者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早年才华为众人敬佩,但科举却名落孙山。
年轻时曾与妓女侯慧卿海誓山盟,不久慧卿却另嫁他人。
这段经历使冯梦龙有机会收集许多民歌,辑为《挂枝儿》出版,他因此也为正统舆论所不容。
冯梦龙曾增补、编辑并发行过《北宋三遂平妖传》、《新列国志》与“三言”等通俗小说,以及《古今谭概》、《智囊》、《情史》等笔记小说,是明末重要作家。
他曾出任福建寿宁知县,明亡后曾抗清,不久病逝。
“二拍”是凌蒙初创作的拟话本集《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每集原收短篇小说40篇,现存共78篇。
当时书贾眼红于“三言”的畅销,在他们的恳求下,凌蒙初根据前人的笔记、戏曲等敷演成篇,同时借此发挥其思想与艺术见解。
这些作品以描写市民的生活为主,从各方面反映明末的社会危机。
“二拍”的创作遵从了话本小说的传统,但它毕竟是文人的自创,故而显示出议论增多、艺术性更强的特点,这对后来的拟话本创作具有明显影响。
凌蒙初(1580—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
三言二拍(全本珍藏版全5卷)

理解古人的智慧与思想,现在来看并不过时,有些东西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我有个粗鄙的感觉,本书编排的前几个故事,多是吸引人眼球的风流韵事,利用人们猎奇的心理,吸引人阅 读,然后在故事最后给人警示。
第二十一卷临安里 钱婆留发迹
第二十三卷张舜美 灯宵得丽女
第二十四卷杨思温燕 山逢故人
第二十五卷晏平仲二 桃杀三士
第二十六卷沈小官一 鸟害七命
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 打薄情郎
第二十八卷李 1
秀卿义结黄贞 女
第二十九卷月 2
明和尚度柳翠
3 第三十卷明悟
禅师赶五戒
4 第三十一卷闹
阴司司马貌断 狱
5 第三十二卷游
包龙图智赚合
同文
4
卷三十四闻人 生野战翠浮庵
静观尼昼锦黄
沙弄
5
卷三十五诉穷 汉暂掌别人钱
看财奴刁买冤
家主
卷三十六东廊 1
僧怠招魔黑衣 盗奸生杀
卷三十七屈突 仲任酷杀众生
2
郓州司马冥全
内侄
3 卷三十八占家
财狠婿妒侄延 亲脉孝女藏儿
4 卷三十九乔势
天师禳旱魃秉 诚县令召甘霖
5 卷四十华阴道
独逢异客江陵 郡三拆仙书
朝议一夜迷魂
阵
5
卷之九莽儿郎 惊散新莺燕
梅香认合玉蟾
蜍
卷之十赵五虎合计挑 家衅莫大郎立地散神
奸
卷十一满少卿饥附饱 飓焦文姬生仇死报
卷十二硬勘案大儒争 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 名
卷十三鹿胎庵客人作 寺主剡溪里旧鬼借新 尸
“三言二拍”是哪三言哪二拍?

