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公交车载信息终端子系统

合集下载

车载终端的工作原理

车载终端的工作原理

车载终端的工作原理
车载终端是一种集成了多种技术和功能的设备,用于在汽车上提供无线通信、娱乐和导航等服务。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硬件部分:车载终端由主控单元、显示屏、触摸屏、声音系统、通信模块、导航模块等组成。

主控单元作为车载终端的大脑,负责控制和协调各个模块的工作。

而显示屏和触摸屏则用于显示和操作相关信息,声音系统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2. 通信功能:车载终端通过内置的通信模块(如4G、5G、
Wi-Fi等)与网络进行连接,以实现车辆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

通过通信模块,车载终端可以接收来自外部的数据信息,如监控车辆状况、查询天气、接收导航地图等。

3. 导航功能:车载终端内置了导航模块,通过GPS(全球定
位系统)接收卫星信号,确定车辆的位置,然后将地图数据显示在显示屏上,并提供导航指引和路线规划等功能。

导航模块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传感器(如车辆速度、方向盘转角等)的协同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导航服务。

4. 娱乐功能:车载终端还可以提供车载娱乐服务,如播放音乐、观看视频、游戏等。

这些娱乐功能可以通过与车内音频系统或外部设备的连接来实现。

5. 系统软件:车载终端的功能和操作界面由内置的操作系统和相关软件实现。

这些软件可以提供图形化界面、语音交互、手
势控制等方式,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操作和使用车载终端的各项功能。

总之,车载终端通过硬件部分的控制和通信功能、导航功能、娱乐功能的配合,通过内置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实现车辆的无线通信、导航和娱乐等服务。

这些功能的协同工作使得车载终端成为现代汽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交智能车载终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公交智能车载终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公交智能车载终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公共交通车辆是城市公众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和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车载智能终端系统成为优化车辆运营和管理的有效手段。

本项目选择设计一个公交智能车载终端系统,通过后台管理平台和车载终端系统的配合,实现车辆的实时监控、行驶轨迹记录、乘客信息管理等功能,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为设计和实现公交智能车载终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车辆监控通过安装GPS定位设备和GPRS通信模块,实现车辆的实时监控。

车辆的位置信息和运行数据可以通过后台管理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和查询。

2.行驶轨迹记录通过车载终端系统实时记录车辆的行驶轨迹,通过后台管理平台对车辆行驶情况进行分析和查询。

3.乘客信息管理通过车载终端系统将乘客信息上传到后台管理平台,实现对乘客信息的管理和统计。

乘客可以通过车载终端系统进行刷卡乘车,系统自动记录乘车信息。

本项目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硬件原型并实现相应软件功能。

主要采用C++语言进行开发,使用QT图形界面设计和数据库处理,开发轨迹记录、车辆监控、乘客信息等核心模块。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本项目的预期成果是一个完整的公交智能车载终端系统,包括硬件原型和相关软件模块。

该系统可实现车辆的实时监控、行驶轨迹记录、乘客信息管理等功能,方便公共交通系统的管理和运营。

该系统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和管理问题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四、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实施可行性较高。

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相关产品,并且该系统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基本技术已经成熟。

在短期内,通过技术文献资料的阅读和市场调研,可以获得足够的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

此外,本项目所需资金相对较少,不需要大量设备和设施支持。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可行性良好。

五、总结本项目选择设计公交智能车载终端系统,旨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和管理水平。

