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新)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新)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和结构》课程标准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课程名称:建筑力学和结构

课程代码:411B04 所属学习领域:单项职业能力学习领域

课程性质:核心课程

开设学期:第1、2学期

学分学时数:14学分,192学时(理论讲授134学时,实践教学58学时)

修(制)订人:赵维霞修(制)订日期:2014年10月08日

审核人:刘广文审核日期:2014年10月18日

审订人:牟培超审订日期:2014年10月20日

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对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建筑构件及结构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主要讲授在研究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解决材料的强度和变形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及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是集实验、计算、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构件验算及设计能力,具备施工中结构问题认知及处理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核心支撑作用。本课程以《工程使用数学》、《建筑识图和构造》和《建筑材料和检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施工组织和管理》、《屋面和防水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和计价》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2 课程学习要求

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工程使用数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及计算机使用的基础知识,能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该课程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想来设计的,重构教学内容,设计了三个模块,分别为力学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每个模块又设计了若干个工作项目,每个项目又下设工作任务,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序化教学内容,并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觉得问题那么枯燥,学习目的明确,进而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构件的承载能力,为保证结构(或构件)安全可靠及经济合理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熟悉建筑结构计算的一般规定和主要要求,具备结构计算的初步能力,为发展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达到施工技术指导和施工管理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养成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和协作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对结构的大局观和整体感,培养处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树

立服务意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需求的施工技能,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施工组织和管理、屋面和防水工程施工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3-1 知识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高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重点学习结构的受力分析和内力分析以及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常用结构及构件的设计方法。

3-2能力目标

具有对一般结构、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能力;能进行各种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和一般民用房屋的结构设计;并能解决和施工和工程质量有关的结构问题。

3-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本能力;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具有自学的能力;具有拓展知识、接受终生教育的基本能力。

4课程内容标准

4-1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本课程共设置的典型工作任务有:结构及构件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强度分析、刚度分析、稳定性分析、建筑结构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分析、钢筋混凝土梁板构件设计、钢筋混凝土柱设计、梁板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结构房屋设计、砌体结构房屋设计。

4-2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4-2-1工作对象

结构或构件计算简图的绘制,结构材料选择,结构或构件内力图绘制,结构或构件设计,基本构件配筋构造,结构构件施工图绘制。

4-2-2工具、方法和组织形式

4-2-2-1工具

静力计算手册,结构内力计算软件,《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砌体结构规范》,《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计算机,绘图软件。

4-2-2-2方法

内力计算方法-截面法,力矩分配法,结构设计方法-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结构内力查表法,软件使用法,规范查用法,图集查用法,绘图法。

4-2-2-3组织形式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结构方案和结构布置,确定构件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统计荷载,计算内力,设计截面,进行配筋,并进行变形验算,绘制施工图。

4-2-3工作要求

能根据计算及规范要求正确选择和配置构件中的各种钢筋及绘制简单设计图;能合理选择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的截面尺寸,进行受力钢筋的计算并布置;初步具有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楼梯、雨篷等结构及施工图绘制能力。

4-3课程内容选择和体系设计

4-3-1课程体系设计

(1)本课程构建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行业需求、市场调研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遵循教学基本原则,汲取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方法,力求体现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特点,教学过程采用工学结合模式,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2)本课程通过对施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归纳总结职业行动能力,围绕职业行动能力、按照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选取课程内容并设计教学情境。按照职业要求和岗位特点解构出教学的知识点、能力点、素质点,根据这些点落实教学内容,选取任务导向、项目导向、行为导向、过程导向、问题导向等教学组织方式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典型、有效。

(3)课程以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核心,其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按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推进。按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编排各教学项目使教学内容的编排合理化,课程内容紧贴岗位需求;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能力评价体系建设。本课程贯彻以就业为导向,、能力本位思想,改变过去以课程成绩为主评价学生向以能力素质为主评价学生。

4-3-2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共设计了三个模块,分别为力学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每个模块又设计了若干个工作任务或项目,具体学时分配及内容参见下述分解表:

表 1:教学内容及要求分解表

序号学习

情境

名称

及描

教学

目标

教学

内容

教学要求参

思考

练习

和探究

教学

环境

条件

评价

建议

认知

要求

技能

要求

1 静力

学使

绘制受

力图

静力学的基

本概念、基本

公理;约束和

约束力;物体

和物体系受

力分析。

静力学基本

公理;约束反

力的类型以

及各种约束

反力的绘制

方法;支座及

其反力

能够画出

受力图。

4

支座及其反

力如何表

示?

