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动机研究综述_张丹霞

合集下载

南京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和研究

南京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和研究

革 ,体育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宣泄烦恼
l O - 3 1 5 . 4
健美减肥
4 . 2 7 . 1
考试需求
6 . 4 7 . O
交友社交
7 - 3 4 . 5
二、 南京市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 构 成因素 的调查与分析 在学校体育教育活动 中, 体育锻炼是 一 个广义 的概念 , 包括 体育课 堂教学 , 也包括 课外业余体育活动。从体育锻练动机 的构成 因素上 ,我们将体育 锻练动机分为 四种 : 1 、 组别 人数 外在动机 人数( % ) 3 1 I

1 0 . 8
从表 2 显示 , 男 女学生在四种动机构成
因素 中 , 对参加 体育锻炼 的外 在动机人数 占 总 比例 的 1 8 . 0 % 和 1 6 . 9 %。说 明中学 生参 加 体育锻 练的外在动机并没有构成 主导地位 , 而构成 主导地位 的动机 , 男女 生的选 择有 一 定的差异 ,男生以运动学习动机为主体 ,女 生 以直接动机为主导 , 说 明男 生在从 事体 育 锻练过程 中,以掌握 体育知识 、技术 和技 能 为前提 ,而女生以直接动机为主要 目标 。 说 明女 生 由于参加 体育 锻练是 以体验 到特殊 的满足感 , 或 因 自己动作美 观、灵活 而产生 的美感为直接 目的的 。 其它几种动机所 占比 例均在 2 1 %以下 。这一调查 结果表明 ,中学
体育教育 2 0 1 4年 5月 ( 中)
南京市 中学 生体 育锻炼动机 的调查 和研究
成 中刚
(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 学学院,江苏 南京 2 1 0 0 9 7)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 和问卷调 查及访谈法的研 究方法 ,对 南京地 区中学生的体育锻 炼的动机进行 了调 查与分析 。在研 究南京 市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与行 为之间的关 系及其影响体育锻炼的 因素 , 探 索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练 的动机结构及 内在特征 ,以此达到 了解和预 测现代 中学生体 育行为 的 目 的。为提 高中学体育教 学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与研究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与研究

2 —3次 / 周 I 2次 以下 / 同
2 , % 74 81 .
3 . 83 Z . 76
2 . 39 3. 5 2 .
1. 04 3. 18
由 表 l得 出结 论 : 校 学 生 参 加 体 育 锻 炼 的 动 机 是 多 元 我
的 。大 多 数 学 生 参加 课 外 体 育 锻 炼 都 是 为 了 强 健 体 魄 、 悦 愉
0 c . Ol t2 O
第 2 4卷 第 5期
Vo . 4 NO 5 12 .
大 学 生 课 外 体 育 锻 炼 动 机 的调 查 与研 究
赵 炳 南
( 州 医学 院 从 化 学院 ,广 东 广州 5 0 2 ) 广 1 9 5
摘 要 :本 文 主 要 采用 文献 资 料 法 、 问卷 调 查 法 等 对 广 州 医学 院 从 化 学 院 部 分 新 生进 行 调 查 分 析 , 了解 他 们 体 育 锻 炼 的 动机 , 更 好 为 引 导 学 生参 加 课 外 体 育 锻 炼 , 织 科 学 、 组 有效 的课 外 体 育 活 动提 供 依 据 。
身心, 也有 l. 但 9%的 学 生 是 为 了 体 育 达 标 . O 1 的 学 生 6 1. 是 为 了结 交 朋 友 . . 的 学 生 是 为 了 碱 肥 , 且这 部 分 学 生 75 而
只有 体 育 经 费 增 加 了 . 置 体 育 设 备 、 材 变 成 可 能 , 育 场 购 器 体
Zl O O年 1 月 O
湖 北 经 济 学 院学 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J u n lo u e nv riyo o o c ( i s ph & S ca ce c s o r a fH b i iest fEc n mis Phl o y U o o ilS in e )