通过车辆监控、行驶轨迹记录和乘客信息管理等功能,实现公共交通系统的管理和服务优化。

第4节 公交车载信息终端子系统

第4节 公交车载信息终端子系统

11.信息存储
车载终端在发送、接收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将这些信 息以及所有的运营数据保存,至少可以存储一周的运营 数据。
12.语音通话功能
驾驶员可以通过安装在车载终端上的语音通话手柄与 监控调度中心进行实时的语音通话,便于管理人员了解 车辆的突发情况。
13.数据确认功能
从调度监控中心发送数据到车载终端时,车载终端会 向控制中心发送已收到信息的确认信息,以保证数据传 输的正确性。当向控制中心发送信息失败时,可将信息 保存在终端内的缓存中,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向控制中心 重发该数据。
14.无线远程文件的更新
当配置文件发生变化时,控制中心把文件下发到各个 车载终端上,车载终端通信软件接收到信息之后,根据 不同的类别更新相应的信息。
二、系统的软件结构图
图8-5 主程序工作流程图
二、系统的软件结构图
图8-6
系统时钟处理流程图
谢 谢
14. 无线远程文件的更新
1.定位功能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有独特的优越性。 人工神经网络利用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进行建模,是一 种并行的计算模型,具有高速运算能力,有很好的非线 性映射能力和很强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及高度的灵活 性。在各种形式的人工神经网络中,又以误差逆传播 (BP)
网络应用最为广泛,它已成为前向网络的核心部分,并
体现了人工神经网络最精华的部分。
2.通信功能
车载终端通过无线 GPRS 网络和设备,可以和中心实 现实时在线数据通信,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车内 电话与后台进行通话。由于 GPRS 通信设备的特殊性:通 话和数据通信不能同时进行,所以当进行通话的时候, 先把车辆与后台软件的数据通信的数据存放起来,待通
机 械

智慧公交综合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公交综合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公交综合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公交综合管理系统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公交运输管理的解决方案。

它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公交车辆、乘客以及相关运营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公交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下是一个针对智慧公交综合管理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一、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1.系统架构:智慧公交综合管理系统由中央服务器、分布式数据库、前端终端设备和管理中心组成。

中央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数据的接收、处理和分发。

分布式数据库用来存储和管理大量的公交车辆、乘客和运营数据。

前端终端设备包括车载终端、车站终端和乘客终端,用来实现对公交车辆和乘客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管理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指挥中心,用来对公交运输进行调度和管理。

2.功能模块:(1)车辆监控与管理模块:通过车载终端设备对公交车辆进行实时定位、运行状态监测和违规行为检测,实现对公交车辆的管理和调度。

(3)运营数据分析模块: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公交车辆和乘客的运营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供运营决策的参考和依据。

(4)票务管理模块:通过电子票务系统,实现公交车辆的电子售票、验票和结算,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5)车辆维护管理模块:通过车辆维护管理系统,实现对公交车辆的定期维护和故障预警,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二、关键技术和实施步骤:1.关键技术:智慧公交综合管理系统需要运用到定位技术、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

2.实施步骤:(1)需求调研:对公交运输的管理需求进行详细调研,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调研的结果,对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和界面设计。

(3)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系统的开发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系统实施:根据系统的开发和测试结果,进行系统的实施和部署,包括硬件设备的安装和软件的配置。

(5)运营管理:对系统进行运营管理,包括故障排除、数据维护和系统优化等。

智能公交调度监控解决方案(车载+平台+大屏)

智能公交调度监控解决方案(车载+平台+大屏)

智能公交调度监控解决方案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4。

12。

8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8)1。

1 行业背景 (8)1。

2 设计目的 (8)1。

3 设计目标 (10)1。

4 设计原则 (12)1.5 设计标准 (13)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16)2.1 系统设计思路 (16)2.2 系统整体框架 (18)2.3 系统特点 (19)第三章公交智能车载终端系统 (21)3。

1 公交车载终端系统概述 (21)3。

2 公交车载视频监控与录像系统 (22)3。

3 智能公交信息屏终端 (26)3。

4 系统终端特点 (32)3。

5 前端子系统设备选型 (33)3。

5。

1 4路车载硬盘录像机DS—5504HM (33)3.5.2 4~8路车载硬盘录像机DS—8100HM(F)—ST (35)3.5。

3 8~16路车载硬盘录像机DS-9000HMF-ST (38)3.5。

4 8路高清系列车载NVR DS-M7508HN (40)3.5.6 车载专用摄像机DS—2CS58A2P-IRS/S (44)3.5.7 130万1/3寸CMOS日夜型防水防暴迷你半球型网络摄像机DS-2CD2512F—IS 463。