多媒

体教

知识

考核

和能

力考

核相

结合

力的投影、力对点之矩,求解约束反力平面汇交力

系的合成和

平衡;平面力

偶系合成和

平衡;平面任

意力系向一

点简化;平面

任意力系的

平衡。

平衡条件

平衡方程

叙述利用平

衡方程求解

静定结构支

座反力的过

计算常见

结构及构

件支座反

力;

10

平面任意力

系向一点如

何简化?利

用平衡方程

如何求解静

定结构支座

反力?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2 材料

力学

使用

杆件轴

向拉

伸、压

缩和剪

轴向拉压杆

的内力和轴

力图;轴向

拉压杆的应

力;轴向拉压

杆的强度和

变形计算;材

料在拉伸和

压缩时的力

学性能;剪切

实用计算

杆件基本变

形,轴向拉压

杆力学性能、

强度和变形

计算;剪切实

用计算

材料在拉

伸和压缩

时的力学

性能;剪

切实用计

6

轴向拉压杆

的内力和轴

力图如何确

定?强度计

算的步骤有

哪些?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受弯构

件内力

及强度

计算

弯矩图、剪力

图的绘制;截

面的几何性

质;弯曲构件

强度计算;应

力状态和强

度理论,组合

变形强度计

内力图绘制

及强度

快速绘制

内力图及

强度计算

10

梁内力图绘

制的步骤;强

度计算的方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构件的

变形及

稳定

梁的变形、压

杆稳定计算

梁的变形,压

杆稳定

压杆稳定

计算

8

压杆稳定计

算的方法及

步骤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3 结构

力学

使用

平面体

系的几

何组成

分析

结构计算简

图;几何组成

分析的目的;

平面体系自

由度和约束;

平面几何不

变体系的组

成规则;平面

体系的几何

组成分析方

法。

明确几何组

成分析的目

的;理解并能

叙述平面几

何不变体系

的组成规则。

能够将简

单的工程

实际结构

简化成计

算简图;

能对工程

中常见的

各杆系结

构进行几

何组成分

析;并确

定超静定

结构的次

数。

4

平面几何不

变体系的组

成规则

多媒

体教

室、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静定结

构的内

力及位

移分析

多跨静定梁、

静定平面刚

架、桁架内力

分析;位移计

多跨静定梁、

静定平面刚

架、桁架内力

图绘制;位移

计算

绘制多跨

静定梁、

静定平面

刚架、桁

架内力

图;位移

分析

8

多跨静定梁、

静定平面刚

架内力图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对超静定结

构进行内力

分析和绘制

内力图

力矩分配法

的基本原理;

超静定结构

内力分析和

绘制内力图

用力矩分

配法分析

多跨超静

定梁及无

侧移刚

架。

6

超静定结构

内力分析和

绘制内力图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影响线的使用静力法作影

响线;机动法

作影响线;最

不利荷载位

置;内力包络

影响线的概

念;简支梁的

最不利荷载

位置;内力包

络图的意义。

用静力法

和机动法

作静定梁

的影响

线;最不

利荷载位

置;作连

续梁的内

力包络

图。

4

影响线的概

念及绘制方

法;简支梁最

不利荷载位

置的确定方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4 建筑

结构

设计

方法

使用

1.结构

极限状

态认识

1.结构功能

要求

2.结构功能

极限状态

1.能说出结

构功能要求

2.理解结构

功能的极限

状态

能判定结

构安全等

2

1. 结构功能

要求?

2.承载力极

限状态、正常

使用极限状

态?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2.概率

极限状

态使用

3.楼面

荷载效

应值计

1.结构上的

作用、作用效

应和抗力

2.荷载效用

的计算

1.能说出结

构上的作用

和抗力

2.理解荷载

效用

能计算常

见构件作

用及作用

效应

2

1.结构上的

作用和作用

效应计算

2.荷载代表

值有哪些?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1.结构功能

要求、极限状

态、混凝土结

构设计方法

2.结构作用

作用效用和

结构抗力、极

限状态设计

表达式

1.理解实用

设计表达式

2.悉结构设

计计算方法

1.能正确

使用极限

状态设计

表达式

2.能运用

结构设计

基本原理

进行承载

力计算

1.承载力极

限状态设计

表达式

2.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验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5 钢筋

和混

凝土

材料

的力

1.混凝

土强度

指标选

1.混凝土强

2.混凝土变

3.混凝土设

1. 能说出混

凝土强度及

等级

2. 知道徐变

概念及对工

根据设计

合理选择

强度指标

2

1.混凝土强

度指标有哪

些?强度等

级依据什么

划分?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学性能的认知

计指标

4.混凝土耐

久性

程影响以及

措施

2.如何选择

强度等级

2.钢筋

强度指

标选取

1.钢筋种类

及选择

2.钢材力学

性能指标

3.钢材设计

指标

4.建筑结构

对钢材性能

要求

1.能说出钢

筋种类

2.知道衡量

钢材的力学

性能指标

根据工作

环境合理

选择钢筋

种类、级

别及相应

强度指标

2

1.钢材应力-

应变曲线特

2.结构常用

钢筋类型

3.选择钢筋

种类和等级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3.钢筋

的锚固

和连接

1.粘结力的

组成

2.影响钢筋

和混凝土粘

结性能的因

3.钢筋和混

凝土的粘结

1.知道粘结

力的概念及

组成

2.知道钢筋

和混凝土之

间粘结力是

如何形成的

能根据规

范正确选

择钢筋的

连接方式

1.钢筋和混

凝土之间粘

结力有哪几

部分构成?

