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钢钢梁加固计算小程序(计算书)

合集下载

加 固 计 算 书 10.28

加 固 计 算 书 10.28

加固工程计算书2011-09加固梁1计算:(选取二层9轴/C-D轴梁进行计算)梁截面为,梁的混凝土强度为,即, 梁内钢筋受拉强度,受压强度梁支座处配筋面积为942,梁跨中配筋面积为942(据原结构图);重新计算后梁支座处配筋面积为3000,梁跨中配筋面积为2000(据原结构图)采用外包型钢的方法进行梁加固,构件按组合截面计算。

外粘型钢计算:根据结构计算查得梁跨中承受最大弯矩为M=218原来梁承受弯矩:加固后正截面承载力故型钢面积选用L,根据结构计算查得梁支座承受最大弯矩为M=440加固后正截面承载力故型钢面积 6204401121039040.70.70.8300500a ay M M A X mm f h X X X --===梁顶角钢用10厚400宽钢板24001040003904a A X mm ==> 经计算:加固梁1采用外包角钢L 进行加固,箍板采用M14@250/400,支座采用2-200X10。

加固梁2计算:(选取3层3轴/D-E 轴梁进行计算) 梁截面为,梁的混凝土强度为,即,梁内钢筋受拉强度,受压强度梁支座处配筋面积为2945,梁跨中配筋面积为1963(据原结构图);重新计算后梁支座处配筋面积为2600(故支座不必加强),梁跨中配筋面积为2500(据原结构图)采用外包型钢的方法进行梁加固,构件按组合截面计算。

外粘型钢计算:根据结构整体计算查得梁承受最大弯矩为M=260原来梁承受弯矩:000.850.853001963465233y s M f A h X X X === 加固后正截面承载力故型钢面积 620260232103210.70.70.8300500a ay M M A X mm f h X X X --===选用L,2215643128321a A X mm ==>梁面配筋已满足经计算:加固梁2采用外包角钢L 进行加固,箍板采用-5x100@250/400,板底压条采用2-100x8。

5.简支H型钢梁计算

5.简支H型钢梁计算

简支H型钢梁计算表格使用及编制说明1.凡单元格内红色字体均为需要交互输入的数据。

当选中单元格时右侧出现向下箭头,则直接选择箭头菜单内的数字或字母。

2.适用范围:2.1力学模型:单向受弯的单跨简支梁,可用于各种钢结构平台、转运站及屋面等结构计算。

2.2计算类型:可用于不多于一组满布均布荷载和六组梁跨范围任意位置的集中荷载,每组荷载均包含一个恒载和一个活载。

3.计算内容:3.1荷载:一组满布均布荷载(应包含梁自身质量),荷载距离即为梁跨;六组集中荷载分别作用于梁跨范围的1~6点位,荷载距离按计算简图依次填入荷载表中。

3.2荷载组合:荷载按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计算,以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计算和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强度和稳定计算。

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则采用基本组合中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其荷载分项系数和组合值系数取值如下:永久荷载分项系数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1.4。

3.3内力计算:分别计算出了梁端支座反力和跨中及六个集中力点位(共计七个点位)处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下的弯矩标准值,进而得出相应的标准值之和和设计值。

内力计算采用叠加原理进行,每一点位处的内力为七个荷载在该点位处的内力叠加得出。

3.4截面计算:3.4.1截面类型:实腹截面的热轧H型钢、双轴对称的焊接H型钢。

截面尺寸参数交互输入,其中r视情况填入实际数据或0,表格自动计算截面模量等参数。

3.4.2钢材类型:梁材质为Q235、Q345、Q390和Q420。

3.4.3抗弯强度计算:选择最大弯矩值进行截面抗弯强度计算,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γx需要交互输入。

3.4.4抗剪强度计算:梁支座反力较大值即为截面最大剪力,用于截面抗剪强度计算。

3.4.5梁整体稳定计算:梁整体稳定计算需要交互输入梁侧向支点最大距离(即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l1和梁整体稳定的等效临界弯矩系数βb。

