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的意思】芙蓉楼送辛渐阅读及答案参考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翻译及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翻译及赏析芙蓉楼送辛渐原文、翻译及赏析芙蓉楼送辛渐原文、翻译及赏析1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及注释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gū)。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hú)。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译文及注释译文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注释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古诗文《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古诗文《芙蓉楼送辛渐》赏析芙蓉楼送辛渐唐朝: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及注释【译文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在大地上,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之时,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释义“芙蓉楼”是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的名楼,那还有王昌龄的石像和介绍。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满江。
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地。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比喻人清廉正直。
】芙蓉楼送辛渐写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
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意思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意思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
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意思及赏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意思及赏析芙蓉楼1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一江一2夜入吴,平明3送客楚山孤。
洛一陽一4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5在玉壶。
1.芙蓉楼:润州(今一江一苏镇一江一)的城楼。
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一江一:润州在长一江一边。
这句是说,夜里长一江一上下了寒雨。
3.平明:清晨。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一江一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
4.洛一陽一:今河南洛一陽一,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寒冷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像是从天上与浩邈的一江一水连成一片,天色微明,我将送你离开这里,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就像这形单影只的楚山一样。
如果洛一陽一的亲友询问起我的消息,请你告诉他们,我的心像晶莹剔透的冰,如同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坚贞之美】这首诗有别于一般的送别诗,在这里诗人要抒发的不是对友人深深的眷恋,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坚贞的情怀,一片冰心在玉壶。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
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追求的都是一种坚贞之美。
【赏析】这是一首流传甚广的绝佳好诗,原作共有两首,这是第一首,相比较第二首,此诗使用了“倒叙”的手法,倒叙是古往今来常常被人使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在表达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从文章后面提到文章的前面,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如果你找到第二首,便可以发现这两首所描写送别的时间和情景是倒叙。
所以,多练一习一使用倒叙手法,对以后的写作是有帮助的。
【启示】王昌龄虽然写的是送别朋友的诗,但把离情别绪写得很淡,却重笔写出了做人应有的高风亮节。
这是诗人对自己一贯的要求。
据《唐才子传》和《河岳英灵集》记载,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被贬官到岭南,从岭南归来后,他被任为一江一宁丞,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可见当时诗人正处于恶劣环境之中。
芙蓉楼送辛渐翻译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注释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这首诗为在江边离别时所写。
赏析此诗为一首送别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
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赏析《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赏析《芙蓉楼送辛渐》诗词赏析1【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及注释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注释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芙蓉楼送辛渐】译文二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芙蓉楼送辛渐】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这首诗为在江边离别时所写。
人物介绍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阅读答案及全诗意思翻译赏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阅读答案及全诗意思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⑴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参考答案】: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以淒清的景物来衬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⑵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参考答案】: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3)结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这首诗的诗眼所在。
“冰心”和“玉壶”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寓意?答:冷而洁,有冷于名利而洁身自好之意。
(4)请你说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作者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没有追求功名富贵的欲念,坚持玉洁冰清操守的情怀。
(5)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的志向。
注释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满江。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比喻人清廉正直。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韵译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译文来到镇江,正是一个满江寒雨的夜晚,黎明送别好友,更显得楚山影孤形单。
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的情况,就说我心地纯洁,像玉壶中的冰一样。
【赏析】:《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阅读题及翻译赏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阅读题及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试题⑴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答案: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以D清的景物来衬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⑵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案: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3)结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这首诗的诗眼所在。
“冰心”和“玉壶”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寓意?答:冷而洁,有冷于名利而洁身自好之意。
(4)请你说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作者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没有追求功名富贵的欲念,坚持玉洁冰清操守的情怀。
(5)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的志向。
注释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满江。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比喻人清廉正直。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韵译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译文来到镇江,正是一个满江寒雨的夜晚,黎明送别好友,更显得楚山影孤形单。
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的情况,就说我心地纯洁,像玉壶中的冰一样。
赏析:”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芙蓉楼送辛渐的意思】芙蓉楼送辛渐阅读及答案参考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⑴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
答案: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以淒清的景物来衬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⑵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3)结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这首诗的诗眼所在。
“冰心”和“玉壶”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寓意?
答:冷而洁,有冷于名利而洁身自好之意。
(4)请你说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作者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没有追求功名富贵的欲念,坚持玉洁冰清操守的情怀。
(5)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的志向。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满江。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比喻人清廉正直。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译文
来到镇江,正是一个满江寒雨的夜晚,黎明送别好友,更显得楚山影孤形单。
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的情况,就说我心地纯洁,像玉壶中的
冰一样。
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