2.影响钢筋

和混凝土粘

结性能因素

3.受拉钢筋

锚固长度?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6 钢筋

混凝

土梁

板设

受弯构

件承载

力计算

1.受弯构件

构造

2.适筋梁破

坏特征、配筋

3.受弯构件

正截面承载

力计算

4.受弯构件

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计算

1.受弯构件

构造要求

2.钢筋混凝

土梁正截面

破坏特征和

影响因素

能合理选

择钢筋混

凝土梁板

的截面尺

寸进行钢

筋布置

会进行受

弯构件承

载力计算

6

1.受弯构件

构造?

2.钢筋混凝

土梁正截面

破坏特征和

影响因素?

3.受弯构件

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计算

多媒

体教

校内

实训

矩形截

面简支

楼面梁

设计

1.钢筋混凝

土单筋矩形

截面受弯构

件正截面强

度计算

2.钢筋混凝

土双筋矩形

截面受弯构

件正截面强

度计算

单筋矩形、双

筋矩形、截面

承载力计算

和承载力复

1据工程

条件设计

单筋、双

筋矩形梁

2能判断

梁板安全

3.合理布

置梁受力

钢筋

2

1.钢筋混凝

土单筋矩形

截面承载力

计算

2.钢筋混凝

土双筋矩形

截面承载力

计算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T形截面梁设计T形截面受弯

构件的正截

面受弯承载

力计算

握T形截面

受弯构件的

正截面受弯

承载力计算

能根据工

程条件设

计钢筋混

凝土T形

截面梁板

2

钢筋混凝土T

形截面受弯

构件的正截

面受弯承载

力计算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技能

考核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钢筋混凝土

受弯构件的

变形验算

受弯构件裂

缝宽度验算

1.握钢筋混

凝土受弯构

件的变形和

裂缝验算公

会按正常

实用极限

状态验算

钢筋混凝

土受弯构

件的变形

和裂缝

4

钢筋混凝土

受弯构件的

变形盐酸步

影响裂缝宽

度主要因素

4.裂缝宽度

验算步骤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技能

考核

7 钢筋

混凝

土柱

的设

钢筋混

凝土轴

心受压

柱的设

1.钢筋混凝

土轴心受压

构件构造要

2. 钢筋混凝

土轴心受压

柱计算

1.构造要求

2.轴心受压

柱计算

能根据工

程条件设

计轴心钢

筋混凝土

2

轴心受压、受

拉柱的正截

面承载力计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钢筋混

凝土框

架柱设

1.大、小偏心

受压构件破

坏特征

2. 钢筋混凝

土偏心受压

构件计算公

式的使用

1.受压构件

破坏特征

2.判别大、小

偏心

3.选择柱截

面尺寸

4.偏心受压

构件计算公

式及使用

1.能根据

工程条件

判断钢筋

混凝土柱

的安全性

2.能进行

钢筋混凝

土柱的钢

筋布置

4

1.大、小偏心

受压构件判

别条件?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8 钢筋

混凝

土受

扭构

件设

计简

纯扭、

剪扭和

弯. 剪

扭构件

的设计

简介

纯扭、剪扭和

弯. 剪扭构

件的承载力

计算

纯扭、剪扭和

弯. 剪扭构

件的承载力

计算使用

能进行简

单的受扭

构件设计

2

纯扭、剪扭和

弯. 剪扭构

件的承载力

计算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9 预应

力混

凝土

结构

简介

预应力

混凝土

结构简

先张法及后

张法和预应

力损失基本

知识

先张法及后

张法和预应

力损失基本

概念

先张法及

后张法和

预应力损

2

先张法及后

张法和预应

力损失

多媒

体教

课堂

提问

学生

作业

建筑力学与结构试题与答案

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力学与结构 课程试卷(B ) 2008 ╱ 2009 学年 第一学期 一、概念题(6×4分)。 1, 如果F 1=F 2+F 3且F 2>F 3,则 是正确的。 A ,F 1>F 2>F 3; B ,F 2>F 3>F 1; C ,F 2>F 1>F 3; D ,F 2>F 3,但F 1与F 2、F 3的关系不能确定。 2, 某段梁(一根杆)上受集中力偶作用,当该集中力偶在该段梁上移动时, 该段的____。 A ,弯矩图不变,剪力图改变; B ,弯矩图改变,剪力图不变; C ,弯矩图、剪力图全不变; D ,弯矩图、剪力图全改变。 3,梁弯曲时,横截面上 。 A ,m ax σ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m ax τ发生在中性轴上; B ,m ax σ发生在中性轴上,m ax τ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C ,m ax σ、m ax τ全发生在中性轴上; D ,m ax σ、m ax τ全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4,平面一般力系简化时,其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若主矢非零,则主矩 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 5,力大小、方向、作用点如图所示,该力对坐标原点的矩为 ,

转向为时针。 6,在原来承受的荷载基础上加上新的荷载,则该杆件一定变得更危险了。 此说法是(对/错)的。 二、对图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12分) 三、求图示结构支座的约束反力。(12分)