βb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的要求取用。

钢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

钢梁加固专项施工方案1

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实行对以下部位进行加固:(一)○1A栋B3层楼板15~16/T~U 1200×550×200○2 A栋B3层楼板15~16/T~U 1200×600×200○3 B栋F5层楼板28~29/X ~Z 3000×700×300○4 C#栋四层楼板27~28/S~T 此处为梁加大○5 B栋B1层楼板29~30/Y ~Z 1000×600×300○6 A栋B2层U/17-18○7 A栋B2层W/17-18对○1○2○3○4○5进行反上梁加固,将洞口上部以井字型焊接钢梁,将钢梁的两端每根端头用规格为M18@300高强化学锚栓植入剪力墙内或结构梁,每根钢梁的两边(工字钢中心约5cm处)打孔,各边以间距30cm分别植入离强化学锚栓植入板体下部的3/4处,以完全拉紧板与钢梁,使之完全溶为一体。

相同的洞口以相同的方法加固。

○6○7采用粘钢板加固,具体施工方法按施工图纸与设计要求施工。

二.施工准备1. 组织有关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

对图纸不明确及施工中有困难的地方,要与单位作好变更鉴证手续。

2. 根据施工图纸结合本单位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制定出施工方案,并提出材料计划。

3. 对钢梁加固楼板工程所使用的机械和检测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使用功能齐全。

4. 钢梁加固楼板工程所使用的材料除应有质量证明书外,还应根据现行国家的规定作出复试检验,符合后方可使用。

5. 在钢梁加固楼板工程施工前,应对各工序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预防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

6. 钢梁进入现场需进行构件检验并合理堆放,以便于构件进入现场后顺利的安装。

三.施工进度安排按照工期要求,钢结构工程部分在建筑施工的基础上保证工期计划,安排好施工进度,组织好施工。

四.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钢结构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1 半自动焊2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3 电焊机4 扭矩扳手5 气焊五.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施工方法钢结构制作:本工程钢梁为40a“H”型钢,制作过程相对比较简单。

H型钢梁计算书

H型钢梁计算书

梁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工程名称:演示工程施工单位:某建设集团编制人:张## 日期: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参数 (1)三、新浇砼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计算 (2)四、梁侧模板面板验算 (2)五、梁侧模板次楞验算 (4)六、梁侧模板主楞验算 (5)七、对拉螺栓验算 (7)八、梁底模板面板验算 (8)九、梁底模板次楞验算 (10)十、梁底模板主楞验算 (11)十一、立杆稳定性验算 (12)十二、立杆底地基承载力验算 (14)一、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概况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0、《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11、《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12、《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1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1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5、《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 号)16、建书脚手架和模板计算软件(建科评[2007]028号)二、工程参数三、 新浇砼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计算依据《砼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且浇筑速度不大于10m/h ,砼坍落度不大于180mm 时,新浇筑砼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210t 28.0V F C βγ==0.28×25×5×1.2×1.22=51.24 kN/m 2H F c γ==25×1.6=40 kN/m 2其中 γ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5kN/m 3; t 0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5小时;V -- 浇筑速度,为砼浇筑高度(厚度)与浇筑时间的比值,取1.5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6m ; β--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2。

