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经典试题及详细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典型例题及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典型例题及解析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题型一:基本概念的考查【例1】下列化工生产过程所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油脂制肥皂B.用铝土矿制金属铝C.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白粉D.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点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基本的方法是看反应前后有无化合价的变化。

题型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例2】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为拟卤素[如:(SCN)2+H2O HSCN+HSCNO]。

它们阴离子所谓还原性强弱为:Cl-<Br-<CN-<SCN-<I-.试写出:①(CN)2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点拨】①(CN)2与KOH溶液反应,相当于Cl2与KOH溶液反应。

②由于阴离子还原性顺序为Cl-<Br-<CN-<SCN-<I-,所以单质氧化性顺序Br2>(CN)2>(SCN)2。

【规律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由强到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氧化产物(弱氧化性)+还原产物(弱还原性)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由此可判断反应能否进行;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强调1】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 +6HCl=3Cl2+KCl +3H2O,③2KBrO3 +Cl2=Br2 + 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KBrO3>KClO3>Cl2>Br2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③中l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点拨】该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对化学计量数的理解以及得失电子守恒的简单应用)题型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常见题型【例3】配平以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KMnO4+H2C2O4+H2SO4——CO2+K2SO4+MnSO4+H2O当KMnO4消耗0.05mol时,产生的CO2的体积为________L(标准状况)。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炼铜的过程中发生:Cu2S + 2Cu2O =" 6Cu" + SO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从电子转移角度看,与SO2 + 2H2S =" 3S" + 2H2O是同一反应类型B.该反应从电子转移角度看,每生成6 mol铜,转移电子12 molC.该反应中,氧元素氧化了硫元素D.该反应中,Cu2S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答案】D【解析】分析该反应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Cu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化合价升高,O元素化合价不变。

每生成6mol铜转移9mol电子,Cu2O在此反应中作氧化剂,Cu2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综合比较,只有D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反应的类型、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

2.实验室里迅速制备少量氯气可利用以下反应:KMnO4+ HCl KCl + MnCl2+ Cl2↑ + H2O(1)请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并在上面用“双线桥法” 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KMnO4发生反应。

(3)HCl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D.碱性(4)用该浓盐酸制得了标况下560mlCl2,则被氧化的HCl为 mol,需要KMnO4的质量 g,转移电子数为。

【答案】(1)2 KMnO4+16 HCl =" 2" KCl + 2 MnCl2+ 5 Cl2↑ + 8 H2O(2)Cl2、还原(3)BC (4) 0.05 mol 1.58g 0.05NA或3.01×1022【解析】(1)反应中HCl→Cl2,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共升高2价,KMnO4→MnCl2,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共降低5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10,故KMnO4系数为2,故Cl2系数为5,根据Mn元素守恒可知MnCl2系数为2,根据K元素守恒可知KCl系数为2,根据Cl元素守恒可知HCl系数为16,根据H元素可知H2O的系数为8,配平后方程式为: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 H2O,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2)反应中HCl→Cl2,氯元素化合价由HCl中-1价升高为Cl2中0价,Cl2是氧化产物;反应KMnO4→MnCl2,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KMnO4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3)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后KCl、Cl2中含有氯元素,KCl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Cl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价,说明反应中HCl表现酸性、还原性,选BC;(4)标准状况下560mlCl2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被氧化的HCl生成Cl2,根据氯元素守恒可知被氧化的HCl为0.025mol×2=0.05mol;根据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 H2O可知,生成0.025molCl2,需要KMnO4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质量为0.01mol×158g/mol=1.58g;反应中HCl→Cl2,氯元素化合价由HCl中-1价升高为Cl2中0价,故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025mol×2=0.05mol,转移电子数目为0.05mol×NA mol-1=0.05NA。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真题精选及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真题精选及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1.高温下焙烧CuFeS2的反应之一为: 2CuFeS2+7O2CuSO4+CuO+Fe2O3 +3S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CuFeS2中硫的化合价为-1B. CuFeS2发生还原反应C. 1 mol CuFeS2完全反应转移13 mol电子D. CuSO4和SO2既是氧化产物, 又是还原产物[答案] D[解析]CuFeS2中Cu为+2价, Fe为+2价, S为-2价, A选项错误; CuFeS2中S、Fe化合价都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 B选项错误; 1 mol CuFeS2完全反应转移14 mol电子, C选项错误; D正确。