体育锻炼动机开题报告

体育锻炼动机开题报告

体育锻炼动机开题报告体育锻炼动机开题报告一、引言体育锻炼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然而,不同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却各不相同。

本文旨在探讨体育锻炼的动机,了解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并分析这些动机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个人动机1. 健康健康是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之一。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人们通过锻炼身体来保持健康状态,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2. 美容追求美丽也是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之一。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身体曲线,塑造健美体型,提高个人形象和自信心。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身体外貌,通过锻炼来塑造理想的身材。

3. 减压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锻炼可以分散注意力,让人们暂时忘却烦恼,提升心情。

三、社会动机1. 社交体育锻炼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一种社交活动。

人们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交圈子。

体育锻炼可以增加人际交往机会,促进社会交流和合作。

2. 团队合作很多体育项目需要团队合作,例如篮球、足球等。

通过参与团队体育锻炼,人们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不仅可以提高个人技能,还可以培养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社会责任体育锻炼也可以成为一种社会责任。

很多人通过参加慈善跑、义卖活动等体育锻炼形式,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激发公民意识。

四、动机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 个人健康参与体育锻炼的个人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健康的身体是追求个人幸福和成功的基础。

通过体育锻炼,个人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2. 社会和谐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可以增强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减少冲突和纷争。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社会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开封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开封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开封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开封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高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实际情况却显示,开封市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并不乐观。

据统计数据显示,开封市大学生中每天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并不高,很多学生存在体育锻炼不足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开封市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需要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深入分析。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强度不仅关系到个体的体育锻炼习惯,还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探究开封市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是非常必要和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找出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因素,为今后改善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究开封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动机强度,了解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各种因素。

具体目的包括:第一,研究开封市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和特点,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普遍程度和方式,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第二,分析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度,探究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和目的,揭示大学生体育锻炼背后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观;探讨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因素,包括社会支持、个人因素等,了解这些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机制;通过研究结果,为提升开封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开封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分析开封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多所高等院校。

大学生群体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育锻炼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在开封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开封市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相对较高。

校园内设有多个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各种体育锻炼项目丰富多样,吸引着大学生积极参与。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理论与研究现状综述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理论与研究现状综述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理论与研究现状综述作者:张石磊秦需要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5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2摘要锻炼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相关研究较多的仅局限于体育心理学的范畴,而体育锻炼心理学是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将二者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剖析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和心理。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一、前言随着我国高校发展,大学生群体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受到社会重视,他们的体育活动、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为了更科学地分析大学生参与户外自行车运动动机,本研究查阅大量文献并对此归纳总结,发现目前较多学者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仅局限于学校体育心理学方面,而对于锻炼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是较少的。

本文将结合两者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理论与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希望使社会和高校体育部门了解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现状,满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求,增强大学生身心素质。

二、综述(一)相关理论综述1.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的心理学理论范畴伴随着体育学科分支细化的趋势,相对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体育运动心理学逐步分化为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个分支,其中锻炼心理学是新兴发展的一个领域。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从研究对象上来说属于学校体育心理学的范畴,从研究目的和内容上来说属于锻炼心理学的范畴。

因为体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侧重于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而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则侧重于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体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活动地点和时间是在校内课堂上,而锻炼心理学研究对象则不限地点,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是校外,活动时间则是闲暇时间即课外时间。

因此可以得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既属于体育心理学的范畴,又属于锻炼心理学的范畴。

将两种理论结合用于研究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才能够使相关调查研究更加全面系统。

