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途径

合集下载

如何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

如何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

如何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帮助你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1. 增强信息意识:保持对媒体信息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关注不同媒体平台上的新闻报道、评论和分析,以获取多样化的信息来源。

2. 提高辨别能力:学会区分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

了解不同媒体平台的报道风格和偏见,以更全面地理解信息背后的意图和动机。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媒体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不盲目接受媒体的观点和立场。

学会提出质疑和批判,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4. 拓宽信息渠道:不仅关注主流媒体,也要关注其他渠道的信息来源,如社交媒体、博客、论坛等。

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观点。

5. 学习媒体知识:了解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新闻传播学、媒体伦理等。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媒体运作的规则和背后的逻辑。

6. 参与媒体互动: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博客等平台的讨论和互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通过交流和讨论,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同时也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7. 持续学习:媒介素养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定期回顾自己的媒介消费习惯和信息处理方式,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

同时,关注媒体行业的发展动态和新技术的出现,保持对媒介素养的持续关注和学习。

总之,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增强信息意识、提高辨别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拓宽信息渠道、学习媒体知识、参与媒体互动以及持续学习,你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媒体信息的影响。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传播渠道与形式上的整合使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改变。

媒介融合背景下,大学生作为接受事物较快的群体,他们的媒介素养发展受学校、社会和个人多方面的影响,媒介素养教育被提上日程。

本文简要分析了融合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为使其适应多媒体传播和多元信息传播挑战,从学校课程体系、意识形态管理等层面分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旨在建构立体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媒介融合1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内涵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早在1997年被引入国内,不少学者都陆续加入了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

基于新媒介对民众的影响,国内彭兰教授首次提出了“网民素养”概念。

针对当前媒介融合的环境,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则体现在他们面对新媒介呈现出的信息时如何选择、如何理解评估、如何创造和生产以及如何思辨的反应能力。

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合理科学地综合使用多媒体去获取信息、表达思想以及利用新媒介与环境互动,能够利用不断更新的媒介形式有效准确地创造和传播信息,在网络空间中以更理性、成熟的面貌存在。

2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特征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媒介以网络媒介为主,同时包括手机媒介、数字电视媒介等。

“95后”“0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与互联网同步发展,从小就接触互联网的他们与之同步发展,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仅体现在他们如何使用这些媒介,更体现在他们面对新媒介呈现出的纷杂内容时的综合分析和思辨能力。

2.1大学生接触媒介的目的性较强,但媒介参与、创作能力有待提高当今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范畴、性质、分类等基本常识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但对传媒的功能作用了解不多,由于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均已经接触新媒介,受家庭、学校环境和周围朋友影响各不一样,所以媒介素养基础参差不齐。

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社会大环境使这群大学生看起来“知识丰富”,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但面对不断更新的碎片化信息,他们在不同的新媒介平台上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认知和辨别信息的能力较弱,不会主动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只接受不思考”的使用媒介,媒介参与、迁移创作能力容易受到新媒介影响。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及提升策略研究与实践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及提升策略研究与实践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及提升策略研究与实践随着新型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教育领域一项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未来的栋梁,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将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期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新型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开展工作和学习的主要渠道。

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他们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和受众群体。

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获取信息。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和多样化,大学生应该具备识别信息真伪、辨析信息价值的能力。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办公室人员才能不受所谓「新营销」团队的蒙骗,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正确地获取有用的信息。

媒介素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信息传播。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播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就可以肆意张扬,而且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此时,媒介素养将对大学生的言论影响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媒介素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网络沟通与交流。

作为未来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网络沟通交流技能,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更能够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由此可见,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水平并不容乐观。

从调查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的重视程度较低,很多人只是单纯地利用新媒体进行娱乐和消遣,而忽略了媒介素养的核心意义。

很多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存在着信息盲目接收、言论不负责任、网络侵犯等问题。

这一现状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也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智能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嬗变与提升路径

