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大熊猫》教案设计

《大熊猫》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熊猫》教案设计适用年级:一年级学科领域:语文、自然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大熊猫的保护意义。

教学难点:1.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 大熊猫的保护措施。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可以是书籍、图片、视频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图片,总结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等。

3. 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教师播放大熊猫的生活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饮食、睡觉、玩耍等生活习性。

4. 讨论大熊猫的保护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熊猫为什么需要保护,讨论大熊猫保护的意义,如:珍稀动物、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等。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四、作业布置1. 画一幅大熊猫的画。

2. 写一篇关于大熊猫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大熊猫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大熊猫资料,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保护现状,了解国内外大熊猫保护的措施和成果。

3.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为大熊猫保护献计献策的建议。

七、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保护意义以及保护现状。

强调大熊猫作为我国国宝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大熊猫的相关知识,分享课堂上的收获。

综合实践大熊猫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大熊猫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掌握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3)学会观察、记录和分享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地观察、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大熊猫的保护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挥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1)准备大熊猫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2)设计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流程和分工。

(3)准备观察记录表、讨论记录表等。

2. 学生:(1)提前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知识。

(2)准备观察工具,如望远镜、记录本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大熊猫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情况。

2. 学生互动:分享自己了解的大熊猫知识。

3.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三)实践活动1. 观察与记录:(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观察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填写观察记录表。

2. 小组讨论:(1)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大熊猫保护的意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熊猫面临的威胁,探讨保护措施。

3. 角色扮演:(1)学生扮演大熊猫、保护工作者、游客等角色,模拟大熊猫保护场景。

(2)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大熊猫》教案范文

《大熊猫》教案范文

《大熊猫》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保护现状等相关知识。

(2)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3)培养学生的绘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大熊猫保护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3)运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保护现状等相关知识。

(2)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3)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1)大熊猫保护现状的相关知识。

(2)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资源:1. 图片: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

2. 教材:相关大熊猫的教材或阅读材料。

3. 调查工具:问卷调查、访谈等。

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熊猫的了解。

2. 教学新课:(1)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保护现状等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并进行描述。

3. 实践环节:(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大熊猫保护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2)学生运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2)教师进行点评,强调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绘制一幅大熊猫的画作,展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3. 参与家庭环保活动,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熊猫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现状的了解和关注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4. 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七、教学建议:1.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大熊猫保护的实践活动。

熊猫教学教案优秀3篇

熊猫教学教案优秀3篇

熊猫教学教案优秀3篇熊猫教学教案1一、活动目标:1、在生日情境中,积极数数,说出总数,理解5以内数的含义。

2、引发对动物明显特征的关注,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背景图、小鸟,小兔、长颈鹿图片、操作材料(小草、小虫、树叶图片)三、活动过程:(一)引出兴趣:1、师:今天有个小动物要请客,我们一起去看看是谁要请客,你们猜猜这是谁的家呢?是从哪里发现的?小结:哦,原来熊猫最喜欢吃竹子,所以它的家种着很多的竹子。

2、师:熊猫在家吗?熊猫在干什么?今天熊猫要过生日了,谁会来做客呢?(二)、动物来做客1、出示动物一:谁来了?在哪里?(长颈鹿)小结:长颈鹿脖子很长,身上还有花纹。

2、长颈鹿整整齐齐的排着队伍来了,来了几只长颈鹿呢?一起数一数。

(5只)3、师:哎呀,花丛里谁在动啊,我们把它请出来吧。

(出示剪影),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小鸡的?小结:小鸡圆圆的脑袋,尖尖嘴,叫起声来叽叽。

4、熊猫看见小鸡来了,准备好小凳子,让他们坐。

熊猫准备了几张凳子?我们一起请小鸡出来把,小鸡,快出来,请坐、请坐。

还有几只小鸡没来呢?5、花丛中的小鸡都去熊猫家做客了,草丛里又有小动物要蹦蹦跳跳出来了,会是谁呢?师:我来把它请出来吧,小兔小兔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

小兔这样走路累不累?请小兔快坐下。

谁也来学学小兔走路的样子,把它们请过来。

(请出4只小兔) 师:今天小兔来了几只,一起数一数。

师:客人都到齐了,熊猫过生日,他们会和熊猫说什么好听的话呢?(祝你生日快乐)师:熊猫又会说什么呢?(谢谢、谢谢,欢迎、欢迎)(三)给小动物喂食1、师:今天来做客的'小动物都很有礼貌,所以熊猫准备了很多吃的东西给他的客人,我们看看有些什么?(小虫、树叶、萝卜)2、师:熊猫自己忙不过来,请小朋友帮忙招待客人,你们愿意帮忙吗?3、师:请个别幼儿演示如何按照提示喂小动物。

4、组织幼儿根据花篮上点子或数字的提示,粘贴食品,巩固5以内数的涵义。

《大熊猫》的教案设计范文

《大熊猫》的教案设计范文

《大熊猫》的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行为和习性。

2.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了解大熊猫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基本特征:介绍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滚滚的体型。

