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思想名言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不属于六艺,孔子之术者,绝不会学其道,故不要使其齐头并进。
——《天人三策》【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一律禁止其仕进之途,不许他们齐头并进的发展。
这句话中的“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被概括为“罢黜百家”,尊崇“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被概括为“独尊儒术”,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成为贴在董仲舒身上最醒目的标签。
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八个字确实不是董仲舒说的,四库全书中也没有这八字。
这个使真没有!第一次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董仲舒联系起来说的,是易白沙,他是在1916年《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孔子评议》,在这篇文章当中提到的。
那么到现在呢,不过是一百多年的时间。
主讲人曹迎春,衡水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先秦史、思想史。
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理事。
出版专著《鲜虞中山国史》、《中山国经济研究》、《何以载道:传统文化五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10余项。
被评选为衡水市第六批市管优秀专家、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中国孔子网融媒体衡水学院董子学院衡水学院孔子学堂联合出品董子名言:天之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董子名言: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子名言:养士之大者,莫大虖太学董子名言:兴利之要,在于致之,不在于多少董子名言:推恩者远之为大,为仁者自然为美董子名言:自内出者,无匹不行;自外至者,无主不止董子名言:变用于变,常用于常董子名言: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董子名言:治身者,务执虚静以致精;治国者,务尽卑谦以致贤董子名言:君子慎小物而无大败也董子名言:性比于禾,善比于米董子名言: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董子名言:以所任贤,谓之主尊国安董子名言: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董子名言: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
董仲舒的名言名句

董仲舒的名言名句
1. 学者耳听为君,言行为天下。
2. 人之言行本自兹始,而成于渐。
3. 受业以恒心,创业以忍耐,发业以果断。
4. 莫学于道术,而不学于德行也。
5. 行道者,以天下民为心。
6. 观天下之行,观吾心之行,心与道合而一。
7. 行善乃人之本心,犯恶乃人之邪心。
8. 心之所好,则为人之所好;心之所恶,则为人之所恶。
9. 以义劝人,以德化人,以仁爱天下。
10. 无德而学,犹如无根之木;无道而行,犹如无水之鱼。
11. 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2. 我之所行,不探外人以抵己身。
13. 吾不忘国家存亡,不忘百姓疾苦。
14. 自强不息,立志为良知。
15. 慎思明辨,知行合一。
16. 吾将上下而求索,汲汲于道术和教诲。
17. 乱臣贼子使国家动荡,众人共谋则国家稳定。
18. 以德治国,以仁化民,以智施政。
19. 君子行道,必先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0. 万物之所以有,皆因天地之德。
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名言名句个性签名摘抄

6、得志有喜,不可不戒。——董仲舒《春秋繁露》
7、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董仲舒
8、性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禾,善比于米 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 善出性中,而性末石全为善也。——董仲舒
9、正其义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
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名言名句个性签名摘抄
1、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翻译:君子不隐暪自己的短处,不知道就发问,不会的就去学习。——董仲舒《春秋繁露》
2、匿病者不得良医。——董仲舒《春秋繁露·执贽》
3、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董仲舒《春秋繁露》
4、性者,天质之朴也 善者,王教之化也。——董仲舒《春秋繁露》
10、《诗》无达诂。——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
董仲舒名言名句诗词大全

董仲舒名言名句诗词大全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董仲舒的一些名言名句和诗词大全:1.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传》这句话表达了董仲舒对天道信仰的观点,他认为宇宙的本质是不变的,而人类社会也应该遵循天道来进行治理。
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这句话是董仲舒对孟子思想的回应,他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认为君主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仅仅关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3. “夫天者,万物之祖,万物者,天之子也。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这句话表达了董仲舒对自然界的看法,他认为自然界是万物的根源和基础,而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4.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这句话表达了董仲舒对生命和权力的看法,他认为天地的大德就是生命的存在,而人类的最高权力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5. “夫水者,天地之合也,万物之源也。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这句话表达了董仲舒对水的看法,他认为水是自然界中最宝贵的物质,是天地的结合体和万物的源起。
6.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春秋繁露臣道》这句话是董仲舒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看法,他认为君主应该是臣子的纲纪,父亲应该是儿子的纲纪,丈夫应该是妻子的纲纪。
7.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道德经》这句话是董仲舒对道德经的解读,他认为圣人应该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时刻关注百姓的疾苦和需求,以此来治理国家。
8.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三》这句话是董仲舒对人民力量的看法,他认为水是一种柔弱的物质,但是它却能够承载船只,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同样,人民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可以组成力量强大的群体,推翻不良的统治者。
9.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的名言