2.三氟化氮(NF3) 在微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 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 N> FB. 在与水蒸气反应中, 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若NF3泄漏, 可用石灰水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D. 在潮湿空气中反应,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 D[解析]原子半径: N> F, A正确; 三氟化氮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F、NO和HNO3, 三氟化氮中氮元素为+3价, 部分N元素化合价升高转化为HNO3, 部分N元素化合价降低转化为NO, 所以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正确; 石灰水可除去HF、HNO3, 所以若NF3泄漏, 可用石灰水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 C正确; 根据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相等, 可得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错误。

3.已知: ①Na3N+3H2O3NaOH+NH3↑, ②NaH+H2O NaOH+H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 Na+> > H+B. 反应①和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反应②每生成1 mol H2, 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 Na3N和NaH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答案] C[解析]离子半径: N3-> Na+> H+, A不正确; 反应①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变化,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不正确; 根据反应①可知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铵两种盐, D不正确。

高二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1.(8分)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

完成下列填空:(1)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HNO3的反应方程式(2)已知:Se+2H2SO4(浓) = 2SO2↑+SeO2+2H2O 2SO2+SeO2+2H2O = Se+2SO42-+4H+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3)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①SeO2+KI+HNO3→Se+I2+KNO3+H2O ②I2+2Na2S2O3= Na2S4O6+2NaI配平方程式①,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0.1500g,消耗了0.2000 mol/L的Na2S2O3溶液25.00mL,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答案】(1)Se+2HNO3(浓)=H2SeO3+NO↑+NO2↑(2)H2SO4(浓)>SeO2>SO2(3)(4)92.5﹪【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的知识,可得方程式是Se+2HNO3(浓)=H2SeO3+NO↑+NO2↑;(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

可得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SO2;(3)①的配平方程式及电子转移表示为:;(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结合方程式可得关系式:SeO2~2I2~4 Na2S2O3,n(Na2S2O3)= 0.2000mol/L×0.025L=5×10-3mol,所以n(SeO2)=1.25×10-3mol,m(SeO2)= 1.25×10-3mol×111g/mol=0.1388g。

氧化还原习题及详解

氧化还原习题及详解

氧化还原习题及解析1.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稀硝酸洗去附在试管内壁的银镜B.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C.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与病人的尿液混和加热,来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D.在铁质镀件上镀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稀硝酸具有氢氧化性,能氧化或腐蚀氢后不活泼金属,即3Ag+4HNO3=3AgNO3+NO↑+2H2O,因此可用稀硝酸洗涤银镜,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选项错误;纯碱为碳酸钠,Na2CO3属于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其溶液呈碱性,且其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热的纯碱溶液碱性增强,能促进油脂水解且使反应速率加快,但上述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选项正确;虽然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是弱氧化剂,但能氧化葡萄糖,二者混合加热时生成砖红色沉淀,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项错误;电镀铜时,纯铜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铁质镀件作阴极,铜盐溶液为电镀液,铜离子移向阴极并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析出铜覆盖在铁质镀件上,因此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项错误。

考点: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其本质、特征的理解;考查考生对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熟悉程度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考查考生对常见元素的单质和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掌握;考生考生对盐类水解规律的了解;考查考生对油脂、葡萄糖的特征反应的了解程度。

2.下列物质的用途,应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 B.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浴池C.盐卤用于制豆腐 D.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或乙酸,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H3COOH的酸性比碳酸强,则食醋能溶解热水瓶胆壁的水垢,生成乙酸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无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次氯酸钠由次氯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其杀菌消毒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豆浆的主要成分是胶体,盐卤的主要成分是电解质,这种胶体遇电解质溶液时发生凝聚,析出固体状的豆腐,这种过程无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小苏打的化学式NaHCO3,属于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其溶液呈碱性,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发酵时产生羧酸,羧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二者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其中二氧化碳气体能使馒头体积增大,但是该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D错误。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各组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A.C+HNO3B.SO2+HNO3C.Fe(OH)3+HNO3D.FeO+HNO3【答案】D【解析】A、硝酸只表现氧化性,错误;B、硝酸只表现氧化性,错误;C、硝酸只表现酸性,错误;D、硝酸把+2价铁氧化成+3价铁,同时有盐生成,所以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硝酸的氧化性、酸性的判断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一般只作还原剂B.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金属元素被还原时所得产物一定是金属单质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答案】A【解析】A、金属单质只有正价无负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失电子,作还原剂,正确;B、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如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还是还原剂,错误;C、铁离子被还原时生成亚铁离子,不是单质,错误;D、氯离子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氯气,氯元素被氧化,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被氧化、被还原的关系3.下列物质与水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O2B.CaO C.Cl2D.Na2O2【答案】B【解析】A.3NO2+ H2O = 2HNO3+ NO,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错误。

