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厂工艺及车间布置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啤酒厂糖化和发酵车间工艺设计

啤酒厂糖化和发酵车间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年产5000吨12o啤酒厂糖化和发酵车间工艺设计,共43页,19516字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年产5000吨啤酒厂糖化和发酵车间工艺设计的一种思路,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设计研究,其中包括12度啤酒的配方和工艺流程及其论证,物料平衡和设备的计算及其选型,本设计采用先进的工艺过程,对生产工艺、物料和能量的节约型和对重点工段的设备选型做了重点介绍。

同时,考虑系统的灵活性、经济性及安全、环保的要求,并降低交叉污染的几率等。

本文根据啤酒生产的特点对其结构布局进行合理设计,使得生产车间尽量紧凑、物料及能源输送距离尽量缩短,从而有效地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针对啤酒糖化和发酵特点进行物料衡算,对啤酒厂糖化车间和发酵车间进行了热量衡算,使得生产的各环节能够有效结合,便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该设计成果主要采用形式为工艺流程图(1张),车间平面布置图(1张),车间局部剖视图(1张),并编写详细数据说明书。

关键词:工艺流程、糖化、发酵、设计目录摘要IABSTRACT II前言1第1章绪论 21.1 啤酒的起源 21.2 我国啤酒工业发展简况31.3 厂址的选择 41.4 市场预测41.5 项目实施的意义5第2章设计规模及生产方案62.1 设计规模62.2 产品方案62.2.1 生产规模及建设时间62.2.2 产品质量及标准72.2.3 水质标准及啤酒质量控制7第3章工艺流程及生产方法93.1啤酒酿造的工艺流程93.2 啤酒酿造的原料93.3 糖化车间的工艺要点103.4 发酵车间的工艺要点123.5 啤酒过滤13第4章工艺计算144.1 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144.1.1 100kg原料(70%麦芽,30%大米)生产12°淡色啤酒的物料衡算144.1.2 生产100L12°淡色啤酒的物料衡算154.1.3 5000t/a 12°淡色啤酒糖化车间额定量物料衡算表154.2年产5000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的耗热量计算[5] 164.3 年产5000吨啤酒厂发酵车间耗冷量计算224.3.1 工艺耗冷量[9] 224.3.2发酵耗冷量Q2 22第5章主要设备选型及计算265.1 主要设备计算265.2 设备一览表29第6章车间平面布置设计306.1 总平面布置基本原则306.1.1 设计原则306.2车间布置设计原则316.2.1 糖化车间326.2.2 发酵车间326.3 车间建筑特点32第7章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337.1环境保护336.2.1 副产品的综合利用336.2.2 职业安全卫生346.2.3节约能源[11] 34总结36参考文献37致谢38附录39一.啤酒工厂设计(重点为糖化,发酵车间)基础数据:生产规模:50,000吨/年(或100,000吨/年)产品规格:12度(或10度)淡色啤酒生产天数:300天/年原料配比:麦芽:大米=70:30原料利用率:98%麦芽水分:6%;大米水分:12%无水麦芽浸出率78%;无水大米浸出率:90%啤酒损失率(对热麦汁):冷却损失:7%;发酵损失:1.5%;过滤损失:1.5%:装瓶损失:2%;总损失:12%糖化次数:生产旺季(150天) 8次/天生产淡季(150天) 4次/天工艺指标:由具体指导老师下达。

年产10万吨啤酒厂设计(1)

年产10万吨啤酒厂设计(1)

年产10万吨啤酒厂设计摘要本文主要是简要的介绍年产10万吨10度淡色啤酒厂的工厂设计。

它主要包括啤酒开展,啤酒原料,啤酒厂建设的目的,啤酒厂的规划,啤酒工艺计算、啤酒厂设备的计算和重点设备的计算,啤酒厂的开展状况,啤酒厂资金的估算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糖化车间的工艺。