四、求图示平面图形的形心位置并求其形心主惯性矩。(12分) 五、画出图示梁的内力图。(12分)

六、图示结构CD为正方形截面木杆,其容许正应力为10Mpa,试选择 该杆的边长。(14分) 七、图示矩形截面梁,其容许正应力为170Mpa,容许剪应力为100Mpa,梁的 高宽比为2/1,试确定图示荷载下所需的横截面尺寸。(14分) 装订线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试题库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 1、只限物体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支座。 A :固定铰 B :可动铰 C :固定端 D :光滑面 【代码】50241017 【答案】A 2、只限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称( )支座。 A :固定铰 B :可动铰 C :固定端 D :光滑面 【代码】50241027 【答案】B 3、既限制物体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支座。 A :固定铰B :可动铰C :固定端D :光滑面 【代码】50241037 【答案】C 4、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 )的状态。 A 、静止 B 、匀速运动 C 、匀速运动 D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代码】50241047 【答案】D 5、如图所示杆ACB ,其正确的受力图为( )。 A 、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 【代码】50241057 【答案】A 6.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 。 (C ) (D ) (A ) D

A.刚体 B.变形体 C.任意物体 D.由刚体和变形体组成的系统 【代码】50141067 【答案】A 7.在下列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是( )。 A.二力平衡原理 B.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C.力的可传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代码】50141077 【答案】C 8.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 A.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D.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代码】50242088 【答案】B 9.图示中力多边形自行不封闭的是( )。 A.图(a) B.图(b) C.图(b) D.图(d) 【代码】50142026 【答案】B 10.物体在一个力系作用下,此时只能( )不会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外效应。 A.加上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B.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C.加上或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D.加上或去掉另一平衡力系 【代码】50241107 【答案】D 11.物体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是( )。 A.等值、反向、共线 B.等值、反向、共线、同体 C.等值、反向、共线、异体 D.等值、同向、共线、异体 【代码】50142117 【答案】C 12.由1、2、3、4构成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其中代表合力的是( )。

《土建力学》课程标准

版本05 修改状态0 名称土建力学课程标准页码1/10 生效日期2010-07-1 《土建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土建力学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铁道工程技术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学时:64 学分:4学分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土建力学课程是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在掌握经典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地反映当前铁道工程中各类新型结构的力学性能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基本结构受力组成、平衡计算、几何组成、计算简图选取及计算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应用高等数学、铁道工程测量 本课程的平行课程:工程制图(铁道)、工务水文检测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结构设计原理、铁道桥涵构造与养护、桥涵施工技术、隧道工程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访问铁道工程结构计算分析的基本顺序即按力学计算模型选取、平衡方程应用、承载能力计算、影响线绘制及应用进行课程内容安排。 (1)设计四个学习情境即:①力学计算模型选取;②平衡方程应用;③承载能力计算;④影响线绘制及应用。每个学习情境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学习情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可分别采用课堂讲授、行动导向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任务引领教学、理实一体化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3)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4)考核评价设计:课程以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考核依据,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即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即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个人自主学习与项目任务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法。考核方案以学习情境为序,考核目标按教学任务分为理解(A)、掌握(B)和综合运用(C)三个层次进行。

(完整版)建筑力学与结构试卷(A)

四 川 大 学 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 2011 年 下 半年) 建筑工程与技术专业 建筑力学与机构(A )试卷 总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核分人 题 分 复查人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某办公楼,装修时在一根梁上砌筑了一面轻质隔墙,则相当于在梁上增加 了一个( ) A.线荷载 B.面荷载 C.集中荷载 D.临时荷载 2、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 ) A.大小相等 B.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 C.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3、梁弯曲时,横截面上 。 A.max σ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m ax τ发生在中性轴上; B.max σ发生在中性轴上,m ax τ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C.max σ、m ax τ全发生在中性轴上; D.max σ、m ax τ全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4、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 ) A.体系几何不变 B.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第 1 页(共 8 页) C.体系几何可变 D.体系几何瞬变 5、一个点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 )个。 A.2 B.3 C.4 D.5 6、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A.任意移动 B.任意转动 C.任意移动和转动 D.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7、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由于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使得( ) A.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减小 B.混凝土应力减小,钢筋应力增大 C.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增大 D.混凝土应力减小,钢筋应力减小 8、如右图所示结构为( ) A .几何瞬变体系 B .几何可变体系 C .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D.几何不变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 9、图示各梁中︱M ︱max 为最小者是图( ) A B C D 10、图示体系有( )个多余约束。 A .零 B .一 C .二 D .三 (试 卷 用 纸) ______________地市州______________县市区 姓名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座位号__________ ----------------------------------------------------------密------------------------------------------封-----------------------------------------线------------------------------------------------------------ 答 题 不 要 过 此 线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设计(一)