B.CaO+ H2O =Ca(OH)2.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正确。

C.Cl2+H2OHCl+HClO。

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错误。

D.2Na2O2+2H2O="4NaOH+"O2↑。

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与水反应的类型的知识、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一定是阴离子B.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答案】D【解析】A.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可以是阳离子如NH4+,也可以是阴离子如CO32-等。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1.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 2AlN+3CO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电子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答案】B【解析】标三种反应物的化合价可知:N由0价到-3价,做氧化剂,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mol电子,A错误,B正确;AlN中N为非金属,化合价应为-3价,C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D错误。

【考点】考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电子转移等知识。

2.(8分)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__.【答案】(共10分,每空2分)(1)H2O2(2)H2CrO4;Cr(OH)3(3) =2Cr(OH)3↓+3O2↑+2H2O(4)3.36L【解析】(1)H2CrO4→Cr(OH)3,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反应中H2CrO4为氧化剂,则应发生H2O2→O2,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到了0价,所以H2O2是还原剂。

(2)H2CrO4→Cr(OH)3,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还原反应的过程为H2CrO4→Cr(OH)3。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8B.1∶1C.3∶2D.1∶2【答案】C【解析】该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铜元素化合价变化为:0价→+2价,失电子作还原剂;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5价→+2价,得电子作氧化剂;硝酸有一部分化合价不变化,所以还有部分硝酸只起酸的作用,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知,铜全部作还原剂,有的硝酸作氧化剂,所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2. ClO2遇浓盐酸会生成Cl2,反应方程式为2ClO2+8HCl====5Cl2+4H2O,该反应中若转移电子的数目为9.632×1023,则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11.2 L B.33.6 L C.22.4 L D.44.8 L 【答案】C【解析】 n(e-)==1.6 mol。

因为2ClO2~Cl2~8e-,8HCl~4Cl2~8e-,所以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8e-,即5Cl2~8e-,所以n(Cl2)=n(e-)=×1.6 mol="1" mol,V(Cl2)="1"mol×22.4 L·mol-1=22.4 L。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3.将1.52 g的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14.0 mol/L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人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该浓硝酸的密度为1.40g/mL则该浓硝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B.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最之比是2:1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D.得到2.54 g沉淀时,加人NaOH溶液的体积是620 mL【答案】D【解析】反应后溶质为硝酸钠,据氮元素守恒可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据钠离子守恒可知故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所以D选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1.0分)1. 已知有如下反应:①ClO 3−+5Cl −+6H +=3Cl 2+3H 2O ,②2FeCl 3+2KI =2FeCl 2+2KCl +I 2,③2FeCl 2+Cl 2=2FeCl 3,判断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Cl 2>ClO 3−>Fe3+>I 2 B. Cl 2>ClO 3−>I 2>Fe 3+C. ClO 3−>Cl 2>Fe 3+>I 2D. ClO 3−>Fe3+>Cl 2>I 2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化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关键正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解答】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据此分析。

①中ClO 3−是氧化剂,Cl 2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O 3−>Cl 2,②中Fe 3+是氧化剂,I 2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Fe 3+>I 2,③中Cl 2是氧化剂,Fe 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 2>Fe 3+,综上得氧化性顺序为ClO 3−>Cl 2>Fe3+>I 2,故C 正确。

故选C 。

2. 在反应3S +6KOH =K 2SO 3+2K 2S +3H 2O 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之比为( )A. 1:2B. 2:1C. 1:1D. 3: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与计算,难度不大,根据化合价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是关键,判断后也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在反应3S +6KOH =2K 2S +K 2SO 3+3H 2O 中,只有S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S ,反应中S →K 2S ,S 化合价降低,则S 被还原,S 为氧化剂,S →K 2SO 3,S 化合价升高,则S 被氧化,S 为还原剂,由生成物可知,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之比为1:2,故A 正确。

故选A 。

3. 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可作为还原剂,已知25.0mL0.0100mol/LNa 2S 2O 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 2完全转化为Cl -离子,则S 2O 32−将转化成( )A. S 2−B. SC. SO 42−D. SO 3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注意利用电子转移守恒计算,难度中等。