本设计一共画二X 图:全厂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

本文设计的工厂采用3班倒的工作制,每天工作时间24小时,除去设备清洗和升温时间4小时,实际生产时间按20小时计,本设计设计了一个年产量10万吨啤酒厂主车间平面图与项目工艺方案的设计原那么、方法、程序、设备、等等。

关键词:啤酒厂工厂设计工艺流程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00,000 tons Brewery DesignAbstractThis paper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n annual output of 100,000 tons of 10 degrees pallens brewery plant design. It is mainly the development of beer, beer raw materials,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a brewery, breweries planning process of beer, the brewery equipment of puting and Calculation of key equi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breweries, brewery funding estimates, and so focused on the process of saccharification workshop. The design plans were drawn 2: Layout of the entire plant, Process Flow Diagram.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3 factories in the working shifts, working 24 hours a day, except for equipment cleaning and heating time 4 hours, the actual production time by 20 hours, the design tells the story of a 100,000 tons annual output of the main workshop Brewery project plan and process design principles, methods, procedures, equipment, and so on.Key words: brewery pallens saccharifying pot目录摘要Abstract II第1章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年产3.5万吨啤酒车间设计分析

年产3.5万吨啤酒车间设计分析

年产3. 5万吨啤酒工厂发酵车间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生物工程学生姓名:黄麒麟学号:201114335010指导教师:陈今朝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6.30目录第一章总论1.1设计的任务及要求.....................................1.2设计依据和原则..........................第二章厂址选择及布置2.1厂址选择.............................................2.2各类建构筑物的布置.........................................第三章发酵车间工艺流程3」工艺流程说明...........................................32发酵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四章物料衡算4.1基础数据................................................. IOOkg原料生产& FP淡色啤酒物料衡算............................ 生产IoOL &1¥淡色啤酒物料衡算................................ 年生产10万吨8.10P浅色啤酒物料衡算................第五章设备的设计与选型5.1发酵车间主要设备.....................................5.2.1发酵过程釆用微机控制系统进行分布式控制.......5.2.2过滤设备.......................................5.2.3 CIP 系统 ........................................5.2.4酵母系统.............................5.2.5关于缩短传统发酵周期的设备组合.....................5.2.6配备高浓稀释设备.............................第六章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6.1.2污染物及治理方法..............6.2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参考文献..........................................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的任务要求和依据一、设计的任务及要求本设计是年产量为3. 5万吨的12°淡色啤酒的啤酒厂,重点是产品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同时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等设讣。

啤酒工厂设计

啤酒工厂设计

安阳市年产10万吨啤酒厂工艺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对安阳市年产10万吨10度淡色啤酒厂的工艺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完成了啤酒生产过程的确定,根究产量完成糖化和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车间的设备计算和设备选型,糖化车间的平面布置。

关键词安阳市啤酒厂工艺设计目录1. 设计背景 (1)1.1 啤酒简介 (1)1.2啤酒原料 (1)2. 设计方案 (2)2.1 生产工艺流程 (2)2.2 麦汁制备 (3)2.3 发酵过程 (3)3. 方案实施 (4)3.1制麦 (4)3.2 糖化 (4)3.3 发酵 (5)3.4 包装 (5)4. 结果与结论 (6)4.1 生产规模 (6)4.2 产品质量标准 (6)4.3 物料衡算 (6)4.4 主要设备及设备选型 (11)4.5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图 (13)5. 收获与致谢 (13)参考文献 (13)附件 (13)1. 设计背景1.1啤酒简介1.1.1 定义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

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

但在德国,除制造出口啤酒外,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

国际上常用的辅助原料为﹕玉米、大米、大麦、小麦、淀粉、糖浆和糖类物质等。

1.1.2啤酒原料啤酒的原料为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3]等。

主要原料:麦芽、大米。

适于啤酒酿造用的大麦为二棱或六棱大麦。

二棱大麦的浸出率高,溶解度较好;六棱大麦的农业单产较高,活力强,但浸出率较低,麦芽溶解度不太稳定。

啤酒用大麦的品质要求为:壳皮成分少,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适中(9~12%);淡黄色,有光泽;水分含量低于13%;发芽率在95%以上。