龙门架H型钢500x300x12x8强度计算书2

龙门架H型钢500x300x12x8强度计算书2

龙门架强度计算一、梁的静力计算概况1、单跨梁形式:简支梁2、荷载受力形式:1-23、计算模型基本参数:长L =2.02 M a=1.39 M b=0.63 M4、集中力:标准值Pk=Pg+Pq =600+4=604 KN设计值Pd=Pg*γG+Pq*γQ =600*1.2+4*1.4=725.6 KN二、选择受荷截面1、截面类型:H500*300*12*82、截面特性:Ix=40388.23cm4 Wx=1615.53cm3 Sx=941.78cm3 G=83.27kg/m翼缘厚度tf= 8mm 腹板厚度tw= 12mm三、相关参数1、材质:Q3452、x轴塑性发展系数γx:1.053、梁的挠度控制[v]:L/250四、内力计算结果1、支座反力RA = Pd * b / L =226.3 KN2、支座反力RB = Pd * a / L =499.3 KN3、最大弯矩Mmax = Pd * a * b / L =314.56 KN.M五、强度及刚度验算结果1、弯曲正应力σmax = Mmax / (γx * Wx)=185.44 N/mm22、A处剪应力τ A = RA * Sx / (Ix * tw)=43.97 N/mm23、B处剪应力τ B = RB * Sx / (Ix * tw)=97.02 N/mm24、最大挠度fmax =Pk * b / (9 * L) * Sqr((a * a + 2 * a * b) ^ 3 / 3) * 1 / ( E * I )=1.03 mm5、相对挠度v = fmax / L =1/ 1967.2弯曲正应力σmax= 185.44 N/mm2 < 抗弯设计值 f : 310 N/mm2 ok!支座最大剪应力τmax= 97.02 N/mm2 < 抗剪设计值fv : 180 N/mm2 ok!跨中挠度相对值v=L/ 1967.2 < 挠度控制值[v]:L/ 250 ok!验算通过!。

钢材重量计算的小程序

钢材重量计算的小程序

钢材重量计算的小程序导言:钢材是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的重要材料之一、为了方便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钢材的规划和设计,本文将介绍一个钢材重量计算的小程序。

这个小程序可以根据钢材的型号、尺寸和长度等参数,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钢材的重量。

一、程序功能介绍1.选择钢材型号:通过下拉列表选择钢材的型号,常见的型号有H型钢、I型钢、角钢等。

2.输入钢材尺寸:根据所选择的钢材型号,输入相应的尺寸,包括钢材的宽度、高度、腰厚等。

3.输入钢材长度:输入钢材的长度,单位可以是米或厘米。

4.计算钢材重量:根据输入的钢材参数,计算钢材的重量,并显示在界面上。

二、程序设计思路1.界面设计:采用图形界面设计,使用下拉列表、输入框和按钮等控件实现用户交互。

2.型号选择:根据用户选择的型号,将相应的尺寸要求显示在界面上,便于用户输入。

3.数据验证: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输入的数据格式正确,并给予提示。

4.计算重量:根据用户输入的参数,计算钢材的重量,并将结果显示在界面上。

三、程序实现下面是一个简单的钢材重量计算的小程序的实现示例:```pythonimport tkinter as tkdef calculate_weight(:model = model_var.getwidth = float(width_entry.get()height = float(height_entry.get()thickness = float(thickness_entry.get()length = float(length_entry.get()weight = width * height * thickness * length * density[model] weight_label.config(text="钢材重量为:{:.2f}kg".format(weight))density ="H型钢": 7.85, # g/cm³"I型钢":7.85,"角钢":7.85,#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其他钢材型号及密度root = root.title("钢材重量计算")model_label = bel(root, text="型号:")model_label.grid(row=0, column=0)models = ["H型钢", "I型钢", "角钢"]model_var = tk.StringVar(root)model_var.set(models[0])model_dropdown = tk.OptionMenu(root, model_var, *models) model_dropdown.grid(row=0, column=1)width_label = bel(root, text="宽度(mm):")width_label.grid(row=1, column=0)width_entry = tk.Entry(root)width_entry.grid(row=1, column=1)height_label = bel(root, text="高度(mm):") height_label.grid(row=2, column=0)height_entry = tk.Entry(root)height_entry.grid(row=2, column=1)thickness_label = bel(root, text="腰厚(mm):")thickness_label.grid(row=3, column=0)thickness_entry = tk.Entry(root)thickness_entry.grid(row=3, column=1)length_label = bel(root, text="长度(m):")length_label.grid(row=4, column=0)length_entry = tk.Entry(root)length_entry.grid(row=4, column=1)calculate_button.grid(row=5, column=0, columnspan=2)weight_label = bel(root)weight_label.grid(row=6, column=0, columnspan=2)root.mainloop```四、程序使用方法1. 安装Python和Tkinter库。