5.8 300万1/3寸CMOS日夜型防水防暴迷你半球型网络摄像机DS—2CD2532F-IS 48 3.6 车载前端技术特点 (50)3。

6.1 无风扇、全封闭设计 (50)3。

6。

2 专用航空头接口 (50)3.6.3 独立车载电源模块 (51)3.6.4 硬盘盒和硬盘减震技术 (51)3。

6.5 多模式录像方式 (52)3。

6。

6 内置超级电容模块 (52)3.6.7 可更换通讯模块 (53)3。

6。

8 报警录像备份 (53)第四章公交调度监控中心平台 (55)4.1 资源管理子系统 (55)4。

1.1 组织管理 (55)4。

1.2 服务器管理 (56)4。

1.3 设备管理 (56)4.1.4 用户管理 (58)4.1。

公交智慧系统设计方案

公交智慧系统设计方案

公交智慧系统设计方案公交智慧系统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公交车辆、乘客和公交站点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它可以提供实时的公交车位置信息、到站预报、人流分析等功能,提升公交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下面是一个设计公交智慧系统的方案:1. 硬件设备公交智慧系统需要部署一定数量的硬件设备,包括车载终端设备、站点终端设备和监控设备。

车载终端设备可以安装在公交车辆上,用于采集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和车载视频监控;站点终端设备可以安装在公交站点上,用于采集乘客乘车信息和站点人流量;监控设备可以安装在公交站点和车辆周边,用于监控车辆运行情况和站点安全。

2. 数据传输与存储公交智慧系统需要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将车辆和站点的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处理。

可以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如4G、5G等,实现车载设备和站点设备与云服务器之间的实时通讯。

云服务器需要具备足够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用于存储和处理大量的公交数据。

3. 数据采集与分析车载终端设备和站点终端设备可以采集车辆和站点的实时数据,如位置信息、乘客人数等,并上传到云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分析。

云服务器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公交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提供实时的公交车位置信息、到站预报、人流分析等功能。

例如,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出公交车辆的到站时间,提前进行乘客提醒,减少等车时间。

4. App应用公交智慧系统可以开发手机App,供乘客使用。

乘客可以通过App查询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到站预报等信息,方便乘客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同时,乘客可以通过App提供实时的公交车位置信息、交通状况等,帮助公交公司实现精准调度,提高运输效率。

5. 运维管理系统公交智慧系统需要建立一个运维管理系统,用于监控和管理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运维人员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车辆和站点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

同时,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各种报表和统计分析,帮助公交公司进行绩效评估和运营优化。

公交标准pis系统

公交标准pis系统

公交标准pis系统公交标准PIS系统。

公交标准PIS系统(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PIS系统)是一种为乘客提供实时公交信息的智能化系统。

它通过车载设备、车站设备和网络通信设备等组成,能够实现公交车辆位置跟踪、到站提醒、线路信息发布等功能。

PIS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公交运输的服务质量,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公交运输管理的效率。

首先,PIS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实时车辆位置跟踪。

通过GPS定位技术,PIS系统能够准确获取公交车辆的位置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可以实时监测公交车辆的运行状态,包括车辆的实时位置、行驶速度、行驶路线等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调度和管理车辆,提高运输效率。

其次,PIS系统还可以实现到站提醒功能。

通过车载终端设备和车站设备的联动,PIS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实时位置和行驶速度,预测车辆到站的时间,并通过语音、显示屏等方式提醒乘客。

这样一来,乘客就可以更加方便地掌握车辆的到站信息,避免长时间等待或错过车辆,提高乘车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此外,PIS系统还可以发布线路信息和公交动态。