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研究

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研究

有钙流失过 多的现象 ,这时通过 饮食再加上适量的体育锻炼就
学 术研 讨 l 1 1 7
中 ,女性 比 男性 报 告 了 更 多 的身 体 不 适 感 ,这 也可 能 是 影 响 女 性参 与体 育锻 炼 的原 因 。 由上 述 部分 研 究 可 知 ,性 别 因 素 在男 女 锻炼 动 机 中起 着 重 要 比男 性 多 ,而 且女 性 通 常 是 健 身俱 乐部 的 较 为稳 固的 会 员 。 因此 ,她 们在 增强 身体 意 象方 面 的投 资也 比男性 高 。 当 今 社 会 ,大 部 分 女 性 害 怕体 育 锻 炼 ,而 是希 望 借 助 于 控 制 饮 食 来 降 低体 重 。但 节 食 行 为需 要 很 强 的 自控能 力 ,把握 不
即使在 自己已经很瘦 时,仍认为肥胖 。因此 ,如何让女性认识 节食为的不 良后果 ,避免采取节食行为就显得异常重要。
4结 论与 建议
影响 ,她 们参 与锻炼 的因素就会与男性有 所区别 ,除了保持或 增进健康 、增加交 际 、缺少时间 、锻炼 氛围 、社会支持 ,与女 性相关密切的,影 响女性参与锻炼的独特 因素有月经周期 、母 亲 时 期 、身体 意象 、节 食 行 为 等 。此 外 ,还要 考 虑运 动 能 力 和
象 、节 食行 为等 。此 外 ,还 要考 虑 运 动 能 力和 运 动 水 平对 女 性 体育 锻 炼 动机可 能 产生 的影 响 。 ( 3)哺 乳 期女 J l 生的身体 锻 炼是 一个 非常 重 要 的阶段 。这 不
育活动 。因此 ,应加强对女性月经期 身体锻炼知识的宣传和教
育,建立正确的认识。
运 动水 平对 女性 体 育锻 炼 动机 可能 产 生 的影 响 。
3 . 1月 经周期

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强度和锻炼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强度和锻炼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大 学生 体 育 锻炼 动 机 强度 和锻 炼行 为 的调查 与 分 析
魏 俊 民
( 宝鸡 文 理 学 院 体 育 系 , 西 宝鸡 7 1 1) 陕 2 0 3 摘 要 : 过 采 用文 献 资 料 、 通 问卷 调 查 和 数 理 统 计 等 方 法 , 宝 鸡 文 理 学 院 4 9名 学 生进 行 体 育 锻 炼动 机 强 度 和 锻 炼 对 7 行 为 的调 查 , 结果 表 明 : 生 的体 育 锻 炼 动 机 强 度 为 6. 9锻 炼 次 数 和 时 间平 均 值 分 别 为 2 5 学 56 , . 2次和 3 . 2 n体 育 9 8 mi;
第 3 卷第 6期 2
2 0 1 月 J 年 0 1
浙 江 体 育 科 学 Z ein p r S i c hj gS o t ce e a n
Vo . 2 No 6 13 , .
No v.,201O
文 章 编 号 :0 43 2 (O 【 0— 180 10—6 2 1 )60 0 ~3 1 j
锻 炼动机强度文科 与理科和 工科之 间差异都具有非常显著性( <O 0 1 , P . 0 ) 由高到低的是理科 、 工科和 文科 ;09级 20 与 20 0 8和 20 级 ,0 7 0 7 2 0 级与 2 0 0 6级差异都具有非常显著性 ( <O 0 1 , P . 0 ) 由高到低的是 2 0 、0 6 20 、0 7级 ; 0 92 0 、0 8 2 0
t a in i tn i n x r ie a t n o 7 o lg si o i i t n e s t a d e e cs c i f4 9 c l e n v o y o e i Un v r iy o t n ce c s Th e u ti dc t s t a ie st fArs a d S in e . er s l n ia e h t

对学生健美操学习兴趣、动机和参与程度的调查分析

对学生健美操学习兴趣、动机和参与程度的调查分析

对学生健美操学习兴趣、动机和参与程度的调查分析作者:***来源:《启迪与智慧·下旬刊》2022年第04期摘要:教師要培养学生对健美操课的兴趣,将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起来。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并以此为着眼点,深入调查和剖析我校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参与健美操运动的程度,以及学习的动机。