钢结构简支梁计算小程序

钢结构简支梁计算小程序

钢结构简支梁计算小程序1. 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钢结构简支梁计算小程序的设计和功能,以及对梁的主要计算参数和结果输出的说明。

该小程序是基于Markdown文本格式的,方便用户阅读和使用。

2. 设计概述钢结构简支梁计算小程序是一款方便工程师和学生进行简支梁计算的工具。

它具有用户友好的界面和简单易用的操作,可以快速计算梁的承载力、挠度、应力等相关参数。

用户只需要输入梁的尺寸、材料性质和加载条件,小程序便会自动计算相关结果并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

3. 功能说明3.1 输入功能•梁的尺寸:用户需要输入梁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截面形状等参数。

•材料性质:用户需要输入钢材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参数。

•加载条件:用户需要输入梁的加载方式(均布荷载、集中荷载或分布荷载)、荷载的大小和位置等参数。

3.2 计算功能在用户输入完毕之后,小程序将根据输入的参数进行梁的计算,并输出以下结果:•承载力:计算梁在给定加载条件下的承载力。

•挠度:计算梁在加载条件下的挠度。

•应力:计算梁在不同截面位置处的最大应力。

3.3 输出功能小程序将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计算结果,以方便用户查看和理解。

输出信息包括计算结果的数值、单位和相关计算公式。

4. 参数说明以下是在计算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参数:•梁的长度(L):横跨两个支座的距离。

•梁的宽度(b):梁截面的宽度。

•梁的高度(h):梁截面的高度。

•梁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T型等不同形状。

•钢材的弹性模量(E):衡量钢材的刚度。

•钢材的屈服强度(fy):材料受力超过该强度时会发生塑性变形。

•钢材的抗拉强度(fu):材料的最大抗拉强度。

•加载方式:可以是均布荷载、集中荷载或分布荷载。

•荷载大小(P):加载在梁上的力的大小。

•荷载位置(x):加载在梁上的力的位置。

5. 结论钢结构简支梁计算小程序是一款方便实用的工程计算工具,能够快速计算梁的承载力、挠度和应力等参数。

钢结构梁计算小程序

钢结构梁计算小程序

9
验算所选截面
总弯矩 弯曲正应力 最大剪应力
M=Mx+Mg R=Mx/rxWx t=VS/Itw qk=qk1+qz V=5qkl4/384*EI
Kn/M2 n/M
2
n/M2 Kn/M mm
10
挠度验算 结论
荷载 挠度
表示:输入数值
表示:计算结果
140.9 1127 6 80.8
cm
3
cm4 mm cm3 cm
7
工16
tw Sx Ix/Sx
8
单位长度自重
gz=Mg 梁自重产生弯矩 Mg
205
N/M Kn/M
2
g取10
1.11 30.81 208.23 24.54 5.21 6.02 Q235=215N/mm2N/mm2;Q345=180N/mm3 采用荷载标准值,并考虑自重后 15 ≤L/400
钢结构梁设计计算
步骤
1 荷载、净跨
计算内容
恒载 活载 净跨
符号/计算公式
区域重量-扣梁本身自重 按规范