酿造用水对于发酵啤酒也很重要,通常软水适于酿造淡色啤酒,碳酸盐含量高的硬水适于酿制浓色啤酒。

淡色啤酒用水要求为:无色,无臭,透明,无浮游物,味纯正,无生物污染;硬度低;铁、锰含量低(含量高对啤酒的色、味有害,而且能引起喷涌现象);不含亚硝酸盐。

年产万吨度啤酒厂发酵车间毕业设计

年产万吨度啤酒厂发酵车间毕业设计

管道与阀门设计
管道材料:选择不锈钢材料,具有高耐腐蚀性。 阀门选择: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阀门型号和规格。 管道布置:根据车间布局和生产流程,合理布置管道,确保生产工艺流程顺畅。 阀门安装:按照规范要求,安装阀门,确保密封性和可靠性。
05
辅助系统设计
制冷系统设计
制冷系统构成:制冷压缩机、 冷凝器、蒸发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调节阀等
时间:根据发酵阶段和啤酒种类 确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压力:根据发酵罐类型和操作方 式确定
酵母选择:根据啤酒种类和发酵 工艺要求确定
设备选型与配置
发酵罐:选择不锈钢材料,根据生产规模和工艺要求确定容积和数量 制冷机:根据生产能力和环境温度选择制冷机组,确保冷却效果 过滤器:选择不锈钢材料,根据原料和产品质量要求选择过滤器型号和精度 泵:根据原料和产品的输送要求,选择不锈钢材质的泵,确定泵的型号和流量
设计目标与任务
目标:设计一套年产万吨啤酒发酵车间工艺流程 任务:根据生产规模和产品要求,进行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厂房布局等方面的计算和设计,确保生产过程高效、安全、环保。
03
啤酒厂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
原料:麦芽、啤酒花、酵母、水
麦芽:提供发酵所需的糖分
啤酒花:增加啤酒苦味和香味
酵母:发酵过程中将麦芽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清洗与消毒系统设计
清洗与消毒系统的作用:确保啤酒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防止微生物污染,提 高产品质量。
清洗与消毒系统的组成:包括清洗设备和消毒设备,如清洗剂、消毒剂、清洗机、 消毒机等。
清洗与消毒系统的设计要求:根据啤酒生产工艺和设备要求,确定合理的清洗 和消毒程序、清洗剂和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清洗和消毒的时间和温度等。

年产啤酒发酵车间毕业设计

年产啤酒发酵车间毕业设计

年产啤酒发酵车间毕业设计1. 引言本文旨在介绍年产啤酒发酵车间的毕业设计方案。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将设计一套设备和系统,以满足企业年产啤酒的需求。

2. 设计目标本项目的设计目标如下:•年产啤酒的数量:xxxxx 千升•生产效率:每天生产 xxxxx 千升啤酒•自动化程度:实现自动控制发酵过程,减少人工干预•质量控制:确保啤酒质量稳定,并符合相关标准3. 发酵设备3.1 发酵罐发酵罐是生产啤酒不可或缺的设备。

我们将使用不锈钢发酵罐,其容量为 xxx千升,高度适中,以方便操作和维护。

发酵罐将配备温度和压力传感器,以监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

3.2 搅拌设备搅拌设备将用于促进发酵过程中的混合和氧化,以确保酵母充分与麦汁接触。

我们将选择高效能的电动搅拌器,以提高发酵效率并减少搅拌时间。

3.3 温度控制系统由于发酵过程对温度较为敏感,我们将安装温度控制系统来调节发酵罐内的温度。

温度控制系统将基于温度传感器的反馈,自动调节加热元件或制冷元件的工作,以保持发酵罐内的温度稳定。

4. 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发酵过程,我们将设计一个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将集成以下功能:•自动控制温度:通过与温度控制系统的接口,PLC将监测并自动调节发酵罐内的温度。