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如食竹、懒洋洋的生活方式。

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探讨大熊猫的食性,了解它们以竹子为主食的原因。

分析大熊猫的栖息地选择和活动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环境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态意义和保护措施的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观察与比较: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比较其与其他动物的差异。

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行为和习性,进行观察记录。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大熊猫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基本特征介绍:讲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如食竹、懒洋洋的生活方式。

展示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3. 生活习性探讨:分析大熊猫的食性选择和栖息地选择,解释其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对其生存的影响。

4. 保护现状讨论:介绍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面临的威胁,如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保护大熊猫的措施和方法。

5. 总结与反思:总结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强调其保护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大熊猫保护方面的责任和行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和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了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并探讨了其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5篇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5篇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和特殊价值。

2、感受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

3、强化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

3、理解拟人的手法和形容词的运用。

课前准备: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读课文,写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预习讨论题。

介绍大熊猫的图片。

制作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熊猫的图片(二)预习课文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1)课文信息图(2)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l至5段):说明大熊猫在外国“贵宾”待遇和人见人爱的特点,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第二部分(第6至16段),介绍大熊猫、体态可爱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濒临灭绝的处境。

第一层(第6段至7段)从体态、毛色和长相、神态的角度描写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和国外受到的欢迎。

第二层(第8段),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原因。

这是一个过渡段。

第三层(第9至13段),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

第四层(第14至16段),介绍大熊猫的繁殖情况。

第三部分(第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三)课文说明顺序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歹顷序来安排组织材料。

文章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

国宝大熊猫公开课教案

国宝大熊猫公开课教案

国宝大熊猫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野生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搜集大熊猫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1.2 学生分享搜集的大熊猫资料,了解大熊猫的基本情况。

2. 自主学习2.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

3. 课堂讲解3.1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如饮食习惯、活动规律等。

3.2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如保护区的设立、保护措施等。

4. 实践环节4.1 学生分组制作大熊猫保护宣传海报。

4.2 学生代表展示宣传海报,阐述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5. 总结反思5.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

5.2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关爱大熊猫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为大熊猫保护区的建设提出建议。

2. 家庭作业:观看关于大熊猫的纪录片,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发言、讨论、实践环节的表现等。

2. 评价学生制作的大熊猫保护宣传海报,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保护大熊猫的理解。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大熊猫保护区,亲身感受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开展大熊猫保护主题的校园活动,如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邀请大熊猫保护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熊猫的保护工作。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助于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知识的理解。

《大熊猫》教学设计 4篇_教案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 4篇_教案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 4篇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特点;是我国特有的、最可爱的珍奇动物。

2.产生喜爱大熊猫的情感,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3.认字15个,写字8个。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学会评价别人;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了解大熊猫,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教具准备:大熊猫录相、大熊猫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一种动物,它“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戴副黑边镜子,爱吃嫩绿竹子。

”猜猜它是谁?出示大熊猫照片:点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形式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新授导入:大熊猫是我国众多珍奇动物中的一种,非常可爱,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大熊猫》。

(一)朗读课文1.听录音,指读课文。

2.范读,学生听读并进行评价。

3.学生初步试读课文,提出要求:(1)画出不认识的字,(2)在认字表、写字表中找出来读一读。

点评:让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能说出优点缺点和不足。

并在初读课文时就能根据老师提出的具体要求有的放矢的投入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1.同桌互读、互评;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声音宏亮。

师: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谁想当小老师教教大家?2.小老师教生字。

3.交流识字好方法:用拼音识字、利用查字表识字、编顺口溜识字、利用熟字学习生字等。

4.小组验读,互相检验正误。

5.小组朗读竞赛。

提出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

6.朗读汇报:咱们比一比谁是“朗读冠军”,指名朗读,学生听后进行评价,选出优胜者。

点评:小组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有实效性,这样由两个人的合作逐步到四个人的合作,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每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合作要求,使合作环节紧凑而有效。

同时也会逐步训练孩子们的合作能力。

(三)理解课文1.关于大熊猫你都知道什么?可以介绍课文中的,还可以把你从网上、书上、电视上收集的小知识介绍给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大熊猫(第二课时详案)
授课老师:李青青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文中一共有四个自然段,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以及大熊猫的珍贵和受欢迎,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跃然于纸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会写“巴、爪、皮、黑、双、许、动、全”8个生字。

2、学习两个新部首:“言字旁”“人字头”。

3、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幻灯片1)
师:上课前我们先玩一个游戏好吗?生:好!
师:请你来猜一猜,它是谁?生:猫。

生:熊猫。

(幻灯片2)师:你们真爱动脑筋,猜的非常正确,就是大家喜欢的大熊猫。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七课《大熊猫》。

跟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幻灯片3)
师:这节课我们要会写“巴、爪、皮、黑、双、许、动、全”8个生字。