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于健美操运动的兴趣比较浓厚,同时,对学习健美操的动机也较为积极,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减肥健美、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希望通过学习健美操来调节学生心理。

关键词:学生;动机;兴趣;参与程度健美操的艺术性极强,属于健美体育的范畴,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有机融合了音乐、舞蹈和体育,其基础为有氧锻炼,主要特征为健、力、美。

健美操课程在浙江省各个学校开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尽管相比其他体育项目其实施的时间比较短,但是自从学校引进健美操,其已经成为小学生首选的一个体育项目,凭借着自身独有的魅力,备受小学生的推崇。

小学生因为自身的年龄特点,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而健美操运动在对小学生开展美学教育、传授基本技能和知识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对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也很好地发展了健美操运动。

同时,作为一项重要的健身手段,健美操运动在学生的业余时间备受推崇。

但是作为教师,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和分析学生是出于怎样的动机去学习健美操的,他们对健美操课的兴趣是否浓厚,利用学习健美操的契机,能否对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最大化的满足。

通过深入了解和剖析这些问题,能帮助教师对健美操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由此促进健美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 研究结果与分析1.1我校学生健美操学习兴趣的现状兴趣自身所带有的情感色彩非常强烈,其基础是对某种事物的探索和认知。

学生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的前提,就是对于体育拥有浓厚的兴趣,凭借兴趣,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28No.11Nov.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11期(上)2012年11月本论文以“体育锻炼动机”为关键词,通过《CNKI全文期刊、专利库》进行检索,从1994年到2012年共检索124篇相关研究成果.体育锻炼动机的理论依据:(1)健康信念模型,最先是在健康心理学领域提出的,之后被移植到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中来[1].HBM模型认为,健康行为来自于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它的核心部分是一套关于健康的个人信念,这些信念调节着人们对威胁的感知,从而影响他们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2)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SET)是一种能力自我评价的理论,即如果个体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获得特定的成绩,那么他就会受到激励,从而奋发努力,去争取预期的成绩,最终达到对行为进行干预的目的[3].(3)Deco和Ryan提出一种内部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形成一个连续体,不同类型的非本质相关行为在连续体上由相应的位置[2].(4)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对体育运动领域整个动机研究的方向所引起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Roberts,1992)[13].1我国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本论文以“体育锻炼动机”为检索词,通过中国知网,从1994年到2012年共检索到124篇相关研究成果,根据不同年份的篇数进行统计,不难发现对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呈攀升的趋势(图1),同时笔者根据现有发表的研究成果中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检索,结合图书馆的图书,初步掌握了20余年来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概况.2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方法我国学者采用了多种方法对体育锻炼动机的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体育锻炼动机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了访谈法、测量方法、文献综合法、统计方法等.图2是笔者通过《CNKI全文期刊、专利库》搜索124篇有关体育锻炼动机研究中使用的方法的描述统计,从图中我们不难发现,测量方法和文献综合方法以及统计方法在体育锻炼动机研究中占绝对的优势,研究者在进行测量研究的同时还使用了访谈法等.2.1测量工具我国国内学者测量体育锻炼动机的量表很多.这些量表在我国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图3),为我国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些量表产生于国外的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其的价值取向与我们存在着差异,所以,这些研究测量工具需要一个中国化的过程,我们应该吸收符合我体育锻炼动机研究综述张丹霞,张小楠,马丽娜(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4)摘要:本论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我国近年来发表的124篇有关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旨在了解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现状,为体育锻炼动机研究者提供相关参考.研究结果:提出了我国体育锻炼动机研究今后努力的方向.研究结论:(1)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方法有待改进;(2)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对象过于单一;(3)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水平需深入;(4)体育锻炼动机应加强中西方学术交流.关键词:体育锻炼;动机;文献述评;分类号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1-0170-03图1不同年份体育锻炼动机研究成果统计图2各种研究方法使用统计图图3我国学者研究体育锻炼动机使用研究工具统计170--国实际体育锻炼动机研究情况的精华,去除不符的部分;或者我们另起炉灶,根据我国的现实编制符合我国的标准化体育锻炼动机量表,只有研究工具科学化,才能确保最终的研究结果是科学可靠的.