•自动控制搅拌:基于预设的时间和速度,PLC将自动控制搅拌设备的开启和关闭,以促进酵母与麦汁的充分混合。

•数据采集与监控:PLC将采集并记录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气压和酵母活跃性等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质量控制。

5.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啤酒质量稳定,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检测设备:我们将配置相关的检测设备,如密封度检测仪、酵母活跃性检测仪等,以确保发酵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

•频繁抽样和检验:我们将根据质量控制计划,对发酵过程进行频繁的抽样和检验,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以确保质量控制的可持续性。

啤酒发酵车间工艺设计

啤酒发酵车间工艺设计

第一章绪论 (2)1.1设计任务的意义 (2)1.2 工厂设计原则 (2)1.2.1厂址选择的原则1 (2)1.3 啤酒工业的发展 (3)1.3.1德国啤酒业的发展 (3)1.3.2小麦啤酒的发展历史 (4)第二章生产工艺 (6)s.u概请............................................................................... S QAGEREF _Toc280107841 \h 62.2设计依据 (9)2.2.1酿造酒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9)2.2.2酿造酒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9)2.2.3《发酵工程与设备》、《发酵工艺原理》、《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化工原理》、《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及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理论课本等参考资料。

(9)2.3设计指导思想 (9)2.3.1尽量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备,认真吸取和借鉴国内外各种产品生产的成熟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9)2.3.2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量,消耗指标。

(9)2.4设计范围 (9)2.4.1确定工艺流程及生产操作条件 (9)2.4.2工艺及主要设备计算(物料衡算、设备计算) (9)2.4.3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 (9)2.4.4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9)2.5产品产量及方案 (9)第三章工艺计算及设备选型 (11)3.1主要工艺参数 (11)3.2 85000t/a啤酒厂发酵车间的耗冷量衡算 (11)3.2.1 发酵工艺流程示意图 (12)3.2.2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12)Q (12)3.3工艺耗冷量t3.3.1 麦汁冷却耗冷量Q1 (12)3.3.2 发酵耗冷量Q2 (13)3.3.3酵母洗涤用冷无菌水冷却的耗冷量Q3 (14)3.3.4 酵母培养耗冷量Q4 (15)3.3.5发酵车间工艺耗冷量Qt (15)3.4 非工艺耗冷量Qnt (15)3.4.1露天锥形罐冷量散失Q5 (15)3.4.2 清酒罐、过滤机及管道等散失冷量Q6 (16)3.5 85000t/a啤酒厂发酵车间冷量衡算表 (16)3.6主要工艺设备选型计算 (17)3.7发酵工段设备一览表 (18)第四章结论 (19)第一章绪论1.1设计任务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年产6吨啤酒厂发酵车间工艺设计的一种思路,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设计研究,其中包括11度啤酒的配方和工艺流程及其论证,物料平衡和设备的计算及其选型,本设计采用先进的工艺过程,对生产工艺、物料和能量的节约型和对重点工段的设备选型做了重点介绍。

啤酒工厂设计..

啤酒工厂设计..

安阳市年产10万吨啤酒厂工艺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对安阳市年产10万吨10度淡色啤酒厂的工艺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完成了啤酒生产过程的确定,根究产量完成糖化和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车间的设备计算和设备选型,糖化车间的平面布置。

关键词安阳市啤酒厂工艺设计目录1. 设计背景 (1)1.1 啤酒简介 (1)1.2啤酒原料 (1)2. 设计方案 (2)2.1 生产工艺流程 (2)2.2 麦汁制备 (3)2.3 发酵过程 (3)3. 方案实施 (4)3.1制麦 (4)3.2 糖化 (4)3.3 发酵 (5)3.4 包装 (5)4. 结果与结论 (6)4.1 生产规模 (6)4.2 产品质量标准 (6)4.3 物料衡算 (6)4.4 主要设备及设备选型 (11)4.5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图 (13)5. 收获与致谢 (13)参考文献 (13)附件 (13)1. 设计背景1.1啤酒简介1.1.1 定义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