还要学习两个新部首:“言字旁”“人字头”。

学习观察大熊猫,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

三、品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幻灯片4)
过度:你们喜欢大熊猫吗?生:喜欢。

过度:是啊!动物园里有许多珍贵的动物,最吸引人的要数大熊猫了。

师:“最吸引人”说明大家都。

生:喜欢大熊猫。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幻灯片5)
过度:接下来就跟着李老师一起打开课本35页请大家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从课本里认识认识这个可爱的大熊猫长得什么样?
师:谁来和同学们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呢?
生:大熊猫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

它的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和头是白的。

最吸引人的是那双圆圆的黑眼圈,那对毛茸茸的黑耳朵。

师:(指导朗读)我喜欢你介绍的这只大熊猫。

还有谁也来介绍一下呢?
生:大熊猫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

它的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和头是白的。

最吸引人的是那双圆圆的黑眼圈,那对毛茸茸的黑耳朵。

师:(指导朗读)通过你的介绍,这只大熊猫我更喜欢了,还有谁再来介绍一下?生:大熊猫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

它的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和头是白的。

最吸引人的是那双圆圆的黑眼圈,那对毛茸茸的黑耳朵。

师:(指导朗读)老师真的太喜欢你大熊猫的样子了,你们一起来介绍一遍吧!全体学生:大熊猫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

它的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和头是白的。

最吸引人的是那双圆圆的黑眼圈,那对毛茸茸的黑耳朵。

如:某某小朋友把描写大熊猫的"胖胖的""圆圆的""毛茸茸的"这些词语读得很好,读出了大熊猫的可爱,表达了自己对熊猫的喜爱.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师过度:大熊猫那么可爱,那它平时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小朋友们小组合作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大熊猫小时候与长大后有什么不同?
师:那一组愿意来说一说大熊猫小时候与长大后有什么不同?
生:大熊猫小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像个顽皮的孩子。

长大以后,它就不太爱活动了,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

师:它小时候真调皮!还有那一组来说一说大熊猫小时候与长大后有什么不同?生:大熊猫小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像个顽皮的孩子。

长大以后,它就不太爱活动了,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

教师评价:把描写熊猫小的时候的句子读得很轻快,读出大熊猫小时的活泼,描
写大熊猫长大以后的句子读得比较慢,读出了大熊猫长大后那懒洋洋,却又憨厚可爱的样子.
师:那你们猜一猜它是怎样睡觉的呢?睡醒后又爱做什么呢?快来找一找,谁找到了举手告诉我。

(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生:大熊猫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师:还有谁来说一说熊猫是怎样睡觉的呢?睡醒后又爱做什么呢?
生:大熊猫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4、寓学于练,照样子说一说。

师:在这句话里面有一个ABAC式的词语,是什么?生:走来走去。

师:谁能用它说一句话?生:小鸟在雨丝里__来__去。

(1)读一读,说一说:
大熊猫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小鸟在雨丝里__来__去。

小鱼在水中__来__去。

小狗在院子里__来__去。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你来填一填,第1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你来填一填,第2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你来填一填,第3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你来填一填,最后一题。

评价:你的句子非常完整,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你的句子完整、精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你真爱动脑筋,老师都想要为你鼓掌喝彩!
你的句子很独特,老师真佩服你!
4、学习第4自然段。

师::老师越来越喜欢大熊猫了,那你知道大熊猫最爱吃什么吗?一起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吧!
师:你知道大熊猫最爱吃什么呢?生:新鲜的竹叶、竹笋。

师:你也来说一说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新鲜的竹叶、竹笋。

师:你看,它抓着一大把竹叶,吃得多香啊!你也读一读。

生:它抓着一大把竹叶,吃得多香啊!
四、学习生字。

过度:大家读的真好!那么老师就来检查一下看看你们是不是会写这些生字宝宝。

请看它们是谁?(教师出示熊猫字卡宝宝)谁愿意来写一写。

师:请你来写一写,并且说两个它的词语好朋友。

(手空写:巴)谁还有其其它的词语?请你来说?
师:请你来写一写,并且说两个它的词语好朋友。

(手空写:爪)
师:请你来写一写,并且说两个它的词语好朋友。

(手空写:黑)
师:请你来写一写,并且说两个它的词语好朋友。

(手空写:皮)
师:请你来写一写,并且说两个它的词语好朋友。

(手空写:双)
师:请你来写一写,并且说两个它的词语好朋友。

(手空写:许)
师:请你来写一写,并且说两个它的词语好朋友。

(手空写:动)
师:请你来写一写,并且说两个它的词语好朋友。

(手空写:全)
三、拓宽视野,情感升华。

教师导言: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大熊猫,你们喜欢大熊猫吗 (喜欢)
师接着说:对,我们都爱大熊猫,但是,老师想告诉你们,现在,大熊猫的数量极为稀少,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分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全世界的大熊猫数量在不断减少.如果我们不以实际行动去保护它,我们就永远看不见喜欢的大熊猫了。

那么,就请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熊猫和一切珍贵的野生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