通过车载终端设备和车站设备的联动,PIS系统可以实时发布线路信息、车辆运行状态、交通信息等内容,为乘客提供实用的出行信息。

比如,乘客可以通过PIS系统了解公交车辆的实时位置、预计到站时间、交通拥堵情况等,从而更加智能地规划出行路线,提高出行效率。

总的来说,公交标准PIS系统作为一种智能化的公交信息服务系统,具有实时车辆位置跟踪、到站提醒、线路信息发布等多种功能,能够为乘客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公交运输的管理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PIS系统的功能还将不断完善和拓展,为城市公交运输的智能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车载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各子系统分析

车载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各子系统分析
信 息科 学
民营 科技2 0 1 5 年第4 期 车载 专业信 息管理 系统源自子 系统分析 仇 克 臣
( 哈 尔滨铁 路 局 电 务 处 。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铁路 车栽专业信 息管理 系统紧密结合生产 实践 , 对生产管理 中的各种 关键 点应 用信 息技 术手段 实现 闭环 管理 , 改善 了原 有 管理 方式的弊端 , 有效 防止 了管理 中的各种漏洞 。车栽 系统文件及信息只有局领导部 门( 车载主 管处 长、 车载技术科、 车载设备 维修 室) 用 户有 权 发 布 有 关 车 载 系统 相 关 文 件 及 检 查督 办信 息 , 下设 站 段 、 车 间浏 览 签 收 确认 , 并将 信 息进 行 处 理反 馈 , 可 随 时 查询 文 电 浏 览签认情 况 , 实现信 息的 闭环 管理 。 关键 词 : 车载信 息; 信息管理 ; 信 息 系统 1 机车的储备与转配属信息处理、 车载设备的转配属、 机车车载设备 修工区, 由维修工区进行确认后 , 填写设备的维修内容及设备的配属 地点 , 配属地点接到设备后进行信息确认 , 从而完成设备由故障下车 履 历模 块 当因跨局调配机车、局内机车调配及机车储备导致机车配属发 到 维修 再到 配属工 区的—个 闭环 管理 。 同时故 障机车 处理 后 , 由下 一 生变动时 , 由站段级管理员用户进行机车的调入 、 调出、 储备等信息的 个入库检测地点进行该机车的故障修复后运用情况的确认 , 不良则再 从而保证机车故障及修复隋况的 操作 , 该机车现装的所有车载设备随之进行转配属以及对新配属机车 进行处理直至故障消除并得到确认 , 的车载设备编号的录入,同时该机车配属在数据芯片更换过渡期时 , 实时跟踪 , 保障车载设备的运用 良好。 6 芯 片换 装 的计 划 与数 据的 下 达 、 芯 片 的请 领 、 芯片 的灌 装 、 芯 片 的 要单独形成计划作为更换芯片的依据 ,并形成包括车载设备变动 、 各 传递与接收 、 芯片更换的实时情况、 芯片的回收与处理模块 种修程、 芯片更换等信息在内的机车动态履历。 2 机车 轮径 的提 供 、 信 息接 收 与查询 模 块 由局部 门用户下达芯片灌装数据 ,站段 、车间用户确认交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信息存储
车载终端在发送、接收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将这些信 息以及所有的运营数据保存,至少可以存储一周的运营 数据。
12.语音通话功能
驾驶员可以通过安装在车载终端上的语音通话手柄与 监控调度中心进行实时的语音通话,便于管理人员了解 车辆的突发情况。
13.数据确认功能
从调度监控中心发送数据到车载终端时,车载终端会 向控制中心发送已收到信息的确认信息,以保证数据传 输的正确性。当向控制中心发送信息失败时,可将信息 保存在终端内的缓存中,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向控制中心 重发该数据。
话结束后,再把积累下来的数据进行相互交互。
3.客流检测
GW-200 设备可以直接和车载主机专用的外围设备 RS232 控制接口通信。车载主机在到某一站的向 GW-200 发送指令,检测上下车的人数。当车辆离开车站时,车 载终端通过 GPRS 无线网络,把客流信息实时传送到后台 的监控调度中心。调度中心根据客流的情况,实时调整
14.无线远程文件的更新
当配置文件发生变化时,控制中心把文件下发到各个 车载终端上,车载终端通信软件接收到信息之后,根据 不同的类别更新相应的信息。
二、系统的软件结构图
图8-5 主程序工作流程图
二、系统的软件结构图
图8-6
系统时钟处理流程图
谢 谢
人和车辆注意安全。
6.自动与手动切换
当通过人工按动驾驶员专用的操作按键“自 / 手”调 到手动时自动报站停止工作,手动报站开始工作,此时 只有手动操作“报站”按键,报站才有效,反之亦然。
7.车载终端预留有专用的车内设备的 检测与控制接口
在车载终端主机上,配有专用的车内设备的检测与控 制设备接口: RS232 、 RS485 接口。通过专用的接口,可 以检测和控制车内的设备如:空调开关、车内温度、车 内 IC 卡机等设备。
机 械