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

但在德国,除制造出口啤酒外,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

国际上常用的辅助原料为﹕玉米、大米、大麦、小麦、淀粉、糖浆和糖类物质等。

1.1.2啤酒原料啤酒的原料为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3]等。

主要原料:麦芽、大米。

适于啤酒酿造用的大麦为二棱或六棱大麦。

二棱大麦的浸出率高,溶解度较好;六棱大麦的农业单产较高,活力强,但浸出率较低,麦芽溶解度不太稳定。

啤酒用大麦的品质要求为:壳皮成分少,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适中(9~12%);淡黄色,有光泽;水分含量低于13%;发芽率在95%以上。

酿造用水对于发酵啤酒也很重要,通常软水适于酿造淡色啤酒,碳酸盐含量高的硬水适于酿制浓色啤酒。

淡色啤酒用水要求为:无色,无臭,透明,无浮游物,味纯正,无生物污染;硬度低;铁、锰含量低(含量高对啤酒的色、味有害,而且能引起喷涌现象);不含亚硝酸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足设备能顺利进出车间的要求。大门宽度比最大设备宽 0.5m,设备特别大时,可在外墙设安装洞。
通过楼层的设备,楼面上要设置吊装孔。
必须考虑设备的检修和拆卸、以及运送物料所需的起重运输
设备。
(5)车间布置应符合厂房建筑的要求
凡是笨重的设备或运转时产生很大振动的设备,如压缩机、 粉碎机、大型通风机、离心机等,最好设在厂房底层,以减 少荷载和振动。
施工图阶段。
步骤与方法 1. 明确设备清单和辅助间面积要求。 2.透彻了解工艺流程,设备尺寸和结构、厂房组成等资料, 并要有清晰的立体概念。 对于笨重的、固定的和专用的设备应尽量排布在车间的四周; 而对于轻的、可移动的设备,可排在车间的中间,这样在更 换产品时调换设备将很方便。 3.确定车间建筑物结构形式、朝向和跨度
一般采用集中式和分离式,并考虑设备的露天化。
(2)厂房的立面布置
发酵工厂建筑按厂房的层数分类,可分为单层厂房、多层厂 房和层次混合的厂房三类。
主要由生产工艺的特点和工艺设备布置要求所决定。同时满 足建筑上采光、通风等各方面要求。
应力求简单、经济合理、便于施工。每层高度取决于设备的 高低,安装的位置,检修要求及安全卫生等要求。
一般采用低层建筑为好,尽量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
工艺管线应集中布置,要尽可能缩短设备间管线,设备应 靠近符合中心。
尽量采用一般的土建结构,少用或不用特殊的结构。
设备的操作面尽可能与通道安排在一侧。
(7)车间布置应符合安全、卫生和防腐要求
发酵工厂卫生是正常生产的首要环节。 要为工人操作创造良好的安全卫生条件。 易燃易爆车间要考虑方便工人疏散和防火灭火措施。 凡产生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其基础、设备周围的地面、墙、
2.草图设计 物料平衡计算:原料、半成品、副产品及废水、废料的规格、
重量和体积。 设备设计: ①计算、确定计量和贮存设备的容积、尺寸和台数。之后进行
草图设计。
②进行设备设计与水、电、汽等能量计算。
★主要解决生产过程和单元操作的技术问题,如筛网孔径及 面积、过滤面积、传热面积等,对专业及通用设备进行设 计或选型。
厂房室内地面标高应高于室外地面150mm,室内高度应为 300 mm 的倍数。
单层厂房柱顶标高应为300mm的倍数,吊车轨顶的标高为 600mm的倍数。
多层厂房一般为框架或混合结构,层高多采用5.1 m、6m, 最低不得低于4.5m。每层高度尽量相同,不宜变化过多。
(3)厂房的平面布置
厂房外形有长方形、L形、T形和U形等 。
★对草图进行修改和补充,并进行初步平面布置。
3.工艺流程图的设计
设备设计和工艺流程草图设计完成后,开始车间布置设计。 此时可对不适之处进行调整。
设计完善后正式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
以上三阶段不是单独进行,而必须同物料、能量、设备计算 及车间布置交叉进行。
因此,工艺设计时,要全面、综合考虑,思路清晰,有条不 紊,前后一致。