200 300 6
单位
kg/m kg/m m Kn/M Kn/M Kn/M Kn/M2 Kn 1000mm3
结果
200.00 300.00 6.00 2.00 3.00 6.60 29.70 19.80 131.56 140.90 1127.00 6.00 80.80 13.95 205.00
标准
参考资料
按GB 5009-2001
2 3 4 5 6
荷载标准值 荷载设计值 梁跨中最大弯矩 支座处最大剪力 截面抵抗矩
恒荷标准值 活荷标准值
qk1 qh q=1.2*qk1+1.4qh Mx=ql2/8 V=ql/2 Wx=Mx/rxf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 4b 10 45 1100 345.6 110 12
Q 345 B 5 230 0 2760 -406 10 45 1100 -345.6 5a 110 10 45 1100 -345.6 5b 110 8 0 0 -400 6 0
面积:
各板中心距X轴距离:
2400 -394
2040 406
中性轴距X:
各板绕自身中心惯性 矩: bh^3/12 各板绕中性轴面积矩: A*x^2 各板绕中性轴惯性矩 (Ix): 绕中性轴惯性矩 (Ix): 28800 28800 311525717 24480 554583
554583
33120
554583
554583
0
400425869
பைடு நூலகம்
345711342
40.5m,9~1/9轴1#H800梁加固
以H型钢中心线为坐标X轴,H型钢对称线为坐标Y轴(右、上为正) H型钢: 板件编号: 板件尺寸:(txh)
板件与X轴交角:
800 1 12 200 0 2400 394
× 2 12 0
200 200
× 3 8 0 6208 0
8 776
× 4 12 0
12 4a 170 10 45 1100 345.6 -14.5 110
4 12 170 0 2040 0 压
4913000 0 4913000
4a 10 110 45 1100 -46.4 压
554583 2370952 2925536
4b 10 110 45 1100 46.4 压
554583 2370952 2925536
5 12 230 0 2760 0 拉
12167000 0 12167000
1299039
360654223
142591010
142591010
423105844.8
120595784
120595784
0
400454669
345740142
312824756
360678703
143145593
143145593
423138965
121150367
121150367
0
2371429155
mm 3 KN 条 (焊缝条数) N/m㎡
1.34 mm
4a号板与3号板 连接焊缝:
S= Q= n= fw=
364219 1000 1 180
mm 3 KN 条 (焊缝条数) N/m㎡
1.22 mm
hf
5号板 与2号板(或6号板) 连接焊缝:
QS 0.7nf w I
hf
5a号板与3号板 连接焊缝: S= Q= n= fw=
QS 0.7nf w I
S= 1160485 Q= 1000 n= 2 fw= 180
mm 3 KN 条 (焊缝条数) N/m㎡
1.94 mm
396043 1000 1 180
mm 3 KN 条 (焊缝条数) N/m㎡
1.33 mm
hf
6号板与2号板 连接焊缝:
QS 0.7nf w I
α
b=
I1/Iy= 47.1
2 y
0.42
总面积A= 4000
20208 84.9
㎜^2
总高度h= 材料fy=
824 ㎜ 345
Wx=
5755896
㎜^3
iy=
ly=
λ y=
0.791 1300 215.1
按受弯构件整体稳定近似计算:
单轴对称 fy Wx b 1.07 (2 b 0.1) Ah 14000 235 梁承受弯矩为:Mx= Mx xW x
5a 10 110 45 1100 -46.4 拉
554583 2370952 2925536
5b 10 110 45 1100 46.4 拉
554583 2370952 2925536
6 8 0 0 0 不需
0 0 0
0
18764071 44782143 44815252 注意板块2是受压还是受拉
1.05 查《GB50017-2003》中表5.2.1得:γx= 1 2 3 板件编号: 板件尺寸:(bxh) 12 200 12 200 8 776 板件与X轴交角: 0 0 0 2400 2400 6208 面积: 各板中心距Y轴距离: 0 0 0 受力情况: 压 拉 不需
各板绕自身中心惯性 矩: 各板绕Y轴面积矩: 各板绕Y轴惯性矩 (Iy): 受压翼缘绕Y轴总惯性矩 (I1): 所有翼缘绕Y轴总惯性矩 (Iy): 全截面绕Y轴总惯性矩 (Iy): 8000000 0 8000000 8000000 0 8000000 33109 0 33109
KN·m KN/m㎡ ≤ 310 KN/m㎡

Mx bW x
285.5
KN/m㎡

310 KN/m㎡
2、焊缝计算
0 .7 h f f w n F
所以: 4号板与1号板 连接焊缝: S= Q= n= fw=
QS I
(此处F为沿梁轴线单位长度焊缝的力,N/㎜)
798730 1000 2 180
hf
QS 0.7nf w I
S= 1160485 Q= 1000 n= 2 fw= 180
mm 3 KN 条 (焊缝条数) N/m㎡
1.94 mm
hf
QS 0.7nf w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