教案

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系,如结构自重、家具及人群荷载、风荷载等。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沉降、温度变化等。 4.按照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不同,建筑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混合结构五种类型。 1.1.2建筑结构的功能 (1)结构的安全等级 表1.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一级很严重重要的房屋(影剧院、体育馆和高层建筑等) 二级严重一般的房屋 三级不严重次要的房屋 (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表1.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类别设计使用年限(年)示例 1 5 临时性结构 2 25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3 50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4 100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3)结构的功能要求 建筑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功能要求。(4)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举例讲解举例讲解

教案 授课题目 1.2 结构抗震知识授课时间 3.1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目标掌握地震的类型及破坏作用,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及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目标 教学难点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目标 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 新课导入:1976年7月28日,在省、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 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和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围 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市区。 1.2.1地震的基本概念 (1)地震基本概念 1.地震俗称地动,是一种具有突发性的自然现象,其作用结果是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 2.地震发生的地方称为震源。 3.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4.震中附近地面运动最激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震中区或极震区。 5.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6.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诱发地震以及构造地震。 7.根据震源深度不同,又可将构造地震分为三种:一般把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成为深源地震。中国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均属于浅源地震。举例讲解

(完整版)《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题库试题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一、填空题 1、力是。 2、力是矢量,力的三要素分别为: 3、刚体是 4、所谓平衡,就是指 5、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般分效应和效应。 6、二力平衡条件是。 7、加减平衡力系原理是指。 8、力的可传性是。 9、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力的 10、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矢量等于,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 11、力矩的大小等于__ ____和__ _______的乘积。通常规定力使物体绕矩心 12、当平面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时,则其合力对于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 13、力偶是。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只有。 14、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__ __、 ___ _三要素。 15、只要保持力偶的三要素不变,可将力偶移至刚体上的任意位置而不改变其作用效应. 16、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为_ ,合力偶矩的值等于。 17、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均可从 _到刚体上任一点,但必须同时在附加一个。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两力等值、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 上。() 2、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于零() 3、力偶无合力,且力偶只能用力偶来等效。() 4、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不同点之矩不同。() 5、分力一定小于合力()。 6、任意两个力都可以简化为一个合力。()

7、平面一般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系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8、力是滑移矢量,沿其作用线滑移不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三、计算题 1、计算图示结构中力F对O点的力矩 2、试计算下图中力对A点之矩 四、下列习题中,未画出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 1、试画出下列各物体(不包括销钉与支座)的受力图。

建筑结构课程标准.doc

《建筑结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 课程性质:《建筑结构》属于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学分: 4 适用专业:工程监理专业 1.前言 1.1 课程定位 《建筑结构》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是是工程监理及相关专业学生需要 具有的主要技能和本领的学习领域。本课程涉及的学科较广,综合性强,是高等职业学校工程监理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本课程应在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三学 期开设,学生应在学习之前应具备《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及《建筑构造》等专业知识,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综合性大的课程,主要侧重 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1.2 设计思路 根据建筑工程技术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引进德国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方法和任 务推动真实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课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学培养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 2.课程目标 2.1 知识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构件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掌握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的设计的计算方 法及施工图的绘制,培养学生计算、绘图技能,并训练学生运用结构设计规范、结构设计手册、标准图集等设计资料的能力。.

2.2 能力目标 1.能够对荷载进行分类,并对永久荷载标准值、活荷载标准值、活荷载组合值进行计算,能够在结构极限状态设计中正确取值; 2.能够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能够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挠度计算和裂缝宽度计算; 3.能够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4.能够进行单层工业厂房荷载和排架内力的简单计算; 5.能够进行砌体结构刚性方案房屋计算; 6.能够进行钢结构中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偏心受力构件和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7.能够对常见的结构施工图进行识读。 2.3 素质目标 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有综合运用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较复杂的技术工作的能力; 4.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6.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7.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 8.具有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建筑结构学习领域( 72 学时,其中课堂教学58 学时,实践教学 14 学时)参考课时能力要求工作任务学习项目序

建筑力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开课部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学时:64 编写: 1. 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还应考虑到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力争将建筑工程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及时引入课程教学。因此《建筑力学》课程的构建应注重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注重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际的能力的培养,注重本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和衔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建筑力学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性质。它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几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结构内力、应力及位移的分析计算问题具有初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如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等专业课程提供一定的力学基础。学习本课程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 《建筑力学》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本课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确立课程目标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建筑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需要的技术基础理论和技术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 2.本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诸多学科密切相关,是结构设计、结构工程施工等的理论基础,因此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本课程是在学习了高等数学课程后开设的,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3.本课程还强调学生对本学科所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分析结果、规范标准的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等的探究,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程及顶岗实习提供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