另外,车间布置设也有采用立体模型布置法的,这种方法在 国际上广泛采用,国内有些设计单位也已开始推广。它适合 于现代化的复杂大型车间布置,具有直观、更切合实际的优 点。
五、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与参数 (一)有关技术 1.厂房的整体布置和轮廓设计 (1)厂房的整体布置
主要根据生产规模、生产特点、厂区面积及厂区地形、地质 等条件而定。
示意图→草图→流程图。
即示意图→物料、能量、设备→草图→车间布置→流程图。
一、生产方法的选择和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1. 生产方法的选择 即工艺路线的选择,是发酵工厂设计的关键。 选择的主要依据: ①原料来源、种类和性质; ②产品的质量和规格; ③生产规模:较小时,分批生产;较大时,连续生产; ④技术水平:连续生产或间歇生产; ⑤地区的自然环境:热带或冷带地区,制冷设备选择; ⑥经济合理性:技术经济指标比较,选用投资少、效率高、 能耗低的生产方法,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原料收发间应设地磅。
设备布置不宜过紧过松,宜尽量对称紧凑,排列整齐,充分 利用空间。设备间的距离要考虑操作和交通便利。
车间内要留有堆放原料、成品及废物和包装材料的空地。
设备的自动测量仪表要集中控制,阀门控制尽量集中,便于 工人操作。
(4)车间布置应符合设备安装、检修要求
根据设备大小及结构,考虑设备安装、检修及拆卸所需的空 间和面积。
它是解决平面图中不能反映的重要设备和建筑物立面之间 的关系,以及画出设备高度、门窗高度等在平面中无法反 映的尺寸。
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的原则:
(1)要有总体设计的全局观点 首先满足生产的需要; 同时必须从本车间在总平面图上的位置,与其他车间关系,
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满足总体设计的要求。 (2)车间设备布置应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必须按流程顺序依次进行设备的排列,以保持物料顺利输送,
★跨度小于或等于18m时,建筑模数是3m;
★跨度大于18m时,建筑模数是6m。
★所以生产车间常用跨度有6、9、12、15、18、24、30、 36m等。
柱距:由横向定位轴线间的尺寸表示,也表示纵向柱列每柱间 的尺寸。
★柱距应采用6m或6m的倍数,如6m、12m、18m。6m柱距 较广泛,有时也采用9m。大型设备与柱基础冲突时,可采 用大柱距。
柱都要采取防护措施。 四、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的步骤与方法 生产车间工艺布置设计一般先从平面布置开始。 平面布置分两种情况: 一种新设计车间,另一种对原有厂房进行技术改造。后一种
比前一种更困难些,因有很多限制条件,但设计方法相同。 车间工艺布置可分两个阶段进行: 布置草图和布置图,而正式的布置图又分为初步设计阶段和
要求工艺人员要了解生产操作、设备维修和具有一定的安装 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土建、电力、自控仪表、安全、卫 生等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
以工艺为主导,并在其他专业,如总图、土建、设备、安装、 电力、暖通、外管等密切配合下完成的。
二、发酵工厂生产车间组成
发酵工厂一般由主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车间、仓库和 堆场部分、三废治理部分、厂前区行政福利部分等组成。
长方形最多见,便于总平面图的布置,节约用地,有利于设 备的排布,缩短管线,便于安排进出口和交通,有较多可供 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墙面,而且采用结构的统一模数,造价低、 施工快。
长方形长度较长时,也可采用L形、T形和U形等。
厂房的柱网布置,根据设备的布置要求确定,同时要尽可能 符合建筑统一模数制的要求,以充分利用建筑结构上的标准 预制构件 。