[键入文字]“三言二拍”是哪三言哪二拍?《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合称“三言”,其作者为明朝冯梦龙。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其作者为明朝凌蒙初。
冯梦龙编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
《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
“三言”每集40 篇,共120 篇。
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7)。
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
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在“三言”的影响下,凌蒙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刊于1628 年)和《二刻拍案惊奇》(刊于1632 年)各40 卷,人称“二拍”。
凌蒙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
18 岁补廪膳生,后科场一直不利。
55 岁时,以优贡授上海县丞,后擢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部进逼徐州,忧愤而死。
他一生著述甚多,而以“二拍”最有名。
“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二刻拍案惊奇小引》)。
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
“卷帙浩繁,观览难周”(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取40 种成《今古奇观》。
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三言中每一章都讲了一个道理,但有的章节秽语甚多,而有的则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比如《醒世恒言》中有一章《卖油郎独占花魁》讲了油郎秦重寻父、花魁娘子寻1。
什么是三言二拍

什么是三言二拍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就是“拟话本”。
一、拟话本的体制1.题目。
一般上主人公的名字,早期话本题目只有三四个字。
2.篇首。
话本小说常用一首诗或词作为开头。
3.入话。
入话是篇首诗词之后加上一番解释,引出正文。
4.头回。
入话之后再插入一段故事。
5.正话。
故事主体。
6.篇尾。
往往有诗词或题目。
二、拟话本体制的特点拟话本主要从历史旧籍中挖掘材料加以改制,因而市民生活气息淡化,情节上也开始趋于复杂。
拟话本小说也具有雅俗共赏的性质。
三、代表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四、《三言二拍》(一)《三言》明代作家冯梦龙(1574—1646)编撰的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其中包括作者整理的宋元话本,其余为明代作品,包括冯梦龙本人的作品。
文学思想:主要描写的是市民生活的生动画面,即将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表现对象。
主要表现的思想有:1.对“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反动。
2.以个性自由为基础的爱情观念,与代表封建社会意志的“理”相对峙和抗衡。
3.市民眼中的社会黑暗面。
4.“适俗”的思想,艺术上追求“雅俗共赏”。
艺术追求:由于拟话本的性质与话本有了很大的区别,所以在艺术是也呈现出新的追求。
《三言》是比宋元话本雅,而比文人传奇小说俗的新型通俗小说形态,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追求。
其具体手法是:1.在编织故事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其情节结构或是单线式的纵向发展,故事脉络分明。
2.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杜十娘等。
即使是同一类型,也很少雷同。
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将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二是通过富裕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三是心理描写,四是白描手法,五是运用对比。
3.语言使用方面更能体现其雅俗共赏的特征。
第五章“三言”“二拍”

第五章“三言”“二拍”学习提示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是宋元话本的延续和发展。
所不同的是:宋元话本是“说话人”的底本,是以诉诸听觉为主要目的的,作者主要是民间艺人,间或由文人作过润色。
到了明代,话本这种文学体裁,引起更多文人的注意,除整理、润色、加工宋元遗留下来的话本外,又仿照话本进行创作,文学史上把仿话本的创作称之为“拟话本”。
真正能代表明代对宋元旧篇的整理和拟作新篇的水平,反映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是写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三言”和“二拍”是我国古代白话短篇的总汇。
学习本章,重点要掌握“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尤其是思想内容方面所体现的鲜明时代特征,对重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例如在杜十娘、婴宁、席方平等,要能联系作品进行分析。