【解答】Cl 2完全转化为Cl −,Na 2S 2O 3被氧化,S 元素化合价升高,令氧化产物中S 元素的化合价为m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得:0.0224L 22.4L/mol×2×1=0.025 L ×0.0100mol/L ×2×(m −2),解得m =+6,故得到SO 42−,故C 正确。

故选C。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Fe(OH)3+3H+=Fe3++3H2OB.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H2O+CO2=CaCO3↓+2HClOC. 向100 mL 0.1mol⋅L−1的FeBr2溶液中通入0.015 mol的Cl2:2Fe2++4Br−+3Cl2=2Fe3++2Br2+6Cl−D. 向明矾溶液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Al3++SO 42−+Ba2++3OH−=BaSO4↓+Al(OH)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离子反应书写正误判断,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学生思维严密性的考查,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及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的离子反应为2Fe(OH)3+2I−+6H+=2Fe2++I2+6H2O,故A错误;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的离子反应为ClO−+H2O+CO2=HCO3−+HClO,故B错误;C.向100 mL 0.1mol⋅L−1的FeBr2溶液中通入0.015 mol的Cl2的离子反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C正确;D.向明矾溶液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的离子反应为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故D错误;故选C。

5.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A. COB. SO2C. HClD. CO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侧重考查无机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CO与稀Na2S溶液不反应,无浑浊,故A错误;B.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与Na2S反应生成S沉淀,产生了沉淀,则可以使溶液变浑浊,故B正确;C.因为HCl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HCl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C错误;D.因为碳酸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CO2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D错误。

故选B。

6.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海带提碘B. 氯碱工业C. 氨碱法制碱D. 海水提溴【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元素化合价变化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B.氯碱工业中电解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H、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氨碱法制碱,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受热分解转化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 选;D.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7.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Fe3++2Br−,判断下列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Br−、Fe2+、I−B. I−、Fe2+、Br−C. Br−、I−、Fe2+D. Fe2+、I−、Br−【答案】B【解析】解:2Fe3++2I−=2Fe2++I2中,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I−>Fe2+,Br2+2Fe2+=2Fe3++2Br−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Fe2+>Br−,所以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I−>Fe2+>Br−,故选:B。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来判断还原剂,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来解答.本题考查离子还原性的比较,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即可解答.8.反应8NH3+3Cl2=N2+6NH4Cl,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2:3B. 8:3C. 6:3D. 3:2【答案】A【解析】解: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2为氧化产物,Cl元素化合价降低,Cl2为氧化剂,由方程式可知,当有3molCl2参加反应时,有2molNH3被氧化,则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物质的量之比为2:3,故选:A。

反应8NH3+3Cl2=6NH4Cl+N2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2为氧化剂,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3为还原剂,结合化合价升降总数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基本概念和简单计算的考查,易错点为B选项,题目难度不大。

9.下列有水参加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A. 2Na+2H2O=2NaOH+H2↑B. HCl+NaOH=NaCl+H2OC. Na2O+H2O=2NaOHD. Cl2+H2O⇌HCl+HClO【答案】D【解析】解:A.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中H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水为氧化剂,故A不选;B.HCl+NaOH=NaCl+H2O,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选;D.Cl2+H2O⇌HCl+HClO,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水中H、O 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D选;故选:D。

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及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0.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是氧化产物B. 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若生成4.48L HF,则转移0.8mol电子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答题注意把握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易错点为C,注意因条件未知,不能确定HF的物质的量,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O 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以此解答该题。

A.O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氧气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B.在反应中,O2F2中的O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而硫化氢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升高为+6价,所以H2S表现还原性,而O2F2表现氧化性,故B错误;C.外界条件不明确,不能确定HF的物质的量,所以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故C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4,故D正确。

故选D。

11.在50mL18mol⋅L−1的浓H2SO4中加入足量的Cu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A. 等于0.9molB. 等于0.45molC. 大于0.45mol,小于0.9molD. 小于0.45mol【答案】D【解析】解:50mL18mol⋅L−1的浓H2SO4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9mol,依据方程式Cu+ 2H2SO4(浓)− △ CuSO4+SO2↑+2H2O,0.9mol硫酸完全反应,理论上被还原的硫酸为 0.45mol,但是因为只有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稀硫酸与铜不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变为稀硫酸,不再有铜发生反应,所以,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应小于0.45mol,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