建筑统一模数制:即规定了建筑物的基本尺度,任何房屋尺 寸都必须是基本尺寸的倍数。
基本尺度的单位叫模数M0,M0=100mm。
平面方向的扩大模数用300mm(3 M0),即柱网布置均采
用300mm的倍数。
①单层厂房平面柱网的选择
柱网:柱子的纵向和横向定位轴线垂直相交所构成的网格线。
跨度:由纵向定位轴线间的尺寸表示。
续(先进、经济、合理)。 可用简单的设备流程图表示,也可用文字示意图表示。
L-赖氨酸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菌种→斜面培养→摇瓶培养→一级种子培养 →二级种子培养 无菌空气 ↓↓ 淀粉→培养基制备→发酵→过滤→离子交换 →真空浓缩→酸化→蒸发结晶→干燥→饲料 级赖氨酸→溶解脱色→重结晶→干燥→药品、食品、试剂级 赖氨酸
(3)尽量减少三废排放量,有完善治理措施。
(4)确保安全生产,以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 (5)生产过程尽量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实现稳产、高产。
二、工艺流程的设计步骤
1.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定性地表明原料变成产品的路线及顺序,以及应用过程及设
备。 先弄清需要那些单元操作,其次确定操作方式——间歇或连
工艺人员根据生产流程,生产性质,各专业的要求,车间在 总平面图上的位置,
初步划分生产、辅助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分隔及位置,初步选 定厂房柱距、跨度及车间面积。
4.进行车间的工艺设备布置。
在计算机或绘图纸上按厂房建筑设计的要求,绘制厂房建 筑平面轮廓草图(1:100)。
把所有设备按1:100的比例绘成设备外型轮廓俯视图模 型,按工艺流程顺序和布置原则,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
第二节 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和车间布置设计是工艺设计的两个主要内容, 是决定工厂的工艺计算、车间组成、生产设备及其布置的关 键步骤。
工艺流程设计主要包括: ①确定由原料到成品的各个生产过程及顺序,既物料和能量发
生的变化及流向,应用的反应、原料加工过程及设备。 ②绘制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设计三个阶段:
例如:
味精工厂主要生产车间:糖化车间、发酵车间、提取车间、 精制车间、包装车间。
啤酒工厂主要生产车间:麦芽车间、糖化车间、发酵车间、 包装车间。
淀粉工厂主要生产车间:玉米净化车间、淀粉车间、副产品 车间(蛋白、纤维)。
乳品厂主要生产车间:液态乳车间、奶粉车间、酸奶车间、 冰淇淋车间等。
三、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
第七节 车间工艺设备布置
一、车间工艺设备布置的目的和重要性
目的是对厂房的配置和设备的排列作出合理的安排,并决定 车间、工段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建筑结构型式,以及各车 间之间与工段之间的相互关系。
车间布置对工厂建设投资、建成后的生产和管理效率、生产 的经济性、操作和维修的方便性、卫生条件和安全性等均有 重要影响。
保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 不使物料和产品有交叉和往复的运动。 尽可能利用工艺位差,对有压差的设备,应充分利用高位差,
以节省动力设备及Biblioteka 用。(3)车间布置应符合生产操作的要求
要考虑设备检修拆卸的位置以及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建筑物 间的安全距离。
有些特殊的设备可按相同类型作适当集中,务必使生产过程 占地最小,生产周期最短,操作最方便。
车间平面设计主要是把车间的全部设备(包括工作台等), 在一定的建筑面积内作出合理的安排。
平面布置图:
就是把屋盖(或楼板)掀开往下看,径直画出设备的外型轮 廓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