附件1 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代码:03303)课程考试大 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静力学基本知识 1.1静力学基本公理 1.2荷载及其分类 1.3约束与约束反力 1.4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结构的计算简图 1.5力矩与力偶 1.6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 1.7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 第2章静定结构的力计算 2.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2.2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力计算 2.3梁的力计算与力图 2.4静定平面刚架的力计算与力图 2.5三铰拱的力 2.6截面的几何性质 第3章杆件的强度与压杆稳定 3.1应力与应变的概念 3.2轴向拉伸(压缩)杆的应力与应变 3.3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3.4材料强度的确定及轴向受力构件的强度条件 3.5梁的弯曲应力、梁的正应力、剪应力强度条件 3.6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3.7组合变形 3.8压杆稳定 第4章静定结构的变形计算与刚度校核4.1结构的变形与位移 4.2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 4.3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 4.4刚度校核 第6章建筑结构及其设计基本原则 6.1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围 6.2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第7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7.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7.2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7.3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7.4受弯构件的其他构造要求 7.5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7.6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7.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第8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8.1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8.2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 8.3楼梯 第10章地基与基础 10.1土的工程性质 10.2基础的类型及适用围 10.3浅基础设计 10.4桩基础设计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新)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和结构》课程标准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课程名称:建筑力学和结构 课程代码:411B04 所属学习领域:单项职业能力学习领域 课程性质:核心课程 开设学期:第1、2学期 学分学时数:14学分,192学时(理论讲授134学时,实践教学58学时) 修(制)订人:赵维霞修(制)订日期:2014年10月08日 审核人:刘广文审核日期:2014年10月18日 审订人:牟培超审订日期:2014年10月20日 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对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建筑构件及结构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主要讲授在研究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解决材料的强度和变形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及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是集实验、计算、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构件验算及设计能力,具备施工中结构问题认知及处理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核心支撑作用。本课程以《工程使用数学》、《建筑识图和构造》和《建筑材料和检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施工组织和管理》、《屋面和防水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和计价》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2 课程学习要求 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工程使用数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及计算机使用的基础知识,能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该课程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想来设计的,重构教学内容,设计了三个模块,分别为力学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每个模块又设计了若干个工作项目,每个项目又下设工作任务,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序化教学内容,并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觉得问题那么枯燥,学习目的明确,进而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构件的承载能力,为保证结构(或构件)安全可靠及经济合理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熟悉建筑结构计算的一般规定和主要要求,具备结构计算的初步能力,为发展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达到施工技术指导和施工管理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养成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和协作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对结构的大局观和整体感,培养处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树

建筑力学与结构试题库完整

建筑力学与结构题库 【注明】按百分制计算:一选择题(15题×2分=30分),二填空题(15题×1分=15分),三简答题(3题×5分=15分),四计算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1.固定端约束通常有( C )个约束反力。 A.一 B.二 C.三 D.四 2.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A)。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B.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 C.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D.大小相等 3.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D),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A.任意移动 B.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C.任意转动 D.任意移动和转动 4.一个点和一个刚片用(C)的链杆相连,组成几何不变体系。 A.两根共线的链杆 B.两根不共线的链杆 C.三根不共线的链杆 D.三根共线的链杆 5.图示各梁中︱M︱max为最小者是图( D )。 A. B. C. D.6.简支梁受力如图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B )。 A. F QC(左)=F QC(右),M C(左)=M C(右) B. F QC(左)=F QC(右)-F,M C(左)=M C(右) C. F QC(左)=F QC(右)+F,M C(左)=M C(右) D. F QC(左)=F QC(右)-F,M C(左)≠M C(右) Z轴的惯性矩为(D)。 7.图示构件为矩形截面,截面对1

A .123bh B .63bh C .43bh D .33 bh 8. 如图所示的矩形截面柱,受F P1和F P2力作用,将产生 ( C )的组合变形。 A. 弯曲和扭转 B. 斜弯曲 C. 压缩和弯曲 D. 压缩和扭转 9.既限制物体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C )支座。 A .固定铰 B .可动铰 C .固定端 D .光滑面 10.由F 1、F 2、F 3、F 4构成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其中代表合力的是( C )。 A.F 1 B.F 2 C.F 4 D.F 3 11.如图所示,轴向拉压杆件AB 段的轴力为( C )。 A.4P B.P C.-3P D.3P 12.直杆的两端受到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沿杆轴线的力。杆件将产生( A )变形。 b 2h 2h C Z Z 1