业 出 版

公 交 车 载 信 息 终 端 子 系 统
第 四 节
公交车载终端是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的数据来源, 也 是智能调度系统调度指令的最终执行者,在为驾驶员、 出行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公交行业的整个服务 水平。该设备由报站语音模块和 GPRS 通信单元组成,车 载 终 端 提 取 内 置 的 GPS 单 元 的 数 据 , 并 将 这 些 定 位 信 息 和车牌号、运行状态、车控标志等信息通过 GPRS 通信模
人和车辆注意安全。
5.手动报站
当公交车驶进基准点规定的半径范围内 ( 如: 15m) 的 范围内用普通话和粤语自动报到站;当公交车驶离基准 点规定的半径范围内 ( 如: 15m) 的范围内自动报离站。为 了提醒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车 载终端会在较大角度的转弯处,自动地提醒道路上的行
8.LED屏同步显示输出接口
当车辆手动、自动报站后,车载主机会自动向 LED 屏 发送面向乘客服务的报站信息。
9.信息发送
当车辆手动、自动报站后,车载主机会自动向 LED 屏 发送面向乘客服务的报站信息。
10.信息接收
接收到通过通信软件转发来的控制中心的命令信息, 根据命令表查找到命令相关的内容在驾驶员专用显示屏 上显示,同时发出声音,提示驾驶员。
14. 无线远程文件的更新
1.定位功能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有独特的优越性。 人工神经网络利用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进行建模,是一 种并行的计算模型,具有高速运算能力,有很好的非线 性映射能力和很强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及高度的灵活 性。在各种形式的人工神经网络中,又以误差逆传播 (BP)
网络应用最为广泛,它已成为前向网络的核心部分,并
发车信息。采用加拿大 InfoDEV 公司的专用客流检测设
备,可以非常精确地检测到某一站的上下客流情况,准
确率> 95% 。
4.自动报站功能
当公交车驶进基准点规定的半径范围内 ( 如: 15m) 的 范围内用普通话和粤语自动报到站;当公交车驶离基准 点规定的半径范围内 ( 如: 15m) 的范围内自动报离站。为 了提醒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车 载终端会在较大角度的转弯处,自动地提醒道路上的行
块发送监控中心。
一、系统功能 二、系统的软件结构图
一、系统功能
1. 定位功能 2. 通信功能 3. 客流检测 4. 自动报站功能
5. 手动报站
6. 自动与手动切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车载终端预留有专用的车内设备的检测与控制接口
8.LED 屏同步显示输出接口
一、系统功能
9. 信息发送 10. 信息接收 11. 信息存储 12. 语音通话功能 13. 数据确认功能
体现了人工神经网络最精华的部分。
2.通信功能
车载终端通过无线 GPRS 网络和设备,可以和中心实 现实时在线数据通信,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车内 电话与后台进行通话。由于 GPRS 通信设备的特殊性:通 话和数据通信不能同时进行,所以当进行通话的时候, 先把车辆与后台软件的数据通信的数据存放起来,待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