正因如此,我国不少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2测量对象对124篇测量方法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下表),我国学者的研究对象的维度较宽,包括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高校的教师、公务员、城市居民、老年人等,而且把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占58.87%,一方面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国家的希望,人们都比较关注其成长发展,其体育锻炼动机也值得研究者重视,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研究方便取样,便于研究.其次是老年人,这是因为我国逐渐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而且人口比重比较大,他调查对象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老年人城市居民公务员篇数(124)147331023百分比(%)11.2958.87 2.428.06 1.61 2.42表1我国研究者研究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对象们的生活质量、体育锻炼动机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3体育锻炼动机的影响因素3.1年龄因素年龄因素对体育锻炼动机的影响的研究比较突出[7.20.21.22].目前我国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大都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有研究指出:44岁以上个体的体育锻炼动机水平显著高于44岁以下的个体[11].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的锻炼动机偏向于健康和交往动机方面,中年人则表现在健康娱乐方面,而青少年的锻炼动机偏向于健康和能力[17].3.2性别因素从性别方面看体育锻炼动机,男性整体高于女性[11.12.19].相关研究表明: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着重于对外貌和体重管理的要求,而男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挑战、增强力量、提高耐力、竞争和社会赏识等与表现和自我相关的动机为主要动机[15,23].也有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注重体型的体育锻炼[24],女性体育锻炼动机大都不稳定,多数出于好玩的心理,感觉对体形、健康有利的就参与,没意思就不参与.男性的体育锻炼动机多偏重于竞技型,男性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多以增肌和强身健体.由于性别差异,女性在体育锻炼中追求的体育锻炼动机明显高于男性[5,6,11].3.3文化程度因素体育锻炼参与者的文化程度与体育锻炼动机也有相关关系,有研究显示体育锻炼参与者的文化程度与体育锻炼动机呈负相关[4,8,26],即文化程度越高,体育锻炼动机水平越低,这也就说明参与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则其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也就越高.并且文化程度高的参与者在体育锻炼中会有强烈的健康需求以及较高的精神锻炼价值的需求[5,10,27].文化程度高的锻炼者虽然参与性较强,但是其坚持性则相对较弱一些,这种倾向和文化层次成正相关,也可能和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及其职业相关[16,25].3.4经济收入因素体育锻炼动机与参与者的经济收入呈正相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收入个体愿意去体验也有能力去体验更高档次的体育锻炼,而对低收入个体,在心理的作用下容易进行自我否定,这种自我否定与经济收入呈负相关,低收入的参与者在参与体育锻炼时焦虑水平会较高[5,18].3.5社会文化因素有研究者对四百多名中国、美国出生的中国青少年和美国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动机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美国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多偏向于竞争和改善技术,中国青少年参与的体育锻炼动机则偏向于社会交往和强身健体,美国出生的中国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则是社会交往、获得乐趣、设备使用.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其中社会文化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的是以和为贵,而对于出生在美国的中国青少年生活在中国家庭、美国的社会两种社会文化的交融环境之中,他们对体育锻炼动机则兼具两者的特点[14].4研究不足与展望4.1研究水平需深入目前对于体育锻炼动机在问卷调查和理论分析上的较多,实验法的研究较少,实验法是以后研究者们发展的方向.在体育锻炼动机研究方面的理论依据确实很多而且也很具有权威性,但研究者们真正在其研究中体现的却很少.以后的研究方向应多结合体育锻炼动机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深入的研究.4.2研究方法有待改进调查研究是大多数研究者常用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来测量参与者的体育锻炼动机,而且使用的问卷有大部分都是笔者自行编制的问卷,在问卷编制方面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问卷的信效度有很少经过信度和效度的检查,要么是借鉴国外的,国外的问卷毕竟是由国外研究者根据其国家和人们的情况编制的,如果拿来在国内使用,量表和问卷是否能够真的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和心理差异,是否能够真的体现中国人们真是的锻炼动机确实需要后来的研究者们继续努力.4.3研究对象过于单一大学生和老年人是研究者们研究体育锻炼动机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篇幅占研究现状可达一半之多,而研究对象过于单一,对其他人群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中年人的研究较少,在现在经济发展的社会中,中年人承受着最大的压力,工作上、社会上、家庭上,他们基本属于亚健康状况,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这些处于众多压力中的中年人很需要体育锻炼来缓解压力、改善健康.由于研究对象的各方面的局限,似乎大学生是最比较好做研究的研究对象,中年人171--似乎是最不好控制的群体,但研究者都要努力克服困难,多对中年人的体育锻炼动机进行研究,中年人扮演的角色在社会和家庭中都非常重要,只有他们适当的加入体育锻炼身体,那么做到上传下达,也能很好的让让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增加,让重视健康的人增多.