建筑力学与结构总结

第四章楼梯 1.按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不同将楼梯分为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 2.阳台,雨篷,屋顶挑檐等是房屋建筑中常见的悬挑构件。 第五章抗震 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四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 2.根据震源深度d,构造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d<60km),中源地震(60km300km)。 3.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这种波称为地震波。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行波称为体波。 面波:在地球表面传播的行波称为面波。 4.地震灾害会产生:地表破坏,建筑物的破坏和次生灾害。 5.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的一种度量指标。 6.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规范》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将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分为以下四类: 甲类建筑: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有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属于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一般建筑。 丁类建筑: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8.建筑抗震设防目标:“三水准,两阶段”第一水准:当遭受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一般应不受到损坏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当遭受到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可能有一定的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经修理仍能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地震影响时,建筑不致倒塌或产生危机生命的严重破坏。 第一阶段设计: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盐酸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9.基底隔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筑隔震技术的本质作用,就是通过水平刚度低且具有一定阻尼的隔震器将上部结构与基础或底部结构之间实现柔性连接,使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和加速度大为降低,并由此大幅度提高建筑结构对强烈地震的防御能力。在许多应用实例中,隔振器是安装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的,因而又称其为基地地震。 10.隔震结构体系基本特征: A.隔震装置须具有足够的竖向承载力。B。隔震装置应具有可变的水平刚度。 C.隔震装置具有水平弹性恢复力。D。隔震装置具有一定的阻尼和效能能力。 第六章砌体结构设计 1.砌体结构的优点 1)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砌体结构材料来源广泛,取材容易,造价低廉,节约水泥和钢材 2)砌体结构构件具有承重和围护双重功能,且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使用年限长,维修费用低。砌体特别是砖砌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 3)砌体结构房屋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工程总造价低,而且具有良好的整体工作性能,局部的破坏不致引起相邻构件或房屋的倒塌,对爆炸、撞击等偶然作用的抵抗能力较强。 4)砌体结构的施工多为人工砌筑,不需模板和特殊设备,可以节省木材和钢材,新砌筑的砌体上即可承受一定荷载,因而可以连续施工。 5)当采用砌块或大型板材做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进度,进行工业化生产和施工。 2.砌体结构的缺点 1)砌体结构自重大。一般砌体的强度较低,建筑物中墙、柱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剖析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 课程性质:《建筑力学》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以高等数学、物理学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60 实践课时:12 学分:6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一、课程定位 《建筑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建筑构件和常见结构受力和承载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技术课程及将来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工程预决算、工程监理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并能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拓展专业领域提供一定的支持。 二、课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掌握力学有关术语、分析原理、假设; 2.掌握一般建筑构件和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 3.掌握一般建筑构件和结构的内力、应力、变形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 4.熟悉实际工程中常见构件出现的承载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法。 2.2能力目标 1.能建立和做出构件和简单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受力图; 2.能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出构件和简单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受力图中的未知 力。 3.能进行砖柱(墙)、框架中柱、脚手架立杆等轴心受力构件的内力计算 和确定其承载力。 4.能进行偏心受压砖柱(墙)、一般框架柱等偏心受压构件的内力计算和 确定其承载力。 5.能进行单跨静定梁、板等受弯(扭)构件的内力计算和确定其承载力。

6.能确定静定多跨梁、静定平面刚架、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 7.能了解超静定结构受力特点,结构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律。 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职业精神; 2.培养学生诚恳、虚心、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公共道德、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遵纪守法和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标准和规范意识以满足专业岗位的要求。 三、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秉承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开发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方法,遵循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结合国内和地区实际,依照原有知识总量不变的原则,对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力学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组。先进行综合职业行动领域和情境分析,然后深入企业调研和行业专业研讨、确定行动领域(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高度概括、典型表述)、构建学习情境(归纳典型工作过程)、分解和确定学习任务。 四、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建筑力学学习领域

《建筑力学 》课程标准

xxxx学院 应用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 学时范围:72 学时。 2.制定本标准的依据 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 点》。 2.2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3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各相关工种》。 3.课程性质与作用 3.1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3.2 课程作用:为了保证结构和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一般来说,都要选择较好的材 料和 截面较大的构件,但任意选用较好的材料和过大的截面,势必造成优材劣用、大材小用, 造成巨大的浪费。于是,建筑中的安全和经济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建筑力学》的任务就 是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5.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5.1课程设置依据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高专的特点设置,并顺应实践领域对学生的要求。

5.2课程目标定位 本课程是土建施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建筑结构中的各构件在荷 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的分析,能够对结构构件的选材及截面尺寸进行设计,也为下一步 “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建筑结构荷载设计”等专业课的学 习打下基础。 5.3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本课程在内容选择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际工程作为理论知识的载 体,分单元、任务进行学习,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内容的选择上以必需和够用 为准则,以强化应用为重点,简化了对一些理论的推导和证明,对土木工程较实用的内容 列举了较多的例题。且各单元均编写有单元概述、学习目标、教学建议、思考题和习题, 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还提供了中英文对照的关键词。 5.4课程项目设计(或学习情景设计等) 6.课程目标 6. 1知识目标 本课程的知识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中各部分构件及系 统在荷 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及变形特性,并对受力及变形进行分析计算。 6. 2能力目标 本课程的能力目标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对结构构件的选材及截面尺寸 进行设计。 6. 3素质目标 本课程的素质目标是培养有责任心并且深刻认识到建筑结构安全重于泰山的专业技 术人才,同时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身心健全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以力学知识为基础,学习结构和构件设计工作任务及相关知识与技能,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的应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并且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应用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服务于我院工程监理和工程造价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本课程以结构设计工作任务来组织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能力、绘制与识读结构施工图能力。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建筑制图》、《建筑CAD》、《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后续课程有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抗震》、《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等。 本课程主要学习力学基本知识和建筑结构一般结构构件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会设计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常用构