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的名言1、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2、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
3、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4、仁者所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5、大富则骄,大贫则忧。
6、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7、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
8、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无敌于天下。
9、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
10、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11、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12、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1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14、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
15、百乱之源,皆出嫌疑。
16、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17、圣人为天下兴利也。
18、匿病者不得良医。
19、至廉而威。
20、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
21、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
22、治乱兴废在于己。
23、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24、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
25、教化立而奸那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好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26、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27、事在勉强而矣,勉强求学则见闻广而智力明,勉强修养,则德日起而大有功。
28、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
29、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30、承天意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
31、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32、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33、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
34、众少成多,积小致拒,故圣人莫不以掩致明,以微致显。
35、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
董仲舒 法治名言

董仲舒法治名言
董仲舒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法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
一些董仲舒的法治名言:
1.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王者,天下之公仆也。
2. 以德化民,以刑治世。
3.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4.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5. 治国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
6. 举公义,辟私怨。
7. 德主刑辅,礼刑并用。
8. 民安土重居,尽力共养,而无争患。
9.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10. 法令者,人之模范也,人者,国之本也。
这些名言涵盖了董仲舒的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法律的本质、法治的重要性、德治与刑治的关系、民本思想等方面。
这些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
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于中国的名言名句

关于中国的名言名句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深思熟虑的名言名句。
这些名言名句既道出了智慧和哲理,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中国的名言名句,以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孔子这是孔子的名言,意味着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是人生的乐趣。
它强调了对知识和经验的重视,并鼓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
2. "不怕慢,就怕站" - 鲁迅这是鲁迅先生在《伤逝》一文中的名句。
它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怕慢慢前进,但千万不要停滞不前。
我们应该努力奋斗,不断进步,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荀子荀子在这句话中强调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君子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能够和谐相处;而小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导致不和睦。
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王之涣王之涣在这句诗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他警示人们不要荒废时光,不要白白浪费青春年华,否则会留下无尽遗憾。
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这句名言强调了读书对于提高思考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才能够用有力的笔触书写出优秀的作品。
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王勃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无限延伸的力量。
即使身处天涯海角,只要有真正的友谊,彼此之间就能感受到亲密无间的情谊。
7. "不为五斗米折腰" - 范仲淹这句名言表达了范仲淹对个人品格的追求。
他强调了不要为了物质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自己的原则。
8. "君子之交淡如水" - 董仲舒董仲舒通过这句名言阐述了交朋友时的态度。
真正的友谊应该是淡然的,不应该受到私利、权势等因素的干扰,而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和永恒的信任之上。
董仲舒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董仲舒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董仲舒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1、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学哲学人万能,用哲学功万能。
3、人才造就知识,知识造就人才。
4、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
——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5、读书眼欲黠,如贾胡,到处辄止;心欲检,如惜福人,饭间粒坠,必拾入口。
——陈士奇6、宇宙像一本书,一个人只见过自己的国家,等于只读了这本书的第一页。
7、书读得越多,眼界越宽,而所得也越多。
我读书很杂,经史子集、诸子百家、诗词歌赋都喜欢翻翻读读。
读书,以我为主,学习古文,但不迷信古人。
读,是吸取营养往肚子里添东西,含英咀华,其乐无穷。
——臧克家8、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天下书。
——苏东坡9、读书做笔记,尤其是精读书做笔记,虽然是笨工夫,但以我的体会,对致用是极为有益的。
不仅对加强记忆十分有效,而且对锻炼思维、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
精读书做笔记,特别是缩编式的笔记,即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书籍的内容,还要发现原书作者的治学方法。
——啊满子10、我喜欢读书,喜欢认识人,了解人。
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
——巴金1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孙洙12、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13、书籍是屹立在的茫茫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14、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
——书摘15、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16、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18、有了知识不运用,如同一个农人耕而不播种。
19、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20、如果活学而不好好用,读书也变成了坏处了。
这也是个人的害处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仲舒的思想名言
1、治乱兴废在于己。
2、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3、匿病者不得良医。
4、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
5、圣人为天下兴利也。
6、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8、仁者所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9、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
10、百乱之源,皆出嫌疑。
11、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12、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
13、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14、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15、承天意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6、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
17、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
18、大富则骄,大贫则忧。
19、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无敌于天下。
20、事在勉强而矣,勉强求学则见闻广而智力明,勉强修养,则德日起而大有功。
21、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
22、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23、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24、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25、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26、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27、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
28、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