所以研究者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研究.4.4加强中西方学术交流由于我国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起步较晚,而西方的研究者们的研究较早较深入,一些著名的关于体育锻炼动机的理论依据都在西方产生.为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在将来的科研工作中,希望研究者们能多参考西方国家文献和相关研究,多了解西方国家对体育锻炼动机的最新的研究成果.为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提供好的研究基础,让人们努力的去意识到和培养自身的体育锻炼的动机,以期人们能真正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让体育锻炼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并最终达到终身体育.———————————————————参考文献:〔1〕Belcher M Heat al.Selected psychosocial models and correlates individual health-related behaviors[J].Medical Care,1977,15:27-46.〔2〕Deci&Ryan.The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alprocesse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0,13: 39-80.〔3〕Bande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York:W.H.Freeman.1997.〔4〕戴本源,陆享伯,周信德.宁波市居民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1997,19(4):61-64.〔5〕汤晓玲.对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的社会学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4):30-33.〔6〕江宇,吴翌晖,周兵.妇女健身锻炼动机评价量表的制定与运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5):94-96.〔7〕朱菊芳,张天峰.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6(2):70-71.〔8〕鱼得海,对大学生身体成分的评价反应及其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128-130.〔9〕方媛,季浏.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183-185.〔10〕蔡庚,季浏,江晓赞.竞争性体育活动对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动机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67-71.〔11〕张银满,郦树龙.浙江省公安民警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37(4):177-179.〔12〕孟春燕,王欢.浙江省大学生体育活动形式对体育锻炼动机强度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3,10(4):66-68.〔13〕黄希庭,张力为,等.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50.〔14〕Join’s Yan,Penny Mc Cullagh.Cultural Influence on Youth'motivation of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2004,12.〔15〕Marcus.Kilpatuich,Edwaud Hebert,and John Barty-olomew.Coll-ege Students'Motivation for Physical Activity:DifferentiatingMen’s and Women’s Motives for Sport Participation and Exer-cise.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2005,54(2):87-95.〔16〕贾绍华,邱梅婷.河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性别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42-44.〔17〕宋和平.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2(2):72-74.〔18〕陈善平,李咸生,等.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4):135-138.〔19〕赵凤英.冬季大学生体育锻炼动行为和动机的性别差异研究[J].冰雪运动,2009,31(2):88-91.〔20〕张中江,陈善平,等.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9):50-52.〔21〕刘桂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关系性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4):44-45.〔22〕魏俊民.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强度和锻炼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6):108-110.〔23〕孙兴东,陈开梅.江苏省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影响因素的特征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32(2):73-76.〔24〕龚莉.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强度测评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0,26(1):24-27.〔25〕江宇,吴翌晖.江苏省妇女体育锻炼动机、坚持性和参与程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27(11):1469-1470.〔26〕谢飞飞.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与提高策略[J].体育世界,2011:78-79.〔27〕董渝.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动机及激励方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153-155.〔28〕高兴旺,温志宏.对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差异问题的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1,10(2):156-160.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