件,会绘制与识读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对常见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提供有关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将来从事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该课程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标准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及态度意识的培养。此外,混凝土结构设计涉及到方案拟定、数据计算和绘图等诸多环节,可以为学生创造沟通、表达、协作的素养。 (二)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 通过对建筑企业或建筑行业相关建设和管理单位进行专业调研,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以及岗位工作标准,找出关键的工作任务,分析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力,从而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 (1)本课程与建筑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相继与南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南天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七局四分公司、平顶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洛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郑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南

课程标准(HTML5网页编程)

《HTML5网页编程》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应专业:软件技术 总学时数:45 MOOC在线课时+翻转课堂课时: 15 +30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始终贯彻“工学结合、项目导向”课程教学模式,以“实用、够用、必需”为原则,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Internet应用越来越普及,因此,作为构成Internet应用的基本载体----网站与网页的设计与制作非常重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用Dreamweaver创建各种网页对象,能够使用这些对象设计制作网页,建立网站并规划网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种类型网站的设计技巧与注意事项,能比较熟练地规划个人网站、企业网站、门户网站、娱乐网站、游戏网站、教学网站等各种不同主题的不同风格效果。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1)让学生在学习设计不同主题的网站风格时作一些调查,在此基础上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2)让学生通过做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 HTML5网页编程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即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式——典型网页的设计与制作,来掌握融合于实践行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而不是以往仅完成网页各独立元素的设计与制作,真正落实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学习领域课程,按照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整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整合、工作过程与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整合,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学习领域细化成具体的学习情境。 因此,MOOC在线学习主要通过视频讲解来获取专业基础知识,并通过在线测试、答疑讨论完成知识点的掌握,翻转课堂中主要通过技能实战训练达到巩固在线学习中所学的知识点,进一步提升专业实践水平,通过面对面解决核心问题。 (三)课程设计思路 1、《HTML5网页编程》学习领域课程通过前一阶段前导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已对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本部分,如网页色彩搭配、网页布局、Photoshop网页图像设计工具等有了初步认识。网页设计与制作这一典型工作任务仅靠已有的网页界面知识和技能已无法完成,这里要将网页设计与制作作为重点来学习。学习者必须首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1.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x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学时范围:64 学时。 2.引用标准 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2.2 x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3 xxxxx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技术标准》。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各相关工种》。 3.内容 3.1课程性质及教学特点 课程性质: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门必修课。 教学特点:建筑力学是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应用力学的基建筑力学本原理,分析和研究建筑结构和构件在各种条件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3.2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外力分析、内力分析、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机结构的刚度校核,以及压杆稳定概念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这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建筑装饰工程有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专业课打下一定的基础。 3.3 课题(含实践课题)名称与建议学时数

3.4教学内容、目标及考核标准

3.5课程考核方式说明 本课程采用过程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学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组成,平时成绩占30 %,期末考查占70 %。平时作业和期末命题覆盖到各章,并突出了重点。 4 教学资源 4.1课程教学环境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外作业、实验、考试等 (1)课堂讲授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法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习题课,答疑质疑等讨论等教学环节。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插播教学录像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2)实验环节与内容 实验课是建筑力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对材料在轴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能进行演示实验。实验课是建筑力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对材料在轴的拉压时的力学性能进行演示实验。 (3)习题课安排 习题课安排在静力学基本概念,平面力系.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杆件的应力强度校核中进行。 4.2课程教学资料 教材:杨力斌、段贵明主编《建筑力学》,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高教出版社 教参:《建筑力学》(第2版),吕令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力学(第1分册):理论力学》,邹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建筑力学(第2分册):材料力学》,王秋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建筑力学(第3分册):结构力学》,李家宝,高等教育出版社 5 课程评价 5.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结合督导组、学生信息员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5.2 本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当综合课堂教学日志、教学检查、学生评教和成绩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提交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20201124192133).docx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代码: 2040003课程类型:Ⅱ 学分: 4.0计划学时: 64实践课时比例: 0% 主要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专业:建设工程管理 先修课程:《建筑工程专业认知》、《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与检测》 1.概述 1.1 课程的性质 建筑力学是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建筑力学是今后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设计、管理的必备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建筑力学中杆件的受力性能与简单的计 算,达到能够认识并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1.2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立足于学生会施工、懂设计、善管理的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做了实质性改革,以 力学知识、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精简力学理论计算和复杂理论,打破以传统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 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模块、项目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更加结合工程 实际为学习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行业、企业专家深入到本专业教学教改中,结合实际工程需要,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工作模 块:静力基本知识、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应力与强度、结构变形计算、 压杆稳定、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这些模块主要是针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并为今后学生执业 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1.3 课程开发思路 以项目教学为指导,将建筑力学与结构这门课程打造成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用相应的工程实例 来学习每一个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2.课程目标 2.1 知识目标 (1)了解力学基本概念、结构、构件类型构; (2)了解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并会简单判定结构几何性质; (3)掌握拉、压、弯、剪构件的内力计算; (4)掌握梁构件中应力计算,会判定梁破坏的条件; (5)掌握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并会绘制内力图,判定结构的危险位置; 2.2 素质目标 ( 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