第一节“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三言”、“二拍”中所收明人作品,虽不少亦有来历,或出于旧时传说,或采自唐人小说,但更多的是摹写民间,能够反映出明代社会现实,其中一些优秀篇章还能够比较及时地反映出当时社会意识中某些新的变化,通过对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愿望、思想感情的细致描写,以表现他们的一种新的道德原则:即对财富的追求与肯定。
重义轻利是中国传统的道德原则;到了时代,进步思想家李贽就毫无掩饰地宣扬:好货好利乃是人的本性。
他公然提出“如好货,如好色,如勤学,如进取,如多积金宝,如多买田宅”,这些都是“真迩言也”。
“三言”、“二拍”中某些篇章与当时的这种进步思想相一致,以同情、欣赏的态度描写了商人们的辛勤创业和发家致富。
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和《叠居奇程客得助》,都充分表达了新兴市民渴望发家致富的心理。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商人向外发展的思想,《叠居奇程客得助》表现了当时商人的经营思想。
它们都把发财致富当作一种美好理想来追求。
《施润泽滩阙遇友》真实地描绘了当时江南一带织织业的繁荣情况和小手工业者勤劳致富的过程,《刘小官雌雄兄弟》,赞扬了刘公两义子“勤苦经营”致使家业隆兴,这些都是以前文学中不曾有的,它反映了明代市民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的异动。
三言二拍最好看的几篇

三言二拍最好看的几篇
《秋海潮歌长》
春去叶,秋来雁。
江上寸寸潮水悠,捎来落日余晖。
风波微澜,一片潋滟。
夜来碧湖岸,月影弯弯记心中。
静听浪声柔,看遥远潮歌长。
潮声褪落,潮色空洒。
苍海卷地,隐约波光。
深夜苍蝇,闲游细思。
岛渔夕照,森林竹色苍暗。
月色渐暗,潮声依旧久。
早晨湾口,潮水拍碧灶。
海鸥一飞,波光点点。
涌起惊雷,浪花续续。
瞬间天明,艇影若隐若现。
曙色泄漏,金菊芳草晨馨。
秋潮吟思,潮色变缘。
枫叶漂泊,独步潮声。
去来客船,苍蝇低吟抑扬。
岸边黄尘,潮头拨扰。
鱼唱欢歌,诉说明月夜晚。
轻轻歌尽,潮色苍老。
满满意思,记忆浅浅。
无限思量,悠长梦境。
今生许情,不诉落日波光。
轮回那段,如行云海,潮歌长!。
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明代在长篇小说取得突破成就的同时,短篇小说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拟话本“三言”、“二拍”的出现,则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达到了高峰。
话本本是宋元说话艺人的底本,最初当为“话”的提纲、草稿;以后经人整理而成完整文案,可供人阅读,这就是话本小说,如宋时的《碾玉观音》与《错斩崔宁》;拟话本则是仿拟话本小说创作而成的短篇小说,其结构特征一般保留有“入话”,用语形式则仍保留“说话的”、“听话的”、“话分两头”等评话的行业用语。
“拟话本”这一称谓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创制的。
话本小说的整理与拟话本小说的创作的直接诱因是印刷出版可以获取商业利润,因此,它的产生与风行,除了文学自身的发展因素以外,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的扩大、读者需求量的增加、造纸印刷技术的发展、出版印刷商的出现都是相关因素。
拟话本究竟始于何时,或者说把它从与之混在一起的话本小说中区分开来,并不容易。
今知具有“长篇拟话本”(这里是仿拟借用)性质《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则最早的白话短篇拟话本似当不迟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的成书时期。
单刊话本、积集话本到拟话本专集嘉靖年间晁瑮编的《宝文堂书目》中已经著录有几十种单刊话本,其话本本身的整理或仿拟刊行的实际时间自然要提前一定的年代。
今知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刻的。
洪楩是当时的藏书家与出版家,“清平山堂”是洪楩的堂号。
原书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闷》、《醒梦》六集,每集分上下两卷,每卷五种,共六十种,故又称《六十家小说》。
今残存二十九篇。
一般认为,二十九篇中,宋人作品十一篇,元人作品六篇,明初作品十二篇。
其中《刎颈鸳鸯会》、《范张鸡黍死生交》、《简帖和尚》、《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等十篇后被冯梦龙整理进“三言”中。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快嘴李翠莲记》在白话小说发展史上有突出的认识意义。
首先,《快嘴李翠莲记》保留了早期说话、评话的表现形式,其中有特殊的说、念、吟、数(板)的叙述形式,特别是数板,--李翠莲的道白三十余段均为数板,这种形式与明代后来的拟话本有很大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历年间熊龙峰也刊行过话本 俗书”。原为单刊行世,1955年古典文学 出版社以《熊龙峰小说四种》之名出版。
“三言、二拍”
三、繁荣的原因
1、宋元“说话”艺术的直接影响。 2、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扩 大,通俗文化上需求。 3、带有个性解放特点的时代思潮在思 想上的深刻影响。 4、印刷术的进步、印刷业的发达为通 俗小说的刊行创造条件。
3、《醒世恒言》
天启丁卯(1刊本,也是天启丁卯年版,藏北京图书馆。
4、《初刻拍案惊奇》,初版在崇桢元年 (1628年),由尚有堂刊行,共四十卷,现存日 本日光轮王寺慈眼堂法库。
5、《二刻拍案惊奇》亦四十卷,其中二十 三卷《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妹病起续前缘》是从
冯梦龙的“三言”共120篇,多来自“家藏古 今通俗小说”(《古今小说序》)
凌濛初的“二拍”则是作者取“古今来杂碎事 可新听睹,佐诙谐者,演而畅之”(《拍案惊奇 序》)。