智能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嬗变与提升路径

Media Education传媒教育84 传媒∷MEDIA 2020.7(下)智能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嬗变与提升路径文/于文娟摘要:随着媒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媒介已进入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高新科技为基础的智能媒体时代,智能媒体渗透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认知。

当今5G技术背景下,全新的智能媒体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需要政府、学校、媒体平台,以及大学生自身协同合作,共同致力于媒介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智媒体 大学生 媒介素养 提升路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给诸多行业带来巨大变革,也使得媒体行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AI技术的赋能重新定义了媒体,拓展了媒体的内涵,使媒体不断走向智能化。

所谓智能媒体,其实是人工智能在媒体场景的应用形态,在基础层和技术层的构架支撑与人工智能产业相同,在应用层上结合媒体行业应用场景形成了适合该领域需求的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

智能媒体生态的形成深刻改变着大众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认知,也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但智能媒体盛行带来的信息冗余、虚假新闻、信息茧房以及网络暴力等问题,又给社会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尽管国家在不断完善网络空间法律治理,但仍相对滞后于媒介技术更新的速度,因此从信息接收的源头去提升受众媒介素养成为智能媒介生态发展的应有之义。

作为智能媒体的高频使用群体,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型塑时期,全面提升其媒介素养有着十分必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智能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嬗变媒介素养是公民在对多元媒体属性具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信息辨识分析能力、熟练操作技术能力、公共道德能力及创新精神的有机统一。

在5G通讯技术即将普及运行的智能媒体时代,更先进的媒介技术、更多元的传媒渠道、更高速的信息传输,都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更深的媒介认知能力。

媒介认知能力指的是媒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即在全面掌握媒介运行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了解各种类媒体信息的传播特征、传播功能等内容,并获取自身所需的相关信息为我所用。