前者多为编选改订,后者则着力放创作。从中 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看,将小说由书场带到 案头成为读物的功臣是冯梦龙;而将短篇小说由累 积型的集体创作转为作家个人创作的功臣则是凌濛 初。
著作: 民歌类:《童痴一弄·挂枝儿》、《童痴二 弄·山歌》、《夹竹桃顶真千家诗》三种; 戏曲类:撰作的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 二种;改订的则有《新灌园》、《女丈夫》、《精 忠旗》、《一棒雪》、《占花魁》、《杀狗记》、 《三报恩》等十七种; 小说类:长篇历史演义有 《有夏至传》、《新列国志》、 《两汉志传》、《平妖传》等 六种。 短篇的话本小说则有“三言”。
文学思想 :
第一,冯梦龙在文学上主张“情真”。
第二,强调文学作品的通俗性,作品通俗易懂 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古今小说序》:“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 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 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而资于通俗者多。试令说话 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 舞;……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 虽小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 且深也。噫,不通俗而能之乎? ”
王古鲁在《二刻拍案惊奇》排印本卷首中说: “记得四十年前(本文写于1956年),一个研 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人,要想读一点所谓通俗短篇小 说,除了一部《今古奇观》而外,简直没有其它可 读的了。后来陆续在国内,在日本,发现了《京本 通俗小说》、《古今小说》、《喻世明言》(二十 四卷)、《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 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平山堂话本》 、《雨窗》、《欹枕》集等等,丰富了研究话本系 统小的演变资料。现在回忆了过去的情形,同时看 到了过去想读而读不到的这类珍籍,陆续地被刊布 了出来,对于一个曾经从事搜集过这类珍籍的我, 是何等兴奋的事。”
第二节、“三言、二拍”概说
一、概说 冯梦龙“三言”(每集40篇,共120 篇) : 《喻世明言》(初版称《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凌濛初“二拍” (每集40篇,但实有小说 78篇):
《初刻拍案惊奇》(原书无“初刻”二字, 但后来为方便称呼多加上此二字)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的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妹病起续前缘》是从《初刻》补移进来的, 《二刻》的卷四十《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亦是 补入的,而且是一部戏剧,所以“二拍”实际 只有78篇小说。)
二、“拟话本”
这个名词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 创造的,他所指的作品是《大唐三藏法师 取经记》和《大宋宣和遗事》,他的原义 是指受话本的体裁、形式影响而创作的小 说。
由文人模仿话本体制而独立创作的白话 短篇小说,则称为“拟话本小说”。
今存最早的话本小说集是《清平山堂话 本》。
清平山堂是明代嘉靖年间钱塘人洪楩的 堂名。根据学者的研究,这本书大约出版 于嘉靖二十年至三十年间(1541-1551年), 原书分为《雨窗》、《长灯》、《随航》、 《欹枕》、《解闲》、《醒梦》六集,每 集收小说十篇,故共有六十篇,又称《六 十家小说》。此书已散佚,现在可以看到 的剩下二十九篇,这些小说的版心都刻有 “清平山堂”字样,所以重版时称为《清 平山堂话本》。
二、重要版本:
1、《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
《史略》引书肆天许斋的告白说:“本斋购得古 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种,先以三之一为初刻”,可见 “三言”的出版是早有计划的分为三部,每部收四十 本。
2、《警世通言》
初版本是天启甲子(1624年)金陵兼善堂刊本, 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另有三桂堂王振华 覆明刊本,藏北京图书馆。
《初刻》移补进来的。卷四十的《宋公明闹元宵 杂剧》则是戏剧,所以实际只有三十八篇小说。 本书写于崇桢五年(1632年),仍由尚友堂刊5 74-1646), 字犹龙,又字子犹, 别号龙子犹、茂苑野 史、墨憨斋主人、顾 曲散人等。明末江苏 长张把社会 教化的内容和通俗易懂的形式结合起来。
“三言二拍”
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作
本节内容
第一节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 第二节 “三言、二拍”概说 第三节 “三言、二拍” 思想倾向 第四节 “三言、二拍”艺术成就
第一节、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
一、“话本”与“话本小说”
所谓“话本”,即说话艺人讲说故事的底本。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宋之话 本》 : “说话之事,虽在说话人各运匠心,临时 生发,仍有底本以作凭依,是为‘话本’” 胡上莹先生:“话本是说话艺术的底本” , “ ‘话本’一词,在唐宋时代,是伎艺方面的名 词,而非文学方面的名词” ,“由话本加工而成 的,可称为话本小说;模仿话本而创作的,可称 拟话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