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研究

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研究
再次 , 要培养大学生 的批判思维 。
的主要 问题 是 : 传播 效率不高 , 对信 息的分析深 度不高 , 与媒 中不能迅速筛选出 自己需要的信息 ,有 的学生对新兴媒介 的
接收态度上较迟缓。
介的互动性不高 , 对各类媒介 的特性 了解不 高 , 在海量 的信息 解 、 熟悉各种媒 介的特性 , 了解各种 媒介 的传 播 、 接收信 息 的
对信 息的获取 、 接 受、 分析、 传播 能力, 具有重要 的社会 意义。 本文提 出通过拓展信 息获取 渠道 、 提 升信 息分析 能力、
培 养批判 思维、 掌握传播技巧等建议来提 高当代 大学生媒介 素养。
关键词: 大学生 ; 媒介素养 ; 途径
中图分 类号 : G6 4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1 4 — 0 2 2 8 — 0 1
如今的高校教育方式 已经发生 了巨大变化 ,当代 大学生
的学 习方式和知识 的获取 方式与 以前的学 习方 式相差很 大 , 其 中最重要 的表现为学习的渠道。 例如互联 网媒介 , 已成为获 取知识 、 学术研究 、 信息交换的重要工具 。 特别值 得注意的是 ,
当代 大学 生 不 管 是 在 学 习方 法 还 是 在 学 习理 念 上 都 与 他 们 上
易于做深度报 道 , 其 内容真实 性大 , 但报 纸传播 学生不懂 的怎样用网络搜索功能 ,不懂怎样选择信息 资料 的 道 形式多样 ,
二、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
首先 , 要 拓 宽 信 息 获 取渠 道 。
大学生应对各种媒体性质有所 了解 ,根据不 同媒介的特 点吗 , 采用不同的方式 , 获取不 同的信息 。新媒体技术 的进步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对策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对策
(三)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和判断能力不高,上网自我管控能力较弱 调查问及“浏览新闻及评论时,是否核实真实性”时,多达90% 的大学生回答“不曾深究辨别”;问及 “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时,将近75% 的大学生选择“基本相信”;问及“对自媒体评论热点问题的一些文 章,是否经常转发”时,50% 的大学生选择接受自媒体评论而非官方评论。显而易见,大学生群体作为网 络信息的受众过于被动,他们不断地接受着来自网络的“嘈杂”声音,却很少有人进行辨别、判断和求证。 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网络监督机构很难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筛除色情暴力信息,屏 蔽虚假信息,往往是负面、虚假信息发酵到一定程度才会被发现并被处理。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知识储 备不够,易受负面、虚假网络信息影响,盲目地接受负面、虚假的网络信息并进行再传播。近年来,高校大 学生匿名在网络上发表一些不当言论的现象频繁发生,对高校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充分说明了大学生 在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较低 调查发现,现阶段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素养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要主动接受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 高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大学生在高校期间大多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相对较少, 这使得他们社会实践经验不足,难以识别网络上的负面、虚假信息,对色情暴力信息也难以抵制;对自身 的网络行为缺乏管束,容易通过网络媒介表达片面的思想情感。同时,由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 性,受家庭、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是良莠不齐,部分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追逐 名利,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高校缺乏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大学应该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希望高校开设“媒介批判意 识”“媒介选择能力”“媒介道德伦理观”“媒介法律意识”“媒介环境交往能力”“媒介心理素质”“媒介使 用技术”等课程,愿意接受相关系统教育。 但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高校还没有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通识课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缺失。 究其原因,首先,高校对开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新时代网络媒介素 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其次,高校师资储备不足,现有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主要依靠辅导员在平时的班会或者讲座中简单开展,或者在发生网络诈骗案件后才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 全知识普及和警醒教育,教育内容过于碎片化,缺少系统性。最后,高校关于网络媒介素养的理论研究较 薄弱,相关的实践训练严重不足。 (三)网络自媒体产生不良影响 网络社交的便利性,使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网络自媒体盛行。当前,为了博人 眼球,提高点击率,成为公众关注的头条,获取更多的利益,有些网络自媒体不惜扭曲事实真相,发布带有 强烈主观色彩的信息。网络自媒体给公众参与社会舆论提供了平台,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但也带来了 一些弊端,如缺乏监督机制,容易造成群体性事件;造谣者、传谣者较多,捕风捉影、盲目跟风现象严重;网 络劣质词汇频出等。这些都给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及提升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对策 (一)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校日常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中 第一,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日常学生管理中,要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年 级会和班会中进行专门教育指导;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网络言行,若发现大学生有不当的网络言行, 要及时制止并加以引导;号召大学生抵制网络谣言,防范网络欺诈等。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科技传播》93作者简介:张静,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唐添慧,南方医科大学党委组织部。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张 静,唐添慧摘 要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技术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更是深受其影响,媒介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交往、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

为更好地发挥媒介技术的作用,文章将基于当前新媒介技术发展给大学生成长成才带来的挑战,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79-0093-04依托Web2.0技术,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快速。

开放且不断延展的网络平台,让大学生可以超越现实时空的限制,自由地连接。

连接不再仅基于感情,连接的动因开始变得多元。

学生既可以基于兴趣爱好,选择加入喜欢的“圈子”,拓展自己的兴趣;亦可以基于学习的目的,在网络上follow 专业“大牛”,畅游知识的殿堂。

虚拟社区中,学生可以毫无保留的展示自己心中所想,也可以虚化、虚构自己的形象。

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新媒体上的网络互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媒体不仅是大学生获取信息、观察社会的主要渠道,也是他们进行自我表达,融入新环境的重要渠道。

新媒介技术卷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程度越深,其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也就越大。

学生获取信息的环境与方式发生了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一环。

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面临的挑战1.1 辨别信息的挑战大学生是网络舆情的重要参与者,其思想容易受到别有用心者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社会迅速崛起,网络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倾向于通过网络自由地表达对热点事件的情感立场,网络空间成为各种社会事件的主要传播场域。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研究》范文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研究》范文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新兴媒介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主要渠道。

新媒体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媒介信息获取、解读、批判和运用等能力。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不仅是提高个人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二、新媒体背景下的特点及挑战(一)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的普及使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互动性更强。

同时,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信息呈现形式更加丰富。

(二)面临的挑战然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真假难辨,网络谣言、虚假新闻等不良信息泛滥。

其次,网络暴力、网络成瘾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问题(一)现状当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较强,能够理性地对待和评价媒介信息。

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容易受到网络谣言、虚假新闻的影响。

(二)问题1. 媒介信息辨识能力不足:面对繁杂的信息,部分学生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

2. 媒介使用不当: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导致学习、生活受到不良影响。

3. 媒介创新能力不足:面对新兴媒介,部分学生缺乏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无法有效利用媒介进行学习和创新。

四、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一)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学校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媒介信息辨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其媒介使用能力。

(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应主动学习媒介知识,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提高自己的媒介信息辨识和评价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学会利用新媒体进行学习和交流,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三)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在面对新兴媒介时,学生应具备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善于利用媒介进行学习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途径
---------------------------------------------------------------范文
最新推荐------------------------------------------------------ 提升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途径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信息呈大
爆炸发展趋势,各种信息和无处不在的噪声不断颠覆
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而大学生在新媒介环境下是一
个特殊受众群体,面对新媒体的狂轰乱炸很容易迷失
方向。

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
高当代大学生对新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探索媒介素
养教育的新途径是很有必要的。

本论文试图全面分析
我国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以
期对我国本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
意见。

关键词:新媒介,媒介素养,大学生 7937
Improve Wa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 New
Media Literac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1 / 5
technology, new media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a variety of information and the ubiquitous noise constantly subverting the mainstream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is a special audience group, their mind is still relatively immature, the information to identify
resistance is weak, but the pursuit of fresh, chasing fashion, in the face of new media bombardment easily get lost. At present,China'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has not yet formed a theoretical system, mature and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explore new ways of media literacy is necessa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media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to our native puts forward practical suggestions.
Key Words: New media; media literacy; college students
目录
---------------------------------------------------------------范文最新推荐------------------------------------------------------ 摘要1
Abstract1
一、新媒介素养概述
,一,新媒介素养概念
大众传媒媒介即大众传媒,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媒有电视、报纸、广播等,在新闻学中被称之为新闻传播媒介,又称新闻传媒。

加上随着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而兴起的互联网网络媒体,即第四媒介,,一般都简称为传媒或者媒介。

“媒介素养”一词来源于英文词组“media
literacy”,中文意思是“媒介素养”。

概括来说,媒介素养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3 / 5
一方面表现在网民对各种媒介信息的理解、解读和判断能力。

另一方面,指的是网民利用媒介信息为个人及社会所用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共享大众传播资源。

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获得健康的媒介判断能力、批评能力,能利用大众媒介资源自我完善,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新媒体则暂时没有确切定义,不同学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定义“新媒体”,各自都非常有见地。

例如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新旧而言的,是一个成长变化中的媒体形态。

基于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在校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在此以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例,因为这两类媒体是大学生相对而言接触程度最高,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新媒介形式。

,二,新媒介素养发展历程
“媒介素养”最早诞生于英国,约在1930年左右。

因为第二次科技革命席卷英国,英国报业迅猛发展。

在此过程中,广告业主通过通俗报纸做广告,
---------------------------------------------------------------范文最新推荐------------------------------------------------------ 通过提高知名度来来增加销量。

报业集团对报刊的控制严重影响到当时报刊的整体价值观。

当时的学者认为,英国纯正健康的传统文化经过商业媒体传播之后,成为了粗俗的伪文化。

同时期,首个“文化素养”概念出现于学者利维斯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中。

利维斯提出这个概念,目的就是反对时下流行的大众媒介主流价值观,倡议青少年学生自觉抵制大众传媒提供的低水平文化,因为此类低水平文化与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相悖,影响青年学生的健康发展。

5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